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想看的书都已经绝版了?绝版书上哪买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为什么好多想看的书都已经绝版了?绝版书上哪买啊……,第1张

如果是古籍,可以查《古籍善本书目》,上面会告诉你这本书的存世情况。 如果是近代以来的出版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指多年没有再版,市面上难以买到的是绝版书。判断的标准最好问本行业的专家。更简单的办法就是上孔夫子旧书网等旧书网站,查一查有没有这本书,没有或虽然有但定价很高,基本可称得上绝版。比如《郡斋读书记》《直斋书录解题》在前两年称得上是绝版书,但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了,就不算绝版了。不过收藏者仍很推崇初版,价钱相差很大。

昆曲的唱词称为“词句体”,是对宋词长短句的沿袭,无论从形式到实质,都完全可以与“唐诗宋词元曲”媲美。

比如,《浣纱记》里,西施和范蠡的这一段对唱。平平仄仄的韵律,每一句末尾的押韵,都让这唱词读来朗朗上口,很有几分唐诗宋词的味道。

比较不错的几本昆曲古籍资料参考:

《四声猿明徐渭撰袁宏道评点明万历四十二年钟人杰刻本》

《四声猿4卷明徐渭撰澄道人评明末书坊大城斋刊本》

《重校古八义记上下卷四十二出明徐元撰广庆堂藏板明万历时期陈邦泰校刊本》

《一笠庵四种曲四种八卷清李玉撰宝研斋藏板清乾隆五十九年刊本》

《新刻出像音注商辂三元记二卷三十八折明末金陵书坊富春堂刊本》

《青石山10册阙名撰清光绪3年钞本1877年》

《环翠堂新编出像狮吼记上下卷明汪廷讷撰高士里藏板明万历环翠堂刻本》

《红拂记四卷明张凤翼撰汤显祖评明末吴兴凌玄洲校刻朱墨套印本》

《长命缕二卷明梅鼎祚编明崇祯时期刊本》

这类不错的古代昆曲古籍资料一般不常见,像 古籍阁  收藏的历代各种昆曲古籍都是非常珍版的,应该说目前最全面的昆曲资料集

昆曲,是世俗艺术中吸纳上层文化最多的一个门类,昆曲的唱词大都是由明清时期的上层文人创作完成的。

有史料显示,明代进士及第而做官的剧作家多达28人。

科举成绩虽然并不能完全和文化水准等同,但这一现象从总体上还是反映了当时的中上层知识分子和昆曲创作活动的密切关系。

这些“进士”剧作家中,最著名的当属汤显祖和沈璟。

沈璟小汤显祖3岁,考中进士的时间却比他早9年。

才华横溢的汤显祖因为不肯敷衍当时的权臣张居正而屡考不过,直到张居正去世的第二年才中了进士。

尽管人生的开局略微不同,汤沈二人最后却殊途同归。

他们都是大约在宦海沉浮了15年左右后,选择辞官回乡,醉心于昆曲创作。

汤显祖作为剧作家的成就,无需多言。一部《牡丹亭》,就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巅峰之作,没有之一。

沈璟精研音律,他对昆曲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曲词的格律、常唱法上。

以汤显祖为代表的这批文人剧作家,不仅创作剧本,而且长年与艺人们在一起,排戏演戏,于是,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全部都沉淀在了昆曲里。

比如:昆曲唱词的典雅生动、意韵悠长;昆曲的编剧技法高超,能够将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铺陈开来;昆曲的唱腔婉转清丽,一唱三叹;昆曲的表演分工细密,舞姿抒情写意……

文人参与昆曲创作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他们有能力从实践活动中提炼总结出经验,然后升华到理论高度,并记载呈现出来。

比如,汤显祖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吕天成的《曲品》、王翼德的《曲律》,李渔的《闲情偶寄》,等等。

这一系列的理论成果,今天经由戏剧专家们梳理,转化成了中国传统戏剧学,指导着当代各个剧种的创作和发展。

所以,昆曲是百戏之母,这一点毋庸置疑。

中国的第一部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解缙、姚广孝等人的作品,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先后命内阁首辅解缙和太子少师姚广孝主持修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永乐帝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这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87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

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

扩展资料

《永乐大典》收录的典籍除比较正规的儒家典籍、史传百家、历代文集等,还收录了大量的方舆志乘、小说戏曲、医学方技、道佛典籍等。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

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 

 --永乐大典

瓦当,是指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特指东汉和西汉时期,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瓦当上刻有文字、图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做图案的, 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着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

《秦汉瓦图记4卷补遗一卷附古金待问录4卷录余1卷补遗1卷清朱枫辑》

图中就是出自这本记载古代瓦当的古籍资料,图中右下角可获得这本书的电子版

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

清朝乾隆初年,朱枫在长安得瓦30种。朱枫的原形被复制到这本名叫《图记》的书中。本卷序为清乾隆二十四年。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瓦当的专著。这本书收集了先秦时期各种刀布的钱币图案。 瓦当,又称筒瓦头,是古代房屋屋檐上的装饰品。瓦当的形状是圆形或半圆,是筒瓦顶部下垂的部分,一般称为筒瓦头。瓦当的作用是保护屋檐,瓦筒部分覆盖两排瓦片之间的空隙,防止屋顶雨水渗漏,增加建筑的坚固性和美观性,成为具有双重功能的瑰宝。

考古发现,自战国时期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战国时期的统治者到秦汉时期广泛修建宫庙。瓦当的使用已达到高峰期。清朝中叶以来,古瓦当一直被视为古董,争相收藏。陕西是秦汉时期的都城,出土的瓦当数量最多。

瓦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意象瓦当、图案瓦当和文字瓦当的发展过程。其中秦汉时期的形象瓦当居多,而汉代的文字瓦当居多。图案瓦当贯穿秦汉两个时期。

秦汉瓦当的研究始于宋代,如欧阳修的《集古录》等。清朝乾隆年间,朱枫将西安瓦当编成《秦汉瓦图记》,是研究瓦当文字最早的专著。

秦代有鹿纹、虎雁纹、斗兽纹、双獾纹、四兽纹、夔纹、豹纹等多种瓦饰图案;鸟、凤、飞鹅纹等;虫、蝉、蝴蝶纹等植物或其他图案,如向日葵图案、燕树纹图案、蔓草图案、树形图案、云形图案等,其特点突出。动物的身体基本上是一个单耳双腿的侧面像,活灵活现,自由奔放,造型逼真,构思平衡。

在秦瓦中,以纹饰居多,在文字中所占比例较小。可见“飞鸿延年”,其中“飞鸿”是形象装饰,“延年”是两个字。据考证,这种瓦当是秦鸿台泰用来观宇用瓦;“羽阳万岁”、“永受嘉福”、“千秋万岁”, “永受嘉福”, “长生无极”都是四个字的吉祥语言瓦当,但也有不少不同的字,如“延年”、“千秋万岁与天无极”等等,在文字的瓦片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图案,故称为“字纹瓦片”。字纹瓦当上的大多数字符或图案都是凸起的,这些字符或图案是通过成型然后烧制而成的。所用字体均为篆书。它们结构多样,轮廓参差不齐,用笔细腻。在直径小于一尺的有限范围内,它可以稀疏致密,左右看,却毫无拘谨板滞之感。

在汉代,具有汉字图案的瓦当,无论是字体、结构还是书风,它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的写作趣味和新的意境。

图案瓦当是图像瓦当的发展和变化。图案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有对生活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对动态模式意象进行概括和总结。雅致舒适的个性瓷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古琴上的谱字也叫减字谱,减字谱的谱字,也就是指法符号,大多和现代汉语相吻合,现分三类叙述如下:

(1)古琴右手指法符号

弹琴是用左手按弦,右手弹弦,弹的部位,一般在岳山与一徽之间,高音区的按音亦可在一徽左右,以便取音柔和。右手向徽弹出叫“出”,向身弹入叫“入”。不论弹入弹出,都略倾向琴面,音较丰满。且入弦勿深,一般不要超过指尖或甲背的三分之一。

弹弦只用大、食、中、名四指,小指禁而不用故叫禁指。四个指头分别向两个方向弹入弹出,产生了擘、托、抹、挑、勾、剔、打、摘等八种指法,叫右手基本八法,其余复合指法、特殊节奏及和声指法,都是由这八种基本指法演变或组合而成。

尸(擘):用大指甲背弹入,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仰卧掌下,弹时急倒竖,虎口放开,其运动在中节与腕力并用。食中名三指平直,中节粘连,末节参差。禁指微翘,甲尖稍仰。

乇(托):大指倒竖,虎口张开,先肉后甲,向外托出。其运动在中节与腕力并用。弹后大指仍伏掌下,食中名三指平直,中指中末二节稍低于食名二指,指缝稍开,禁指如前。

木(抹):用食指弹入,先肉(触弦)后甲(拨弦)。食指屈其根节,伸其中末二节,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侧伏于食指下,指尖距食指约一弦。每抹入必将食指箕斗落在大指甲尖抵住。其运动在食指中末二节之力。中名二指俱平直,指缝稍开,高低参差,禁指如前。

(挑):用食指甲背弹出。食指屈其中末二节,大指微弯,以甲尖抵住食指箕斗,向外挑出。其运动在食指中末二节,大指帮贴用力。中名二指微弯,余势与抹同,禁指如前。

勹(勾):用中指弹入,先肉后甲。中指屈其根节,坚直其中末二节,大指侧伏于中指下。每勾入必使中指末节落在大指甲尖抵住,并可搁在下一根弦上。其运动在中指坚劲之力。食名二指平伸,高于中指,禁指如前。

(剔):用中指甲背弹出。中指屈其中根末节,与大指作圈形,以大指甲尖抵住箕斗。其运动如挑法。食名二指微弯,高于中指,禁指如前。

丁(打):用名指弹入,先肉后甲。名指屈其根节,伸其中末二节。其运动在根节屈伸之力打入,食中二指粘连伸直,高于名指。大指则张开虎口,直其中末两节,作八字形。禁指如前。

(摘):用名指甲背弹出。名指屈其中根末节,.与剔相似,唯不用大指抵住。其运动在于名指根末二节之力。食中二指粘连微弯带俯,大指微屈其中末二节,虎口稍开。禁指如前。

(2)古琴左手指法符号

古琴左手按弦,也同样只用大食中名四指,小指仍禁而不用。左手指法极为丰富,根据它们的作用和效果,可分为五类:左手主要指法,表示用哪个手指和用什么手法按弦,有大、食、中、名、跪、散、泛等。

此外还有上下进退等走音指法;有罨、虚罨、捐起、带起、放合等打弦带弦发音指法;更有吟、猱、绰、注等装饰指法;还有左右手复合指法。现分述如下:

大(大指):大指末节微屈,侧伏于食指下,虎口半开,用侧面按在弦上。大指按弦有两个部位,一是半甲半肉处,一是骨节处,当两弦连弹时,两部位就要兼用。按弦时食中二指粘连微弯,名指微弯带俯,禁指微翘,甲尖稍仰。

亻(食指):食指自然的平按在弦上,用箕斗处按。食指按弦多用于弹泛音的时候。此外有时与大指同用,大指用半甲肉处按内弦,食指用箕斗左侧按外弦。

中(中指):屈其根节,伸直其中末节,用箕斗处偏左按于弦上,食名二指平伸,大指侧侍,禁指如前。

夕(名指):屈其中节,务必凸出末节,于箕斗处左侧按之,大食中禁四指如前。中指绝不可压在名指上帮助用力。

⻊(跪指):名指屈其中节,跪其末节,用指背跪按弦上。按法有两种,或用甲背,或用骨节处,都要用左侧按。跪指多用于中上准音。

艹(散音):单用右手弹空弦,左手不按,可用中指虚点在十徽上。

(泛音):右手弹弦,左手对准徽位轻点弦上,得音极清。其法有二:一则左指离弦极近,弹时弦跃,触指自成泛音,喻为“粉蝶浮花”。一则弹时左指轻点,一点即起,亦成泛音,喻为“蜻蜓点水”。弹泛音时,右手要靠近岳山,得音才清亮。对零散的泛音,谱字上才用泛音符号。

(泛起):琴曲开头和结尾处,常用泛音,有时在散音或按音曲调的中间,也常插入一两旬或一段泛音。此时用"JA’’符号表示此后的谱字,都应弹成泛音。

(泛止):用在一段或一两句泛音终止的地方。

上:按弹得声后,左手指按弦由本位向岳山走上一位得声,右手并不再弹。连上两次者为二上。

下:按弹得声后,左手指按弦由本位向龙龈走下一位得声,右手并不再弹。连下两次者为二下。

(进复):于按弹得声后,由本位上走一位得声叫进,又回归本位叫复,连原弹一共三声,一实两虚。进复两次的叫双进复。

(退复):于按弹得声后,由本位走下一位得声叫退,仍上归本位叫复。退复两次的,叫双退复。

(分开):先于按位弹得一声,然后走上一位得一声,再回归本位又弹一声。两实一虚,总共三声。前后分弹两次,中间走上一次,故叫分开。

(摺起):大指按上位得声后,名指接按下位,同时大指将弦播起发声。摺的弹法是用大指甲的边缘将弦向上向内一拨,名指仍然按实。

(爪起),大指按弹后,甲尖将弦爪起,得一散音,叫做爪起。

(带起):名指按弹后,指尖将弦带起,得一散音,叫做带起。

(放合):名指按弹后,将弦放出得一散音,同时急按次弦右弹,与放出之音相合如一声。

(同声):也叫带合,弹法是名指按弹之后,把弦带起,同时右手指弹另一弦的散音如同一声。

(应合):于按弹后,左指或上或下,走手有声,以应右手弹别弦之声,叫应合。

拙(推出):中指按弹后,指头推弦向外,得一散音,较带起为重,专用于一弦。

(罨):名指按弹之后,大指在上一音位上击弦有声叫罨。勿须击响琴面。

(虚罨):不按不弹,用大指或名指在需要的弦和音位上一罨得声叫虚罨。(虚点)同。

(虚按):弹时得声之后,乘声未歇,用指浮按弦上,以遏余响。

(吟):指头于按弹得声之后,随肘臂的振动而左右动荡,往来分余,约四五转,如吟哦一样,取音贵圆活,用力在肘臂。

犭(猱):指头于按位得声之后,随手腕左右摆动。如物之有伸缩力,随伸随缩,连而不断。动荡幅度较大,约过二三分,来回两三转,取音贵苍劲,运指纯用腕力。

卜(绰):上滑音。由位下少许,斜势按上到位,乘此弹出得声叫绰。

氵(注):下滑音。由位上少许,斜势按下至位,乘此弹出得声叫注。

立(撞):按位已弹得声,用指急撞上少许,速回归原位再得一声。一般是把一声划为两声,也有少数如急进复。

(唤):多数琴谱都认为,乘右弹时绰上二分,逗其音下过本位二分,速上本位,凡音两折,如鸠鸣唤雨之声。有如回音。唯《琴学入门》则解释为“乘下音而上,又接上音而疾下,如反撞急进复之意。”又似逆回音。

豆(逗):于急绰略至过位之际,速迎其弹声以出本位之音叫逗。运指与撞相似,只是撞用于弹后,与正音分离为二;而逗用于甫弹时,与正音合而为一。

史(使):右手弹弦,左手用逗叫逗;右手不弹,左手在走手音中用逗叫使。于按弹得声后,指上一位或二位,再作吟猱,并撞(即使也),复下本位。

(掏撮三声):左手名指按弦,大指先罨后摺,再用右手一撮,左手再罨摺两次,最后右手一撮,共得八声。

(摺拔刺三声):与上例相同,唯此次不用撮而用拨刺。

(3)古琴附注符号

有些减字符号,与左右手指法没有直接关系,只是为了说明曲调的轻重疾徐、反复、休止等,或对琴谱的组织结构以及演奏技法作些说明注解,这些减字符号叫做附注符号。这些符号,一般都有现成的音乐术语、音乐符号与之相对应,在改进记谱中,都可被取代。

扩展资料:

古琴记谱

据统计,现存的古琴曲中有三千多首是古代流传至今的曲目,这笔丰厚的遗产使古琴成为当今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一件乐器。而这都要归切于古琴独特的记谱法——减字谱记谱法。唐代以前,古琴的乐谱是用文字记载的,称为文字谱,极其繁复。

一个指法要用一句话记录,一首曲子记下来往往比一篇文章还要长。鉴于这个原因,晚唐一个名叫曹柔的人发明了减字谱,即在文字谱的基础上,将一句话中的关键字摘出,每字各取简洁的一部分,再将这几个部分拼为一个“字”。

减字谱实际上就是指法谱。因此,唐代之后的大量琴曲都流传到了今天,而唐代之前的琴曲大部分则失传了。目前所知的中国最古老的一份古琴乐谱是古琴曲《碣石调·幽兰》的谱子,相传为南朝梁代的丘明传谱,它也是流传到今天惟一的一份文字谱,为唐朝手写卷,原件现存于日本东京博物馆。

减字谱的指法符号,是由文字谱的谱字减笔缩写而来的,开始较繁,各谱使用也不一致。经历代琴家的改进,废弃不用的,归并同类的,简化复杂的,逐步统一起来,到清末已相当规范。

《琴学入门》所用的谱字,仅112个,其他各谱也大体相同。在改进记谱后,还可减去一半,大约采用四五十个符号,就可以代替。精简部分,大多是右手的复合指法和左手的装饰指法。

网上查询,实体古籍资料。

目前各大博物馆均开放网上博物馆功能,可以上网查询,或者各大历史馆也有相关资料,可以自行前往查询。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_ ㄗ_),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