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对于鼎、匮、药釜的记载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古籍中对于鼎、匮、药釜的记载有哪些?,第1张

鼎、匮、药釜属于反应器,金丹的原料就是在这些容器里面起化学反应的。据唐·陈少微《大洞炼真宝经修伏灵砂妙诀》记载,鼎分金鼎、银鼎、铜鼎、铁鼎、土鼎五种。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72给出了“金鼎”图,并指出:“鼎法高一尺二寸,重七十二两,其数有九。内围一尺五寸,当有放脚,下去地二寸半,底厚二寸,身厚一寸半,深六寸,内受三升半,盖厚一寸,耳高一寸半。”元代陈致虚在《上阳子金丹大要图》中给出一幅悬胎鼎的插图一段说明:“鼎周长一尺五寸,中虚五寸,长一尺二寸。状似蓬壶,示如人之身形,分三层,应三才。鼎身腹通直。令上中下等均匀。入炉八寸,悬于灶中,不着地。悬胎是也。又谓之朱砂鼎。”

这次要说的白丁香,并不是指花卉中的白色的丁香花,而是一种中药叫做白丁香,而这种中药是麻雀的粪便,也许有人会意想不到,麻雀的粪便还能治病吗?答案是,是的,白丁香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用来美容淡斑,那么如何使用白丁香呢?一起来看看吧!

1、白丁香美容的方法

材料白丁香15g,白僵蚕15g,白莲蕊15g,白茯苓9g。

用法将所有药物一块磨成细粉,用开水冲泡后搅匀,晾至合适的温度后外敷面部,20分钟后洗净,一天1~2次。

白丁香有淡化色斑、消除粉刺的功效,白僵蚕能祛除面部黑斑和瘢痕,白莲蕊悦泽容颜、乌须黑发。白茯苓清洁毛孔、祛除湿气,有助于治疗粉刺、淡化黑斑。这个方法主要有滋润皮肤、淡斑祛痘的作用。

我国清朝骄奢*逸、暴力专权的慈禧太后就常用的美容秘方“玉容散”中,就有一味药是白丁香。其中还用到雄鹰和鸽子的粪便,药名鹰白条、鸽白条,因为老鹰的粪便难找,一般人不容易配制。

2、白丁香的其他配方

(1)除口臭方:丁香三钱(9g),甘草一钱(3g)(炙),川芎二钱(6g),白芷半钱(15g)(以上不见火)。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绵裹一丸,含咽津。治口气秽臭。(《济生方》)

(2)丁砂散:大诃子1个,母丁香15个,百药煎一钱(3g),针砂少许(醋炒7次),陈茶叶一撮。上为极细末,用水一大碗,熬数沸,不去滓,收干净瓷器内。每夜临卧,温浆洗净髭发,用药水掠之,次早用温浆水洗净。百日其髭发自黑。妇人亦可用。可乌髭发,治须发早白。(《瑞竹堂经验方》)

(3)避汗臭香袋:丁香30g研细末,以川椒60粒和匀,盛锦袋中,佩带在身。治夏日出汗湿衣,易汗臭者。(《多能鄙事》)

3、中药美白配方

1、白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这里指的是白术的根茎,味苦,性温。它对皮肤致病真菌如雾状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古籍《药性论》称:“主面光悦,驻颜祛斑。”用白术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状,均匀涂抹脸上,可治雀斑和黑斑。

美肤方剂

组成:生白术150克,土槿皮75克。

功能:清热燥湿,杀虫、治疗皮肤癣症。

用法:上药为末,用醋调,涂患处。

2、白芨

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地下地茎。含有淀粉、葡萄糖、挥发油、粘液质等成分,味苦、甘,性平且涩而粘滑。外用可润滑肌肤,除面上疮。《药性论》曰:“治面上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曰:“洗面黑、祛斑。”它主要是润肤白面、去灭瘢,而且能医手足皲裂等,是古代美容的常用药。

美肤方剂

组成:雄黄、白芨各10克,醋适量。

功能:止痛消疮,治疗发生在胡须部位的疖肿。

用法:将上两味药研为细末,用醋调后敷于患处说明:本方止痛消疮作用显着,用于久治不愈,或毒盛红肿热痛者。

3、白芷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安白芷或川白芷及杭白芷的根。其味香、辛,性温。历代被视为美容佳品。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去除面部色斑瘢痕,治疗皮肤疱痍疥癣等。《本经》说它“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无论是《千金面脂方》,或是《玉容散》,白芷是制作面脂的主药。可以美白,又可美体。

美肤方剂

组成:白芷(单味)不拘多少。

功能:祛风润肤,治疗面部色斑,增白。

用法:去表面粗皮,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洗脸后涂于面部。

1《中药志》 2《全国中草药汇编》 15《常用中药鉴定大全》 3《中药大辞典》 16《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 典》 4《中药辞海》 17《现代中药炮制手册》 5《现代本草钢目》 18《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 6《中华药海》 19《现代中草药成分化学》 7《中国本草图录》 20《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 8《中国民族药志》 21《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 9《中国药物大辞典》 册》 10《中国基本中成药》 11《有毒中草药大辞典》 22《中药制剂汇编》 12《全国中草药名鉴》 23《中药新药研制开发技术 与方法》 13《中药别名辞典》 24《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 14《中国药材学》 25《中药研究论文集》

1 关于中药的诗句

关于中药的诗句 1 有关中药的诗句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2 描写中药的诗句

1、《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宋代: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间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译文:柳色深暗花姿明丽浓浓一片灿烂春景,小巧阑干边刚抽出的花芽如玉簪,那是羞红的芍药正暗自结苞含情。细雨止后暖风软软里送来一阵细碎鸟鸣。

白昼缓缓拖长犹带初情的谈谈春阴。过去的去了不必在往事沉溺中低吟。正是春光和熙了不牵挂悠闲一身,只需趁兴游赏将水榭亭台登临。啊,处处都寻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431343063见昔日游历的依稀脚印,无可找寻的只有失去的少年心。

2、《春日》

宋代: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译文: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人怜爱。

3、《绝句四首》

唐代:杜甫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译文: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看到园中即将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

原想筑个鱼梁忽然乌云盖住了急流,随后又惊讶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

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蔓入草亭。“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4、《宿王昌龄隐居》

唐代: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译文: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5、《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

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号角吹起了冷寒,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

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

3 哪个有关于药的诗歌

药名诗:顾名思义即以药名入诗,且运用得当,贴切合理,可曲折委婉的表达人情事理。

宋??陈亚写的药名诗有一百多首,可惜大部分都已失传,但所存的零篇断简也为数 不少。陈亚多以药名入诗,以药名叙事抒情,较著名的有一诗四词: 诗为: 登湖州消暑楼 重楼肆登赏,岂羡石为廊。

风雨前湖夜,轩窗半夏凉。 罾青识渔网,芝紫认仙乡。

却恐当归阙,灵仙为别伤。 词为: 生查子(四首) (一)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槟榔渎。

分明记得当 归远志樱桃熟,何事菊花地,犹来回乡曲。 (二)小院雨馀凉,石竹风生砌,罢扇尽从容,半下纱橱睡。

起来闲坐北 亭中,滴尽珍珠泪,为念婿辛勤,去折蟾宫桂。 (三)浪荡去未来,踯躅花频换,可惜石榴裙,兰麝香销半。

琵琶闲抱理 相思。必拔朱弦断,拟续断朱弦,待这冤家看。

(四)朝廷数擢贤,旋占凌霄路,自是郁陶人,艰险无夷处,也是没药疗 孤寒,食薄何须误,大幅纸连粘,甘草归田赋。 诗词中包含了前胡、半夏、当归、相思子、白芷、苦参、狼毒、远志、菊花、茴香、余粮、石竹、苁蓉、北亭、珍珠、细辛、桂、莨菪、踯躅、石榴、麝香、枇杷、筚拨、续断、代赭、蒴擢、凌霄花、桃仁、芜荑、没药、薄荷、大腹皮、甘草等草药名嵌在当中。

4 关于中草药的诗词

1、药圃无凡草

朱庆馀

《赠陈逸人》

2、药出山来为小草

陆游

《涧松》

3、寻草烧茅烹药柜

白玉蟾

《万法归一歌》

4、寸草曾收药笼功

陈允平

《僧房薜荔》

5、笑拈草化烧金药

方回

《隐者》

6、烧药炉存草亦灵

方岳

《又和晦翁棹歌》

7、不将瑶草充大药

胡寅

《和诸友春雪》

8、是草皆为药

释文珦

《幽栖》

9、把手与药兮谁寻本草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10、草侵药种多难辨

王之道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11、长生瑶草成丹药

王镃

《山居即事》

12、药收阳地草

翁卷

《寄沈洞主》

13、药苗如草长

徐照

《题丁少瞻林园》

14、药署深严才草诏

杨亿

《梁舍人奉使巴中》

15、滋草犹拈药

阮汉闻

《示弟》

16、药多前代草

童佩

《送盛朝用读书方山》

17、草香千品药

杨基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5 有关中草药的古诗

1、果在刺中央,秋来满山冈,核仁是良药,安神作用强。

(打一中药名) ——谜底:酸枣仁 2、美丽一姑娘,家住高山上,只因心肠善,为人专治疮。(打一中药名) ——谜底:山慈姑 3、一物陆地长,一物水中生,姓异治同病,共唤一个名。

(打两中药名) ——谜底:草决明、石决明 4、一人一家多辛苦,儿子再大不离母,百年古书已无用,千里捎书一字无。(打四个中药名) ——谜底:丹参、附子、破故纸、白芷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打一中医古籍) ——谜底:汤头歌决 6、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打一中医名词) ——谜底:阴阳俱虚 7、何人不起故园情(打一中药名) ——谜底:当归 8、千树万树梨花开(打二中药名) ——谜底:木通、白英 解析:英扣花 9、四海之内皆兄弟(打一中药名) ——谜底:昆布。

6 描写中草药的诗句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

端阳,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

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南宋爱国词人用中药名写了一首,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

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北宋进士洪皓在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

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

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十分巧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药名谜 明代戏曲作家写过一首题为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里农民月夜耕田、夜以继日地辛劳、风餐露宿的悲惨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

7 求一些中药诗

怀旧事

喝马蓝关路,王孙欲断肠。

风扬桃蕊嫩,露郁李花香。

志远情难弃,心高意已伤。

春长山月寂,莫若早回乡。

诗中嵌马兰、王孙、羊桃、郁李、志远、薏芑、常山、茴香八味中药

古出塞

天雄志远忆当年,赤箭长刀镇远巅。

剑戟如柴胡虏惧,兵声似水银光延。

休云母念多幽咽,莫感当归写泪笺。

此夜防风多野火,王孙意气守关边。

诗中嵌天雄、志远、赤箭、柴胡、水银、云母、当归、防风、王孙九味中药

燕归梁·药名遥侣

白纸无情对影单,半夏鹊声欢。

思君当归理金簪。忍独活,梦西番。

王孙宝刃,天雄汗血,防风夜披毡。

赤箭射缺玉门关。铁衣冷,思东川。

词中嵌白芷、半夏、当归、独活、王孙、天雄、防风、赤箭、铁衣九味中药

中药里,有12种白色中草药具有滋润、美白肌肤之功效。这些药名有着共同的特征:都姓“白”。而从中医象形学来说,带白的药物一般具有增白润色的作用。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这里指的是白术的根茎,味苦,性温。对皮肤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古籍《药性论》称:“用白术蘸酒(或醋),均匀涂抹脸上,可治雀斑。” 

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味香、辛,性温。历代被视为美容佳品。无论是在《千金面脂方》中或是在《玉容散》中,白芷都是制作面脂的主药。 

白芨: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地下茎,味苦、甘,性平、涩而粘滑。外用可润滑肌肤,除面疮。 

白苏:为人工栽培。取鲜白苏叶涂擦腋下可治狐臭。 

白蔹:为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叶子多而细,取其根茎入药。味辛、甘,性凉。《药性论》曰:“可治面上疮疱而美白肌肤。” 

白附子:味辛、甘,可作面脂。取其捣碎成细粉,以酒拌和,用来敷面,可治粉刺和雀斑。 

白蒺藜:又名刺蒺藜,1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果实。味苦、辛,性温。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甙类及多种丰富的过氧化物分解酶,有明显抗衰老作用,可明目轻身,去除面痕。《本草纲目》曰:“洗面黑,去斑。” 

白果仁:为银杏的成熟种子。外用可治头面手足碍容性皮肤病,并可防止皮肤粗糙。 

白茯苓:味甘、淡,性平。《本草品汇精要》曰:“取白茯苓研末,与蜜和,敷面可疗面疮。” 

白荦牛:味苦、辛,性寒。将白荦牛研末,以鸡蛋清调和,夜敷日洗,可防治面上雀斑。 

白丁香:味辛,性温,为雄麻雀屎。用它浸蜜可防治面疮和粉刺,能莹肌如玉。 

白僵蚕:为蚕蛾科家蚕的幼虫在末味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外用其药,味咸、辛,性平。可治面黑及碍容性疾病———口眼歪斜等症。 以上都可以泡水,但我还要说最后一点,光泡水是不行的,平时注意好防晒是美白的基础

你是否已经初中毕业了还是还没有上初中呢?初中毕业的你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古诗文吧?你还记得多少呢?在你的脑海中是否还记得《神仙传董奉》《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孟子梁惠王上》《左传定公三十年》这一系列的文言文呢?你还记得这些文言文里面所讲的一些内容吗?如果你忘记了,那么我们就再来温习一遍吧!而那些还没有上初中的朋友们,你也来先预习一遍吧!

《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典故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专》: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现将常见的典故收录如下:

《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世把杏林作为医学或医术之誉称。杏苑与杏林同义,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张启倬《杏林碎锦》,清代宋钧衡《杏苑丛谭》等。

《神仙传苏仙公》云,苏仙公得道仙去时,谓其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翌年果疫疾,远近求治者悉活。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以此命名者有明代王章祖的《橘井元珠》。

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后遂将青囊喻医书。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

《孟子梁惠王上》云:无伤也,是乃仁术。孟子所谓的仁,本于孔子爱人之说。后世遂以医术比之仁术。《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汉书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此故将仁寿比之医术。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张洁的《仁术便览》、清代孟葑的《仁寿镜》。

折肱:喻指良医。《左传定公三十年》曰:三折肱知为良医。《楚辞九章》曰: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朱熹集注:人九折臂,更历方药,乃成良医,故吾于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语,为诚然也。《左传》曰:三折肱为良医。亦此意也。后遂以三折肱、九折臂以喻良医。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吴承昊《折肱漫录》。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常谨遇之,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后遂以上池、窥垣以喻医术高明。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马时可的《上池杂说》,清代陈养晦的《伤寒五法》附《伤寒论》,康熙六年刊本又名《窥垣秘术》。

通过温习以上的这些文言文,你是否想起来了呢?内容一定有所充实吧?好了,如果还没有记住的,快来再和我们一起来复习一遍吧!争取把这些古籍典故全记住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