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国家图书馆日的由来
9月9日国家图书馆日的由来:是因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筹建于1909年9月9日的京师图书馆,所以从2007年开始,国家图书馆将每年的9月9日(馆庆日)定为“国家图书馆日”,并举行一系列文化活动。
据国家图书馆网站2017年8月23日发布的消息,为宣传国家图书馆职能,培养社会公众的图书馆意识,以便更好地利用国家图书馆资源,从2007年开始,国家图书馆将每年的9月9日(国家图书馆馆庆日)定为“国家图书馆日”。
“国家图书馆日”的设立,正是在国家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开启了一个有益的交流和沟通的渠道,通过这个渠道,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利用国家图书馆资源及服务,并通过举办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与读者一同感悟知识,分享知识带来的快乐。
扩展资料:
中国国家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图书馆分为总馆南区、总馆北区和古籍馆,总馆南区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
馆藏文献376862万册,其中古籍文献近200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超过1000TB,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图书馆共设有阅览室25个、阅览座位5000余个,在编员工1529人,设有33个机构部门。
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撷萃。馆藏文献超过3500万册件并以每年百万册件的速度增长。馆藏总量位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七位,其中中文文献收藏世界第一,外文文献收藏国内首位。
国家图书馆馆藏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藏书以及明清以来众多名家私藏,最早的馆藏可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珍品特藏包含敦煌遗书、西域文献、善本古籍、金石拓片、古代舆图、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名家手稿等280余万册件。
“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文津阁《四库全书》被誉为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
参考资料:
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图概况
亚洲第一大图书馆在中国,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亚洲第二大图书馆目前没有准确的定论,中国的第二大图书馆是上海图书馆,亚洲内非中国的图书馆较大的是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1、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五大藏书过千万册的图书馆之一。1988年建成的这座新型的、现代化的新馆,坐落在北京图书馆原址以西的西郊紫竹院北侧。这是我国、也是目前亚洲地区最大、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图书馆之一。
老馆址在什刹海广化寺(鼓楼西鸭儿胡同内)。
2、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是一个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建于1952年7月,原位于南京西路325号。
截至2007年底(以下数据均以此为期限),馆藏拥有图书、报刊和科技资料5400万册(件)及15万余张老唱片等非书资料。其中馆藏历史文献370万册,距今1400年的《维摩诘经》是上图最早的藏品。拥有“盛宣怀档案”178万件。家谱342姓氏计18万余种,是目前世界上收藏中国家谱最多的图书馆。
3、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有两个源流。一是设立于1890年、隶属于旧宪法下帝国议会的贵族院众议院图书馆,另一则是设立于1872年、隶属于文部省的帝国图书馆。其中帝国图书馆经历了自书籍馆(1872)、东京书籍馆(1875)、东京府书籍馆(1877)、东京图书馆(1880)至帝国图书馆(1897)的变迁。1947年改称为国立图书馆。
国图规定是不让带自己的书进去的,但是作业本之类的是可以的,用个手提塑料袋提着进去,若是查出来了也只是警告一下。凡是纸质物品均不得进入国家图书馆,矿泉水等液体物、杯子、火柴、打火机、油性物品均不准带入。
扩展资料:
国家图书馆可以带笔记本、空水杯进入,里面有饮水机。进入国家图书馆需要存包,如需带笔记本电脑进入图书馆。
要在存包处换成他们的包才可以带进去,自己的电脑包寄存,出来的时候去换,那就千万要注意自己的存包牌别丢失,贵重物品还是随身携带,看管好比较放心,要是拿袋子装笔记本等物品,最好用透明的。
对馆外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搜索、过滤,成为虚拟馆藏,形成更加宽广、快捷的信息通道。通过最现代化的手段—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使馆藏文献走向数字化。
-国家图书馆
目前,中国(国内)的三大图书馆为:
南京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简称南图,是中国第三大图书馆、亚洲第四大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也是江苏省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南京图书馆前身为创办于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是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1927年改为国立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1933年国民政府创建国立中央图书馆,1952年国学图书馆和原来的中央图书馆合并为现在的南京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1909年9月9日(清宣统元年七月二十五日),清政府批准军机大臣、学部尚书张之洞的奏请,筹建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调内阁大库、翰林院、国子监南学书,以国图音乐厅 (2张) 及文津阁《四库全书》、敦煌劫余遗书作为基本馆藏。现在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分为总馆南馆、总馆北馆和古籍馆,馆藏书籍3119万册,其中古籍善本有200余万册。2008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建筑面积为28万平方米,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莫斯科图书馆的世界第三大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是一个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建于1952年7月,原址位于南京西路325号,后搬迁至淮海中路1555号。1996年12月20日,上海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大型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跻身于中国十大图书馆之列,全国第二。
进入阅览室、服务点须持国家图书馆读者卡。
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可以凭第二代身份证进入开架阅览室阅览;少年儿童凭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读者卡进入少年儿童图书馆。
持卡者须遵守国家图书馆借阅规则及相关规定。违反规定情节严重者,其读者卡/第二代身份证借阅功能将被置停,待接受处理并纠正后恢复使用。
入馆须知:
中国国家图书馆由位于文津街的古籍馆和位于白石桥的总馆南区、总馆北区构成,形成三位一体的馆舍布局。古籍馆主要提供普通古籍、外文善本、地方志家谱文献服务和临时主题展览服务。
总馆南区提供外文文献、中外文专藏文献的专业性服务和国家典籍博物馆展陈服务;总馆北区提供以中文普通文献借阅、电子文献、音视频资源服务和少年儿童服务为主的大众服务。
1、本馆开架借阅区面向年满13周岁读者开放,13至15周岁读者入内须凭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其他读者凭国家图书馆读者卡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入内。
2、本馆闭架借阅区面向年满16周岁并持有国家图书馆读者卡的读者开放。
3、少年儿童馆接待15周岁及以下少年儿童,凭读者卡入内。学龄前儿童须有监护人陪同,陪同监护人(限一位)凭有效证件入内。
-国家图书馆
不详。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筹建于1909年9月9日的京师图书馆,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87年新馆落成,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与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经查询未查询到超市发到国家图书馆要多久。
本文2023-08-20 08:21: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