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的阴阳指分别是指哪些
1 气血理论渊源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物质。气血理论源于《内经》,《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不居集》又曰:“气即无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气。”《内经》论疾病发生之理,是基于阴阳而归结于气血。伤科疾病,不论在脏腑、经络,或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医宗必读》曰:“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而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提出由于跌打坠堕,可伤及经络血脉导致出血;或血液不能循经留注,离经妄行,即可出现“伤血”的病理表现。孙氏运用止血、化瘀等法,成为后世骨伤科的治疗常规。而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发展了《黄帝内经》的气血学说,提出了“亡血”之说,西晋葛洪《肘后方》则强调血管损伤后,会导致大出血而死亡,他说:“若中筋交脉血出不可止,尔则血尽杀人。”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古代骨科进入了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薛己著《正体类要》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变,脏腑有所不和。”阐明了肢体虽然受损于外,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外连于肢节,内属于脏腑,必然由外及内使气血伤于内,引起脏腑功能不和,出现不同的内证。又有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记述:“跌仆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同流,气凝则血亦凝矣。气凝在何处,则血亦凝在何处矣。”说明人体偶发损伤后,必引起气血之伤。到了现代,气血理论更是贯穿于整个伤科三期辨证施治的过程之中。2 气血理论的分类21 专从血论 古代医家从其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伤从血治”为主的独特理论体系,它的根据是:“伤必及血”,血贯整体,故必从血论治。如《伤科补要》曰:“跌打损伤,专从血论”;伤科内治,早期宜破血,中期宜和血,后期宜补血。清代陈士铎《辨证录》指出:“内治之法,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又如王肯堂在《疡医准绳》中开宗明义应用刘宗厚观点:“损伤一证专从血论”,并且阐发“但须分其瘀血停积和亡血过多之证。二者不可同法而治,而瘀血者宜攻利之,若亡血者兼补而行走,又查其伤有上下轻重浅深之异,经络气血多少之殊。”《可法良规》指出:“凡伤损之症,乃有形器物所伤,为筋骨受病,当从血论。”李挺在《医学入门》中指出:“折伤专主血论,非如六*七情在气在血之分。”此类医家专从血论,忽略了人体“气”之重要性。重视了有形之“瘀血”,忽视了“气”的功能在伤科治疗上的重要性。22 气血学说 气血学说源于内经,众多医家以此为理论依据去治疗伤科疾患。薛己著《正体类要》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他对跌打损伤或骨折后瘀痛的辨证治疗,基本上以气血学说为理论依据,分别以补气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在《医林改错》中,王清任从气血立论指出:“治病之要决,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气有虚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血有亏瘀,血亏必有亏血之因。”把伤科的病理变化归因于气之虚实,血之亏瘀。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认为损伤内外迥异,当分清内外,外伤出血是气中之血先动,其病机为“血蕴于气分之中”,是气中之血病;内伤出血是血中之气先动,其病机为“气蕴于血分之中”,是血中之气病,前者治法当重视气分,在表的从气分发之,在里的从气分夺之,在半表半里的从气分和之,从而“以疏发其气,气散则血散”,再配以血分药物以期达到良好效果。对于后者治法,则应重视血分,治宜“清理其血为主”,一则泻血分之虚,二则滋补阴血之亏,并兼用气分之药,可望获得预期之效。另外,佛家练功、点穴、医伤专从气血论。《少林真传伤科秘方》关于拳伤与气血关系认为:向上打伤的是顺气,平拳打伤的是寒气,倒插打伤的是逆气,其症最凶。人的血随气运行,气顺则血顺,气逆则血逆,气塞则血滞。因此拳伤气血而导致气滞、血瘀、气逆、气厥。肢体受伤,皮肉筋骨首当其冲,但气血循行于人体之中,无处不到。骨皮肉筋骨损伤的同时,气血的运行也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气机不畅,无以鼓动血行则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伤瘀凝,壅塞脉道,必阻碍气机流通。气血理论是与损伤有关的基础理论的核心,也是指导治疗的关键。23 亡血理论 《金匮》首先从病人反应于外的面色及脉象上入手,了解患者体内气血阴阳的变化,以推断出血量的多少,预测疾病的凶吉。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载:“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又有《可法良规》“凡伤损之症,出血太多……是血气虚……当峻补元气,若皮肤已破,出血过多而昏聩者,气血虚极也,大补元气”。指出皮肤破损而出血易致血虚,若出血太多则会造成气随血脱的严重病理改变。西晋葛洪《肘后方》则强调血管损伤后,会导致大出血而死亡,“若中筋交脉血出不可止,尔则血尽杀人。”这些医家强调了出血太多的凶险及诊治的方法,对气血理论作了一定的补充。24 “恶血归肝”理论 “恶血归肝”之论,在《内经》已有所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素问·缪刺论篇》:“人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到了金朝,李东垣《医学发明》将其继续深化,其曰:“夫从高处坠下,恶血流于内,不分十二经络,圣人具作风中干经,留于胁下,以中风疗之,盖肝主血故也。”这里恶血指瘀血,即离经之血,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关于恶血与肝的关系,可见“恶血归肝”论是李东垣宗经大旨,并结合临床建立的,它对后世影响深远。双如明代李挺《医学入门》:“凡损伤,专从血论,肝主血,不问何经所伤,恶血必归于肝,流于胁,郁于腹而作胀痛。”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曰“凡跌打损坠堕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故败血凝滞,从其所属,必归于肝。”肝主身之筋膜,折骨伤筋,内应于肝。肝藏血,指足受血,方能摄步。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为顺。骨碎筋断,血行失度,败血归肝,新血不生,遂至筋脉不得养而拘挛作痛。该理论至今仍有效指导着临床。25 血水相关理论 血水相关理论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血与气在伤科中的重要性,在骨伤科中有特殊的意义。血水同属阴液,都有滋润濡养的作用,均由水谷化生而成。《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另一方面,血也能生水,血液经过脏腑气化蒸腾,转化为津液,渗于脉外,遍布于组织间隙中。故《血证·吐脓篇》曰:“血得气之变蒸,亦化而为水。”骨折损伤后,局部脉络破损,血溢于肌腠,则见肿胀。正如《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中云:“瘀血化水,亦法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又如清代姜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曰:“津液者,血之余,行乎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滞,则凝聚而为痰。”唐氏指出:“气与水本是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同时,“血者即是气,宗气者即是血”,“血有余便是水”。水液凝聚为痰,痰瘀互结,新血不生,则骨不能接。治疗骨折须注重血水兼理的内治方法。
「便民」上海中医特色诊疗哪家强?快收藏这两份权威名单
「便民」上海中医特色诊疗哪家强?快收藏这两份权威名单
有没有尝试过中医特色诊疗?权威名单来啦!
市卫生健康委和市中医药管理局说:为鼓励各级医疗机构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推广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现已确定龙华医院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等50项入围中医优势病种培育项目建设名单,六院的“杵针腰阳关八阵穴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腰突症术后顽固性腰痛的临床研究”等50项入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提升项目建设名单。详↓
//
2018年度上海市中医优势病种培育项目建设名单
//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申报人姓名
浆细胞性乳腺炎(粉刺性乳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周细秋
尿酸性肾病(痛风性肾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王 琳
溃疡性结肠炎(痢疾)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郝微微
腰椎管狭窄症(腰痛病)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贾永伟
儿童脑性瘫痪及高危儿(五迟、五软、五硬)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孙克兴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蛇串疮) 上海市中医医院 王开强
大肠癌(积聚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黄建平
支气管扩张症(咳嗽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黄海茵
支气管哮喘(哮病) 上海市中医医院 石克华
白癜风(白驳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张慧敏
跟痛症(痹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叶 洁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病) 华东医院 瞿 佶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脉痹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陈咸川
间质性肺病(肺萎) 上海市肺科医院 王丽新
抑郁状态(郁病)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韩振翔
脑梗死(中风病) 华东医院 邵国强
小儿脑性瘫痪(五迟、五软、五硬)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汪 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 上海市中医医院 冯其茂
痛风(痛风病)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路建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癖)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邢练军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病) 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陆 文
慢性盆腔炎(盆腔炎病) 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赵 艳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胸痹心痛病)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韩天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痹病) 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 邢秋娟
慢性咳嗽(久咳) 静安区中心医院 张天嵩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病) 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 孟魏魏
膝关节炎(膝痹病) 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 刘光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痹病) 徐汇区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侯小琦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痹病) 上海长海医院 李伟红
后循环缺血、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眩晕病)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王长德
腰痛(腰痛病) 新华医院 滕蔚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髓毒劳) 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夏乐敏
坐骨神经痛(腰腿痛) 第六人民医院东院 口锁堂
卵巢内膜样囊肿(症瘕) 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黄骊莉
强直性脊柱炎(大偻) 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郭美珠
帕金森病(颤病) 浦东医院 周 飞
反流性食管炎(吐酸) 长征医院 孙大志
带状疱疹(蛇串疮)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谢韶琼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痈) 金山医院 陈兴华
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病) 嘉定区中医医院 苏保宁
功能性便秘(便秘) 杨浦区中医医院 胡之华
混合痔、肛瘘(痔)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钟盛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痹病) 嘉定区中医医院 严 军
糖尿病肾病III期(尿浊病) 杨浦区中医医院 沈丽萍
肺恶性肿瘤(肺癌病) 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 潘平生
高脂血症(血浊症) 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刘美玲
帕金森病(颤病) 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 王 炜
糖尿病(消渴病) 普陀区曹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龚雯静
胃癌(内科癌病) 上海群力中医门诊部 张轶群
糖尿病(消渴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闵行分院 曹惠红
//
2018年度上海市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提升项目建设名单
//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申报人姓名
杵针腰阳关八阵穴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腰突症术后顽固性腰痛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张峻峰
箍围法合中药内服治疗下肢丹毒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周绍荣
调督安神针刺技术治疗失眠 上海市中医医院 徐世芬
冯氏筋膜点针刺技术治疗脑卒中后手痉挛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冯 伟
海派儿科推拿及辅助技术治疗小儿便秘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冯燕华
中药蒸发罨包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创面并发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韩昌鹏
温通针法(穿胛热)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技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侯文光
温和灸结合运动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戴 明
芒针恢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李石胜
卧位整脊疗法治疗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华东医院 高 翔
中医整脊手法结合牵引技术治疗寰枢椎错位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朱烱伟
局部围刺配合四黄散外敷治疗软组织挫伤急性期症状 上海长海医院 汤晓冬
针灸胃经腧穴治疗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减重降糖效应 中山医院 王翔宇
魏氏伤科特色外治技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 瑞金医院 张 昊
中医针灸治疗干眼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蒋会茹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中医外治 上海市中医医院 纪 清
针刺技术治疗头位顺产过程中的宫缩痛 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郝小姣
揿针结合石膏外敷技术治疗寻常性痤疮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孙懿君
华伤特色熨疗技术治疗老年项痹病 华东医院 苟海昕
开胃散穴位敷贴预防实体瘤患儿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 新华医院 秦丽萍
穴位埋线技术治疗慢性荨麻疹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杨 扬
姚乃中经验方加针灸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瑞金医院 项琼瑶
背腧穴刺络拔罐结合火针点刺治疗慢性湿疹 上海市中医医院 朱 炯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提升项目互动式头针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孟凡萍
天突穴水针疗法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 上海市中医医院 郭 裕
中药烫熨疗法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邓 樱
揿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万旭英
围刺法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网球肘 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 葛 谈
麦粒灸技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杨浦区控江医院 蔡玉梅
胡氏温经化瘀药饼灸技术治疗痛经 浦东新区中医医院 温 洁
电针结合揿针法治疗面瘫 静安区中医医院 张 宇
改良齐刺关元穴技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 虹口区江湾医院 史晓岚
改良型舌针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 浦东新区浦南医院 王 琦
肛垫强化固定术治疗II-III°内痔 徐汇区大华医院 曹 雷
培土生水针刺法治疗慢性肾炎 杨浦区中医医院 倪家庆
“董氏针药”治疗小儿外邪未清型厌食症 嘉定区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韩海琼
“田字九针断痛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宝山区张庙街道长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黄郁斌
杵针奎星笔联合乌菟白癜风酊治疗局限型白癜风 宝山区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龙思敏
楚氏三指按摩法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黄浦区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黄 敏
金刚杵点叩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松江区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吴 怡
芒针齐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奉贤区南桥镇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高宗尚
功药结合特色技术防治偏头痛 杨浦区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张 蓓
《内经》振埃针刺技术治疗过敏性鼻炎 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张翠红
点刺四缝穴治疗心经积热型小儿睡惊症 嘉定区中医医院 张立娜
欣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性胃炎 奉贤区中医医院 许 雷
小针刀经筋层松解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杨浦区中医医院 罗金寿
药灸神阙穴治疗功能性肠疾患的泄泻 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诸圆圆
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仁济医院 田 婕
颈八针结合大椎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闵行分院 范 群
走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闵行分院 封雨倩
资料:市卫健委、市中医药管理局
编辑:景雯、吴泽斌
「便民」上海中医特色诊疗哪家强?快收藏这两份权威名单
气血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古代伤科中,更是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一直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现就气血理论的渊源、分类作一粗浅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1 气血理论渊源
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物质。气血理论源于《内经》,《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不居集》又曰:“气即无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气。”《内经》论疾病发生之理,是基于阴阳而归结于气血。伤科疾病,不论在脏腑、经络,或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医宗必读》曰:“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而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提出由于跌打坠堕,可伤及经络血脉导致出血;或血液不能循经留注,离经妄行,即可出现“伤血”的病理表现。孙氏运用止血、化瘀等法,成为后世骨伤科的治疗常规。而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发展了《黄帝内经》的气血学说,提出了“亡血”之说,西晋葛洪《肘后方》则强调血管损伤后,会导致大出血而死亡,他说:“若中筋交脉血出不可止,尔则血尽杀人。”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古代骨科进入了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薛己著《正体类要》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变,脏腑有所不和。”阐明了肢体虽然受损于外,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外连于肢节,内属于脏腑,必然由外及内使气血伤于内,引起脏腑功能不和,出现不同的内证。又有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记述:“跌仆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同流,气凝则血亦凝矣。气凝在何处,则血亦凝在何处矣。”说明人体偶发损伤后,必引起气血之伤。到了现代,气血理论更是贯穿于整个伤科三期辨证施治的过程之中。
2 气血理论的分类
21 专从血论 古代医家从其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伤从血治”为主的独特理论体系,它的根据是:“伤必及血”,血贯整体,故必从血论治。如《伤科补要》曰:“跌打损伤,专从血论”;伤科内治,早期宜破血,中期宜和血,后期宜补血。清代陈士铎《辨证录》指出:“内治之法,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又如王肯堂在《疡医准绳》中开宗明义应用刘宗厚观点:“损伤一证专从血论”,并且阐发“但须分其瘀血停积和亡血过多之证。二者不可同法而治,而瘀血者宜攻利之,若亡血者兼补而行走,又查其伤有上下轻重浅深之异,经络气血多少之殊。”《可法良规》指出:“凡伤损之症,乃有形器物所伤,为筋骨受病,当从血论。”李挺在《医学入门》中指出:“折伤专主血论,非如六*七情在气在血之分。”此类医家专从血论,忽略了人体“气”之重要性。重视了有形之“瘀血”,忽视了“气”的功能在伤科治疗上的重要性。
22 气血学说 气血学说源于内经,众多医家以此为理论依据去治疗伤科疾患。薛己著《正体类要》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他对跌打损伤或骨折后瘀痛的辨证治疗,基本上以气血学说为理论依据,分别以补气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在《医林改错》中,王清任从气血立论指出:“治病之要决,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气有虚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血有亏瘀,血亏必有亏血之因。”把伤科的病理变化归因于气之虚实,血之亏瘀。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认为损伤内外迥异,当分清内外,外伤出血是气中之血先动,其病机为“血蕴于气分之中”,是气中之血病;内伤出血是血中之气先动,其病机为“气蕴于血分之中”,是血中之气病,前者治法当重视气分,在表的从气分发之,在里的从气分夺之,在半表半里的从气分和之,从而“以疏发其气,气散则血散”,再配以血分药物以期达到良好效果。对于后者治法,则应重视血分,治宜“清理其血为主”,一则泻血分之虚,二则滋补阴血之亏,并兼用气分之药,可望获得预期之效。另外,佛家练功、点穴、医伤专从气血论。《少林真传伤科秘方》关于拳伤与气血关系认为:向上打伤的是顺气,平拳打伤的是寒气,倒插打伤的是逆气,其症最凶。人的血随气运行,气顺则血顺,气逆则血逆,气塞则血滞。因此拳伤气血而导致气滞、血瘀、气逆、气厥。肢体受伤,皮肉筋骨首当其冲,但气血循行于人体之中,无处不到。骨皮肉筋骨损伤的同时,气血的运行也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气机不畅,无以鼓动血行则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伤瘀凝,壅塞脉道,必阻碍气机流通。气血理论是与损伤有关的基础理论的核心,也是指导治疗的关键。
23 亡血理论 《金匮》首先从病人反应于外的面色及脉象上入手,了解患者体内气血阴阳的变化,以推断出血量的多少,预测疾病的凶吉。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载:“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又有《可法良规》“凡伤损之症,出血太多……是血气虚……当峻补元气,若皮肤已破,出血过多而昏聩者,气血虚极也,大补元气”。指出皮肤破损而出血易致血虚,若出血太多则会造成气随血脱的严重病理改变。西晋葛洪《肘后方》则强调血管损伤后,会导致大出血而死亡,“若中筋交脉血出不可止,尔则血尽杀人。”这些医家强调了出血太多的凶险及诊治的方法,对气血理论作了一定的补充。
24 “恶血归肝”理论 “恶血归肝”之论,在《内经》已有所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素问·缪刺论篇》:“人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到了金朝,李东垣《医学发明》将其继续深化,其曰:“夫从高处坠下,恶血流于内,不分十二经络,圣人具作风中干经,留于胁下,以中风疗之,盖肝主血故也。”这里恶血指瘀血,即离经之血,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关于恶血与肝的关系,可见“恶血归肝”论是李东垣宗经大旨,并结合临床建立的,它对后世影响深远。双如明代李挺《医学入门》:“凡损伤,专从血论,肝主血,不问何经所伤,恶血必归于肝,流于胁,郁于腹而作胀痛。”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曰“凡跌打损坠堕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故败血凝滞,从其所属,必归于肝。”肝主身之筋膜,折骨伤筋,内应于肝。肝藏血,指足受血,方能摄步。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为顺。骨碎筋断,血行失度,败血归肝,新血不生,遂至筋脉不得养而拘挛作痛。该理论至今仍有效指导着临床。
25 血水相关理论 血水相关理论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血与气在伤科中的重要性,在骨伤科中有特殊的意义。血水同属阴液,都有滋润濡养的作用,均由水谷化生而成。《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另一方面,血也能生水,血液经过脏腑气化蒸腾,转化为津液,渗于脉外,遍布于组织间隙中。故《血证·吐脓篇》曰:“血得气之变蒸,亦化而为水。”骨折损伤后,局部脉络破损,血溢于肌腠,则见肿胀。正如《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中云:“瘀血化水,亦法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又如清代姜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曰:“津液者,血之余,行乎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滞,则凝聚而为痰。”唐氏指出:“气与水本是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同时,“血者即是气,宗气者即是血”,“血有余便是水”。水液凝聚为痰,痰瘀互结,新血不生,则骨不能接。治疗骨折须注重血水兼理的内治方法。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是中医美容学逐渐形成的时期,此期有不少代表医家和代表著作。
(一)葛洪与《肘后备急方》
葛洪,自号抱朴子,为西晋人,对中医美容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博学多才,无论在美学思想还是在中医美容技术的实施上,都有所建树。
葛洪著述颇多,然而现存者仅《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抱朴子》一书是葛洪儒道合一思想的代表作,是一部富含宗教哲学和科学技术的书。该书分为内、外两篇。“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吾,属儒家。”
葛洪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外篇五十卷中,有相当高的价值。如对美的认识,葛洪认为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又和审美主体的认识有关,他提出了美的多样性的问题,强调了美的人为的加工,但又反对离开内容而徒事外在的妆饰之美。在审美方面,他论及了审美主体因爱憎、偏好、认识、生活习俗等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审美评价等。他在美学理论方面,继先秦两汉的有关思想,对许多问题或有新的发挥,或有更深刻的论述,对南北朝时期以至以后的美学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美学思想不仅指导着葛洪本人医学美容的实施,也影响着世人和其他医学家,至今仍对中医美容有指导意义。
内篇二十卷,体现了葛洪的道教神仙思想以及神仙炼丹术。葛洪因其家庭出身、所处时代和个人遭遇而对神仙术情有独钟。他想通过神仙术而遐寿,试图通过药物炼制并服饵金丹而达到长生不死之目的。这种对生命极限的否定是荒谬的,但其中所包含的生命可以延长的思想却是正确的,对中医的养生驻颜有指导意义。他主张通过内修和外养两方面的功夫来延寿。内修和气功有关,外养则和他晚年钻研的炼丹术有关。葛洪终生未炼成不死的仙丹,但却在炼制金丹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记录了炼制金丹的方法及其化学变化,客观上在科学技术方面作出了前人所未有的贡献,成为实验化学的先躯。他通过炼丹而获得的成就,对中医学包括中医美容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如促使了后世以动、植物药物为主的丹药的发展。有的丹药成为补虚养生的有效方药而流传至今,如《云芨七笺》的“龟龄集”。炼丹术还导致了气功理论“内丹说”的产生,对气功的发展与普及起了一定的作用。葛洪在《抱朴子.仙药篇》中,还专门论述了益寿延年的药物,除炼丹所用的矿物药外,还有今日所常用的药物如茯苓、地黄、麦冬、黄连、石韦、楮实、于术、黄精等,丰富了中医药物美容驻颜的内容。
《肘后备急方》是葛洪的医学著述,书中所论疾病包括急性病、慢性病。在外发病一卷中载有皴裂疮、浸*疮、漆疮、疣目、白癜风、粉刺、鼾黯、酒齄鼻(酒渣鼻)、狐臭、目暗不明、唇疮、齿败口气臭、齿根动欲脱等损美性病证的治疗方法。书中第五十六篇为“治面疱鼾黑发秃身臭方”,实为美容专篇,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美容专篇。篇中集中了治粉刺、酒齄鼻、黧黑斑、体气的方药,并载有保健妆饰方,如“治人面无光润,黑鼾及皱,常傅面脂方”,“治人面体黧黑、肤色粗陋,面血浊皮厚,容状丑恶方”、“服药取白方”、“头不光泽,蜡泽饰发方”、“令人体香方”、“作手脂法”等等。本书是中医美容学重要的代表医书之一。
(二)陶弘景与《神农本草经集注》、《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是南北朝时齐梁的著名医学家及道教理论家。他博学多艺,精究医药及导引之术,其著作甚丰,与中医美容有密切关系的是《神农本草经集注》和《养性延命录》二书。
《神农本草经集注》(以下称《集注》)是陶弘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整理和研究后的成果。他将《神农本草经》中的三品365种药逐一进行整理,纠正了原书和传抄之误,复增辑魏以后名医副品365种,合共730种。在美容药品方面,较《神农本草经》有所增加。如蛇床子,《神农本草经》未论及其有美容功效,《集注》中补充了它“久服好颜色”的功效;又如藁本一药,《集注》在《神农本草经》的“长肌肤,悦颜色”的基础上,又补充了“可作沐药面脂”的内容。
《养性延命录》是一本养生气功专著。在以介绍静功为主的“服气疗病篇”中,列有闭气法、长息法、引气攻病法等。其中的长息法即吐气法,陶氏介绍了12种调气法。认为是“愈病长生要术”。在“导引按摩篇”中,陶氏介绍了不少动功,其中不乏美容、长寿之法,如“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祛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此外,在“教诫篇”、“食诫篇”及“杂诫忌禳害祈善篇”中,陶氏分别对长寿养生之法和美容之法以及注意事项作了阐述。如提出:“养寿之法,但莫伤之而已,夫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皆损寿也。”在每月的适宜之日“取枸杞菜煮作汤沐浴,令人光泽不病不老”等等。陶氏不仅论述养生之理,还身体力行。据《南史》本传记载:“弘景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可见他所倡导的养生长寿之法是有实效的。
(一)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系晋人刘涓子撰,后经南齐的龚庆宣加以整理、编次而流传下来。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基本上反映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外科方面的主要成就。其内容涉及一些皮肤疾患,载有粉刺、黧黑斑、湿疮、痱子、热疮、发秃等损美性病证的治方。本书对后人的影响较大,《肘后备急方》及唐代的《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都转录有本书的美容方剂。
(四)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
隋大业年间曾任太医博士的巢元方,奉诏主持编撰了颇具科学价值的著作《诸病源侯论》。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皮科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是我国病因病理学的首创。其中涉及到损美性病证的有85条,如有“面皮包”、“面皮干候”、“面黑皮干候”、“酒戡候”、“鬓发秃落候”、“白发候”、“发黄候”、“齿黄黑候”等等。该书对损美性病证或美容缺陷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的论述之详细,是前人所不及的。该书还在很多病候之后附有养生导引之法,丰富了非药物疗法的手段。
《诸病源候论》是继《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书之后,进一步研讨和发展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它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提高,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医美容学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在《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奠定了损美性疾病的病理,使后世中医美容的理法方药有据可依,藉以得到较快发展。
(五)孙思邈及《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精于医药、导引、针灸之术,主要著作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干金翼方》。两书共收方6000多首,集唐以前医方学之大成。两书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充实了新的内容,广泛收集民间和西域传来的医方和药物,并对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治疗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是中医学在唐代文化发展高潮时期的代表作。在此两书中,孙氏为中医美容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孙氏之前,美容方法多秘而不传,为满足民众的需要,使美容方能“家家悉解,人人自知”,孙氏专辟了“面药”和“妇人面药”两篇,集中刊载、公布美容秘方共计130首。在其他篇章中,还夹杂有各种保健及治疗美容的内服、外用方200余首。这些美容秘方内容丰富:有治“唇焦枯无润”的“润脾膏”;有治“面黑不净”的“澡豆洗手面方”;有“令面光悦,却老去皱”的“面膏方”;有“令人面白净”的“悦泽方”;此外还有“去面上矮子”,“治面生鼾黯”,“去粉滓”,“治面皮粗涩”,“治手皴干燥少润”,“治口及身臭令香”等以治疗面部疾患和美化面容、皮肤、毛发、肢体为目的的方剂。这些方剂制作精良,剂型多样,用法各异。此外,孙氏还介绍有针灸美容法.、食膳美容法、气功和养生美容法以及其他一些美容方法如冷冻、玉石磨等。此外在《千金翼方》卷一中,还专辟有“悦人面”、“坚齿”、“明目”等美容药品专条。
孙氏提倡养生长寿,除在著作中有所论述外,还自己精研、实践养生之道。他因养生得法而享年101岁。据《大唐新语》卷十“隐逸”载,在孙氏60岁时,唐太宗将他诏诣京师,曾“嗟其颜貌甚少”,后孙氏“时年九十余,而视听不衰。”
孙氏将美容秘方公布于世,并在药物、方剂、食膳、气功、养生诸方面全面地论及了美容方法,且身体力行养生长寿之道,以自己的实践提供了养生长寿驻颜的实例,堪称中医美容史上的一代巨匠。他的努力促进了中医美容学的形成。
(六)王焘的《外台秘要》
唐代王焘由于长期管理弘文馆(相当国家图书馆),有机会广泛接触晋唐以来的大量医籍。他获读医书千百卷,花数十年时间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整理,编写成《外台秘要》一书。这是中医药学文献中的一部光辉巨著,它全面整理和部分保存了从古代到初唐的医学典籍。在这部书中,王焘亦开辟了美容专篇,书中第三十二卷载有“面部面脂药、头膏、发鬓、衣香、澡豆等三十四门”,共221首方。所载口脂(即口红)甚至有紫色、肉色、朱色之分,形成了口脂系列。口脂的成分亦和今日口红的成分相仿,有蜡、羊脂、香料、色素等,不过香料、色素全部都是用天然中药精制而成,从中可管窥到唐代的保健妆饰品的制作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除上述专篇外,《外台秘要》还在其他卷篇中提供了大量治疗美容方剂。全书的美容方剂合计有62门430余首。
(七)孟诜的《食疗本草》
孙思邈的弟子孟诜,著有《食疗本草》一书,是我国早期食疗发展史上内容最全面最丰富的一部著作,并第一次以“食疗”二字名书。该书不仅记载食宜和食忌,还附有很多食疗方剂,比孙思邈《千金要方》的“食治”卷迈进了一大步,使之更符合实际应用,成为我国第一部食疗本草专著。
该书记载了不少治疗和保健美容食物,如“苦芙,微寒,生食治漆疮”,“柿,寒……面上黑点,久服甚良”;“荔枝,微温……健气及颜色”;“萝卜,性冷……服之令人白净肌细”等等。《食疗本草》无疑丰富了中医食膳美容的内容。
隋唐时期,还出现了第一本美容方专辑,即隋朝宇文士及编著的《妆台方》一书,可惜此书已佚失,只留下它的姊妹作——以论生活美容为主的《妆台记》。随着美容社会需求的增长及医学美容的发展,两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美容外科术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晋代已能做兔唇修补术。晋书日:“魏j永之,生而兔缺……召医治之,日:可割而补之。”医生给魏氏做了手术,以后魏氏竟官升至晋朝宰相。中国封建社会向来以身、言、书、判四项标准选择官吏,位居首位的“身”,即身体条件、外在形象,兔唇修补术未碍魏咏之入仕并到宰相,可见其美容手术水平之高。另据史料记载,唐代已能安置假眼,《太平御览》载有“唐崔嘏失一目,以珠代之”。又《吴越备史》载:“唐立武选,以击球较其能否,置铁钩于球杖以相击。周宝尝与此选,为铁钩摘一目,睛失……敕赐木睛以代之。”原书注还说,木睛“置目中无所碍,视之如真睛”,可知当时假眼植入术水平已相当高超。在唐代,还出现了齿科美容,唐《新修本草》中有用银膏补牙齿缺落的记载。
综上所述,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医美容学的发展日臻完善,具备如下特点:①美容已从宫廷走向民间,成为社会性的需求;②理论上,继《内经》、《伤寒杂病论》之后,又有《诸病源候论》为指导;③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中医美容代表书籍;④美容方剂数量激增,美容不再是以治疗为主,保健妆饰品在中医美容中已占据重要地位,一些在中医药史上颇有影响的重要医方书已设美容专篇;⑤中医美容的五大手段已基本具备;⑥中医美容已开始在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实施。至此,中医美容学体系初步形成。
你好;
气血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古代伤科中,更是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一直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现就气血理论的渊源、分类作一粗浅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1 气血理论渊源
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物质。气血理论源于《内经》,《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不居集》又曰:“气即无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气。”《内经》论疾病发生之理,是基于阴阳而归结于气血。伤科疾病,不论在脏腑、经络,或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医宗必读》曰:“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而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提出由于跌打坠堕,可伤及经络血脉导致出血;或血液不能循经留注,离经妄行,即可出现“伤血”的病理表现。孙氏运用止血、化瘀等法,成为后世骨伤科的治疗常规。而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发展了《黄帝内经》的气血学说,提出了“亡血”之说,西晋葛洪《肘后方》则强调血管损伤后,会导致大出血而死亡,他说:“若中筋交脉血出不可止,尔则血尽杀人。”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古代骨科进入了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薛己著《正体类要》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变,脏腑有所不和。”阐明了肢体虽然受损于外,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外连于肢节,内属于脏腑,必然由外及内使气血伤于内,引起脏腑功能不和,出现不同的内证。又有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记述:“跌仆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同流,气凝则血亦凝矣。气凝在何处,则血亦凝在何处矣。”说明人体偶发损伤后,必引起气血之伤。到了现代,气血理论更是贯穿于整个伤科三期辨证施治的过程之中。
2 气血理论的分类
21 专从血论 古代医家从其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伤从血治”为主的独特理论体系,它的根据是:“伤必及血”,血贯整体,故必从血论治。如《伤科补要》曰:“跌打损伤,专从血论”;伤科内治,早期宜破血,中期宜和血,后期宜补血。清代陈士铎《辨证录》指出:“内治之法,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又如王肯堂在《疡医准绳》中开宗明义应用刘宗厚观点:“损伤一证专从血论”,并且阐发“但须分其瘀血停积和亡血过多之证。二者不可同法而治,而瘀血者宜攻利之,若亡血者兼补而行走,又查其伤有上下轻重浅深之异,经络气血多少之殊。”《可法良规》指出:“凡伤损之症,乃有形器物所伤,为筋骨受病,当从血论。”李挺在《医学入门》中指出:“折伤专主血论,非如六*七情在气在血之分。”此类医家专从血论,忽略了人体“气”之重要性。重视了有形之“瘀血”,忽视了“气”的功能在伤科治疗上的重要性。
22 气血学说 气血学说源于内经,众多医家以此为理论依据去治疗伤科疾患。薛己著《正体类要》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他对跌打损伤或骨折后瘀痛的辨证治疗,基本上以气血学说为理论依据,分别以补气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在《医林改错》中,王清任从气血立论指出:“治病之要决,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气有虚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血有亏瘀,血亏必有亏血之因。”把伤科的病理变化归因于气之虚实,血之亏瘀。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认为损伤内外迥异,当分清内外,外伤出血是气中之血先动,其病机为“血蕴于气分之中”,是气中之血病;内伤出血是血中之气先动,其病机为“气蕴于血分之中”,是血中之气病,前者治法当重视气分,在表的从气分发之,在里的从气分夺之,在半表半里的从气分和之,从而“以疏发其气,气散则血散”,再配以血分药物以期达到良好效果。对于后者治法,则应重视血分,治宜“清理其血为主”,一则泻血分之虚,二则滋补阴血之亏,并兼用气分之药,可望获得预期之效。另外,佛家练功、点穴、医伤专从气血论。《少林真传伤科秘方》关于拳伤与气血关系认为:向上打伤的是顺气,平拳打伤的是寒气,倒插打伤的是逆气,其症最凶。人的血随气运行,气顺则血顺,气逆则血逆,气塞则血滞。因此拳伤气血而导致气滞、血瘀、气逆、气厥。肢体受伤,皮肉筋骨首当其冲,但气血循行于人体之中,无处不到。骨皮肉筋骨损伤的同时,气血的运行也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气机不畅,无以鼓动血行则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伤瘀凝,壅塞脉道,必阻碍气机流通。气血理论是与损伤有关的基础理论的核心,也是指导治疗的关键。
23 亡血理论 《金匮》首先从病人反应于外的面色及脉象上入手,了解患者体内气血阴阳的变化,以推断出血量的多少,预测疾病的凶吉。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载:“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又有《可法良规》“凡伤损之症,出血太多……是血气虚……当峻补元气,若皮肤已破,出血过多而昏聩者,气血虚极也,大补元气”。指出皮肤破损而出血易致血虚,若出血太多则会造成气随血脱的严重病理改变。西晋葛洪《肘后方》则强调血管损伤后,会导致大出血而死亡,“若中筋交脉血出不可止,尔则血尽杀人。”这些医家强调了出血太多的凶险及诊治的方法,对气血理论作了一定的补充。
24 “恶血归肝”理论 “恶血归肝”之论,在《内经》已有所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素问·缪刺论篇》:“人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到了金朝,李东垣《医学发明》将其继续深化,其曰:“夫从高处坠下,恶血流于内,不分十二经络,圣人具作风中干经,留于胁下,以中风疗之,盖肝主血故也。”这里恶血指瘀血,即离经之血,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关于恶血与肝的关系,可见“恶血归肝”论是李东垣宗经大旨,并结合临床建立的,它对后世影响深远。双如明代李挺《医学入门》:“凡损伤,专从血论,肝主血,不问何经所伤,恶血必归于肝,流于胁,郁于腹而作胀痛。”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曰“凡跌打损坠堕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故败血凝滞,从其所属,必归于肝。”肝主身之筋膜,折骨伤筋,内应于肝。肝藏血,指足受血,方能摄步。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为顺。骨碎筋断,血行失度,败血归肝,新血不生,遂至筋脉不得养而拘挛作痛。该理论至今仍有效指导着临床。
25 血水相关理论 血水相关理论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血与气在伤科中的重要性,在骨伤科中有特殊的意义。血水同属阴液,都有滋润濡养的作用,均由水谷化生而成。《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另一方面,血也能生水,血液经过脏腑气化蒸腾,转化为津液,渗于脉外,遍布于组织间隙中。故《血证·吐脓篇》曰:“血得气之变蒸,亦化而为水。”骨折损伤后,局部脉络破损,血溢于肌腠,则见肿胀。正如《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中云:“瘀血化水,亦法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又如清代姜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曰:“津液者,血之余,行乎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滞,则凝聚而为痰。”唐氏指出:“气与水本是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同时,“血者即是气,宗气者即是血”,“血有余便是水”。水液凝聚为痰,痰瘀互结,新血不生,则骨不能接。治疗骨折须注重血水兼理的内治方法。
本文2023-08-20 07:22: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8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