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第1张

首先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部分,因此也称之为硬文化相对来说,精神文化就是软文化,而软文化则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西方硬文化的差异一目了然,但处于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则须进一步辩证分析中西方软文化的不同决定硬文化的差异,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正在于此——即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很复杂的。要说起文化的差异,我觉得应该先从饮食文化说起,因为“民以食为天”,它能够反映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世界上有三大美食:中国、法国和意大利,我们看看这些美食方面最基本的差异。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很注重形式,讲究“色、香、味”,所以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很讲实际,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从不下什么工夫,更讲究其营养搭配和保护,注重菜的内在质量。这是中餐和西餐的主要差异。中国人吃饭每次都上很多菜,可都长得很瘦,西方人每次菜很少,但都比中国人长得结识。 再看看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审美情趣与好恶倾向。在中国的文化背景里,红色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吉祥喜庆,而在西方人的观念里,红色是血的颜色,表示冲动、挑衅和动乱,我们看到西班牙斗牛士拿着红布就是向牛挑战,红色可以激怒斗牛,所以,中国人在喜庆的节日里喜欢穿红色的衣服,而西方人一般选择蓝色,因为他们觉得蓝色代表冷静和沉着。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是:中国人思维比较抽象,西方人比较具体。在生活态度上的差别是:中国人偏重精神感受,西方人注重实用。在绘画和雕刻艺术上,中国画是泼墨写意,西方的油画讲究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比如:中国人为了表现神仙可以飞行就在仙女的脚下加上几朵白云,体现飞的意境。西方人就不能理解我们这种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西方的经典的宗教题材画作中,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得给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加上一双翅膀。因为他们只有想到翅膀会飞。在雕刻作品中,中国人更注重想象力和意境,比如一个猴子蹲在马背上,它们的比例相差无几,只是表现了一种意境:马上封侯。而西方的雕刻作品讲求写实和细腻,绝不会出项这种比例失调的艺术作品。中国人在介绍来宾时,喜欢用褒扬的话语言辞,会加上很多主观评论。但西方人认为,介绍客人时不必评头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都有强加的感觉,介绍主要突出被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该附加外貌和抽象的评论。

“朝鲜”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古籍《山海经》。海内经曰:“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天毒。”“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前200年成书的《尚书大传》中有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之地的记载。《尚书大传》中的“朝鲜”即“朝日鲜明”之意,“朝”读如“朝日”的“朝”;但在《史记》卷一百一十五《朝鲜列传》第五十五“集解”引张晏云:“朝鲜有湿水、洌水、汕水,三水合为洌水,疑乐浪朝鲜取名于此也。”索隐云:“朝音潮,直骄反,鲜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汕一音讪。”史记中也有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北部的东胡部落也陆续迁入朝鲜半岛。《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

“朝鲜”一词在朝鲜的史书《三国遗事》被用来称呼“古朝鲜”即檀君朝鲜(神话杜撰,产生于12世纪),“箕子朝鲜”、“卫满朝鲜”。 从周朝至汉朝的中国史书,“朝鲜”只是指朝鲜半岛北部的地区,为中国郡县下的地方政权,朝鲜半岛南部则被称为三韩(即辰韩、马韩、弁韩)。公元前194年燕人卫满推翻箕子朝鲜准王,国号仍称“朝鲜”,史称卫满朝鲜。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东征朝鲜,设立四郡,此后“朝鲜”一词长期消失在中国典籍中。直到14世纪晚期明朝太祖朱元璋选中朝鲜为该国国号。韩国官方采用近代神话传说檀君古朝鲜为朝鲜历史开端。但也不否认孔子曾经提及的东方君子国箕子朝鲜。但实际上二者并无联系,仅仅因为朱元璋赏赐李成贵国号为朝鲜,不是一个民族,也没有延续性(相差2400年!)。

韩国和越南的古籍都是汉字,一般人不认识,但是有专家学者认识。如果需要,还是能够阅读的。

在2008年,韩国的中学生集会游行,要求韩国回复使用汉字。现行的拼音文字,根本不能细腻表达思想。

玄菟、乐浪,武帝时置,皆朝鲜、濊貉、句骊蛮夷。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 侯准既僣号称王,为燕亡人卫满所攻夺,将其左右宫人走入海。准为卫满所破,乃将其余众数千人走入海,攻马韩,破之,自立为韩王。汉时属乐浪郡,四时朝谒。

故马韩为商代后人。

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有似秦语,故或名之为秦韩。

弁辰与辰韩杂居,城郭衣服皆同,语言风俗有同,刑法严峻。

马韩、辰韩、弁韩三个部落,合称三韩。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历史上,只要建立了国家,必定会有一个国号,因为这象征新政权的开始,如同人的名字一样。只要王朝不灭,国号就将一直存在,两千多年来,出现过许多国号。让人奇怪的是,战国七雄中的六个国家都被当作过国号,唯独“韩”没有过。

“韩”作为国号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次,而且都是在秦朝之前。第一次是在西周初期,周武王封第五子为韩侯,封地为韩,公元前757年,“韩”被晋国所灭;第二次是在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分晋,虽然韩国跻身战国七雄行列,但是实力却是最弱的一家,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公元前230年,秦发动灭六国之战,韩第一个被灭国。

自此之后,大大小小的国家出现过无数个,战国七雄中六国被拿着当国号的并不少见,唯独“韩”却是例外,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统治者选择国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如同人取名字,都希望名字好听,有寓意。对统治者而言,他希望自己开创的政权能够千秋万代,所以对“国号”非常谨慎。

纵观两千多年历史,选择“国号”的方式主要有这几种,一是以统治者的发源地为国号,比如商、周、宋等;二是以统治者的爵位为国号,比如汉、魏、唐等;三是以统治者的姓氏为国号,比如陈;四是由古籍而来,比如元;五是从谶语中而来,比如明;六是通过音韵变化而来,比如清。相比较而言,由出身地和爵位决定国号的比较常见。

以此来看,爵位为“韩王”的人,只要他们能开创属于自己的国家,国号选择“韩”的几率就会非常大。历史上,一共出现过28位韩王,其中韩氏7人,郑氏1人,拓跋氏1人,李氏1人,王氏1人,柴氏1人,赵氏1人,朱氏15人。然而,这些人却没有一个能立国。

当然,如果在“韩”这块地方创业起家,最后能够创建国家,国号选择“韩”的几率也不小。然而,战国时期的韩国,位于现在的河南郑州,它是北方的交通枢纽,属于一马平川的四战之地,只要发生战乱,这块地方总是轮番易主。历史上,“韩”的地方从未出现过强大的割据势力,因此也就不会诞生新的政权。

还有一点,战国七雄中,其他六国都有过风光时期,甚至是实力很差的燕国,也差点灭了齐国。唯独韩国,在七国中,版图最小,人口最小,一直被六国沦落欺负,就算在申不害时期,也只能勉强自保,到秦灭六国时,韩国也是第一个灭亡的。或许是必然,或许是偶然,两千多年来,从无一个政权再用“韩”为国号。

参考文献:《史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