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有哪些国家级名胜古迹?
对不住啊,字太多,用现成的了。自己去的也不多,还有些我也不知道。
巫山古人类化石遗址
铜梁文化遗址
巴蔓子墓
巴蔓子墓位于重庆古城内渝中区莲花池。墓呈六边形,边宽265米,通高23米,全部石封。正中墓碑高15米,宽1米,篆书"东周巴将军蔓子墓",上款"中华民国十一年二月吉旦",下款"荣县但懋辛题"。是一座传闻已久的传说墓,现在还没有任何实物资料说明它是东周时期的古墓葬。战国时,巴国内乱无力平息,将军蔓子向楚国求救,允诺事成当酬让三城。楚国出兵帮助巴国平乱后,索取城池。蔓子以国土不容割舍,又不可食言,乃自刎,以头谢楚。楚王感动,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亦以卿礼葬其身。巴蔓子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深受人们敬仰,但巴蔓子的身首究竟葬在什么地方,还有待于考古发现。�
重庆旧城垣
白帝城
张飞庙
盘石城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北山摩崖石刻、宝顶山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山、石门山、妙高山、舒成岩、多宝塔摩崖石刻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城西北160公里处大足县境内。以佛教造像为主,创于晚唐,盛于两宋。石刻造像5万多尊,分布于40多处,反映了中国晚期石刻艺术的特征,是一部形象生动的唐宋雕刻艺术史。北山造像近万尊,长500余米,共编为290号龛窟,开凿于唐景福元年(892),到南宋绍兴历时250多年建成。既体现唐雕人像风格,又具宋塑风貌,其136号内的普贤菩萨,温柔娴静,典雅端庄,被中外游人誉为"东方维纳斯"。宝顶山全部造像15万多尊,设计精巧,内容连贯,由19组佛经故事一气呵成,无一雷同。有高达7米的"华严三圣",长达31米的"释迦涅磐圣迹图",占岩面近100平方米的"千手观音",以及"圆觉洞"造像,气势雄伟,表现出中国古代雕塑家们科学地运用力学、采光透视原理,因材施艺的卓绝技巧,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宝藏。�
慈云寺
白鹤梁题刻
白鹤梁题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城东北120公里处涪陵城西长江中的天然大石梁山,东距乌江与长江汇合处一公里。石梁仅冬春季偶尔露出水面。相传,唐代白石渔人和尔朱仙于梁山修炼,后同乘白鹤飞升,白鹤梁因此得名。石梁中段水际,唐代刻有一对线雕鲤鱼。凡石鱼出水,其年即是丰年,远近引以为奇观,历代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游人留题纪胜。在5000多平方米岩面上,现存题刻163幅,计1万多字,还有石鱼14尾,题刻人姓名全者500余人。题刻中以宋代居多,次为元、明、清三代和近现代。这些题刻记录了自唐以来1200多年间长江中上游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资料,为利用长江进行灌溉、航运、发电以及城市、桥梁建设等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又是珍贵历史文献,有的可补史书阙误;还具有较高书法和文学艺术价值,是世界水文史上的奇迹。�
涞滩摩崖造像
�
潼南大佛寺
罗汉寺
罗汉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族路。是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庙之一。重庆市佛教协会设于此。罗汉寺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原名治平寺。寺因罗汉洞而建。清乾隆十七年(1752),因前殿坍圮,改建龙神祠。后又称罗汉寺、古佛岩。清光绪十一年(1885),隆法和尚重修庙宇,并仿新都宝光寺建罗汉堂,泥塑五百罗汉,方改名罗汉寺。1942年罗汉寺遭日机炸毁,后修复。"文化大革命"中,罗汉塑像全被捣毁,1984年政府拨专款重塑。始建时的园池古迹今已湮没,仅余"明碑亭"所嵌"西湖古迹"碑石,还依稀可辨字痕。罗汉寺内长20多米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崖石刻佛像400余尊,其中有卧佛涅�NB14C�像(俗称"睡佛")、观音像和供养人像等。大雄宝殿中有许多佛教艺术珍品,有十六尊者塑像,即释迦佛的16位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有明代的西方三圣铜铸像,缅甸的释迦牟尼成道玉佛,临摹印度壁画《释迦牟尼离宫出家图》等。寺内藏经楼收存的大藏经、梵文和藏文经典,以及古籍字画等,多为唐、明两代瑰宝。�
西山碑
塔坪寺石塔、铁塔
荣昌许溪沙坝子宋墓
涪陵碑记桥
合川石拱桥
南川龙岩城遗址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城东北90公里处合川市钓鱼山上。钓鱼山海拔391米,枕嘉陵、渠、涪三江之口,南、西、北三面据江,峭岩拔地,形势险绝而壮丽。南宋晚期,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府知事为抗击蒙古军队的进犯,采纳播州冉�、冉璞兄弟的建议筑城钓鱼山,并徙合州及石照县治于其上钓鱼城倚山为垒,东西长1596米,南北宽960米,城内面积25平方公里,是迄今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战场遗址。现存8000千米城垣、8道城门、水军码头、炮台、元帅府、宋军营、阅武场、插旗山、飞檐洞、皇洞、皇宫、水阁凉亭、兵工作坊、拱桥栈道、王坚记功碑、脑顶坪(蒙哥中炮风处)、天池、泉井等宋代军事、生活设施遗址。还有唐代以来的悬空卧佛、站佛、千佛石窟、石曼卿"佛号"摩崖、《飞舄楼》碑、三圣岩、护国寺、忠义祠和钓鱼台、插杆石、古桂树、薄刀岭、天泉洞、三龟石、鱼城烟雨、鱼山八景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文天祥、刘克庄、杨慎、张佳胤、陈毅、郭沫若、周谷城、张爱萍、刘白羽等名家所赋题咏脍炙人口。�
弹子石摩崖造像
江津大佛寺
石宝寨
湖广会馆
马龙山摩崖造像
赵世炎故居
红岩革命纪念馆
育才学校旧址
育才学校旧址位于重庆城西北80公里处合川市草街乡凤凰村古圣寺内。1939年由教育家陶行知创办,旨在招收因战争流离失所的难童。初有学生70余人,后达到300余人。学校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英语、哲学、常识、音乐、体育等课程。学校得到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大力支持,聘请了贺绿汀、翦伯赞、郭沫若、田汉、茅盾、周谷城、姚雪垠、秦邦宪等知名人士任教,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1948年迁重庆红岩村。1949年后迁谢家湾,改名重庆第二十中学。1981年恢复原名至今。�
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
邹容烈士纪念碑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
人民解放纪念碑
黄山陪都遗迹
重庆市自然、历史博物馆
宋庆龄故居
双桂山
缙云山风景区
四面山风景区
金佛山风景名胜区
长江三峡
大宁河小三峡
马渡河小小三峡
嘉陵江小三峡
芙蓉洞
�
鹅岭公园
山城夜景
东温泉风景区
小南海
仙女山
天井峡地缝
小寨天坑
万盛石林
南温泉风景区
北温泉风景区
新巴渝十二景和重庆小十景
目录 1 拼音 2 樱桃的别名 3 樱桃的营养价值 4 樱桃适合的人群 5 樱桃的食疗功效 6 《全国中草药汇编》:樱桃 61 拼音名 62 来源 63 性味 64 功能主治 65 樱桃的用法用量 66 备注 67 摘录 7 《中华本草》:樱桃 71 出处 72 拼音名 73 英文名 74 樱桃的别名 75 来源 76 原形态 77 生境分布 78 栽培 79 化学成份 710 性味 711 归经 712 功能主治 713 樱桃的用法用量 714 注意 715 各家论述 716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樱桃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樱桃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樱桃 1 拼音
yīng táo
Cherry(Prunus,spp)樱桃是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果实,是上市较早的一种乔木果实,号称“百果第一枝”。据说黄莺特别喜好啄食这种果子,因而名为“莺桃”。其果实虽小如珍珠,但色泽红艳光洁,玲珑如玛瑙宝石一样,味道甘甜而微酸,既可鲜食,又可腌制或作为其他菜肴食品的点缀,备受青睐。
2 樱桃的别名莺桃、含桃、荆桃、朱樱、朱果、樱珠
3 樱桃的营养价值1 樱桃的含铁量特别高,常食樱桃可补充体内对铁元素的需求,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可增强体质,健脑益智;
2 樱桃营养丰富,具有调中益气,健脾和胃,祛风湿;
3 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风湿身痛等均有益处;
4 经常食用樱桃能养颜驻容,使皮肤红润嫩白,去皱消斑。
4 樱桃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每次约30克
1 消化不良者、瘫痪、风湿腰腿痛者、体质虚弱、面色无华者适宜食用;
2 有溃疡症状者、上火者、慎食;糖尿病者忌食。
5 樱桃的食疗功效
樱桃味甘、性温,入脾、肝经;
具有解表透疹、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祛风除湿的功效;
用于病后体虚、倦怠少食、风湿腰痛、贫血等,外用可治冻疮、色斑。
6 《全国中草药汇编》:樱桃61 拼音名
Yīnɡ Táo
62 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以叶及核入药。夏采叶及果实,捡果核洗净,晒干。
63 性味核:辛,平。
叶:甘,平。
64 功能主治核:清热透疹。用于麻疹不透。
叶:透疹、解毒。用于麻疹不透;外用治毒蛇咬伤。
65 樱桃的用法用量核1~3钱;叶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66 备注(1)同属植物山樱桃(山豆子)Prunus tomentosa Thunb与樱桃近似,果核亦入药。
6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7 《中华本草》:樱桃71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1《本草图经》:樱桃,洛中、南都者最胜。其实熟时深红色者,谓之朱樱,正黄明者,谓之蜡樱,极大者有若弹丸,核细而肉厚,尤难得也。
2《本草衍义》:今西洛一种紫樱,至熟时正紫色,皮里间有细碎黄点,此最珍也。
3《纲目》:林洪《山家清供》云,樱桃经雨则虫自内生,人莫之见,用水浸良久,则虫皆出,乃可食也。试之果然。
72 拼音名Yīnɡ Táo
73 英文名fruit of Falsesour Cherry
74 樱桃的别名含桃、荆桃、山朱樱、朱果、樱珠、家樱桃、楔、楔桃、朱樱、朱桃、麦英、朱茱、麦甘酣、牛桃、英桃、朱樱桃、樱、李桃、奈桃、紫樱、樱珠、蜡樱、紫桃、莺桃
75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sus pseudocerasus (Lindl)GDon[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
采收和储藏:早熟品种,一般5月中旬采收,中晚熟品种也随后可陆续采收。
76 原形态樱桃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8m。树皮灰白色,有明显的皮孔;幼枝无毛或被疏柔毛。叶互生;叶柄长0715cm,被疏柔毛,先端有1或2个大腺体;托叶披针形,有羽裂腺齿,早落;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2cm,宽3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边有尖锐重锯齿,齿端有小腺体,上面暗绿色,近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或脉间有稀疏柔毛;花两性,花序伞房状或近伞形;有花36朵,先叶开放;花梗长819mm,被疏柔毛;萼筒钟状,外被疏柔毛;萼片5,三角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钝;花瓣5,白色,卵圆形,先端下凹或二裂;雄蕊3035,栽培者可达50枚;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无毛雌蕊1,子房下位。核果近球形,红色,直径913mm,种子1颗,包围于黄白色木质内果皮中。花期34月。果期56月。
7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600m 的山坡向阳处或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华东及辽宁、河北、甘肃、陜西、湖北、四川、广西、山西、河南等地。
78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冷凉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壤土、粘土或砂土都能生长,尤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壤土生长最好。
栽培技术 用分蘗或种子繁殖均可。
田间管理 修剪只需去枯死枝、病虫枝及密集枝和适当回缩更新即可。花前灌1次透水和施适量的氮磷肥,有助于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为丰产奠定基础。
病虫害防治 45月易发生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等虫害,应喷洒相应的杀虫剂防治,并将园内杂草除净。秋季易发生舟型 毛虫食叶,应喷洒相应的杀虫剂。
79 化学成份1种子含氰甙,水解产生氢氰酸。
2树皮中得芫花素(Genkwanin)、樱花素(Sakurain)和一种甾体化合物。
710 性味甘;温;无毒
711 归经脾;胃;肾经
712 功能主治补血益肾。主脾虚泄泻,肾虚遗精,腰腿疼痛,四肢不仁,瘫痪。
713 樱桃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150g;或浸酒。外用:浸酒涂擦或捣敷。
714 注意1孟诜:不可多食,令人发暗风。
2《日华子本草》:多食令人吐。
3《本草图经》:虽多(食)无损,但发虚热耳。
4《日用本草》:其性属火,能发虚热喘嗽之疾。
715 各家论述1《别录》:主调中,益脾气。
2《滇南本草》: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浸酒服之,治左瘫右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
3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血热,补血补肾,预防喉症。
716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樱桃的方剂 樱桃煎
音:yīngtáojiān《仙拈集》卷三:方名:樱桃煎组成:樱桃核49粒,葱头1个。主治:闷痧。用法
樱桃胶囊gtáojiāonáng《中药制剂汇编》:方名:樱桃胶囊组成:干樱桃叶。功效:止咳化痰。主治:慢性气
樱桃散:yīngtáosǎn《普济方》卷三○七:方名:樱桃散组成:樱桃叶、生姜。主治:诸种蛇伤。用法用量:
紫菀膏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樱桃大。功能主治:治肺热久嗽,身如火炙,肌肉消瘦,将
正容散《本草纲目》卷三十,名见《金鉴》卷六十三:组成:樱桃枝、紫萍、牙皂、白梅肉。主治:雀卵斑(黑干)。用
更多用到中药樱桃的方剂用到中药樱桃的中成药 消瘿五海丸
开水送服,或煎1碗当茶饮,日3次。小儿酌减。外用樱桃核、好醋磨敷患处。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
定心丸常。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糯米汁入油1两点,青柳枝打匀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糯米粥为丸,如樱桃大。
消石丸青柳枝打匀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糯米粥为丸,如樱桃大。《普济方》卷一○○引《指南方》之消石丸:方名
平胃丸嚼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蒸枣为丸,如樱桃大。《保命集》卷中:别名:白术和胃丸、和中丸组成
香橘丸:米汤化下1丸。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经验良方》:方名:香
更多用到中药樱桃的中成药古籍中的樱桃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三上品]樱桃
樱桃味甘。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陶隐居云∶此即今朱樱,味甘、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樱桃》言∶此乃樱,非桃也。虽非桃类,以其形肖桃,故曰樱桃,又何疑焉?如沐猴梨、胡桃之类,皆取其形相似耳。
《普济方》:[卷一百十四诸风门]诸风难治附论罗为末。入研了药同研合匀。炼蜜和捣一二千杵。丸如樱桃大。以朱砂末内衮过。合时不得令妇人、孝子、猫、犬
《杂病广要》:[脏腑类]痔如莲花、鸡冠、核桃之状,小者如牛奶、鸡心、鼠尾、樱桃之类,名状更多,其实皆由藏毒所致。故蕴毒深者其状
《太平圣惠方》:[卷第二十五]治一切风通用丸药诸方康熙庚辰年是哪一年
冬晖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空前绝后的高峰。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等多位大家,同时还涌现出了千百位各具特色的中小诗人。仅就《全唐诗》统计,已有诗人两千余,诗作五万多首(有部分误收作品),此外散佚者尚多。如陈尚君先生就又从各种资料中增补了四千多首,出版了《全唐诗补编》。
由于诗人众多,作品浩如烟海,从唐代起,就出现了多种唐诗选本。比如流传至今的《箧中集》《河岳英灵集》《国秀集》等。到了宋代,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迅速普及,又出现了众多唐诗别集和选本。其中王安石的《唐百家诗选》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说此书重要,主要有三个原因:一、王安石名气大地位高,本身就是文学水平很高的文学家,而且是大家,这个选本对研究王安石有一定参考价值。二、王安石选诗依据的资料主要 于北宋著名学者、书家宋敏求。宋敏求书三万余卷,尤其收集唐人诗集甚富。因此这个诗选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可资校勘。三、此选本是通代诗选,从初唐到晚唐共选诗人百余家,作品一千二百余首,比较具有代表性。按,五代到宋,唐诗选本众多,但通代诗选比较少,各体兼备的就更少了。此书之前的通代选本,现存的有《又玄集》《才调集》,之后有《万首唐人绝句》《众妙集》等,但后两种又非兼选各体。
据王安石的自序,此书是他为三司判官时所编,参考其本人的仕宦经历,应成书于1060年左右。在宋代曾数次刊刻,现存有按照 编次的分人本,以及按照作品内容编次的分类本两个系统。根据目前所见文献,尤其是王安石自序及现存宋版残卷中的杨蟠序,二人皆言“百家”,而未提到分类,可以推测王安石原本应为分人本,分类本乃根据分人本重编而成,黄永年先生也持此观点。黄先生在点校本说明中就说:“……宋刻分类残本,它经宋人分类重编后又非原书的本来面目。”可惜的是,这两种本子现在都只剩下了残卷,比较能体现王安石选本原貌的宋刻分人本现于上海图书馆,存之一到第九卷。此本前人曾定为北宋元戊寅刻本,现在看来,应该是南宋绍兴间翻刻本,且有淳熙间补版(可参考陈先行先生讲座“先行说善本”相关内容)。分类本现在有两部,其一仅存十卷,现在日本静嘉堂文库。另一部为宋刻递修本,存八卷,现在中国图书馆。
《唐百家诗选》王安石自序
元明两代,《唐百家诗选》都未刊刻过,到康熙年间,此书已经十分罕见,宋荦曾购求原本多年,后来在他担任江宁巡抚时才得到徐乾学旧的宋刻残本八卷(存卷五至八,十三至十六),遂叫他的门生丘迥“依旧式重梓”,时在康熙庚辰年秋(1700年)。过了三年,宋荦又通过著名书家毛扆的介绍得到了一部足本,就让丘迥补刻十二卷,成了二十卷的完书,于次年(1704年)完成,这个版本也是分人本。此书校勘精良刻印精美,而且的确是比较忠实于底本,宋讳缺笔也都依样翻刻。所以刻成后颇受重视,流传甚广,多次重印。现在大一点的图书馆基本上都有此书,如国图就有好几部,古籍拍卖会上也常有出现,比较罕见一点的是用开化纸印的所谓初印本。
但所有这些本子都无一例外是二十卷足本,也就是1704年增刻完成后的印本,1700年的原刻八卷初印本却从未见著录(仅黄丕烈提到过,详见下文)。而我们从足本的宋荦序中可以确定,八卷本刻完后是的确印行过的:“及梓成,果大行于时,宝爱之者比于吉光片羽……”那么这个八卷初印本是否尚有流传呢?而且细究康熙翻刻本的成书过程,不免会有个疑问:在八卷本增刻为二十卷足本的过程中,丘迥对原本的八卷内容是否有所修订?有哪些字句差异?由于宋荦当年得到的那部徐乾学旧残宋本现已失传,我们现在就只能通过康熙庚辰年的八卷初印本来窥见这个宋本的面貌了。又据《皕宋楼书志》所载何焯跋语,宋荦当时买到的二十卷足本并非宋刻,而是一个抄本,可能是明初所抄。结合二十卷足本的丘迥跋“越三年,癸未秋,公复得乾道乙丑倪氏本二十卷于常熟书家”,则此抄本之底本是南宋倪刻本。可以说,在文献价值上,初印八卷本能够传达那部宋残本的某些信息,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仅下宋本一等。
我恰有这个初印八卷本,原为清人陆芳槐旧,旧装两册,竹纸印。上册是第五到第八卷,下册是十三到十六卷。卷首有王安石序及阎若璩跋,然后是宋荦序,卷尾有丘迥跋。下面谨就其与二十卷足本之间的区别,略作对比分析:
首先,两者序跋不同。现存的二十卷足本均只有重新增刻时的宋荦序与丘迥跋,而没有康熙庚辰年的原刻序跋。原序跋对八卷本的刊刻过程叙述更为详细。宋荦原序中还有他对杨蟠本唐百家诗选的大段分析,重刻序也删去这部分内容了(按,现存宋荦文集保存了这篇原刻序言,但字句仍微有不同)。丘迥原跋则未见他处引用,文不太长,兹转录于此,以供参考:
按唐百家诗选乃宋敏求次道编本,一千二百四十六篇,王荆公从而取之,世遂以为荆公所纂。石林叶氏曰: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如“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等句,皆直道其胸中事。后为群牧判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则选择之精审可见,而荆公之自得于其中者亦深矣。吾师商丘宋公,访购数年始得此残本八卷,甚加宝重。庚辰秋,余与百诗阎征君谒公维扬行署,语次及之,出以见示。余窃惧此零编剩简尤易就湮沉,则荆公去取大指,后来无闻,亟请公序之而重梓焉。躬为校雠,订其阙误,间有一字之疑,必远就公近就征君两质正之,矻矻者弥月始告毕。或有憾其不全者,嗟乎!晋孔逭文苑百卷,逮宋惟十九卷行世,即近刻施注苏诗亦中缺十二卷。古人之书岂必其完整而后足珍哉?淮山阳丘迥跋
《唐百家诗选》丘迥跋
《唐百家诗选》宋荦序
其次,《唐百家诗选》王安石自序后,初印八卷本还有一篇阎若璩的题跋,共三百余字,言“右王荆公原序见集中者,宋刻残本失去,余从集中取以冠卷端,以见复荆公之旧云……”二十卷足本已删去此文。经郭立暄先生提示,发现此文载于阎若璩《潜丘札记》卷四,文字基本相同。
正文方面,这个初印本也有多处与二十卷足本(以下均以国图杨绍和本为例)不同,显然增刻过程中又经过了一番修订。
比如卷五王昌龄的《郑县宿陶大赠冯六》一首,足本增改为《郑县宿陶大赠冯六元二》,黄永年先生的整理本则在此处注明“‘元二’,宋本无”(按,这里的宋本指上图残宋刻分人本)。显然,八卷宋残本此处与上图宋分人本一样。卷五李颀的《送卢少府赴延陵》,其中“南天风俗殊”,整理本注曰“南天,宋本、分类本作南川”。查此初印八卷本即为“南川”,而且再细究一下就会发现,二十卷足本之初印者如国图杨绍和海源阁本也作“南川”,后印二十卷本才改作“南天”的,可知二十卷足本后来又陆续有修订。(二十卷本初印后印不同的情况还有多处,再举几个例子:卷十三王建的《寄远曲》,八卷初印本与杨绍和本均作《寄远客》;卷十五卢仝的《月蚀诗》中的“代天谋”,初印本作“代天长”。黄永年校勘记云“代天谋,分类本‘代天长’”;于鹄的《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槎臬横只椽”,初印本作“差泉横只椽”。校勘记云“‘槎臬’,分类本‘差泉’”。)
《郑县宿陶大赠冯六》
卷六张彪的《北游远酬孟云卿》,“谁信幸与才”二十卷足本已改为“谁信文与才”,黄永年先生又据宋本及何焯校改了回来,(黄先生校勘记:“幸”,本作“文”,据宋本、何校改。何校:“从《英华》所注‘一作’改”)显然也是没有看到过这个八卷本的(按:黄先生整理所用的底本是他的二十卷本,有蒋杲过录的何焯批校。但显然这个本子是后印本,如果黄先生能再参考一下二十卷初印本比如国图的杨绍和本,就更好了)。
《北游远酬孟云卿》
这几点都是八卷初印本与现存上图宋本相同的例子,但也有不同之处。比如卷五戎昱的《泾州观元戎出师》,其中“遮虏黄云断,烧荒白草空”一句,上图宋本作“烧羌白草空”,两者似乎皆可通。这四卷(五至八)中,八卷初印本同于现存上图宋分人本,而异于二十卷足本的例子还有不少,不再一一列举。下面要举例说明的是,由于现存上图宋分人本现仅存之一到第九卷,那么在第十三到十六卷中,初印八卷本与二十卷足本又有哪些文字差异,让我们从中能窥见徐乾学旧八卷宋本的面貌呢?以下再列举一些异文对比,不全部列出,每卷举一例:
卷十三王建的《宫中三台词》一首,“芙蓉苑里看花”,八卷初印本作“芙蓉园”;卷十四令狐楚的《郢城秋怀寄江州钱徽侍郎》,“山露侵衣润”,初印本作“山路”;卷十五贾岛的《南池》,“淹泊方难遂”,初印本作“淹泪”;卷十六李频的《湘口送人》,“星汉通宵向水连”,初印本作“星汉通宵向水眠”。
《湘口送人》
这种异文不少,虽然未必都比二十卷足本更好(增刻修订当然也是有所依据的),但却更接近八卷残宋本的原貌,具有独特的文献参考价值。
最后,再来推测一下徐乾学旧八卷残宋本和现存上图宋本的关系。首先,两者都是分人本,保留了王安石原本的面目。其次,上面已经谈到,根据陈先行先生的研究,上图宋本为南宋绍兴刻本,淳熙间修补重印。这个本子已经影印出版,比较易得。可以观察到,绍兴原刻的字体风格为欧体,甚工整,修补版则风格不一,稍显粗率。康熙初刻八卷本号称“依旧式重梓”,也用工整的欧体,且避宋讳严谨,至“构”止。而且二者行款版式一致,都是十行十八字,白口。因此我想这个八卷残宋本有可能就是此绍兴刻本,而且应该是初印本。因为上文曾提到,卷五“烧荒白草空”句,康熙刻八卷初印本与上图宋本有所不同,宋本作“烧羌”。细看宋本此处正好是补版后印之页,可能是补版时出现的异文。黄丕烈曾用初印八卷本和宋本对照,并写下了一段跋语,现在保存在《荛圃书题识续录》卷四:“顷从五柳书居得一残宋本,只十一卷(按,此即今上图的残宋本)。……嘉庆十三年岁在戊辰之夏,六月廿四日午后,过五柳书居,又从主人得淮山阳丘迩求所刻大中丞宋公手授宋椠本《王荆公唐百家诗选》第五卷至第八卷,又第十三卷至第十六卷,遂取对是宋椠残本,知向所梓即同此椠也。”显然,黄丕烈虽然没有列举具体理由,但他经过对照,也认为此康熙八卷初印本的底本“同此椠也”。
综上所述,徐乾学旧八卷宋本很可能是初印未修版的南宋绍兴刻本,而丘迥据以翻刻的八卷初印本未经后来增刻时的修订,更多保存了徐乾学宋本的面貌,其中四卷(卷十三至十六)更出于现在仅存的宋版分人本上图宋残本之外,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
责任编辑:郑诗亮
校对:施鋆
以上就是与康熙庚辰年是哪一年相关内容,是关于宋朝的分享。看完康熙二十四年是哪一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2023-08-04 03:20:3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