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经有多少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大乘佛经有多少部?,第1张

大乘佛经可以概括为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

不同版本的大藏经数量也不同。以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为例,共有14278块石经。

《大乘大义章》,又称《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大乘义章》、《法问大义》、《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三卷。东晋慧远问,后秦鸠摩罗什答。 一九三〇年,中国佛教历史博物馆重刊,题名《远什大乘要义问答》。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等。

所译经典,据《出三藏记集》,有三十五部二九四卷,据《开元释教录》,则多达七十四部三八四卷。罗什通晓多国语言,译文流畅简洁,相当准确地传播了大乘般若系经典和以龙树为代表的中观派论典。所译《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阿弥陀经》、《坐禅三昧经》、《十诵律》、《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十住毗婆娑论》等,对中国天台、三论、净土、禅宗等宗派的形成皆有重大影响。事迹见《高僧传》卷二、《晋书·艺术传》等。

慧远闻鸠摩罗什入关,通书申好。罗什答书,称慧远兼具福、戒、博闻、辩才、深智五材,并遗偈一章。其後法识自北来,言罗什欲返本国,慧远当即作书,并报偈一章劝勉曰:「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一微涉动境,成此颓山势。惑相更相乘,触理更生滞。因缘虽无主,开途非一世。时无悟宗匠,谁将握玄契末问尚悠悠,相与期暮岁。」并略问数十事,请为批释。罗什一一作答,现存十八章,即《大乘大义章》。卷上收《初问答真法身》、《次重问答身》、《次问答法身像类》、《次问答法身寿量》、《次问答三十二相》、《次问答受决》等六事;卷中收《次问答法身感应》、《次问答法身佛尽本习》、《次问答造色法》、《次问答罗汉受决》、《次问答观佛三昧》、《次问答四相》、《次问答如法性真际》等七事;卷下收《次问答实法有》、《次问答分破空》、《次问答後识追忆前识》、《次问答遍学》、《次问答住寿》等五事。

据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所载刘宋陆澄《法论目录》第一帙,及隋代费长房所编《历代三寳记》卷七慧远条之记载,可知隋代以前,已将慧远和鸠摩罗什往来问答之文疏编纂成书,亦为三卷十八章形式,唯其条目内容与今略有出入。今本将《法论目录》中的《问遍学》、《重问遍学》合为一章,而未收《问法身非色》。又,《问答受决》、《问答造色法》,亦不见於《法论目录》。

鸠摩罗什在本书中直接阐明对於大乘佛教教义及信仰之理念,并将龙树、提婆一系之中观佛教思想介绍至中国,促成般若等大乘经典之翻译与研究。书中反覆论述有关佛、菩萨法身之问题,显示此为慧远及当时佛教界所共同瞩目之焦点。

慧远以一「博综六经,尤善庄老」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虽承魏晋般若学之绪,因吸收小乘《阿毗昙心论》的实有论观点,反而强化了中国本有的神不灭论思想。因此,对於佛教缘起性空的理解,与长期浸*在典型大乘佛教环境中的鸠摩罗什,产生很大差异。在慧远寂後的第二年(四一七)译出的《大般泥洹经》,有「泥洹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经文。鸠摩罗什的弟子僧叡认为,如果罗什得闻此经,「便当如白日朗其胸衿,甘露润其四体,无所疑也。」(《喻疑》,《出三藏记集》卷五)可见鸠摩罗什对「神」、「我」不灭的批判,在中国佛教界几乎不发生什麼作用。《大乘大义章》相当集中地保存了这两种佛教体系、两种文化形态相互交涉的痕迹。

对本书的研究,有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等书中的有关章节,及杜继文《〈大乘大义章〉析略》(《世界宗教研究》一九九四年第二期)等。

深奥`高深有楞严经

华严经

法华经

并称为经中之王。

修心养性的佛经:金刚经和心经

这两部经典也是禅宗的重要著作。其他的佛经都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就是义理深刻。

大乘经典: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佛顶首楞严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妙法莲华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大般涅盘经

法句经

解深密经

维摩诘所说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小乘的根本经典是四阿含经

阿弥陀佛

是释迦牟尼传下的佛法中存在大乘、小乘佛法的思想,所以是释迦牟尼传下的佛法。

因为很多印度佛经中都记载了 释尊 在世时讲大乘法会,一些声闻无法理解信受甚至中途退出的记录(如《法华经》)。而从近年一些学者的研究则表明,大乘教法在阿育王时代就已有所流行并与小乘教法开始分化。

近代出土的阿育王石刻文等中,也处处显示出大乘信仰与理念。如强调慈悲与平等,提倡不食肉主义,戒杀放生,慈悲为本,强调慈航普度的菩萨行行愿,强调不分出身、贵贱、种族、国家的众生性智平等,乃至众生均可往生极乐国土。

不同的佛教理念会相互倾轧,故一种理念会从根本上否定另一种理念。所以,小乘佛教并不会承认大乘佛法是由释尊阐发。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

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公元七世纪后,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微,密教(后期大乘)代之而起,已无重要义理可言了。

扩展资料: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1、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

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迥)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

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

2、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

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 ”(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

3、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集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

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以汉译名称)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

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大涅盘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龙树造)、《瑜伽师地论》(传为弥勒造)、《摄大乘论》(无著造)、《唯识三十论》(世亲造)等等。

-小乘佛法

《方等经》是指华严、般若、法华、涅槃等四部以外之大乘诸经。《阅藏知津》〈总目〉卷一根据天台宗的五时判教,将大乘经分为五种部类。其中,第二类是方等部。此方等部又分方等显说部、方等密咒部二类。显说部中收《大宝积经》等三百六十九部一千一百零七卷;密咒部中又分密咒经、密咒仪轨二类。密咒经中收入《大佛顶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等二百八十五部五百三十九卷;密咒仪轨中收入《金刚顶经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等八十一部一百零三卷。显密合计为七百三十五部一千七百四十九卷。 释尊成道十二年后,用八年之间,说《维摩经》、《金光明经》等之诸方等经。此是佛五个说法时期中的第三时期。此一时期是在佛说《阿含经》之后,因见一切闻法的人都已得到决定信心,于是大小乘并说,在说法中,往往贬抑小乘,褒赞大乘,以引起钝根者耻小慕大,回小向大,促其进趣菩萨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