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原气所聚集的五个穴位
原穴,是脏腑原气聚集、留止在肘关膝关节附近的穴位。十二脏腑各有一个原穴,故名“十二原”。“脏腑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知其原,睹其应,知五脏之害矣”,脏腑病变时,就会反应到相应的原穴上。故原穴可以诊断和治疗脏腑疾病。
本节给大家介绍五脏的原气所聚集留止的五个穴位。
1、肺的原穴-太渊穴
定位: 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手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主治: 肺部疾病,如咳嗽、咳痰、咳血、吼痹等肺系病证。
扩展: 太渊穴为八会穴之“脉会太渊”,故可以治疗无脉症。
2、心的原穴-神门穴
定位: 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 心疾,如心痛、心烦、心悸等心病,及不寐、健忘、痴呆、癫狂等神志病。
3、脾的原穴-太白穴
定位: 在足内侧,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
4、肝的原穴-太冲穴
定位: 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处。
主治: 治疗肝脏疾病,如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还可治疗中风、眩晕、小儿惊风、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耳聋等。
5、肾的原穴-太溪穴
定位: 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治疗肾虚疾病,如腰背疼痛、失眠健忘、阳痿、早泄、健忘等;还可治疗咽喉肿痛、牙齿痛、耳聋等五官疾病。
扩展 :原穴有调治其脏腑经络虚实各证的功能,针刺原穴能使脏腑原气通畅,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
六腑与十五络脉相交的6个络穴
五脏喜欢吃的“五类食物”
十二脏腑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穴位
治疗失眠的4个常用特效穴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风府 41 风府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特异性 45 所属部位 46 风府穴的定位 47 风府穴的取法 48 风府穴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风府穴的功效与作用 410 风府穴主治病证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112 灸法 412 风府穴的配伍 413 特效 414 文献摘要 415 风府穴研究进展 4151 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4152 对血压的影响 4153 调整胃功能 4154 增强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 4155 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 5 经穴别名·风府 51 大杼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特异性 56 大杼穴的定位 57 大杼穴的取法 58 大杼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82 穴区神经、血管 59 大杼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 大杼穴主治病证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大杼穴的配伍 513 文献摘要 514 大杼穴研究进展 5141 对钙代谢的影响 5142 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影响 5143 对肺功能的影响 5144 治疗支气管哮喘 5145 治疗慢性支气管 5146 治疗颈椎病 5147 治疗麦粒肿 5148 治疗牙痛 5149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51410 治疗坐骨神经痛 51411 治疗牙痛 51412 治疗麦粒肿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风府 1 拼音
fēng fǔ
2 英文参考Fēngfǔ GV16 [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zhù BL11 [中国针灸学词典]
fēngfǔ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1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1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风府:1经穴名;2经穴别名。
4 经穴名·风府穴位 风府 汉语拼音 Fengfu 罗马拼音 Fengfu 美国英译名 Windy Prefectur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16 日本 16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5 富耶氏 IVG15 德国 LG15 英国 Gv16 美国 Go16
风府为经穴名(Fēngfǔ GV16)[1]。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舌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鬼枕(《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惺惺(《画墁录》),鬼林(《针灸学》(南京))。属督脉[1]。风府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1]。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1]。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等。
41 风府穴的别名舌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鬼枕(《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惺惺(《画墁录》),鬼林(《针灸学》(南京))。
42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
43 穴名解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1]。
风,即六*之一,为百病之长。府,有聚会之义。风指阳邪,风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至。本穴在项后发际上1寸,大筋间宛宛中,在脊关节之最上,与风池、翳风相平,本穴居其正中。犹统领风穴之衙府,风邪内传之门户也。缘风邪中人,多先舍于腠理,腠理内应三焦,三焦为六腑之一,卫气之所应也。为风邪最易储积与治风所宜取之处,故名风府。杨上善曰:“风府,受风要处也。”[2]
44 特异性风府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1]。
45 所属部位后头[3]
46 风府穴的定位标准定位:风府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4]。
风府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后发际1寸,当枕骨粗隆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5]。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1]。
风府穴在督脉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肌肉)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骨骼)
47 风府穴的取法正坐,头微前倾,于后正中线上,后发际直上1寸处取穴。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1]。
正坐,头微前倾,当枕外粗隆直下,于后发际正中上1寸凹陷处取穴[6]。
快速取穴:沿脊柱向上,入后发际上1横指处即是风府穴[7]。
48 风府穴穴位解剖风府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的分支及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
4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腱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1]。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8]。
4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再深层可穿透被膜,损伤脊髓[8]。
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枕动脉分支[5]。
49 风府穴的功效与作用风府穴具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的功效。
风府穴有祛风邪、利机关、清神志作用[1]。
风府穴是督脉、足太阳、阳维脉之交会穴,临床擅长治内风、外风。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项强、背痛,或外感风热所致的头面五官诸疾,均可疏风解表以治之。[9]
风府穴为十三鬼穴之一,名鬼枕,意谓本穴具有醒脑开窍、熄风宁神的作用,故可治疗肝风内动,上扰神明之癫狂、痫证、中风。[9]
风府穴为风邪聚结之处,又乃风邪侵袭人体之门户,故以祛风而擅长,临床可以治疗内风、外风等多种病证[9]。
风府穴为足太阳经、阳维脉、督脉之会穴,有清热散风,化痰开窍之功[2]。
后脑与颈项最容易受风邪之侵犯,而其间之诸风穴(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秉风等)也为治疗风邪所必须。[2]
410 风府穴主治病证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等。
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及癔病、精神分裂症、癫痫、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等[1]。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8]。
风府穴主治癫狂,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鼻衄,鼻塞,聋哑,咽喉肿痛,头痛;项强,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等[6]。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咽喉肿痛,中风不语,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流行性感冒等[5]。
治舌急不语,咽喉肿痛。失音,头痛,眩晕,颈项强急,中风癫狂, 。神经性头痛,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感冒,癔病。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直刺05~1寸[5]。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8]。
针尖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1][6],深度应根据患者颈围的粗细掌握[6],一旦出现肢体麻电感应立即退针[6],不可再行提插 [6]。
注意:
禁深刺[5]。
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1]。
不可深刺,以免伤及深部延髓[8]。
由于针尖向上深刺易入枕骨大孔,因此,针刺时以针尖朝向口与鼻尖方向较为安全。本穴深刺时一般有两个阻力感,第一个阻力感来自项韧带,然后是落空感,第二个阻力感是硬脊膜。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针尖不要穿过硬脊膜,以防刺伤延髓。[6]
4112 灸法可灸[6]。
不灸[1]。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此穴禁灸,诸风穴多忌灸,以火入风穴则走窜愈烈也。犹炉灶之火,得风则旺也,慎之为要。[2]
412 风府穴的配伍风府穴配风门、风池、列缺、合谷、复溜治风寒感冒[1]。
风府穴配后溪治后头痛[1]。
风府穴配阳谷治目妄视、狂走[1]。
风府配风市,有疏风通络的作用,主治寒 伤肌肤经络。
风府配肺俞、太冲、丰隆,有理气解郁的作用,主治狂躁奔走,烦乱欲死。
风府配风池、水沟、太冲、合谷,治小儿惊风[6]。
风府配大椎、本神、身柱、腰奇,治癫痫[6]。
风府配百会、太阳、风池、昆仑,治头痛[6]。
风府配承浆、天柱,治头项强痛[6]。
风府配哑门、廉泉,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6]。
413 特效双手拇指指尖相互叠加向下,用指腹揉按风府穴,有酸痛、胀麻的感觉,每次揉按1~3分钟,可治风邪而致伤风感冒、发热、鼻塞等疾病[7]。
414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伤寒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灸甲乙经》:足不仁,刺风府。头痛项急,不得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主之。狂易多言不休,及狂走欲自杀,及目妄见,刺风府。暴喑不能言,喉嗌痛,刺风府。
《针灸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
《针灸聚英》:项后入发际1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
《针灸资生经》: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壮人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喑。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颈急不得回顾,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视。
《扁鹊心书》:但此穴入针,人即昏倒,其法向右耳入三寸,则不伤大筋而无晕,乃千金妙法也。
《针灸大成》: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杀,目妄视。头中百病,马黄黄疽。
《肘后歌》:腿脚有疾风府寻。
415 风府穴研究进展 4151 对凝血机制的影响针刺风府、哑门,观察其对脑出血患者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的影响。经两个月治疗后,测得血凝固程度降低,纤溶时间显著缩短。说明针刺风府、哑门有促进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的作用,有利于脑出血部位血块的溶解、吸收。[6]
4152 对血压的影响风府对垂体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针刺家兔“风府”,发现连续针刺5次(每日1次),在末次针后3h,脑皮质、肝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增强。连续针刺7次后3h,皮质下组织和肾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亦出现增高。[6]
4153 调整胃功能针刺风府穴,对胃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1]。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低者升高[6]。
4154 增强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针刺动物风府,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2]。
4155 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连续针刺家兔“肝俞”“足三里”“风府”5~7次,可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1]。
5 经穴别名·风府风府为经穴别名,即大杼穴[1]。出《医心方》卷二。
穴位 大杼 汉语拼音 Dazhu 罗马拼音 Tachu 美国英译名 Great Slaughter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11 日本 11 法
国 莫兰特氏 V11 富耶氏 V11 德国 B11 英国 B11 美国 BI11
大杼为经穴名(Dàzhù BL11)[10]。出《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别名背俞(《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大腧(《黄帝内经灵枢·背腧》),本神(《西方子明堂灸经》),百旁(《杨敬斋针灸全书》),风府(《医心方》)。属足太阳膀胱经[10]。大杼是督脉别络、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10][11][4]。大为小之对,杼即筘,古称椎骨为“杼骨”,此穴在较大的第一胸椎之旁,故名大杼[10]。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项强,鼻塞,咽喉肿痛,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感冒,喘息,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支气管哮喘,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咽炎等。
51 大杼穴的别名背俞(《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大腧(《黄帝内经灵枢·背腧》),本神(《西方子明堂灸经》),百旁(《杨敬斋针灸全书》),风府(《医心方》)。
52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取之于其天府,大杼三病瘠。《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
53 穴名解大为小之对,杼即筘,古称椎骨为“杼骨”,此穴在较大的第一胸椎之旁,故名大杼[10]。
大,与小对言。杼,有长义。椎骨横突,形秩整齐,有如织机之杆蓖,古称椎骨为杼骨,上椎尤大,本穴在其旁,故名“大杼”。即岐伯所谓:“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马元台谓:“大腧,大杼穴也。”古圣谓为穴在杼骨之端,为手足太阳及督脉三经之会。故先哲遵之为“大杼”。穴属骨会,《难经》有:“骨会大抒,骨病治此。”骨在人身,外有皮肉血脉之维护,犹如抒轴之状,且兼是穴下分出有附分,有横出经纬之意,因将此穴,名为大抒。[2]
54 所属部位背部[12]
55 特异性督脉别络、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10][11][4]。
56 大杼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大杼穴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4][11]。
大杼穴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0]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11]。
大杼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
57 大杼穴的取法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俯伏坐位,第1胸椎棘突下与后背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旁开15寸)取穴[13]。
58 大杼穴穴位解剖大杼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皮肤有第七颈神经和分布著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下筋膜致密,由脂肪及纤维束组成。纤维束连于斜方肌表面的背深筋膜与皮肤。副神经在斜方肌前缘中下1/3连接处深进该肌下面,与第三、四颈神经的分支形成神经丛,支配该肌。针经上列结构深进,可进第一肋间隙,或经横突间肌及其韧带,如盲目进针,经胸内筋膜,穿胸膜腔至肺,极易造成气胸。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10]
5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第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和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14]。
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11]。
59 大杼穴的功效与作用大杼穴有强筋骨,清邪热的功效。
大杼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10]。
大杼穴和肺俞配合应用,可治疗一切肺病、外感病及骨病[15]。还可治疗寒热往来之疟疾[15]。
大杼穴有祛风解表、疏调筋骨之功[2]。
510 大杼穴主治病证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项强,鼻塞,咽喉肿痛,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感冒,喘息,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支气管哮喘,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咽炎等。
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14]。
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头痛,鼻塞,咽喉肿痛[13]。
大杼穴主治胸肺、项背等疾患:如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肩背痛、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等[10]。
大杼穴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喘息,项强,肩背痛等[11]。
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等症[10]。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癫痫;
3 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腰背肌痉挛,膝关节骨质增生;
4 其它:咽炎,感冒,骨结核。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斜刺03~05寸[11]。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0]。
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肋间放散,有时可向肩部放散[13]。
斜刺05~08寸[14]。
注意: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14]。大杼穴深部位于第1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故不能直刺、深刺[13]。
5112 灸法可灸[10][13][14]。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1]。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512 大杼穴的配伍大杼配夹脊、绝骨,有强筋骨,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主治颈椎病。
大杼配列缺、尺泽,有理肺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大杼配膻中、丰隆,治咳嗽[13]。
大杼配合谷、颊车,治牙痛[13]。
大杼配大椎、风池、肺俞、足三里,治哮喘[13]。
513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水热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
《针灸甲乙经》:颈项痛不可俯仰、头痛、振寒、瘛疭、气实则胁满、挟脊有寒气、热汗不出、腰背痛,大杼主之。筋癫疾者,身卷挛急,脉大,刺项大经之大杼。
《针灸甲乙经》:足太阳、手太阳之会。
《肘后备急方》:风痹痿厥如何治?大杼、曲泉真是妙。
《针灸大成》:主筋挛癫疾。
514 大杼穴研究进展 5141 对钙代谢的影响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等,留针7 min,进行观察,血钙浓度出现变化,留针15 min,其血钙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3]。
据报道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等,留针7分钟,可使血钙增加1mg%,留针15分钟增加3mg%,再继续延长留针时间,血钙不再发生相应变动。
5142 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影响对骨折患者先按照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进行治疗,观察配合大杼、膈俞、肾俞及断端局部腧穴治疗,结果发现,针刺组在肿胀消退方面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总有效率、基本愈合率均明显优于药物组[13]。
5143 对肺功能的影响针刺大杼可增加肺通气量,并可使针刺麻醉的患者开胸后一侧肺通气量代偿性增加[13]。
5144 治疗支气管哮喘用白芥子、甘遂等敷贴大杼、肺俞等穴,冬发喘者于三伏贴,夏发喘者于三九贴,治疗3700例,有良好疗效。
5145 治疗慢性支气管以大杼、风门等,敷药配合微波透入,治疗300例,有良好疗效。
5146 治疗颈椎病以大杼、天柱、风池、后溪、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44例,颈部腧穴均向棘突方向斜刺1~15寸,肩外俞向内或向外斜刺1~15寸,手法用捻转泻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同时配合颈部牵引[13]。经本法治疗后,临床治愈61例,占42%;显效50例,占347%;进步24例,占166%;无效9例,占42%[13]。总有效率为937%[13]。
5147 治疗麦粒肿取双侧大杼,垂直刺人4~6分深,提针放血,不留针,每日1次,治疗麦粒肿98例,其中反复发作者68例。结果:2次治愈者40例,3次以上痊愈10例[13]。
5148 治疗牙痛针刺大杼治疗牙痛50例[13]。结果:针刺1次止痛者35例,针刺2~3次止痛者13例,无效2例[13]。
5149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大杼配风门、肺俞等,用着肤灸、火针法,治疗30例,均有较好疗效。
51410 治疗坐骨神经痛大杼配神阙、命门,针刺放血,治疗54例,有较好疗效。
51411 治疗牙痛据报道,对50例牙痛患者进行检查时,大杼穴均有压痛,针刺有较好疗效。
51412 治疗麦粒肿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长强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三分闾穴的定位 9 三分闾穴的取法 10 三分闾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三分闾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三分闾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三分闾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三分闾穴研究进展 161 对肠蠕动的调整作用 162 对心脏的影响 163 用于针麻 164 治疗经闭 165 治疗婴幼儿腹泻 166 治疗肛裂 167 治疗痔疮 168 治疗癫痫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三分闾 1 拼音
sān fēn lǘ
2 英文参考Chángqiáng GVl
3 概述三分闾为经穴别名,即长强[1]。《经穴纂要》云出《卫生宝鉴》。
穴位 长强 汉语拼音 Changqiang 罗马拼音 Changchiang 美国英译名 Long Strong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1 日本 1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 富耶氏 IVG1 德国 LG1 英国 Gv1 美国 Go1
长强为经穴名(Chángqiáng GV1[2],DU1[3])。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备急千金要方》作长疆[4]。别名穷骨(《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橛骨(《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气之阴郄(《针灸甲乙经》),胸之阴郄(《西方子明堂灸经》),气郄(《针灸大全》),尾骨(《千金翼方》),尾翠骨(《太平圣惠方》),尾闾(《古今医统大全》),骶上(《太平圣惠方》),骶端[5],骨骶(《类经图翼》),龟尾(《太平圣惠方》),龙虎(《经穴纂要》),尾蛆骨(《人镜经》),骶骨(《人镜经》),曹溪路(《卫生宝鉴》),三分闾(《卫生宝鉴》),河车路(《卫生宝鉴》),朝天岭(《经穴纂要》云出《卫生宝鉴》),上天梯(《卫生宝鉴》),尾骨下穴(《针灸穴名解[6]》),脊骶端(《针灸学》(南京))。属督脉[2]。长强是督脉的络穴,少阴所结;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之会[2]。长为短之对,强为弱之对,脊柱长而强韧,此穴在其下,故名长强[2]。长强穴主要用于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精神分裂症,脊强,瘛疭,小儿囟陷,腰脊部疼痛,尾骶部疼痛,痔疮,遗尿,腹泻,泄泻,癔症,癃闭,淋证,小便难, 湿痒,呕血,疝气,癫狂痫,洞泻,大小便难,癔病,腰神经痛等。
4 长强穴的别名穷骨(《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橛骨(《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气之阴郄(《针灸甲乙经》),胸之阴郄(《西方子明堂灸经》),气郄(《针灸大全》),尾骨(《千金翼方》),尾翠骨(《太平圣惠方》),尾闾(《古今医统大全》),骶上(《太平圣惠方》),骶端[5],骨骶(《类经图翼》),龟尾(《太平圣惠方》),龙虎(《经穴纂要》),尾蛆骨(《人镜经》),骶骨(《人镜经》),曹溪路(《卫生宝鉴》),三分闾(《卫生宝鉴》),河车路(《卫生宝鉴》),朝天岭(《经穴纂要》云出《卫生宝鉴》),上天梯(《卫生宝鉴》),尾骨下穴(《针灸穴名解[6]》),脊骶端(《针灸学》(南京))。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
6 穴名解长为短之对,强为弱之对,脊柱长而强韧,此穴在其下,故名长强[2]。
长,与短对言,长大,旺盛。强,有强盛意。督脉为统督诸阳之经,自下而上,强劲端长,而长于阳,为全身之所寄托。长强为纯阳初始,又为督脉之络穴,其气强盛。杨上善曰:“督脉诸阳脉长,其气强盛,穴居其处,故曰长强也。”如长而不强,则困顿难支,长而过强,则脊强反折,二症皆可取用矣。循环无端之谓长,健行不息之谓强。养生家调运任督,以意导气,起自尾闾,循脊骨,上百会,下龈交,衔接任脉,下颐循胸,至脐腹以抵会阴,复合于督脉。由本穴循背上行,即庄子所谓“缘督以为经”也。如此升降轮会,循环不息,无尽无休,故名长强。[6]
7 所属部位尾端[7]
8 三分闾穴的定位标准定位:长强穴在尾骨下,当尾骨端与 连线的中点处[8]。
长强穴位于尾骨尖端与 连线之中点处,跪伏位取穴[4]。
长强穴位于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 连线的中点处。跪伏位或胸膝位取穴[2]。
长强穴在督脉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肌肉)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骨骼)
9 三分闾穴的取法跪伏或胸膝位,于尾骨尖与 连线之中点取穴。
长强穴位于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 连线的中点处。跪伏位或胸膝位取穴[2]。
跪伏或胸膝位,在尾骨下端与 之间的凹陷处取穴[9]。
10 三分闾穴穴位解剖长强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浅层主要布有尾神经的后支。深层有 神经的分支,肛神经, 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肛动、静脉。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2]。
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 外括约肌深部→肛提肌[10]。
10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肛神经皮支( 神经分支)分布;深层有肛神经肌支和肛动脉( 内动脉分支)分布[10]。
布有尾骨神经后支, 神经;以及 动、静脉分支[4]。
11 三分闾穴的功效与作用长强穴具有解痉止痛,调畅通淋的功效。
长强穴有通任督,调肠腑作用[2]。
长强穴为督脉首穴,督脉挟脊而行,为诸阳脉之长,“入属于脑”,故既可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前阴、肛肠及腰骶病,又能治疗神志病[11]。
长强穴有宁神镇痉,通便消痔之功。主治癫狂,痫疾,脊强反折,泄泻痢疾。人体气息之出入,血液之流行,饮食便溺之交替,凡诸新陈代谢,均在循环运行之中。无论寐寤,其运行变化均无休止,所谓营卫之行,无顷刻止者也。[6]
12 三分闾穴主治病证长强穴主要用于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精神分裂症,脊强,瘛疭,小儿囟陷,腰脊部疼痛,尾骶部疼痛,痔疮,遗尿,腹泻,泄泻,癔症,癃闭,淋证,小便难, 湿痒,呕血,疝气,癫狂痫,洞泻,大小便难,癔病,腰神经痛等。
长强穴主要用于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癫痫、精神分裂症及脊强瘈疭、小儿囟陷、腰脊及尾骶部疼痛等[2]。
长强穴主治痔疮,脱肛,便血,便秘,遗精,遗尿,腹泻,痢疾,腰脊强痛,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前列腺炎等[4]。
长强穴主治痔疾,脱肛,便血,泄泻,痢疾,便秘;癫痫,癔症,瘛疭;癃闭,淋证,小便难, 湿痒;腰痛,尾骶骨痛;呕血,遗精,阳痿,疝气[9]。
长强穴主治泄泻、便血、便秘、痔疾、脱肛、癫狂痫、腰脊和尾骶部疼痛[10]。
长强穴主治痔疾,便血,洞泻,大小便难, 湿痒,尾骶骨疼痛 ,癫痫,癔病,腰神经痛。
13 刺灸法 131 刺法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10]。
先进针至皮下,再与骶骨平行斜向刺入05~1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 和尾骶部,有时针感沿督脉向上传至腰部[9][2][4]。
也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9]。
注意:针刺长强时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10]。
132 灸法可灸[2]。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4]。
一般不灸[9][10]。
14 三分闾穴的配伍长强穴配承山灸有清热通便,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痔疾[2]、便结。治久痔[9]。
长强穴配百会、气海治脱肛[2]。
长强配百会,有通调督脉,益气升阳的作用,主治脱肛,头昏。
长强穴配腰奇治癫痫[2]。
长强配小肠俞,有行气通腑,分清泌浊的作用。治大小便难[9]、淋症。
长强配身柱,有行气通督的作用。治小儿惊痫[9]。
长强配百会、脐中,治脱肛[9]。
长强配命门,治赤白痢[9]。
长强配大肠俞、承山、百会,治脱肛[9]。
15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
《针灸甲乙经》:痉反折,心痛,气短,尻濇,小便黄闭,长强主之。腰痛上寒,实则脊急强,长强主之。癫疾发如狂走者,面皮厚敦敦,不治,虚则头重,洞泄,淋癃,大小便难,腰尻重,难起居,长强主之。小儿惊痫,瘛疭脊强,互相引,长强主之。
《针灸大成》:主肠风下血,久痔瘘,腰脊痛,狂病,大小便难,头重,洞泄,五淋,疳蚀下部,小儿囟陷,惊痫,瘛疭,呕血,惊恐失精,瞻视不正。
《针灸聚英》:足少阴、少阳结会,督脉别走任脉。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入三分,抽针以太痛为度……灸然不及针。
《类经图翼》:一经验治少年注夏羸瘦,灸此最效。
《席弘赋》:大杼若连长强寻,小肠气痛即行针。
《玉龙歌》:九般痔疾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长强一穴是, 大痛穴为真。
16 三分闾穴研究进展 161 对肠蠕动的调整作用针刺家兔的“长强”,对原来结肠紧张度低下者大多可使之亢进,而对结肠紧张度增高者则可使之减弱[9]。
针刺家兔“长强”,能调整结肠运动,使实验性结肠低紧张度者内压升高,高紧张度者内压降低[2]。
162 对心脏的影响给狗以轻度的氟烷麻醉,然后针刺长强,捻针时可明显增加心排血量和每搏输出量,降低心率和动脉压,减低外周阻力[9]。
现代研究报道,针刺狗的长强穴,捻针时可明显增加心排出量和心搏出量,降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减低外周阻力[6]。
163 用于针麻据报道:长强、水分穴针麻用于多种妇产科手术,有效率高达97%[2]。
164 治疗经闭取长强,刺1寸,用强 ,泻法,留针20分钟,5分钟行针1次。
165 治疗婴幼儿腹泻取长强,刺5~8分,小幅度快速捻转2分钟左右出针,每日1次。
166 治疗肛裂长强穴埋肠线。
167 治疗痔疮长强配承山,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隔日1次。
168 治疗癫痫一、手太阴肺经穴:尺泽孔最 列缺 鱼际 少商
联系脏腑器官:肺、胃、大肠、肺系、喉咙。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尺泽:咳喘咽痛咯血肺,中暑吐泻儿惊风,肘臂挛痛局部病。
2孔最 :咯血咳喘咽肿痛,肘臂挛痛局部病。
3 列缺:咳喘咽痛肺系病,头项齿痛口眼歪。
4 鱼际:肺系咳血咽音失,小儿疳积为第一。
5少商:肺系实热热痛衄,昏迷癫狂少商寻。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商阳 合谷 手三里 曲池 肩髃 迎香
联系脏腑器官:大肠、肺、口、面颊、下齿、鼻。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目、鼻、齿、咽喉病,胃肠疾病,神志病,皮肤病,发热病。
6 商阳:五官齿咽热昏迷
7合谷:头目口齿鼻耳官,经闭滞产外感热。
8 手三里:上肢不遂臂无力,齿痛颊肿腹痛泻。
9曲池:上肢热病高压癫,胃肠五官皮外科。
10肩髃:上肢不遂肩臂痛,隐疹特色肩髃寻。
11迎香:胆蛔口歪鼻塞衄。
三、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 天枢 梁丘 犊鼻 足三里 条口 丰隆 内庭
联系脏腑器官:胃、脾、鼻、眼、口、上齿、乳房。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2地仓:口歪流涎三叉痛。
13下关:齿病三叉口眼歪,耳鸣耳聋聤耳疾。
14头维:头痛目眩与目痛。
15天枢:痛胀秘泻痢疾肠,痛经经乱妇科病。
16梁丘:下肢不遂膝肿痛,急胃乳痈与乳痛。
17犊鼻:屈伸不利并膝痛,下肢麻痹关节病。
18足三里:胃肠虚劳乳肠痈,癫狂神志肢痿痹。
19条口:下肢痿痹与转筋,臂膀疼痛脘腹痛。
20丰隆:头痛眩晕癫狂痰,腹胀便秘肢痿痹。
21内庭:热病鼻咽齿五官,吐酸泻痢便秘肠,跖趾节痛足背痛。
四、足太阴脾经 公孙三阴交 地机 阴陵泉 血海
联系脏腑器官:脾、胃、心、咽、舌。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偱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22公孙:痛吐泻痢胃肠病,失眠心狂气冲心。
23三阴交:妇科产科脾胃虚,遗精阳痿遗尿泌,心悸失眠高血压,阴虚诸症下肢痿。
24地机:经乱痛经妇崩漏,腹痛腹泻脾胃病,脾不运水癃水肿。
25阴陵泉:水肿黄疸腹胀泻,小便不利与膝痛。
26血海:经乱痛经与经闭,隐疹湿疹丹毒皮
五、手少阴心经穴 通里神门
联系脏腑器官:心、心系、小肠、肺、目系、喉咙。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27通里:暴喑舌强心悸忡,腕臂疼痛局部病。
28神门:痛烦惊忘眠呆癫,胸胁疼痛高血压。
六、手太阳小肠经穴后溪 天宗 听宫
联系脏腑器官:小肠、心、胃、咽喉、鼻、目、耳。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29后溪:头项腰背指肘臂,耳目疟疾癫狂痫
30天宗:肩背损伤肩胛痛,气喘莫忘取天宗
31听宫:鸣聋聤耳与齿痛
七、足太阳膀胱经
攒竹 天柱 肺俞 膈俞 胃俞 肾俞 大肠俞 次髎 委中 秩边 承山 昆仑 申脉 至阴
联系脏腑器官:膀胱,肾,脑。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
32攒竹:眉棱头痛目睑病,呃逆治疗效果奇。
33天柱:后头项强肩背腰,鼻塞癫狂与热病。
34肺俞:咳喘咯血肺系病,阴虚盗汗骨蒸热。
35膈俞:呕吐呃逆喘吐血,贫血潮热与盗汗,皮肤瘙痒如隐疹。
36胃俞:痛吐胀鸣等胃疾。
37肾俞:肾虚晕鸣聋腰酸,痿泄不育与遗尿,经乱带下不孕症。
38大肠俞:胀泻便秘腰腿痛。
39次髎:经乱痛经带下病,遗精疝气小便窿,下肢痿痹腰骶痛。
40委中:下肢痿痹腰背痛,腹痛吐泻癃遗尿,丹毒特色委中求。
41秩边:下肢痿痹腰骶痛,阴痛癃闭痔便秘。
42承山:腰腿拘痛痔便秘。
43昆仑:后头项腰足踝痛,癫痫滞产昆仑取。
44申脉:癫狂痫眠头晕痛,腰腿酸痛膀胱经。
45至阴:胎位不正与滞产,头痛目痛鼻塞衄。
八、足少阴肾经 涌泉太溪 照海
联系脏腑器官 肾,膀胱,肝,肺,心,喉咙,舌。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6涌泉:昏厥中暑儿惊风,癫狂痫眠晕痛眩,咯血咽痛喉痹肺,小便不利大便难,奔豚气急足心热。
47太溪:头目眠忘精阳痿,咽齿耳病阴虚火,咳喘咯血胸痛肺,消渴月经腰脊病。
48照海:咽痛目痛失眠癫,经带阴挺尿数癃。
九、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 大陵 中冲
联系脏腑器官:心包、心、肺、胃、三焦。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9内关:痛闷心动速或缓,癫狂痫眠与郁证,胃痛吐逆晕动症,肘臂挛痛内关寻。
50大陵:胸胁满痛心痛悸,喜笑悲恐癫狂痫,胃痛呕吐口臭病,臂手挛痛寻大陵。
51、中冲:中风昏迷舌不语,中暑昏厥儿惊风。
十、手少阳三焦经穴 外关 支沟 翳风。
联系脏腑器官:三焦、心包、耳、眼、膈。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52 外关:热病头目耳五官,胁痛瘰疬肢痿痹。
53支沟:热病便秘胁肋痛,鸣聋暴瘖与瘰疬。
54翳风:口眼牙耳面颊瘰。
十一、足少阳胆经穴风池 肩井 环跳 阳陵泉 悬钟
联系脏腑器官:胆、肝、膈、耳、眼、咽喉。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55 风池:内风外风颈项强。中风癫痫痛晕鸣,感冒鼻塞口眼歪。
56肩井:上肢颈项肩背病,难产瘰疬乳房病。
57环跳:痿痹不遂腰跨痛,风疹特色环跳寻。
58阳陵泉:黄疸胁痛苦吐酸,膝盖关节肢痿痹,小儿惊风特色症
59 悬钟:痴呆中风髓不足,颈项胸胁下肢痿
十二、足厥阴肝经穴行间 太冲 期门
联系脏腑器官:肝、胆、胃、肺、膈、眼、头部、咽喉。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60行间:头目妇科阴中泌,胸胁满痛与疝气。
61太冲:头目肝经风热病,经痛闭乱带下崩,肝胃胀痛呕黄疸,癃闭遗尿痿痹痛。
62期门:吐酸呃逆腹胀泻,胸胁奔豚与乳痈。
十三、督脉穴: 腰阳关命门 大椎 百会 神庭 水沟
联系脏腑器官:肾、心、脑、阴器、咽喉、口唇。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腰骶、背、头顶、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神志病。有少数腧穴有泻热作用。
63 腰阳关:腰骶疼痛下肢痿,男精阳痿女经带
64 命门:腰脊强痛下肢痿,男精阳痿女经带,冷痛腹泻不孕育
65 大椎:外感咳喘热疟疾,潮热癫狂儿惊风,项强脊痛风疹痤
66 百会:一切神志头面病,脏器脱垂阳举陷
67 神庭:失眠惊悸癫狂痫,五官头目与鼻病
68水沟:惊风神志急救穴,面鼻口病闪挫腰
十四、任脉穴中极 关元 气海 神阙 中脘 膻中
联系脏腑器官:女子胞、咽喉、口齿、目。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病证有较好的作用,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少数腧穴可治疗神志病。
69中极:泌尿男性妇科病。
70关元:元气虚损肠腑病,泌尿男科妇科病,腹痛泻痢血疝气。
71气海:气虚肠腑与疝气,泌尿男科妇科病。
72 神阙:中风虚脱阳暴脱,痛胀泻痢秘脱肛,小便不利与水肿。
73中脘:黄疸胃病儿疳积,癫狂脏躁寻中脘。
74膻中:心痛咳喘逆不畅,产后乳少乳房病。
十五、经外奇穴 四神聪 太阳 印堂 定喘 夹脊 十宣
75四神聪:头痛晕眠忘癫痫,目疾单列要记清。
76 印堂:头痛晕眠忘呆痫,子痫血晕鼻儿惊。
77太阳:头痛目疾与面瘫。
78定喘:喘咳肩背痛落枕。
79夹脊:心肺上肢上胸部,下胸胃肠腰下肢。
80十宣:昏迷癫痫与高热,手指麻木咽肿痛。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涌泉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涌泉穴的定位 10 涌泉穴的取法 11 涌泉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涌泉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涌泉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涌泉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涌泉穴研究进展 181 对血压的影响 18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83 对痛阈的影响 184 对视上核神经分泌细胞核体积的影响 185 对泌尿功能的影响 186 治疗癔症性失语或瘫痪 187 治疗癔症 188 治疗失眠 189 治疗头痛 1810 治疗高血压 1811 治疗咽炎 1812 治疗乳汁不下 1813 治疗足底痛 1814 治疗泄泻 1815 治疗膈肌痉挛 1816 治疗传染性肝炎 1817 治疗小儿高热惊厥 1818 易感儿防治呼吸道疾患 1819 治疗心绞痛 1820 治疗口腔疾患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涌泉 涌泉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yǒng quán
2 英文参考Yǒngquán KI l [中国针灸学词典]
yǒngquá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I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涌泉 汉语拼音 Yongquan 罗马拼音 YungChuan 美国英译名 Pouring Spring 各
国
代
号 中国 KI1 日本 1 法
国 莫兰特氏 R1 富耶氏 R1 德国 N1 英国 K1 美国 Ki1
涌泉为经穴名(Yǒngquán KI1)[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地冲[2]。属足少阴肾经[1]。涌泉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五行属木[1][3]。涌即涌出,泉即水泉,水上出为涌泉,此穴居足心陷中,经气自下而出,故名涌泉[1]。涌泉穴主治神志、五官、胸肺、前阴等疾患:如尸厥,癫狂,病症,善恐,善忘,小儿惊风,头痛目眩,舌干,咽喉肿痛,鼻衄,瘖不能言,咳嗽短气,肺痨,泄泻,二便不利,疝气,阳痿,经闭,难产,不孕,水肿,足心热,头痛,眩晕,失音,昏厥,癔症,失眠,便秘,小便不利,头晕,癫证,喉痹,衄血,五趾尽痛,现代又多用涌泉穴治疗休克,中风,中暑,高血压,癔病,神经衰弱,支气管哮喘,下肢瘫痪,头顶痛,癫痫,精神分裂症,晕车,脑出血,精神病,神经性头痛,舌骨肌麻痹,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胃痉挛,黄疸,遗尿,尿潴留,足底痛,下肢肌痉挛,子宫下垂,支气管炎,心肌炎,风疹等。
4 涌泉穴的别名地冲(《针灸甲乙经》),足心(《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肾,出于涌泉。
6 穴名解涌即涌出,泉即水泉,水上出为涌泉,此穴居足心陷中,经气自下而出,故名涌泉[1]。
涌,有水腾溢上升之义,涌出,上涌。泉,水自地出为泉。按少阴居人身六经之最里,本穴又为全身孔穴最下,承至阴之静,由阳经至于阴经,而作涌泉之动。犹人情物理之极,则必反也。本经承足太阳之阳,合于本经之阴,循下而上。少阴根于涌泉,即犹天一之水由地下涌出,故其次穴曰然谷。如伤寒病之回阳,以足心转热为断。张隐庵曰:“地下之水泉,天一之所生也。故少阴所出,名曰涌泉。”[4]
7 特异性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五输穴之井穴,五行属木。
8 所属部位足心[5]
9 涌泉穴的定位标准定位: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3]。
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仰卧取穴[1]。
涌泉穴位于足掌心,第二三跖骨间,当踡足时呈凹陷处;或于足底中线的前、中1/3交点处取穴[2]。
[1]
涌泉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涌泉穴在足心的位置
涌泉穴在足心的位置
10 涌泉穴的取法俯卧或仰卧位,在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取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仰卧取穴[1]。
仰卧位,五趾跖屈,足跖心前部正中凹陷处取穴,约当足底(足趾除外)前、中1/3的交点,当第2、3趾趾关节稍后处[6]。
快速取穴:卷足,足底前1/3处可见有一凹陷处,按压有酸痛感处即是涌泉穴[7]。
11 涌泉穴穴位解剖深层有足底弓。分布著第二趾底总神经。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短屈肌、第二蚓状肌、(踇)收肌、骨间跖侧肌。足底皮肤坚厚致密,由足底内、外侧神经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和营养。跖腱膜的浅面发出许多纤维束崆彼下筋膜内的脂肪,止于皮肤,其深面向足底深层肌发出两个肌间隔,分别止于第一、五跖骨,将足底分为三个足筋膜鞘。针经皮肤,皮下筋膜穿跖腱膜,入中间鞘内的上列结构。足底外侧神经支配收肌、足底骨间肌;足底内侧神经支配趾短屈肌和第二蚓状肌。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足底腱膜(跖腱膜)→第二足底总神经和第二趾底总动、静脉的外侧→第二蚓状肌[1]。
皮肤→皮下组织→跖腱膜→趾短屈肌腱→第2蚓状肌[8]。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足底外、内侧神经皮支分布;深层有足底外侧神经肌支和足底内侧动脉分支分布,并有第2趾底总神经干和第2跖底动脉本干经过[8]。
布有第二趾底总神经深层为足底弓[2]。
12 涌泉穴的功效与作用涌泉穴有泄热宁神、苏厥开窍的作用[1]。
涌泉穴具有苏厥开窍,滋阴益肾,平肝熄风的功效。
涌泉穴配五行属木,木应于肝,肝为刚脏,体阴用阳,易升,易动,化火生风,足少阴肾经脉“从肾上贯肝膈”、“络心”,心主神明,涌泉乃阴阳交接之处,取之可调节阴阳治疗神志病[9]。
涌泉穴位于足心,根据“病在上,下取之”之理,又可治疗头面五官病[9]。
涌泉穴归属于足少阴肾经,其经脉起于足心,属肾,络膀胱,联系于肝、肺,循喉咙,夹舌本等脏腑组织器官,其经筋循阴股,结于阴器,故涌泉穴又可主治舌咽疾病、二阴病及经脉病[9]。
涌泉穴为回阳九针穴之一,也是急救要穴之一,主治范围广泛,不仅能治疗疾病,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不仅可用针灸,也是腧穴贴敷的常用穴[9]。
言经气如泉水之上涌,功能通调水道也,为急救穴之一,有通关开窍、安神镇静之功。多治头胸之病,用以引热下行也。《金针梅花诗钞》涌泉条:“掘地及泉泉上涌,州都能化汗能通。”[4]
13 涌泉穴主治病证涌泉穴主治神志、五官、胸肺、前阴等疾患:如尸厥,癫狂,病症,善恐,善忘,小儿惊风,头痛目眩,舌干,咽喉肿痛,鼻衄,瘖不能言,咳嗽短气,肺痨,泄泻,二便不利,疝气,阳痿,经闭,难产,不孕,水肿,足心热,头痛,眩晕,失音,昏厥,癔症,失眠,便秘,小便不利,头晕,癫证,喉痹,衄血,五趾尽痛,现代又多用涌泉穴治疗休克,中风,中暑,高血压,癔病,神经衰弱,支气管哮喘,下肢瘫痪,头顶痛,癫痫,精神分裂症,晕车,脑出血,精神病,神经性头痛,舌骨肌麻痹,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胃痉挛,黄疸,遗尿,尿潴留,足底痛,下肢肌痉挛,子宫下垂,支气管炎,心肌炎,风疹等。
涌泉穴主治神志、五官、胸肺、前阴等疾患:如尸厥、癫狂、病症、善恐、善忘、小儿惊风、头痛目眩、舌干、咽喉肿痛、鼻衄、瘖不能言、咳嗽短气、肺痨、泄泻、二便不利、疝气、阳痿、经闭、难产、不孕、水肿,足心热等[1]。
涌泉穴主治头痛,眩晕,咽喉肿痛,舌干,失音;昏厥,癫狂,癔症,小儿惊风,失眠;便秘,小便不利;足心热[6]。
涌泉穴主治头痛,头晕、小便不利、便秘、小儿惊风、足心热、癫证、昏厥[8]。
现代又多用涌泉穴治疗休克、中风、中暑、高血压、癔病、神经衰弱、支气管哮喘、下肢瘫痪等[1]。
涌泉穴主治昏厥,头顶痛,眩晕,喉痹,衄血,舌干,失音,小儿惊风,癫痫,足心热,五趾尽痛;以及休克,中暑,神经衰弱,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2]。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休克,晕车,脑出血,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舌骨肌麻痹;
2 五官科系统疾病: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
3 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黄疸;
4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
5 运动系统疾病:足底痛,下肢肌痉挛;
6 其它:子宫下垂,支气管炎,心肌炎,风疹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一般直刺05~08寸[1]。
直刺05~08寸[1][6],局部有胀痛感[6],可扩散至整个足底部[6]。
直刺05~1寸[2][8]。
注意:本穴不宜针刺过深,以免导致舌肌痉挛或麻痹;不宜用瘢痕灸[6]。
142 灸法可灸[1][6][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15 涌泉穴的配伍配百会、人中,有苏厥回阳救逆的作用,主治昏厥,癫痫,休克。
配四神聪、神门,有清心安神镇静的作用,主治头晕,失眠,癔病。
涌泉配大椎、水沟、十宣,治昏厥[6]。
涌泉配百会、太冲、风池,治急性头痛[6]。
涌泉配百会、劳宫、水沟、丰隆、太冲,治中风昏迷[6]。
16 特效经常 涌泉穴,使整个足底发热,可补肾健身,还可改善疲乏无力、神经衰弱[7]。
17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男子如盅,女子如阻,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饮食,先取涌泉见血,视跗上盛者,尽见血也。
《针灸甲乙经》:胁肋痛,取之涌泉与阳陵泉。腰痛、大便难,涌泉主之。肩背头痛时眩,涌泉主之。咽中痛、不可内食,涌泉主之。
《针灸甲乙经》:热病抨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
《备急千金要方》:涌泉、然谷主五趾尽痛不能践地。涌泉、然谷主喉痹,梗咽寒热。
《医宗金鉴》:主治足心热,奔豚,疝气疼痛,血淋气痛。
《针灸聚英》:喉闭舌急失音,卒心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腰痛大便难,心中结热,风疹风痫,心痛不嗜食。
《肘后歌》: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伤寒痞气结胸中,两目昏黄汗不通,涌泉妙穴三分许,速使周身汗自通。
《通玄指要赋》: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
18 涌泉穴研究进展针刺实验性休克的猫或家兔“足三里”“涌泉”部位有明显的升压和兴奋呼吸的作用;艾灸涌泉,可使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
181 对血压的影响采用温和灸法,持续05h后,观察其艾灸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发现艾灸涌泉有快速降压的效果[9]。
针刺涌泉穴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4]。
据报道用桃仁、杏仁、栀子、胡椒、糯米捣细,鸡蛋清调敷涌泉,睡前敷,左右穴交替。另有艾灸涌泉可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有不同程度的作降。
18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电针涌泉能提高机体内源性抗氧化能力,改善自由基代谢失调的状况,阻止自由基损害机体,防止产生老年性疾病,保护脑功能,延缓脑衰老[9]。
183 对痛阈的影响针刺涌泉具有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是引起中枢内与痛有关的皮层激活,从而使针刺部位的传入冲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整合,并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激素的释放而对疼痛产生抑制作用[9]。
现代研究证明,涌泉穴有一定的镇痛作用[4]。动物实验表明,针刺涌泉可提高痛阈,使脑组织中5羟色胺升高、去甲肾上腺素降低[4]。而且在一天的不同时辰有节律性变化,其变化规律符合子午流注纳子法的规律[4]。临床实验中以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作为观察指标,探讨声电针麻在女性腹式绝育术中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用声电波 发生器接通刺入涌泉的圆利针,受试者外周血液循环中的白细胞分布均有明显的改变,且呈双向调节,使白细胞总数提早正向波动转化,有利于机体对抗创痛性 [4]。
184 对视上核神经分泌细胞核体积的影响不同时辰针刺大白鼠“涌泉”其胞核变化不同,于卯、午时针刺,其左右侧视上核增大,而子、酉时则有减小趋势。
185 对泌尿功能的影响给深度麻醉的狗静脉注射呋塞米,然后针刺一侧“涌泉”,即可引起对侧肾脏利尿的深度抑制,而针刺“肾俞”,则能对抗针刺“涌泉”的这种效应[9]。
国外报道,给深度 狗静脉注射速尿,以引起持续而强有力的利尿作用,针刺一侧涌泉,即可引起对侧肾脏速尿利尿的深度抑制[4]。而针刺“肾俞”则能对抗针刺“涌泉”穴的这种反应。
186 治疗癔症性失语或瘫痪取单侧涌泉(左右均可),针刺08寸,提插捻转,予强 ,行针1~3 min,留针5 min[9]。再配合语言诱导,治疗癔症性失语或瘫痪有一定疗效[9]。
187 治疗癔症针刺涌泉,结合语言诱导有较好疗效。
10 min治愈者15例,占384%;20 min治愈者17例,占436%;40 min治愈者7例,占179%;总有效率为100%,一次治愈者49例[9]。
188 治疗失眠痊愈21人,好转17人,全部有效;②取朱砂3~5 g研成细末,用干净白布1块,涂糨糊少许,将朱砂均匀黏附于上,外敷涌泉治疗失眠,于每晚睡前热水洗脚后敷之,效果较好[9]。
189 治疗头痛①患者头痛20余年,中西药及针灸均无效,取涌泉,用补法,取廉泉,平补平泻,加气海,留针15 min,针7次而愈[9]。
②取双侧涌泉,用提插捻转泻法,4 min后疼痛缓解,7 min后疼痛消失,出针后又发作,依前法治之而愈[9]。
取健侧涌泉向太冲方向透,配印堂、太阳、风池,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1810 治疗高血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1
本文2023-08-20 13:16: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