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金文与青铜书是怎样产生发展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西周时期金文与青铜书是怎样产生发展的?,第1张

殷商晚期,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人们逐渐掌握了冶炼铸造等技术,于是,产生了黄金、铁、锡、铜等金属器物,其中以青铜器最为著名。青铜器不但是当时珍贵的器皿,而且还被用来记载文字,流传后世。因此,青铜器也是古代最重要的历史典籍之一。

青铜器的种类很多,按其底部形状可分为圆底、平底、觚形底,底部用三四足支撑。这些器皿都由两部分构成,由圆形、方形或长方形配上造型的柄、足、盖等。以其用途来分,可分为彝器、乐器、兵器、度量衡、镜、钱币、印章等。文字常刻铸于这些器物之上,被称为“金文”,也叫“钟鼎文”,统称为“铭文”。

铭文有的通过铸造,有的则是雕刻而成。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铭文一般是铸于器皿上,较晚的铭文也有雕刻而成的。铭文不断演变成各种形体,通称“钟鼎文字”,在汉字书体上叫做“籀文”、“古文”或“大篆”。

铜器铭文字数多寡不一,多者可达三四百个。一般来讲,商代铭文简单,西周时期铭文繁多,而至春秋战国时期又趋于简单,至秦汉时期则很少发现载长篇铭文的青铜器了。

周王朝初年所用的金文从笔画到结构都跟殷商甲骨文非常相似。周昭王以后,西周金文日渐成熟。代表作有周昭王时的《宗周钟》、周恭王时的《墙盘》等。此时金文书法的主要特点是:笔画由蝌蚪尾巴形状渐变圆润,起笔、转换、收笔也多为圆笔;结体比周初金文更平正、更紧密、更稳定,也更有规律。章法方面开始注意到纵横的字距和行距,带界格的铭文章法更为严整,而字距、行距较大的则显得十分疏朗开阔。目前所见铭文最长者要属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的《毛公鼎》,载字497个,它的篇幅相当于《尚书》一篇,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周王室嫡裔毛公所铸青铜器,清代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即现在的宝鸡市岐山县。圆形,两个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

鼎内铭文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时期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

在所有青铜器中,彝器的铭文最多。彝器又称“礼器”,它的盛名与当时社会的礼乐制度休戚相关。礼器用来祭天拜祖、宴请宾客、赏赐功臣、记功颂德、死后随葬。在青铜礼器中,鼎最为重要。它不仅是一种祭祀器具,而且是江山社稷的象征。

当时的治国者凡遇重大事情,必铸造铜器一件,并把那桩盛事记于青铜器上,其目的是长久保存。据《礼记·祭统》记载: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

周代的铭文脱胎于甲骨文,但字体较甲骨文定型,而且逐渐走向规范。铭文可以灵活自如地表达思想、描绘事物,其笔画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线条不似甲骨文的瘦硬,尽是直笔,出现了圆笔,字体刀称,大小整齐划一,标志着一字一音的符号性质取代一形多义的图画性质的汉字新时代的到来。

从青铜考古实物来看,铭文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当时战争、盟约、条例、任命、赏赐、典礼、奴隶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西周初年的一件礼器,内底有铭文4行32字,是记载周初周武王伐商的唯一记录。再如,西周中期铜器《盠方尊》铭文,记载周懿王命盠不但要统帅护卫王室的“西六师”,而且还要兼管镇抚东夷和统治东方的“殷八师”或称“周王八师”。这些记录与禹鼎、大克鼎、勿目壶相同。

青铜器上的花纹、浮雕、半浮雕等各种装饰,具备了那个特有的历史面貌和时代风格。因此,这些饰纹同样是青铜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器的艺术装饰大多采用动物的形象,自然界中的动物,其中有许多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如:鱼、蛙、龟、蚕、羊、牛、象、鸟等。在各种动物纹样中,最具特色的是兽面纹,流行于商代及西周早期。

兽面纹所表现的动物其重要特点是:眼睛巨大,凝视,大嘴咧开,口中有獠牙或锯齿形牙,额上有一对立耳或大犄角,并有一对锋利爪子。这种形象以表现动物的头部特征为主。这类饰纹被后来宋代学者称为饕餮纹。

据古代神话传说,饕餮是神人缙云氏的一个“不才子”。它非常贪吃人类,吃到把人塞在口中,但无法咽下去,终于害了自己,变成了有头无躯的怪物。古代儒生认为,西周鼎中有这种饰纹,其目的是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

在各种饰纹中,龙和凤常出现在青铜器的表面。龙的古老神话传说和“大禹治水”的故事有较密切的关系。禹是当时的半人半神的治水英雄,这种虚构的龙的传说,乃是古人对克服水灾的幻想的形象化。

在远古时代,治水是农业生产的一大问题,而当时人们屈服于自然的压力,只能借助想象的神物来制服洪水。后来,龙被当做水神来崇拜,象征水。《考工记·画缋之事》谈到衣上的绘画时说:“水以龙。”龙的传说影响深远,至今不衰。

凤在青铜器中的表现为华丽的鸷鸟,也是虚构之物,商代人认为玄鸟是自己的始祖,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充分表明了商代以玄鸟为图腾,而玄鸟就是凤。凤鸟又是风神,农作物的生长与风有关,所以对凤的崇拜就是对风这一自然力的崇拜。

青铜器上的纹物除以上述及外,还有几何纹、有关人物活动的饰纹,如有关宴乐、舞蹈、狩猎、攻战、采桑等。人物画像反映了当时贵族社会的生活,开了后来秦汉时期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先河。

总之,青铜器的铭文记载了许多古代文献,而青铜器上的饰纹也反映了当时的许多信息。由于铭文和饰纹在我国古籍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故被后人称之为“青铜器的书”。

西周是姬发建立的,姬发是中国西周王朝开国君主。武王姬发把姜子牙封到了齐地(今天的山东北部一带),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

西周(前1046—前771),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

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

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

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扩展资料:

“西周”除了朝代名,还是东周时期的国家名称,即西周侯国(前367——前256),是战国末年周王室分裂的产物。

在《战国策》当中有“东周与西周争”“昌他灭西周”等记载,显然战国时代出现的“西周”并不是那个灭亡于公元前771年的西周王朝。

而是西周国。公元前367年周王室内乱,京畿之内分出东周、西周二侯国。

两国以伊洛河交汇处为界,西属西周都王城,东属东周都巩,经东西周一分,天子周郝王失去了养生地,孤居成周城,经济依赖于西周。

秦孝文王于公元前256年破周王城洛阳,攻灭西周国,周郝王及西周君被废为平民,迁出成周城与王城,不久寄居在西周国的周赧王卒,挂名天子不复存在。

秦取象征天子权力的“九鼎”宝器置于咸阳。周不在称王, 史家开始以秦纪年。

参考资料:

:西周     :姜子牙

西周灭殷后,我国古代文化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活动日趋频繁、政治制度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周公旦制礼作乐,大倡文治。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这是对西周尚文重礼文化氛围的高度概括。

从载体材料上看,西周时期仍有沿用甲骨记录卜辞的习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相继有周代甲骨的发现,最大的一次是1977年在今陕西省岐山、扶风两县的周原出土甲骨17000多片,其中有刻字的甲骨292片。除甲骨刻字外,青铜器铭文是西周时期文字记载最显著的特点。青铜器的制作,起源于夏商之际,商代前期的青铜器铭文极为少见,如有铭文,一般也仅一两个字。商代后期有铭文的青铜器渐多,但铭文内容仍很简单,主要是记载族名或先人称号,以示纪念。发展到西周,青铜器铭文的字数开始增多,记史的性质逐渐增强,其内容大多有关祀典、策命、赏赐、征伐、记功、法律、契约等。以“大盂鼎”“大克鼎”“虢季子白盘”“毛公鼎”等铭文较长,其中记录周宣王任命毛公为执政大臣的“毛公鼎”铭文最长,共497字。

从文字形态的角度看,西周的青铜铭文,已进入大篆字体的阶段,字形渐趋方整,笔画横竖都较甲骨文更为整齐。根据许慎《说文解字》的记载,西周末周宣王和史籀一同发明了籀书,《说文》中记录了许多籀书的字体,籀书的形成自然受到甲骨文、青铜文字的影响。总的说,随着记载的增多,汉文字在西周时期虽未形成统一使用的字体,但在同源多流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表达功能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足以为正式典籍的产生奠定基础。

从记载的内容上看,青铜器上的长篇铭文表明,西周时期文字记载的内容已更为丰富。在我国现存最古的典籍《尚书》中,学术界认为可确信为西周作品的有15篇。其中周初八诰(《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多方》)记载了西周征服东土、加强对殷民统治的历史事实。这些记载成为学者们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材料。

由于文字记载的频繁,西周时已建立起古代早期的史官制度。《周礼》记周朝设置的史官,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各有所掌。验以青铜铭文,也有“作册”“内史”“作册内史”“内史尹”等史官。从《尚书》中可看到一些史官的活动,如《洛诰》篇曰:“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这是有关周成王命令史官将祭祀祝词写于典册上的记载。此外,《洛诰》中还有关于周成王对周公后代封赐,由史官“作册逸诰”,进行记录的内容。《顾命》篇中也有“命作册度”之说。《汉书·艺文志》更把周代史官的职掌描述为“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汉书·艺文志·六艺略》)的具体分工。并认为周有采诗之官,负责搜集民间诗歌以备王者“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这些记述虽然未必确切无疑,但如结合《尚书》等文献材料,则可推知西周的文事制度已在逐步完善,这也是早期典籍向正式典籍发展的一个标志。

古籍记载吕族起源于姜水流域,故为姜姓,姜族后裔逐渐分化出四支族氏,被称为「 ”四岳”,吕族为其中一个大族。宋代《通志》记载:「 ”吕,炎帝之后,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吕国至少在夏朝时就已受封,进入商代,吕国又臣服于商,成为商王西部或西北部的边服之国。那么商代吕国的地理位置在哪?卜辞中有「 ”(上工下口)方以敦吕”的记载,敦,即敦伐,(上工下口)方入侵吕国,(上工下口)方在殷商西北部,商王朝劲敌,吕国臣服于商,于是受到了附近敌国的侵伐。那么吕国也当在殷商西北部一带。春秋时晋国有郘邑,为吕甥大夫封邑,古址在今山西霍州市以南一带,此地属汾水流域,正是殷商西北部的重要入口处,商代吕国很有可能就在这里。不过也有说法认为商代吕国起源于山西吕梁山脉一带,其实两者相距不远,不排除早期吕氏部族在此活动。 西周吕器「 ”吕方鼎” 「 ”吕”的造字本义普遍认为来自「 ”人之脊椎骨”,脊椎骨是人体骨骼的重要部位,是「 ”躳(躬)”的本字。人在弯弓状态下脊椎骨凸现明显,一块连着一块,「 ”吕”字甲骨文便是取自此象形。故「 ”吕”的隐义便有「 ”连着”的意思,比如「 ”侣”的伙伴、伴侣、「 ”营”的营帐、军营;「 ”闾”的闾巷、 闾里等等,都有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含义。也有说法认为指「 ”两人或多人唱合”,是早期礼乐的一种形式制度。古乐有十二律,分阴阳两类,凡六个奇数为阳律,称「 ”律”;六个偶数为阴律,称「 ”吕”,即我们通常说得「 ”黄钟大吕”。吕族的来历可能源于早期的礼乐制,如果属实,吕族当为一个重视礼乐、提倡礼仪文化的部族。古籍载西周时吕侯作《吕刑》,从《吕刑》「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立法、修法思想来看,吕国后裔确实有先祖礼乐之邦的遗风。 吕的甲骨文 卜辞中虽然没有吕国替商王室出征他国的记载,也不见「 ”吕师”戍边,但它位于殷商西北部边缘要害地区,附近强敌林立,战争不断。吕国处于长期残酷的地缘斗争中,使得吕国国力越挫越勇,可能(上工下口)方与它单打独斗并不能占到上风。因此,卜辞中出现了(上工下口)方联合(上辰下鬲)方一起讨伐吕国,这次战争中,吕国受到了重创,可能因为敌方来势突然,吕国来不及防备,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向商王求救,结果吕国落入了(上工下口)方的手中。吕国是商的附属国,吕地辟有大片商王朝的圣田,是商王朝农业经济的支柱之一。吕国被敌国夺去,商王肯定不会罢休,于是卜辞:「 ”丁亥卜,亘贞:呼取吕?”、「 ”贞:勿呼取吕?”、「 ”王曰:吉,其取。”这组卜辞是说商王经过反复贞问,是不是到了该取回吕国的时候了,结果得到神的启示:吉利,可取。于是商王发兵攻打吕地,将吕地从(上工下口)方手中重新夺回。卜辞:「 ”贞:吕不其受年。”这是商王关心吕地的气候和收成问题。卜辞:「 ”于吕,王乃田,亡灾。”商王亲自去往吕地,并进行田猎,一切顺利。「 ”弜麋迩于吕,弗其……”商王在吕地猎到麋鹿。 吕方鼎铭文拓本 商代吕国只见于一、三期卜辞,因此我们对商末吕国的去向不确,但结合西周吕国曾受到册封,估计商末大板荡时期,原本臣服于商的吕国看准时势归顺了周族,并参与了武王克商,立下功劳再次受封。我们都知道春秋吕国在今河南南阳境内,那么南阳是不是西周吕国的故地?据各种零星资料分析,应该不是,西周吕国当在商代吕国的原址上重封的。《国语郑语》记载:「 ”当成周者,南有申、吕……”申国有西申国、南申国、还有后来的东申国之分,西周末年引犬戎乱周的申伯当是西申国,西申国也是姜姓,镇守在周室西疆以防戎狄入侵,所以申伯有机会放犬戎入关。那么西申和南申是两个独立共存的国家还是同一个国家迁徙所致?笔者认为应该是后来形势所变迁过去的。吕国的情况和申国极为相似,他们都是姜姓,又同在西北部,最重要的是,申吕两国的首脑同时受到周室的重用。周穆王时期,吕侯为周王作《吕刑》,此时的吕侯当为周室的大司寇。《吕刑》是西周时期的重要法典,是先秦早期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司法体系,《尚书》对此有详尽的记载。上世纪七十年代甘肃灵台境内出土西周铜器「 ”吕姜簋”,铭文作「 ”吕姜作簋”四字,这显然是个陪嫁器,西周时灵台为密须国,此铜器可以作为吕国和密须国联姻的见证。从《殷周金文集成》传世青铜吕器「 ”吕王壶”、「 ”吕王鬲”等来看,西周吕国鼎盛时期吕侯一度称王,吕国是周王室成员国,吕侯称王,肯定得经过周王允许。可见当时吕国国力一度强盛,周王得依仗吕国来替他镇守北疆,故而允许吕侯称王。 西周吕器「 ”吕王壶”铭文拓本 吕国和申国极有可能是在周室东迁后一起跟着迁往南疆的,以继续屡行「 ”以蕃屏周”的使命,只不过换了个方位,所以古籍中才有「 ”当成周者,南有申吕”的话法。对于春秋吕国的历史《左传》中记载得颇为详细,春秋早期,楚国日益强大,在申国、邓国相继灭亡后,吕国最终也在楚国的北伐战争中被吞并。但吕国并没有绝祀,跟申国一样被东迁到了淮河流域,申国迁到今湖北信阳、罗山一带,史称「 ”东申”;吕国被迁到了今河南新蔡县境内,史称「 ”东吕”,《后汉书》记载:「 ”新蔡有大吕亭。”应该指得就是这个东吕国。东吕国最后的结局史无可据,吕国之后有吕氏,是吕姓的重要来源,吕氏名人颇多,最为著名的当属吕尚,助武王伐纣,开创齐国。春秋末年卫庄公夫人吕姜,应该也是吕国后裔,吕卫通婚,说明此时吕国依然存在。东吕国可能最后进入到了战国才逐渐被时代淘汰。 文/堰风 殷商古国——襄国,国名来自耕地,带「 ”襄”字地名基本跟它有关

一、肃慎

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又称息慎、稷慎。传说舜、禹时代已与中原有联系。周武王时,肃慎贡矢石e,臣服于周。商、周时分而于我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大体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域。以渔猎和狩猎生活为主,松嫩平原可能有初步农耕。战国以后的挹娄、勿吉、H、女真,史家多认为属肃慎系统或与之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以产弓矢、貂皮著名。曾向商、周进贡弓矢,周灭商后臣服于周,与中原地区来往频繁。

《左传·昭公九年》:肃慎、燕、毫,吾北土也。《后汉书·东夷传》:挹娄,古肃慎之国也有五谷、麻布,出赤玉、好貂。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其人臭秽不洁,作厕于中,圜之而居。种众虽少,而多勇力,处山险,又善射,发能入人目。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枯,长一尺八寸,青石为镞,镞皆施毒,中人即死。便乘船,好寇盗,邻国畏患,而卒不能服。《北史·勿吉传》:勿吉国在高句丽北,一曰H自拂涅以东,矢皆石镞,即古肃慎氏也。

二、淮夷

淮夷,是商周时期生活在我国东部的黄淮、江淮一带的古少数民族。夏朝以前生活在今山东、河北等地,称东夷。有传说中的著名部落首领蚩尤,在与炎黄部落的交战涿鹿之战中失败瓦解,一部分融合进炎黄部落,另一部分则举家南迁,至淮河流域一带定居,始称淮夷。在后来的几百年里,淮夷族不断地与中原汉族作斗争,时战时合,既融合了汉族先进的科学文化,也逐渐被汉族追逼着退到了长江以南,与当地苗蛮族杂居融合,形成了百越的一支,也就是今天的苗族。现在的苗族中还流传着他们祖先的艰苦跋涉与迁徙的故事,诸如过浑水河(黄河)等。这些故事还被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刺绣在衣裙上,激励着他们世世代代艰苦奋斗勇往无前。

三、百越

百越又称为百越族,是居于现今中国南方和古代越人有关之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因此,越又称被称为百越。百者,泛言其多。

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排列_文学创作 (lamsrscn)

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排列

作者:文学创作来源:文学创作发表于:2022-11-07阅读:115

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排列

先秦文学的重要文学家及文学作品:

1《山海经》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 物等方面的资料。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口”、“精卫填海”等就保存在《山海经》中。它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2《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3《尚书》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又称《书》。"尚"的意义是上古,"书"的意义是书写在竹帛上的历史记载,所以"尚书" 就是"上古的史书"。《尚书》书名为汉代今文家所定,主要记载商、周两代统治者的一些讲话记录。《尚书》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中的文诰都独立成篇,有完整的结构,文字古奥典雅,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着直接的影响。

4《春秋》

《春秋》,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原为中国古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如史籍所载《夏殷春秋》《百国春秋》《周春秋》《燕春秋》《宋春秋》《齐春秋》等。今传本《春秋》相传是孔子删削《鲁春秋》而成。《春秋》为中国较早的编年史,以鲁国十二公为次序,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春秋》在语言上极为精炼,但又因为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现在能见到的,有《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前者以叙事为主, 后两者以解经为主、侧重阐发微言大义。合称"春秋三传"。

5《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后人对此颇多疑义,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左传》记事,基本与《春秋》重合,还有个别战国初年的史料。在思想内容上,《左传》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在艺术方面,它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 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6《国语》

《国语》,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旧传春秋时左丘明撰,现一般认为是先秦史家编纂各国史料而成。全书共 21 卷,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所以表现出来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同而各异。就文学价值说,《国语》虽不及《左传》,但比之《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是有所发展和提高的。

7《战国策》

《战国策》,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刘向整理并取名《战国策》,至此成为完整的著作。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当时各诸侯国、各阶级、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战国策》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汉初的散文家贾谊、晁错和司马迁都受到它的影响,《史记》的某些史料就直接取于《战国策》。

8《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 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 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以记言为主。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水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9孟子和《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城市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孟轲及其门人所著散文集,儒家经典之一,在后世被列为儒家经典。《孟子》发展了《论语》的语录体。《论语》中单人的语录占总条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对话体不到三分之一;而《孟子》则基本上是对话体。《孟子》文章向以雄辩著称,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

10荀子和《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荀况的著作集,今存32篇。荀况,赵国人。《荀子》一书既是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全书基本上都是独立的专题散文,每篇都有题,作为各篇内容的概括,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六篇,疑为门人弟子所记。

11《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说《仪礼》的文章选集,又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礼记》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内容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12老子和《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相传为春秋末期老子所著。传世本《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故后世又称之为《道德经》,作为先秦道家的奠基之作。《老子》以“道”为核心,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哲学体系。相较而言,《老子》与《论语》,是先秦王官之学“六经”之外深刻影响中华文化基本性格的两部著作。

13庄子和《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庄子》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 杂11篇。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思想观点与内篇有出入。

14韩非和《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

《韩非子》是韩非的著作集,为法家重要著作,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共55篇。《韩非子》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5墨子和《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的言行录,为其弟子及墨家后学所记。《墨子》虽不重文采,整体风格为“意显而语质”,但是在对话体的结构中,每一篇都首尾完备,条理明晰,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且,在记述有情节有人物的历史故事时,能通过情节以及人物的动作、对话,营造出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效果。

16孙武和《孙子兵法》

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春秋末年兵家孙武及其弟子门人所著。《孙子》虽是实用的兵书,可它的散文艺术却不容忽视。其文字简练,多用 排比句进行铺叙,用生动、通俗的比喻解说用兵之道,力求委曲详尽,明晓易懂。

17《易传》

《易传》是《周易》的组成部分。《周易》除《易传》之外,还包括《易经》。《易经》部分,除卦名、卦象之外,还包括卦辞和爻辞。《易传》部分,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称之为《易大传》,包括《彖》 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十篇,又称《十翼》。《史记》 认为《易传》出自孔子之手,现代多数学者认为《易传》当为战国晚期儒者所作。

18屈原和《离骚》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作于流放汉北期间。面对国家的衰弱,面对楚怀王的 软弱与多变,遭放逐而失意的屈原难平心中的忧愤之情,遂以“离骚”为诗题写下这首名垂千古的抒情长诗。全诗共 375 句,2456 字,可分为八个部分。《离骚》是一首极富有变化的诗篇,它把事实的叙述、幽独的抒怀和幻想的描写等交织在 一起,波澜壮阔而又结构完美。

对于古籍的编排顺序

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排列:《尚书》(上古时期),《易经》(夏商周时期),《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内经》(战国时期),《山海经》(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礼记》(西汉时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