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五谷虫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五谷虫简介,第1张

《中医大辞典》·五谷虫五谷虫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别名蛆、水仙子、罗仙子来源丽蝇科昆虫大头金蝇Chrysomyiamegacephala(Fab)及其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性味归经咸,寒。入脾、胃经。功能主治消疳,清热,解毒。1治小儿疳积腹胀,热病神昏,热痢吐食。内服:炙黄研末,15~3g,入丸剂用。2治牙疳、口疮、疔疮,研末,香油调敷。化学成分幼虫主含蛋白质、脂肪及甲壳质等,另外含胰蛋白酶(Trypsin)、肠肽酶(Erepsin)、脂肪酶、淀粉酶等。药理作用五谷虫所含总氨基酸有平喘作用。五谷虫对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辞典》·五谷虫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WúGǔChónɡ别名蛆(《集韵》),谷虫(《本草求真》),水仙子(《药材资料汇编》)。来源为丽蝇科昆虫大头金蝇或其它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7~9月间收集,装入布袋,在流水中反复漂洗,使虫体内容物排除尽净,然后晒干。性状干燥虫体,扁圆柱形,头部较尖,长1~15厘米,宽2~3毫米。黄白色,有的略透明。质松脆易碎,断面多空泡。以体轻、干净、谈黄白色、无臭味者为佳。炮制拣净杂质,簸净泥土,用文火炒至微**。性味咸,寒。①《纲目》:"寒,无毒。"②《本经逢原》:"苦,寒,无毒。"③《要药分剂》:"味甘咸,性寒,无毒。"归经入脾、胃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经。"②《本草求真》:"专入肠、胃。"功能主治清热,消滞。治疳积腹胀,疳疮。①《本草蒙筌》:"治小儿疳胀。"②《纲目》:"治小儿诸疳积、疳疮,热病谵妄,毒痢作吐。"③《医林纂要》:"健脾化食,去热消疳。"④《本草求原》:"治臁烂。"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搽敷。附方①治一切疳疾:一六月取蛆,淘净,入竹简中封之,待干研末。每服一、二钱,入麝香,米饮服之。二蛆蜕,米泔逐日换浸五日,再以清水换浸三日,晒焙为末,入黄连末等分,每半两入麝香

详见百科词条:五谷虫 [ 最后修订于2015/10/19 20:01:15 共90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国地理方面的古书有《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梦溪笔谈》、《太平寰宇记》、《徐霞客游记》等等。

一、《汉书·地理志》

《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东汉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

该书叙述汉以前的地理沿革,着重写了《禹贡》九州和《周官》九州;接着叙述西汉的地理,以郡国为条,用本文加注的形式,依次写各郡国及其下属县、道、侯国的地理概况,诸如郡县的民户、人口,废置并分更名的历史,各项特产,都尉、铁官、盐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泽,关塞要隘,名胜古迹,道路交通,等等。

二、《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该书所记大小河流有1252条,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

三、《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历史地理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成书于北宋,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

四、《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是古代中国地理志史,记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图。广泛引用历代史书、地志、文集、碑刻、诗赋以至仙佛杂记等,计约二百种,且多注明出处,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太平寰宇记》作者为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乐史。《太平寰宇记》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

五、《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汉书地理志

-水经注

-太平寰宇记

-徐霞客游记

-梦溪笔谈

美杜莎——希腊神话蛇发女妖,在希腊神话中美杜莎原本是凡身。据说美杜莎曾经是一位美丽的少女,而且傲慢虽为海神波塞冬所爱,但却在智慧女神的神庙里说比女神还要美丽。雅典娜被激怒了,她施展法术,把美杜莎的那头秀发变成了无数毒蛇。美女因此成了妖怪。更可怕的是,她的两眼闪着骇人的光,任何人哪怕只看她一眼,也会立刻变成毫无生气的一块大石头。

这应该是我看过古籍中最强大的了,希望能帮到你~!!!!

热源是发出热量的物体。人类在一两百万年之前就开始利用热源,其中取火就是主要的途径。

古代在实践当中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取火方法,如钻木取火,利用凹透镜获取太阳光热源等。这些方式和方法,提高了生活的质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在上古洪荒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寿命也很短。

在一个雷雨天,雷电劈在一大片树林的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整个树林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雷雨停后,人们又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香味,便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

人们感到了火的可贵,有个年轻人拣来树枝,点燃火,保留起来。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极了。

一天夜里,年轻人在梦中遇到神人,神人告诉他去燧明国可以取回火种。年轻人醒了,想起梦里大神说的话,决心到燧明国去寻找火种。

在燧明国有一棵大树,名叫“燧木”。这棵树真是异常之大,它的树枝伸展到了10多千米以外的地方。而且大树下到处闪耀着美丽的火光,把四下里照耀得如同白昼。

燧明国百姓,就在这种灿烂的美丽的火光中,躬耕劳作,怡然自得,优哉游哉地靠这种火光生活。

年轻人翻山过河穿森林,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燧明国。他发现在燧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有了主意。

他立刻折了一些燧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年轻人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然后出火了。年轻人回到了家乡,为人们带来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并带回了钻木取火的办法。

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中了。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人工取火的发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所以,燧人氏一直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崇拜,并尊他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祖”。

“燧人取火”是我国古人利用热源的传说。

综合历来资料的取火方法,可分为以摩擦等手段发热取火,用凹球面镜对日聚集取火,用化学药物引燃。这3种开发和利用热源的手段,伴随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数千年。

通过摩擦、打击等手段发热取火始于旧石器中晚期,当时已经知道用打击石头的方法产生火花,后来又发明了摩擦、锯木、压击等办法。古书上所谓“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禅于伯牛,错木作火”,“木与木相摩则燃”等,都不是子虚乌有,只是借华夏民名人来体现古代先民获取热源的智慧。

铁器使用之后,人们也用铁质火镰敲打坚硬的燧石而发生火星,使易燃物着火。这一些都是利用机械能转换成为热能,当然是十分费力而且很不方便的。

关于利用凹球面镜对日聚集取火,凹球面镜在古代被称为“燧”,有金燧、木燧之分。金燧取火于日,木燧取火于木。

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用具。它是用金属制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先放置艾、绒之类,一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另外,《考工记》记载了用金锡为镜,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见,我国在4000年前已有使用光学原理取火的技术了。

汉代,仍用金燧取火。当时也叫“阳燧”,即用铜镜向日取火,也用艾引火燃烧。至宋代,仍然流行金燧取火之法。实际上这就是今天的凸面玻璃镜。

如果我们拿这玻璃镜,向着太阳,镜也会聚如豆,再用易燃物放在底下,顷刻间即可得火。古代没有玻璃,故用金镜。现代的太阳灶就是从这一道理发展而来的。过去古人出门,身边都带着燧。因为那时的燧为尖顶杯,体积很小,都佩带腰间以备用。但以阳燧取火,有个不足之处,就是天阴或夜晚就不能取到火。

比如古时人们在行军或打猎时,总是随身带有取火器,《礼记》中就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的记载,表明晴天时用金燧取火,阴天时用木燧钻木取火。阳燧取火是人类利用光学仪器会聚太阳能的一个先驱。

除古籍记载,考古文物也有这方面证明。考古工作者曾经在河南省陕县上村岭虢国墓出土一面直径75厘米的凹面镜,背面有一个高鼻钮,可以穿绳佩挂。

值得注意的是,和这面凹面镜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个扁圆形的小铜罐,口沿与器盖两侧有穿孔,用以系绳。这大概是供装盛艾绒和凹面镜配对使用的。这可以说是人类早期利用太阳热能的专用仪器,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凹面镜取火的具体使用方法,东汉时期经学家许慎的一段话说得比较详细:必须在太阳升到相当高度,照度足够时才能使行;引燃物是干燥的艾草;所用的凹面镜的焦距只有“寸余”,聚光能力应当很好;艾草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起先只是发焦,要用人为方法供给足够氧气助燃,才使艾草燃烧发明火。

自战国以来,还曾有过“以珠取火”之说,可能是利用圆形的透明体对日聚集取火,它的效能等于凸透镜聚焦。不过使用一直不太普遍。

我国利用化学药物引燃较早,南北朝时期,北周就发明的“发烛”。它是以蜕皮麻秸做成小片状,长五六寸,涂硫磺于首,遇火即燃,用以发火。在南方,发烛则用松木或杉木制成。

据元代学者陶宗仪的《辍耕录》上说,这种“发烛”实际上是在松木小片的顶部涂上一分来长熔融状的硫磺。就是利用燃点很低的硫磺,一遇红火即可燃成明火。

从南北朝时期发明“发烛”开始,就有专门制造作为商品供应,后来各地所用的材料略有不同,也有“发烛”、“粹儿”、“引光奴”、“火寸”及“取灯”等不同的名称。

这种东西沿用时间很长,直至19世纪欧洲发明的依靠摩擦直接发火的火柴传入我国,才逐步地取代了传统的引火柴。

《干将莫邪》是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所记故事。干将,春秋时吴国人,中国古代传说中造剑的名匠,曾为吴王造剑。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宝剑两把,一曰干将,一曰莫邪(也作镆铘)。干将将雌剑献与楚王,雄剑传给其子,被楚王所杀。其子眉间尺长成,终于为父报仇。此一传说赞颂了剑工高超的技艺,宝剑文字的神采,统治者的残暴和少年的壮烈。

楚国有干将、莫邪夫妇二人,给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很生气,想杀他。剑有雌雄二柄。当时妻子怀孕快生产了,丈夫对她说:“我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怒了,我去一定会被杀掉。你生下的孩子如果是男的,长大后,告诉他:‘出房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拿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非常生气,叫人去仔细查看。验剑人说:“剑有两把,一把雌一把雄,雌剑带来了,雄剑没有带来。”楚王发怒了,把干将给杀了。

莫邪生下的儿子叫赤。后来长大了,问他母亲:“我父亲在哪里?”母亲说:“你父亲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怒,把他杀了。他走时嘱咐我告诉你:“出房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儿子出房,往南看没有山,只见堂前松柱下有一磨剑石,就用斧头砸开它的背后,得到雄剑,早晚都想找楚王报仇。

楚王梦见一个男子,眉间广阔,约一尺宽,说要报仇。楚王悬千金重赏捉拿。赤听说了这件事了,便逃走,跑进山里悲歌。碰到一位侠客,说:“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哭得这样伤心”赤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了我的父亲,我想报仇!”侠客说:“听说楚王以千金重赏购买你的脑袋,请把你的脑袋和剑都交给我,我为你报仇。”赤说:“太好了!”于是自杀,双手捧着脑袋和剑,尸体却僵立不倒。侠客说:“我决不会辜负你!”这样,尸体才倒下。

侠客提着赤的脑袋去见楚王。楚王很高兴。侠客说:“这是勇士的头,应当用大汤锅煮。”楚王照着他的话做了。三天三夜也煮不烂,头还跳出汤锅,瞪着眼睛充满愤怒。侠客说:“这小孩的头煮不烂,请大王亲自到锅边一看,就一定能煮烂。”楚王立刻走近去看,侠客用剑砍了一下楚王,楚王的脑袋就掉进汤里;侠客也砍掉自己的头,头也掉进汤里。三个脑袋都煮烂了,没法分辨。于是把肉汤分成三份埋葬了,笼统称为“三王墓”。如今这墓在汝南郡北宜春县境内。

《镜花缘》清代李汝珍所作一部长篇神魔爱情小说。本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