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籍总目?
《诗经》《楚辞》《山海经》《论语》 《孟子》 《吕氏春秋》 《尚书《左传》《国语》《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礼》《乐》《书》《诗》《周易》《春秋》这些成书均是在秦朝之前,都属于先秦古籍
分类的话:
经传类:
诗经
尚书
仪礼
礼记
大戴礼记
周礼
周易(包括《易传》
春秋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小学类:尔雅
(二)史书类
逸周书
国语
战国策
穆天子传
竹书纪年
世本
子书类:
儒家:
论语
曾子
子思子
孝经
孟子
荀子
墨家:墨子
道家:老子、庄子 、文子、列子、鹗冠子
法家:
慎子
申子
商君书
韩非子
名家:
邓析子
尹文子
公孙龙子
纵横家: 鬼谷子
杂家:
尸子
吕氏春秋
其他:
鬻子
管子
晏子春秋
(四)诗赋类
楚辞
(五)兵书类
司马法
六韬
孙子
吴子
尉缭子
(六)术数类
甘石星经
连山
归藏
山海经(郭璞注)
(七)方技类
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黄帝八十一难经
黄帝甲乙经
楼主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本《汉书·艺文志》看看,里面有记载。
紫金是乌金的一种
钨金(英文TungstenAlloys;简称W—Alloys中文又说:紫金)
(一)产品说明:
钨金是世界上少有的一种有色矿产品,年产量很低,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铸造配料用原料。钨金来源于一种白色砂型矿体,矿线特别微小,经过采掘、研磨、水重选、提炼等多道工艺,得到品位达到95%以上的钨矿粉,再经过高电炉提炼成型生产出的成品才是钨金。钨金的熔点:3500℃。目前钨矿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省上杭县和俄罗斯,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钨金出口国。通常钨金的纯度都应在9995%以上,而且必须出具权威机构的检验分析测试报告,例如: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分析测试报告。
(二)产品用途:
1、加工用车刀刀头、照明器材用钨丝及各种导热体
2、制造高级汽车的曲轴、缸筒的配料,铸造各种耐热钢材的配料
3、广泛用于枪支、火炮、火箭、卫星、飞机、舰船的制造
(三)产品规格:
通常分为:12mm×12mm×300mm,10mm×10mm×360mm的条状形态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钨金条。每根大约1Kg,一般分为小包装和大包装。小包装通常采用硬纸盒或者塑料盒包装,每盒以公斤计大概是8根一盒。大包装采用木箱单位以十公斤计通常为6至8盒为一箱。
(四)产品价格
目前市场上成交量偏少,价格不一加上钨金本身的价格很贵所以市场上的价格很难统一。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钨金的价格主要是以纯度来区分,而且由于用途的原因更多的拥有者是以黄金储备的方式来使用,一般人都把钨金作为有形资产来转让抵押等。目前市场上卖的最多的是以下几个纯度的钨金:
纯度:9995%价格:2—3万/公斤
纯度:9996%价格:4—5万/公斤
纯度:9997%价格:10万左右/公斤
纯度:9999%价格:17万左右/公斤
以上价格仅供参考
市面上乌金钢,乌金石只是仿乌金的一种说法,和真正的乌金毫无联系
贝币起初是计数货币。十个为一朋,十朋100个,百朋就是一千个。金属铸造的贝币显然是以朋和朋的数量为基本单位。进入商代,从出土文物和古籍记载看,贝币的使用已很普遍了。记载中用贝的数量也愈来愈大,从“二贝”、“五贝”发展到几朋、几十朋。如殷墟甲骨卜辞:“取贝”;(9)“其用旧贝一贝十朋”。(10)传世的殷彝铭文,也不乏关于贝币的记载,如:“王商(赏)戍嗣子贝廿朋”。(我收藏的贝币上百枚,已经在我的贝币展示博文中做了列举。铜贝大小代表的具体货币单位还需考证。)
二、铜贝广泛流通以后,逐渐开始演化为计重货币。
专家研究“铜贝币广泛流通使用以后,贝币的计算单位又改为“寽”。寽(lǜ)是古代金属重量单位名称,一寽合十一又二十五分之十三铢,即略小于半两(十二铢)。周穆王时的《稽卣铭》:“易贝卅肘”;周厉王时的《扬铭》:“取■五寽”;周宣王时的《毛公鼎铭》:“取■卅寽”,(19)这些都是铜贝流通使用的记载。以寽来计算铜贝,是货币制度的一个重要改革。朋是以串计数的,没有脱离原始的个数计算的范围。寽是以重量来计算货币价值的多少,用寽计算铜货币的数量,从此开辟了称量货币的新阶段。铜贝的购买力情况,在周孝王时的《曶鼎铭》中有这样的记载:“用■诞买兹五夫用百寽”,(20)说明买五个奴隶的价格是一百寽铜贝。”
贝币为什么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后期变成了计重货币呢?铜贝计数单位改为计重单位,当然自有其道理。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铜本身是贵金属,铜贝铸造重量都有差异,大小相同,厚薄不同,重量不同。当你购买某种高价商品,同样的两组100个铜贝,重量必然有差异。改为计重当然最为公平。
三、蚁鼻钱和鬼脸钱是计重货币。
贝币由空心贝演变为实心贝,本质上也完成了由计数货币向计重货币的转化。这六枚实心贝,表面不是贝币的口线,但是,和 各六铢 比较相似。
下边的鬼脸钱大小不一,当然它们是代表大小不一的重量承担货币的职能。
“各六铢”形象的表明了,鬼脸钱以六铢“一寽”(寽读略)为基本单位。也就是说,鬼脸钱大小不同的重量单位是。一寽、二寽、四寽、六寽、八寽。相当于重量6铢、12铢(半两)24铢(一两)36铢(圜钱 重一两十二铢,就是这个意思)48铢。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了。在中原的春秋战国的割据争雄中
因为制造成本太高,“一页宋版一两金”都说少了。
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找不出任何一本书能比宋版书更有价值了。宋版书,咱普通人眼里,就一个字"贵“,贵出天价。但也可以理解,此”宋版书“已不是单纯的”书“,它是古籍、古董。既然是古董,我们第一反应,那肯定是年代久远,又比较稀缺。
的确,宋版书距今已有千年多的历史,加上宋辽、宋金、宋元等战争,宋版书大多毁于战火,传世的数量极为有限。满足了久远性和稀缺性。但这两点还不够,宋版书之所以“每页价超黄金”,关键在“考究”。宋版书刊刻精美,装帧考究,版式活泼多变,富有美感,具有极高的欣赏、研究、收藏价值
如果你看一下古代文献,你会发现许多历史人物在战败后都选择了自杀,而且他们使用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跳河、禁食、自杀、自杀等等。其中,有一种自杀方式最为特殊,让很多人无法理解,那就是 "吞金自杀"。很多人都想知道,如果吞金会不会死?其原理是什么呢?是不是因为黄金有毒?
在现代,黄金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用它来搬运食物,那么为什么很少听说有人因为使用这种设备而中毒呢?吞金真的会致命吗?自古以来就有 "吞金自杀 "的死亡方式,但古代文献中从来没有关于金器有毒的记载。而黄金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财富的象征,无数人痴迷于黄金,如果黄金真的有毒,那么人类社会为何会如此追捧。既然黄金制品不被认为是有毒的,那么这样的千年 "自杀法 "是否是假的?其实,"吞金 "并不会死?在中国古代医书中,也有不少误食金器的案例。
例如,《明代名医》中就记载了一个 "吞金 "的案例,吞金后救活了自己。"汉主张承忠,有女八岁,以母金钗剔齿,口中不觉吞之,胸中痛不可忍,惊恐。忽见银匠来,云:某药可治之。归来服药,米饮抄三钱服之,以取早便。" 明朝时,一个八岁的小女孩不小心吃了母亲的金钗,但她并没有立即死亡。在接受治疗后,她在大便中排出了金钗,并保持了安全。这一记录表明,摄取黄金物品是可以治愈的,而不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恐怖。书中描述的格里森的症状是 "胸部和横膈膜突然疼痛",这并不是一种常见的泻药--一种物理伤害,而不是化学伤害,估计是由锋利的金属针划破女孩的肋骨引起。
此外,金三出院后,小女孩是安全的。可见金器本身是没有毒的,即使金簪划伤了内脏,也可以恢复。但是,这本医书中记载的小女孩是在吞下金器并及时服药后得救的。吞金后不吃药会死吗?对此,《广西通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陶氏,玉林人,邓日富之妻。大夫乡试也,漓江船翻,死讣告,吞金聚粮半月死。" 这段记载表明,镙丝吞金后,还禁食了半个月,仍然没有死亡,而她 "吞金 "后,并没有得到医治。结合上面提到的女孩误食金丹的案例,可以看出,"吞金 "不会导致死亡。那为什么 "吞金自杀 "还会继续往下蔓延呢?从降的吞金自杀的尝试可以看出,在古代,很多人认为 "吞金 "可以自杀。
美金和恶金分别指用以铸造兵器的美金是指青铜,用以制造农耕真的恶金是指铁。恶金,汉语词语,读音为è jīn,释义是古代称铁。美金是指质地好的金属。在 先秦 时代一般指青铜。《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并以此论证春秋时期的冶铁和铁器发展水平。然而,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春秋时期,兵器不仅用青铜铸造,而且同样用铁制作,铁被用于农耕具的制作,青铜同样也用于农耕具的铸造,当时的人们对青铜和铁并不存在美与恶的认识和区分。
美金”、“恶金”二词,出自《国语》等先秦古籍。不少历史学冢认为,用以铸造兵器的“美金”是指青铜,用以制造农耕真的“恶金”是指铁,并以此论证春秋时期的冶铁和铁器发展水平。
然而,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春秋时期,兵器不仅用青铜铸造,而且同样用铁制作;铁被用于农耕具的制作,青铜同样也用于农耕具的铸造;春秋铁器中大量是贵族用品或发现于贵族墓葬,当时的人们对青铜和铁并不存在美与恶的认识和区分。鉴于当时人工冶铁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社会生活中大量使用的金属仍然主要是青铜,可以认为,“美金”和“恶金”都是指青铜,“美金”是优质青铜,“恶金”是劣质粗铜。是指铁在没有经过锻炼之前,是赶不上青铜的。后来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铁的硬度超过青铜,应用越来越广了。
将“美金”释为青铜、“恶金”释为铁的立论依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先秦时期,剑、戟等上等兵器都是用青铜铸造而不用铁制造;其二,青铜贵美,在古代不用以铸农耕具;其三,未锻炼成钢的铁,品质不如青铜且易于氧化,故有美、恶之分。如果历史事实确如此,将“美金”和“恶金”分别解释为青铜和铁未尝不可。然而,大量考古发现所反映的历史图景,却与上述认识相去甚远,甚至是相反,促使我们不能不对前人的解释进行反思。
本文2023-08-20 12:53:2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9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