古籍中的十二井穴简介
十二经脉井穴的总称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总称十二井穴。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至阴(膀胱),涌泉(肾),中冲(心包),关冲(三焦),足窍阴(胆),大敦(肝)。少商少商,经穴名(ShàoshāngLU1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井穴,五行属木。少:小也;商:金声,代表肺。此系肺经井穴,脉气初发,故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有清肺利咽,苏厥救逆作用。主要用于胸肺、咽部及神志疾患等。如感冒、肺炎、咳嗽气喘、鼻衄、咽喉肿痛、颌肿喉痹、声哑、中风昏迷、癫狂、手挛指痛、热病等。为常用急救要穴之一。本穴配商阳治咽喉肿痛;配人中治中风昏迷,休克;配其他十一井穴治高热不退。一般斜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少商商阳商阳,经穴名(ShāngyángLIl)。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阳明大肠经。井穴,五行属金。商:金声,大肠属金;阳:阳经。此为手阳明大肠经(金)穴,故名。位于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有清阳明之热、醒脑苏厥等作用。主要用于五官、外感时疫及神志疾患等。如青盲、耳鸣、耳聋、口干、齿痛、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喉痹;疟疾、高热不退;中风昏迷;缺盆、肩、臂肿痛;食指麻木及急性胃肠炎等。本穴配合谷治腮腺炎;配少商、合谷治急性扁桃体炎;配其他十一井穴点刺放血治高热不退、中风昏迷;配尺泽、委中放血治急性胃肠炎。一般向上斜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厉兑厉兑,经穴名(LìduìST45)。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井穴,五行属金。厉:指胃;兑:代表门。对内庭来说,本穴有如胃经之门户。在足趾,第二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卧取穴
详见百科词条:十二井穴 [ 最后修订于2015/6/25 14:30:20 共401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耳鸣·肝火上扰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耳鸣·肝火上扰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612 方一 613 方二 614 方三 615 中成药 62 针灸治疗 7 关于耳鸣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耳鸣·肝火上扰证的穴位 2 治疗耳鸣·肝火上扰证的方剂 3 治疗耳鸣·肝火上扰证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耳鸣·肝火上扰证 1 拼音
ěr míng ·gān huǒ shàng rǎo zhèng
2 英文参考tinnitus with pattern of liver fire disturbing upwar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耳鸣·肝火上扰证(tinnitus with pattern of liver fire disturbing upward)是指肝火上扰,以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情志抑郁或恼怒有关,常伴口苦、咽干、面红或目赤、尿黄或便秘、夜寐不宁、胸胁胀痛、头痛或眩晕,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耳鸣证候[1]。
4 耳鸣·肝火上扰证的症状耳鸣·肝火上扰证患者耳鸣如闻潮声,或如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每于郁怒之后,耳鸣耳聋突发加重,兼耳胀耳痛感,眩晕,头痛,目红面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怒则更甚,或夜寐不安,或有胸胁胀闷,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舌质红,苔黄,脉多弦数。[2][3][4]
5 证候分析
怒则伤肝,暴怒郁遏,肝火不泄,循少阳经脉上扰,清窍失灵,故突发耳内轰鸣,听觉失灵。火盛炎上,故头痛面赤。胆气上逆,胆汁随之上滥,故口苦咽干。肝胆火旺,扰动心神,故心烦易怒、夜寐不安。胁为肝胆经脉之所过,肝气郁勃,络气不畅,故胸胁胀闷。怒则气逆,故耳鸣、耳聋更甚。肝火内郁,肠中津液被灼,故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肝胆火盛之征。[2][4]
6 耳鸣·肝火上扰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耳鸣·肝火上扰证治宜清泻肝火[3]。
612 方一[2]
龙胆泻肝汤[备注]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近代方有黄芩、栀子)加减:方中龙胆草、山栀苦泄胆火;柴胡、黄芩疏肝清热;木通、车前子、泽泻等导热下行;生地、当归滋阴养肝。便秘者可加大黄。
肝火耳鸣耳聋,多为实证,龙胆泻肝汤通治肝火挟湿之症。若下焦湿热不甚者,可酌减木通、泽泻等药。肝火上炎多汲伤肾水,若肾虚较甚,虚实挟杂的,可酌加丹皮、女贞子、旱莲草等以滋肾水;若肾亏肝旺、实少虚多的,当按肾精不足论治。或肝气郁甚,可酌加白芍、夏枯草、川楝子以柔肝理气解郁。
613 方二主方:龙胆泻肝汤(吴谦《医宗金鉴》)
加减处方:柴胡15克,黄芩15克,栀子15克,生地黄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12克,木香12克,石菖蒲12克,菊花15克,甘草6克。水煎服。若火热壅盛者,加大黄10克(后下)。若肝气郁结,耳内胀闷,胸胁苦满者,加蔓荆子12克、香附10克。
614 方三龙胆泻肝汤加石菖蒲:方中以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清泻肝胆,苦寒直折火势为主,并以木通、车前、泽泻等利水、导热下行,助以柴胡、石菖蒲以开郁通窍[4]。
《医学准绳六要》说:“左脉弦急而数,属肝火,其人必多怒,耳鸣或聋,宜平肝伐木,龙胆泻肝汤,不已,龙荟丸。”
故肝火盛者,可选用龙荟丸或在龙胆泻肝汤基础上,加大黄、芦荟、青黛之类,以增强清肝泻火之力。[4]
若肝气郁结而火热倘轻者,宜疏肝解郁通窍,用遣遥散加蔓荆子、石菖蒲、香附[4]。
615 中成药(1)夏桑菊冲剂,口服,每次 1~2次,每日3次。
(2)炎热清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
(3)牛黄上清丸,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
62 针灸治疗取翳风、听宫、侠溪、中渚等穴为主。肝胆火旺者加太冲、丘墟[5]。
7 关于耳鸣耳鸣(tinnitus)为病证名[3]。即耳中鸣响[4],是指以无相应声源时自觉耳中或头颅有鸣响声为主要表现的耳病[1]。它是多种耳科疾病的症侯群之一,但也可单独成为一个疾病[4]。
《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耳鸣者,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若钟鸣,或若火熇熇然,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着如打战鼓,如风入耳。”
文献常把耳鸣、耳聋并列:
《医学入门》卷五:“耳鸣乃是聋之渐也。”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更明确指出:“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
耳鸣现常分为风邪外袭证、肝火上扰证、痰火郁结证、肾精亏虚证、脾胃气虚证等证型。
详见耳鸣条。
8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耳鸣·风邪外袭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耳鸣·风邪外袭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612 方药 6121 方一 6122 方二 6123 中成药 62 外治法 63 针灸治疗 631 方一 632 方二 7 关于耳鸣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耳鸣·风邪外袭证的穴位 2 治疗耳鸣·风邪外袭证的方剂 3 治疗耳鸣·风邪外袭证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耳鸣·风邪外袭证 1 拼音
ěr míng ·fēng xié wài xí zhèng
2 英文参考tinnitus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wi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耳鸣·风邪外袭证(tinnitus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wind)是指风邪外袭,以耳鸣初起,病程较短,常伴耳内堵塞感或听力下降,多有近期外感史,或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咳嗽,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等为常见症的耳鸣证候[1]。
4 耳鸣·风邪外袭证的症状耳鸣·风邪外袭证患者开始多有感冒等先趋表现,起病较速[2]。自感耳中憋气作胀有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而自声增强[2]。耳内作痒[2]。
局部检查,可见到耳膜轻度潮红及内陷[2]。
大多伴有头痛、恶寒、发热、眩晕、呕逆、心中烦闷、鼻塞、流涕、咳嗽、口干等[2][2][1]。
舌淡红,苔薄白、薄白腻或薄黄,脉浮或弦数[3][2][1]。
5 证候分析外感风热上扰,故见耳鸣头痛、眩晕[3]。风热之邪,固然大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但因七窍内通,相互影响,所以也可表现于耳窍[2]。耳部经气痞塞不宣故有耳内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2]。
胃气不和,气机不调,所以呕逆、烦闷[3]。
外邪上扰,耳窍被遏,故耳中作痒[3]。
客邪未解,则寒热身痛不除[3]。
脉浮、苔薄腻,均为外感之征[3]。
6 耳鸣·风邪外袭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常用方如银翘散、蔓荆子散等。方中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等祛散风邪,使邪从汗泄;金银花、连翘、竹叶、芦根、甘菊花、桑白皮、甘草轻清解热。更配以桔梗、蔓荆子、升麻者,使清气上升,邪气得于清解。同时还可酌用石菖蒲、路路通等,以行气通窍。[4]
611 治法疏风清热散邪
612 方药常用方如银翘散、蔓荆子散等:方中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等祛散风邪,使邪从汗泄;金银花、连翘、竹叶、芦根、甘菊花、桑白皮、甘草轻清解热。更配以桔梗、蔓荆子、升麻者,使清气上升,邪气得于清解。同时还可酌用石菖蒲、路路通等,以行气通窍。[2]
6121 方一[3]
银翘散[备注]银翘散(《温病条辨》):金银花、连翘、豆豉、牛蒡子、薄荷、荆芥穗、桔梗、甘草、竹叶、鲜芦根加减:方中银花、薄荷、连翘清热散郁;荆芥、豆豉解表疏风;苇茎、桔梗清热化痰。可随证加用僵蚕、蒺藜、蝉衣、菊花疏风;柴胡、青皮疏肝;寒热不解者中加防风、川芎。
若热病后期,或反复感冒后,耳聋不愈者,此病后脾胃肝胆余热,不可多事清降,可与养阴和胃,饮食渐加,耳鸣、耳聋亦可渐愈。
6122 方二蔓荆子散(李杲《东垣十书》)加减处方:蔓荆子12克,菊花15克,升麻15克,前胡12克,赤芍15克,木通15克,生地黄15克,桑白皮15克。水煎服。若热较盛者,可加黄芩12克、夏枯草15克。耳窍闭塞较甚者,加白蒺藜15克。路路通15克。
6123 中成药(1)防风通圣丸,口服,成人每次6克,每日2次;儿童酌情服成人1/3~1/2量。
(2)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62 外治法1)可用滴鼻灵滴鼻,以宣利鼻窍,开通耳窍[4]。
2)用鲜菖蒲捣汁,滴耳[4]。
3)可用咽鼓管自行吹张法和耳膜 术。
咽鼓管自行吹张法:用于治疗耳闭的耳鸣、熏听、耳膜内陷等。其法如《保生秘要》说:“定息以坐,塞兑,咬紧牙关,以脾肠二指捏紧鼻孔。睁二目,使气串耳通窍内,觉哄哄有声,行之二三日,窍通为度。”
耳膜 术:用于治疗耳闭、耳膜内陷。其法如《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说:“凡耳窍或损或塞,或震伤,以致暴聋,或鸣不止者,即宜以手中指于耳窍中轻轻按捺,随捺随放,随放随捺。或轻轻摇动,以引其气,捺之数次,其气必至,气至则窍自通矣。”
63 针灸治疗 631 方一取翳风、听宫、侠溪、中渚等穴为主。外感风邪者加外关、合谷[5]。
632 方二取穴上星、迎香、合谷,针刺、捻转,留针10~15 min,每天1次[4]。
7 关于耳鸣耳鸣(tinnitus)为病证名[6]。即耳中鸣响[4],是指以无相应声源时自觉耳中或头颅有鸣响声为主要表现的耳病[1]。它是多种耳科疾病的症侯群之一,但也可单独成为一个疾病[4]。
《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耳鸣者,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若钟鸣,或若火熇熇然,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着如打战鼓,如风入耳。”
文献常把耳鸣、耳聋并列:
《医学入门》卷五:“耳鸣乃是聋之渐也。”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更明确指出:“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
耳鸣现常分为风邪外袭证、肝火上扰证、痰火郁结证、肾精亏虚证、脾胃气虚证等证型。
详见耳鸣条。
8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独胜丸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独胜丸 1 拼音
dú shèng wán
2 处方黄柏8两(人乳拌匀,酒浸晒干,再用盐水炒褐色,去皮)。
3 制法上为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4 功能主治耳鸣,耳聋。
5 独胜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盐汤送下。
6 摘录
《古今医鉴》卷九
古籍中的独胜丸 《圣济总录》:[卷第三十五]鬼疟
大,每服一丸,发前新汲水下,只一服瘥。治鬼疟。独胜丸方上以桃仁一枚,和皮尖双仁者,劈作两片,一片内
《古今医鉴》:[卷之九]耳病)上作一剂,水煎,食后服,用药后,头低睡一时。独胜丸专治耳鸣、耳聋。黄柏(八两,人乳拌匀,酒浸晒干
《寿世保元》:[卷六]耳病归脾汤(方俱见妇人虚劳)一专治耳内常鸣。耳聋。独胜丸川黄柏(去皮八两人乳拌匀晒干再用盐水炒绢包)上
《本草从新》:[卷二草部]香附霍乱吐泻。痈疽疮疡。血凝气滞所致、香附末服、名独胜丸、治痈疽由郁怒而得者、如疮初作、以此代茶、大凡
《本草备要》:[草部]香附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耳鸣丸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耳鸣丸的用法用量 35 使用注意 36 摘录 4 《饲鹤亭集方》方之耳鸣丸 41 耳鸣丸的别名 42 组成 43 制法 44 耳鸣丸的用法用量 45 功能主治 46 附注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耳鸣丸 1 拼音
ěr míng wán
2 概述耳鸣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
3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耳鸣丸 31 处方大黄、制山茱萸、茯苓、泽泻各240g,黄连、龙胆草、黄柏、炒栀子、黄芩、当归、炙龟甲、熟地黄、山药各300g,炙五味子、芦荟、煅磁石各60g,木香90g,青黛150g,麝香15g[1]。
大黄8两,山茱萸(制)8两,茯苓8两,泽泻8两,黄连10两,龙胆草10两,黄柏10两,栀子(炒)10两,黄芩10两,当归10两,龟版(炙)10两,熟地10两,山药10两,五味子(炙)2两,芦荟2两,磁石(煅)2两,木香3两,青黛5两。
32 制法上药为细末,冷开水泛为小丸,每500g,用朱砂、代赭石粉各半共105g为衣[1]。
上药为细末,每136两细末兑麝香5钱,混合均匀研细,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每16两用朱砂、赭石各半共3两5钱为衣闯亮。
33 功能主治《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耳鸣丸功能滋阴清热[1]。主治肾水不足,肝热上升,耳鸣重听,大便秘结,小便黄赤[1]。
34 耳鸣丸的用法用量每服6g,温开水送下[1]。
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
35 使用注意忌辛辣、动火食物。孕妇忌服。
36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4 《饲鹤亭集方》方之耳鸣丸耳鸣丸即《饲鹤亭集方》方记载的耳聋左慈丸的别名[1]。
41 耳鸣丸的别名原名左慈丸[2]。又名柴磁地黄丸、耳鸣丸[2]。
42 组成熟地黄四两,山萸、山药各二两,茯苓、丹皮、泽泻各一两五钱,磁石三两,柴胡一两一钱[2]。
43 制法炼蜜为丸[2]。
44 耳鸣丸的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淡盐汤送下[2]。
45 功能主治《饲鹤亭集方》方之耳鸣丸功能补肝肾,聪耳窍[2]。主治肝肾阴亏,头晕目眩,耳鸣耳聋。[2]
46 附注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耳鸣·痰火郁结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耳鸣·痰火郁结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612 方一 613 方二 614 方三 615 方四 616 中成药 62 针灸治疗 63 气功疗法 7 关于耳鸣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耳鸣·痰火郁结证的方剂 2 古籍中的耳鸣·痰火郁结证 1 拼音
ěr míng ·tán huǒ yù jié zhèng
2 英文参考tinnitus with phlegmfire stagnation patter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耳鸣·痰火郁结证(tinnitus with phlegmfire stagnation pattern)是指痰火郁结,以耳鸣,耳中胀闷,头重如裹,常伴胸闷或脘满、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耳鸣证候[1]。
4 耳鸣·痰火郁结证的症状耳鸣·痰火郁结证患者两耳蝉鸣不息,或“呼、呼”作响,时轻时重,有时闭塞憋气,听音不清,头昏沉重,或见头晕目眩、胸中烦闷、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胁痛、喜得太息、耳下胀痛、二便不畅。舌红,苔薄黄而腻,脉象弦滑。[2][3][4][1]
5 证候分析
素有痰火郁结,壅阻清窍,故耳鸣如潮,时轻时重,甚则气闭失聪[2]。
痰火上冒于头,故头重头昏[4]。
痰浊中阻,气机不运则胸闷、痰多、喉中不爽、喜得太息[2]。影响健运则口苦、二便不畅[2]。
痰火郁结,气机不利,故胸脘满闷[4]。
痰火上涌,故呕吐痰涎[4]。
痰火壅阻,肝胆经络不畅故耳下胀痛[2]。
二便不畅乃痰湿阻滞脾胃,热伤胃津之证[4]。
火重于痰则口苦,痰重于火则口淡[4]。
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均为痰火之证[4][2]。
6 耳鸣·痰火郁结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耳鸣·痰火郁结证治宜化痰清火、和胃降浊。
耳鸣·痰火郁结证治宜清降痰火[3]。
612 方一[2][3]
可用温胆汤[备注]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半夏、橘皮、甘草、枳实、竹茹、生姜、茯苓加减治疗:方中用陈皮、半夏燥湿化痰;茯苓淡渗利湿;竹茹、枳壳清胃降浊。痰多加胆星、海浮石化痰;郁结甚加浙贝母、天花粉清化;失眠加远志、龙骨;膈上烦热加桔梗、山栀、豆豉。热甚加黄芩、黄连泻火;如痰多胸闷大便不畅,可用礞石滚痰丸[备注]礞石滚痰丸(《养生主论》):青礞石、沉香、大黄、黄芩、朴硝以降火逐痰。
痰火郁结所引起耳鸣、耳聋,多属实证。若因恼怒转加,可选用柴胡、青皮、连翘、郁金或柴胡疏肝散[备注]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药、乌药、延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以疏肝解郁,效果更佳。
至于湿痰中阻,清阳不振,浊气上壅所致耳鸣、耳聋,与此迥别。治应健脾升阳,详见“清气不升”型。
613 方二主方:清气化痰丸(吴昆《医方考》)
加减处方:陈皮6克,北杏仁12克,枳实12克,黄芩12克,瓜蒌仁12克,茯苓15克,胆南星15克,制半夏12克,甘草6克。水煎服。痰多黄稠者,加天竹黄12克。热甚者,加黄连15克。
614 方三加味二陈汤:二陈汤是治湿痰之主方,益以黄芩、黄连、枳实之类是取其清热之功,加入杏仁、瓜蒌仁、胆南星之属,则除痰之力更强[4]。
615 方四《柳宝诒医案》卷五:病后渐觉耳聋,舌强甚至两窍俱窒。据述服补药而渐重,此由痰气阻窒清窍,病久恐难得愈。姑与泄痰宣窍法。苍耳予、白芥子、远志炭、橘红、干菖蒲、陈胆星、黑山栀、归身片、川贝、广郁金、茯苓、刺蒺藜、姜竹茹。
616 中成药(1)礞石滚痰丸,口服,每次l瓶,每日2次。(2)复方蛇胆川贝末,口服,每次l瓶,每日2次。
62 针灸治疗取翳风、听宫、侠溪、中渚等穴为主[5]。痰热郁结配丰隆、劳宫[5]。
63 气功疗法(1)凡属痰火内盛,阻滞清窍致聋鸣者,可用下述方法气功治疗:
①伸足坐定,以两手拒地,用力撑起上身,低头躬身,同时用力扳起脚夹3次,咽津而降至幽阴,二十四度后,再行静功,意存肚脐,运尾阎气八九度后,人静。
②意存痰火阻滞处,次用意推开大肠九曲,向 散去,以顺其气;次以手按于两乳下按揉数次,定神养气,然后着意将胸前痰火剥开向两侧分散,复想上焦气降下焦,则脯自通,而痰火自化。(2)“鸣天鼓”:将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对称横按在枕部,两中指相互接触,再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然后把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对叩击脑后枕部,此时可闻宏亮清晰之声如击鼓。先左24次,再右24次,最后两手同时叩击48次;每天可以多次施行。(3)凡精神抑郁,情绪不安,胁肋胀痛者,可选用:
①以手中指压于耳窍上,突然一放,随压随放多次,或以手掌轻轻捂住整个耳部,加以摇动,以引其气。
②于每日丑寅时正坐定,将两手臂向两侧尽量伸直,然后将头向左右各挽动42次,吐浊纳清,叩齿咽津。(4)凡属年老体衰,气血虚损者,可行“导引法”。方法: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每次可作15分钟。
7 关于耳鸣耳鸣(tinnitus)为病证名[3]。即耳中鸣响[6],是指以无相应声源时自觉耳中或头颅有鸣响声为主要表现的耳病[1]。它是多种耳科疾病的症侯群之一,但也可单独成为一个疾病[6]。
《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耳鸣者,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若钟鸣,或若火熇熇然,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着如打战鼓,如风入耳。”
文献常把耳鸣、耳聋并列:
《医学入门》卷五:“耳鸣乃是聋之渐也。”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更明确指出:“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
耳鸣现常分为风邪外袭证、肝火上扰证、痰火郁结证、肾精亏虚证、脾胃气虚证等证型。
本文2023-08-20 06:30:0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