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吴氏家谱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湖广填四川吴氏家谱,第1张

我们四川吴姓起源于明,明大将,张献忠绞四川,把原本四川人杀光了,然后才有湖光填四川一说,即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的人,迁到四川,吴姓老祖宗,吴福需,于湖北孝感迁入,当时孝感是乡,现在是市!

进行“湖广填四川”最早可以追随到公元1639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大军入川,大肆屠杀本地的四川人。据《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七·流贼传》中记载“凡城镇村庄房屋皆纵火焚毁,而仓廪山林也遭毁灭。四乡无人迹,皆成旷野”。顺治三年,张献忠战死,清军入川。

清军入川,并不代表着四川地区的战火结束,而是又一个噩梦的开始。

清军在四川地区又先后进行了平定南明的战争和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四川饱受战火的摧残,再加上连续不断的灾荒,直接导致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锐减。明末,户部上关于四川的人口记载有400多万。但是到了康熙二十四年,再次进行人口统计,四川竟然只剩下9万余人。

四川古称巴蜀,我国西部最大的盆地。因为这里温润温和、土地平坦使这里土地肥沃,历朝历代,四川都是西部最大的粮食产地。所以这里人丁兴旺、百业兴盛。在南宋时期,四川地区的人口甚至达到了一千多万人。

其实,早在康熙七年的时候,四川巡抚张德地就向康熙帝上表称,四川现在已经是满目疮痍,人烟稀少,很难恢复一省之民力,朝廷派下的赋税指标,四川更是无法完成。同时希望朝廷能下旨移民来填充四川人口不足的问题。在当时这个意见得到了年轻的康熙皇帝极大的支持,但是,面对当时碍于清朝对四川的控制里还比较薄弱,四川不少的地区还存在一些反清的势力,朝廷没有心思安排移民大计,只得先将其搁置。到了三藩平底以后,四川局势才安定下来,朝廷才考虑移民填四川的问题。

终于,在康熙三三十三年,经过朝中大臣的重新商议之后,一致同意从两湖、两广地区迁移人来填充四川。并正式颁布《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下旨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

为了鼓励老百姓积极主动的参与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朝廷还颁布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例如移民去四川的老百姓,朝廷将分配土地归其私人所有,减免税赋。再如携带子女举家迁往四川者,朝廷不仅为其解决户籍问题,还发放一定补助,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对于那些出生在四川的移民二代,朝廷恩旨永不加赋。而在四川各地的官员们必须妥善的安排移民,因为移民的数量直接纳入了官员的考核之中,如果移民工作做得好,他们的官就升得快……

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长达一个世纪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拉开了序幕。这次移民从康熙三十三年开始,一直持续到道光年间才停止,移民的人数达100多万人,涉及当时的十余个省份,但是主要的人口都是以湖北、湖南、广东等地为主。正如清末《成都通览》里所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在这次“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中,大多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奉皇帝的旨意入川,属于地区性移民;第二类是为了生存在入川,他们大多数人事为了躲避灾荒,为了一家人的生存,才拖家带口的来到四川;最后一类则是商人入川。一些商人看见四川的发展潜力,选择将自己的商号开到了四川各地,有的商人直接在四川落户。

因为移民不断地涌入四川地区,饱受创伤的天府之国逐渐恢复了生机,荒芜的土地被人民重新开垦,废弃的集市也有了商贩的叫卖。到了清道光年间,四川地区已经恢复了天府之国的兴盛。随着时光远去,移民的后代已经成为四川当地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很多的四川人坐在一起谈论自己的祖籍时,他们都会说自己是湖北或者广东人的后代,还有一些人每年坚持回祖籍地祭祖。这大概就是中国人骨子里化不开的家国情怀吧。

如果你也是湖广填四川后人,可以把你的家谱拍照发出来一起来寻找你的族人或者分享你的家族故事。

我是湖广填四川 王世贵 之后 现任家族清明会主持人之一 现寻找湖广填四川 王世贵 之后裔 , 湖广填四川 王世贵 湖广填四川之时 安家于重庆市 大足县 龙水镇 水车铺??屋基。为缅怀先人,今年清明定于此召开水车铺王氏清明大会 请同宗之族人来此共同缅怀先人 此 水车铺王氏家族 王定友 18623154981

《四川通志》:“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清朝康熙年间,经历过兵荒马乱,四川盆地终于平息下来,一批批新任地方官员也开始走马上任了。在这些踌躇满志的官员眼中,四川不知是怎样的丰肥沃土。然而当他们骑马、坐轿赶到新的官邸以后,才发现传说中的天府之国竟然是这般的荒凉残破、千疮百孔。

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表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说:“我被皇上荣幸地任命为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员,来到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地方一展宏图。但现在当我站在满目疮痍的昔日天府,增赋无策,税款难征,使我感到局促不安、寝食俱废。我等下官受皇上差遣,惟有精忠报国效忠朝廷。经过几日思索,我觉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似无别的良方上策。”《明清史料·户部题本》。

张巡抚还在奏折中提及了一些移民办法。比如,可以命令与四川相邻各省的地方官清查那些因战争而背井离乡的四川原籍人口,加以登记注册,然后由四川“差官接来安插”。或者直接由政府出台一项移民政策,通过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来四川。康熙皇帝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也正为全国的税收和重建问题焦头烂额。他接二连三地接到四川地方官的奏折,召集相关部门听取有关汇报,正式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 陕南包括如今陕西省的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区,清初,这里仍分布着相当规模的远古森林,被称为“南山老林”和“巴山老林”。这里人户稀少,田地大多荒置,呈现出一派“虎迹狼蹄多于人迹,千里幅员。大半黄茅白苇”的荒凉景象。群山环抱之中的陕南,其封闭的地形并未让它免遭战乱的困扰——明末张献忠、李自成农民运动的兴起与失败、明朝政权的垂死挣扎以及清初三藩之乱,陕南都被殃及。虽然在明代有大量流民曾进入秦巴地区开荒种地以求谋生,人口有所增加,但历经明末清初几十年的战乱,人口锐减。陕南受害之烈,比四川有过之而无不及。《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汉阴县有户六百七十,口三千五百七十六”。明末农民起义,清初吴三桂反清,陕南均是大战场,人口锐减。《嘉庆汉阴县志》:明末汉阴县城“破颓者仅存十余间”,“土著无多,所存十之一、二”。原本就人烟稀少的陕南各地,此时更成极度荒僻之地。丘陵山地固不待言,即使河谷地带也人口稀缺。这点从康熙初年陕南部分府县的编户里数也不难看出:汉阴4里,旬阳4里,镇安2里,商南1里,山阳2里,平利1里,白河1里。由此可见清初陕南萧条荒敝之程度。据移民史专家曹树基估计,当时陕南大约有70%的人口或死于战乱,或转徙他乡。

人口的锐减,严重地影响到陕南山区的开发进程。为了避免土地荒置,同时也为了增加赋税,清初朝廷采取了一系列优惠经济措施,以增加战乱地区人口。顺治六年(1649)朝廷颁布《垦荒令》,顺治十四年(1657)户部颁布《垦荒劝惩则例》,明文规定奖励垦荒有功者,并把垦荒的多少与户口的增减作为对地方官的考核依据,康熙时进一步修改垦荒条例,规定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招徕流民开垦荒地。这些优厚的招垦政策及陕南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地,无疑对人口密集区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东南各省尤其是湖广地区亦因祸连兵结,灾荒不断,灾民逃荒者成群结队,急于寻找适宜的土地安家立业,内拉外推之下,故继“湖广填四川”之续,终于促成了清朝“湖广填陕南”的移民浪潮。当然,陕南在清代之所以会成为重要的人口迁入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清初陕南地区赋税较低,地租极轻,这对于农业开发程度较高、经济发达相应赋税沉重地区的无地或少地农民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

当然,此次“湖广填陕南”除采取优惠经济政策招徕移民外,朝廷还采取了强迫迁移的政策,顺治、康熙两朝,朝廷两次强迫迁海,使福建、广东、江浙等濒海居民辗转迁入内地。移民历经千辛万苦进入秦巴山地,大致是由东至西,先自平原,再进深山。至乾隆年间,移民基本上填充了汉水谷地和秦巴山地的老林地区,陕南的移民潮流,大致在道光年间进入尾声。

在这次移民浪潮中,前文提及的湖南长沙吴氏家族的部分后裔也成为这支移民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氏始来陕南只有吴尚锡一人,进入汉阴堰坪后站稳脚跟后,立刻回故里招徕其他吴氏四大房族。从乾隆二十一年(1756)至三十四年(1769),长沙吴氏家族五大房(高桥坝房、金井房、柳充房、大路房、高塘房)陆续迁徙到陕南,前后历时十四年之久。到咸丰年间,吴氏后裔在陕南者“丁口见千三百余”。直到现在,吴姓依然是当地的第一大姓。吴氏宗族的人口在陕南的繁衍、增长其实也就是陕南地区人口在清朝中后期爆炸性增长的一个缩影。

汉水谷地与秦巴山地在乾隆至道光的近百年间接纳了大量移民,致使移民在当地人口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土著之民十无一、二”,清初朝廷的招抚垦荒和强迫迁海政策使汉阴县人口从明万历朝的3570人猛增到清朝道光朝的123300人,成为“十家九客户,百年土著无”的“五方杂处的”移民区。据各种文献资料,至道光年间,陕南各地客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大致在80—90%。到达陕南并定居下来的客民,主要来自南方各省,其中以湖广最多。据萧正洪研究,河谷盆地区的褒城、南郑、沔县、城固、西乡、石泉、汉阴、商州及安康等10县,人口由康熙中的416万增加到道光初的2117万,而同时其它山地各县(除宁陕、孝义、留坝、定远外)人口由原来的81万增加到1461万,人口增长率分别为4089%和17037%,由此可见山区的人口增长迅速。至道光初年,外来移民人数可以说已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

湖广移民的大量迁入,使陕南许多山区得到广泛开垦,耕地面积大为增加,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他们的耕作方式及蚕桑、茶叶、苎麻、纺织等农副业生产堪称为南方移民开发山区的典型。习惯于水田耕作的南方移民并不满足于在坡地上种植旱作物,而是利用他们原有的耕作经验,在其定居之地,修筑渠堰,饮水灌溉,种植水稻。这种情况遍及整个陕南。吴氏迁陕第三代裔孙、位至候铨知县的吴敦品为其家谱《先德录》所撰文“质美公行状”篇中介绍:

当是时,堰坪田无几,而秦俗又不谙沟泄之法,待雨以田,无雨则田石,于是相戒无田。公乃为杨氏及居人力言疏导堵泄之利,度远近沟渠道,深塘陂时蓄泄。杨用以饶,渠用以昌,不数年,堰坪山麓皆垦为田……若汉阴以南水利,实多我公绍之,夫吴氏乐利百年哉。

初来乍到的吴氏先民来到堰坪后,面临的是整片的山坡,本来就少地的堰坪没有给他们留下更多适宜种植的土地,而当地人也是靠天吃饭,有雨水就种植,没雨水土地就就荒废着。当时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吴氏先民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当地人兴修沟渠,垦荒造田,年复一年的围筑梯田,因地制宜的把南方的水田耕作方式嫁接在海拔500至600米的山坡上。修筑梯田始于乾隆年间,历经数代人营建,历时一百余年,至今250多年的历史,吴氏先民凭借着汗水和智慧开垦万亩梯田,谱写了一个家族波澜壮阔的百年移民垦荒史,成为清代前期湖广移民迁徙陕南生息繁衍的历史缩影。

“亩金有沃土,山中岂乐乡。所幸宜五种,食不止稻粱。”湖广移民的大量迁入不仅促进了陕南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使陕更加趋向于“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成为一个南北文化交融的地区。

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四川人口锐减,耕地大量荒芜。为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粮食生产问题,刚刚建立起来的清王朝采取了移民垦荒的措施。主要从两湖,两广,江西,福建,陕西,云南,贵州等十余个省移民到四川定居垦荒。其中由于距离近,移民最多的是湖北人和湖南人。当时两湖是一个省,谓之“湖广省”,因此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湖广填四川”。清光绪年间大邑县志记载:“全资两湖,江西,两广,山陕之人来邑垦荒生聚,麻城人较多,江西山陕次之,两广又次之。俗传‘湖广填四川’,其明证也。”

  明末清初四川的战乱有:张献忠起义军曾三次入川,明,清军队反复追杀围剿;南明抗清武装在西南一带活动,招来清军围剿;吴三桂叛乱,清军平定“三藩之乱”,四川又成了拉锯战的战场。由于四川处于中国腹地,又是物产丰富的粮仓,因此清初的四位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非常重视四川的恢复。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大规模的移民,移民享受特区政策,垦荒三五年内免交赋税。据记载,最初的移民活动是官府强制性的。后来,移民们发现四川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出产丰富,便动员亲属邻里举家迁入。这次移民前后持续一百余年,入川人口约一百多万。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