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
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情况。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 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不知谁之子,“老子”强名曰:“道”。
道与意识
“道”是推动宇宙运行最根本的规律,是“天”的意识,它不受时空的限制。
意识分为意和识,意就是思考,就是基于概念达成目的的过程,识就是感受,就是诠释概念的过程。
当我们去思考“道”时,它从一个巨巢中生生不息,于是万物生,当我们去感受它时,天人合,于是万物静。
道是宇宙最根本的力,它无时无处不在,它超越时空,即在变又不变,若一定有规律则“大道至简”
人脑是小宇宙,人有意识,而天也有意识,意识并非物,天的意识和人的意识没有分别,都从于道,人的意识和天的意识是纠缠在一起的,所以你的想法一定有天的烙印,你的命运同样也不全由你掌握。
明道道长算得很准!
我是从百度地图上搜到的研几周易,直接开车过去的。主要是因为事业上有些阻碍,孩子学习也是有些问题。
找明道道长给算了一下事业和孩子的学业,算的飞常准,说我在事业单位,两次提拔都因为小人阻碍没上去,孩子最近厌学,玩游戏上瘾,我都惊呆了。这个东西真没法说,反正我是彻底相信了。
算完了让师傅给想办法化解了一下,期待有很好的效果。反正算的是很准。
大家要是想找道长看事情,可以直接百度地图搜一下研几周易就能搜到,很不错。外地的太远就算了。
是的,易筋经的确为明末天台紫凝道人所创,他结合了武术各家门派的优点,以气渐行为引导方式,通过参观了佛教的禅坐、道教的养生、儒教的义理,并吸收了气功心法的精髓,才创出这本以气功心法为主的易筋经。清朝时,由于南少林寺广收善缘,加上社会动乱,生活过得苦不堪言,加上所收弟子多为民间的拳师,或一些江湖术士、侠士等,而并非真正依出世间而出家者,后来又与洪门及天地会、白莲教等民间社团有牵扯关系,朝廷在诛杀乱党时,也曾追杀至南少林,最终南少林毁于一次战火。因为在这之前,少林人士早已闻之朝廷要诛杀乱党,南少林住持为了保护一些江湖侠客的安危,并让大家都强身健体,除了组织僧团集体练习少林拳之类的功夫外,将一些心法也拿出来让大家练习,其中就包括易筋经。后来江湖上越传越神,以至于很多人都想得到这本天竺神功,据说练此功夫可以治病。所以少林方丈不得已,才广印易筋经,以流传民间。也让人由此误解了这是少林寺的功夫。后来近代,很多人在练习此功时,觉得以前的着式太繁琐,所以更改,又觉得此心法与洗髓经有些出入,故将二者合一,名为易筋洗髓经。此经是由多人的心得集结而成,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易筋洗髓经了。它的确存在,而单本的易筋经古籍本还在,我前些日子在一家图书馆还见到了,可惜没有白话文,看不懂。单本的洗髓经我至今未闻及。
格在这里是参悟,体会的意思。
王守仁本来笃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但经过使他刻骨铭心的格竹子之理实践的失败,开始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在记载他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的《传习录》中,王守仁叙述了自己早先格竹子之理这件事:“大家都说要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但能够身体力行的并不多,我年轻时候,曾经实实在在地做过。有一年,我跟我的朋友一起讨论通过格物致知来做圣贤,决定先从自家花园亭子前面的竹子格起。我的朋友对着竹子想穷尽其中的理,结果用尽心思,不但理没格到,反倒劳累成疾。于是我自己接着去格竹子,坚持了七天,结果同样是理没有格出来,自己反生了一场大病。当时还以为自己和朋友没有做圣人的能力,现在想起来,朱熹的格物致知,从认识的对象、认识的方法、认识的目的上说都搞错了。”
王守仁通过对格竹子之理失败的经验的总结,认为在朱熹的“格物致知”论中,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的事物,认识的方法是外在的观察,认识的目的是增进知识。王守仁对朱熹的这种“格物致知”论非常不满,提出了自己的“致良知”学说。所谓“致良知”,就是说认识的对象应该是自己的心灵,认识的方法应该是向内的自我体验,并将自己的体验即心中的天理推广到外部事物之中。当然,对作为认识的最终目的即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来说,它们之间没有原则性的区别。
同时,如果我们将朱熹与王守仁的观点加以对照分析,就会发现王守仁对朱熹思想的理解是从他自己的意图出发,并不等于就是朱熹的原意。事实上,从认识对象上讲,朱熹自己就讲过“炊沙岂能成饭”,并不赞成泛泛观察自然事物;从认识方法上讲,朱熹是格物、致知并提,外在观察、内在推理并重,并不是只向外格物;从认识目的上讲,朱熹是增进知识、提高境界并重,并且希望用增进知识来帮助提高境界,并不是只注重增进知识。
本文2023-08-20 10:13:3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9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