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玉石的诗句诗经
1含有玉字的诗经诗句有哪些
首轮麦Cd6 :你好。
《诗经》有玉的诗句:
《召南 也有死麕》: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鄘风 君子偕老》:
。。。。。玉之瑱也,象之揥(tiì)也
《卫风 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郑风 有女同车》:
将翱 (áo)将翔,佩玉琼琚。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郑风 汾沮洳》: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小雅 秦风 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小雅 鸿雁之什 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雅 鸿雁之什 白驹》: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小雅 文王之什 旱麓》: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
《大雅 生民之什 公刘》:
。。。。。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小雅 生民之什 民劳》:
。。。。。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2诗经名句中形容玉的诗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如星。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诗经·卫风·淇奥》)
这是《诗经》的名篇“淇奥”的诗句,“匪”在这里作“斐”解释,即有文才的人。诗句解释为:那文采焕发的君子,如切磋、琢磨后的玉器一般俊美;那文采焕发的君子,耳垂上悬着晶莹的玉坠,鹿皮帽子上的缀玉如同星光闪烁;那文采焕发的君子,精神如同金锡,品格如同圭璧。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磋,佩玉之傩。(《诗经·卫风·竹竿》)
这是《诗经》“竹竿”中的诗句,傩,举止优雅,行有节度。诗句解释为:淇水在右边奔流,泉源在左边流淌,美人巧笑时露出洁白如玉的牙齿,身上挂着配玉显得是那样的婀娜多姿。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诗经·卫风·终南》
3急求《诗经》中有关玉的句子中国石文化源远流长。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些关于玉石的记载和描绘,值得石文化研究专家注意。 “有问斐君子,充耳琇莹。”
琇莹,美石也。天子玉璞,诸侯以石。
(《诗经·卫风·淇奥》)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琼,玉之美者;琼瑶,美玉。
(《诗经·卫风·木瓜》) “尚之以琼华乎而。又尚之以琼莹乎而。”
琼华,美石似玉者,即所以为琼也。琼莹、琼英亦美石似玉者。
孔氏认为:木谓之华,草谓之荣。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然则琼华、琼莹、琼英皆玉石光色。cn (《诗经·齐风·著》) “何以赠之以琼瑰玉佩。”
琼瑰石而次玉。琼者,玉之美名非玉名也。
瑰是美石之名也。以佩玉之制,唯天子用范。
诸侯以下则玉石杂用。此赠晋侯故知日美石次玉。
(《诗经·秦风·渭阳》) “彼都人士,充耳琇宝。” 琇,美石也。
(《诗经·小雅·都人士》) 《诗经》中和玉有关的诗句 ①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这是《诗经》“鹤鸣”中的诗句。
这里“错”,作锋利的琢玉石头解释;“攻”作打磨、琢磨解释。 ②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如星。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诗经卫风淇奥》) 这是《诗经》的名篇“淇奥”的诗句,“匪”在这里作“斐”解释,即有文才的人。诗句解释为:那文采焕发的君子,如切磋、琢磨后的玉器一般俊美;那文采焕发的君子,耳垂上悬着晶莹的玉坠,鹿皮帽子上的缀玉如同星光闪烁;那文采焕发的君子,精神如同金锡,品格如同圭璧。
③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磋,佩玉之傩(《诗经卫风竹竿》)。 这是《诗经》“竹竿”中的诗句,傩,举止优雅,行有节度。
诗句解释为:淇水在右边奔流,泉源在左边流淌,美人巧笑时露出洁白如玉的牙齿,身上挂着配玉显得是那样的婀娜多姿。 ④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诗经卫风终南》)。 这是《诗经》“终南”中的诗句,黻(音福)衣:古代黑青相间的礼服。
诗句解释为:来到这里的那位君子,黑青绣衣潇洒宽敞,配玉铿锵悦耳动听,祝你永远长寿安康。 ⑤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这是《诗经》“有女同车”中的诗句,我们似乎感受到,佩玉的铿锵增强了青春的活力,像芙蓉花一样美丽的姑娘,在这美妙的铿锵声中翩翩起舞。诗句解释为:与我同车的那位姑娘,美得如同芙蓉花一样。
身体轻盈得像要翱翔,佩戴的美玉闪烁发光。美丽姑娘复姓孟姜,真是可爱娴雅不能忘。
与我同车的那位姑娘,美得如同芙蓉花一样。身体轻盈得像要翱翔,佩戴的美玉闪烁发光。
美丽姑娘复姓孟姜,她的德行永不能忘。 ⑥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来,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郑风子衿》) 这是《诗经》“子衿”中的诗句,女子等待爱人时的焦急心情,跃然纸上。
诗句解释为:你赠给我的青青佩玉,牵动着我的悠悠情思,纵然我不能到你那里去,为什么你就不能快点来?来来往往一趟接着一趟,我独自在城楼上眺望。一日见不到你的身影啊,就像过了三个月那样漫长。
⑦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诗经秦风渭阳》) 这是《诗经》“渭阳”中的诗句,表现的是外甥送别舅父时的情景。诗句解释为:我为舅舅送行,常常思念我的娘亲,拿什么赠送他呢?只有美玉才能表达我的心意。
⑧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 这是《诗经》“丘中有麻”中的诗句,表达了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这里讲留氏之子送的佩玉,成为了女子思念的寄托。
诗句解释为:山丘中长满了李树,李树留住了我的爱人。李树留住了我的爱人。
他赠我美丽的玉佩表达爱情。 ⑨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这是《诗经》“女曰鸡鸣”中的诗句,反映了夫妻以玉相赠,互相爱悦的情景。“杂佩”,是当时常用的一种玉佩,用多种玉石串成。
诗句解释为:知道你对我好,送你玉佩作为纪念;知道你对我很体贴,送你玉佩表达心意;知道你对我恩爱深,送你玉佩以为报。 ⑩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是《诗经》“木瓜”中的诗句,反映了男女相爱,以礼物互相赠答时的心理活动。诗中的“琼”为赤色玉,泛指美玉,“琚”是佩玉;“瑶”也是美玉,一说似玉的美石;“玖”,指浅黑色的玉石。
诗句解释为:你送我以木瓜,我回送你美玉,美玉哪能算报答,但愿我们永远相好!你送我以红桃,我回送你琼瑶,琼瑶哪能算报答,但愿我们永远相好啊!你送我以酥李,我回送你琼玖,琼玖哪能算报答,只求我们永远永远地相好。
4急求《诗经》中有关玉的句子中国石文化源远流长。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些关于玉石的记载和描绘,值得石文化研究专家注意。 “有问斐君子,充耳琇莹。”
琇莹,美石也。天子玉璞,诸侯以石。
(《诗经·卫风·淇奥》)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琼,玉之美者;琼瑶,美玉。
(《诗经·卫风·木瓜》) “尚之以琼华乎而。又尚之以琼莹乎而。”
琼华,美石似玉者,即所以为琼也。琼莹、琼英亦美石似玉者。
孔氏认为:木谓之华,草谓之荣。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然则琼华、琼莹、琼英皆玉石光色。cn (《诗经·齐风·著》) “何以赠之以琼瑰玉佩。”
琼瑰石而次玉。琼者,玉之美名非玉名也。
瑰是美石之名也。以佩玉之制,唯天子用范。
诸侯以下则玉石杂用。此赠晋侯故知日美石次玉。
(《诗经·秦风·渭阳》) “彼都人士,充耳琇宝。” 琇,美石也。
(《诗经·小雅·都人士》) 《诗经》中和玉有关的诗句 ①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这是《诗经》“鹤鸣”中的诗句。
这里“错”,作锋利的琢玉石头解释;“攻”作打磨、琢磨解释。 ②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如星。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诗经卫风淇奥》) 这是《诗经》的名篇“淇奥”的诗句,“匪”在这里作“斐”解释,即有文才的人。诗句解释为:那文采焕发的君子,如切磋、琢磨后的玉器一般俊美;那文采焕发的君子,耳垂上悬着晶莹的玉坠,鹿皮帽子上的缀玉如同星光闪烁;那文采焕发的君子,精神如同金锡,品格如同圭璧。
③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磋,佩玉之傩(《诗经卫风竹竿》)。 这是《诗经》“竹竿”中的诗句,傩,举止优雅,行有节度。
诗句解释为:淇水在右边奔流,泉源在左边流淌,美人巧笑时露出洁白如玉的牙齿,身上挂着配玉显得是那样的婀娜多姿。 ④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诗经卫风终南》)。 这是《诗经》“终南”中的诗句,黻(音福)衣:古代黑青相间的礼服。
诗句解释为:来到这里的那位君子,黑青绣衣潇洒宽敞,配玉铿锵悦耳动听,祝你永远长寿安康。 ⑤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这是《诗经》“有女同车”中的诗句,我们似乎感受到,佩玉的铿锵增强了青春的活力,像芙蓉花一样美丽的姑娘,在这美妙的铿锵声中翩翩起舞。诗句解释为:与我同车的那位姑娘,美得如同芙蓉花一样。
身体轻盈得像要翱翔,佩戴的美玉闪烁发光。美丽姑娘复姓孟姜,真是可爱娴雅不能忘。
与我同车的那位姑娘,美得如同芙蓉花一样。身体轻盈得像要翱翔,佩戴的美玉闪烁发光。
美丽姑娘复姓孟姜,她的德行永不能忘。 ⑥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来,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郑风子衿》) 这是《诗经》“子衿”中的诗句,女子等待爱人时的焦急心情,跃然纸上。
诗句解释为:你赠给我的青青佩玉,牵动着我的悠悠情思,纵然我不能到你那里去,为什么你就不能快点来?来来往往一趟接着一趟,我独自在城楼上眺望。一日见不到你的身影啊,就像过了三个月那样漫长。
⑦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诗经秦风渭阳》) 这是《诗经》“渭阳”中的诗句,表现的是外甥送别舅父时的情景。诗句解释为:我为舅舅送行,常常思念我的娘亲,拿什么赠送他呢?只有美玉才能表达我的心意。
⑧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 这是《诗经》“丘中有麻”中的诗句,表达了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这里讲留氏之子送的佩玉,成为了女子思念的寄托。
诗句解释为:山丘中长满了李树,李树留住了我的爱人。李树留住了我的爱人。
他赠我美丽的玉佩表达爱情。 ⑨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这是《诗经》“女曰鸡鸣”中的诗句,反映了夫妻以玉相赠,互相爱悦的情景。“杂佩”,是当时常用的一种玉佩,用多种玉石串成。
诗句解释为:知道你对我好,送你玉佩作为纪念;知道你对我很体贴,送你玉佩表达心意;知道你对我恩爱深,送你玉佩以为报。 ⑩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是《诗经》“木瓜”中的诗句,反映了男女相爱,以礼物互相赠答时的心理活动。诗中的“琼”为赤色玉,泛指美玉,“琚”是佩玉;“瑶”也是美玉,一说似玉的美石;“玖”,指浅黑色的玉石。
诗句解释为:你送我以木瓜,我回送你美玉,美玉哪能算报答,但愿我们永远相好!你送我以红桃,我回送你琼瑶,琼瑶哪能算报答,但愿我们永远相好啊!你送我以酥李,我回送你琼玖,琼玖哪能算报答,只求我们永远永远地相好。
5《诗经》中描写“玉”的诗句有哪些1君子偕老先秦:《诗经》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瑳兮瑳兮,其之展也。
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2竹竿先秦:《诗经》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3有女同车先秦:《诗经》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4渭阳先秦:《诗经》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5终南先秦:《诗经》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6描写玉石的诗词有哪有1“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卫风·木瓜》
2“厥贡惟球、琳、琅玕。” ——《书·禹贡》
3“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书·顾命》
4“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左传·宣公十五年》
5“ 宣子 有环,其一在郑商。” ——《左传·昭公十六年》
6“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诗经·卫风·淇奥》
7“琪,玉属。” ——《玉篇·玉部》
8“王乃使玉工理其璞而得宝焉。” ——《韩非子·和氏》
9”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 ——《书·禹贡》
10“ 苌弘 死於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庄子·外物》
11“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诗·秦风·渭阳》
12“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 《梦粱录·元宵》
13“如草之兰,如玉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绚。”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
14“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 ——《诗·鄘风·君子偕老》
15“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周礼·春官·大宗伯》
7有关玉石的名句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君子至止,黼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诗经卫风终南》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唐李商隐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李白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唐李白
知其是玉疑非玉,谓此非真孰为真——清乾隆
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唐白居易
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南宋陆游
玉石越擦越闪光
玉石在山谷里和石头一样,雕刻出来和美女一样
8描写玉石的诗词美玉。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02琳 美玉。
青碧色的玉。《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03球 美玉。《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04瑜 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05环 圆圈形的玉器。《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有环,其一在郑商。”
06璇 美玉。《集韵·平仙》:“璿,《说文》:美玉也。
引《春秋传》:璿弁玉缨……或作琁、璇。” 07璧 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
《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08琪 美玉。
《玉篇·玉部》:“琪,玉属。” 09璞 未雕琢的玉。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工理其璞而得宝焉。” 10瑶 亦泛指美玉。
《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 11碧 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
《庄子·外物》:“ 苌弘 死於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12瑰 美玉,美石。
《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13翠 硬玉。
宋吴自牧 《梦粱录·元宵》:“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14瑾 美玉名。
南朝宋慧琳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如草之兰,如玉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绚。” 15瑱 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
《诗·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
16琮 瑞玉。方柱形,中有圆孔。
用为礼器、贽品、符节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17珂 白色似玉的美石。《玉篇·玉部》:“珂,石次玉,亦码碯白如雪者。
一云螺属。” 18璎 似玉的美石。
《玉篇·玉部》:“璎,璎琅,石似玉也。”2即璎珞。
玉饰。 唐 元稹 《估客乐》诗:“鍮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
19瓒 质地不纯的玉。《周礼·考工记·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
20琛 指玉。《宋史·乐志九》:“禕衣褒崇,琛册追荣。”
21珰 玉制的耳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22璠 美玉。 晋陆云《答顾秀才》诗之五:“有斐君子,如珪如璠。”
23璜 状如半璧的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玄璜礼北方。”
24珑 古人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上刻龙纹。《说文·玉部》:“珑,祷旱玉也。”
25珉 似玉的美石。《荀子·法行》:“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26璆 美玉。可制磬。
亦借指磬。《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
27瑛 美玉。《魏书·阳尼传》:“ 采钟山 之玉瑛兮,收珠泽之珂珬。”
28琯 玉管。《大戴礼记·少间》:“ 西王母来献其白琯。”
29瓘 玉名。《左传·昭公十七年》:“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
30珏 相合之二玉。双玉。
《说文·珏部》:“珏,二玉相合为一珏。” 31璋 玉器名,状如半圭。
《书·顾命》:“秉璋以酢。” 32瑷 美玉。
《玉篇·玉部》:“瑷,美玉也。” 33圭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等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
《易·益》:“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34琀 古代放在死者口里的玉。
《说文·玉部》:“琀,送死口中玉也。” 35玦 古时佩带的玉器。
环形,有缺口。《左传·闵公二年》:“公与 石祁子 玦,与 甯庄子 矢,使守。”
36琦 美玉。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蟭螟之巢,无乘风之羽;沟浍之中,无宵朗之琦。”
37琬 美玉。《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38瑒 玉名。《广韵·平阳》:“瑒,玉名。”
39玢 玉名。《玉篇·玉部》:“玢,玉名。”
40琥 瑞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白琥礼西方。”
41珲 美玉。《集韵·平魂》:“珲,美玉。”
42琚 佩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43珺 美玉。《改并四声篇海》:“珺,美玉也。”
44琨 玉石。《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
45璐 美玉。《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寳璐。”
46玫 美玉。一说火齐珠。
《尸子》卷下:“ 楚 人卖珠於 郑 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玫瑰。”
47璊 赤色的玉。《诗·王风·大车》:“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48珅 玉名。《集韵》:“珅,玉名。”
49瑭 玉名。多用于人名。
五代有史建瑭 、石敬瑭。 50玮 玉名。
《广韵·上尾》:“玮,玉名。” 51琰 美玉。
南朝梁简文帝 《谢敕赉善胜威胜刀启》:“冰锷含彩,雕琰表饰。” 52玙 美玉。
《左传·定公五年》:“ 季平子 行 东野 ,还未至,丙申,卒於 房 , 阳虎 将以璵璠敛。”。
从今天的宝玉石学的角度讲,玉石是由矿物集合体组成的、能用来雕琢玉器工艺品或做其它珠宝饰品的多晶质、隐晶质和非晶质材料的总称。但在古代,由于缺乏对玉石自然属性的了解,人们主要强调的是它们的社会属性,因而,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与今天相比差别较大,究何所指,有时难以决断。但一般来讲,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和理解有下列几个特征。
1、以色辩玉
玉石被中国古代称为“美石”,美与不美主要表现在颜色上。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古人不可能从物理学和化学的角度对玉作出本质的定义,只能以直觉为基础,以多数人的喜好和公认为依据,因此以色辨玉必然是古人识玉的一大法则。例如章鸿钊所著《石雅》中清楚写到:“古人辨石,所重在色而不在质。其色相似者,其名恒相袭”。其它描述玉的古籍,如《渊鉴类涵》、《潜确类书》、《玉纪》等均将颜色作为辨别玉和进行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
2、玉与器同称
中国的文字,往往一字多义,古文尤甚。一个“玉”字,按传统习惯的用法,是包含了玉石和玉器两方面的涵义。玉石是未经雕琢的原料,玉器则是已经琢磨而成的器物。这两个概念照理说是不可混用的,但在古籍之中,却大多是用一个“玉”字概括之,说玉石是它,说玉器也是它。玉与器同称这种现象跟古人对玉崇拜的起因和心理有关,玉为人所爱,首先就在于它的优良品质,无论琢磨也好,不琢磨也好,发挥作用的是其美质,所突出的也是其美质。《礼记·效特性》曰:“大圭不琢,美其质也”;“玉之美,在其质,由其质”。正因为古代人们较看重玉石和玉器的质,故琢磨与未琢磨就不那么重要了,这种情况也反映了当时的认识水平。
3、玉的认识与政治、文化意识或道德标准也有密切联系
根据中国古代有关的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的资料,并根据见之于史册各种神话故事和流传于民间的大量传说,中国古代关于玉的概念归纳起来有五种说法:万物主宰说:这种说法将玉的地位推崇为万物的主宰;天地之精说:这种说法将玉形成归纳为天地之精华;道德楷模说:玉在礼仪上被标榜为道德的楷模;辟邪除崇和延年益寿说:这种说法相信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因而玉被用作巫术活动的主要器具。玉还具有治病以及延年益寿的功能。这一认识从今天科学的角度看,应具有相当的科学基础。这些说法就其实质来讲,是表明当时玉的认识与政治、文化意识或道德标准密切相关,这一整套玉的理论完全是以玉论人,讲的是当时统治阶级的形象。
通常情况下现代玉石只有"玉"一种叫法,而古玉的称法则较多,有璊、 琚 、珺、 琼等。
但是玉一旦制成礼器或饰品,则名称众多:璧、圭、瑗、琥、珩、佩、玦、璜等等,这些常见的玉器名称多见于玉用作礼器时的称谓。
介绍如下:
璜: 古玉器名。是一种弧形的玉器。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征召的玉制礼器。也作佩饰。殷代玉璜,一般是玉璧的三分之一,只有少数接近二分之一。为此,"璧曰璜"的说法,与"殷制"、"周制"不吻合。璜穿孔为佩饰物,故有"佩璜"之称。新石器时代的佩璜,一般两端各有一小孔,系以佩戴。商代的玉璜,多由璧环类改制而成。佩璜成型后,一般都进行再次雕琢,形成龙形、鱼形,有的又在表面再雕刻鳞纹和三角形纹等。
环: 古玉器名。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尔雅·释器》:“肉好若一谓之环。”郭璞注:“肉,边;好,孔。”邢疏:“边、孔适等若一者名环。”玉制的环。古时用作佩饰。
瑗: 古玉器名。大孔的璧。《尔雅·释器》:"好倍肉谓之瑗。"郭璞注:"瑗,孔大而边小。"《荀子·大略》:"问士以璧,召人以瑗。"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5期)一文提出:"好"是指当中的孔,'肉'是指周围的边。而出土玉璧,与《尔雅》所说不符。认为"'瑗'字在古玉名称中今后似可放弃不用。大孔的璧环类玉石器在新石器时代墓中便已出现,有的套在死者的臂上,当是作为手镯之用"。因此不妨把"瑗"作为古"玉镯"来解释。 周南泉《试论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考古与文物》1985年5期)一文认为"瑗"在古籍中有明文规定,且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玉环、瑗上,墨书文字写名,也与《尔雅·释器》一致。今就不更改定名为宜。"同意《尔雅·释器》一书的解释。
璧: 古玉器名。扁圆形,正中有孔。璧分大璧、谷璧、蒲璧。大璧径长一尺二寸,天子礼天之器。诸侯享天子者亦用之。礼天须用苍色,盖璧形圆,象天苍,象天之色。谷璧子所执,饰谷纹,取养人之义。薄璧男所执,瑑饰为蒲形,蒲为席,取安人之义。三者统称为"拱璧",因皆须两手拱执。另有一种系璧,形较小,为佩于绅带之物。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多光素无纹饰,器形比较简单。商周时代的璧,厚薄不匀,形制也不规整,内外大多不够圆。春秋战国时,璧则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蒲纹、兽纹等雕饰。汉继承前代风格,雕工比较精细。汉以后至宋、元时,玉雕不多见。明、清时又兴盛,出现大量仿古制品,璧上常见精细的浮雕和螺旋状纹饰。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况下,也有起信物和装饰物作用的。
圭: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周代墓中常有发现。
《玉版》为《黄帝内经灵枢》篇名。古代对于重要文献,辄刻于玉版之上,以示珍重。篇名《玉版》,亦是珍重之意。本篇主要讨论了针刺的若干禁忌问题。例如痈疽毒内陷脏腑及其他诸病的逆象,均不宜刺。并指出针虽细物,若用之不当,只能杀生人而不能起死者,医工临床之际,必须提高警惕。
详见百科词条:玉版 [ 最后修订于2015/12/8 16:29:32 共13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1)白茅纯素,有女如玉。《野有死麕》
2)玉之瑱也,象之揥也。《君子偕老》
3)巧笑之瑳,佩玉之傩。《竹竿》
4)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将翱将翔,佩玉将将。《有女同车》
5)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汾沮洳》
6)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小戎》
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鹤鸣》
8)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棫朴》
9)何以舟之, 维玉及瑶。《公刘》
10)瑟彼玉瓒,黄流在中。《旱麓》
11)王欲玉女,是用大谏《民牢》
12)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终南》
13)何以赠之,琼瑰玉佩。《渭阳》
14)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白驹》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中国的古籍中把昆仑山称为"群玉之山"或"万山之祖"。《千字文》中也有"金生丽水,玉石昆仑"之说。早在三千六百年到三千一百年前的商代,和田玉已经从遥远的新疆到了商殷王都河南安阳。奴隶主贵族以用和田玉为荣,生前佩带,死后同葬。用玉之多以十分惊人。新疆的和田玉要经过甘肃、陕西或山西才能到达河南。很明显,原始社会开拓的玉石之路,这时已经比较完善了。
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的神秘宗教意义。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因此,玉于古代中国所产生出来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例,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而这一切都与和田古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千年前的西周时代,新疆输入的和田玉已经成为周王朝王公大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论祭祀、各种礼仪,朝见皇帝,都必须用玉,而且有一套完整的规定。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国的玉文化已经基本定型了。
本文2023-08-20 11:22: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9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