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堂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神堂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神堂 41 出处 42 穴名解 43 所属部位 44 神堂穴的定位 45 神堂穴的取法 46 神堂穴穴位解剖 461 层次解剖 462 穴区神经、血管 47 神堂穴的功效与作用 48 神堂穴主治病证 49 刺灸法 491 刺法 492 灸法 410 神堂穴的配伍 411 特效 412 文献摘要 5 经穴别名·神堂 51 上星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上星穴的定位 56 上星穴的取法 57 上星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上星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上星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上星穴的配伍 512 文献摘要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堂 1 拼音

shén táng

2 英文参考

Shéntáng BL 44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àngxīng GV23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éntá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4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4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神堂:1.经穴名;2经穴别名。[1]

4 经穴名·神堂

穴位 神堂 汉语拼音 Shentang 罗马拼音 Shentang 美国英译名 God's Temple 各

号 中国 BL44 日本 44 法

国 莫兰特氏 V39 富耶氏 德国 B39 英国 B39 美国 BI44

神堂为经穴名(Shéntáng BL 4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神指神灵,堂即殿堂,心藏神,神指心,此穴与心俞平列,如心神所居之殿堂,故名神堂[1]。神堂穴主治胸背、心肺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脊背强痛,胸闷,腹胀,善噫,咳嗽,气喘,背痛,心痛,心悸,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现又多用神堂穴治疗心脏病,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哮喘,背肌痉挛,肩臂疼痛,心绞痛等。

41 出处

《针灸甲乙经》:肩痛胸腹满,凄厥,脊背急强,神堂主之。

42 穴名解

神指神灵,堂即殿堂,心藏神,神指心,此穴与心俞平列,如心神所居之殿堂,故名神堂[1]。

神,意指心神。堂,是高大明敞的居室,指其犹如心君用事的明堂。心为藏神之地,此穴在第5胸椎棘突下两旁,与心俞穴平,为心神所居之堂舍,是治心病的重要腧穴,心藏神,故名神堂。[2]

43 所属部位

背部[3]

44 神堂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神堂穴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4][5]。

神堂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坐或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5]。

神堂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45 神堂穴的取法

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坐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平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处取穴。

俯卧位,第5胸椎棘突下与肩胛骨内侧缘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2个椎体,其下缘水平线与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直线交点即是神堂穴[7]。

46 神堂穴穴位解剖

神堂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第五肋间隙。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分布著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皮肤由第、四、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在第五、六肋间隙后方,由肩胛骨的脊柱缘、背阔肌上缘和斜方肌下缘之间围成三角区,该区为听诊最清楚部位,故命外为听诊三角。但它又是胸后壁较薄弱部位,其胸腹腔内,相对应有胸膜腔、肺、膈、肝(右侧)、胃(左侧)等器官,因此,不应深刺。

46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1]。

46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5、第6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膈神经、肩胛背神经和第5、第6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通过[5]。

47 神堂穴的功效与作用

神堂穴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作用[1]。

神堂穴具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功效[9]。

神堂穴在心俞之旁,故可治疗心脏病[9]。

神堂穴临近于肺,可治疗肺病[9]。

神堂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第2侧线上,故能治腰背部的经脉病[9]。

神堂穴有清肺宁心、理气安神作用。主治气喘,心痛,惊悸,胸闷,咳嗽,脊背强痛。[2]

48 神堂穴主治病证

神堂穴主治胸背、心肺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脊背强痛,胸闷,腹胀,善噫,咳嗽,气喘,背痛,心痛,心悸,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现又多用神堂穴治疗心脏病,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哮喘,背肌痉挛,肩臂疼痛,心绞痛等。

神堂穴主治胸背、心肺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脊背强痛、胸闷、腹胀、善噫等[1]。

神堂穴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背痛[8]。

神堂穴主治心痛,心悸;咳嗽,气喘,胸闷;脊背强痛[6]。

神堂穴主治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等[5]。

现又多用神堂穴治疗心脏病、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等[1]。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

2 运动系统疾病:背肌痉挛,肩臂疼痛;

3 其它:心绞痛,肋间神经痛。

49 刺灸法 491 刺法

斜刺03~05寸[5]。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8][6],局部有酸胀感[6]。

注意:本穴体内对应心脏,故不能深刺,以免引起气胸。

492 灸法

可灸[1][8][6]。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410 神堂穴的配伍

神堂配内关、神门,有宁心神,调心气的作用,主治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

神堂配厥阴俞、内关、心俞,治心脏病[6]。

神堂配尺泽、肺俞,治肺脏病[6]。

神堂配心俞、内关、神门、三阴交,治失眠[6]。

411 特效

用双手拇指直接点压神堂穴,可治咳嗽、气喘、脊背强痛等:经常用 槌敲打神堂,可畅通气血,调理肺、胃功能[7]。

4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肩痛胸腹满、凄厥、脊背急强,神堂主之。

《针灸大成》:主腰背脊强急不可俯仰,洒淅寒热,胸满气逆上攻,时噎。

《循经考穴编》:一法刺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五分,主腰背脊强,洒淅寒热,逆气喘噎哮嗽痰涎。

5 经穴别名·神堂

神堂为经穴别名,即上星[1][5]。出《针灸聚英》。

穴位 上星 汉语拼音 Shangxing 罗马拼音 Shanghsing 美国英译名 Super Star 各

号 中国 GV23 日本 23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2 富耶氏 德国 LG22 英国 Gv23 美国 Go23

上星为经穴名(Shàngxīng GV23,DU23)[1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属督脉[10]。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10]。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

51 上星穴的别名

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上星一穴,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者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

53 穴名解

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10]。

上,指头部。上者,升也,大也。中医有鼻通天气,目比日月之说;穴在前头部正中,正为阳精所聚之处。穴居头上,犹如星之居上,精英四照,故名上星,又名神堂、明堂。[2]

54 所属部位

前头[11]

55 上星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上星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4]。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正坐仰靠取穴[10]。

上星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12]。

上星穴在督脉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56 上星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处取穴。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正坐仰靠取穴。[10]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发际中点入发际1寸处取穴;若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寸取穴[13]。

57 上星穴穴位解剖

上星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分支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10]。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14]。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14]。

布有额神经分支,额动、静脉分支及颞浅动、静脉分支[12]。

58 上星穴的功效与作用

上星穴具有熄风清热、宁神通鼻的功效。

上星穴有清热散风,通窍明目作用。[10]

上星穴为督脉之气所发,泻之可清督脉之气,以达通窍止血、清利头目之目的,临床以治疗鼻衄、鼻渊等鼻疾为主。[15]

上星穴主治鼻不通,目眩,睛痛诸疾,有清脑利窍、疏通血脉之功。凡属风热上冲,鼻塞、鼻衄、风眩、目不远视、如雾迷蒙,一切上焦风热、头目不清之症,悉可取此。[2]

59 上星穴主治病证

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

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等[10]。

上星穴主治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疟疾、热病[14]。

上星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渊,鼻痈,鼻衄,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疟疾;痫证,癫狂;呕吐,烦满[13]。

上星穴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鼻塞,鼻出血,癫狂,痫证;以及前额神经痛,鼻炎,角膜炎,近视等[12]。

治眩晕,头痛,目赤肿痛,面赤肿,迎风流泪,鼻渊,鼻鼽,鼻痔,鼻痈,热病汗不出,疟疾,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前额神经痛,神经衰弱。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 5~08寸[10][12];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0]。

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13]。

平刺05~1寸[14]。

注意:新生儿及囟门未闭合时慎用[10]。

小儿前囟未闭者禁针[13]。

5102 灸法

可灸[10][13][14]。

艾条灸5~10分钟[12]。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注意:小儿前囟未闭者禁灸[13]。

511 上星穴的配伍

上星穴配百会、合谷治头风[10]。

上星穴配迎香、素髎、合谷治鼻出血,鼻炎[10]。

上星穴配肝俞治目赤、目痛、目痒等[10]。

上星配百会、囟会、承光,有清热利窍的作用,主治鼻塞不闻香臭,头痛。

上星配合谷、足三里,有疏风清热,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鼻渊,眩晕。

上星配肝俞,有散风清热,疏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泪出,多眵。

上星配风府、禾髂、风池、水沟、百会、百劳、风门,治鼻渊、鼻痔[13]。

上星配百会、神庭、前顶、攒竹、丝竹空、风池、合谷,治眼目风热[13]。

上星配风池、天柱,治头眩[13]。

上星配大椎,治痃疟[13]。

上星配前顶、百会、阳谷、合谷、关冲、昆仑、侠溪,治头风[13]。

512 文献摘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面虚肿,鼻塞不闻香臭,目眩,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远视。

《针灸大成》:主面赤肿,头风,头皮肿,面虚,鼻中息肉,鼻塞头痛,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眩,目睛痛,不能远视,口鼻出血不止。不宜多灸,恐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针灸聚英》:以细三棱针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

《类经图翼》:又十三鬼穴,此名鬼堂,主百邪癫狂,当在第十次下针。

对于白癜风,祖国医学很早即有记载。称之为“白蚀症”、'白处'、'白毋奏'、'白癞'、'白癜'、'白癜疯'、'癜风'、'白驳'、'白驳风'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著作《五十二病方》中有治疗“白处”的记载。隋朝巢元方等著的《诸病源候论》正式记载“白癜候”。清朝王清任著的《医林改错》论证白癜风为“血瘀皮里”。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因病机 5 症状 6 治疗 61 针灸治疗 611 体针 612 耳针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惊风的穴位 2 治疗惊风的方剂 3 治疗惊风的中成药 4 惊风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惊风 1 拼音

jīng fēng

2 英文参考

infantile convuls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infantile convulsio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惊风(infantile convulsion[1])为病名[2][3]。是指以神昏、抽风、惊厥为主要表现,以搐、搦、掣、颤、反、引、窜、视八候为特征的儿科疾病[2][1]。儿科常见疾病之一[2]。即惊厥[2]。

唐以前将本病归入痫证中,《太平圣惠方》才定惊风之名[2]。

4 病因病机

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类[3]。

古人将发病暴急,出现壮热、烦渴等热证者,称为急惊风[2]。急惊风多由外感热病,内热炽盛;或痰火积滞,化热生风;或暴受惊恐,气血逆乱等造成[3]。慢惊风则多因虚而致。吐泻过多、久病伤阴、脾胃素弱及急惊风日久失治等,均可致阴血亏损而虚风内动[3]。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多未健全,故而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所致[3]。

5 症状

惊乃强直和痉挛的表现,故古代有的医家把惊风与痉作为通用名词[2]。如《寓意草》、吴鞠通《解儿难》、《幼幼集成》都认为惊风即是痉病[2]。风乃言其病因,《内经》所谓“诸暴强直,皆属于风”[2]。凡因风而引起的各种抽搐症状,皆可名之为惊风[2]。近代习惯上将痉厥出现于成人的称痉病,出现于幼儿的称惊风[2]。

一种以四肢抽搐和意识不清为主证的儿科常见证[3]。以搐、搦、掣、颤、反、引、窜、视等八个主要症状为其特征[2]。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7岁以上的则逐渐减少,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2]。病情变化极快,多危及生命[2]。

临床上,急惊风症见发病迅速,突然神昏抽搐,甚至角弓反张[3]。外感热病者多伴壮热面赤,口渴烦躁;痰热者则见喉间痰鸣,痰壅气促或发热,腹胀;惊恐而发者则四肢欠温,夜卧不宁,易惊易啼[3]。慢惊风症见抽搐时发时止,缓慢无力,病程较长[3]。常伴神倦嗜卧,形瘦面白,便溏等症[3]。

6 治疗

治疗原则,急惊以疏风解毒,开窍豁痰,平肝镇痉为主;慢惊以回阳救急,逐寒荡惊,温中健脾为主[2]。

61 针灸治疗 611 体针

急惊风取水沟、印堂、十宣、合谷、太冲等穴为主[3]。症急者可指掐人中穴[3]。高热加大椎、曲池;痰热者加丰隆、中脘;惊恐者加神门、涌泉[3]。慢惊风可轮取脾俞、胃俞、肝俞、肾俞、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筋缩等穴[3]。酌用灸法[3]。

612 耳针

取下脚端、神门、脑、缘中、心等穴[3]。高热者加耳尖点刺出血;慢惊风酌加肝、脾、肾、屏间等穴[3]。中强 [3]。

7

2.1性味

2.1.1《本经》:“苦、平。”

2.1.2《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苦甘。”

2.1.3《别录》:“甘、无毒。”

2.1.4《福兴药志》:“性味同寄主有关。沙梨寄生性清凉,味甘酸。”

2.2归经

2.2.1《本草求真》:“入肝、肾。”

2.2.2《本草再新》:“入心、肾经。”

2.2.3《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2.2.4《福兴药志》:“归经同寄主有关。沙梨寄生入肺、脾、肝经。”

2.3主治

2.3.1《本经》:

“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

2.3.2《别录》:

“主金疮,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馀疾,下乳汁。”

2.3.3《药性论》:

“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

2.3.4《日华子本草》:

“助筋骨,益血脉。”

2.3.5《滇南本草》:

“生槐树者,注治大肠下血、肠风带血、痔漏。生桑树者,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生花椒树者,治脾胃寒冷,呕吐恶心翻胃;又用治梅疮毒,妇人下元虚寒或崩漏。”

2.3.6《本草蒙筌》:

“散疮疡,追风湿,却背强腰痛。”

2.3.7《生草药性备要》:

“消热,滋补,追风。。。养血散热,作茶饮,舒筋活络。”

2.3.8《玉楸药解》:

“治痢疾。”

2.3.9《医林纂要》:

“坚肾泻火。”

2.3.10.《本草再新》:

“补气温中,治阴虚,壮阳道,利骨节,通经水,补血和血,安胎定痛。”

2.3.11《药材学》:

“治动脉硬化性高血压。”

2.3.12《辽宁经济植物志》:

“治郁血性肾炎,月经困难,咯血,瘰沥,心脏诸病及早期肺病。”

2.3.13《湖南药物志》:

“治肝风昏眩,四肢麻木,酸痛,内伤咳嗽,小儿抽搐。”

2.3.14《广西药植名录》:

“除风湿,消肿,清热,祛痰,顺气,止咳。治痢疾,疮疥,吐血,子宫脱垂。”

2.4用法与用量

内服:原药用水洗净,润透,切段,晒干,煎汤,3-6钱;入散剂、浸酒或捣汁生用或酒炒服用。

2.5经典论述

2.5.1《本草经疏》:

“桑寄生,其味苦甘,其气平和,不寒不热,固应无毒。详其产主治,一本于桑,抽其精英,故功用比桑尤胜。腰痛及小儿背强,皆血不足之侯,痈痛多由于营气热。肌肤不充,由于血虚。齿者,骨之馀也,发者,血之馀也,益血则发华,肾气足则齿坚而发眉长。血盛则胎自安。女子崩中及内伤不足,皆血虚内热之故。产后则馀疾,皆由血分,乳汁不下,亦由血虚。金疮则全伤于血。上来种种疾病,莫不悉由血虚有热所发,此药性能益血,故并主之也。兼能祛湿,故亦疗痹。”

2.5.2《本经逢原》:

“原生得桑之馀气而生,性专祛风逐湿,通调血脉,故《本经》取治妇人之腰痛,小儿背强等病,血脉通调而肌肤眉须皆受其荫,即有痈肿,亦得消散矣。”

2.5.3《本草求真》:

“桑寄生,号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发主血,苦入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不致痿痹而酸痛矣。甘补血,血得补则发受其灌阴而不枯脱落矣。故凡内而腰痛、筋骨笃疾、胎堕,外而金疮、肌肤风湿,何一不借此以为主治乎。”

2.5.4《本经》:

“桑寄生实,明目。”

2.5.5《陶弘景》:

“桑上者名桑上寄生尔。诗人云,施于粉上,方家亦有用杨上风者,则各随其树名之,形燎犹是一般,但根津所因处为异。”

2.5.6《唐本草》:

“桑上寄生,寄生槲、榉、柳、水杨、枫等树上,子黄、大如小枣子。惟虢州有桑上者,子汁甚粘,核大似小豆。叶无阴阳,如细柳叶,厚肌。茎粗短。”

2.5.7《蜀本草》:

“诸树多有寄生,茎叶并相似。……叶如橘而厚,软茎如槐而肥脆。今处处有,方家惟须桑上者,然非自采,即难以别,可断茎而视之,以色深黄者为验。”

2.5.8《图经》:

“叶似龙胆而厚阔,茎短似鸡脚而肥脆,作树形,三月、四月花黄赤色,六月、七月结子,黄绿色,如小豆,以汁稠粘者良也。”

2.5.9《纲目》:

“寄生高者二、三尺,其叶圆而微尖,厚而柔,面青而光泽,背淡紫而有茸。人言川蜀桑多,时有生者,他处鲜得,须自采或连桑寄采者乃可用。世俗多以杂树上者充之,气性不同,恐反有害也。按郑樵《通志》云:寄生有两种,一种大者,叶如石榴叶;一种小者,叶如麻黄叶,其子皆相似。大者曰茑,小者曰萝。今观《蜀本》韩氏所说,亦是两种,与郑说同。”

2.5.10《本草蒙筌》:

“凡风湿作痛之症,古方每用独活寄生汤煎调。川续断与桑寄生气味略异,主治颇同,不得寄生,即加续断。”

2.6古籍方选

2.6.1《千金方》独活寄生汤:治腰背痛,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

独活三两,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地黄各二两。上十五味细锉,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也。

2.6.2《圣惠方》:治妊娠胎动不安,心腹刺痛。

桑寄生一两半,艾叶半两(微炒),阿胶一两(捣碎,炒令黄燥)。上药,细锉,以水一大盏,去滓。食前分温三服。

2.6.3《杨氏护命方》:治下血止后,但觉丹田元气虚乏,腰膝沉重少力。

桑寄生,为末。每服一钱,非时白汤点服。

2.6.4《杨氏护命方》:治毒痢脉脓血,六脉微小,并无寒热。

桑寄生二两,防风、大芎二钱半,灸甘草三钱。为末。每天服十钱,水一盏,煎八分,和滓服。

2.6.5《湖集简方》:治膈气。

生桑寄生捣汁一盏,服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