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邮政制度是什么?(急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2收藏

中国古代的邮政制度是什么?(急用),第1张

邮驿 中国古代的邮政制度是:邮驿制度邮驿也称驿传,是从早期的声光通信和专人送信演变而来的。 汉代邮驿继承秦朝制度,并统一名称叫“驿”。规定五里一,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驿。邮驿还随着“丝绸之路”的形成而通达印度、缅甸、波斯等国。到了唐代,邮驿大大发展,全国共有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邮驿1600多处,行程也有具体规定,并订有考绩和视察制度,驿使执行任务时,随身携带“驿卷”或“信牌”等身份证件。 宋代由于战争频繁,军事紧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将由民夫充任的驿卒改由士兵担任,增设“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金牌一昼夜行五百里,银牌四百里,铜脾三百里。实行每到一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到了元代,由于军事范围和疆域扩大,仅在国内就有驿站1496处,并将邮驿改称为驿站。 明代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由于海上交通日渐发达,随着部和七下西洋,还开辟了海上邮驿。清初有官办驿站1600余处,驿卒七万余名,驿马四万多匹,归兵部主管。19世纪中叶以后,驿站经费多被官吏贪污中饱,驿政废驰。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邮政逐步兴起,驿站的作用日渐消失,于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销驿站。 邮驿制度起源于奴隶制度的国家,盛行于封建社会,并随着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终结。邮驿与烽火台通信虽系历代封建王朝的御用工具,但同时也是我国进入有组织的进行通信工作的开始。它不仅在我国邮政通信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也为促进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 古代官方的邮驿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发明文字和使用交通工具之前,就已经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借助于呼叫、打手势,或采取以物示意的办法来相互传递一些简单的信息了。远古传说中说,尧帝为了鼓励人民提意见,曾设置了木鼓。谁有建议或不满,可以击鼓示意。这种方式与至今尚在非洲大陆流行的“鼓邮”颇为相似,那里鼓手能在两面或多面鼓上敲击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表达不同的语言,以传递信息。到了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后,我国中原地区进入了奴隶制社会。人们的通信活动比以前大大复杂化了。国家组织人们治理洪水,需要完善的通信组织系统。政府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管理,也需要较为严密的通信联络网。夏朝设立了“牧正”、“庖正”和“车正”等与交通有关的官吏,交通道路及其设施也增多了,通信自然比以前大大方便了。据甲骨文记载,到商朝纣王在位时,已经普遍利用了音传通信的手段。至于“声光”通信,古代传说中有一段关于商纣王使用烽火的记载,把我国早期的“声光”通信,提前到大约3000年以前,这个时间比后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还要早400多年。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到西周时候,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各种不同的传递方式有了不同的名称。比如:以车传递称作“传”,这是一种轻车快传;还有一种车传称为“驲”。主要在边境上传书的机构,人们叫它为“邮”。 http://wwwartxcn/ 西周时军事上的烽火通信,已经成为正式制度。当时在边境和通往边境的道路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筑有一座烽火台。烽火台派戍卒守卫,遇到敌人入侵时,便一个接一个地点燃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马上率军前来御敌。相传昏庸的周幽王为了逗他的宠妃褒姒发笑,竟无缘无故地下令燃起烽火欺骗各路诸侯。后来果真有敌兵入侵,诸侯看到烽火不再相信,也就没有出兵。结果周幽王被外敌杀死,西周王朝也灭亡了。这个故事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时有组织的通信活动已具相当规模了。西周以后,历代王朝都沿袭了这种烽火报警的方法。在两汉时期,从河西四郡(今甘肃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一直到盐泽(今新疆东部罗布泊),都有烽火台设置,而且规模很大,据说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2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邮驿通信逐渐完备起来。春秋时期邮驿制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单骑通信和接力传递的出现。这是我国邮驿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单骑快马通信最早见于《左传》记载的郑国相国子产的故事。接力传递最初记载也见于《左传》。接力运输和传递信件方式,自然要比单程车传递要快得多。不过上述两种先进的邮传方法,春秋中期以前还仅仅在少数情况下使用,到了春秋晚期才逐渐普及。d http://wwwartxcn/ 秦王朝是我国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时代的开始。秦始皇所制定的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道路等制度,对我国后代有深远影响。在开创统一的邮驿制度方面,秦朝也有不世之功。秦朝的邮驿统一了称呼,把“遽[jù巨]”、“驲”、“置”等等不同名目一概统一规定为“邮”。从此,“邮”便成为通信系统的专有名词。在邮传方式上,秦时大都采用接力传递文书的办法,由政府规定固定的路线,由负责邮递的人员一站一站接力传递下去。为了保证公文和书信的及时、迅速而准确地到达,秦王朝规定了一系列严厉的法律。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文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急行文书,另一类是普通文书。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普通文书也规定当日送出,不许积压。律文中说:“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意为:诏书和注明为急文书者,要立刻送出;不急的文书,也要当日事当日毕,不许耽搁。有耽误的以法律处置。秦朝的通信干线贯通东西南北,邮驿制度也比较规范。这种有效的通信系统,起着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中央政府可以源源不断接到各地方的情况通报。由于政府规定了地方向上汇报请示必须以书面形式,秦始皇每天要批阅的奏章所使用的竹木简片竟重达120斤。秦政府还通过这些通信系统,及时了解边防和民间的动态,采取果断的对策和措施。 在传播工具不发达的古代,信息的传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条件中国古代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政府的重视,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邮驿系统,不仅在官僚阶层内部,也在全社会范围内促成了各类信息的相对高速、有序流通,从而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信息层面的支持 绎站 http://www80075com/MiShuWenMi/20080318/322266-1shtml 你登陆到这个网面上,上面有你需要的内容

1光绪批准开办大清邮政——近代邮政应运而生

中国古代,邮驿只为官家服务,与平民百姓无缘。随着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专营民间通信的民信局才渐成气候,到清同治、光绪年间进入全盛时期。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 “反客为主”,擅自在中国开办邮政机构,被称为“客邮”。面对这种混乱局面,不少中外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开办国家邮政。1878年,总理衙门同意由海关试办邮政。3月23日,天津海关宣布收寄华洋公众信件。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正式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总理衙门委任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负责大清邮政官局事务。1897年各邮局正式对外办理业务。

大清邮政官局的开办,成为近代邮政在中国得到承认并正式开办的标志。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邮政也只能是艰难起步,惨淡经营,缓慢发展

服务对象不同

古代邮驿,服务于官方和政府为其传递信息等。

传统邮政,,不仅服务于政府并且为公众提供通信服务。

2业务范围不同

古代邮驿,通信是古代邮驿的根本功能

传统邮政,业务范围更加广泛。

3信息传递质量不同

古代邮驿,信息传递时间长且不安全。

传统邮政,迅速、准确、安全、方便。

邮票一般由主权国家发行。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邮票也是某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财源来源。收藏邮票的爱好叫集邮。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降低了邮费、按重量计费、先付邮费。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

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

邮票票面,一般由与邮票发行目的相关的图案、国名、面值 、说明文字及边饰等组成。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图案都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自己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及珍贵的动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邮票图案。

邮票上的水印是预付邮资的凭证。为了防止伪造,在造纸过程中,用特殊方法加压在纸里的一种标记,称水印。水印是一种无色标志,多为简单图案

-邮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