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避讳字?古时候人们是如何避讳字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什么是避讳字?古时候人们是如何避讳字的?,第1张

古代因为是阶级社会,所以特别提倡上下尊卑有别,因此逐渐地便发展出了避讳的文化,避讳字也就由此诞生了。最常见的避讳有两种,一种是避尊讳,一种是避亲讳,避讳字也主要这两种情况。

避尊讳主要是秦始皇建立统一的秦帝国后的避皇家讳,这里面有很多具体的事例。

先秦时期,如果一个贵族做出了功绩,那么他的后代便能取氏。而当时取氏的常用方法之一便是以这个贵族先人的字为氏,由于氏都是两个字,所以中国很多古老复姓由此而来,这其中就包括了皇甫这个姓。

西周后期,诸侯国宋国的国君宋戴公(子姓)有一个儿子名曰充石,他字皇父。其后这个子充石成为了宋国的司徒,他率军击败了长狄对宋国的入侵,但他也在这场保卫家园的战斗中战死了。由于子充石的功绩,所以他的孙子南雍陲便按照当时的传统以他的字皇父为氏代代相传。到了西汉年间,汉武帝为了打击地方豪强势力颁布了《迁茂陵令》,将大量的豪族迁居茂陵,这其中就包括了皇父一族。被迁到茂陵的皇父氏随即改为了皇甫氏,显然是为了避皇家的讳,其后的东汉末年名将皇甫嵩正是出自该家族。

唐朝时期这种避讳文化盛行,所以这种避皇家讳改字去字的例子在唐朝时期也就特别的多,尤其是在唐朝的初年。

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一个古代官职虎贲中郎将,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警备团团长,在汉朝时设立一直到唐朝都存在。不过虎贲中郎将到了唐朝时改名为了武贲中郎将,这是为了避唐太祖李虎的讳。

这样的例子在唐朝初年还有一个显例,自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立六曹尚书,其后的历朝历代都设有类似官职,慢慢地便衍化为了后世的六部。在唐朝以前六部的名字历朝历代都有变动,唐朝建立后尚书省下设的六部定名为了吏、民、礼、兵、刑、工。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为避李世民名字的讳,民部改为了户部,从此六部的名字定了下来未再变动。

这是机构上的避皇家讳字的例子,人名上避皇家讳字最有名的便是唐初名将李勣了。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坊间流传的隋唐时期堪比诸葛亮、刘伯温的军师徐茂公正是他。徐世勣追随李密投唐后,李渊为了拉拢他赐同姓,于是徐世勣便成为了李世勣。李世民登基后为了避讳,李世勣上表请求将自己名字里与李世民名字中重叠的世字去掉,变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李勣。

以上都是避尊讳字的例子,至于避亲讳字的例子,在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范例。

在《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有这么一段文字:(贾)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书,凡中有‘敏’字,她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

林黛玉的母亲闺名叫做贾敏,所以林黛玉在写到敏字时都会避讳减少一二笔画。在古代贵族的名是不能随便写出来的,一般都是在祭祀祖先向朝廷谢恩这种非常正式的文书中才会具名。古代贵族说到父母的名所用字会故意变读音,子女对不直呼父母名字这一点,至今在华夏子孙中还根深蒂固。

这里多说一句,现在不少人学着西方人直呼父母的名字,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进步’能跟上时代,这真是可笑。西方直呼父亲名字是他们的一个贵族传统,这是西方封建领主割据林立之下,贵族的子弟们为了彰显身份的一种约定成俗的做法。中世纪的欧洲贵族见面自报家门时,开口首先都会自报自家父亲是谁谁谁,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贵族身份!到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后,这种贵族派头被欧洲的庶民们也捡了起来,只是衍化成了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还给这种东施效颦的行为加了一个平等的美名。

随着时代进步,阶级消除,避讳字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至少在网络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

一、姓

  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姓是怎么来的?。。。

古代的姓、氏、名、字、号等(太长贴不了,麻烦自己去点击)

http://newsguoxuecom/articlephparticleid=14409

避讳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古人常需避讳,他们在小心谨慎之中总结了种种避讳方法:

改字形。有的改用同(近)义字词来代替需要避讳的字。例如汉武帝名彻,知名辩士蒯彻便改名为通。唐高宗名治,天下人便用理字替代治字。有时也可以通过增减笔画来避讳。例如邱姓先人本姓丘,但是孔夫子名丘,为避讳便加了一个耳朵。从宋代开始都要避丘字,写时往往要省去一笔,有的写作□或空格不写。

改字音。例如,秦始皇名政,所以正月的正要读作平生。有的以某字代读,读到应避讳的字时改读某。

避讳的方法

改字法: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使用其他别字代替。

空字法: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不填写。

缺笔法:当遇到要避讳的字时,在该字上少写一笔。

史书中的避讳字

所谓避讳就是封建社会人们为表示对君主、官长、圣贤等身份地位尊崇之人的尊敬,在讲话时不直呼其名,写文章时不直书其字,而用其他相关或相近的字代替的一种习俗。这不仅是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同时也给后来人在读史书时造成不少麻烦。兹将其简略归结如下,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古书上避讳的方法是很多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缺笔

是将应避讳的字不完整写出来,而少写一两笔。

  二、去字

是把需要讳的字去掉,不写在书上。

这有两种做法:一是不留空;二是留空。所谓不留空,如现在的瑕县过去原叫瑕丘县,龚县,原叫龚丘县。为了避讳孔丘的“丘”字,便把“丘”字去掉,于是就成了瑕县和龚县。留空就是将讳字去掉,但留个空。比如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唐人把“王世充”写成“王 充”、后代的刻书匠不知这是避讳造成的,所以刻书时便把二字联在一起刻成王充,读者如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会闹出笑话。另外,还有些书将需要避讳的字空着,但均写“上讳”二字,比如《说文解字》一书在秀、庄、祜等字上,皆写“上讳 ”二字。其空字不注。这是因为东汉光武帝名秀,明帝名庄,安帝名祜的缘故。

  三、改字

是将需要避讳的字改写成其他字。

改字是最常用的一种做法,由于避讳,不但不少人的姓被改了,名字被改了,很多东西都面目全非了,所以重点介绍一些此类避讳的例子。

  1改名姓

现在不少人姓邱,其实,这些姓邱的先人最早并不姓邱,而姓丘。丘原是一个地名,即是以今山东临淄(古称营丘)这一地命的姓(周武王封其功臣姜子牙于此,建立齐国后姜子牙的子孙凡住在营丘的,都以地名为姓遂为丘氏)。春秋末年,孔丘被举为“圣人”,这样,丘姓就和孔子的名字犯了忌讳,所以就改“丘”为“邱”了。

汉景帝名启,所以“微子启”改名为"微子开"。

《汉书》里,把“庄子”写成了“严子”就是为了避东汉明帝刘庄讳。如果不了解这一情况,就不知道“严子”是何许人物。

司马炎登基后,为了避其父司马昭的讳,“王昭君”改称“王明君”。

唐太宗叫李世民,为了避“世”字,徐世绩改名为“徐绩”,就连观世音也要改成“观音”。

唐玄宗叫李隆基,所以凡是叫什么“基”的,或和“基”同音的都犯忌讳,都不能用。因此把"姬氏"改为"周氏"。著名的历史学家"刘知几"便不敢再使用自己的名字,而用其他字,称作"刘子玄"。

再如汉初的辩士"蒯彻",因汉武帝叫刘彻,史书上就把他改名为"蒯通",好像只有京剧里有一出《赚蒯彻》算是恢复了其本来面目。

  2改官名

汉高祖刘邦把“相邦”改为“相国”。

汉光武帝名秀,避秀字讳,改“秀才”为“茂才”。

隋文帝的父亲叫杨忠,所以隋朝时就把“中书”这种官名改称为“内史”,把“侍中”这种官改称为“纳言”。

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民”字,唐朝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唐高宗子李忠为太子时,改“中郎将”为“旅贲郎将”。

  3改物名

五代十国的吴越王钱镠 ,因为“镠”字和石榴的“榴”字同音,便把石榴改为“金樱”;

和钱镠同时代的杨行密,受唐封为吴王,在占据扬州的时候,当地人怕犯他的讳,便把“蜂蜜”改为“蜂糖”。

4改地名

秦始皇为避其父子楚讳,改楚地为“荆”。

晋愍帝司马邺改“建业”为“建康”。

宋真宗赵恒时,把北岳“恒山”改为“常山”。

5其他

司马迁为避父司马谈的讳,把《史记》中的“赵谈”改为"赵同"。

东晋孙盛有一本书叫《晋阳秋》,是因为元帝司马睿有个妃子叫郑阿春,儿子当了皇帝后,就规定对春字要避讳,便改“春”为“阳”。《晋书》上的“阳秋”,其实就是“春秋”。

唐高宗李治时,凡行文中的“治”字均用“理”、“持”等同义字代替;“稚”用“幼”代替。

唐玄宗以后,所有书写“玄”字的地方,一律要改作“元”字。

杜甫母名海棠,乃不作咏海棠之诗;苏轼祖父名序,为文均将序改为叙。

多了解一些避讳字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在读古书的时候少兜些圈子,当然,有些字一直沿用至今,早已经约定俗成、无须再还其本来面目了,所以我们只要读懂内容就好,也不必斤斤计较。

古人有避讳的习俗,即不能直呼帝王、尊长以及圣人的名讳,在写文章或是写书时,遇到有与上述人物名讳相同的字,要改用其他字或其他方法代替。这种习俗起源很早,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后来,这种习俗经过长时间的应用,不仅需要避讳的地方越来越多,而且不少朝代的皇帝还规定了避讳的范围和方法,让人们必须遵照使用,否则就会被治罪甚至杀头,由此,避讳变成了一种法律,让人不得不极为重视。

古书中,避讳的现象随处可见,而避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缺笔避讳,这种形式是在唐代出现的,如: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民”字少最后一笔(弯钩);避宋太祖赵匡胤讳,“匡”字少最下面一横;避孔子讳,“丘”字少中间一竖;避清雍正皇帝胤禛讳,“胤”字少最后一笔(竖弯钩)等。

二是空字避讳。就是在书写中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干脆不写出来。东汉光武帝名刘秀、明帝名刘庄、章帝名炟,东汉学者许慎写作《说文解字》时,每遇秀、庄、炟等字,皆写“上讳”二字,空其不注,还有的时候,用一个方框或用一个“某”字代替,以避诸帝名讳。

三是改字避讳,即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要避讳的字。为避汉高祖刘邦讳,《论语·微子》中“何必去父母之邦”一句,汉石经残碑写作“何必去父母之国”,将“邦”字改为“国”字;另有如晋文帝名司马昭,那时的书籍都会将“昭”改为“明”,就连西汉出塞和亲的王嫱的字“昭君”也被改为“明君”,后人也沿用这种说法,如杜甫七律《咏怀古迹》(其三)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之句,此“明妃”即指王昭君……

古人避讳一事,会造成某些人的姓名、地名、事物名以及图书名或文体名的改变,对于后世人来说,阅读时往往会遇到一些令人费解的字和词。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把隋末唐初的割据者王世充写成“王充”,中间用空格代替了“世”字,后代的刻书匠不知这是避讳造成的,刻书时便把二字联在一起刻成“王充”,这就让一代枭雄王世充与汉代大哲学家王充混为同名,闹出了大笑话。还有,宋代时,一位文人读《后汉书》时,发现其中有一句“画龙不成反为狗者”,认为其中的“龙”字写错了,应为“虎”。事实上,《后汉书》的纪传部分由唐代章怀太子李贤作注解,而唐高祖李渊祖父名李虎,为避祖先名讳,就将“画虎不成反为狗者”改为“画龙不成反为狗者”;再比如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在世时,因为“几”与“基”读音相同,为避唐玄宗李隆基的“基”字,唐人作品中不称其名而称字,为“刘子玄”,到了清代,又要避康熙帝玄烨之讳,于是,刘知几在清人笔下又改称为“刘子元”,就这样改来改去,为人们阅读古书造成了不少障碍。

避宋英宗照宗实旧讳。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的一种要求,通常只限于君主、尊长之本名,其字号则无必要。

避讳是中国旧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

颐者,养也。

百年曰期颐。

周敦颐研究的是理学,《太极图说》,《通书》,阴阳五行,道学。

他应该是想长命百岁,得道成仙吧。

周敦颐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五月五日(6月1日)生于道县楼田村,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六月十日(7月24日)。因贫“饘粥不给”无力回乡,葬庐山栗树岭。

绍兴籍的鲁迅(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是其第32世孙,周恩来是其第33世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