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资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3收藏

求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资料!!!,第1张

1你去人大的考研论坛看看 应该有往届的师兄师姐卖的

呵呵

2050101文艺学

01 文学基本原理

02 中国文论

03 西方文论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

文艺学基础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 社会语言学

02 修辞学

03 汉语应用与信息处理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7语言学理论

④834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复试笔试科目:

应用语言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1 汉语语法史

02 词汇学(含训诂学)

03 文字学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7语言学理论

④834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复试笔试科目:

汉语言文字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1 传统语言学典籍整理与研究

02 古籍整理研究理论与方法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8古代汉语

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

复试笔试科目:

古文献专题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1 先秦两汉文学

02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03 宋元文学

04 明清文学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01 中国现代文学

02 中国当代文学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1 比较文学

02 世界文学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

外国文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050122国学与汉学

01 国学及其对外教学

02 域外汉学研究

03 古典语文学与人文计算

04 出土文献研究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8古代汉语

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 复试笔试科目:

四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050123写作理论与实践

01 写作基础理论

02 文体写作学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

写作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050124对外汉语教学

01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02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

0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04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研究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7语言学理论

④834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复试笔试科目: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111 文学院

616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建中主编:《中国古代文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於可训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617 语言学理论:

高名凯、石安石著:《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87年重排本

徐通锵、叶蜚声著:《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18 古代汉语: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1—4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

沈祥源主编:《古代汉语》,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33 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维之等主编:《外国文学简编》(第五版)(欧美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梁立基等主编:《外国文学简编》(第三版)(亚非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34 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1—4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

沈祥源主编:《古代汉语》,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中文系编:《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835 经典释读与文化史:

《论语》(中华书局点校本);《孟子》(中华书局点校本)

《老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孙钦善著:《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3按我的理解,你想考中文专业的研究生。

这个专业考研方向主要有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文艺理论、中国儿童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等,后两个一般学校没有,只在个别学校开设,你说你想考文学方向的是现当代文学还是古代文学呢?

不管考哪个,你都必须登陆你想考的学校的硕士研究生网页去查询参考书,因为每个学校的参考书是不一样的。以古代文学史为例,文学史肯定考文学资料选,有的学校参考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的,有的则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比如考语言文字学,同是研究语言文字学的,有的学校要求看王力的书,有的则要求看郭锡良的。

至于你说必须看什么书,我认为你把要求的书目熟背就差不多了。一般学校的出题范围都在参考书目内。应该看的名著太多了。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比如四大名著,呵呵。

看样子你不是中文系的,假如我问你,考你的专业哪些书籍必须看,你怎么说?

看参考书,熟参考书即可。其它凭兴趣。

祝你考研成功!!

有数学的只考一门专业课,没数学的考两门专业课。举个例子,考古代文学史的话,考两门专业课,一门是文学史知识,另一门可能是语言学,具体学校不同也有差异,不过都在中文专业范围内。还是那句话,要考的学校会给出参考书。

对于文论知识,高教出的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是经典教材,古代文论名著也很多,刘勰的《文心雕龙》、曹丕的《典论·论文》都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仔细研读的话,受益匪浅。

哎,你要是背下来文学史教材你就会很厉害了,我就考这个,痛苦死了~~~~~~~

中国古代史专业。含先秦两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辽金元史、明清史6个研究方向。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导读、中国古代史料学、史学理论、基本史籍导读、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专题、中国民族史专题、中国考古学专题、中国经济史专题、中国文化史专题。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含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方向。主干课程:经典作家论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中国近代史史籍导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专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史籍导读、中国现代史史料目录学、辛亥革命史专题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国民党史专题研究等。

专门史专业。含区域文化史、中国城市史、区域社会与经济史方向。主干课程:史学理论、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区域文化史专题研究、中国城市史专题研究、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中国文化史史料导读、中国学术史专题、中国学术史史料导读、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外学术交流史、西南民族史专题研究、区域社会与经济专题研究、社会与经济史史料学、中国城市史史料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含西南地区考古、美术考古、汉唐考古方向。主干课程:史学理论、考古研究方法、考古文献研究、考古文献研读、西南民族地区考古研究、秦汉考古、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国铁器时代考古研究、中国古代考古研究、甲骨文导读、金文导读、田野考察与发掘、夏商周考古、秦汉简牍、《说文解字》及历代字书研究、电子计算机应用与汉字编码技术。

历史文献学专业。含古文字学、宋辽金元历史文献研究、儒学文献研究、计算机与历史文献著述处理研究方向。主干课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中国目录学、古籍整理学、文字音韵训诂学基础、档案学理论与历史研究、档案馆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古代史科目录学、档案学方法与论文写作、计算机语言及应用。

世界史专业。含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方向。主干课程: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世界上古社会经济史专题研究、世界上古思想文化史专题研究、中古欧洲社会经济史专题研究、中古欧洲文化史专题研究、史料导读、世界上古史研究信息及现状举要、世界中古史研究信息及现状举要、世界近现代史专题研究、美国史专题研究、近现代非洲史专题研究。

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文化、饭店管理、旅游企业管理等4个研究方向,培养旅游管理专业高层次的教学科研、规划开发和旅游管理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外语、经济学、管理学、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文化研究、旅游管理研究、旅游信息系统管理、旅游营销研究、旅游政策与法规研究、中外饭店管理研究、国外旅游研究、风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研究等,学制为3年,应修满32学分。培养方式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更注重实践培养。

你看看武汉大学需要学的课程就明白了

附:

★国学与汉学

01 国学及其对外教学

02 域外汉学研究

03 古典语文学与人文计算

04 出土文献研究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8古代汉语

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 复试笔试科目:

四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写作理论与实践

01 写作基础理论

02 文体写作学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

写作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

01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02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

0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04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研究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7语言学理论

④834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复试笔试科目: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111文学院

(68752672) 110

050101文艺学

01 文学基本原理

02 中国文论

03 西方文论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

文艺学基础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 社会语言学

02 修辞学

03 汉语应用与信息处理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7语言学理论

④834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复试笔试科目:

应用语言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1 汉语语法史

02 词汇学(含训诂学)

03 文字学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7语言学理论

④834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复试笔试科目:

汉语言文字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1 传统语言学典籍整理与研究

02 古籍整理研究理论与方法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8古代汉语

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 复试笔试科目:

古文献专题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1 先秦两汉文学

02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03 宋元文学

04 明清文学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01 中国现代文学

02 中国当代文学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1 比较文学

02 世界文学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

外国文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写作、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古籍修复是个什么样专业?这个职业的前景如何?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文献修复和古籍保护的技术、方法,能从事古籍整理、文献保护、古籍数字化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古籍修复技术的传承在古代基本上是师傅带徒弟。就在几年前,国内还没有任何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学校。

作为一门专业,它是一门典型的跨学科专业,需要科学和人文学科知识与工艺的综合学科的结合,往细了说,想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必须要经过史论工艺材料等多方面的理论储备后,再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练习。

一个古籍修复师在学校的专业能力如何可能会决定这个人在这个行业的就业难易。如果你报考的学校的专业可能不太好,你可能需要做好考研的准备,谋求更好的专业。

古籍修复听起来很高尚,也为人所崇敬,但是把它作为热爱,其所需要的情怀和物质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

古籍修复工作要求十分严格,不能随意丢失或缺损,否则就会造成脱页、脱文,直接影响古籍的版本价值和使用价值。

这行业确实是很小的,但需求并不小,而且有不少人也提到了,这种手艺活,是要积累的,所谓的“积累”不是混日子,而是要尽量多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体系,要尽量多地去修书,等有一天你把各类纸都摸透了,各种破损情况都搞明白了,具备基本的古籍整理素养,实验室的各类仪器各种实验都学会个大概了,那我相信没有什么人能够阻挡你开始在成功的路上一往无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相关文化教育单位从事古籍整理、文献保护、古籍数字化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和介绍中华传童文化,则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有鉴于此,几十位对于传统文化素有研究的学者通力协作,编纂了这部《中华传统文化大观》,奉献给各位读者。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只有在比较全面了解中华文化各个门类形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其总体特征与实质获得较深入的理解。事实上,整体性把握文化,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在众多领域均有重要建数、树的文化全才。世界级文化大师孔子所推崇和追求的“成人”,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智慧,而且还具有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政治管理经验以及艺术、体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技艺。孔子本人正是这样一位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伟大人物。作为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孔子对于音乐等艺术领域、射御之类技能甚至烹饪与服饰的原则等,都曾提出过非常精妙的见解。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对于文化的全面追求,启发本书作者将不同门类的知识融汇贯通,集为一帙。

本书内容涉及的时间范围因门类而略有差别,一般说来,上起原始社会,下至近现代。面对浩如烟海的历人物、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星罗棋布的文物遗存,本书没有采取编年体的中国文化大事记的写作手法和按词条分门分类的文化词典的编纂形式。大量人物、著作、术语、事件的简单堆砌并不能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蕴。在有限的篇幅内,本书为读者奉献的是系统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本书努力把寻找中华传统文化各个门类的发展线索放在首位,力图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同时,本书也试图分析每一文化门类的基本特点,阐释这些文化门类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处的位置。最终展现给读者的,除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以外,还包含对各方面知识的整合与品味,包含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总结与反思。相信这种撰写方式能帮助读者获得清晰、明了和系统的知识。

强烈的时代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征。文化的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而是流变的过程。本书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周易》所形容的“生生不息”的继承与变易的对立统一发展之中,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所代替,但在新的形式中又包含着持久恒常的民族精神。例如,被视为“国粹”的京剧实际上是一门非常“年青”的艺术,它的真正成熟距今不过百年上下。自宋代以来,主导戏曲舞台的艺术形式曾发生过多次重大繁荣。然而,这种变革并非脱离历史的独立创造,而是继往开来,在吸收过去遗产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也正在于此。尽管许多旧的形式已随着历史变迁而失去生命力,但却可以通过改造,使之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继续发展。因此,本书在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各门类历史发展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

中华传统文化的另一重大特征是突出的地域性。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自周秦以来除个别分裂割据时期外,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一政治机构。因而,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体系之中,既有源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作为主体,也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补充,相得益彰。中华传统市场早在数千年前就与异国文化开始了交流。汉唐时代,中国文化是相当开放的。在许多方面,中华民族的祖先曾非常勇敢地、毫不犹豫地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并加以改造,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从意识形态方面看,中国接受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这是世界主要文明体系之间的最大规模的交流之一。从艺术方面看,中国大量吸收了沿丝绸之路传来的异国音乐、舞蹈,并使之中国化。“胡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重要代表,但如同其名称所示,它原来是外来品。从饮食、服饰、民俗等方面看,中国所吸收的异国文化内容也十分惊人。与此同时,中国也将自己的文化向外输出,如造纸等四大发明、丝绸与瓷器等工艺制作等,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传统文花的许多精华,如中医、气功、武术等,至今仍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是文化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需要加以专门研究。因内容和篇幅所限,本书只是约略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若干文化的交流必将进一步扩大,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华文化,必将以崭新的资态迈进未来的世界文化体系之中。

篇章目录

·儒家学说

古典儒学

两汉经学

儒道释的交会与融通

义理之学

考据之学

·道家道教

老子哲学

庄子哲学

早期道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道教的鼎盛

金元时期新道教

道教的衰落

·中国佛教

教义教规

历史源流

教下诸宗

教外别传

礼仪制度

藏传佛教

·诗歌词曲

先秦诗

两汉魏晋

南北朝诗

唐诗

宋诗

元明清诗

·文章骈赋

散文

骈文

辞赋

·章回小说

形成与演变

流派与名著

民族风格

·书法篆刻

先秦书法

秦汉书法

魏晋南北朝书法

隋唐书法

五代两宋书法

元明书法

清代书法

书论与欣赏

篆刻

·中国绘画

教化人伦——人物画

山境水情——山水画

花鸟精神——花鸟画

玄妙之门——绘画理论

·雕塑造像

明器雕塑

陵墓表饰雕塑

宗庙造像

石窟造像

寺庙造像

建筑雕塑

工艺雕塑

·传统音乐

民歌

乐器和器乐

舞蹈音乐

曲艺音乐

戏曲音乐

乐论、乐志和乐律学

·古代舞蹈

原始舞蹈

周代乐舞

秦代百戏

隋唐乐舞

宋代队舞

元、明、清舞蹈

·古典戏曲

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宋元南戏

元杂剧

明清传奇

清代地方戏

京剧

传统戏曲理论

·史官史学

史官史家

史书体裁

历史思想

史学理论

·汉字的形质

汉字的基本类型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语方言

汉语语音

汉语词汇

汉语语法

·书简典籍

古籍形态

古籍整理

古典书目

·教育科举

教育制度

教育思想

科举制度

·中华武术

拳术

武术器械

对练

集体项目

攻防技术

·中华气功

渊源探踪

历史发展

门类划分

研究方法

理论基础

要领简述

应用价值

外气研究

·棋艺博戏

围棋

象棋

·兵家韬略

韬略的形成与发展

韬略的理论原则

国防韬略

治军韬略

用兵韬略

·政治谋略

政治谋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

政治谋略的类型

·刑名律令

渊源与发展

理论基础

形式特征

主要罪名及处罚

刑罚体系

主要适用原则

·中医中药

基础理论

临床基本原理

针灸学

中药学

养生学

名医名案

·建筑园林

构造与材料

色彩与布局

传统居住建筑

城市和城市公共建筑

宫殿建筑

礼制与祠祀建筑

陵墓建筑

佛教建筑传统园林建筑

·古玩器皿

陶器

玉器

铜器

瓷器

漆器

金银器

文房四宝

·衣冠服饰

起源与初步发展

周礼缙绅与汉官威仪

从魏晋的日月改易到唐代博采兼收

宋代的守古尚简与明代的恢复汉俗

满汉并存的清代服侍

·美食名饮

斗茶品茗

琼浆美酒

玉盘珍馔

·中国民俗

鬼神

丧葬

婚姻

宗法

礼仪

节日

禁忌

相术

风水

算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制,使图书出版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服务,努力实现图书出版从扩 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促进图书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依据中国《出版管理条例》和有关图书质量的政策、法规、标准,特制 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图书出版单位及其出版的图书。

第二章 图书质量的分级和标准

第三条 图书质量管理的范围,包括选题、内容、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印刷装订……方面。为了便于管理,本规定将有连带关系的选题和内 容,合并为内容项;将编辑加工和校对,合并为编校项。

第四条 图书内容质量、装帧设计质量分为两级,即:合格、不合格;编校质量、印刷装订质量分为四级,即:优质、良好、合格、不合格。

第五条 图书内容的质量分级标准

1、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文化积累价值或使用价值的,为合格。

2、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方面,没有价值,有严重问题,或违反国家有关政策禁止出版的,为不合格。

第六条 图书编校的质量分级标准

1、差错率低于025/10000的,为优质。

2、差错率超过025/0000,未超过05/10000的,为良好。

3、差错率超过05/10000,未超过1/10000的,为合格。

4、差错率超过1/10000的,为不合格。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见本规定附件。

第七条 图书装帧设计的质量分级标准

l、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能够恰当反映图书的内容,格调健康;全书版式设计统一, 字体、字号合理的,为合格。

2、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不能反映图书的内容,或格调不健康,或全书版式设计不统 一,字体、字号使用混乱的,为不合格。

第八条 图书印刷装订的质量分级标准

根据新闻出版署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书刊印刷标准CY/1-3-91,CY/T4-6-91,CY/T7.1-7.9-9],CY/T12-17-95》的规 定:

1、图书印刷装订的质量全面达到优质品标准的,为优质。

2、图书印刷装订的质量某一项或某两项存在细小疵点,其他各项均达到优质品标准的,为良好。

3、图书印刷装订的质量全面达到合格品标准的,为合格。

4、图书印刷装订的质量有严重缺陷,达不到合格品标准的,为不合格。

第九条 成品图书的质量标准分为四级,即:优质品、良好品、合格品、不合格品。

第十条 成品图书的质量标准

1、图书内容、装帧设计的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且编校、印刷装订的质量达到优质标准的,为优质品。

2、图书内容、装帧设计的质量达到合格标准,编校、印刷装订的质量达到良好标准(含其中一个项目达到优质标准)的,为良好品。

3、图书内容、装帧设计的质量达到合格标准,编校、印刷装订的质量均达到合格标准(含其中一个项目达到良好或优质标准)的,为合格品。

4、图书内容、编校、装帧设计、印刷装订四项中有一项不合格的,为不合格品。

第三章 图书质量的管理

第十一条 出版社须设立由社领导主持的图书质量管理机构,指导和督促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职工实施质量保证措施,对成品图书作出质量等 级评定,对不合格图书作出处理。

第十二条 出版社须制定图书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使保证图书质量的工作落实到出书的全过程和全体职工,在制定图书质 量管理制度时须体现保证图书质量的基本制度--选题的专项、专题报批制度;三级审稿制度;

发稿达到“齐、清、定”要求;三校一读校对责任制度;生产督印制度;样书检查和成品检查制度。

第十三条 出版社于每年1月31日前上报上一年度的图书质量检查结果和有关情况。上报的程序是:在京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所属出版社经主管 部门审批同意后,报新闻出版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出版社由各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报新闻出版署;设在地方的中央各部门的 出版社(军队出版社除外)经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并征得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统一由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报新闻出版署;军队系 统出版社由解放军总政宣传部审批后,报新闻出版署。

第十四条 地方省级新闻出版局和出版社的主管单位须设立专门机构或有专人负责指导所属或所辖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工作:审核选题计划;审核 批准重要稿件的出版;组织图书质量检查小组(或聘请图书质量审读员)对图书进行抽查;对不合格图书提出处理意见;对所属或所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在内容……方面发生的严重错误和其他重大问题,承担领导责任。

第十五条 新闻出版署根据全国图书质量的实际情况及读者的反映,每年选取部分出版社的图书,组织审读员进行质量抽查。

第十六条 地方省级新闻出版局或新闻出版署对图书质量进行检查后,须将检查结果和审读记录以书面形式通知出版社。出版社如有不同意见,可在 接到通知后的30日内提出申辩意见上报,请求复议。如有异议,报新闻出版署裁定。

第十七条 地方省级新闻出版局或新闻出版署对所检查图书质量的最终结果及处理决定,发出通报。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八条 对一贯注重图书质量工作的出版单位和个人,以及采取有力措施,在短期内提高了图书质量的出版单位和个人,新闻出版署、地方新闻出 版局可以结合图书质量检查工作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十九条 对于年新版图书品种有10%以上图书质量不合格的出版社,新闻出版署、地方省级新闻出版局可以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处罚。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对中央级出版社的处罚决定,由新闻出版署作出;对地方出版社的处罚决定, 由地方省级新闻出版局或新闻出版署作出,罚款上缴当地财政。

第二十条 经检查为质量不合格的图书,须采取技术处理或改正重印,方可继续在市场上销售。如发现已定为不合格的图书在该图书定为不合格品的 通报或处罚决定发布三个月后仍在市场上销售,由地方省级新闻出版局或新闻出版署对出版社进行经济处罚,除没收该书所得外,还要根据情节轻重处 以罚款,上缴当地财政。

第二十一条 连续两年造成图书不合格的责任者,其年终考核应定为不称职;不称职的人员,不能按正常晋升年限晋升其专业技术职务和工资;连续 三年检查为不合格品图书的责任者,不能继续从事该岗位的工作。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新闻出版署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生效。1992年发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停止执行。

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

一、图书差错率,是指以审读一本图书的总字数,去除审读

该书之后发现的总差错数,计算出来的“万分比”。如审读一本图书的总字数为10万,审读后发现两个差错,则该书的差错率为2/100000,即为 0.2/10000。

二、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面行数X每行字数X总面数。

1、除环衬……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不论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分栏排版的图书,各栏之间 的空白也计算版面字数。

2、书眉(或中缝)、单排的页码、边码也按正文行数,一并计算字数。

3、目录、索引、附录……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版面计算字数。

4、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按该面正文字数加15%计算;超过半面,则该面按注文的满面计算字数。用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 字,随正文版面计算字数。

5、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除空白面不计以外,每面按正文版面字数的50%计算;版权页、勒口 (有文字的)按正文的一个版面计算字数。

6、凡旁边串排正文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版面字数的50%计算;表格占一面的,按正文版面计算字数。

7、凡有文字说明的画册、摄影集、乐谱,一律按正文的版面字数全额计算;无文字说明的,按正文版面的30%计算字数。

8、外文版图书、少数民族文字版图书的版面字数,以同样的中文版面字数加30%计算。

三、图书差错的计算方法

1、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

⑴凡正文、目录、出版说明、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中的一般性错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 错。前后颠倒字,以用一个校对符号可以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无论有几个,1条计1个差错;行文中的数字错,每码计1个 差错;页码(包括边码)错,每处计1个差错。

一面内文字连续错、多、漏,5个字以下计2个差错,5个字(不含)以上计5个差错。

⑶封面(包括书脊)、封底、勒口、扉页、版权页上的文字错,每处计2个差错。

⑷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⑸一般性的科学技术性、政治性差错,每处计3个差错。

⑹外文、少数民族拼音文字、国际音标、汉语拼音以一个单词或词组为单位,无论一个单词或词组中几个字母有错,均计1个差错。

⑺外文缩写词应大写(如DNA)却小写(如dna)的,不同文种的单词、缩写语混用(如把英文缩写N错为俄文缩写H)的,每处计1个差错。

⑻外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家和单位名称……专用名词,词首应该大写却错为小写的,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3处(含3处),计 15个差错。

⑼自造简化字、同音代替字,按错字计算;混用简化字、繁体字,每处计05个差错,全书最多计3个差错。

⑽量和单位的中文名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多次出现,每面只计0.5个差错。

⑾阿拉伯数字与汉语数字用法不规范,每处计025个差错,全书最多计3个差错。

2、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的计算标准

⑴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5个差错。但成组的标点符号,如引号、括号、书名号……错用、漏用、多用一边的,按每组计 05个差错。

⑵小数点误为中圆点,或中圆点误为小数点的,每处计025个差错;名线、着重点的错位、多、漏,每处计025个差错。

⑶破折号误为一字线、半字线,每处计025个差错;标点符号误在行首、行末的,每处计025个差错;可用逗号也可用顿号,可用分号也可用句 号的,不计错。

⑷外文复合词、外文单词按音节转行,漏排连接号的,每处计01个差错;同样差错在每面超过3个(含3处),只计03个差错。

⑸法定计量单位和符号,数理化……科技计量和符号、乐谱……符号的一般性差错,视情节轻重,计05-1个差错;同样差错,重复出现,每面只 计05-1个差错。

⑹图序、表序、公式序……序列性差错,每处计05个差错,全书超过3处(含3处),计15个差错。

3、格式差错的计算标准

⑴影响文意,不合版式要求的另页、另面、另段、另行、接排、空行,每处计0.25个差错。

⑵连续在一起的字体、字号错,每处计025个差错;字体和字号同时错,每处也计0.25个差错。

⑶在同一面上几个同级标题的位置、转行格式不统一的,计025个差错;肩题与正文之间未空格的,每处计025个差错。

⑷阿拉伯数字转行的,每处计01个差错。

⑸图、表的位置错,图、表的内容与说明文字不符,每处计2个差错。

⑹书眉单双页位置互错,每处计05个差错。

⑺脚注注码与正文注码配套,但不顺号;或有注码无注文,有注文无注码的,每处计025个差错。

四、图书的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版权页、前言(或序)、后记(或跋)、目录,都为必须审读、检 查的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古建筑测绘的概念、意义和目的

第二节 建筑测绘简要回顾和发展动态

第二章 基本测量知识及其应用

第一节 地面点位的确定

第二节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工作

第三节 常用测绘仪器

第四节 点位测定

第五节 测量误差

第六节 测量新技术简介

第三章 古建筑测绘基本知识

第一节 古建筑测绘的工作深度和分级

第二节 常用测绘工具和仪器

第三节 一般工作流程

第四节 古建筑测绘的教学组织

第四章 测绘前的准备

第五章 勾画草图

第一节 勾画草图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第二节 各类草图画法要点

第六章 单体建筑测量

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 各阶段测量工作要点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中的摄影

第七章 测稿整理与仪器草图绘制

第一节 整理测稿

第二节 绘制仪器草图

第八章 总平面图测绘

第一节 控制测量

第二节 总平面图测绘的常用方法

第三节 总平面图测绘流程

第九章 古建筑变形测量

第一节 古建筑变形测量概述

第二节 古建筑变形测量的内容

第三节 古建筑变形测量实例简介

第十章 计算机辅助制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图层设置

第三节 作图步骤和技巧

附录一 与文化遗产记录相关的法规摘录

附录二 测绘各阶段范图

附录三 各类古建筑测绘图示范

附录四 常见及典型错误速查表

附录五 总图制图常用图例

索引

参考文献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