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谱》校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太极拳谱》校记,第1张

在太极拳的修练过程中,从开始,我就对太极拳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习拳之道,理义先明。从普遍认知的太极拳,是一种老年人“养生运动”,对太极拳一无所知,开始对太极拳有种探求。想探求的是,影响2亿人的太极拳,到底源本的面目是什么?

那么,从理上探求,可以探究其源、 其流传,前人所说的拳学真义。拳谱在武学中,是传承的代表,由于门第的观念,更因其武技,拳谱的流传,只是在师徒间择人而传承。

一 现存的重要拳谱

明清两代禁民间习武,清末社会动乱,到民国年间国术盛行,武学人士为了振兴国家,纷纷广为授徒,武术进入一个辉煌时代,拳谱多是从清末民初公布出来的。在现存的拳谱中,我没有找到清末以前的拳谱。

1廉让堂太极拳谱--武式太极拳二代传人李亦畲手抄拳谱

廉让堂太极拳谱,1935年在山西太原公开刊行,武式太极拳的拳谱传承,据武禹襄之甥李亦畲手抄本《老三本太极拳谱》刊刻。武禹襄学拳、 得拳理于赵堡镇陈清平,陈清平学拳于赵堡镇六代祖师张彦,陈清平发展拳架为:腾挪,领落,代理。廉让堂本太极拳谱,是武禹襄将得自于陈清平的拳谱,经武禹襄、 李亦畲两代传承,对陈清平所传拳谱有所增益。如李亦畲所作《太极拳小序》、 《五字诀》,是李亦畲习拳的总结,讲理深刻。

此谱的流传,由李亦畲手抄,“此卷余手订三本。启轩第一本(注:李亦畲之弟),友人郝和一本(注:郝和珍,后授太极拳于孙禄堂),此本系余自藏。”故李氏手抄本,又称《老三本太极拳谱》、 《李氏太极拳谱》。

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四卷《王宗岳太极拳论》,依据李亦畲手抄《老三本太极拳谱》,传给郝和珍的本校对。

2乾隆抄本太极拳谱--传自于陈长兴的太极拳谱

拳谱首次刊刻于姜榕樵、 姚馥春合编1928年出版的《太极拳讲义》。据该书姚馥春序及拳谱前叙,拳谱得自于汤士林,汤士林学拳于形意名家许占鳌,许占鳌得拳谱于广平陈姓。可查知许占鳌的太极拳,是学自于陈长兴之孙,陈耕云之子。也就是说,乾隆抄本太极拳谱,是传抄于陈长兴的手抄拳谱,下文对此详论。

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三卷《乾隆抄本太极拳谱》。

3太极法说——考证为蒋发所传的拳谱

这本拳谱自杨式家传,称《杨式太极拳老谱》,此谱由杨禄禅在王府授拳时传出,杨禄禅学拳于陈长兴,得拳理于陈清平。杨家手抄拳谱,此谱手抄2本,一本传于吴式太极拳始祖全佑,吴式得拳理于杨班侯,此谱封面题《太极法说》,吴公藻题字如下“此谱乃先祖吴全佑府君拜门,由班侯老师所授,是于端芳亲王府内抄本。”此谱最早刊刻于世,在1935吴公藻《太极拳讲义》原谱影印面世,另一本家传由杨禄禅后人杨振基1992年,出版《杨澄甫式太极拳》影印。

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五卷《太极法说》。

4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

此谱为杨班侯所传,主要讲技击。杨禄禅把其子杨班侯送到武禹襄处念书,武禹襄授以拳艺“读书不甚聪敏,习拳颇领悟。”

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六卷《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

5太极秘术--赵堡秘传太极拳谱

这本拳谱,是赵堡太极拳秘传手抄拳谱,蒋发传承第四代王柏青所写。首次影印是在2000年出版郑瑞《武当赵堡太极拳小架》。拳谱自序《王柏青留示》中,写于雍正六年冬月即1728年,拳谱记载自王宗岳开始,蒋发、 邢喜怀、 张楚臣、王柏青等四代传人的重要拳论,为现存赵堡太极拳极为珍贵的拳谱。

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二卷《赵堡太极拳谱》。

二拳谱的内容

拳谱,是古代师徒传承的印记,于清末民国年间开始形诸笔墨刊印,传抄者也主要是传承人。明清两代抑武,拳谱的传承,多以师徒间口传的方式记诵。上面记述的重要拳谱,从公开面世的时间来看,都是在民国年以后,而实际探其源,拳谱来源于北派太极拳主脉,即温县赵堡太极拳。从内容上说,拳谱是根本拳理的记录,如果习一门拳法,拳谱如四书之于儒家。熟读拳谱理论,是在太极修炼过程中,必修的功课。

1太极拳经––三丰祖师歌诀七首

《乾隆抄本太极拳谱》,赵堡太极拳手抄拳谱中多见。七首歌诀的注解中有“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在王宗岳太极拳论中,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在七首歌诀中,四两拨千出自第四首。七首歌诀,在乾隆抄本和赵堡本拳谱中,题名为《太极拳经》,可见其重要性,是拳之核心经文。

2太极拳需敛神聚气论––三丰祖师所作拳论

此论为三丰祖师所作,最早刊刻于吴图南《国术概论》,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次见于萧天石编《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版,这本书是萧天石得自于武当山道总徐本善道长。这篇拳论,吴图南略去了比较关键的,太极拳十大要领一段。这篇论,详述无极、 太极之理,并阐述太极拳为入道之基,性命双修之学。据来源内容判断,为三丰祖师所作。吴图南本,为什么会略去比较关键的段落,下文再作说明。

3王宗岳太极拳论––三丰祖师拳经的注解

王宗岳太极拳论是三丰祖师七首歌诀的注解。是太极拳各支所共重的经论。如:

此拳之道理王宗岳先生所著太极拳经论之最详。——孙禄堂《拳新述真·第六章太极拳》

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王宗岳论详且尽矣。——李亦畲手抄本《太极拳谱》

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同州,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

王宗岳的拳论重要性,上三则为各支前三代重要传人,都共述王宗岳拳论的经典地位,后来考据者,论其伪又不离其文理应用。

4十要(又名九要论)––太极拳理总论

又称《拳术总论十章》,在形意拳中有同谱,名为《九要论》,太极拳中流传的此谱,在形意九要论中,增加一篇《刚柔论》。在赵堡拳界有东头《九要》,西头《十章》的说法。西头十章,即是指此谱,在赵堡传人中广泛流传。此谱在民国二十三年即1935年,陈绩甫所著《陈氏太极拳汇宗》中,名为《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在赵堡也多有传本,如赵增福1997年版《中国赵堡太极》,由郑锡爵所传《太极拳十要论》。

这本拳谱的争论重点,是否为太极拳所包含的拳谱。现世学者多依据形意拳中披露较早,证拳谱为伪。而拳谱在记诵手抄的过程中,太极拳中此谱内容,较形意九要论要详实,且手抄拳谱更多,依其理孙禄堂汇通太极、 形意、 八卦之后,也论说了三家理归于一。根据这些流传事实判断,十要也是太极拳的重要拳谱之一。

5太极法说——据考证为蒋发所传拳谱

由杨禄禅家传至今的这本手抄拳谱,根据《古今太极拳谱源流及阐秘》,考证这本拳谱为早期蒋发所传抄,拳谱内容以太极之理,以及功法理论,以及十三势等内容。根据内容及拳谱的流传路径,此谱是杨禄禅得自陈长兴传出。

三武当赵堡太极拳简介

武当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是武当派太极拳祖师张三丰传,三丰祖师是太极拳的集大成者。明万历二十四年祖师王宗岳传蒋发。蒋发(一代)传邢喜怀,邢喜怀(二代)传张楚臣,张楚臣(三代)传陈敬柏、 王柏青,陈敬柏(四代)传张宗禹,张宗禹(五代)传张彦,张彦(六代)传陈清平(七代),历代宗师传承都是以公天下之心,后世为纪念历代宗师传承的功德,遂以地名命名拳法。

陈家沟自陈王庭始练炮捶,传自于少林拳法,与武当赵堡太极拳本无联系。陈家沟在地域上现在隶属于赵堡镇,地处近,自第四代陈敬柏,私授拳法于族弟陈继夏以太极内功,并授以王宗岳太极拳谱,后隔代传至陈长兴,经其子陈耕云北京传出《乾隆抄本太极拳谱》。陈家沟拳法以炮捶为主,教杨禄禅名世的陈长兴,因村里人认为陈长兴改造炮捶,不允许陈长兴教授太极拳,尤其不允许教陈姓学习。所以其子学的仍是炮捶,而不是太极拳。陈家沟炮捶与武当内家太极拳法绝然不同,1950年北京举行太极拳会议,陈发科(其曾祖父陈长兴),被拒出席参与研讨,此事见载于吴图南香港版《太极拳之研究》,第52页《太极拳研究会议 陈发科自认列席》。

四略谈读拳谱

首先,拳谱在流传中,传承人代有增益。如李亦畲在他手抄的《老三本太极拳谱》中,增加自己的练拳总结《太极拳小序》、 《五字诀》。而无论是哪一代传抄,拳谱的内容根本,需以张三丰、 王宗岳、蒋发等人所传拳经论为主。

其二,需明古代传人,对于拳谱的珍视,同时不可忽视,时代变迁在手抄拳谱中的遗漏。在民国以前,各拳家传承人,对拳谱秘而宝之,几乎没有刊刻出书的情况。而到民国,国术大盛,各拳谱纷纷发祥流传。在上文,《太极拳需敛神聚气论》中,吴图南所漏为:

太极拳总势十有三。掤挤按采挒肘靠进步退步右顾左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克也。其虚灵。含拔。松腰。定虚实。沈坠。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此太极拳之十要。学者之不二法门也。

习传统太极拳的人,可知这段太极拳十大要领,是太极拳最核心的要领,而此段述为”学者之不二法门“,可见十大要领的核心功法位置。而吴图南此篇,为什么遗漏?

在研读拳谱的过程中,类似的情况我发现几例。习拳者珍而宝之,在拳门规矩者,拳诀不轻易外传,德不修者不与之。所以披露的拳谱中,传出者会有所保留。

其三,习拳者需寻明师。太极传自道家,讲究秘传。虽不能说,现今拳谱已尽展现,就算是展现得尽,得拳谱不得诀要,也只是纸上得来,错解古人。在三丰祖师七首歌诀中有,“入门引路需口授”,就算读尽古谱,也需口传身教,在实际技艺中得到印证。

五《太极拳谱》校对因由

在习拳,探究其源的过程中,我明了拳谱在太极拳修练过程中的指导意义,师曾说,练拳者练得对不对,可参照拳谱印证。阅读了现存的拳谱,以及重要书籍后,我感觉到太极拳谱,在现存传抄的错乱,不被珍视。现存书籍出版,多以资料整理为主,校对中不够细心,限宥于门第是非,不得见拳谱之真面目。所以,在搜集拳谱的过程中,我一心睹拳谱之真面目,找尽资源整理了上述脉络的太极拳谱。

而我的校对原则是,一切皆以拳谱的本有面目,绝不妄改一字。因为我认为,哪怕手抄,深明拳学的前辈们,对于拳谱依然有自己的整体理解。拳谱校完,给一老师看,老师鼓励说,“这事再不做,这些旧拳谱就再也看不到原有的面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一篇,2012年校对完上述各拳谱,写的一篇《谈谈拳谱》:

师父几年,谈谈练拳中的一个环节:拳谱的看法。

拳谱,与师授,就好比经和史的关系。古儒治学讲究经史合参,经学就是道统古今一脉相传的东西,史就是这个时代发生的事情的记述,是这个时代的人,对发生的事去印证道统(用现在通俗的话说,道统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史学的著作精神是以史演经,史学的精神必须是合乎经义,才能称之为正史。而拳师口授身教,正身心的教法,即是以自己一生习拳的经验,去演述拳经,使一脉拳学能传承下去。

如果读过拳谱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师父常常讲的拳理,所教的内容,常常处处会合拳经中的内容。而常常是师父讲的一段,在拳谱上往往只几个字,就体现出来了,而师父的讲解往往不体现拳谱中的这几个字。这是因为,在演述和传承的过程中,师父必须以现在的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解的我们才可以受用。因此,如果无师授,仅凭读拳谱,就想练出功夫来,是不可能的。“入门引路需口授”,正是说此,师授是把拳谱串联到身上必须的媒介。

真正拳经,一字有一字之用,一字也不可以放过。

同样的,拳谱是一个人习拳方向的指引。师父授拳,根据每个人的实际阶段,会安排当下练拳所求的内容,也即每个人练拳的进境;进而安排进境下你所需要练习的内容。而拳谱则是大方向,是明灯,也是通往明灯,不断修正问题的法宝。

没读拳谱的人,练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没有感觉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各阶段都会有。是因为,在当下阶段中,对拳的理解,仅限于此,自己对于拳的理解,进步到了理解的程度,自然会觉得练拳没感觉了。这时,大家可以找师父求东西,再找新的进境,也可以读读拳谱,从拳谱中挖问题,找到不理解的,然后请教师父,或者比自己练得好的师兄弟,这样自会找到新的内容。

读拳谱的另一个原因是,一层功夫一层理,同一个要领,在不同阶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同时,提醒自己验证以前的要领做到了没有,做对了没有。往往是,一个要领自以为做到了,实际上还差得很远。而读拳谱,要始终把自己当成新手看待,不断的验证要领,就不断的加强了对要领的理解和实证。

以上是对拳谱的一些理解。再问,古往今来流传的拳谱,篇章那么多,该读哪些内容?如何学习呢?

初向学,会有一种心态,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了解,而实际上了解很多,却又感觉什么没有学到。这是大家都会经过的一个阶段。太极拳,是一个很完善的系统,包罗万象。而解决这种心态的办法只有一个:循序渐近,按部就班。

可能这句话,在很多地方,很多小说都提到。而真正有体会的人,我相信绝不会认为这句话是老生常谈。如果你想到地球中的任何一个地方,第一步要做的事,不是去了解要到目的地的路上有哪些艰难险阻,而是找到一张地图;同样,你有一个博大精深的目标,你也要找到通往这个目标的指引。

而循序渐近,按部就班就是通向这个博大精深目标的钥匙。

而这个道理,运用于拳谱,我们首先要重视的是“经”。拳谱中也有经史。经如:

《学太极拳需敛神聚气论》

《十三势行功歌》

《太极拳六首歌诀》

《太极拳十要论》——(有的地方称为九要论)

《太极行功说》《太极行功歌》

拳谱中的史,可以视为历代传人的总结。赵堡历代传人,都会留下一或两个篇章。我自己读的体会是对这些篇章的理解,不如对上述一些篇章(拳经)的理解。其中一个原因是:有的拳师用了道家术语去演述拳,如王柏青祖师的《太极丹功义诠》《太极丹功要术》,通篇是以道家语言演述,而对道家没有了解的,读这样的拳论,是很难有体会的。另外与一些人交流,其实不仅仅是“道家语言”的隔阂,还因为没有练到,练到一定阶段,读这样的篇章,哪怕道家知识不足,也会有感悟。

前贤的著述。在前贤的著述里,通常会讲自己习拳的因缘,和一生习拳的经验。这些一般会在前言后述中。可能以我们这个阶段,看著述中的招式动作,没有什么体会,而看看别人的习拳经验,会很有体会。试举一例,杜元化初次见师因缘:

余暗计伊系文人状态量无特长,因故问:“太极拳有何奇术?”

伊云:“毫无奇术,只一自然而已。”

余追问:“何谓自然。”

伊云:“本乎天道不尚勉强。”

余谓:“练拳与天道何关请道其详。”

伊从容言曰:“人身即天地,天地即太极,太极之内分出先後天,练斯拳者,以从後天引先天,其中有无数层折,均湏一层挨一层不淂猎等,否则无效,练至心肾归丹,催动铅汞,安轴安轮,并且与天地合德,指人腹背而言与日月合明,指人耳目而言与四时合序,指人肺肝而言,与神鬼合吉凶,指呼吸而言,能明引延年益寿于是乎在。”

–––杜元化《太极拳正宗· 太极拳溯始》

读至此段我感触特别深,同样练拳古人和今人练拳,为什么古人能练的很深,而今人往往中得皮毛?

此段,就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古人和今人的练拳定位不一样。古人向道,修性命,今人求技击反伤身。

另一方面,此段“只一自然”“先天后天” “心肾归丹”“德明吉凶”之论,把太极拳很高层次的东西说出来了,虽然无法理解和做到,但读之一两遍,心胸就开阔很多,心胸开阔,整个身心感觉一松。

中国武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然而,对武术概念的认识却在不断地衍化,武术界人士也总是喋喋不休地论争。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

它的庞杂性和局限性,给武术理论建设和教学带来不少麻烦,武术教材也好,武术研讨会也好,曾把它界定在一个体育范畴之内,难道由于武术归体育部门来管,它只带有体育属性吗诚然不能。

本文试图从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力求客观地去追寻它的起源和衍变,探索它的文化背景与文化特性,分析它的社会功用和价值,比较体育运动的规律与原则。

 一武术与军事技艺不能同日而语

任何事物的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温长久远年代里走过来的武术,今天的概念和昔日的概念所涵盖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不少差异,但本质属性应当是一致的。在历史上曾用过不同的名词归属武术这一概念。如春秋战国时有“技击”;汉代有“武艺”一词;清初人们取用了《文选》中“偃闭武术,阐扬文令”中的“武术”一词;民国时期称作“国术”;新中国成立后,又改称“武术”据文字记载,古代武术中以对抗形式的搏斗运动有“角力”、“角抵”、“手搏”、“相扑”、“击剑”、“较棒”、“刺枪”等等;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有“戈舞”、“矛舞”、刀舞“、剑舞”、“双剑舞”、“戟舞”、“双戟舞”、“走戟”、“使枪”、“使拳”、“打拳”等单人和集体的演练,“枪对牌”、“剑对牌”等双人对练。

从历史上溯源,人类为了生存竞争或安全的需要,狩猎、战争中的技能形态与武术初期的技术形态同源同构,甚至在一定时期里融汇交织,然而就其文化内涵和价值功能却有本质的区别,战争中重要的是群体的阵式、协同等。个人的技术作用极为次要。武术却是以个体行为为主,自发于民间的一种文化形式,表现了自卫、健身、娱乐、表演等多种社会价值和功能。在整个程序中,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道教、佛教、民间宗教,以及各种民俗文化,都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渗透。不妨说,原始形态的武术与同时期世界各地域的武技几乎无大区别,而发展到近代却迥然不同。重要的在于先秦以来,封建社会的济经与文化的长期积淀,使它逐渐远离狩猎和军事技艺的形态,成为和军事技艺的形态,成为一种独立的人体运动形式和文化载体。为此,对武术不能混同于军事技艺,我们应有一个明晰的认识。早在明代,战将戚继光虽曾倡导士兵练枪弄棒,其目的在于提高身体素质,他认为战争技艺是“一起拥进”、“就戳便斫”,岂容得“活泼跳动”、“身势手法”  

 二“武术运动”不能替代“武术”

武术发展至今,体育的功能日显突出,归属体育部门来发展它,又使其内容、形式和手段的体育化特点更强。近些年来,它的定义被概括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专案。

然而,从广义上说,武术的定义并不是体育能够涵盖的;从它的功能来说,也不局限于体育,对武术的定义可以从三个侧面来剖析。

 1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技击术

最早它同源于狩猎、战争中的实用技术。随着不断地总结发展和适应需求,从形式到内容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技击这一精髓却万变不离其宗。“武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表达了它的本质属性,无论是套路还是格斗,都离不开攻防技击。这一特性使它既有别于舞蹈、杂技等人体运动形式,也有别于体操等体育专案。

当然技击并不是中国独有的,它是人类从本能需要到文明需要必然出现的技能和文化,世界各地如角斗、拳击、击剑、泰拳、空手道、跆拳道、桑勃、摔跤等等,也具有技击攻防的属性。重要的是华夏民族,炎黄子孙长期以来,在自己的土地上,以自己的实践,按照自己的需求,总结出了自己的传统技击术,诸如踢法中有蹬、踹、铲、截、弹、缠、扫、挂、摆、点、弹、踩、撅等,打法中有冲、撞、挤、靠、崩、挑、劈、砸、贯、撩、盖、鞭、抛、抄、钉、砍、插、穿、标等:踢打摔拿击刺六法中都有许多丰富的技击法,各地域、各拳种又不尽相同。此外,武术中的擒拿法、快摔法、桥法、十八般兵器的击法等等,均有独到之处。武术的技击属性,反映了武术概念的内涵。

 2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

这一点在定义中已明确提出,表达了它的体育属性。这不仅由于千百年来人们从文化需求和社会功能角度出发,将其视为健身强体,提高素质的手段,发挥它健身和育人的功效;也由于近代以来,它以军事训练中的作用减少,而体育功能增强,在近代文明兴起体育的时代,更向体育专案上转变。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 明确武术为体育运动专案,开展普及和竞技比赛,竞赛法和规则使武术的套路和散手更明显地表现出体育性质。

从技击而言,它是一种人类进行格斗的方法,可以包括你死我活的和竞技较量的两种性质。那么,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技击术也不乏含有置对方于死地或失去反抗能力的方法,这与体育的性质又是相违背的,便中人通用性摒弃那些致伤、致残、致死的方法于武术运动之外,或者演化为一种个人操练或默契配合的套路形式。这也反映出武术作为传统技击术这一概念,含有超越体育的成份。这种武术技能仍在公安、司法及军事侦察部门得以保留和采用,对广大民众来说,武术的体育属性是主要的。

定义中提出以技击为主要内容,说明也并不完全都是技击内容,如套路运动中的连线过渡动作,“亮相塑形”等,也有整个套路技击含义并不突出,而健身、观赏功能较明显的,在散手运动中对有害健康、危及性命的动作,视为犯规而不允许采用,或加以限制。

从逻辑学上认识,中国传统体育是武术的上属概念,武术的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则是概念的外延。比较确切的提法,体育专案的武术应称其为武术运动。

 3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我们在认识武术概念时,决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技术技能或人体运动,还应认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人类文明的程序中,技击术的出现是一种必然,它的初期也可以说大同小异,发展至今却有很大的差异,武术的独特性与它的文化氛围分不开。在漫长的历程中,它不断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礼仪、军事思想、文学艺术、医学理论,以及社会习俗等形形 的社会形态的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心态模式、价值取向以及人生观、宇宙观等在武术中都有集中的反映。

定义中提到的“内外兼修”,正是言简意赅地反映了它们的文化属性,使武术超越了一般的技能技术层次,也超越了以体能形态为主的西方竞技体育。它以哲学为基础,以“主动”与“主静”及中庸为支架,体现了寓意深邃、内容丰厚的文化内涵,诸如整体运动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论、刚柔说、虚实说等等,形成了独具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化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它是中国文化在人体运动中的表现和载体,从一个侧面辉映出东方民族文化的光彩。

“内外兼修”所包含的内容意蕴可归结为四个方面:武术追求外在的形健和内在神韵,从而达到形神兼备;武术训练中既强调练“内”,又强调练“外”,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武术的“内三合”与“外三合”,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追求一种高度的直辖市与统一,体现了整体运动观;武术追求内外双修之功,要求武德与拳理,技术与修养结合,成为武术育人的最高境界。诚然,“内外兼修”一语较形象地表示了武术的传统文化属性。

提起武当山大家就会想起张三丰太极拳,张三丰太极拳不得不说是太极拳中的精髓,其在太极拳的特点基础上结合了自己的学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张三丰太极拳简介。欢迎阅读!

 张三丰太极拳简介

张三丰的武术可以说在武术界也是响当当的,张三丰创编了太极拳不仅使自己延年益寿,其总结的一套拳法对现代人也是颇有收益啊。

张三丰,元明之际武当山著名道士。史书记载,张三丰,名张全一,字玄玄,号三丰。辽东懿州人。丰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或处穷山,或游闹市……书经目不忘,凡吐词发语,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

“所以心与神通、神与道一、事事皆有先见之理也”。或三五日一餐,或两三月一食;高兴时穿山走石,疲倦时铺云卧雪,行住无常,“人皆异之,咸以为神仙中人”。

武当道教炼丹术源远流长,着重在内丹的修炼。内丹是利用呼吸吐纳的功法修炼,练气为丹,这样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张三丰内丹造诣深厚,他在《大道歌》中称“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先修心,心定自然丹信至,性情然后药材生。

形象地描述了内丹由炼化精气、金液还丹、采药封固的形成过程。张三丰内丹著作甚丰,《金丹要旨》、《金丹秘诀》、《金液还丹歌》、《无根树二十四旨》、《地元真仙了道歌》等明代即已刊行。后人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共八卷。

张三丰不仅内丹造诣甚深,而且武功高强,兼擅拳剑。他根据道教理论中的“道法自然”、“守柔处雌”等理论,把道家的内丹功、养生家的导引术、武术家的拳法、军事家的兵法,加以糅合、编创和演化。

做出了集大成的贡献,创造了以内丹为体、技击为用,养生为首、防身为要,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借力打力、后发制人的具有独特功理功法、运动体系和形式的武当内家拳。明清以后武林多称张三丰为武当内家拳、太极拳创始人。

经过历代宗师的继承发展,武当武术成为中华武林的一重要流派,并在民间逐渐传播开来,影响深远。

张三丰于明朝初年入武当山,拜玄帝真武大帝于天柱峰,并在展旗峰北陲卜地结草庐,供奉玄帝香火,另在黄土城卜地结草庵,名“会仙馆”。他曾经对山中耆旧说:“吾山异日与今日大有不同矣”。

后来,明太宗果然大修武当山,封武当山为五岳之首,曰“大岳”。

明洪武二十二年,张三丰离开武当山,不知去向。当年湘王朱柏朝谒武当山,寻张三丰不得,写有《赞张真仙诗》一首,诗云:“张玄玄,爱神仙。朝饮九渡之清流,暮宿南巖之紫烟。好山劫来知几载,不与景物同推迁。

我向空山寻不见,徒凄然!孤庐空寂大松里,独有老弥松下眠”。

明洪武二十四年,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遣三山高道使于四方,清理道教,因张三丰声名远播,故特意叮嘱使者:“有张玄玄,可请来”。但终未找到张三丰。

明太宗朱棣入继大统,非常想把民间影响很大的“真仙”张三丰“延请诣朝”,多次派人寻访。并有致张三丰《御制书》:“皇帝敬奉书真仙张三丰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尝遣使致香奉书,遍诣名山虔请。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然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致香奉书虔请,拱俟云车凤驾,惠然降临,以副朕拳拳之怀,敬奉书。永乐十年二月初十日”。由此可见他渴见及仰慕张三丰的心情。

久寻不见,于是明太宗朱棣下诣在武当山专为张三丰建“遇真宫”,塑铜像供人朝拜,并派官员洒扫。至高无尚的皇帝为一名武当道士专门建庙礼奉,这在中国道教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集大成者张三丰

在张三丰之前,有东晋时代的葛洪创“太极法术”“太极秘法”;有南北朝时代梁国人韩拱月所创“小九天雏形太极拳”;有唐代隐居道上许宣平的“兰十七式太极拳”;有李道子创“俞式太极功”。

有明代俞莲舟创“先天拳”;民间则流传有“粘沾拳”“摸鱼拳”“绵拳”等。张三丰对上述拳法进行提炼升华,将道家哲理融会贯通于太极拳技之中,创造了一套以“太极十三势”为代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武当内家拳。

与佛教少林拳并称中国武术两大奇观,从而使太极拳名震江湖,广传于世,形成了武术史上“南尊武当,北崇少林”的局面。由此观之,在太极拳史上,张三丰实有集大成之功。这些有史料可寻的太极拳传承脉络,正是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的渊源和线索。

 张三丰太极拳理论

张三丰生平及其创拳立派情形

张三丰其人,传说不一。据《明史方技传》中的《张三丰传》记载,他是辽东懿州今辽宁义县人,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义号玄玄子。祖籍江西龙虎山。长相“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

平常不修边幅,寒暑唯一衲一蓑,人称“张邋遢”。行踪飘忽不定,处事怪异,书经目不忘,善嬉谐而旁若无人。曾屡次云游武当山,在山上“创草庐居之”,炼丹,行拳。后又入四川青城、鹤鸣诸山访道求真。

张三丰一生著述颇丰,其传世之作较为可信的有《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张三丰与其徒在武当山修道,明成祖专为他营建武当官观,所以其丹法流传了下来,称“武当道派”。

其特点有五

1、崇祀“真武大帝”,奉真武大帝为祖师

真武大帝为北方七宿之神,其像为龟蛇,足道教信奉的北方大神。武当山自古就是道教奉祀真武之神的道场。

2、以“太极”学说为根本教义

张三丰的丹道思想源于陈抟学派,以“无极而太极”立说。其《大道论》一文,系统阐述了太极分阴阳、逆用阴阳、顺则生人、逆则成仙的丹道思想,认为天地足一太极,人身也是一太极,识得此天地之太极、人身之太极,即可行拳炼丹证成道果。

3、先双修而后清修的内丹实践过程

张三丰的丹法属于内丹双修派系统,以《玄机直讲》《玄要篇》《无根树》为代表。其炼法称“神仙栽接法”,以双修炼采“外药”,以清修炼养“内药”。外药在造化窟中而产,内药在自身关元气穴中而生,内药是精,外药是薰;内药是性,外药立命,性命双修,方合神仙之道。叫代中期以后,武当道派并入全真龙门派,双修法因不合全真北宗之旨而失传,至此时起,清修取代了双修。

4、创“武当内家拳技”,形成道教武术派

道教史卜多习武之人,如道士王重阳曾巾武举、白玉蟾任侠好武,但直至武当道教兴起,才形成道教武术派。武当内家拳技是道教史上之一绝,其创始之首功当推北宋武当道士张三丰。

张三丰因观鹊蛇之斗,忽有会心,遂编演而成太极拳。清代黄百家的《内家拳法》所涉及到的《王征南墓志铭》《宁波府志-张松溪传》等相关文章均认为张三丰是武当内家拳的奠基人。

5、以《道德经》为刨拳的理论基础

张三丰汲取了道家、儒家的哲学思想,并以道家为主干,摄取传统医学、兵法知识运用太极说、刚阳说、五行说、八卦说来高度概括武当内家拳的拳理、拳技、战略战术,从而形成了独到的武当内家拳见解。  

1F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它经过不断的创新、提炼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包括各种器械套路和对抗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具有强身健身、防身自卫、竞技比赛、表演娱乐、交流技艺、增进友谊、陶冶情操等功能,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一 武术的概念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从字的形体上看,“武” 由“止”和“戈”两部分组成;止戈就是用来制止武力的活动,“术”是策略、方法、技巧。从历史上发展来看,武术发展受中国哲学、兵学、中医学和养生学以及古代舞蹈的影响。在原始社会,武术这一概念是指人民狩猎活动中的“搏击”;春秋战国时称为“技击”;汉代出现了武艺一词,并延用至明末;清初又借用南朝《文选》中偃闭武术(当时泛指军事)的武术一词;民国时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武术一词。随着历史的变迁,冷兵器的逐步消亡,专用武术器械的生产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对抗性项目、武术竞赛规则的制定,武术已演化成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武术的体育化使其内容、形式及训练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1988年12月,国家体委武术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武术学术专题研讨会,把武术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二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武术源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创制了石刀、石锤、木棍等武器,逐渐学会了躲闪、跳远、滚翻以及运用石器、木棒劈、砍、刺等技能。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促进了武术的萌芽。 

武术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夏朝建立,经过连绵不断的战火,武术为了适应实战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夏朝时期的武术活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发展:一、军队的武术活动,二、以武术为主的学校教育。

商周时期,商代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田猎,商周利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设的“序”,“序”等学校中也把射卸,习舞干列为教育内容之一。相传在周时期出现了一部中国武术史上重要的著作《周易》,亦称《易经》, “一阴一阳为之道” 这本书有涵很丰富的哲学思想,对我国养生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其“易有太级,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产生了太级学说,从此奠基中国武术体系,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诸候争霸,都很重视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齐恒公举行春秋两季的“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在这时期,剑的制造及剑道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武术发展于封建社会时期。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舞练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如《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此外,还有“刀舞”,“力舞” 等,虽具娱乐性,但从技术上更近于今天套路形式的运动。

唐朝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如对有一技之长的士兵授予荣誉称号。裴民将军的剑术独冠一时,裴民的剑术、李白诗歌、张旭草书并称唐代三绝的美誉,可见武术作为一种文代形式已相当具有影响。

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有习枪弄棒的“英略社”,习射练习的“弓箭社”等。由于商业经济活跃,出现了浪迹江湖,习武买艺为生的“路歧人”。不仅有单练、而且有对练。

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流派林立,拳种纷显。拳术有长拳、猴拳、少林拳、内家拳等几十家之多;同时形成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种体系。

到了近代,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等武术组织。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1956年中国武术协会建立了武术协会、武术队等,形成了空前广泛的群众性武术活动网,为武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1985年,在西安举行了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这是武术发展中历史性的突破。1987年在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标志武术走进亚运会。1990年武术首次被列入第十一届“亚运会”竞赛项目。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成员,这是武术发展中的又一历史性突破,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武术即将成为奥运项目,意味着“把武术推向世界”的雄伟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三 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可格斗运动。

(一)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套路运动按练习形式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

1 单练包括徒手拳术与器械;2 对练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3 集体演练是两人进行的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的演练。

(二)格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斗勇、较技、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

四 武术特点和作用

  (一)武术的特点

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服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这些技击术至今仍在军队、公安中被采用。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如在散手中对武术中有些传统的实用技击方法作了限制,而且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保护护具,短兵中使用的器具也作了相应的变化,而推手则是在特殊的技术规定下进行竞技对抗的。因此,可以说武术的搏斗运动具有很能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及广泛的适应性:

  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体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同时,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俗称"拳打卧牛之地",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练习内容和方式,即使一时没有器械,也可以徒手练拳、练功。一般来说,受时间、季节限制也很小。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

  (二)武术的作用

  1 增强体质、防身自卫:

  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几乎都参加运动,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锻炼。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

  2 锻炼意志,培养道德情操:

  练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

  3 竞技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武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无论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唐代大诗人李白好友崔宗宗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描绘。汉代打擂台,"三百里内皆来观"。都说明无论是显现武术功力与技巧的竞赛表演套路,还是斗智较勇的对抗性散手比赛,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4 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武术运动蕴涵丰富,技理相通,入门之后会有"艺无止境"之感。群众性的武术活动,便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随着武术在世界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许多国家武术爱好者喜爱武术套路,也喜爱武术散手,他们通过练武了解认识中国文化,探求东方的文明。武术通过体育竞赛、文化交流等途径,在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历代武术发展概况

原始的生产、生存活动中,逐步形成徒手或持械的格斗技术,从而演变成近代的体育运动,在世界各个地域的人类活动中都曾出现,如击剑、泰国拳等。但从原始格斗术发展成击舞一体,内外兼修的武术形式,则是由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孕育而成的。

1商周时期。商周时期(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256年),车战是战争的主要形式,车战所需的射御技术和使用矛、戈、戟等长兵的技艺就成为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同时,拳搏与角力也是军事训练与选拔武士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一定的竞赛制度。当时,舞、武不分,合而为一,称为“武舞”。它是将用于实战格杀的经验按一定程式来演练,是古代武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由支离破碎向系统化演进的象征,也是武术套路的雏形。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军事战争逐步由车战为主变为步骑为主,使得兵器和武艺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变化。这对士卒的选择与训练更加严格,促进了军事武艺的发展。同时,具有表演性、竞赛性与娱乐性的竞技较为盛行,以击剑为最,武术的功能向多样化发展。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军事武艺逐步流入民间,其技击技巧以个体性为基础,在个体性前提下武术技艺向多样化发展。随着武术的多功能发展及技术日趋完善,从实践中来的武术理论开始形成。如《吴越春秋》记载的越女论剑,理法深奥、论述精辟至今未失光彩。武术功能、技艺的多样化,以及武术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武术体系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

3秦、汉、三国时期。秦、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80年)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武术的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有较多武术著作问世,如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兵技巧十三家中,收入了《手搏》六篇、《剑道》三十八篇;武术流派雏形开始出现,如曹丕在《典论·自序》中谈到剑术已有“法”,而且各异,便证实了流派的形成;刀已基本取代了剑在军事上的地位,而剑却在非军事用途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汉代刀剑之术以及相扑、角抵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东传日本。

4两晋南北朝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年~公元589年),武术在与文化的交融中逐渐与养生相结合。然而由于玄学盛行,追求炼丹与长生不老,其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的发展。

5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唐代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开始实行武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武举制的创立无疑激发了更多人的习武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对唐代尚武任侠之风的盛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大推进了武术的繁荣发展。

6宋元时期。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以民间结社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如“英略社”、“弓箭社”、“相扑社”等。“社”的形成,为民间武术传授、交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宋代城市发达,在一些娱乐性的群众游艺场所如“瓦舍”、“勾栏”中出现了大量以武卖艺为职业的民间艺人。他们的表演不仅有单练还有对练,极大地促进了套子武艺向表演化方向的发展。

7明清时期。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得到了大发展,武术作为军事技术、健身手段及表演技艺的多种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自明代以来,以戚继光、程宗猷、茅元仪为代表,对宋以来的武艺在技法、战术和教学训练方面总结出较为系统的基本理论,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何良臣的《阵记》都总结出拳术是学习器械的基础等循序渐进的教学训练法则,并且明确提出了武术的健身强身功效。在清代,武术与道教养生、内丹术和导引术进一步结合,并逐步形成为武术内功。在此基础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一批注重内练的新拳种出现并迅速发展。此后,冷兵器在军事上的地位明显消退,由于武术具有健身、防身、自卫的功效,所以能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吸收传统文化的养料,丰富锻炼形式,升华技法理论,在不失攻防内涵的前提下,沿着体育方向不断发展。

8民国时期。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中华民族积弱积贫,社会各界提倡国粹体育的呼声高涨,中国传统的武术为国人重新认识,一些以研究武术和开展武术活动为主旨的新兴社团纷纷建立。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就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并于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了两次国术国考,进行了拳术、长兵、短兵、散手和摔跤等比赛;此外,还组织过一些规模较大的武术表演活动,如1929年的杭州国术游艺大会及1936年的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等。与此同时,受西方先进体育教育经验的影响,武术进入了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堂;武术的研究也逐步开展,一些武术论著先后出现,如武术史学家唐豪的《少林武当考》、《内家拳研究》、徐致一的《太极拳浅说》等,都开始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武术。武术在民国时期有了极大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与发展前景(1)

  摘要: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正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

  关键词:

  中国武术 文化特征 哲理性 技击性 健身性 娱乐性 发展前景

  引言: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武术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目前,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武术的文化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哲理性

  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天人合一"思想给中国传统哲学带入了一系列的合一,如形神合一、主客合一、理气事一……"(周继旨:《论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思想模式的形成》,见《论中国哲学史》,浙江人民出版1985年版),也为中国武术打下了思想基础。首先,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而且,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如孙福全《八卦掌》借助天地之气候形式法,《少林八卦五行功》按季节不同练不同的功法等。此外,从"天人合一"思想引发出"圆"与"空"的观念,是人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因而也是动功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圆而又空则做到活泼自如,循环不息。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如峨眉拳和太极拳等均以圆、空为技击特色。特别是太极拳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经》)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周敦颐:《太极图说》)等太极哲理而产生的。

  由于中国武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因此,它在世界上对很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我国古老的健身术与气功早与印度瑜珈相互渗透,少林拳法于明清时代传入日本等国,都足以说明中国武术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是有着传统的思想基础。

  2.技击性

  武术核心是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 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外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如太极举以棚、履、挤、按、采、挒、肘、靠为主要攻法;形意拳以劈、崩、钻、炮、横为基本五拳;长拳以踢、打、摔、拿为四击;八卦掌以推、托、带、领、搬、拦、锁、扣为八法。而器械又根据不同种类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实战搏击又有千姿百态的各种打法。虽然各家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武术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从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武术有技击运动和套路运动两种表现形式。技击运动为散手和推手等对抗性项目,着重实用,有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套路运动则讲究表演艺术效果。追求美感,但都仍是以体现武术的根本特征技击性为目的,力求表现逼真的攻防动作,给人技击含意的感受。

  武术的技击方法门类繁多,博大精深,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注目和吸取。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中国武术的竞技特征,作为推向世界的重要因素,已越来越多地为国际武坛有识之士所认同。

  3.健身性

  人们从事武术练习,一般来说,是把健身、技击实用等作为主要目的。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是建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的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惟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林佩琴:《类证治裁》)。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例如,太及拳就是根据太极生阴阳,阴阳合为太极的阴阳学说的原理,极为强调"动静相生"、"刚柔相济"、"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蓄而后发"等要求,实际上都是阴阳法则在不同角度和方法上的运用,以达到人体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有序、平衡而固本培元,延年益寿。形意五拳则是根据人的脏腑与五行相配的五行学说,认为崩拳其气发于肝,可练肝;炮拳其气发于心,可练心;横拳其气发于脾,可练脾;劈拳其气发于腑,可练肺;钻拳其气发于肾,可练肾。近几年来站桩练习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养生功,就是以"经脉者,所以行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脏编》)的经络学说为生理学依据的,经常练习此功,亦能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机能,延缓衰老的健身目的。

  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是体育文化的根本任务。武术有显著的健身养生的价值,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识。这种实用理性的价值观也为中国武术推向世界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4.娱乐性

  中国武术早在奴隶社会就进入娱乐文化的领域。它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精湛无比的技艺、精深广博的内涵,赢得了古今中外人们的赞誉,这是与武术本身的娱乐性分不开的。千百年来,武术以其独特鲜明的娱乐性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

  武术的娱乐性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从习武中获得身心的愉快,并在社会大众中得到发展;二是人们从对武术的观赏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武术与戏曲、舞蹈、杂技、文学、影视等文艺形式的结合表演,均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精彩的印象。随着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达到娱乐的方法也越来越新奇,因而通过自身对武术的习练以达到自娱性为目的的日渐减少,而以武术的观赏为娱乐目的的情况,则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演变及人们对武术的健身、防身实用价值认识的提高而大为增多。这种由个体向群体、由封闭向开放方向发展的武术娱乐性文化特征的转变,亦是很有利于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的。

  纵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国武术同国外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都与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因此,中国武术和国外其他体育项目都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属于世界体育文化的范畴。而历史上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高度发达的象征,而且将会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财富。因此,中国武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相信已为期不远。

  二、武术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中,武术作为一种体育教育现象和高雅的文化现象存在、发展,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喜爱,而且还对世界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一些国家的拳术源自中国或受中国武术的影响

  (1)柔道。据一些中、日学者考证,中国武术直接影响了日本柔道的形成。如中国台湾学者梁容芳说:"相传元赟实传其技,然柔之为术,元赟东渡前日本似已有之。宽永中、关口柔心已以柔术名于国内。元赟之功,为改进完成柔道。元赟寓江户国正寺,浪人福野七郎右卫门、矶贝次郎左卫门、三浦与次右卫门,三人寓同寺,元赟授之大明捕人之武术,三人苦心研究,遂通蕴奥,遍传各地,屡有改进,渐与日本固有之柔术混合,迭今重于体育界。"(梁容芳:《陈元赟研究》,第95页)如日本讲道馆八段、早稻田大学教授山本秀雄在《柔道入门》一书中说:"在柔道各流派的著作中,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柔术来源于中国唐代拳术,是徒手形式的柔法、和法、体术、捕手、小具足、拳法等打、踢、摔、拿竞技项目的总称。到了明朝末年,曾在少林寺学过武术的陈元赟于十七世纪上半叶东渡日本,在江户城南国正寺,传授中国武术,致使柔道在日本广泛开展起来,从此流派也日益繁多……"(李其彪、郝承端编译:《柔道入门》,第2页)最有说服力的是,在日本爱岩山还残存一块题为《爱岩山泉法碑》刻着"拳法之有传也,自投化人陈元赟而始"的碑。19世纪末,日本人嘉纳治五郎吸收各式术派的长处,经加工整理,并不断改进,创立了柔道。现已普及世界各国,并被列为奥运会项目。

  (2)空手道。日本国际拳道学联盟理事长大西荣三在《我所创建的国际柔道学》一文中写道:"相传在八十多年前,空手道从中国的福建省传到于日本冲绳。后来冲绳首里的系洲官恒先生将传入冲绳的空手套路进行总结,形成了冲绳最初的空手流派。与此同时,冲绳那霸的东恩纳宽量先生正好在中国福建拜谢先生为师,并学成回到日本。"(转引自《武林》1986年第6期第46页)另据1989年11月22日《中国体育报》登载:"最近,由福建省体育总会、福建省旅游局和福建省武术协会以及日本冲绳县武术界的朋友在福州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现今流行于冲绳县的空手道刚柔流源于福州市。该流派的祖师东恩纳宽亮的师傅系我国鸣鹤拳的一代宗师,福州人如如哥(谢如如)。"可见,日才的空手道是源自中国。

  (3)跆举道。跆拳道是朝鲜的传统武术。它的前身是"花郎道",起源于韩国的民间自卫术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跆拳道与中国武术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早在明代之前,中国的武术技艺就传入朝鲜,特别是在近代,随着中国武术和日本武术的不断输、花郎道的臂掌结合中国拳术、日本空手道等技术,而融汇成一种独特的朝鲜拳术,即今天的跆拳道。

  (4)泰拳。泰拳是泰国的国技,是最受泰国人民喜爱的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