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扁鹊在古代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8收藏

神医扁鹊在古代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第1张

从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来看,扁鹊是出现在我国正史上的第一位医家,有“神医”之名。但细究史料就会发现,关于“扁鹊”的记载真假难辨。

扁鹊治疗赵简子不幸病症、巧医虢太子“尸厥症”、望齐桓侯之疾、在咸阳遭秦太医李醯妒忌杀害等事迹的时间横跨三百多年,而且他的行医足迹遍及如今的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地。

这些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关于扁鹊到底是不是真人,历来争议颇多。

为了力求客观严谨,2017年修订的中学历史课本去掉了关于扁鹊的介绍,考古却有了新的发现。2013年四川成都的老官山汉墓出土了9部医书竹简,专家们研究数年后发现,其中就有失传2000多年的扁鹊医派的典籍。广大网友看到新闻后不禁惊呼:神医真的存在!

被历史教科书“除名”的“扁鹊”其实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秦越人(秦少齐),他与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和李时珍一起并称我国古代五大医学家,后世尊为“医祖”。

相传他创立了“望、闻、间、切”四诊法,奠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的基础。

综合分析《史记》《战国策》《说苑》等众说纷纭的古籍记载来看,“扁鹊”这个称号更像是以秦越人为代表的一些医术高明的医家及其弟子的总称。

他们的行医足迹遍布各地,“随俗为变”,作为医、药、技全科精专的“神医扁鹊”而名扬天下。

相传秦越人亡故以后,由于他亲撰的遗作散佚,弟子为了纪念老师,把所做的《难经》冠以了“扁鹊”之名。“扁鹊到底是谁”之谜由此愈发扑朔迷离,争论不休之下,这个历史人物就从中学生的课本里消失了。

从传世典籍来看,扁鹊及其传人堪称中医史上的第一医学学派,在战国、秦汉时期产生过不小的社会影响。早期的扁鹊医派坚持巫、医分离,以重视脉诊、针石疗法为核心特色,在传承中逐渐成为历代医家的“公器”,如涓流汇聚入海一般,形成了中医疗法的特色。

《黄帝内经》是中医现存最早的医典,其底本就是“黄帝、扁鹊脉书”,原是扁鹊医派弟子秘传的典籍。传自汉代淳于意时,他因为触犯了刑律被押送到长安受肉刑,小女儿淳于缇萦勇敢上书救父,感动了汉文帝,不仅赦免了淳于意,还废除了肉刑。

接着汉文帝宣召了淳于意,他被问及师承时,奉上了本门的医书。到了汉成帝时,“黄帝、扁鹊脉书”经官方修订为《黄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相当于如今的上册、下册),事实上都是扁鹊医派的著作。今本《黄帝内经》由此阐发补充而来。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司马迁为扁鹊与淳于意一并所立的传记,其中记载最详细的扁鹊治好虢太子“尸厥症”,让他“起死回生”的医案、明确提出“信医不信巫”的医学理念等,都可以在《黄帝内经》中得到印证。从扁鹊传承至淳于意的这一医派,即使放眼世界史,也可以与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斯、古罗马医学家盖伦相提并论。

老官山汉墓出土医书是《黄帝内经》的本源

在2013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的951支的医简出土之前,中医史上至关重要的考古发现就是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医帛,让世人一窥《黄帝内经》之前的古代医学概貌。

经过四年的钻研,专家们从老官山汉墓的医简文物中,整理出了9部未见诸史册的医书,并推断其中有5部虽然不是战国时失传的扁鹊亲撰之作,但基本可以肯定是隶属于扁鹊医派的典籍,是《黄帝内经》的本源。

从实物来看,这批医简上的字体有篆书、有隶书,明显是古代医家一代一代经年传承下来的。而从医简的主体部分抄录时间来判断,汉墓主人应该是淳于意的弟子。

所随葬的这批医简的所属标志就是多次出现的“敝昔曰”,“敝昔”正是“扁鹊”的通假字,证明了医简是扁鹊医派的珍贵资料,堪称“扁鹊医简”。

这五部扁鹊医派的医书现在已经识别出了约两万字,在中医现存的古籍中,内容、体系的丰富、完整性堪称翘楚。

相比马王堆医书所载一两味药的药方更有中医方剂的,无论在理论还是临床使用上都极具现实价值。而其中望诊、脉诊、经络循行、针灸针法、方剂配伍及疾病的论述,都是现存《黄帝内经》可回溯的本源记载。

其实,在中医史上,战国、秦汉是扁鹊医派的鼎盛期,囊括了丰富临床经验的珍贵医药典籍基本上都是代代秘传的手抄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壮大。

因此随着系统理论性更强的《黄帝内经》经官方书府广为流传,到宋代版印书籍蔚然成风时,世人就已经普遍知黄帝医派而不知扁鹊医派了,对于“扁鹊”此人更加莫衷一是。

挖出扁鹊医书,扁鹊能否重返教科书?

历史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中医自然也不例外。作为早期的古老医派,扁鹊一系的发展方式主要是医家口授和带徒,渐渐滋生了防治病救人的秘技外泄的严苛保守风气,非常容易失传。

东汉名医华佗遇害前才将毕生心血所著的“可以活人”医书交付狱卒,对方不敢收,他竟将医书焚毁……由于绝大多数著作都不幸失传了,扁鹊医派的衰微也就无可避免了。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扁鹊医简研究成果确实冲击了公认的以《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成书为标志的中医理论体系,以及由《伤寒论》成书为标志的中医临床辨证体系。

早在战国时期,扁鹊秦越人(秦少齐)及其弟子就已经系统性地开创了中医的理论及实践体系。

《黄帝内经》由“黄帝、扁鹊脉书”衍生而来,而《伤寒论》由“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整理集结而成,从文献记载来看,张仲景应该也是扁鹊医学的传人。

从以上推论也可以看出, “扁鹊医派”的存在毋庸置疑,但“神医扁鹊”作为一个凝聚了一派医家事迹的神通广大符号,更胜于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中学历史教科书出于审慎务实的史观,去掉一个半仙式的名医传奇,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用方不识方,服药不知药,用古法解读被滥用的名方!

《薯蓣丸》—— 被玩坏的“补虚第一方”!!

在各种专家学者的吹捧下,在各种自以为体虚之人的信服下。“薯蓣丸”---补虚第一神方。横空出世了。然而,我们都不是张仲景,如此复杂的组方,没有任何人可以用“自以为”高深的知识去解读。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在不了解自己身体情况下随意服食。但是,不知为何,“薯蓣丸”就是这样的被“滥用”了。。。。

《金匮要略》

薯蓣(三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大枣(百枚,为膏)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豆黄卷(各十分) 人参(七分) 芎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六分)柴胡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敛(二分)防风(六分)

右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医宗金鉴》

风中其内之气分,则病百疾,主之以薯蓣丸,散诸风邪,补诸不虽,滋诸枯搞,调诸荣卫,故其药温润共剂,补散同方也。

提到薯蓣丸,就不得不提台湾的“JT叔叔”。他把“薯蓣丸”定义为,经常感冒的人就应该吃的药。还有很多其他的“专家”也把薯蓣丸说成补中有通,通中有补,气血阴阳平调,久服无寒热缺陷等等。导致很多对中医不了解的人,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就去买“薯蓣丸”来吃。我曾经也是其中一个,我带动全家人做了1000丸,分给各个“身体虚弱”的亲戚来吃。结果现在还有900个在冰箱里。。。。。。。。

首先,我要说,JT叔叔作为一个“讲师”,不可避免的有卖弄知识的情况,把其中每个药的药性讲的很“华丽”,把组方如何精到也描写的很“神奇”。乍一听肯定佩服的五体投地,觉得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却跟“真相”相去甚远。对于现在经常在听各种“专家”讲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切勿沉迷,而导致滥用经方而伤身。《伤寒论》这种“上古神兵”,如果你驾驭不了他,很容易“擦枪走火”。

啰嗦了一些,也并无贬低之意。“JT”的庄子讲的还是蛮有意思的,中医嘛,可以乱听,但不可以乱学乱用。包括我blabla的这些文章一样。

陈修园:此方虚劳内外。皆见不足。

接着说“薯蓣丸”。出现在《金匮》的血痹虚劳篇。原文“虚劳诸不足”。虚劳是什么意思呢?首先,古代的“虚劳”肯定不是胖子。胖子叫做“尊荣人”。虚劳就是说这个人不管什么地方都虚,干干瘦瘦的,虚弱,酸软,无力,干枯,瘦弱。这是使用薯蓣丸的先决条件。

尤在泾云:虚劳证有挟外邪者,如上所谓风气百疾是也。

再来看“风气百疾”,感冒分为伤寒,伤风,伤温,伤湿等等,除非身体特别虚弱的老人,孕妇,会经常在体内积累一些风气。否则,一般人是不会的,大部分的感冒都可以自然痊愈,现在一般人不会虚弱到那种程度。除非你感冒时还在吹风扇空调什么的作死。

所以,第二个使用薯蓣丸的条件,就是真的有风邪残留于身体经络。而且牵连难愈。再结合前面的,就是说一个特别的瘦弱,干干瘪瘪,行动无力,又经常有类似伤风感冒的症状。但是又并不严重。最重要的是,饮食特别短少,运化无力。这种人,才可以吃薯蓣丸。

张志聪:虚劳诸不足者,荣卫气血,肌肉筋骨皆虚也。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薯蓣丸实际的药性。主药“山药,红枣,甘草”,一派甘甜滋养脾胃之药,其实看到这三味主药就知道,此人的脾胃早已干枯劳损,无津液滋养,再看其中的“生地,白芍,阿胶,麦冬,杏仁,人参”也全部都是滋阴以养全身水液之药。也代表此人全身上下都是干枯瘦弱,外加“防风,柴胡,桔梗,桂枝,豆卷,川芎”全部都是升提而散解风气之药。

那么如此分类以后就很明显了,滋养全身之水液,使脾胃得以濡养,使气血可以更生。再用升提散解之药,使下陷之气可以恢复本位,助邪达外。简而言之,就是“滋阴,提气,散邪”

至于其他药味,皆为补助此三类药物而辅助也。白术,酒曲,茯苓,干姜,再加酒服,使脾胃可以运化药力。从此也可以看出薯蓣丸的第三个条件。那就是真的什么都吃不下,也什么都消化不了。才必须用如此小剂量的丸剂,再加入如此多的辅助之品来使药味可以运化。每次我想到如“薯蓣丸”“大黄蟅虫丸”“鳖甲煎丸”。无不慨叹仲景用方之细心谨慎。奈何后世将此神方扭曲歪解。泛泛而用。医心何存。。。。。

如果按现代医学来说,什么人适合服用薯蓣丸呢?比如手术后营养不良,经常感冒。孕妇产后虚弱。长期节食减肥的妹子。长期营养不良,怎么吃都不胖,又十分无力的人。大概这几类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再结合辩证。才可以试服薯蓣丸。

干枯瘦弱,酸软无力为“虚劳人”

肥胖软嫩,疲劳乏力为“尊荣人”

虚劳≠亚健康虚劳≠脾胃差

所以可以说,现代人没多少人适合吃薯蓣丸。或许有些人吃了薯蓣丸觉得有点效果,有点改善。但是却察觉不到副作用,长期服食,甚为不妥。

这是几个反面教材,使用薯蓣丸最大的禁忌,就是“痰”。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痰湿”“湿热”。从薯蓣丸的药味上看,因为是治疗干枯瘦弱的阴虚人,所以用大枣,山药,甘草,再加上酒,白术,神曲,几乎就等同于一大块蜜糖吃下去。上火,舌苔等问题就会出现了。这也是乱服薯蓣丸最大的伤害。因为剂量很小,所以初期感觉不到。但是等感觉到的时候,问题已经很难解决了。

还有另外一个最大的禁忌,那就是肾虚之人,不可吃。因为这里太多的提气药。肾气虚弱的人,再长期服食提气之药,会引动肾气外泄,类似补中益气,等提升之类的药,都禁忌如此。

所以,脾胃不好,身体虚弱,应该从多方面辩证用药。不可盲目。薯蓣丸只适合长期瘦弱干枯之人,阴虚血燥,脾胃无气血滋养所以无法饮食消化的人。不可不知。

如果真的对中医有兴趣,不妨研读古籍,求知真相。切莫听信某些“专家”一家之词。即使读古书都要博众家所长,方可不失偏颇。

人行天下,笑谈众生,人生本应无拘无束,何必自寻烦恼。

海纳百川,学贯古今,知识本应融汇贯通,何必诸多限制。

健康,心理,修行方面有任何问题,可以联系我。

如果觉得本文有助于你,请把知识分享给其他人。

中药的名称以《中国药典》所载的为正名,其余由于文献、地域差异、书写习惯不同的名称为“别名”“常用名”“习用名”。

一、解表药

品 名 处方别名

麻 黄 西麻黄,草麻黄、木麻黄、龙沙,狗骨

桂 枝 川桂枝,桂枝尖、桂枝木、桂木、柳桂

生 姜 姜

羌 活 川羌活,西羌活、羌青、黑药

荆 芥 荆芥穗,芥穗、假苏,四棱杆蒿

葱 白 葱茎白,葱白头

防 风 风肉、屏风、铜芸、百枝、水风,苏风

辛 夷 辛夷花,木笔花,迎春,辛矧、春花

细 辛 北细辛,辽细辛,小辛,独叶草,山人参

藁 本 西芎,地新、香藁本

白 芷 芳芷、川白芷,泽芳,香白芷

香 薷 香菇,细香薷,香菜,西香薷

紫苏叶 苏叶,红紫苏

紫苏梗 苏梗,紫苏杆

胡 荽 胡菜,芫菜、满天星

牛蒡子 大力子、鼠粘子、牛子、恶实,大牛子、黑风子

薄 荷 苏薄荷,鸡苏、升阳菜、夜息香,卜荷、南薄荷

桑 叶 冬桑叶、霜桑叶,双叶,铁扇子

菊 花 川菊,怀菊,甘菊,金菊,药菊

葛 根 甘葛、粉葛、葛麻茹,葛子根

升 麻 绿升麻,黑升麻,空升麻、周麻

柴 胡 茈胡、茹草、柴草

蝉 蜕 蝉衣,枯蝉,虫退,蝉壳

蔓荆子 万京子,荆子、万金子、蔓青子

浮 萍 水萍,浮萍草、田萍,水白、水藓、水帘

二、清热药

品 名 处方别名

石 膏 石羔、软石膏,细石,白虎,冰石

栀 子 山枝,枝子、红栀子、栀子仁、苏栀子,江栀子

知 母 知母肉,肥知母、连母、穿地龙、芪母,苦心

芦 根 苇根,芦通、顺江龙,甜根子,芦茅根

夏枯草 夏枯球、夏枯花、乃东、棒槌草,铁色草

淡竹叶 竹叶门冬青,迷身草、淡竹米,竹叶麦冬

鸭跖草 鸡舌草,耳环草,水竹子、竹叶水草,竹叶菜,蓝花草

寒水石 凝水石,白水石

天花粉 花粉,瓜蒌根,栝楼根,瓜楼根

黄 连 王连、支莲、川连,元连、雅连

黄 柏 川柏、黄檗,檗皮,元柏、檗木

黄 芩 子芩、条芩。元芩,经芩,腐肠,淡黄芩

小 蘖 子蘖,三颗针,山石榴

龙胆草 胆草、龙胆,地胆草

苦 参 苦骨,川参、牛参、凤凰爪

十大功劳 土黄柏、功劳叶

秦 库 北秦皮,苦秦皮,芩皮,秦白皮,蜡树皮

金银花 双花,忍冬花,银花、苏花、二花、二宝花

连 翘 连翘壳,旱连子、空壳,连召,元召

贯 众 贯仲、贯节、药渠、伯药、凤尾草

蚤 休 七叶一枝花、重楼,草河车,三层草

大青叶 大青,青叶、淡婆婆根

穿心莲 一见喜,榄核莲,苦草,日行千里、四方草

紫花地丁 地丁,地丁草

蒲公英 黄花地丁,鬼灯笼,黄花苗,奶汁草

白藓皮 北藓皮

金荞麦 天荞麦,五毒草、开金锁

白 蔹 白蔹根,白根,见肿消、猫儿卵,鹅抱蛋

虎耳草 滴耳草,石荷叶,老虎耳,天荷叶,丝棉吊梅

败酱草 败酱、苦苴

红 根 见血飞、长虫包谷

鱼腥草 蕺菜、菹子,狗贴耳,奶头草、臭菜

土茯苓 仙遗粮,冷饭团,土苓、过山龙、奇粮

杠板归 三角草,蛇见怕,蛇倒退,河白草、刺犁头

马齿苋 长命苋,马齿草,长命菜、五行草,长寿菜

白头翁 野丈人,白头公

翻白草 鸡腿儿,胡鸡腿,土莱、绮角草

铁 苋 海蚌含珠,血见愁、半边珠、凤眼草,血布袋

千里光 九里明,千里前、黄花草、九龙光、千里及、眼明草

水 蓼 辣蓼草,川蓼,白辣蓼,红辣蓼

天葵子 千年老鼠屎,散血珠,鸡腿

土大黄 吐血草、救命王,铁蒲扇

律 草 拉拉藤、黑草,五爪龙、葛律草

板蓝根 蓝靛根,靛根

青 黛 青蛤粉,靛沫花、靛花,兰靛、建黛

虎 杖 活血丹,阴阳莲,苦杖、酸汤杆、大虫丈,斑根

鸦胆子 苦参子、鸦蛋子,鸭胆子

山豆根 黄结、苦豆根

射 干 寸干、乌扇,夜干,扁竹,剪刀草

马 勃 马疙,灰菇,炮菌,牛屎茹,地烟、灰包

金果榄 金苦榄、天鹅蛋、九龙胆,雪里开

忍冬藤 金银藤

人中自 中白,千年冰,尿干子,秋白霜、溺堑

酸 浆 挂金灯。醋浆、叶下灯,山瑚柳、花姑娘

生地黄 生地、鲜生地、干地黄,大生地、小生地

玄 参 元参、黑玄参、野脂麻、正马、重台

牡丹皮 粉丹皮、牡丹根皮、丹皮、丹根

赤 芍 亦芍药,红芍药,京赤芍、臭牡丹根

犀 角 乌犀角、犀角粉、低密、香犀角、犀牛角,暹逻角

紫 草 紫草根、紫丹、红石根、鸦衔草

地骨皮 骨皮、枸杞根皮,地节

白 薇 香白薇、嫩白薇,龙胆白薇、春草

胡黄连 胡连,割孤露泽

银柴胡 银胡,土参,牛肚根,山菜根

青 蒿 香青蒿,野兰篙、黑蒿,青蒿草,方溃

决明子 草决明、还瞳子,羊角,假绿豆

谷精草 谷精珠,流星草,移星草,佛顶珠

密蒙花 小绵花,疙瘩皮树花

青葙子 牛尾花子、狗尾巴子

木 贼 木贼草,节节草、无心草、节骨草

夜明砂 天鼠屎,黑砂星、檐老鼠屎

三、温 里 药

附 子 黑附片、制附片、天雄,生附片

川乌头 川乌、乌头

草乌头 草乌,竹节乌头,乌喙,鸡毒

干 姜 均姜,白姜

吴茱萸 吴萸,吴于、吴芋,左力

花 椒 蜀椒、川椒,点椒、南椒

高良姜 良姜、小良姜、海良姜

丁 香 公丁香,母丁香,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

小茴香 茴香、谷茴、小香,西小香

胡 椒 白胡椒,浮椒、玉椒,古月、白大川

荜 拨 必发,鼠尾,椹圣,胡椒花

荜澄茄 山鸡椒,毕茄,山苍子

大茴香 八角茴香、大料、广大料

肉 桂 紫桂,上肉桂、桂心、玉桂、官桂、安桂

四、泻 下 药

番泻叶 泻叶,泡竹叶

芦 荟 卢会,讷会,劳伟

大 黄 川军、锦纹、将军,庄黄、生军,火参,绵纹军

芒 硝 朴硝,玄明粉,皮硝,风化硝,盆消

巴 豆 巴菽、刚子、巴果,巴米,老阳子,猛子仁,江子

火麻仁 大麻仁、麻仁、麻子仁、火麻子

郁李仁 李仁,郁子,李仁肉

蜂 蜜 石蜜、食蜜,白蜜、蜂糖

蓖麻子 萆麻字、红大麻子、大麻子

甘 遂 主田、甘泽,鬼丑、肿手花根

大 戟 京大戟、红芬大戟、下马仙

芫 花 陈芫花,去水,头痛花,闹鱼花,银腰带

牵牛子 黑丑、白丑、二丑、丑牛子

续随子 千金子。联步,千两金、滩板救

商 陆 易根、当陆、山萝卜、水萝卜,狗头三七

五、祛 湿 药

茯 苓 云苓,茯苓、松苓

木 通 细木通、万年藤

猪 苓 野猪食、朱苓、地乌桃、野猪粪

泽 泻 水泻,泽芝,及泻、泽下、川下,天鹅蛋

薏苡仁 苡仁,米仁、薏仁米、薏珠子、芑实,六谷米

赤小豆 红豆,红小豆、朱赤豆、朱小豆

半边莲 急解索、细米草、蛇啄草

泽 漆 五凤草、凉伞草,一把伞

冬瓜子 冬瓜仁、白瓜子,瓜子, 瓜瓣

滑 石 滑石粉,飞滑石,脱石

通 草 白通草、葱萆,花草,通花、寇脱

灯芯草 灯草、白灯草,碧玉草,赤须、水冰心

萆 薛 粉萆薛、百枝、竹木、硬饭团,赤节,必下

瞿 麦 瞿麦穗,巨句麦、大兰。巨麦、具麦

篇 蓄 七星草,扁蔓、乌蓼,牛鞭草

石 韦 石兰,生扯拢、石背柳,石皮

三白草 水木通,三点白、天性草

地肤子 扫帚子,帚菜子、益明、千头子

冬葵子 葵子,葵菜子,苘麻子

海金砂 海金沙、左转藤灰

茵陈蒿 茵陈、绵茵陈,臭茵,西茵陈,嫩茵陈

金钱草 白耳草、金钱艾、透骨消、胡薄荷、一串钱、连钱草

汉防己 粉防己、土防己

地耳草 田基黄、雀舌草,香草,合掌草,降龙草

广防己 木防己

生姜皮 姜皮、生姜衣

薏苡根 米仁根、佛珠根

车前草 车前、虾蟆衣、猪耳草、地胆头、黄膜叶

车前子 车前仁,前仁、前子,车前实、凤眼前仁

藿 香 广藿香,合香

佩 兰 兰草,女兰、大泽兰,香草、省头草

砂 仁 缩砂仁,春砂仁,阳春砂,西砂仁

苍 术 茅术,仙术,赤术

草豆蔻 草蔻、大草蔻,偶子、豆蔻、草叩

白豆蔻 白蔻仁、白蔻,多骨

草 果 草果仁,草果子

独 活 大活,玉活,独摇草,长生草,独滑

秦 艽 西秦艽、秦胶,秦爪、大艽,左扭,左宁根

威灵仙 灵仙,能消,风车,铁杆威灵仙,铁脚威灵仙

蚕 砂 晚蚕砂,蚕矢,蚕粪,原蚕砂

寻骨风 清骨风

海桐皮 钉桐皮.丁皮,刺桐皮,刺通

桑寄生 寄生,柳寄生,茑木,寄生草,广寄生

五加皮 南五加、五加蕻

狗 脊 金毛狗脊,百枝、扶筋,毛犬

续 断 川续断,六汗、川断,龙豆,接骨草

骨碎补 毛姜,猴姜、申姜,石良姜,过山龙

木 瓜 宣木瓜,酸木瓜,铁脚梨

桑 枝 桑条、嫩桑枝,桑枝尖

伸筋草 石松、宽筋藤、狮子草,狮子毛草

稀莶草 绿莶草,希仙.毋猪油,虎莶

丝瓜络 丝瓜壳,天罗线,千层楼

白花蛇 腹蛇,五步蛇, 崭蛇

乌 蛇 乌虫、青蛇,乌梢蛇

松 节 油松节,松榔头

络石藤 白花藤,爬山虎,明石、—鬼系腰、双合草,绿刺

海风藤 风藤,巴岩香,老君须,云雾草

老鹳草 五叶草、天罡草,老贯草

八角枫根 白龙须,白金条

徐长卿 消遥竹,别仙踪,料吊,料刁竹,一枝香,九头狮子草

千年健 千年见,一包针

虎 骨 大虫骨

苍耳子 刺儿果,—野茄,猪耳,遭人头、刺儿颗,痴头婆

六、化痰止咳平喘药

白附子 独角莲,鸡心白附

白芥子 辣菜子,芥子

半 夏 地文,守田,三步跳、地雷公、蝎子草、和姑

天南星 南星,虎掌、蛇芋,野芋头

白 前 石蓝,嗽药

旋覆花 全福花,伏花,夏菊,金沸花,金钱花、复花

皂 荚 牙皂、皂角,大皂角,悬刀

胆 星 胆南星

贝 母 象贝,大贝,尖贝、浙贝母

瓜 蒌 栝楼,地楼,大肚瓜,天瓜、泽巨

瓜蒌子 栝楼子,瓜蒌仁

竹 茹 竹皮、青竹茹,麻巴,竹二青

竹 沥 竹汁,竹油

天竺黄 竹黄,竹糖

海浮石 海浮石,水花,羊肚石、海石.浮石,浮水石

礞 石 青礞石,金礞石

海 藻 乌菜、海带花,海萝、胡须泡、玉海草、灯笼藻

胖大海 大海、通大海、大洞果,大海子

昆 布 纶布、海昆布、面其菜

海蛤壳 海蛤、蛤壳

枇杷叶 巴叶

前 胡 信前胡

葶苈子 丁力子、大适

白毛夏枯草 金疮小草、雪里青,见血清,退血草,叶下红

桔 梗 白药,苦梗、苦桔梗、大药

杏 仁 苦杏仁,杏子

苏 子 紫苏子、黑苏子、家苏子,铁苏子

紫 菀 青菀,紫菀茸、返魂草根

款冬花 冬花,冬花蕊

百 部 九丛根,九虫根,山百根、九十九条根

桑白皮 桑皮、桑根白皮,白桑皮

马兜铃 马兜苓、兜铃,蛇参果

紫金牛 平地木、矮茶,映山红,矮脚草,千年不大

鼠曲草 无心草、香茅,佛耳草,黄蒿,毛耳杂,一面青

杜鹃花叶 杜鹃、艳山红

胡颓子叶 胡颓叶,蒲颓叶

曼陀罗 洋金花,风茄花

七、理 气 药

陈 皮 橘皮、贵老,红皮,桔皮,广皮、新会皮

木 香 广木香,川木香,云木香、青木香、五香,蜜香

青 皮 花青皮,均青皮,青柑皮,四花,个青,扣青

枳 实 江枳实,川枳实,只实

厚 朴 川朴,厚皮,根朴、紫油朴

香 附 莎草根,香附子,香附米,雷公头,苦羌头,三棱草根

乌 药 台乌药,夭台乌,台乌.乌嘴

佛 手 佛手片、佛手柑,五指柑,福寿柑

大腹皮 腹毛,腹皮,槟榔皮,大腹绒,槟棉衣

檀 香 白檀香,浴香

沉 香 蜜香,沉水香,海沉香、南沉香

薤 白 晶头、野蒜,薤白头,茭白

枳 壳 江枳壳,川枳壳、只壳

川楝子 楝实、金铃子,苦楝子、川楝肉

橘 核 橘子仁、橘米、橘仁,橘子核,桔核、柑核

荔枝核 荔仁,大荔枝,荔核

柿 蒂 柿丁,柿子把,柿萼、柿钱

八、理血药

川 芎 芎劳、香果、京芎,西芎,抚芎

丹 参 赤参,紫丹参,赤丹参、红根、活血根

桃 仁 桃核仁、桃仁泥、光桃仁,单桃仁

藏红花 西红花、番红花、撒法即

益母草 郁臭草,猪麻、益母艾、扒骨风,枯草、坤草,四棱草

茺蔚子 苦草子,茺玉子,小胡麻、益母草子,六角天麻

红 花 红蓝花、刺红花,川红花、草红花

泽 兰 地瓜儿苗,风药、龙枣.接古草、甘露秧、地笋

牛 膝 怀牛膝、淮牛膝、鸡骨胶、百部

苏 木 棕木,赤木、红柴、苏枋

五灵脂 五灵米,灵脂块、寒雀粪,药本、灵脂

蒲 黄 蒲花、蒲草黄

乳 香 马尾香、西香,浴香、天泽香、塌香、尔香

没 药 末药,明没药、克香

郁 金 玉金,广郁金,马述,川郁金,黄郁

姜 黄 片姜黄,黄姜,宝鼎香

延胡索 玄胡,元胡,延胡。玄胡索

夏天无 伏地延胡索,无柄紫堇

三 棱 荆三棱、红蒲根、光三棱,京三棱

莪 术 蓬莪术,文术、蓬术

穿山甲 山甲珠、川山甲,甲片、三甲、鲮鲤甲

王不留行 留行子,不留、禁官花,金盏银台

鸡血藤 血风藤、活血藤、大血藤

刘寄奴 六月雪,九里光,九牛草、金寄奴、苦连婆

月季花 月月红、月月开,长春花,四季青

凌霄花 堕胎花、芰华,藤罗花、紫葳

自然铜 然铜、石髓铅

血 竭 骐瞵竭、海蜡,木血竭、朱血竭

水 蛭 马蛭、马蟥,内钻子

虻 虫 牛虻,牛蚊子、瞎蠓、蜚虻

干 漆 漆渣、漆底,漆脚

廑 虫 地鳖、土鳖,地乌龟、土元

毛冬青 乌尾丁、山冬青,水火药、毛披树

马鞭草 铁马鞭、凤颈箪,狗牙草,田鸟草,红藤草

路路通 枫实、枫果,狼目、枫球子,狼眼,枫树球

祖师麻 金腰带,小叶枇杷

瓦楞子 蚶壳,瓦垄子,血蛤皮,瓦垄哈皮

仙鹤草 龙芽草,黄龙尾、子母草、龙头草、杰里花,铁胡蜂

白 芨 甘根,白根、—白给、利知子、羊角七

藕 节 藕节疤、光藕节,老节

血余炭 乱发、血余、人发

棕榈炭 棕榈木皮、棕毛、棕皮

紫 珠 紫珠草、鸦鹊板,白毛柴、紫荆

鸡冠花 鸡公花、鸡角枪

三 七 田三七,田漆,田七、参三七、山漆,金不换,血参

菊三七 菊叶三七,土三七、血当归、狗头三七,乌七

茜草根 茜草、血见愁、活血丹、土丹参,过山龙

花蕊石 花乳石

降真香 降真、降香,紫藤香

侧柏叶 柏叶,丛柏叶、侧柏

白茅根 茅根、兰根,地筋、茅草根,丝毛草根

槐 角 槐实,槐豆、天豆、槐连豆

槐 花 槐米、槐蕊

地 榆 赤地榆,山红枣根

大 蓟 刺蓟、鸡项草,鸡脚刺,牛口刺、老虎刺、马刺草

小 蓟 千针草、刺儿菜、青青菜、野红花, 小蓟草、刺刺芽

苎麻根 苎根

灶心土 伏龙肝

艾 叶 艾蒿、圻艾

九、芳香开窍药

麝 香 元寸、当门子、臭子,香脐子、四味臭,寸香

牛 黄 西黄、犀黄

冰 片 梅片、龙脑香,片脑、龙脑、梅花冰片

石菖蒲 菖蒲、昌羊、望见消,水剑草、溪菖,粉菖

苏合香 苏合油,帝膏,膏油流, 苏合香油

十、安 神 药

朱 砂 辰砂,飞辰砂,丹砂、赤道、丹粟

磁 石 活磁石,灵磁石、吸铁石,玄石

琥 珀 血珀、虎珀屑、育沛、江珠,雄珀

龙 骨 五花龙骨、土龙骨、青龙骨

牡 蛎 牡蛤、古贲。蛎房,左壳

龙 齿 青龙齿、龙牙

珍 珠 真珠,蚌珠,濂珠,珠子

酸枣仁 枣仁,酸枣核,早仁

柏子仁 柏实、柏仁,侧柏子

远 志 棘菀、苦远志

合欢皮 合昏皮、夜合皮、合欢木皮

合欢花 夜合花、乌绒

茯 神 伏神

夜交藤 棋藤、首乌藤

十一、平肝熄风药

钩 藤 勾丁、莺爪风、挂钩藤、钓钩藤、钓藤钓子

天 麻 定风草、赤箭,明天麻,水洋芋

白僵蚕 僵蚕、天虫、僵虫

刺蒺藜 旁通,止行,白蒺藜,休羽、旱草、三角刺,地菱

代赭石 须丸,代赭,血师,铁朱、赭石,红石头

全 蝎 全虫,蝎尾、虿尾虫、淡全虫,竭子

珍珠母 珠牡、珠母,明珠母

蜈 蚣 百足虫、天龙、百脚、川足,吴公

石决明 真珠母,九孔螺、千里光,鲍鱼皮,全蛤蜊皮

锦鸡儿 阳雀花,土黄芪

罗布麻 红麻、吉吉麻、红花草

地 龙 蚯蚓、丘嫡,地龙子、土嬗,虫蟮、土龙

神 曲 元曲、建曲,六神曲

山 楂 鼠查、亦爪实、棠球子,映山红果, 海红,山梨

鸡内金 鸡肫皮、鸡黄皮、鸡合子、化骨胆

麦 芽 大麦聚、大麦毛、大麦芽

谷 芽 蘖芽、稻聚、稻芽

隔山消 耳叶牛皮消,隔山撬

莱菔子 萝卜子

十二、涌 吐药

藜 芦 鹿葱、山棕榈、丰芦,七厘丹、葱苒

常 山 互草,七叶,翻胃木

甜瓜蒂 瓜蒂,苦丁香、瓜丁

胆 矾 石胆,黑石、基石、蓝矾

十三、驱虫药

使君子 史君子,病柑子,君肉

南瓜子 南瓜仁、金瓜米、白瓜子

鹤 虱 鬼虱、北鹤虱,南鹤虱

槟 榔 大白、大腹子。花大白、白槟榔、青仔、榔玉

榧 子 彼子、榧实、赤果、玉山果

大 蒜 胡蒜、独蒜、独头蒜

雷 丸 白雷丸、竹林子、竹铃芝

芜 荑 臭芜荑,白芜荑,无夷,山榆果、大果榆糊

医生的字,一直是一个“世界未解之谜”,被称为是绝对的加密文件。

大家都有去医院看病的经历,最抓瞎的就是医生写的病例或者药方根本看不懂,简直就像天书一样。

总有很多人抱怨如“鬼画符”一般看不懂。

有趣的是,这种障碍在医生和药师之间却仿佛没有那么大。

当患者拿着龙飞凤舞的处方到药房或售药处取药时,药师们一般可以毫不费力地辨认出这些药名并交付患者。

图|经过专业药师破译后的药方

人们不禁会问,古代中医药方手札是不是也这样让人难以辨认呢?

其实刨去千剂秘方的巨大医用价值,娟秀的手札本身也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图|民国老中医手抄古籍

作为国粹的中医,与书法之间有着很微妙的关系。

传统中国文人除了精于琴棋书画之外,都具有基本的医学知识。

甚至有些病人,先看处方、病历写得好不好,来判断医生水平高不高。

书法家中的陆维钊、诸乐三、张宗祥,以及国学大师马一浮,也都旁通医术,他们亲手开的方子,让人耳目一新。

这些名家书写的方药字幅,很多都是书法史上的不朽杰作,不信你看 ▼

图|王献之《鸭头丸帖》

图|苏东坡《覆盆子帖》局部

图|张旭《肚痛帖》

从前的中医药方,那么用心,有落款、有签署、有钤印,诚诚恳恳,认认真真

看看近代那些大名医家的药方字迹,从中也许会对这种书法有不一样的认识。

图|清或民国-老中医手稿本丸散膏丹药酒配方秘方

这些名医有良好的书法功底,字体多以行楷书为主,美观大方且清晰易读,因此也得以保存至今。

他们虽不以书法名世,但我们仍不禁对其“书作”肃然起敬。

图|陆维钊 药方

在这些药方的背后,他们不知写下了多少方子,挽救了多少患者。

写得多了,修养到了,好的气息就跃然纸上了。

就如黄宾虹曾提出的“艺术是最高的 养生 法,不但足以养中华民族,且能养成全人类的福祉寿考也!”

图| 张宗祥 药方

图|清代御医陈莲舫 药方

图|清名医陈大堃 药方

古籍上的三大长生不老药,白纸黑字,为什么从未被人成功配制?

长生不死,一直以来是很多人都在追求的,或者说是全人类都在追求的一个美好的目标。而这一点在古代的帝王身上可以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了,尤其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为了让自己的千秋大业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他痴迷于长生不死药的寻找,炼制。甚至不惜派遣徐福出海寻药,不过最后的结局也是很明显的。秦始皇并没有成功,甚至在巡游的半途就因病去世,而秦朝而因为胡亥的昏庸二世而亡,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

也许正是因为秦始皇满世界都没找到长生不死药的原因,所以我们后世人总认为长生不死的仙药是非常的神秘的。但是事实上,在葛洪的《抱朴子》中其实早已经记录了不少的长生不死药的配方。所以就这个方面来看,似乎也不是那么的神秘呀,毕竟方子都有了,对照着配制不就结了。不过看完药方后,想来会有重新的认识呢。因为,真的不好弄啊!

第一种:肉芝

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种仙药的秘方吧。这个方子是相当的简单了,就一个原材料,那就是肉芝。不过难就难在肉芝的身上了。传说中,如果你走在深山老林中,遇到有七八寸长的小人坐着车子,骑着马经过你的身边的话。那么,同志,你撞大运了,因为你遇到了千年难见的肉芝啊。这种时候,就应该小心翼翼的从后面跟上去,然后一把抓住。抓住后也不用做什么处理,直接生吃就行,吃了后就可以羽化登仙了。不过讲真,这样真的很残忍啊,小人的模样,怎么下得了口啊!

第二种:蟾蜍与蝙蝠

第二种比起肉芝的话,从模样上来说,虽然丑了点,但是好歹心理压力小一点。不过这种药也不好找啊。因为虽然原材料不过是蟾蜍和蝙蝠,看似不难寻。但是一旦加上了年份的话,那就稀少的不行了。毕竟一万年的蟾蜍和一千年的蝙蝠,那还是动物吗?妥妥的妖精啊,对比起战斗力的话,普通人类恐怕是不行的。

第三种:风生兽

最后一种要说的就是一种叫做风生兽的神奇生物了,传说中这是一种浑身青色,外形像豹子却只有狸猫大小的野兽。而且这货可以说是打不死的典型啊,想要捕获他,还有着一整套的流程。首先要用大网去捕捉他们,捉到以后,必须先用几车的柴火去烧他,烧完以后得拿刀死命的砍他的头,砍完以后他看起来是死了。但是也绝不能放松,因为这不过是假死,这个时候必须要赶紧拿石头上生长的菖蒲去塞他的鼻孔。做完这些,他才是真的死透了。待他死后,要取出他的脑髓,然后和上菊花,定时定量的吃上十斤,那么就可以活上五百岁啊!

以上就是《抱朴子》中记载的三个长生不死药的配方,一溜看下来,也算是彻底的明白了难处在哪里。这些原材料,简直是难找到爆炸啊,而且就算这些药不难找,恐怕一般人也不忍心下手什么的吧,毕竟看起来有些残忍啊。不过当长生不死摆在眼前,想来也是一个很难的选择题啊!(来自网络,侵删)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