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告知惠安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具体路线?谢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能否告知惠安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具体路线?谢谢!,第1张

惠安好玩的地方有:

崇武古城

● 洛阳桥

● 净峰寺

● 科山寺

● 科山森林公园 

● 中新花园

● 中国雕艺城

● 一片瓦寺

● 平山寺

● 溪滨公园

● 山霞青山宫 

● 山霞青山湾旅游度假村 

● 洛阳云盖寺

● 洛阳陈金城、陈伯达故居

● 涂寨安固石亭 

● 崇武半月湾

● 崇武西沙湾

● 崇武赤湖海滨森林公园

● 崇武石雕博览园

● 小岞惠女民俗风情保护区

● 大岞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 音楼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 辋川虎屿岩景区

● 辋川侯卿古驿道

● 张坂大坠岛

● 百崎历史人文旅游区

● 净峰金熊观赏园

● 紫山笔架山

● 涂寨文笔峰

● 黄塘施琅将军陵园

● 螺阳王潮墓

● 螺阳盘龙古驿道

● 螺阳灵山仙境

● 武功大夫第

● 解放军烈士庙

● 獭窟妈祖庙

● 玉岭古寺

惠安海岸有黄金海岸之称,全长192千米,占全省的6%。沿海港湾密布。净峰斗尾港是大陆至台湾西海岸的最近港口之一,可供30万吨级巨轮自由出入,是规划建设中的中国四大中转港口之一。崇武港是国家中心渔港,半月湾、青山湾、净峰惠女湾竞秀争艳,崇武海岸则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

风景名胜

崇武古城、净峰莲城卫城、科山寺、科山森林公园、净峰寺、净峰惠女湾、平山寺、一片瓦寺、聚龙小镇、中新花园、溪滨公园、净峰龙山书院、中国雕艺城、山霞青山宫、 山霞青山湾、崇武半月湾、崇武西沙湾、小岞惠女民俗风情保护区、崇武赤湖海滨森林公园、崇武石雕博览园、紫山笔架山、净峰惠安女民俗风情、涂寨文笔峰、涂寨安固石亭、 辋川虎屿岩景区、辋川侯卿古驿道、螺阳盘龙古驿道、螺阳沈厝民居群、螺阳灵山仙境、黄塘施琅将军陵园、螺阳王潮墓、大岞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音楼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走马埭现代农业观光园、净峰金熊观赏园、武功大夫第、西沙湾解放军烈士庙、獭窟妈祖庙、龙山书院、玉岭古寺、小岞风车岛、小岞美术馆。

惠安木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名师艺人,可惜大多数只口碑流传其姓名,清代以前见诸文字的甚少,有所记载的主要是清代以后的名师。由于惠安木雕艺人成名后,并不固守本地,常常身怀绝技,远赴他乡甚至海外创业,因此,对他们的传承脉络的研究整理上难尽其详。但是,从有关文献、历史遗留的蛛丝马迹和口碑相传的痕迹中,也可以理出一条相对清晰的脉络。

2005、2006年福建省考古队开展了“晋江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的专题田野调查,对惠安音楼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重点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些排列较为规则的“柱洞”,证明了四千多年前,先民即在惠安滨海结庐而居,开始了朴素的木结构建筑和木构装饰技术。

明代设“匠户”张城筑寨,惠安木雕匠工不见于文献记载。清末民国时期,惠安出现了专业匠村,如“五峰石雕,溪底木匠,官住泥瓦”。清末民国重修的台北龙山寺、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开元寺等闽台名刹,都留下建筑“大木”与雕刻绘画相结合的艺术珍宝遗迹。王益顺的高徒曾参加集美亭阁、重修开元寺、鼓浪屿菽庄花园等的重修木雕构件雕刻。台北龙山寺的建筑装饰可以说是木雕与绘画相得益彰的典范,多层方形横梁错落有致,或浮雕卷曲舒展的花瓣和叶片,或透雕变形却神似的珍禽异兽、或彩绘自然山水、花鸟虬技及浮雕云水波;托梁圆雕伸展双翼的男性飞天舞伎;撑拱或透雕与圆雕混用的双狮舞球、二龙戏珠及百鸟朝凤的图形,或彩绘古典故事、传说与神话的画面;垂花用圆雕、高浮雕及透雕的技法,多层次地收缩雕刻曲卷舒展的花瓣,垂花顶部有面兽身之物双足紧抓花瓣,其背驮巨翅长啄异形鸟。这里木雕艺术所营造的氛围极具震撼力,它传承了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意蕴,又出现古印度、古波斯与古希腊文化的身影。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主导下,惠安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木雕工艺匠师。自20世纪60年代始,惠安木雕作品如《吹萧引凤》、《岳飞出世》等先后被选送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和意大利等国展示。改革开放后又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惠安木雕越来越多地显示其不同凡响的大家风范,从家庭作坊的传统中脱颖而出,以超凡脱俗的气势登上神圣的艺术殿堂,得到中国雕刻艺术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和尊重。中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更是赞叹“惠安木雕,世界第一”。一大批足可问鼎中国的现代木雕作品纷纷问世,如黄泉福的《祖国万岁》、《敢问路在何方》、《单刀赴会》、《皆大欢喜·18弥勒佛系列》、《天马行空·东方神马中国印》,郑国明的《霸王别姬》、《千年一浴》、《浩然正气》、《自在观音》,陈木林的《苏武牧羊》、《女娲补天》,孙文宏的《恒心》、《怡然自乐》,刘群伟的《刘海玩蟾》,庄国明的《闲憩》,孙文勇的《天伦之乐》;庄国明的《伟人毛泽东》、《弥勒举报》、《立莲观音》,在国内外先后荣获大奖,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海峡杯奖等等。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身怀绝技的木雕工艺大师。

中共惠安特支和涂岭农民协会、涂岭农民自卫军、惠安工农革命军驻地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涂岭中心小学。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惠安随即也开始“清党”,政治局势骤然变化。中共惠安县临委迅速从县城转移到农村坚持斗争。***员吴国珍、吴敦仁撤回涂岭,继续开展农-动。中共闽南部委指示惠安县临委“今后的工作方向,要以惠北涂岭为根据地,武装农民群众”,同时派***员施岑侬(化名张一峰)、许彩英(化名林一民)来涂岭工作。施岑侬、许彩英在鼎新学校任教,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和吴敦仁等人在涂岭组织“互助团”,会员60人,团址设在魁星楼,并以互助团为骨干,举办农民训练班、农民夜校,培训农-动骨干,扩大宣传影响。

经过广泛发动,6月14日,涂岭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在林角埔(村)召开大会宣告正式成立,农会会员1000多人,农民自卫军300多人-。施岑侬作为农会和自卫军的负责人主持成立大会并在大会上讲话。会后举行--,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直奔魁星楼广场。此后,农会和自卫军把魁星楼作为驻地和办公场所,开展轰轰烈烈的惩治,-棍、查禁烟馆、抗击土匪的斗争。

8月,根据中共闽南临委的指示,原中共惠安县临委负责人王德彰从厦门返回惠安,在涂岭建立中共惠安县特别支部,王德彰任书记,驻地亦设于魁星楼。特支下辖涂岭、林角、泗洲3个支部,党员12人。在特支的领导下,涂岭的农-动如燎原烈火,迅速扩展到全乡21个村以及晋(江)、惠(安)、仙(游)3县交界的三坪山区13个据点村,会员1200多人,农民自卫军500多人-,常备队21人-。涂岭成为全县农-动的中心。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大力开展“五抗”(抗租、抗债、抗捐、抗税、抗粮)斗争,先后进行了3次抗捐战斗,打退国民党惠安“田亩局”长陈民衷率的一个排和泉州“田亩局”长周俊烈率的一个连的征捐军队,又在驿坂村与企图剿灭农会强行收捐的海军陆战队一个营的正规部队展开激战,取得胜利。

1927年11月,中共闽南临委调施岑侬、许彩英回厦门,指派林泽民(又名张克敏,台湾人,黄埔军校学生)、林树勋(又名林剑平,台湾人,黄埔军校学生)前来惠安加强农运工作和武装斗争。惠安特支于12月1日在大埔园寺将千余人的涂岭农民自卫军改编为2个营13个连队,更名为惠安工农革命军,并进行正规训练。林泽民、林树勋负责军事训练,王德彰负责政治训练。工农革命军的驻地仍在魁星楼。

工农革命军成立后,-势力疯狂反扑。1928年1月11日午夜,国民党林寿国海军陆战队林炳洲团偷袭魁星楼,王德彰、林泽民、林树勋、廖立等同志不幸被捕。吴国珍等同志立即集合工农革命军追击营救,一路追至县城北郊,终因敌人紧闭城门,未能救出被捕的同志。1月16日,海军陆战队林寿国部杨献秋营300多人,从仙游园庄潜入涂岭西部山区,妄图剿灭工农革命军。接到情报后,吴敦仁、吴国珍、陈冬水等***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主动布伏,将敌人围歼在泗洲溪谷一带。经过2个多小时激战,毙敌30多人,俘敌70多名,缴获-支200多支,打得敌人闻风丧胆。是时,涂岭纵横三四十华里的区域,成为农民协会和工农革命军的天下。

1930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和泉州特委、惠安县委决定准备举行惠安武装暴-动-,成立福建红军惠安总指挥部和福建红军独立第一师,将涂岭的工农革命军500多人编为第一团。团长兼政委由福建红军惠安总指挥部总指挥、泉州特委军委书记陈平山担任。9月15日凌晨,红一团在长箱村恒德寺集结后,在陈平山的带领下,迅速包围涂岭恶霸地主的老巢惠枫车站,打响惠北暴-动-的战斗。

魁星楼1992年7月因建设涂岭中心小学文昌教学楼而被拆除。2006年在原址附近复建魁星楼新楼。新楼基本保留原楼外观,改用水泥构建,建筑面积162平方米。楼内布置为涂岭老区革命史展览馆,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许集美为展览馆题写馆名。魁星楼已成为泉港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泉港区委党史研究室

涂岭镇:涂岭镇地处泉港区西南部,与惠安、洛江、仙游三县区交接。全镇总面积157平方公里,占泉港区陆地面积的一半,下辖21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5万多人。镇党委下辖39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总支部2个,党支部19个,社区党支部1个,直属单位17个,党员1524人。涂岭镇民风淳朴,辖区内秩序井然,社会安定稳定。涂岭籍在外工商企业和政界人士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

施世纶(1659年一1722年),字文贤,号浔江,福建晋江县衙口乡(现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后被编入清朝八旗汉军镶黄旗。清靖海侯施琅之子,是清朝著名的清官。

施世纶因父荫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出任江苏泰州知州。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因政绩卓越,康熙皇帝欲把施世纶升迁外地,但因当地居民挽留,遂就地晋授扬州知府。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及康熙四十三年(1694年),分别调任江宁及安徽。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担任漕运总督。全名为"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为清朝漕运事务的高级官员,是年57岁。施世纶任漕督时,已经体弱多病,终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五月病故,终年64岁,施世纶墓位于福建省惠安县黄塘镇许田村。

施世纶为官清正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贵,勤于民事,在民间素有"施青天"之誉,被康熙帝称为"江南第一清官"。

我这里有篇报告,借给你作下参考吧。

惠东,指的是福建省惠安县东部,地域临海的祟武,小乍、山霞,净峰,东岭、辋川,涂寨等七个乡镇.面积约占全县的37%,人口约占全县的40%。至今还保留着许多特别的民俗,颇为世人注意.

  他们的族属是少数民族或汉族这些习俗为什么会被长期保,留下来解放前本地区已有学者提出一些见解.自80年代以来,全国乃至海外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历史学家及**艺术家……纷至沓来。许多学者深入后,已写出不少学术报告’,提出各种学术见解。就目前所见的调查报告,对惠东民俗大多偏重于妇女服饰和长住娘家婚俗,而忽略惠东男子和生态环境的调查,因此,难以全面反映惠东的民俗民风及其存在的历史原因。

  笔者先祖自明以来,世居崇武城东门内外祖家业渔,住城墙外与大昨村毗邻的港IQ村,母亲是地道的惠东女.身为惠东人,对于存在的这些习俗,早巳是司空见惯”,很少考虑其深层原因,真是‘熟视罔思”.今应学会邀约及诸多学者启发,试图作一探源,就其比较突出的几个方面,阐述于下:

  (一)海洋性格

  惠东这一三角形地带,曲对日夜不息波涛滚滚的海洋,铸造了区域的海洋人文、生态环境所形成的性格.女人在家务农,照顾家庭.男子主要职业为外出捕捞,他们时时要过耕风犁浪的风险生活,一出港有长达三,五个月的,短的也有三、五天的.熬着腥红的双眼归来,常要大块肉大碗酒补充.消除疲劳后,每喜听清婉幽雅的南膏或从事一些武术性的文娱活动.所谓“拳头、烧酒,曲’的三大乐趣,熏染了他们雄豪而多情的海洋性格.

  他们那驾驭惊涛骇浪的矫捷强健的体格,那刚强、勇敢、无畏的气魄,那豪迈的侠肝义胆、相互救助的同舟共济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的特征。

  (二)特别服饰

  现在惠东人的服饰,男子巳没有特点.但是在清水民国时期,男性渔民多著红柴汁(赤绛色)衣裤,这是用荔树木炼汁染白龙头细布而成的.为便于操作,裤头宽大,裤筒长只过膝盖,称“拢裤”;上衣开左衽(女性开右衽).问者渔民开左衽的道理,是冈右衽在海上作业顶风.真是“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 (《战国策·赵策二》)。

  至于女性的服饰,向为民俗研究者的热题。“惠东女”已成为今日福建省五大旅游品牌之一。这里不作细描,只是这些特别的服饰是有其传统性和延续性的,并非一夜春风,花开刀树。笔者外祖母是满清后期的人,母亲则是清水民初而至八十年代的.她们那一代是一派缁色的衣服,头上羊角似的棚状的遮盖,乌料巾、贴背、腰巾,搭链(俗称“插么”,起着现代人小提包的作用)。上衣并不太短,裤 筒则宽。小昨女人上衣腰身直形,大乍女则为大圆形.而如今,黄斗笠,花头巾、短袖、宽裤、蓝(绿)的弧形上衣与天空、大海,山峦,田野、沙滩谐和,真是“风回海色上衣冠” (明,黄吾野诗),海风吹拂,飘飘欲仙,令人悦目舒心,而闻名海内外。

  惠东人的服饰已历经几次重大改革与变化,但至今还存着明显的独特之处,她们穿这种服饰的依据是:实用与美观.如渔船进港,协助搬运鱼货,或出港挑水送粮,宽裤便于涉海,短袖便于操作.黄斗笠顶炎口,花头巾御风沙。而头巾的花卉图案和颜色,是美的选择,增加了女性的丰采、神韵.她们每人都有几—卜条,甚至几百条的头巾.

  服饰是文化因素,是群居生活的认同.同一色调,同一线条,同一体式,作有规律组合,是她们共同的审美观,合乎自己形体和当地时尚,是自己的位置和职业的需要,这也可能是同族群共有的标志.服饰是随生活要求和时代变化而推进的,其形成与演变是历史的延续.所以说,今日惠东女服饰的亮丽鲜明是今日社会亮丽鲜明的折射。民、清以及明、元、宋以前,也有与当时社会特点和生活需要相适应的服饰。鉴古论今,惠东女的服饰,不能不说是一种特别的服饰.

  (三)长住娘家

  惠东,除崇武缄内之外的农村,均流行娇后仍住娘家,逢年过节始凹夫家的习俗。有的学者认为,这因为男子长年出海,或外出打工常不在家,而过去女子娇龄一般只有五六岁,要应付大家亲人和陌生人群,须过一段时期才能适应.男性也可能认为自己长期外出打下,午轻的妻子和父母居住,他们会比较放心.

  惠东女即使到夫家,初期也极少与丈夫同床,只有怀孕生子或夫家花钱抱养个小孩,才在夫家长住下来。

  对于这种婚俗的由来,不少学者都有自己的观点:林惠样教授从古代婚姻史推测,认为这是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的遗俗。蒋炳钊教授认为是闽越族的遗留.而香港乔健教授则认为这种婚俗,实不失为一种最照顾多方面需要的办法.同时他认为“不落夫家”是因为受非汉族的影响,或深受非汉的涵化,或者本身是非汉的后裔。

  因解放后同姓可婚,而渔村多同一姓,已可就村取亲,相见容易.况且时代推进,新风吹入,此婚俗也在逐渐变化了.

  (四)文身

  许多民族在早期发展阶段,每每存在一种风尚,即用针在人体全身或局部刺下自然物或几何图形,有染色亦有不染色的。研究者认为,文身可归纳为:勇美壮武男子的标志:部落祖先的图腾:水上生产避蚊龙的一种习俗;享有成婚权利的标志。总之,文身一般作为图膊的标志,有的民族藉以表示等级身份或作社会秘密记号.直到现代,有些少数民族还保留此俗。

  惠东男子和女子,至今也有沿袭少—俗。小乍女多喜把自己名字文在皮肤上.男青年则有发现刺小龙小蛇或两个四边形的。现全球风靡一种“纹彩”,这“纹彩”不同于文身.文身系剖刺后染色.“纹彩”却是先抹转色油于肤上,然后复以图案纸,再细描轮廊,将一种特殊颜色涂抹其上。文身永不褪色,“纹彩,只可保持一至三周.“纹彩”被现代青年作为终生贴身的饰品,是彰显自我的生活情趣和需求,充分体现艺术和科学,激情与动感相结合的现代人的审美观.

  古代的文身与现代“纹影”。各有不同的内涵,但其意向都是为了引人注目。

  (五)饰齿

  惠东女(男性偶见)至今沿袭饰齿镶牙的风俗,婚前在两个门牙镶上金属或黄铜做的牙套。这是古代凿齿的遗风.

  台湾《彰化县志》载: “高山族女有夫,断其旁二齿授男,其某日就妇婚终身住妇人处.”高山族的女断齿授男,男就妇室婚,可见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习俗.

  (六)赤足

  惠东的男女过去每多赤足,称为“粗脚”.清朝及民国初时,赊祟武械内女人缠足,城外村落的女人都是天足一双,在沙滩、田野奔跑劳作.即使到了共和国,处处还可看见赤足或穿木履的人.随着生活提高,时代进化,他们逐渐转穿海绵或塑制的拖鞋,而后发展到命-鞋、皮鞋.这种“衣着卉服,赤足行走,便于用舟。”自是古代先民的生活习惯.

  此外,还有男女分别的组织,如少女的“姐妹伴”、青年男子的“少年伴”,以及俗鬼、祭神、巫术、“夫人妈”、“房头神”、“头目公”等等奇异的风俗和信仰,这与当地的生活特点也应有密切的关系。

  惠东目前还存在的这些奇特的习俗,显然不是汉人入迁时带来的,应是本地区先民的文化遗存.

  据民族学家和考古学家研究证实,福建土著民族为闽越族。史书记载,闽越族显著的文化特征是——在物质文化方面有:水稻种植,喜食异物及蛤、螺、蚌等水产品动物,发达的葛麻纺织业,使用石锛和有段石锛,精良的铸剑术,善于用舟,惯于水战,营造“干栏”建筑,大量烧用几何印纹陶器和原始青瓷器等.

  在精神文化方面有:操有鲜明特点语言,流行断发、文身和拔牙习俗,保留浓厚的原始娇俗,崇拜鬼神和蛇图腾,实行崖葬等.

  文化特征的形成与当地生存环境和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惠东今日存在的这些习俗,似乎可以或多或少找到其先民文化遗存的答案.

  印纹陶文化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发达于商周,衰弱于秦汉,它与百越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历史是相符合的,故这种文化被认为是百越民族典型文化特征.闽越为百越民族的一类,几何印纹陶,同样构成先秦时期闽越文化的特征,故认为福建古代民族是有根据的。惠东古代群亦属闽越族分布区之一.

  据考古资料证明,惠东开始有人类在十地上聚居、生息,开发的历史已相当悠久.祟武的大乍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岩石土坡间的40X30米的范围内散露多种陶片及已风化的属于人类食后抛弃的蚧蜊壳,文化堆积层厚约1米.遗址在1985年山省文化管会和县联合进行文物普查发现,采集了石刀、残石锛和不少陶片,此后又得陶片百余件,可辨的器形有斧 缸、罐等, 陶质多为红、橙红、黑色陶,纹饰有篮纹、绳纹、斜线纹、云霄蚊和附加堆纹等。经鉴定分析属“闽越文化型”,说明闽越族的人,曾居住在祟武海域这一带。而这一族群是今日惠东人,今日惠东人是古代闽越的遗民。

  此外,如前文提到,大海提供了惠东一带渔民的衣食之源,他们在与大风大粮的搏斗中,练就驾驭的本领和勇敢的性格,这与古代越人“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如出一辙.文身、凿牙显然已发生了变化,这也是历史发展所必然的.但其遗风尚存,目前惠东民俗中最有明显特色的是:显性历史文化即服饰:隐性文化即为妇女长住娘家的婚俗。

  探讨惠东人的族属,从考古资料和民俗资料看,大多学者都认为闽惠古代住良为闽越人,在这方面已取得较多的共识.现在从民俗学来探讨族源,应有古代和现代之分。古代越族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已有很大的变化,百越族人在汉代已开始清失,大最溶入汉人之中,福建情况也不例外,惠东情况亦是如此。古代闽越人已成为今口福建汉人中的一个主要来源。

  可是人们不禁要问:如果说惠东人是汉族,为什么邻近如北边渊州湾上的仙游、莆出;南边泉州湾下的晋江、南安,他们也是汉族,但并不见有如惠东人这些特别的习俗

  这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有汁划地深层地再发掘再发现地下更多具体历史资料和实物,对其习俗进行分析比较.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