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郡的史料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河东郡的史料记载,第1张

河东郡,秦置。莽曰兆阳。有根仓、湿仓。户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九十六,口九十六万二千九百一十二。县二十四:安邑,巫咸山在南,盐池在西南。魏绛自魏徙此,至惠王徙大梁。有铁官、盐官。莽曰河东。大阳,吴山在西,上有吴城,周武王封太伯后于此,是为虞公,为晋所灭。有天子庙。莽曰勤田。猗氏,解,蒲反,有尧山、首山祠。雷首山在南。故曰蒲,秦更名。莽曰蒲城。河北,《诗》魏国,晋献公灭之,以封大夫毕万,曾孙绛徙安邑也。左邑,莽曰兆亭。汾阴,介山在南。闻喜,故曲沃。晋武公自晋阳徙此。武帝元鼎六年行过,更名。濩泽,《禹贡》析城山在西南。端氏,临汾,垣,《禹贡》王屋山在东北,沇水所出,东南至武德入河,轶出荥阳北地中,又东至琅槐入海,过郡九,行千八百四十里。皮氏,耿乡,故耿国,晋献公灭之,以赐大夫赵夙。后十世献侯徙中牟。有铁官,莽曰延平。长修,平阳,韩武子玄孙贞子居此。有铁官。莽曰香平。襄陵。有班氏乡亭。莽曰干昌。彘,霍大山在东,冀州山,周厉王所奔。莽曰黄城。杨,莽曰有年亭。北屈,《禹贡》壶口山在东南。莽曰朕北。蒲子,绛,晋武公自曲沃徙此。有铁官。狐讘,骐。侯国。

赵衰和赵盾是什么关系 他们是父子吗

赵衰 赵盾

晋国大夫赵衰流亡翟国时,翟国的国君将咎如的公主叔隗许配给赵衰。两人婚后不久,叔隗就为赵衰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赵盾。赵盾完美的继承了其父亲赵衰的政治天赋,他在在赵衰去世后,接任赵衰的职位,成为晋国的大夫。

赵衰出生于晋国的贵族世家,从小便非常的聪慧。在成年后,赵衰选择了晋献公的第二个儿子公子重耳为主,一直跟随在他身边。因晋献公受宠妃骊姬的挑拨,认为自己的儿子们有谋反之心,于是就想杀了他们。公子重耳得到这个消息后,就与赵衰两人逃到了翟国。翟国的国君是公子重耳的舅舅,两人就在翟国安定下来了。当时翟国正在攻打咎如,咎如就将自己的两位公主进献给翟国的国君。而翟国的国君又将公主中年龄较大的叔隗许配给赵衰,年龄较小的季隗许配给了公子重耳。叔隗与赵衰成亲不久后,就生下了儿子赵盾。

等到公子重耳重返晋国,夺得晋国君主的宝座后,他就封赵衰为晋国大夫,并将自己的女儿赵姬许配给赵衰。后来,赵姬为赵衰生下了三个儿子。其实,赵盾在赵氏一族中的地位还是蛮尴尬的。赵盾生母为叔隗,虽然叔隗是咎如的公主,但咎如这一国家早已落魄。叔隗从根本上来讲根本比不上赵姬尊贵。但赵姬是晋国史上出了名的贤惠,她主张赵衰将叔隗接回来一起生活,并将叔隗的儿子赵盾立为嫡长子。

赵盾在赵衰的培养下,赵盾成为晋国有名的贤臣,获得了极高的成就。

赵夙和赵衰的关系

赵夙是晋献公时期的将军,而赵衰则是晋文公时期的大夫,那么赵夙与赵衰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两人的关系一直众说纷纭,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现今流传最广的两个说法,一是赵夙是赵衰的哥哥,二是赵夙是赵衰的祖父。这两种说法都是有一定是事实依据的,是较为人接受的说法。

赵衰剧照

赵夙是赵衰哥哥的这一说法,出自《春秋左氏传》一书中。根据《春秋左氏传》里的记载,

赵夙与赵衰同为公明的儿子,后来赵夙成为了春秋时期晋国赵氏一族的族长,而赵氏一族则是晋国的名门望族,赵氏一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周天子时的大夫造父那一代,历史久远。而身为赵氏一族的族长,赵夙有着极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晋献公时期,赵夙就被封为大将军,率领士兵攻打霍国,最后取得了战役的成功。

还有一种说法,那便是赵夙是赵衰的祖父。赵夙与赵衰的两人的出生年月为不详,那就无法从年岁上面去判断两人的关系。根据一些历史资料的记载,赵夙有一个儿子,名为赵共孟。而赵共孟又有一个儿子,名为赵衰。所以,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获得赵夙是赵衰的祖父这一信息。但这些历史资料的真实性还是值得怀疑的。《史记索引》与《春秋左氏传》一直认为晋国历史上根本没有赵共孟这一人物,赵共孟只是被人虚构出来的。

赵夙与赵衰两人的真实关系已经不可考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两人都是晋国赵氏一族的,是晋国举足轻重的存在。

赵衰 赵无恤

赵无恤是赵衰的第七代孙,是晋国末年的重臣,继承了晋国大夫一职,同时也是晋国赵氏一族的族长。赵无恤的经历比其祖宗赵衰更加的传奇,在赵无恤任晋国大夫期间,晋国已经逐渐走向了没落,赵无恤审时度势,成为战国时期赵国的奠基者。

赵无恤的父亲为赵鞅,但其生母只是赵鞅的一个妾室,身份很是低微。赵鞅身为晋国的重臣,自然是妻妾成群,那些妻妾为赵鞅生下了众多子女。在赵鞅的那些子女中,赵无恤应该是其中最不起眼的存在,其父亲赵鞅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儿子。赵无恤从小便十分聪明,他一点都不像自己的那些哥哥,不学无术只知道靠着赵氏一族作威作福。赵无恤温文尔雅,一派君子的作风很快就引起了赵鞅心腹姑布子卿的注意。经过仔细的观察,姑布子卿认为赵无恤是一个有大才能的人,能够担得起一族之长的重任。

有一日,已经年迈的赵鞅决定立继承人了,他将所有的儿子召集起来,并请姑布子卿一起来判定。于是,姑布子卿抓住机会,趁机向赵鞅推荐了赵无恤。在姑布子卿的帮扶下,赵无恤果真引起了赵鞅的注意。赵鞅发现自己的这个儿子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能够看清时事,能够担任的起一族之长和晋国大夫的位子。

最后,赵鞅力排众议,立赵无恤为继承人。公元前476年,赵鞅因病去世,其子赵无恤继承了爵位。赵无恤继位后,赵氏一族在他手中日益壮大,最后甚至发展成为了赵国。

赵衰读音

赵衰是晋文公时期的大臣,是晋文公的左膀右臂。而在如今,有很多人会对晋国大夫赵衰的“衰”字的读音产生疑惑,绝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衰”字念“shuaī”。但这是错误的,那么晋国大夫赵衰的“衰”字到底怎么念呢

领兵出征的赵衰

根据《现代汉语辞典》里关于“衰”的解释,一共有两种。第一种,“衰”念“shuaī”有两种意思,一指的是古代用粗布做的丧服,另一种则表示从上到下的次序。第二种,“衰”念“cuī”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按照一定顺序由大到小的递减,另一层就是减少的意思。从这两种读音所代表的意思上来看,我们分辨不出赵衰的“衰”字该念什么音。《现代汉语辞典》中也只是提到在“衰”念“cuī”的话一般在古代时才会这么念的。

但我们从《康熙字典》中就可以很明确的看出,赵衰的“衰”字其实是念“cuī”。“衰”字在古代发音等同于“崔”,有且只有这一种读法。《康熙字典》中关于“衰”字的解释有以下几个意思,一是等级,与“崔”字同音;二是指古代的丧服;三是指晋国的一座城池的名称;四是指雨衣的意思。不管是哪一种意思,赵衰的“衰”字都应该念“cuī”,而不是念“shuaī”。“衰”字念“shuaī”是现今才有的一种念法,是今人创造出来的。

晋国大夫赵衰离现在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所以根据以上的解释,赵衰的“衰”字就该念“cuī”。

赵衰冬日

关于晋国大夫赵衰的故事中,一直有赵衰冬日这一典故的存在。赵衰是晋文公的得力大臣,是当时的五大贤士之一,在晋国享有极高的荣誉。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晋文公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离不开赵衰的鼎力相助,是赵衰一直在尽心尽力的为晋文公出谋划策。

赵衰冬日这一词,出自《春秋左氏传》一书中。赵衰跟随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流亡翟国时,娶了一位名为叔隗的女子。叔隗原是咎如的公主,后来咎如被翟国打败,身为公主的叔隗就成了翟国的俘虏。翟国的国君将叔隗许配给赵衰,两人不久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赵盾。等到公子重耳返回晋国后,继承了王位,他感激赵衰对他的帮助,就封赵衰为晋国大夫。赵衰后来就将赵盾母子一起接回了晋国,而赵盾就成为了赵衰的继承人。

赵衰与赵盾两人都是晋国的重臣,于国家社稷有着众多贡献。赵盾在赵衰死后,继承了赵衰晋国大夫的位子。赵盾在政治上也有着极高的天赋,他一直尽心辅佐晋襄公。等到晋襄公死后,他又帮扶幼主晋灵公,成功帮他坐稳了王位。根据《春秋左氏传》中的有关记载,有人问狐射姑,赵衰与赵盾分别是怎么样的人。狐射姑回答说:“赵衰是冬日之日,赵盾是夏日之日。”狐射姑将赵衰比喻成冬日的太阳,是一个温暖的存在,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以叔隗妻赵衰

晋国大夫赵衰有着一个传奇的人生,赵衰即赵成子,其出生年月不详。根据史料可考,赵衰应该出生在一个贵族世家,然后他选择了晋献公的次子公子重耳为他的主人,并跟随他一直在外流亡了近十九年。关于赵衰的故事现今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以叔隗妻赵衰的故事了。

赵衰影视剧照欣赏

晋国的国君晋献公一共有六子一女,公子重耳是他的第二个儿子。当时赵衰需要在晋献公的六个儿子里面,挑选一个成为自己的主人。赵衰很是纠结,于是他就采用了占卜的方式来决定,最后赵衰选择了公子重耳。而然好事多磨,晋献公有一个宠妃名为骊姬,她一心想要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于是就挑拨晋献公与其他儿子的关系。骊姬的心计很深,而晋献公又十分的喜欢她,于是晋献公果真就被骊姬说动了,想要杀了其他儿子。

以叔隗妻赵衰的故事,就发生在赵衰跟随公子重耳逃亡到了翟国的时候。赵衰作为公子重耳的随从,一直默默跟随着他,为他出谋划策。有一日,翟国士兵讨伐咎如,咎如的国君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进献给翟国的国君。而翟国的国君又是公子重耳的舅舅,翟国的国君就将年长的那个女子许配给赵衰,年幼的那名女子许配给公子重耳。

许配给赵衰的那名女子名为叔隗,生性温柔善良,两人婚后相敬如宾。不久之后,叔隗就为赵衰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取名为赵盾。因为赵衰跟公子重耳两人当时还被晋献公追杀,不久便要离开翟国,而叔隗与赵衰也面临着分离。等到赵衰助公子重耳成就霸业后,两人才得以相聚。

张姓是中国最大的姓之一,得姓历史悠久,族大支繁。张姓曾有43个望族,在所有姓氏中无与匹敌。

张姓,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张氏族人;三是人才辈出,不可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张氏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着力量。

关于张姓的始祖,历代史书中有如下记载:“黄帝第五子清阳生辉,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见《元和姓纂》)“挥造弧矢,受封于张 ,后为弓氏。张,望出太原。”(见《姓氏考略》)“ 张,黄,李,赵,黄帝赐姓。” (见《风俗通》)

“张氏,世仕晋,晋分为三,又世仕韩,此即晋之公族以字为氏者。谱家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赐姓张氏。此非命姓氏之义也。按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可无疑也。(见《通志 。氏族略 。以字为氏》)

“张姓出于姬姓,至周而氏者祖于韩,其得望者十二,曰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青河,河间,中山,曰魏,曰蜀(见袁桷《张氏宗谱序》)

从以上记载看,张姓之源,可追溯到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是黄帝的直系后裔。黄帝第五子青阳,生子曰挥。这位叫挥的黄帝之后,正是张姓的始祖。所以说张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并不为过。

这位名挥的黄帝后裔,非常聪明,他观看到天上的弧星,便仿其形状做了弓矢。原来,天上有星名“天弓” ,简称“弧” 。属井宿,共九星,在天狼星东南。 八星如弓形,外一星像矢,在犬犬、南船两星座内。《宋史 。天文志》:“弧矢九星在狼星东南,天弓也”,挥看到“天弓” ,由“天弓” 之形受到启发,最早发明了弓矢--这个古代重要的武器。 他也由此而被 “赐姓张氏”。

不过,当初的“张”,非命姓氏之义也 “。因为弓矢发明之后,在使用之前,必须先用力气将弓张开,不然,就无法使用。挥是因为这个缘故而命为 “张氏” 的 。从此之后,挥的后代子孙有的姓弓,有的姓张,分成两支,也是出于此因 。后世的张姓,在谈及自己的姓氏时,常常解释为 “弓长张的张” 也是起于此故。这支源于挥的张姓,得姓甚早,是中国张姓中最早古老的一支 。

过了近两千多年,到了大约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在中华大地上的张姓,又出现了两支。与其他姓氏所不同的是,新加入的这两支张姓,也是以黄帝为始祖的,均出自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立的韩国和晋国。在韩国和晋国之中,有人以张为氏,即“张姓出于姬姓,至周氏而氏者祖于韩” ,“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始有张氏”。 在张氏的总源流中,又增两支源流。这两支张氏源流,比挥之后要晚两千多年,但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裔,只是有远近的区别而已。

关于张姓的最早源地,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挥这一支,最初源于现今的太原。太原,是中国张氏的源地,也是中华民族张氏望族所在地。

到了周代的韩国和晋国之后,由于加入新的系源,张姓的源地也发展至多处,当时的韩国,“其得望者十二”,前已引袁桷之说,此处不再。当时的晋国,成为张氏望族的有““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韩、晋国中改姓为张姓者,虽晚于挥之后裔,但却后来居上,繁衍很广。 据《中华姓府》张纸图谱记载,明朝年间,张氏已有43望,不仅遍布全国,而且成为许多地方的望族,超过了其他诸姓。周代的这两支张氏姓源,为张氏后来成为中国的一个大姓,起了很大作用。

在张氏姓源中,也有少数民族加入的成分。这是到了汉代之后,由于刘汉的强盛,一部分少数民族改姓为刘,也有一小部分少数民族改姓为张。一些他姓人士,敬慕张姓的族大人众,也弃之原氏,择张而从。《魏志》上记有曹操的大将张辽,原来姓聂,后来改从张姓,《读史方舆纪要》也有“汉诸葛亮赐龙佑那为张氏”的记载。这些均是例证。

张氏族大支繁,其播迁情况也比较复杂。由于张姓遍布全国,张姓的望族遍及各地,这就使得张姓在数千年的繁衍和播迁中,有其十分复杂的特点,虽然每一地的张姓,都有各自的繁衍中心,但播迁的先祖和时间、路线,与其他姓氏大都有着共同的播迁先祖的情形不大一样。它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路线,向不同的方向迁居的。

张姓历来人才济济。从战国时游说六国连横事秦的张仪开始,在以后的各朝各代中,均有张氏名人登上历史舞台。张氏“家珍”之多,很少有他氏能与之相比,略举如下:

汉时,张姓名人就已名列前茅。无论是在治政、事功,还是学术、艺术、医学等方面,均走在前列。汉初大臣张良,为辅佐刘邦得天下,出过许多奇谋良策。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加强了中原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发展了汉与中亚各地人民的友好关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科学家张衡,创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仪(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写下《伤寒论》、《金匮要略》,对中国医学发展有重大贡献。书法家张芝,“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被称“今草”。

汉之后,有黄巾起义首领张角;三国时的大将张飞、张辽;晋时文学家张载、学者张湛;唐代诗人张继、张祜、张籍,书法家张旭;宋时诗人张耒。相传唐代有张公艺一家,九世同居共财,远近称颂。事情传到唐高宗那里,高宗亲自前来探望。高宗向他询问保守家业、和睦家庭的诀窍, 他只写了一百多个“忍”字作为回答。高宗从中悟出了治国齐家的大道理,深为感动,心满意足地起驾回宫。此后,张公艺家族为了纪念这次有意义的事件,便以“百忍”作为自己家族的徽号。另据唐代典籍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群臣为玄宗祝寿,多献奇异珍宝,只有宰相张九龄献上一部名为《千秋金鉴录》的书籍。他在书中详细论述了古今兴亡之道,意在规劝玄宗应于天下太平之时记取历代兴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永保社稷。事后,玄宗对他这份贵重的“礼品”十分珍视,还专门下诏进行彰表。因此,张九龄的族人也引以为荣,开始以“金鉴”为堂号。还有当代黄冈奠基人张海。

从古到今,张姓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将帅。此外,如思想家张载、张式对儒家理论的贡献,佛学家僧肇(俗姓张)对佛教思想的升华,以及张天师的道教世家等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另如张学良的兵谏抗日、张福林的太空探险等等,也都是功在当世、名垂青史的重大事件。这些,无不都是张姓人对历史和文化的重大贡献。

今天,张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3位。

目录

1 本纪

11 五帝

12 夏朝

13 商朝

14 西周

15 东周

16 秦国

17 秦朝

18 西楚

19 西汉

2 世家

21 吴国

22 齐国

23 鲁国

24 燕国

25 管、蔡

26 曹国

27 陈国

28 杞国

29 卫国

210 宋国

211 晋国

212 楚国

213 越国

214 郑国

215 赵国

216 魏国

217 韩国

218 田齐

219 孔子

220 陈涉

221 外戚

222 楚元王

223 荆燕

224 齐悼惠王

225 萧相国

226 曹相国

227 留侯

228 陈丞相

229 绛侯周勃

230 梁孝王

231 五宗

232 三王

3 列传

31 仲尼弟子

32 刺客

33 循吏

34 儒林

35 酷吏

36 游侠

37 佞幸

38 滑稽

39 日者

310 货殖

4 其他

5 参见

--------------------------------------------------------------------------------

2 史记人物列表

本纪

五帝

黄帝

颛顼

夏朝

太康

中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履癸

商朝

成汤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庚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帝辛

--------------------------------------------------------------------------------

3 史记人物列表

西周

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发

周成王姬诵

周康王姬钊

周昭王姬瑕

周穆王姬满

周共王姬繄扈

周懿王姬囏

周孝王姬辟方

周夷王姬燮

周厉王姬胡

周宣王姬静

周幽王姬宫湦(姬宫涅)

东周

周平王姬宜臼

周桓王姬林

周庄王姬佗

周厘王姬胡齐

周惠王姬阆

周襄王姬郑

周顷王姬壬臣

周匡王姬班

周定王姬瑜

周简王姬夷

周灵王姬泄心

周景王姬贵

周悼王姬猛

周敬王姬丐(姬匄)

周元王姬仁

周定王姬介

周哀王姬去疾

周思王姬叔

周考王姬嵬

周威烈王姬午

周安王姬骄

周烈王姬喜

周显王姬扁

周慎靓王姬定

周赧王姬延

--------------------------------------------------------------------------------

4 回复:史记人物列表

秦国

秦嬴

秦侯

公伯

秦仲

秦庄公

嬴世父

秦襄公

秦文公

秦宁公

出子

秦武公

秦德公

秦宣公

秦成公

秦缪公嬴任好

秦康公嬴罃

秦共公嬴貑

秦桓公

秦景公嬴后伯车

秦哀公

秦惠公

秦悼公

秦厉共公

秦躁公

秦怀公

秦灵公

秦简公嬴悼子

秦惠公

秦出公

秦献公

秦孝公嬴渠梁

秦惠文君嬴驷

秦武王嬴荡

秦昭襄王嬴则(嬴稷)

秦孝文王嬴柱

秦庄襄王嬴子楚

--------------------------------------------------------------------------------

5 回复:史记人物列表

秦朝

秦始皇嬴政

秦二世嬴胡亥

秦王嬴子婴

西楚

项羽

西汉

汉高祖刘邦

吕太后吕雉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

6 史记人物列表

世家

吴国

太伯

仲雍

季简

叔达

周章

熊遂

柯相

强鸠夷

余桥疑吾

柯卢

周繇

屈羽

夷吾

禽处

颇高

句卑

去齐

寿梦

诸樊

季札

余祭

余眛

吴王僚

阖庐

夫差

齐国

参见齐国君主关于姜齐国君的部分

鲁国

周公旦

其余鲁国君主请参见鲁国君主列表

--------------------------------------------------------------------------------

7 史记人物列表

燕国

召公姬奭

燕惠侯

燕厘侯

燕顷侯

燕哀侯

燕郑侯

燕缪侯

燕宣侯

燕桓侯

燕庄公

燕襄公

燕桓公

燕宣公

燕昭公

燕武公

燕文公

燕懿公

燕惠公

燕悼公

燕共公

燕平公

燕简公

燕献公

燕孝公

燕成公

燕闵公

燕厘公

燕桓公

燕文公

燕易王

燕王姬哙

燕昭王姬职

燕惠王

燕武成王

燕孝王

燕王姬喜

管、蔡

管叔鲜

关于蔡国君主请参见蔡国君主列表

曹国

请参见曹国君主列表

陈国

请参见陈国君主列表

杞国

请参见杞国君主列表

卫国

请参见卫国君主列表

宋国

请参见宋国君主列表

晋国

请参见晋国君主

楚国

请参见楚国君主与大夫列表关于楚国君主的部分

越国

请参见越国君主列表

郑国

请参见郑国君主列表

--------------------------------------------------------------------------------

8 史记人物列表

赵国

季胜

孟增

衡父

造父

奄父

叔带

赵夙

共孟

赵衰

赵盾

赵朔

赵文子赵武

赵景叔

赵简子赵鞅

赵襄子赵毋恤

赵献侯赵浣

赵桓子

赵烈侯赵籍

赵武公

赵敬侯赵章

赵成侯赵种

赵肃侯

赵武灵王赵雍

赵惠文王赵何

赵孝成王赵丹

赵悼襄王赵偃

赵幽缪王赵迁

魏国

毕公高

毕万

魏武子

魏悼子

魏昭子魏绛

魏嬴

魏献子魏荼

魏侈

魏桓子魏驹

关于魏国君主请参见魏国君主列表

韩国

韩武子

韩献子韩厥

韩宣子韩起

韩贞子(韩平子)韩须

韩简子韩不信

韩庄子韩庚

韩康子韩虎

韩武子韩启章

关于韩国君主请参见韩国君主列表

--------------------------------------------------------------------------------

9 史记人物列表

田齐

陈完

田稚孟夷

田闵孟庄

田文子田须无

田桓子田无宇

田厘子田乞

田成子田常

田襄子田盘(田塈)

田庄子田白

关于田齐君主请参见田齐君主列表和齐国君主关于田齐国君的部分

孔子

孔子

孔鲤

孔伋

孔子慎

孔鲋

孔子襄

孔安国

陈涉

陈涉

吴广

外戚

孝惠皇后

薄太后

窦太后

王太后

卫皇后

王夫人

李夫人

幸夫人

邢夫人

钩弋夫人

楚元王

楚元王刘交

刘戊

楚文王刘礼

楚节王刘纯

赵王刘遂

荆燕

荆王刘贾

燕王刘泽

刘定国

--------------------------------------------------------------------------------

10 回复:史记人物列表

齐悼惠王

齐悼惠王刘肥

齐哀王刘襄

城阳景王刘章

济北王刘兴居

济南王刘辟光

菑川王刘贤

胶西王刘昂

胶东王刘雄渠

齐孝王刘将闾

齐厉王刘次景

萧相国

文终侯萧何

曹相国

平阳懿侯曹参

平阳静侯曹窋

留侯

留文成侯张良

陈丞相

献侯陈平

绛侯

绛武侯周勃

绛条侯周亚夫

梁孝王

梁孝王刘武

梁平王刘襄

--------------------------------------------------------------------------------

11 史记人物列表

五宗

河间献王刘德

临江闵王刘荣

鲁共王刘余

江都易王刘非

胶西于王刘端

赵王刘彭祖

中山靖王刘胜

长沙定王刘发

胶东康王刘寄

常山宪王刘舜

三王

齐王刘闳

燕王刘旦

广陵王刘胥

--------------------------------------------------------------------------------

12 史记人物列表

列传

伯夷

叔齐

管仲

晏婴

老子

庄子

申不害

韩非

司马穰苴

孙武

孙膑

吴起

伍子胥

商鞅

苏秦

苏代

张仪

陈轸

犀首

樗里子

甘茂

。甘罗

穰侯

白起

王翦

王贲

王离

孟子

驺忌

驺衍

淳于髡

慎到

荀卿

公孙龙

李悝

墨翟

孟尝君

平原君

虞卿

信陵君

春申君

范睢

蔡泽

乐羊

乐毅

乐闲

乐乘

廉颇

蔺相如

赵奢

赵括

李牧

田单

君王后

鲁仲连

邹阳

屈原

贾生

吕不韦

嫪毐

李斯

。李由

赵高

蒙骜

。蒙恬

。蒙毅

张耳

陈余

张敖

。张偃

魏咎

魏豹

彭越

黥布

韩信

韩王信

卢绾

田儋

田荣

田横

樊哙

郦商

。郦寄

夏侯婴

灌婴

张苍

周苛

周昌

任敖

申屠嘉

郦食其

陆贾

平原君朱建

傅宽

靳歙

周緤

刘敬

叔孙通

季布

季心

栾布

袁盎

晁错

张释之

冯唐

万石君石奋

。石庆

卫绾

直不疑

周文

张叔

田叔

。田仁

扁鹊

淳于意

吴王刘濞

窦婴

武安侯田蚡

魏其

灌夫

韩安国

李广

李陵

卫青

霍去病

公孙贺

李息

公孙敖

李沮

李蔡

张次公

苏建

赵信

张骞

赵食其

韩说

郭昌

荀彘

路博德

赵破奴

公孙弘

主父偃

司马相如

淮南厉王刘长

淮南王刘安

刘陵

衡山王刘赐

汲黯

郑当时

太史公

仲尼弟子

参见孔子弟子列表

刺客

曹沫

专诸

豫让

聂政

荆轲

循吏

孙叔敖

子产

公仪休

石奢

李离

儒林

申公

辕固生

韩生

伏生

徐生

何以易

董仲舒

酷吏

郅都

宁成

周阳由

赵禹

张汤

义纵

王温舒

尹齐

杨仆

减宣

杜周

游侠

鲁朱家

郭解

佞幸

邓通

赵同

北宫伯子

韩嫣

李延年

滑稽

淳于髡

优孟

优旃

日者

司马季主

货殖

范蠡

白圭

程郑

其他

炎帝

蚩尤

嫘祖

太丁

伊尹

傅说

祖己

妲己

武庚

召公

褒姒

由馀

先轸

季孙行父

向戌

柳下惠

鲁班

文种

鬼谷子

庞涓

杨朱

甘德

李冰

项燕

徐市

嬴扶苏

汉惠帝刘盈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卷二 夏本纪第二

卷三 殷本纪第三

卷四 周本纪第四

卷五 秦本纪第五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

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

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

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

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卷十九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卷二十三 礼书第一

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

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

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

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

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

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

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

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第六

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第七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

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卷四十一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

卷四十三 赵世家第十三

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第十八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

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第二

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第八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

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第十二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卷七十九 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卷八十九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

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卷一百一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

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1李 2王 3张 4刘 5陈 6杨 7赵 8黄 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章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王姓的传说:

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不料牛马见了这个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里,但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又没扔成。最后姜原来到一条水渠旁,当时正值冬天,渠水结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冻死。就在这时候,又飞来一只大鸟,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护翼温暖着这个孩子。姜原以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保护,不是个普通的人,就放弃了把他抛弃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这个孩子曾经被抛弃,所以这个孩子名字就叫弃。

弃因为善种五谷,在帝尧时被举为农师。舜继位后,又把他封在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号为后稷,赐姓为姬。

后稷以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刘以后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个名叫古公亶父的人。在那个时候,当地戎狄之人经常侵扰姬姓部族,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古公亶父便率领部族从豳(今陕西省旬邑县西南)迁徙到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脚下。古公宣父带领部族在这里建筑城郭房屋,并建立了官僚机构管理部族事务,从而具备了国家的规模。

古公亶父的孙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时正值商纣王残暴统治时期,姬昌大行仁德,礼贤下士,与之成了鲜明的对比。姬周的力量不断发展,接连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又把都城向东迁到了丰邑(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发的时候,终于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的兄弟众多,其中有一个弟弟名高,是文王的第15子。姬高在武王灭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武王灭商后,举行了庄重的进入商都的仪式,入城以后,姬高又奉命打开殷商的监狱,释放出关押在那里的百姓。接着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乐礼仪的机构。因此,当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姬高被分封于毕(今陕西省咸阳西北),所以又称毕公高。武王死,成王立。成王临死的时候,又把召公、毕公召来,让他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太子钊立,是为康王。

不知过了几代,毕公高的后代们失去了封爵和封地,变成了平民,有的还跑到了少数民族居住区。只有他们因地而改的姓氏——毕。在春秋中期的时候,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毕万的人来到了晋国,再一次使毕公高这一支姬姓家族兴旺起来。当时晋国正是晋献公在位,毕万在晋献公手下当差。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毕万和赵夙一起统兵进攻霍、耿、魏三国,将它们灭掉。

毕万因功被晋献公授予大夫之位,封在了魏(今山西芮城县北)地。从此,毕万及其后代又以封地作为自己的姓氏而改姓魏了。在一次次的政治斗争中,魏氏协助了晋室,却也壮大了自己。最后终于导致了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灭亡。

由魏氏建立的魏国始终是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最后一位君主魏王假被秦军俘获,魏国亡。魏国亡后的第4年,秦朝就统一了天下,魏王假的子孙们也分散到各地,被人们称为王家。从此,他们便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

绛州,绛郡。雄。开元户八万一千九百八十八。乡一百七十六。元和户一万一千二百七十一。

《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时属晋,《左传》曰:“晋人谋去故绛,欲居郇、瑕氏之地。韩献子曰:‘郇、瑕氏土薄水浅,不如新田。’遂迁新田。”注曰:“新田,今平阳绛邑县是也。”三卿灭晋,其地属魏,战国时亦为魏地。秦为河东郡地。今州,即汉河东郡之临汾县地也。魏正始八年,分河东汾北置平阳郡,又为平阳郡地。後魏太武帝於今理西南二十里正平县界柏壁置东雍州及正平郡,其地属焉。孝文帝废东雍州,东魏静帝复置,周明帝武成二年改东雍州为绛州。 隋大业三年废州,为绛郡。初,义师将西入关,大将军进次古堆,去绛郡十馀里。

通守陈叔达坚守不下,高祖命厨人曰“明日早下绛城,然後食”。乃引兵攻城,自旦及辰,破之。仍置绛郡。武德元年罢郡,置绛州总管,三年复为绛州。

州境:东西三百六十五里。南北三百三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五百九十里。东南至东都取垣县王屋路四百八十里。东北至晋州一百四十里。南至陕州二百里。东至泽州四百四十里。西北至慈州二百四十里。

贡、赋:开元贡:梨,蝎,防风。赋:布,麻。

管县九:正平,太平,万泉,曲沃,翼城,闻喜,绛,稷山,龙门。

正平县,望。郭下。本汉临汾县地,属河东郡。隋开皇三年罢郡,改属绛州。

十八年改临汾县为正平县,因正平故郡城为名也。

汾水,东北自曲沃县界流入。

浍水,东自曲沃县流入。

柏壁,在县西南二十里。後魏明帝元年,於此置柏壁镇,太武帝废镇,置东雍州及正平郡。周武帝於此改置绛州,建德六年又自此移绛州於今稷山县西南二十里玉壁。按柏壁高二丈五尺,周回八里。

晋祁宫在县南六里。《左传》曰:“石言于晋魏榆。师旷曰‘石不能言,或凭焉。抑又闻之,作事不时,怨ゥ动于人,则有非言之物而言’。於是晋侯方筑祁之宫”。今按宫南有浍水,北有汾水,俱西流至宫西而合。隋末依宫馀址筑堡,今名修义堡。

晋灵公台,在县西北三十一里。《左传》曰“晋灵公不君,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即此台也。

武平故关,在县西三十里。高齐时置,周平齐废。

晋齐姜墓,在县南九里。申生之母也。

骊姬墓,在县南八里。 太平县,紧。南至州五十里。本汉临汾县地,属河东郡。後魏太武於今县东北二十七里太平故关城置泰平县,属平阳郡。周改泰平为太平县,因关名。隋开皇三年罢郡,改属晋州,十年改属绛州。

汾水,在县东二十九里。

太平故关城,在县东北二十七里。

白波垒,在县东南十二里。後汉末黄巾贼於西河白波谷寇太原,於此筑垒。

子奇垒,在县东三十里。後秦王姚兴遣弟义阳公平字子奇,与征虏将军狄伯支等步骑四万伐魏,攻平阳陷之,遂据柴壁。魏军大至,截汾水以守之。平大败,将麾下三十骑赴汾水而死狄伯支等十将四万人皆为魏所擒。今按此垒西临汾水,垒侧尚有柴村,子奇投汾水,即此处也。

赵盾祠,在县西南十八里。

李牧祠,在县东北十三里。

晋公孙杵臼、程婴墓,并在县南二十一里赵盾墓茔中。 万泉县,上。东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汉汾阴县地,属河东郡。又薛通城者,後魏道武帝天赐元年,赫连勃勃僭号夏,侵河外,於时有县人薛通,率宗族千馀家,西去汉汾阴县城八十里筑城自固,因名之。武德三年,於薛通故城置万泉县,属泰州。县东谷中有井泉百馀区,因名万泉。贞观十七年废泰州,县属绛州。

曲沃县,紧。西至州五十里。本晋旧都绛县地也,汉以为绛县,属河东郡。

後汉加“邑”字,属郡不改。晋改属平阳郡。後魏孝文帝於今县东南十里置曲沃县,属正平郡,因晋曲沃为名。隋开皇三年罢正平郡,改属绛州。

绛山,在县南十三里。出铜。

汾水,西南去县二十二里。

浍水,在县南二里。

绛水,在县东南三里。

汉绛县,本春秋晋都新田也,在县南二里。周勃为绛侯,即其地也,今号绛邑故城。

陉庭故城,在县西北三十里。《左传》“曲沃武公伐翼,次于陉庭”是也。

台骀神祠,在县西南三十六里。《左传》曰:“晋侯有疾,卜台骀为崇,问于子产。子产曰:‘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能业其官,帝用嘉之,封诸汾川。今晋主汾而灭之,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 翼城县,望。西南至州一百里。本汉绛县地也,属河东郡。後魏明帝置北绛县,隋开皇末改为翼城县,属绛州,因县东古翼城为名也。武德元年於此置浍州,四年废浍州,县属绛州。

浍高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浍水出焉。其山出铁,隋於此置平泉冶。

浍水,今改名翼水。

故翼城,在县东南十五里。晋故绛都也。

故唐城,在县西二十里。尧裔子所封也。

闻喜县,望。西北至州六十里。本汉左邑县之桐乡也,武帝元鼎六年,将幸缑氏,至此闻南越破,大喜,因立闻喜县,属河东郡。後魏改属正平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绛州。

景山,在县东南十八里。

董泽,一名董池陂,在县东北十四里。《左传》厨武子曰:“董泽之蒲,可胜既乎?”

桐乡故城,汉闻喜县也,在县西南八里。俗以此城为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之所,孔注《尚书》曰桐,汤葬地也。按今尸乡有放太甲处,在偃师县界,非此也。又汉大司农朱邑属其子葬桐乡者,又在今舒州界,亦非此也。

王官故城,今名王城,在县南十五里。《左传》曰:“俘我王官。”

祁奚墓,在县东二十二里。今太原祁县又有祁奚墓,未详孰是。

绛县,上。西北至州八十里。本汉闻喜县地,後魏孝文帝置南绛县,其地属焉,因县北绛山为名也,属正平郡。恭帝去“南”字,直为绛县。隋开皇三年罢郡,改属绛州。义宁元年属翼城郡。武德元年属浍州,寻改属绛州。

备穷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出铁钅,穴五所。

绛水,一名沸泉水,出绛山东谷,悬流奔壑,一十许丈,西北注於浍。《史记》称智伯率韩、魏引绛水灌晋阳,不浸者三版,智氏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之国,今乃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晋阳。於是韩、魏之君共杀智伯。水在县北十四里。

晋文公墓,在县东二十里。《左传》曰:“文公卒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贞观十一年诏致祭,五十步禁樵苏。 稷山县,紧。东至州四十九里。本汉闻喜县地,属河东郡。後魏孝文帝於今县东南三十里置高凉县,属龙门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绛州。十八年改为稷山县,因县南稷山以为名也。

稷山,在县南五十五里。《左传》曰“晋侯理兵于稷,以略狄土”,即此地也。

汾水在县南五十里。

玉壁故城,在县南十二里。後魏文帝大统四年,东道行台王思政表筑玉壁城,因自镇之。八年,高欢寇玉壁,思政有备,攻不克。周初於此置玉壁总管,武帝建德六年废总管。城周回八十里,四面并临深谷。

稷祠,在县南五十里稷山上。

羲和墓,在县东北七十里。

龙门县,望。东至州一百一十里。古耿国,殷王祖乙所都,晋献公灭之以赐赵夙。秦置为皮氏县,汉属河东郡。後魏太武帝改皮氏为龙门县,因龙门山为名,属北乡郡。隋开皇三年废郡,以县属绛州,十六年割属蒲州。武德三年属泰州,贞观十七年废泰州,县隶绛州。

汾水,北去县五里。汉武帝行幸河东,作《秋风辞》,即此水也。

故耿城,在县南十二里,古耿国也。

伏龙原,在县西南十八里。

黄河,北去县二十五里,即龙门口也。《禹贡》曰“浮于积石,至于龙门”,注曰“龙门山,在河东之西界。”大禹导河积石,疏决龙门,即斯处也。河口广八十步,岸际镌迹,遗功尚存。《三秦记》曰:“河津一名龙门,水陆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曰‘曝鳃龙门’。”

《水经注》曰:“其鱼出巩县巩穴,每三月则上渡龙门,得则为龙,否则点额而还。”

蜚廉故城,在县南七里。

龙门关,在县西北二十二里。

大禹祠,在县西二十五里龙门山上。隋末摧毁,贞观九年奉敕更令修理。

高祖神尧皇帝庙,在禹庙南绝顶之上,画行幸仪卫之像,盖义宁初义旗至此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