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文化之献饭篇
献饭,是在逝者将要安葬的前夜,在主祭人的主持下,逝者家族宗人的最后一次家祭活动————这是关中中部的一种民俗。
说是家祭,其实是在主人家的院子或者门外设置的灵堂前进行。首先由主祭人发号施令“乐队奏哀乐,孝子化纸”,乐队启奏,站在诸暨人对面下位的帮助主祭的人便开始化纸,主祭人接着命令道“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男女孝子贤孙们便齐刷刷按照命令节奏跪着叩头。接下来是主祭人命令乐队登台献艺表演,乐队中的便有人出场,或唢呐、或长号、或击鼓、或鸣金,都是哀伤之音,悲催之调,但表演手法绝对是超高的。第三项就是献饭,由主祭人开始传递香蜡纸表鲜果等,一般的依次是:香支(两个一组)三次、点燃的蜡烛两根、冥币纸一沓(二三张为一沓)、阴阳水一杯、时令鲜水果八盘,主祭人将上述祭品逐一传递给男殡主(哦,有必要交代一下,在开始传递前,男女孝子们在灵堂前围成一个椭圆,男女孝子按照与逝者亲缘关系从大到小、从近到远从灵堂前跪位下去,男孝子在左列,女孝子在右列),男殡主双手接住后,在胸前做虔诚地作揖状,然后向下传,所有孝子都是同一个动作,最后又女殡主作揖祭拜完后传递给帮助主祭的人,摆放在祭桌上。接着又是化纸,献茶、献十碗饭,形式同前,不赘述。
十碗饭是有讲究的,碗是选有的一般中型碗,里边有实物装饰,碗口用红纸蒙起来,上边再用花形装饰,或者是寿星老头、老太打扮,孝子们祭拜作揖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和寿星老面对面,在传递接碗时就要注意观察,便用手转动碗的方向调节。
献完十碗饭,主祭人宣布乐队再次灵前奏乐劝饭。其用意就是劝逝者下凡用膳。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丧葬祭祀文化也在不断地衍生变化,比如开场加入报录“一通鼓、二鸣号、三鸣金”等十个环节的表演,显得逝者似乎已经从仙境飘然而来似地。
献饭已毕,便是祭奠。“三跪九叩首”、“三十六奠”、“七十二奠”,等等,就看孝子们表演了,当然最简单的就是叩三个头的礼仪。现在还有更简单的,那就是三鞠躬礼,但是在丧葬文化中,“鞠躬”一词叫叩首,而不叫“ju gong ”,鞠躬使用在婚嫁的习俗中,如同婚嫁时的“鞠躬”不能念成丧葬时的同一动作“kou shou ”一样。
中华文化的精深是由于其地缘的多样性引起的,“十里乡俗不同”便是这一道理。录下故乡的文化,在于告诫自己:我是怀有乡土遗风的粗俗之人。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一日 于草楼
今天我们来聊聊东北丧葬的民风民俗,在东北地区,丧葬民俗大同小异。东北地区主要是满族和闯关东的汉族人,丧葬民俗属于满汉融合之特殊民风民俗。主要讲述东北丧葬中灵幡的含义与制作。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801213fb80e7bec4be76328242eb9389b506b3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灵幡,又称为“宝幡幢盖”,在东北丧葬民俗中,占据重要地位。从灵幡的制作上,可以辨识亡人是男性还是女性,有儿无儿,有女无女,有没有儿子短寿等等,还可以看出亡人的配偶是否离世。出殡时,由亡人后人执幡,走在灵前引路,这是出殡出灵时重要的标志,孝子打出灵幡后,两层含义,一是亡人启程上路,入土为安;二是孝子指引亡人不要迷路,平安归西。然而,在由谁执幡方面,也有严格要求。这就是中国几千年来,等级制度的体现。灵幡由白纸做成,是东北丧葬过程中,重要的剪纸内容,灵幡的制作当然也有特殊要求,并不是千篇一律,什么样的亡人做什么样的幡。制作灵幡是操办指导丧葬民俗“阴阳先生”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显现阴阳先生水平的标志。
一、制作工具。灵幡是用剪子剪出来的,属于丧葬民俗剪子艺术。剪子有特殊要求,上栓红布条,红色在中国古代以及易学中,有收煞,挡煞之涵义。在现代东北市里婚嫁习俗中,仍有例子,结婚时,要把新房小区内的下水井盖上红纸。如果制作工具剪子不小心落在丧属家里,也称东主,阴阳先生不可以去取。因为阴阳先生到东家是操办丧葬,如果二次登门,在民俗里会认为还会有丧事。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e61190ef76c6a7efe3bcc9eff6faaf51f2de666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二、锁链幡。灵幡里面上悬六道锁链幡,意为带领亡之人去西方仙界,六道锁链幡,也有押送亡人之含义,防止亡人贪恋世上繁华,想念儿女,不愿离去。中国古代有尘归尘,土归土,亡者升天活者安,祈愿亡人早托生的观念,认为世上千般,皆有定数,不能有私心。所以六道锁链幡也有六道轮回的寓意。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50735fae6cd7b891bb65b4a042442a7d8330e2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三、莲花顶。莲花顶是灵幡的支撑点,莲花瓣分别代表八个方向,也反映易学中的八卦图形。幡顶采用莲花瓣形状,也反映儿女希望父亲或母亲得道成仙,保佑子孙后代的美好愿望。幡顶下悬六道锁链幡和三道主幡,称为宝幡,无儿无女者,仅使用宝幡,又称为绝户幡。三道主幡,中间那道,民间讲究颇多。这也是考验阴阳先生的一个标志。中间那道幡,男剪圆形,女为方形,即天圆地方。男剪圆形,为单数,即剪九个圆,女剪方形,为双数,即剪十个方。这是男单女双,反映封建社会,男子地位是高于女子的。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a504fc2d5628535c2d9b2e89bef76c6a7ef633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四、主幡。主幡一共三道,其左右两道幡,分别书写:“金童前引路,玉女送西方”,接引亡人含义。另外灵幡写法,也是相当讲究的,采用十二宫神写法。十二宫神分别是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灵幡写法口诀,即生旺死绝,也有称生旺墓绝。男幡字数应赶在“生”字上,女幡字数赶在“旺”字上,便是吉利。灵幡在民俗专业领域称为“宝幡幢盖”,三道主幡下方均剪有六角花图案和大钱图案,称为花开富贵。最下方,男剪剪头,女剪凹口,男女幡合到一起即为正方形,体现男女互相融合。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5eef01f3a292df5d859cddcb7315c6035a8736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五、幢。此图为灵幡“幢”的部分,代表儿子,即亡人有儿子才有幢,亡人没有儿子,就没有这个部分。另外还应剪上八卦乾坤,男剪乾,女剪坤,这是完整的八卦金钱莲花幡。幢是灵幡的核心部分,佛教中也有幢幡一说。幢由一张正方形白纸剪成,在裁剪过程中,白纸正面朝下,反面朝上,裁剪完成,翻过来扣在宝幡上面,“翻”和“幡”字音相同,是语音双关,这是中国汉字的独到之处。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d5494eef01f3a291bf1b5079225bc315c607c3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六、天花宝盖。天花宝盖代表女儿,即亡人即亡人有女儿才有盖,亡人没有女儿,就没有这个部分。同样,男幡盖为圆形,女幡盖为方形。宝盖中间为大钱图案,表示亡人后人,有天降之财。宝盖四周配有四朵花图案,花朵代表女儿。宝盖最外边剪流苏图案,这是中华民族吉祥的象征。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eac4b74543a982266f1b4aee8182b9014b90eb25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七、龙头衔幡杆。龙头衔幡杆用高粱杆上缠白儿。白儿代表孝的含义,如果夫妻二人,只去世一人,白儿只缠高粱杆的一半,代表亡人儿女只尽了一半的孝,还有剩下的一半孝没有尽全;如果夫妻二人,都去世的,白儿除最下边不缠,其余缠满,最下边余留一个手抓高粱杆的地方,民间称为“一把抓”,即儿女对父母的孝道尽全了,抓全了。如果亡人在去世之前,他的儿子中,有夭折或短寿之人,在缠白儿时,要余留一小段,代表他这个儿子没有为他尽孝。长房短寿,则在高粱杆较上方余留,次房短寿,则在中间部位余留,小房短寿,则在稍下方余留。高粱杆缠完白后,在顶端折两下,并用麻绳栓住,折成龙头形状,这与古代皇帝的仪仗有异曲同工之处,现在道教里。做法事,仍在使用“龙头衔幡杆”的道家幡。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358d109b3de9c82965899466781800a19d8433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在东北现代丧葬习俗中,灵幡仍在使用,有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但是,随着历史的推移,灵幡的制作,已经变得极其简化,而且失去了本来的样貌,这样的情况在城市里普遍存在,而在农村则是偶发现象。城市殡仪馆的灵幡多为印刷,帆布制作,失去原来的剪纸艺术文化。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03533fa828ba61efa74a9e64a34970a314e596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究其原因有三,其一为家庭结构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随着思想的开放,出现了一些丁克家庭,冲破了中国几千年来传宗接代的思想,这就导致灵幡的制作并不都是全面的,按照灵幡制作的要求,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幡;其二为传承方式的失误,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人们的观念还比较束缚,知识共享的理念比较薄弱,所以,阴阳先生的手艺基本上都是家传,不向外界透露,基本还以农业为主,阴阳先生是额外收入,属于兼职范围内的专职专业人员,而在物欲横流的今日,阴阳先生成了主要的牟利手段,而且收入不菲,一些人并非家传,而半路出家,导致学艺不精,不能制作灵幡或对制作要求不精通;其三为民俗观念的淡化,一些阴阳先生,为了节省时间,放弃制作灵幡,使用市面售卖的帆布印刷灵幡,而一些在东北生活的居民,也对丧葬民俗一无所知,不能很好地监督阴阳先生,多方因素导致了灵幡逐渐弱化,原本的纸制灵幡逐渐走出民俗。这种状况在农村地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农村的习俗相对传统正规,有严格的程序,除非是特殊情况,不能实现严格的程序,简化某部分或一个细节。
1“喜车”出发
新郎由长辈、童男、童女等相关接亲人员乘车出发,一般来说,去时人员是单数,回来则是双数。
2“喜车”到达新娘家
(1)敲头道门;
(2)进门后,向女方父母鞠躬、改口,佩带胸花
(3)敲二道门,此时新娘的同学和朋友可“堵门”逗趣;
(4)进二道门后,向新娘献手捧花(也可摆出单膝跪地造型);
(5)互相佩带胸花(一般双方都将胸花佩带至对方左侧胸前);
(6)新郎、新娘吃“喜面”,(一碗面条、两双筷子、两个荷包蛋);
(7)新郎、新娘与女方父母及亲属合影留念;
(8)抱起新娘上“喜车”,在“喜车”上,新郎给新娘穿“踩堂”鞋。
本文2023-08-20 06:58: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8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