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为何会那么困难?想要传播古迹文化,究竟该怎么做?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古籍修复为何会那么困难?想要传播古迹文化,究竟该怎么做?,第1张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古籍承载了这悠久的历史。而中国古籍数量巨大,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蕴含了我国文化中精髓的部分。现如今传世古籍大概有十余万种,它们的保存状况却不是很好。许多古籍修复工作者一直在拼命的修复,然而古籍修复工作依然进展得十分缓慢。为什么古籍修复那么困难呢?

其一是古籍破损严重,这是很多图书馆都出现的问题。很多古籍破损严重到不能翻阅的程度,这给修复人员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古籍在流传的过程中不仅受到自然的侵蚀,还经历了人为的破坏。随着时间的流失,纸张变得很脆,一碰就会碎。其二是很多古籍都是通过购买,收集,捐赠等方式进入图书馆的,书籍在进馆之前保存程度不同,有些古籍甚至还有残损。其三是资金问题,古籍修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设备不足,人员不足。其四是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受到人为损坏,很多人在翻阅书籍的时候没有保护的意识,导致一些古籍在后期借阅的过程中损坏了。

那么想要传播古迹文化应该怎么做呢?其实现在随着人们对古籍保护认识程度的加深,古籍修复的过程越来越专业,主要是修复,尽量保持古籍的原汁原味。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在修复的过程中要保持书籍的原意,不要放太多的主观因素。在用于修复古籍的设备和材料中,要注意成分,不能对古籍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在修复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古籍的保护,比如将古籍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延长古籍的寿命。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在图书馆借阅古籍时要注意轻轻翻页,尽量做到轻拿轻放,减少古籍的磨损程度。

65岁博士后回乡种菜,95后女孩热衷古籍修复,他们的闪光点在于都在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65岁的老人在众人的眼中是迷一样的存在,因为他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后,所以他本人的工作生涯一直都是光环璀璨的。他曾在河南一所高校里当教授,但是如今的他却又回到了农村去当一个普通的农民,很多网友都表示不理解这个老教授是怎么想的。

原来他是一位医学博士,在这20年间一直都在关注中草药的研究,同时他觉得菊苣的作用是非常全面的。首先这种植物的叶子可以直接被做成沙拉食用,而且这个植物的根部可以当成咖啡的替代品。如果能够在农村带动农民一起种植这个植物的话,那么这种行为也能让当地的农民的收入有所提升。也就是说这个博士的目标是想带动农村的发展,所以他的身上存在着非常大的闪光点。

他本来可以选择更优越的生活,但是最终却为了家乡的发展而放弃了眼前的惬意,这样的老教授值得受到众人的尊重,所以大家才会将其当做榜样来看待。而这个95后的女孩同样也受到了众人的关注,她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古籍修复师,每天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古籍。这种工作在众人眼中是非常枯燥的,但是女孩却非常喜欢自己的事业。

她在这几年期间认识到了修护古籍的意义,并且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有用的。她看到了太多被破坏的珍贵古籍之后就下定了要在这条路上发展下去的决心,她要将这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坚持。这些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有自己的目标,而且所做的事情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都是有意义的,所以他们才能成为闪闪发亮的存在。

古籍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籍是用来记录中华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也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古籍上面记载了很多古代的文学知识,对于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在我们的国家也非常注重对古籍的保护以及传承和发展,也开始重视对古籍的修复。古籍虽然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像已经很久远了,但是古籍文化必须要传承下去,也一定要加强公众和古籍之间的关系。要想让古籍很好的传承下去,就一定要注重中小学的教育,虽然近几年国画书法等也相继的进入了中小学的课本课堂里,但是也一定要让古籍进入中小学的课堂里。一定要让下一代知道古籍是多么伟大的一个文化载体。

要知道古籍是一个非常能体现我们华夏文明的载体,一定要加强青少年的古籍基础教育,多培养青少年们对古籍的兴趣,最好是通过去学习等方法来让青少年了解古籍的历史以及发展。古籍中记载有很多知识,比如我们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的一些看法,对世界的看法等等。如果想要真正的了解中国人,那么古籍就是非常好的渠道之一。不光是中国人,可以通过古籍了解中国,对于一些外国人来说也是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古籍不能够仅仅只在学者之间了解起来,而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到古籍的重要性。古籍从很多方面能够串起中华5千年的文明,这就是古籍本身的魅力,以及我们之所以坚持要传承古籍的原因。我们不光要保护古籍,而且一定要让古籍传承下去。

普通版本古籍的修复要求比较单纯,一般只要把破损之处修补完成,装订成册,便于经常翻阅即可。但对善本、珍本古籍的修复,要求就高得多。善本、珍本大多是年代较早而具有版本价值和文物价值的书籍。为了妥善保持不同时代的善本、珍本的原来风貌,保存它在版刻和装帧方面的艺术特色,修复工作要尽可能按照这些古籍原来的式样进行。所以善本、珍本古籍修复的基本原则是“整旧如旧”。

“整旧如旧”在修补和装帧技术上是很细致、复杂的。它不仅要求古籍修复工作者掌握精湛的修整技术,而且还要具备一些版本知识,并对我国历代古籍用纸和装帧特色等有所了解,以便在修复中做到心中有数。

在开展工作前,首先要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针对古籍破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修复方案,再根据方案做好工具和材料的准备,然后进行修复工作。

“诗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全家一起到成都。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修建茅屋居住。在此地居住了四年的杜甫,共创作诗歌240余首。

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

杜甫草堂因诗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

杜甫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清两代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雅、园林清幽、风景如画。

杜甫草堂博物馆内珍藏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历代来杜甫诗集的各种遗存本,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在2008年5月,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我们走进杜甫草堂的大门后,进入大雅堂。在大雅堂中,陈列着许多历代诗人的塑像。我最喜欢的是“诗仙”李白,飘飘欲仙、栩栩如生的汉白玉雕刻的塑像。

我们走出大雅堂,走进书画馆。馆内装潢,清新脱俗,文艺气息,颇为浓厚。我们一路都在观赏大家之作的淡雅书画。

我们走出书画馆后,走进了古籍修复展示馆。在馆内,我们看到了正在辛苦工作的古文修护者们。

他们日复一复,年复一年地做着古文修复,才让这些历代先人们的遗留真迹,得以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古文、古物经过岁月的洗礼、时间的打磨,会褪色残缺。我们在博物馆中,见到的至今保存尚好的文物,皆是出于文物背后的古物修护者们的默默付出的结果。

百度上,“杜甫草堂”的官方介绍,杜甫草堂的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此时游玩的我们,也证实了官方这个说法。

参观杜甫草堂的人,真的是络绎不绝。我拿着手机,找好了视角,一动不动的站在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题名的“花径”前,看着路过的人来人往,等了半个小时,才拍下了这张宝贵的。

红色的围墙,一人多高。绿色的翠竹,遮天蔽日,为我们挡住了烈日炎炎的侵袭。

据说,毛竹生长四年后,也才仅仅会长出3CM。毛竹之所以在前四年生长得如此缓慢,是因为,它将根埋在地下的数百平方米。

第五年后,竹子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生长,只需6周,就可以达到15米之高。

我抬头看向这片郁郁葱葱的竹林。脑海中闪现出了,关于“毛竹励志生长的故事”。

我们穿门而入,走进前方清幽的小径之中,在“诗圣”杜甫生活过的地方,用心找寻着曾带给他灵感的某个地方。

不知是谁发明了“穿越”这个词汇。此时,我的眼睛成了一个相机,这两个寂静的角落,成了眼中的一张,定格在我的双眸中,让我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这个诗情画意的环境,为“诗圣”杜甫带来了无尽的有感而发的诗作。

第一次看见茅草搭成的房子。年代久远,古朴简易。

此情此景,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

耳边从不远处传来一阵阵整齐的朗读诗歌的童声。

我们寻着声音来到了“诗圣”的故居——杜甫草堂。在草堂门前整齐地站着20余名小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背诵着杜甫的诗词名篇。

走进杜甫草堂,我抬头看见草堂的顶盖是用茅草所盖,草堂的四壁是用竹子编制而成。

我仔细的看着从这些历史悠久的茅草与编竹,想着草堂最初建成时的模样。

我们随着人群,走出杜甫草堂。莫名的,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句话。

“诗圣”杜甫就是在这所“斯是陋室”中,居住了四年,并创作了240余首佳作。

纵观历史文坛,多少文人墨客,居所皆都简陋不堪。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是如此充盈。周遭的环境,却是如此水木清华。

和我一起去旅行——四川印象:

1、成都——锦里

[ https://wwwjianshucom/p/537fc7aadfb4 ]

2、成都——宽窄巷、玉林路、九眼桥

[ https://wwwjianshucom/p/2619efe6c653 ]

3、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https://wwwjianshucom/p/60899b6c2c56 ]

4、泰安古镇:唐时的“味江寨”,清时的“泰安场[ https://wwwjianshucom/p/e600a3bd8000 ]

5、青城天下幽

[ https://wwwjianshucom/p/7b0faa1bcef2 ]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