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文言文个别字的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3收藏

八下文言文个别字的意思,第1张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⑥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⑦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⑧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⑨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⑤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⑥云之崔嵬。

  ⑦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⑶作动词:往,到去。例: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一首示子侄》)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陈涉世家》)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公输》)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过秦论》)

  ▆⑸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例:

  ①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 (《公输》)

  ③句读之不知。(《师说》)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7)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同时可说成取独,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④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9)向。例:

  然后驱而之善。

  ▆(10)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

  通“也”义

  《墨子·大取》:“圣人也,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义。《韩非子·解老》:“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贾子·大政》:“何君子之道衰,之数也。”最后的也字作肯定语气助词,其他两个“也”字,都作“之”字义。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编辑本段]三、助词

  1.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

  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经·大雅·崧高》)

  按:蕃,捍御;宣,教化。捍御四国,教化四方。

  2.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

  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

  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诗经·大雅·崧高》)

  [编辑本段]四、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等。

  例: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吕氏春秋·审应》)

  [编辑本段]五、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3) 取 [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4) 如;好像 [look]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5) 又如:于何(如何)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⑽以心中有足乐者。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而,来。例:

  ⑴有好事者船以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

  ⑶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讽耶?

  ⑹以啮人,无御之者。(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

  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⑻属予作文以记之。

  ⑼杀之以应陈涉。

  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

  (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动。

  (19)*侈之俗日日以长。

  (20)各各竦立以听。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隐忍以行。

  (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击荆河。

  (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

  3、把,拿,用。例: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⑹ 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⑺何以为计?

  ⑻将以攻宋。

  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

  (19)国胡以相恤。

  (20)将以衅钟。

  (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4、以为,认为。例: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⑵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⑶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⑷皆以美于徐公。

  ⑸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凭,靠。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⑷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⑸以勇气闻于诸侯。

  ⑹以攻则取。

  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⑻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6、按照,依照。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⑶余船以次俱进。

  ⑷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⑸盖以律非故杀。

  ⑹以次进。

  ⑺则又 法从事。

  7、根据。例: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0、在。例:

  ⑴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⑵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⑶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⑷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逆以煎我怀。

  12、为。例: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⑵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例:

  无以,则王乎?

  14、任用。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此,这。例:

  以一物体与物物争。(本义项指前一个“以”。)

  「以为」

  1、把当作或作为。例:

  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⑵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⑶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⑷相传以为雁荡。

  ⑸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⑹撰长书以为贽。

  ⑺寡君之以为戮。

  2、认为。例:

  ⑴以为且噬己为,甚恐。

  ⑵以为妙绝。

  ⑶人人自以为必死。

  ⑷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⑸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⑹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

  3、把制成。例:

  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高级汉语词典

  以

  yǐ

  <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use]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使,令 [take]

  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战国策》

  又如:以彰其慢(公开过失);以介眉寿(祝寿之词);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

  凭借;仗恃 [depend on]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子》

  认为,以为 [consider as ]

  我以日始出。——《列子·汤问》

  又如: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做,从事 [do]

  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叶绍钧《倪焕之》

  <助>

  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日观以西峰。——清·姚鼐《登泰山记》

  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

  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夫晴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战国策》

  加在能愿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如:可以;得以; 能以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8)名词,胡须

  (9)动词,像

  (10)代词,代指人或事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通“也”,《庄子·天道》:“动而持,发也机;察而省……”也与而为互文,互文通用,也作“而”义解。(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14页)

  er

  而

  and that; moreover;

  而1

  ér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颊毛也。――《说文》

  而

  ér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而

  ér

  (1)

  你;你的 相当于“尔”[you;your]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而

  ér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of]

  虞之与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而

  ér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而

  ér

  如,好像 [seem;like]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另见 néng

  而后

  érhòu

  [then;after that] 以后;后来;然后

  呜呼!今而后(以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清·袁枚《祭妹文》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今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而况

  érkuàng

  [let alone;to say nothing of] 连词。何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宋·苏轼《石钟山记》

  而立

  érlì

  [thirty years of age] 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而立之年

  而且

  érqiě

  [and;(not only…) but] 表示并列互相补充或递进

  他学习积极而且虚心

  而外

  érwài

  [other than] ……之外

  除此而外,别无他求

  而已

  éryǐ

  [that is all]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而2

  néng

  (1)

  通“能”。

  (2)

  才能 [ability]

  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

  戒之戒之,微而异之。――《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

  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管子·小匡》

  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商君书·慎法》

  (3)

  能够 [can]

  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墨子·非命下》

  不逢汤武与恒缪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辞·九章·惜往日》

  另见ér

  而

  ér ㄦˊ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下。

  ⑴成为,变成。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③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④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⑤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⑦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⑧因而化怒为悲。⑨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⑩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⑵做。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⑤李 李忠义 其城为坎以先登。⑥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⑦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⑧公输盘为我为云梯。⑨故为之说。⑩然得而腊之以为饵。(1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2)为坛而盟。(13)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14)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15)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16)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7)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18)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19)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20)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21)今为宫室之美为之。(2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23)为民诬太守者视此!(24)愿为小相焉。(25)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⑶作为,当作。例: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②何以为计?③子墨子解带为城。④此可以人为援而不可图也。⑤相传以为雁荡。⑥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⑦霓为衣兮风为马。⑧斩木为兵,揭竿为旗。⑨然后以六合为家, 函为宫。

  ⑷是。例: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③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⑤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⑦此为何若人?⑧必为有窃疾矣。⑨项燕为楚将。⑩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11)在药则未为良时也。(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13)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14)乃知太白“开风言风语入天镜”之句为妙。

  ⑸以为,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③窃为大王不取也!

  ⑹被。例: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④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⑤恐为操所先。⑥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⑦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⑧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⑨吾属今为之虏矣。⑩则为深谷林莽所蔽。(11)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12)为仲卿母所遣。(1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4)为国者无使为积之所劫域!(15)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1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17)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8)竟为秦所灭。(19)若是物特为天之所厚而择焉以存也者。

  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①夫子何命焉为?②何辞为?③秦则无礼,何施之为?④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⑻指心理活动。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⑼有。例: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敢用是为怨望。③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④顽童之为是心也。

  ⑽将来,将。例: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11)治理。例:①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③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④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12)装作。例:为除不洁者,引入。

  (13)为了。例: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③慎勿为妇死。④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⑤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4)给,替。例: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④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⑤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⑥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⑦今为君计,菲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⑧为汉家除残去秽。⑨请为筹之。⑩保为将军破之!(11)我固为子孙创业也。(1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3)君为我呼入。(14)公为我献之。(15)为君翻作《琵琶行》。(16)而为之记,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7)阿母为汝求。(18)臣请为王言乐。(19)即解貂覆生,为掩户。(20)为复守黜藏使者。(21)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之事,聊资一欢。

  (15)对,向。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③为之奈何?④如姬为公子泣,⑤怵然为戒。⑥为长者折技。

  (16)因为。例: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②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17)则“于”,在,当。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为市」谈交易。 例:一人去为市,(为市:这里指人口买卖)

  「为人」做人处世的态度。例: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⑵公子为人,仁而下士。⑶原是个宦家子弟,为人奸狡诡谲。

  为

  (为)

  wéiㄨㄟˊ

  ◎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1 开始 用古文如何表达

1、始

例句:先秦·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翻译: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2、初

例句:汉·佚名《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翻译:天色昏暗已是黄昏后,静悄悄的四周无声息。

3、伊始

例句: 清·端方《请平满汉畛域密摺》:“昔日本维新伊始,废藩置县,前此藩士,皆有世禄。”

翻译:昔日日本明治维新刚开始的时候,废除了封藩制设立了郡县制,此前的藩士都有世袭的俸禄。

扩展资料

一、始

文言版《说文解字》:始,女之初也。从女,台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始,女子的初生。字形采用“女”作边旁,采用“台”作声旁。

二、初

文言版《说文解字》: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初,起始。字形采用“刀、衣”会义。初,即裁剪衣服的开始。

古人称天地初开、人类诞生之际为“元”;称原始时代人们用兽皮遮羞保暖为“初”;称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太母为“始”。

2 “我”字在古文中是怎么形容的

1、“我”一般用:余、吾、我、予、某、昂、妾(女人)、愚、仆等等。

2、帝王人臣专用:朕、孤、寡人、本王、微臣、臣、下官、末将、本将、本督、本帅等。

3、通俗一点则用:鄙人、后学、末学、不才、奴家(女人)、在下、晚生、小生、晚辈、洒家(早期白话)、老朽、贫僧(和尚)、老衲(和尚)。

4、“余”和“予”在古代常常通用,常做主语、宾语和定语,表示单数如苏轼《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孟子·万章上》“予既烹而食之”(我已经做熟了而且吃掉了)。

5、“吾”和“我”在古籍中通用,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可以表示复数如《史记·项羽本纪》“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先生说的这些话,对我触动很大,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6、“朕”在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如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我父亲的名字叫伯庸);秦始皇以后就成为只能用于皇帝的专用代词了,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我是始皇帝)。

7、“昂”多用在《诗经》中,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人涉昂否,昂须我友”(别人涉水过河,而我却不,我要等待我的好友)。

8、“侬”属于吴地方言,魏晋南北朝时开始被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

3 一年在古文用一个字表达

1,年。

年其本义是年成,五谷成熟,即《说文解字》:“年,谷熟也。”引申为一年的收成、年纪、年节、年代、每年的等义,又是时间单位,指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

古文在叙述一年时间时,有“期年”、“周年”等,在这个周期内,可单独用“年”表示,如:是年(这一年),有年(五谷成熟),丰年(五谷大熟)。如春秋孟子《孟子·滕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意思是大禹治水,八年在外面,三过家门而不入。

2,岁。

岁有年,年龄,时间的意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岁,木星也。越歴二十八宿,宣徧阴阳,十二月一次。这句话的意思是岁,木星的别名。经过二十八星宿,走遍阴阳十二辰,十二个月一轮回。也就是一年。

3,载。

载是年的意思,指的是农历的年,而农历一年约为355日,与公历年相差约11日左右。 所以说一载约为355日。春秋诸子《尔雅·释天》:夏曰岁, 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意思是夏朝叫岁,商朝叫祀,周朝叫年,唐虞时代叫载。

4,秋。

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泛指岁月,四季,四时。如西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释义:皇帝与梁王在一起喝酒,皇上酒后淡然的说,我百年死后皇位传予你。

5,祀。

中国商代对年的一种称呼,先秦诸子《尚书·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意思是周文王十三年,武王询问箕子。

6,霜。

年岁,年岁的代称,犹言秋,唐代贾岛《渡桑干》:“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成阳。”意思是离开家乡后客宿在并州这个地方已经有十年,我回归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着故乡咸阳。

7,春。

泛指时为年。唐代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意思是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适,不可能知道此时竟辜负了随身的书剑,老于宦途风尘之中。

4 如何用文言文表达“前几天”

一般用“前日”;再前几天,就用“几日前”,或者用某某日,用天干地支来表达的,如丁亥日。

追述以前的事情时,往往加一个“初”字,表示当初的意思。古文的时间表达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 久之:很久。

《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

《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异日:将来。

《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

《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 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暝:天黑了。

《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当天。

《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中夜:半夜。

《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失时:过时。

《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 无何:没有多久。

《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 尔来:从那时以来。

《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

《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

《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既:已经。

《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既望:阴历十六。

《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适:刚才。

《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 几:将近。

《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初:刚开始。

《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未几:没多久。

《口技》:“未几,夫驹声起。” 寻:不久。

《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已而:不久。

《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遽:立刻、马上。

《察今》:“遽契其舟。” 瞬息:一眨眼。

《活板》:“瞬息可就。” 顷刻:一会儿。

《狼》:“顷刻两毙。” 少顷:一会儿。

《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食顷:一顿饭工夫。

《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卒:同猝”,突然。

《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倏尔:忽然。

《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秋: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哿亡之秋也。”

朔:阴历每月初一。《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今者:现在。《齐桓晋文之事》:“今者,有人语此,力足以举千钧。”

夜阑:夜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薄暮:傍晚。《岳阳楼记》:“薄暮冥冥。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盲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是诗歌的一种形式,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的字数在 58个字以内,59—90个字为中调,而长调是91个字以上。

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例如《沁园春 雪》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

诗、词、曲的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词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更为灵活。

词是韵文文体之一,又称"曲子词",即歌词。它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由于它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每个乐谱都必定属于某种宫调(类似今天的C调、G调之类),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东西的总和就是词调。每种词调都有一个名称(如《西江月》、《清平乐》),这个名称就叫词牌。

参考资料:

百度贴吧

1 文言文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 如何用文言文形容“时间过的很快”

须臾,少倾,俄而,寻,顷之,未几、少时,顷刻、间这些词汇都可以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文言文释义:

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3 古文中“日中”指几点

日中在古代指的是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这段时间。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

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这时候太阳最猛烈。

春分和秋分的合称。我国古人很早就知道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四个节气,并且用它们来确定四季的划分。因为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昼夜的长短相等,所以又叫做“日中”。

有的先秦古籍则把“日中”专指春分,如《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就是以二十八宿中的鸟、火、虚、昴四宿作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黄昏时的中星,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做宵中、夏至叫做日永(昼长)、冬至叫做日短。还有的先秦古籍把一天的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日中

-时辰

4 文言文中常见的表示时间的词有哪些

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

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异日:将来。《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

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暝:天黑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当天。《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中夜:半夜。《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

无何:没有多久。《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

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既:已经。《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既望:阴历十六。《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适: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

几: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初:刚开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未几:没多久。《口技》:“未几,夫驹声起。”

寻:不久。《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已而:不久。《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遽:立刻、马上。《察今》:“遽契其舟。”

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

顷刻:一会儿。《狼》:“顷刻两毙。”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倏尔:忽然。《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秋: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哿亡之秋也。”

朔:阴历每月初一。《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今者:现在。《齐桓晋文之事》:“今者,有人语此,力足以举千钧。”

夜阑:夜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薄暮:傍晚。《岳阳楼记》:“薄暮冥冥。”

表示时间少的词,例如俄尔,少顷

5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几个 下面我把首选的古汉语工具书——《辞源》上的解释作依据,补充一些中学课本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并打给你 而 一、ér 一颊毛,象毛之形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二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连词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⒏ 如果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四助词,跟“上”、“下”、“来”、“往”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或范围等,可译为“以”例如:《图画》:“古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 ⒈相当于“之”例如:《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⒉表语气略近于“兮”例如:《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够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 ⒉能力例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参考文献:《辞源》《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 回答:2007-10-18 16:22修改:2007-10-18 21:50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共0条评论。

其他回答 共2条回答评论 ┆ 举报 红红[智者]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舍生而取义”中的“而”表并列从语法角度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结构“舍生”“取义”,无轻重之分,更无递进,转折关系“舍生而取义”解释为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下面是“而”用法总结! 而 (1) 第二人称代词,(2) 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 2 ) 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⑧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本文共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修饰、转折等关系,想一想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探究“而”轻重音朗读的规律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递进、重读) (2)、若夫……岩穴暝 (承接、轻读) (3)、朝而往,暮而归 (修饰、轻读) (4)、溪深而鱼肥 (并列、轻读) (5)、禽鸟……而不知人之乐 (转折、重读) 小结:凡是表转折或递进意味,都需重读,凡连接词与词,有调节作用的则应轻读学生齐读,体会“也”和“而”的读法。

1 怎样学懂古文(内行人回答)

我的建议是:循序渐进学习以《王力古代汉语》为权威,从浅至深,编者安排的非常合理。套书从中华书局竖体的《史记》开始比较好,因为汉朝是古汉语承上启下的朝代,且《史记》传记较为通俗易懂。再准备几本有用的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社科院版《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辞源》或《辞海》语词类(三本),学问深了且有条件就再买套《说文解字》。另外一本带图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也有用(是《王力古代汉语》第三册通论的部分内容,不过有图,且有后加的内容)。汉朝以前的书,先看论语和孟子,因为简单且经典。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是其中的入门版。

另:《周易》《道德经》是古汉语里的难中之难,不过有今译今注的版本。

2 如何能学会读懂文言文

初学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许多虚词如“之、乎、者、也、矣、焉、哉”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实词要关注动词、副词、形容词等。

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根据我的经验在一个多学期吧),再阅读古文的时候,知道某些生僻实词的情况下一般的阅读不成问题的。多看、多读、多背、多积累,就渐渐变好了。

至于入门资料,课本上的课文是最好了,难度适中,适合初学。而学有所长的时候,可以参考《古文观止》《唐诗宋词三百首》《小窗幽记》《围炉夜话》等等。

祝学得开心! 一、咬文嚼字法。 咬文嚼字,就是仔细地读,研读每一个字词,句子,进行透彻地理解。

咬文嚼字是一件严肃而重要的工作。一般地说,要抓好以下两点。

(一)解释字义、词义、串讲句义。 宋代学者程颢说: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意不晓而见意者也。

文义即文字和文句的含义,这是浅层表面的东西。要弄清文义,当先排除词语障碍,这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事情。

特别是有些词语和句子初看仿佛好懂,但真正理解起来却又会似是而非,一切不能不求甚解,望文生义,尤共对初中生来说,必要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如二册教材一十六课《狼》中句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各自译为:少时:一会儿。

径:在,前:前面。此句的含义就为:一会儿,其中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诗人臧克家几十年如一日攻读《古文观止》。他说:我读古人书沈圈密点,旁注,十分认真,一字一句也不放过,以求吃尽书中味。

作家孙梨,一部《聊斋志异》读了十五年,仅复吟诵,精心阅读,细心揣摩,无不得其领,达到学以致用。可咬文嚼字的重要与必要。

(二)突破个别文字障碍。 所谓擒贼先擒王,攻克了句中的老大难字词,整个句子也就容易理解了,在读前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结合课文下注释试着说出每句话的大概意思,说不通的地方,用问号做标记,以备质嶷,初中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首先攻破句子中难于理解的字词。

二、朗读吟诵法 我国有诵读诗文的优良传统,学习文言文也离不了诵读的方法。诵读分吟读和朗读两种。

前者是声音较轻有节秦地读,后者也称朗读,是放开声音去诵读。我国的优秀古典名篇,意境深邃,语言精美,音调铿锵,声韵和谐,其有很强的音乐性,适合于吟读。

诵读有利于思索,诵读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口眼并用,心到口到。 诵读是把书面语变成口头语言,因而是诵读时要精力集中,不能分心,要做到声入心随,嘴也念,耳朵听,心中想,边读边体会文章的内容,意境。

进入一个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境界。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不仅能领略到景色的美好,而且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课堂上不仅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而且注重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按层次,由易到难诵读课文,力求达到诵读的三种境界。

(一)是读得准确、清楚 所谓正确、合理是指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达到这个朗读最基础的层次,关键在于平时随口练习。 (二)是读得流畅 所谓流畅,一是指语句流利,二是指音韵铿锵,如《桃花源记》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可读出对衬感来,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三)是读得有感情 这个较高的朗读层次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达成。 诵读,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

既要广读,又要精读,正如苏东坡所说:三分诗七分读。诵读得好,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生在学会以上两法,养成习惯后,可让学生自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