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生)黄耆和黄芪的区别?
没有区别。
黄耆,《本草纲目》称黄芪,《神农本草经》称戴糁。《名医别录》称戴椹,独椹,蜀脂,百本。《药性论》称王孙。
李时珍说,耆是长的意思,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此。今俗称黄芪。
民间故事:
相传,清朝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名叫戴糁。他善于针灸治疗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来,由于救坠崖儿童而身亡。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
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
扩展资料:
黄芪益处
1、保护心血管。
黄芪内所含有的一些物质可以帮助身体有效的消除自由基,可以帮助抑制脂质过量而给身体带来的损伤。有效的消除氧化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于我们心血管带来的影响,让心血管的微循环变得更加的顺畅。
2、降血糖。
黄芪内所含有的营养元素非常多,其中有一些成分可以有效提升糖原合成以及胰岛素受体底物的活性。可以帮助提高身体对于组织葡萄糖的转运能力,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让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变多,以此来达到降血糖的目的。
3、祛痰湿。
黄芪可以有效的帮助痰湿体质的人缓解痰湿带来的不适感,经常食用可以帮助祛湿,可以有效的调理身体。
参考资料:
《全国中草药汇编》:铜绿拼音名TónɡLǜ别名铜青来源为铜在空气中受潮后被氧化,表面所生的绿色堿式碳酸铜,或为糠青(即堿式碳酸铜)与熟石膏加水拌和压成扁块的加工品及天然的孔雀石。药用多为加工品。性状自然生成的铜绿为粉粒状或不规则块片状,呈青绿色。质松,味微涩,火烧现绿色火焰。另一种加工品,呈长方形小块,质坚易断,断面分明显的三层,上层为薄薄蓝色层,中层白色,底层灰**。无臭,味淡,嚼之有砂石感。炮制自然生成的铜绿,以磁盘或铁刀刮下,即得。加工品制法:将铜绿粉或糠青与熟石膏粉,加水适量拌匀,压成扁块,用高粱酒喷之,则表面显出绿色,切成小块,干燥即得。古时,铜绿为铜之锈,可以用醋喷在铜上加速其生成绿色的锈,刮取即得。性味苦、酸、涩,寒。有毒。功能主治解毒,去腐,杀虫。外用治鼻瘜肉,眼睑糜烂,疮疡顽癣。用法用量本品一般多作外用药。内科常配入相应方剂中治疗风痰为患,突然昏厥及血气心痛等症,用量05~1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铜绿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本草拾遗》:生、熟铜皆有青,即是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绿独在铜器上,绿色者是。2《纲目》:近时人以醋制铜生绿,收取晒干货之。拼音名TónɡLǜ英文名Verdigris别名铜青、生绿来源药材基源:为铜器表面经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后生成的绿色锈衣。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性状性状鉴别纯铜绿为细丝状或小颗粒状的结晶性粉末。翠绿色。体重,质松脆,气微,味微涩。能溶于水及酸,不溶于醚。以色绿、粉末状、无杂质者为佳。显微鉴别透射偏光镜下:见细至005mm的针状到柱状、粒状个体。晶粒为灰绿色调,边缘近无色。具多色性:Np为亮绿色,Ng为绿黑到黑绿、带褐色调;干涉色Ⅱ及蓝绿;近平行消光;正延性。个体更细小时,多色性不明显;干涉色亦下降。化学成份主含堿式碳酸铜[CuCO3·Cu(OH)2]和堿式
详见百科词条:铜绿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55:45 共242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就写道:“凡画碗青料,总一味无名异。此物不生深土,浮生地面,深者掘下三尺即止,各省皆有之。亦辨认上料、中料、下料。用时先将炭火丛红煅过。上者出火成翠毛色,中者微青,下者近土褐。上者每斤煅出只得七两,中下者以次缩减。如上品细料及御器龙风等,皆以上料画成……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名曰浙料,上高诸邑者为中,丰城诸处者为下也。凡使料煅过之后,以乳钵极研(其钵底留粗,不转锈),然后调画水。调研时色如皂,入火则成青碧色。”朱琰在其《陶说》中写得更为详细:“其八曰采取青料:瓷器,青花、霁青、大釉,悉借青料,出浙江绍兴、金华二府所属诸山。采者入山得料,于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黄、大而圆者为上青,名顶圆子。携至镇,埋窑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广东诸山产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画粗器……白地青花,亦资青料。明宣德用苏泥勃青,嘉靖用回青。青非不佳,然产地太远,可得而不可继。”又说:“其九日拣选青料:青料拣选,有料户专司其事。黑绿润泽,光色全者为上选。仿古霁青、青花细器用之。呈黑绿,而欠润泽者,只供粗瓷。至于光色全无者,一切选弃。用青之法,画坯上,罩以釉水。入窑烧成,俱变青翠。若不罩釉,其色仍黑;火候稍过,所画青花亦多散漫……按明用回青法:先敲青,用捶碎之。拣有朱砂斑者为上,有银星者为次,约可得十分之二。其奇零琐碎,碾之入水澄定,约可得二十分之一,所得亦甚少。选料不精,出器减色,故必属之料户专司。”
你好;
舌苔厚是胃气厚重的表现,你要自己看一下是厚腻还是很干呢若太干可以多饮水,口容易干也说明脾的功能受到了影响或损伤;若是厚腻,就是有湿邪还有要看一下舌苔是**还是发白,**是有热,白色是寒相
其实不用吃药的,你可以试一下饮食调理若舌苔黄腻,则是有湿热,你可以多吃一些去湿热的食物,如冬瓜,以及其他绿叶蔬菜,少吃辣椒,以及肉类,水果可以吃香蕉,水梨都可以,苹果也可以,苹果是平性水果若是白腻舌苔,就一定要注意胃口的保暖,还有不要吃冰淇淋等寒凉的食物,可以喝姜糖水,姜是可以暖胃的,如果不喜欢姜的味道,可以吃些温性或热性的食物,如牛羊肉等,水果可以吃苹果,龙眼肉等
如果你感觉吃东西后不好消化,或没什么胃口,说明你的脾胃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你可以先吃些白米粥,很养胃的!
如果你还觉得不好,或想服用一些药物,你可以服用四君子丸(中成药),对恢复脾胃功能,益气的功能也比较好
舌苔作为中医舌诊一部分,已有两千多年研究历史,关于其机理,中医古籍认为"苔之产生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变化有密切关系",乃"脏腑失和、脾胃之气熏蒸而成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舌苔形成与全身营养状态,局部血流状况,植物神经功能,唾液质量及急性炎症刺激等有关⑵。本文就几种常见异常舌苔机理的现代研究作一综述。
一、形成舌苔的直接因素
正常舌苔为薄白苔,是由丝状乳头分化的角化树与填充其间隙中的脱落上皮、唾液、细菌、食物残屑、渗出白细胞等共同组成⑶。
(一)舌上皮增殖分化与角化脱落失衡:
正常情况,舌上皮新陈代谢,生长和增殖分化,角化脱落保持相对平衡,某些全身或局部病变影响舌组织血运与营养,舌粘膜生理特性改变,上皮增殖分化与角化脱落失衡,形成病理舌苔⑴。
1、厚苔:舌上皮过度增生,角化细胞层堆积。电镜下可见上皮胞内充满糖原颗粒,示上皮增殖速度增加;角化细胞以指状突起镶嵌连接及较多的桥粒结构使其联接牢固; 棘层膜被颗粒明显增多及内容物外排增加,加大了细胞间粘合力,使脱落延缓⑴。
2、腻苔:丝状乳头的密度增加,且乳头间角化树分支增多,互相交错纠缠,不易脱落;乳头间及表面食物残渣、角化剥落物等各种粘附物增多⑴。
3、剥苔:角化层次数减少,舌上皮各层细胞内张力微丝明显减少,未见典型颗粒细胞,均提示角化过程障碍;膜被颗粒减少,示细胞粘着力下降;以上因素致部分舌丝状乳头萎缩变平,舌质外露⑴。
4、黄苔:舌上皮更新迟缓,不全角化层次增加,丝状乳头延长⑴。
5、黑苔:黑苔切片可见丝状乳头变长发黑。角化层堆积成鳞片状或屋瓦状排列,之间有很多霉菌、细菌、细胞碎屑,未染色片示丝状乳头突起由无数端尖底宽之棕黑色角化细胞槌散拧
(二)优势菌群的增殖
翁侯年等对566例各类舌苔涂片细胞学和细菌学观察到,除腐苔和花剥苔尚易于刮取细胞成分外,各类舌苔刮取物中均见大量细菌成分,相比之下,细胞成分不及细菌丰富,故认为各种繁殖旺盛的微生物是构成舌苔的主要成分⑷。
1、厚苔:含菌量增加。翁侯年对107例舌苔刮取物进行细菌分布密度检查,其中Gˉ球菌、双球菌、Gˉ杆菌的分布视野在薄白苔为少许,白厚苔+,黄厚苔++,黄厚腻苔+++ ⑷。此外口腔内产酸细菌可造成酸性环境而导致厚苔形成。
2、剥苔:张泽芳对262例住院病人舌苔真菌带菌情况调查,发现白念球菌在不同舌苔中的检出率,花剥苔4546%,薄白苔为789%,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⑸。
3、黄苔:河南医学院等研究认为苔色与优势菌落的颜色有关,灰白及灰黄菌落在形成白苔及黄苔间呈显著差异⑴。孙育敏对156例舌苔细菌培养定量分析结果示,第二优势菌群在薄苔为卡他球菌(3363%),黄腻苔中为**咽球菌(2933%),提出黄苔与优势菌落所产生的色素有一定关系⑹。
4、黑苔:多与霉菌感染有关,有认为霉菌产生棕黑至黑色各种色素使舌苔变黑,另有认为腐败的细菌作用于舌粘膜上的坏死组织,产生二氧化硫,再与血红蛋白所含物质或含铁微生物结合,形成FeS沉积,致舌苔变黑⑴。
(三)白细胞炎性浸润与渗出 袁肇凯对52例健康薄白苔和135例病理舌苔进行舌印片分析,发现白细胞平均数,剥苔486,厚苔407,薄白苔079,剥苔>厚苔>薄白苔⑺。 苔的色泽除与优苔菌落有关外,还与白细胞的多少有关,白苔以淋巴细胞如主,黄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⑴。
二 影响舌苔形成的全身及局部因素
(一)厚苔:
1、发热感染:发热是引起舌苔增厚的重要原因之一。迪氏认为可能是由于发热使机体代谢增加,舌血流增多,导致舌乳头增生;另机体失水唾液减少,舌自洁作用消失,形成舌苔。丹氏认为酵母菌生长最适温度41℃,体温升高,酵母菌繁殖速度成倍增长,在舌面堆积成苔⑴。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小青等对183例不同舌苔进行植物神经平衡指数检测表明,黄厚苔和白厚苔均较正常薄白苔增大,提示厚苔交感系统活跃⑻。 其机理:交感神经兴奋时唾液粘稠性增高而致舌苔增厚;情绪紧张使口腔及消化道酸度增高,而念球菌易在酸性环境中增殖;植物神经系统过度刺激或胃扩张可反射性使舌血管收缩,此种相对 缺血使舌表面上皮脱落变平而发生舌苔⑴。
3、脏腑功能状态: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或减退时,舌苔上皮细胞营养受到障碍,产生异常代谢,引起舌苔变化,味觉减退,致舌苔增厚⑴。
4、舌自洁作用减弱:舌的自洁作用包括咀嚼、谈话及唾液分泌等因子。咀嚼食物伴有吞咽活动,对舌有磨擦作用,促使舌苔脱落清除。发热脱水、神经紊乱,使唾液减少,病后食减或进软食流质,舌机械摩擦减少,自洁作用减低,舌苔变厚⑴。钟天等研究术后舌象变化,发现非腹部手术,未禁食或禁食不超过1天者,舌苔多无变化,腹部手术、禁食超过3天则出现白厚腻苔⑼。
5、PH值变化:黄厚苔或白厚苔病人的唾液PH明显低于正常舌苔。其机理:酸性环境,氢离子游离增多,有利于细胞间隙中正离子与细胞膜表面糖链末端负电荷互相吸引,增加细胞间粘着力,使厚苔形成⑶。 -
6、其它:吸烟、饮酒可使舌苔变厚,饮酒对于舌苔影响大于吸烟⑽。口呼吸时常有舌苔,有人解释因空气流通量增加而加速酵母菌的繁殖⑴。
(二)剥苔
1、维生素缺乏:舌乳头萎缩患者多有多种维生素缺乏⑾⑿。维生素作为细胞氧化还原的重要辅酶,其缺乏可导致细胞内氧化和能量代谢障碍,使舌乳头萎缩⑴。有学者认为酵母菌的生长需要维生素B,若此维生素缺乏,则酵母菌即不能繁殖而无苔⑴。另有报道作为抗氧化剂的维生素E与舌乳头萎缩有关⒀。
2、微量元素减少:缺锌可致舌乳头萎缩⒁。陈连起对不同舌苔唾液元素检测,示剥苔患者唾液锌与铁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薄白苔⒂。唾液是血清锌铁的排泄途径之一,排泄异常引起体内缺乏锌铁,另锌能拮抗游离铁的增高,缺锌可使游离铁增多⒃。锌铁与体内的多种酶的合成及活性有关,其缺少可致舌上皮氧化代谢障碍而不能正常成熟,变性坏死,形成剥苔⑶。
3、 精神因素: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光剥苔》花剥苔》黄厚苔》白厚苔》正常,提示交感神经活跃程度,剥苔》厚苔》薄苔⑻。
4、ph值变化:剥苔患者的唾液ph高于正常人,可能是口腔内碱性环境会减弱细胞间的粘合作用,而有利与剥苔的形成⑴。
5、其它:各种贫血影响细胞内呼吸,消化道功能障碍阻碍了必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舌粘膜萎缩⑴。其他因素如酒精的慢性刺激⒄、手术、心血管疾病、肿瘤⒅⒆。。
(三)黄苔:各种因素造成局部丝状乳头增殖及局部的着色⑴。
1、发热、感染:发热致机体脱水,舌自洁作用减弱,丝状乳头延长,加上局部的炎症渗出及微生物的作用,形成黄苔。
2、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舌上皮异常代谢,舌苔增厚,成为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局部微生物的产色作用,亦是舌苔变黄的原因之一。
3、消化道返流物质的沉着或吸附:此类物质以动物类食物的消化产物为主,如二氧化硫,机体异常状态的产物,如炎症产物, 致病菌代谢产物,如毒素。黄苔的程度与返流物的多少成正比。
(四)黑苔:一般为疾病加重和恶化的表现
1、各种原因导致的丝状乳头的的延长:如高热、脱水、急性慢性炎症、毒素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⑴。
2、局部着色;黑色成分来源有认为系霉菌或其他产色微生物的增殖和产色染成的⒇。也有认为是由于血色素、蛋白碎屑或烟草崩解产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⑴。
三、有关舌苔机理的其他研究:
(一) 细胞化学;吴正治等对117例的7种常见舌苔的G- 6PDH,LDH\MDH\ANAE,ACP,-SH,RNA定性定量研究,认为舌苔上皮的细胞 化学变化可能是不同病理舌苔形成的内在原因(21)。
(二) 免疫学:马伯龙等对30例正常舌苔和98例异常舌苔实验,显示舌苔异常组的溶菌酶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组,而SIgA,IgG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组,表明异常舌苔形成过程中,机体免疫十分活跃(22)。另有学者从红细胞免疫水平研究舌苔形成中的免疫反应⑶。
(三) 血清学:张远炎等研究提示薄黄苔、黄厚苔、白厚苔、腻苔的形成与血清胃泌素含量正常或偏低有关(23)。另有报道胰腺的外分泌功能越低,舌苔越厚。环核苷CAMP,CGMP及其比值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舌苔⑶。
四、舌苔与疾病
(一)中医察苔辨证:由于舌苔与中医的辨证理论紧密联系,临床上某一苔色的出现,就可能代表中医的某一证型,亦能提示某种治法⑴,察苔在护理中对服药方法与饮食亦起重要作用(24)。
(二)中西医结合察苔辨病:即一苔与一病的某一阶段病势相联系(舌质同参)⑴。
1、 急腹症:如肠梗阻,白苔示性质为单纯性不全性;白厚腻苔多为完全性; 白黄厚腻苔多为绞窄性;灰黑苔多为绞窄性伴脱水酸中毒⑴。
2、消化道肿瘤:食道癌多黄腻苔,肠癌多白腻苔,胃癌多为花剥苔⑶。
3、肝炎:厚腻苔肝功能多不稳定(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薄苔肝功 能多稳定(25)。
4、心血管疾病:急性心梗早期(24小时内)4398%的人在舌前部可出 现红色椭圆或长椭圆的平坦斑块的,其上无苔或少苔且干燥少津(26)。高 血压分期,Ⅰ期多薄黄苔,ⅡⅢ期多白腻苔,黄腻苔(27)。
5、代谢疾病:糖尿病患者(红舌)苔薄干燥常见,舌乳头多有中心性萎缩⑶。--- 6、神经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病患者多厚腻苔,随治疗好转,可逐渐转为白薄 苔(28)。--- 7、早期妊娠诊断:88%可出现滑苔(60%暗舌)(29)
五、结语
研究舌苔,借鉴中医的整体思想,中西医结合,有助于临床诊治。舌苔机理,跟内外多种因素有关,研究域广阔,其理论还待进步深入。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石耳 21 拼音名 22 红石耳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红石耳的用法用量 27 备注 28 摘录 3 《中华本草》:红石耳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红石耳的别名 34 来源 35 原形态 36 生境分布 37 性状 38 化学成份 39 性味 310 归经 311 功能主治 312 红石耳的用法用量 313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红石耳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红石耳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红石耳 1 拼音
hóng shí ěr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石耳21 拼音名
Hónɡ Shí ěr
22 红石耳的别名石耳子、黄底石耳
23 来源地衣类石耳科石耳属植物红腹石耳Gyrophora hypocrocina Jatta,以叶状体入药。夏季雨后或细雨天采收,除去杂物,晒干。
24 性味
淡、微苦,平。
25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理气止痛。用于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腹胀,腹痛,痢疾。
26 红石耳的用法用量3~5钱。
27 备注(1)同属植物黑石耳Gyrophora ternata Ach与前种近似,可作红石耳的类同品入药。皮果衣属植物皮果衣Dermatocarpon miniatum (L) Mann与上种形态相似,也作红石耳的类同品入药。
28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红石耳31 出处
出自《陜西中草药》。
32 拼音名Hónɡ Shí ěr
33 红石耳的别名红石耳子、石耳子
34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耳科植物红腹石耳的地衣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mbilicaria hypococcinea(Jatta)Liano[Gyrophora hypococcinea Jatta]
采收和储藏:夏季雨后或细雨天采收,晒干。
35 原形态地衣体单片状,近圆形,直径可达236cm。裂片边缘撕裂状或稍向上翘起;上表面灰褐色、黑褐色至浅污黑色,无光泽;下表面光滑, ,具少数假根,假根圆柱状;近中央脐部呈深红色、番红色、橘红色,由中央至边缘色泽渐淡,连缘呈暗淡紫褐色。子囊盘散布于上表面,直径约2mm
36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山带的巖石表面,单生或成片生长。也见于巖石缝中的风化石砾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陜西、西藏。
37 性状性状鉴别 地衣体单叶状,不规则圆形,直径13(65)cm,边缘瓣裂,有时有小穿孔。上表面灰褐色或褐色,连缘色较深,平滑或有皱褶,中央脐外稍突起,下表面近脐周围呈橘红色、锈红色、边缘近于黑色,无或有少数假根。子囊盘圆形,黑色,密集在上表面。质脆,易碎。
38 化学成份地衣体含石茸酸(gyrophoric acid),黑荼渍素(atranorin),苔色酸甲酯(methyl orsellinate)和苔色酸乙酯(ethyl orsellinate),苔色酸(orsellinic acid),β苔黑酚酸甲酯(methyl βorcinolcarboxylate), 松萝酸(usnic acid),2,2双[(1,8二基3甲基)茵醌]
39 性味微苦;性平
310 归经胃经
311 功能主治理气健胃;利水消胀。主消化不良;腹痛;痢疾;疳积。
312 红石耳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5g。
313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红石耳的方剂 风湿痛药酒
00g作溶剂,进行渗漉,漉液与上述浓缩液合并,加红糖2250g搅拌溶解,静置;滤过,即得。性状:本
更多用到中药红石耳的方剂用到中药红石耳的中成药 风湿痛药酒
00g作溶剂,进行渗漉,漉液与上述浓缩液合并,加红糖2250g搅拌溶解,静置;滤过,即得。性状:本
更多用到中药红石耳的中成药古籍中的红石耳 《本草纲目》:[菜部二十八卷菜之五]石耳
根地黄苗诸葵菜酸模菖蒲牛蒡苗青葙苗龙葵决明甘蓝萝红花苗车前苗萱草芦笋茭笋苹海苔菜独帚苗羊蹄蒲笋菜齐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刑杖伤]棍伤髀骨烂,麻油调敷。再服后药∶当归、生地、乳香、没药、石耳、柏叶,各一钱五分,血竭、人中白、参三七、朱砂、
《本草纲目》:[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特生石而穷其理也。时珍曰∶石有数种,白石、苍石、紫石、红皮石、桃花石、金星石、银星石、特生石俱是一物,但
《跌损妙方》:金创门第六杖伤附分)共捣烂,麻油调敷。再服后药∶当归生地乳香没药石耳柏叶(各一钱五分)血竭人中白参三七朱砂木香云皮紫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一玉石部上品之上]石之石本文2023-08-20 06:35: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8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