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语录《孟子》译文
第一则语录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实词:时(按一定时间)、习:(实习、温习)、乐(快乐)、愠(恼怒)、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知(了解)。 虚词:之(代词它,指学习的知识),而(顺承关系,转折关系“可是”)。 通假字:说(通悦,高兴愉快)。 (2)补充: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称孔子、墨子、老子。《论语》中“子曰”中的“子”都指孔子,也可译为“先生”。 学:指学习礼(包括各种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等。 (3)句子翻译: 孔子说:“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第二则语录: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实词:故(形容词作名词,指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指新知识) 为(动词,成为,作为); 虚词: 以:(介词,把,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之”,代能够温故而知新的人。) (2)翻译句子:注意省略句式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语录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重点: 实词:殆(危险,也可译为疑惑,这里也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的意思); 虚词:则(连词,就) 通假字:罔(通惘,迷惘,这里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的意思) (1) 译句子: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 第四则语录 1、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1)重点: 实词:通假字:亡(通“无”。这里指不知道的东西。)谓(称为)。? (2)翻译句子: 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自己所能的,可以说是好学了吧。” 第五则语录 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1)重点:实词:心(古代指头脑);虚词:则(就);之(表停顿、无意)? (2)翻译句子:心这个器官是思考问题的,思考就能有收获,不思考就无所收获。 第六则语录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1)重点词语:虚词:而(转连“可是”、顺连) (2) 翻译句:雕刻(器物)中途舍弃,即使是糟朽的木头也雕不折;雕刻(器物)一直不放弃,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花纹。 第七则语录 1、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2、(1)重点词语: 实词:假(借助)虚词:固(本来)。故(所以)。之(的)。以(介词,用来,来) (2)译句:事物都有长短,人也是这样。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借助、吸取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第八则语录 1、以修身自强,则配尧舜。 2、(1)重点词语: 实词:配(与之相配) 虚词:以(能)。则(就)。 (2)译句:能培养自己的品德,能自强,就可以和尧舜齐名。能培养自己的品德,能自强,就能成为圣贤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
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我们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孟子的《孟子》。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鱼我所欲也》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孟子
先秦诸子散文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诸子即指各家的代表人物,亦指他们的代表作;百家即指各学派。《汉书·艺文志》作者根据刘歆的《七略》一书,把儒家经典列入〈六艺略〉中,在〈诸子略〉中,又把先秦至汉初各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同时,还著录各家著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小说家
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杂家
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农家
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纵横家
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名家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阴阳家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墨家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道家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儒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同时,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诸子散文包括:
1、士的兴起与诸子百家。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士这一阶层的兴起有密切关系,由社会各个阶层转化而来的士,成为此期活跃于政坛及思想界、教育界的风云人物,其中“九流十家”,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诸子百家的代表。
2、兵家与早期道家的格言体散文。《孙子兵法》谋篇布局的特点;《孙子兵法》的语言特色;《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格言式散文。
3、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孔子的思想;《论语》精粹的语言艺术;《论语》对人物性格及语态的描写。
4、对话式论辩体散文《孟子》和《庄子》。《孟子》的思想;《孟子》的论辩特点;《孟子》的语言艺术;《孟子》的寓言艺术;《庄子》的思想;《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特点;《庄子》的寓言艺术。
5、论说体散文《荀子》与《韩非子》。《荀子》说理文的艺术;《韩非子》的寓言艺术。
虽然同属于儒家学说,侧重点不尽相同,简单说
《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属于语录体式的,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 是记录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孟子》应该是比较成熟的语录体的论辩文(通常是双人对话),并且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论体 过渡的迹象。它的论 辩技巧缜密纯熟,文风气势浩然并且大量使用排偶,叠句等修辞手 法,具有文学散文的 性质。
《先秦散文·孟子·庄暴见孟子》原文鉴赏
庄暴见孟子①,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②,暴未有以对也。”曰③:“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④!”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⑤”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⑥”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⑦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⑦:‘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⑨,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⑩。”
注释 ①庄暴:齐国的臣子。 ②语:告诉。好乐:喜欢音乐。 ③曰:说,这还是庄暴说。 ④庶几:差不多,大概。含有推测、期待的语气。 ⑤有诸:“有之乎”的合音。 ⑥孰:哪一个,哪一种。 ⑦管龠(yue音月):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 ⑧举:全,都。頞(e音恶):鼻梁。意思是全都头疼,皱着眉头。 ⑨羽旄(mao音毛):装饰着羽毛的旗帜。旄:旄牛尾,这里指竿顶用旄牛尾为饰的旗子。⑩王(wang音旺):动词,意思是统一天下,称王。
今译 庄暴来见孟子,对孟子说:“我被大王召见,大王告诉我他喜欢音乐,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他。”庄暴又问:“大王喜欢音乐,怎么样呢”孟子说:“如果大王真的很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大概很不错了吧!”另一天,孟子被齐宣王召见,他问齐宣王:“大王曾经对庄暴说您很喜欢音乐,有这回事吗”齐宣王面有愧色地说:“我并不是喜欢古代圣王的雅乐,只是喜欢世俗的一般音乐罢了。”孟子说:“大王那么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大概是治理得很不错了吧。当今的音乐也是由古代的音乐发展来的呀。”齐宣王说:“你可以把这个道理讲给我听听吗”孟子问:“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跟别人一起欣赏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说:“不如跟别人一起欣赏更快乐。”孟子问:“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说:“不如跟多数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于是孟子说:“请让我给您谈谈关于音乐欣赏的问题。如果大王现在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的钟鸣鼓响、管龠吹奏的声音都觉得头痛,愁眉苦脸地互相议论:‘我们的君王这样爱好音乐,为什么让我们苦到这般地步呢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儿东奔西散。’如果大王现在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您的车马声,看到华丽的旗帜仪仗,都觉得头痛,愁眉苦脸地相互议论:‘我们的君王这样爱好打猎,为什么让我们苦到这般地步呢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儿东奔西散!’这没有别的原故,只是因为大王不能跟百姓一起共享欢乐啊!如果大王现在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的钟鸣鼓响、管龠吹奏,都感到欢欣鼓舞,面带笑容地相互议论:‘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生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如果大王现在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您的车马声,看到华丽的旗帜仪仗,都感到欢欣鼓舞,面带笑容地相互议论:‘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生病吧,不然,怎么能打猎呢’这没有别的原故,只是因为大王能够跟百姓一起共享欢乐啊!如果现在大王能和百姓同欢乐,那么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集评 清·王介山:孟子最善辩,亦最善诘问。“独”不若“与人”,“少”不若“与众”已将“与民同乐”方可乐意令王自己说出,然后止用一点便明。此是极好讽谏的疏札,亦是最轻省活动的文字。(《孟子读法附记》)
清·牛运震:同乐不同乐妙在倒跌而去。劈分两大股,换脚不换头,一样景两样情,清折白描,缭绕往复,异样格调,绝顶神趣。《孟子》篇中有数文字。(《孟子论文》)
清·赵承谟:本意在末句“同乐”。若一直说尽,非唯行文拙滞,亦且意趣索然。看他开口就“好乐”徐徐引入,两两提出,极震动飘忽、不可控御之势,而急脉缓受,更先在闲处虚处逗引,以留宽步,然后用一转语安放正位。……本意至末一语接出,咄然竟住,绝不更赘片言,高绝。盖因前路千曲百折,眼光紧注末句,故后一揽便住,更悠然有神也。(《孟子文评》)
清·吴闿生:气韵纡徐,风情闲美,是文家得阴柔之美者也。(《孟子文法读本》)
总案 本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在这里借题发挥,劝说齐宣王“与民同乐。”
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将抽象事物形象化,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实行仁政是一个很抽象的道理,而孟子用“与人乐乐”、“与众乐乐”等具体现象来说明,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又如把“不与民同乐”和“与民同乐”的后果进行形象的描绘,也就使实行仁政的重要性得到形象的说明。
本文运用了比喻、对比、反复、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例如“与民同乐”是用来比喻政治上的“与民同乐”,百姓对国君好乐和田猎的两种反映是用来比喻对国君的反对或拥护。文中有几组句式两两相对反复,都是用来渲染气氛的,具有一唱三叹的效果。
《孟子》,《孟子》作为一部重要的先秦儒家著作,不仅集中反映了孟子本人的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还反映了孟子对于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理念。孟子一生多半在周游列国中度过,晚年退隐返乡,与弟子万章等人一起著《孟子》七篇。作为儒家经典,《孟子》一书积累了孟子的毕生思想精华,阐述了儒家理想中关于如何成为君子,实现“内圣外王”的人生价值的深刻道理,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坚守精神高地孟子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坚守精神世界的批判维度,坚持道不同不相为谋,充分彰显出其人格魅力。首先,正直笃行。孟子周游列国,以“王道”“仁政”等学说游说诸侯针砭世事,在手握大权的国君面前,没有丝毫奴颜媚骨,而是正直笃行,气宇轩昂,与君主对论,论辩滔滔,宏大深刻。在孟子看来,君王诸侯与民众生来都是平等的,而真正值得尊重的是仁德道义,只有人格的高贵才能傲然独立。所以,无论面对梁惠王、齐宣王,还是滕文公、邹穆公,他从来不屈膝臣服,那种“万物皆备于我”“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气度和风范,为人所敬仰。其次,仁政为民。战国时期群雄相争,孟子主张统治者靠道德的力量统治天下,实行仁政,提倡贵民、爱民、保民、养民、教民、乐民等民本思想,强调“法先王”“与民同乐”“推恩”“轻徭薄赋”“养民施教”,然后才可以为民父母。这也是孟子独特人格所在。这不仅为后世有为的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基本方略,其中所蕴含的民主思想更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而为后人所称道。最后,舍生取义。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他不仅用这条标准来要求自己,还以之教化君王。他以儒者的智慧和担当,向梁惠王阐述了国君应以“义”为先,才能使百姓信服的道理。同时,告诉人们,无论是君王,还是普通百姓,要在做事的时候遵守“义”的原则,尤其是在“义利冲突”时,一定不能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而丧失了人的尊严与道义。应该说,孟子的这种“舍生取义”,正是其大我人格的真实写照。塑造理想人格人格是构建人生大厦的支柱,是人生亮丽的风景线。孟子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认为人格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主张做人要有“大丈夫”精神。一是性善论。理想的人格必须建立在“善良”之上,孟子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并把“性善”具体阐述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等“四心”,对应这“四心”的仁义礼智不是外加的,而是“我固有之”的,但他又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即要自觉地向自身内心去追求,才能得到。可见,孟子的人格形成与性善论息息相关。他从人性的善,升华了人生的境界。二是忧天下。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天下事总是祸福相依,需要辩证地对待。孟子伟大人格的形成,一定程度上离不开他以天下为己任,对民生、对理想、对士风、对事业的忧患意识。《孟子》一书里类似的表述非常多,诸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等等。在孟子看来,忧患的作用至少有三种:一是防患未然,二是警示已然,三是引领必然。可见孟子伟大人格的塑造,亦离不开其忧患思想。三是省吾身。先哲们对人格的历练,非常强调对自身的反思。这种对自身的反思,在孟子身上也非常明显。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在孟子看来,“反身”就是反省自身;“反身而诚”,就是对自己最全面的反思。若人反省自己的时候,发现自己从不欺骗他人,也不自欺,他就做到了“诚”,他便具有天的德行,怎能不感到愉快呢?更重要的是,这种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人活得更有道德,更有魅力,更有风骨。善养浩然之气孟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具有了浩然之气,在面对外界诱惑和威胁时,才能镇定自若,处变不惊,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同时,强调君子在面对贫穷困境时,必须做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可是,如何才能做到呢?据《孟子·尽心上》记载:“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本性后,才能与天沟通,才可以获得人的正命。立其志,就是要做到临危不惧,临难不憷,就像《孟子·告子下》中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个人若想成大事,必先遭受各种磨难,从心志、筋骨到体肤都要受到考验。养其气,也即孟子在《孟子·公孔丑上》中所说“善养浩然之气”。而何谓浩然之气,其实就是至大至刚的昂扬正气,是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是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_。这三气构成了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体现出一种理想人格之美。来源:学习活页文选
本文2023-08-20 08:26:5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9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