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美好风景的散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描写美好风景的散文,第1张

 大自然的景色优美,随处可见的风景,一年四季都有着不同的景色,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描写风景的散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秋,绽放成一树静美(一)

 流年,芬芳了一季时光,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尝,转眼,又飘零了片片秋黄。总有太多的来不及,辗转经年成往事,指缝的光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捡拾一枚落叶,感知一叶知秋的沧桑,那些逝去的年华,依然在时光深处活色生香。

 生命,本是一场匆匆的奔忙,其中,有相遇的美丽,也有别离的忧伤。经历的太多的悲欢离合,看惯了世事变迁,终于明白,学会坦然,学会遗忘,学会珍惜,学会典藏。将自己活成一株秋天的植物,拥有一颗草木闲心,枯荣随缘,不惊不扰,随遇而安。

 秋,褪去了春的浮华,隐去了夏的躁动,沉淀下来的是一份秋水长天般的情怀。逝去的如风,流走的如水,留下的只有心中一团绰绰的花影。春去秋来,花谢花开,四季轮回,能够拥有一颗宁静淡泊的心,在这个静秋里,依然可以像丹枫一样,绽放成一树静美。

 喜欢大自然,喜欢各种花草树木。无论哪个季节,只要一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一颗雀跃的心,就像长了翅膀的小鸟。草木有她的本色,天然去雕饰,从来不用伪装自己,姹紫嫣红,翠绿墨染,五彩缤纷。一切都是那么自自然然,浑然天成,入心入目,不语花自香,无言成大美。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人生的旅途上,总会邂逅一场又一场的花事,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精彩,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花香。这是一个诗意的世界,请用一颗温柔的心去对待。

 喜欢这样一个静美的秋天,清雅,寂然,明媚,幽静,沉稳,低敛。走在路上,正是陌上菊黄,一片金灿灿的野菊,在渐凉的秋风里,像低眉娴静的女子,兀自怒放着。那明艳艳的色彩,给寂寥的清秋,增添了几分妖娆,几分妩媚。“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菊的傲骨,清雅,脱俗,多么令人羡慕。

 你看,那一丛丛碧绿葱茏的美人蕉,托出朵朵鲜艳夺目的笑颜,红的火红,黄的娇艳,“一似美人春睡起,绛唇翠袖舞东风。”像一个个擎着红黄绸子的舞娘,在向晚的暮色里,演奏着生命最美的绝唱。

 我从来不用薄凉写人生,即使在最命运赐予我最低谷的时候。薄什么呢?凉什么呢?生命本身就是个奇迹,能够健康的活着,还能够相遇一场一场的花开,邂逅一份份真情与温暖。有亲情在,有友情的暖,有爱情的甜,足够了呀!

 感恩着,大自然总有一些好花盛开,感恩着,这个世间总有一些好人在,感恩着,这个温情的世界里,总有一些爱在流转,温暖在传递。相信,只要我们用阳光来播撒爱,总能抵御寒流,驱散雾霾。

 经历了世事的纷纷扰扰,冷眼看红尘,在潮起潮落的人生舞台上,用一份洒脱平和的心境来面对。一颗心,早已被岁月打磨的如一枚温润的老玉,晶莹剔透,沉静,内敛,不张扬,不娇媚,朴实无华里,却蕴藏着无穷的魅力与风华。又正如这一季静美的秋,不骄不躁,深沉含蓄,低眉娴静,人淡如菊,花谢无语。

 想来,人的一生,何尝不是一场花开花落的过程?人生一世,草长一秋,生命何其短?只是在这短暂的时光里,像花儿一样绽放,像小草一样顽强,活出自己的风采。开也优雅,落也从容,哪怕零落成泥碾为尘,亦无怨无悔。

 这山一程水一程的人生,邂逅一页好书,知遇一个良人,相逢一处美景,都是此生最美的事。告诉自己,这个世界我来过,而且只有一次,所以,我不能辜负了这一路的旖旎。一花一草一闲心,一山一水总关情,花开花落,月圆月缺,都有独一无二的芬芳与美好。

  醉美江南(二)

 淡淡素笺,浓浓墨韵,典雅的文字写满妩媚的你一一美丽的江南。

 一一题记

 绵绵的春雨使得江南虽然烟雨迷蒙,但是到处碧绿清新,繁花一树晶莹剔透,处处透着诗情画意。清风柔柔,远山含黛,指尖随着荏苒的光阴,伴着季节的温暖,揽一笺素墨,韵一笺浅香。折柳为笔,细雨为墨,为你画一幅梦里水乡,描一幅绝美壮锦,吟一阙似水缠绵,夜半与你同梦,醒时与你结一世情缘。

 如烟多情的秦淮风景是人文和故事的集结地,我站在有着亭台楼阁的秦淮河畔远望,白墙瓦黛,翠柳如烟,小桥流水尽收眼底,春雨的洗涤给本就妩媚娇娆的你,又绘制了一幅更雅致的水墨丹青。在那淡墨浅赋的雨巷中,你撑着古色古香的油纸伞,迎着绵绵的春雨优雅的向我走来,领着我踩着高低不平的青石板,踏着铺满花纹的鹅卵石,走过满是古风古韵的悠长小巷,穿过前世的风尘,细品阙词里,你的柔情万种,你的诗样妩媚,你的风华绝代。

 听着风吟,踩着芳草,品着古韵,看着温婉的你坐在我的心窗下弹着古琴,与细雨轻呢喃,你那典雅的气息,伴着悠扬的琴韵飘过小巷,走进了人们的心灵,飘过园内啼血的杜鹃,盈了一季的风流,飘过砚台的重门,染透了我的素笺。

 漫步在细柳如烟的绿水长堤上。看着烟雨中的你是何等的飘逸,让我如梦如幻,仿佛云游仙界,你的每一寸肌肤,你的每一缕秀发都我撩拨着我的心弦。就让我在这岁月的长河里,用穿越时光的素笔,追忆樱花缤纷的那一瞬间,为你墨韵一场风华绝代的曼妙!

 几缕清新惬爽的春风吹过,如丝的春雨轻轻的洒在我的身上,抚在我的脸上,悠然飘逸的你摇曳在我的心上。我撑着小伞肆意的漫游,看着你满眸都是郁郁葱葱的碧绿,满身都飘散着沁人的清香,让我的薄笺素笔完全为你沉醉,墨香也从如痴如醉烟雨中曼妙的溢出。挽着典雅的眷恋,舞着绝世的风华,倾心为你蕴韵斜燕剪柳,柳摇翠烟,桃粉李艳的传奇。

 你的纤姿早已住进我如梦芳菲的心里,你的典雅早已溶入我浓浓的墨韵里,你的灵魂早已进入我风絮飞花的梦里。收起遮雨的花伞,屏住呼吸,张开双臂,静静地感受着烟雨中你的婀娜多姿,你的风曲轻吟,你的绝尘婉约。我的呼吸里,满满都是赞美你唐诗宋词的味道。你静静的,优雅的带着我奔向唐朝宋代,翻开诗词锦卷预览,无不话江南,无论是哪个朝代,都有文人墨客为你的轻盈飘逸而折腰,留下你柔美的倩影。因描写你的美诗美词太多!我最喜欢的还是唐代白居易这首:“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和宋代贺铸的这首《秦淮夜泊》:「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我就是这样痴痴的为你在这青丝雨巷中蛰伏,为你心跳,为你陶醉,感受着你的温暖,你的典雅,你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你的影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永远不会苍老的诗句伴着你,走过一代又一代,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伴着我,走过一年又一年,一季又一季。

 你温柔的牵着我的手,莲步轻迈,走了一程又一程,我血液里循环的都是对你的痴恋与相思。喜欢你的三生石上刻着有我的名字,喜欢你的红尘陌上有我的足迹,喜欢你的清眸里有我的影子。我为你执一阕清词,洒一笺柔情,温婉了一季的相思:

 几回梦里相思痴,柳媚桃粉香透窗。

 幽魂云游瑶池境,醉卧旋观江南媚。

 被思念充盈的日子,好想幻化为一缕幽魂,在每个晨起日落,附在你的身上,与你溶为一体,天涯海角永远默默相随伴你左右,燃一世相思花开的繁华,吟一世情意绵绵的千古绝唱。静静地陪你走在细雨飞飞的路上,听着春雨的呢喃,婉柔缠绵,萦绕心头。看那细细的烟雨,那清爽的和风,那古色熏香的亭台楼阁,便是我用素笔为你绘画出淡雅清丽的面容。

 听着潺潺的小桥流水,挽着你的臂膀,吃着你的江南美食,品着你的文化气息,行走在不知陶醉了多少才子佳人的古镇上,四处张望。只为看尽,你红尘之外的三千繁华一世风土,只为看尽,你的四季变化四时不同的别样景,春洒烟雨,夏绽荷,秋闻桂香风叶红,冬赏梅雪钓寒江,我的梦里都是你婀娜多姿的俏丽身影。一些六朝古都的旧事沾染着你的醉美容颜,令历代骚客为你赋诗吟阙不止。你的灵性,你的烟轻浓情,你的不经意间花开花落的声音,成了我心灵深处的一曲天籁,灵魂深处的一抹柔暖与寄托,此生愿为你四季流年的芳菲而醉舞红尘,为你的姹紫嫣红而泼墨劲抒,为你妩媚而不失典雅诗阙成行,美丽的江南。

 烟雨江南,绝世缠绵曲,温婉梦甜。心湖轻舟泛涟漪,千年飞花醉迷。小径石级,檐廊古韵,薄笺香熏染,浅吟轻唱,醉美雨巷画影。

 情留朱雀桥头,绕指成香,繁华三千阙。燕恋幽巷百姓家,六朝古都韶华,风姿依旧,佳人挽墨,颜展娇娆呼姹紫嫣红,抒一季粉黛。

  冬之恋歌(三)

 虽说时间已进入冬季,但今年的冬天仿佛特别留恋秋天那一抹金黄,迟迟不肯进入冬的世界。太阳就像一位初上花轿的小媳妇,扭扭捏捏的,时而露出半截身子洒下一抹金辉,时而躲进云层,送来一抹清寒。让人回味着秋的悲凉,冷落与萧瑟。

 群山显得更苍翠了,松柏换上了那一身身坚毅的绿色,把山林点缀得威猛严肃。漫山遍野的花柳木把那原本青绿的叶子着上一缕金黄,在秋风这位美容师的精心打扮和设计下打起了美丽的褶皱,漫天飞扬给大地镀上了一层灿灿的沙金。枫树姑娘绽开了久违的笑容,将红色的连衣裙尽情地摇摆,嫣红的脸上不时挥洒出两行清泪,把一片片火红的叶子抛撒在淡淡的天空。逗乐了正在闹腾的铁甲木。它把青绿的叶子涂上一层金色的颜料,远远望去就像春天里那一簇簇金色的水仙欣然怒放。低矮的救命粮树上结满了密密麻麻红艳艳的果实,像集市上葫芦架上插满的一串串酸溜溜的褶褶生辉的冰糖葫芦。这黄的叶,红的`果,苍绿的树,把山林染成一副浑然天成的水彩画。

 田间地头,金黄的冬菊花绽开了那张张太阳般的笑脸,万花朵朵,分外妖娆,和着煦暖的阳光,让原本冷酷的冬季也然起浪漫般的遐思,再加上枯草下那刚刚冒出的一丛丛嫩嫩,绿绿的小草,给庄严的冬天增添了一份春天的浪漫。

 轻拈一朵冬菊,嗅着那浓浓的花香,让阳光打开心灵的窗扉。陶醉在冬的空旷,漫步在宽阔的马路上与三三两两穿行的人群并行,疾步,领略冬的轻键。

 山坡上那一丛丛翠绿的竹林中传来几声犬吠,使你不得不驻足凝望。粉墙琉瓦下一串串白色的玉米棒子和鲜红的柿饼撩拨了你的眼球。家家户户的蚕架早已一溜儿摆在了院中,上面放满了蚕箔。不过里面装的不是蚕,而是红艳艳的薯条。一群喜鹊围着它戛戛直叫,偶尔叼起一根薯条,停落在掉了叶子的柿子树上,让冬天多了一份淘气。

 远处叮叮当当的马蹄声打破了你的思绪,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从朦胧的薄雾中驶来,随后是羊群咩咩的合唱曲。摩托车的滴答声给这冬的盛会又谱写了一首华丽的篇章。

 初冬,它总是用梦幻般的笔,给大自然来一幅写意画,让人为之惊叹,陶醉;初冬,它总是用大自然有节奏的音符来为世界谱写一曲雄浑的欢歌。初冬是神奇瑰丽的,它让世界在沉寂中活跃起来,赋予人们纯洁与健康的心灵。给人以希望,因为明年的春天,它将还你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

  初冬的雨(四)

 “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描拟冬去春来,春暖花开的怡人景象。其实,“一夜春风”、“万树梨花”的早春时节,也难免寒意时袭冬快去的心境。

 因为,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环境是温馨温暖的;而人们,都希望人世间,红尘里,都是诗情画意、祥和吉瑞、和平安暖的。

 可四季、年轮的交替是恒古不变的自然法则。正所谓人间万象、四季冷暖、坎坷曲折、福禄穷困是每个人都不可逃脱的生存规律。该你经历、经受的,谁都躲避不了,正因如此,方有“人间炼狱”之说吧。

 因此,当你经历了春风得意、夏花绚烂、秋收丰满之后,必然会迎来冬之寒恻。

 “潇潇一晌残梅雨,独立无情绪。且随湖柳入微茫,浑记荷花那日小池塘。人生多少春秋里,留住一冬季,怎禁妩媚破东风,几缀杜鹃红在雨丝中。”细研这阙虞美人,从词人的意境到心境,或许,会让你明白个中滋味,折射自身的生命、生存、经历的内含种种。“珠帘细细抚楼台,漫拥千山带醉来”,有几何?又如何?

 暮后伏案翻古籍,灯下典故醉往事。窗外檐露惊梦醒,几丝寒彻眉峰驻。冬、又来了。

 本是冷阳之日,却忽闻雨滴之声渐紧,推门而出,寒彻肌肤,料峭眉峰,冷簌簌盈满怀。细观,方知是檐之滴露。嘀嗒之音见急,仿若草原奔驰的马蹄,犹如弹指间激扬的炫音,还真有点儿激荡人心之感。雨,滋润万物,无论春夏秋冬,雨,都是人们喜爱的自然妙物。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里不仅形象而贴切、由衷欢喜地描写了由“天街”而来的纷纷细雨,预想“近却无”的嫩绿的草色,更暗含了对冬去春来的渴盼与向往。一片碧绿、春暖花开、蜂飞蝶舞、雀跃欢呼,这是多么美好的人间景象啊!

 霓虹之下,看看厂区的马路地面,却未见湿迹,何雨之来?然,“嘀嗒”炫音依旧。不由得迈步前行,左右远近细观之间,真感细雨拂面,惊,北方的初冬之雨,竟然也可温婉、细腻到爱抚的程度。异呀远眺成排的蓝色铁皮厂房,方知缘由,惊悟这檐下雨滴的成因和来历。微叹,当然不是雅然失笑。

 路灯的光晕越来越萌了。萌得恰似娃娃的笑脸;能见度也越来越低,低得可以见到缤纷的雨丝了。看得出这纷纷的细雨密度越来越大,忽闻“马蹄声”仿佛在温婉的指尖激昂而奔腾了起来。我想,冬雨,终于来了。

 回到房间门口,听见雨滴在马头琴上跳跃,爆发。回头,水泥地面已经因湿润而黑了起来,并且泛出了水光,星星点点的金属、玻璃折光更加绚丽耀眼。呵,温柔的细雨终于变得狂野了。檐下的滴露消失了,紧接着而来的是哗哗流水,冲着地面,溅得鞋裤都润了。幸好无风,冷冽的寒意只是静静的、悄然的从衣领间、袖口处、裤管下徘徊着,似乎不忍而又留恋、再现着让人不易接受的眷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是啊,对于客居他乡的我来说,这工厂不就是人生的又一个驿站吗。冬雨来临时,寒夜雨潇潇。能没有感触吗?

 忽然想起“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野梅参差发,旅榜逍遥归”的诗句,而我这个楚水生养的人,“旅榜逍遥归”,可能只是一个永远的问号,或是一个不可期遇的绝唱了。即便是“归”,也永远没有机会“旅榜逍遥”。当然,也无需如此。

 也罢,犹记楚水、楚云、野梅参差发,山岚旷野秀的楚天家乡和已去的经年、往事,已经知足了。

 故乡的冬雨后,孩提时代的脚步总是撒着欢儿地奔于竹林、松下、柳堤之上折取竹叶、松针、柳枝,玩耍结了冰面的晶莹与剔透,光滑与湿润。尽管冻得小手生疼,也乐不可支;尽管回家挨了板子,也还要偷偷地去玩弄野菊和腊梅花。尤其家乡的野菊和腊梅都是金**的,那金灿灿的光泽,就像父母的面容,是那样庄严而淳厚、温暖而慈祥,让人信赖而依恋。

 还记着那个冬雨过后的清晨,无雪。但,是处可见冬雨后夜里结的冰,仿若必然地揭示某种关系的发展程度。莹柳冰河边,我们没有太多的语言。不知道是否还在爱,如果爱着为什么会有那样一次分离;不知道是否早已不再爱,如果不爱为什么记忆没有随着时光流去;回想那美丽如花的笑靥,心起伏难平。遗憾一切早已成为过去,只有婆娑的夜晚,一如从前那样美丽、醉人。

 就这样遐想并回忆着。点上一支烟,喝上几口茶,家乡、经年、往事、故人,均成过往云烟。就算煮一壶茶,彻夜不眠,又能如何呢!我仿佛看见窗外冬雨渐渐远去的背影,仿佛听到房檐的雨滴、落地的水声正在脆生生的慢慢结冰,就像这深夜的黑越来越深,越来越真,真的令你绝望、柔肠寸断。。。。。。。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推门而出,檐下并无冰勾,似乎有童年般的些许失意,但再望低洼积水处皆有冰面,如同镜面清澈见底,浊物垃圾棱角清晰,仿佛内心的杂念,泾渭分明,只不过被心镜掩藏而已。其实,人皆有之,不可或缺,是为红尘之本吧。

 再看坛中花草,因薄冰的包覆更加剔透晶莹,清新美丽;而马路边落叶的树枝在晨曦里泛着潜潜的光亮,折一枝在手,虽然冰冷透肌,但那份莹光的魅力足以让你想起“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描写自然景变过程的绝妙诗句来,不得不心旷神怡。虽然工厂里少了青竹,但不乏来自各地的“青竹”,风格、喜好、适应力,都不相等,各有千秋,易起摩擦。总归,还是岁月静好。

 不多久,肃阳高升,天气晴朗,心事般的薄冰悄然融化、消失。心境,在阳光下,总是安暖的、温馨的。

 雨后飞禽枝上跃,初冬几蝶花间徊。工作去了,还有许多事要做。

端午节,这个节日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除了吃一口香甜的粽子外,她还让你想起了什么?在各种洋节日趋火爆的现代社会,端午节是否也像部分传统节日一样,逐渐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符号?

一端午节起源: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二粽子的南北风味:

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其中比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广东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风味更佳。

三粽子的一些包法:

又是一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少不了吃粽子。盛夏闻艾叶香,包上粽子过端午。虽然现在超市里有速冻的粽子,但吃起来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还是自己动手包粽子,想吃什么口味全凭自己作主,也许一代名粽就会在你的手上诞生。

1原料的预加工1糯米、绿豆、花生米的泡制:

将纯糯米淘洗后,用60℃的水浸泡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

绿豆淘洗后,加滚水浸泡3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后去皮,效果最佳。

花生米加滚水浸泡3小时,或冷水浸泡5小时后去皮。

2葱姜油的制作方法:把葱末、姜末、精盐少许放在25克猪油中炒成金**,出香味后,捡去葱姜末,即成葱姜油。

3糯米绿豆瓣:将泡好的糯米、绿豆瓣,以3∶1的比例混合拌匀后,加点碱(3公斤糯米,10克碱),再拌入葱姜油,即成糯米绿豆瓣。

4陈皮咸肉的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250克糖少许盐1汤匙葱白适量姜丝20根陈皮2块切丝料酒少许。

制法:把肉洗净,切成手指粗细的条、把糖、盐、料酒调好,搓在肉条上,然后放入葱丝、姜丝、陈皮丝拌匀。腌渍10小时后,捡去葱丝、姜丝。

5腐乳咸肉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250克糖1汤匙葱结、姜丝适量料酒少许。

制法:把肉切成手指粗细的条,把糖、料酒、葱结、姜丝调好,搓在肉条上,腌渍10小时,捡去葱、姜,放腐乳碾碎,拌入腌渍肉条的味料,再腌渍1小时即可。

6陈皮牛肉制法:

用料:牛腱子肉500克糖2汤匙酱油100克葱1根花椒粉1小匙料酒少许小茴香30粒(以纱布包好)陈皮两片小苏打少许

制法:将洗净的牛肉,切成手指粗细的条,用小苏打搓匀,放入适量滚开水中,再依次放白糖、葱、料酒、花椒粉、小茴香、煮一会儿即放酱油,煮至八分熟即好。

7腊肉的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500克甜面酱250克料酒少许葱1根姜15克另有塑料绳毛头纸(窗户纸)。

制法:将肉洗净,切33厘米左右长、33厘米宽、33厘米厚的条。将料酒、葱花、姜末放甜面酱中拌匀。把肉条放甜面酱中浸2小时。用窗户纸分别把每一条肉包严,用绳扎好,挂在阴凉处风干,约10天左右即好。

8腊肠的制法:

用料:猪的肥瘦肉1公斤料酒半肠匙白砂糖3汤匙精盐1汤匙葱2根姜25克肠衣3条喜欢陈皮味的,可放些陈皮丝腌渍,或放味精也可。

制法:将猪肉切1厘米见方的丁,用上述调味料腌渍10小时。用50℃的水将肠衣泡5~6小时即软,再用水灌进肠内输通备用。将肉丁(捡去陈皮丝、葱姜)用漏斗灌入肠衣,边灌边分节,挂在阴凉处阴干,约1星期左右便可。

9叉烧肉的制法:

用料:肥瘦兼有的猪肉500克五香粉1汤匙料酒半汤匙白糖50克葱丝和鲜姜丝少许,高级酱油100克油适量。

制作:把猪肉切成33厘米宽、67厘米长、27厘米厚的长条,用上述调味料腌制24小时,将肉条用文火油煎至八分熟,切丁待用。

10豆沙的制法:

将煮烂的豆子,放在小竹筛中,筛底下放一小盆水。用手在筛底上揉搓豆子,豆沙筛入水盆中,将豆沙水倒入豆包布口袋中,挤落水分,即成豆沙。

11各类粽子的具体包法:

火腿肉粽用料:配制好的糯米绿豆瓣750克火腿丁50克冬菇或香菇25克猪肉末50克精制淀粉10克麻油5克猪油25克葱末、姜末、精盐适量白糖1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用猪油将葱末、姜末炒黄,除去葱姜末后,依次放放火腿肉丁、猪肉末、冬菇丁白糖、盐炒30秒钟,勾芡,淋上麻油,即成馅料待用。

取2片泡好的粽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料夹在糯米中间,上面盖好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上蒸锅,码紧,放冷水,没过粽子为便。煮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即好。若用压力锅,煮25分钟,离火再焖5分钟即好。

如没有竹叶,苇叶也行。每边三片苇叶,折成斗形。

陈皮咸肉粽用料:泡制好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50克陈皮咸肉条250克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煮制时间同火腿肉粽,只是馅心改用陈皮咸肉条。

腐乳咸肉粽用料及制法、煮制时间同火腿肉粽,只是馅心换成陈皮牛肉。

咸鸭蛋粽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熟咸鸭蛋黄5个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火腿粽相同。包成,上蒸锅煮1小时后,移文火煮10分钟即好。

腊肉粽子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腊肉丁250克白砂糖2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煮制时间与火腿粽子相同,只是馅心改为腊肉即可。

腊肠粽子用料、包制、煮制时间均与火腿粽子相同,只是将馅心换成腊肠丁即可。

叉烧肉粽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叉烧肉丁250克冬菇或香菇丁25克猪油25克白糖1汤匙精制淀粉10克麻油5克马啼丁50克葱结、姜片适量。

制法:用猪油把葱结、姜片炒香,除去葱姜,依次放入叉烧肉丁、冬菇丁、马蹄丁、白糖、适量腌叉烧肉的酱油,炒30秒钟,勾芡,淋上订油、即成粽馅。将两片竹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夹在糯米绿豆瓣中,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上锅码紧,放冷水与粽齐,煮1小时后,再用文火煮30分钟即可。若用高压锅,煮25分钟,离火再焖5分钟即好。

小蚝粽子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鲜嫩肥美的小蚝(淡菜)75克猪肉末100克嫩笋丝25克精制淀粉1汤匙葱花、姜末、白胡椒粉少许猪油(或素油)、精盐、白砂糖适量。

制法:用猪油煸炒猪肉末,出香味时放入小蚝、葱花、姜末、白糖、精盐、炒1分钟,放白胡椒粉,炒匀后,勾芡,即成粽馅。

包法与煮制时间与叉烧肉粽相同。干小蚝须用冷水发3小时左右。

以上的9种咸粽,吃时可蘸红酱油。

澄沙粽子用料:泡制过的糯米1公斤绿豆沙或乌豆沙500克白砂糖250克猪油250克精盐、糖桂花适量。

制法:将豆沙用猪油炒匀炒透,加糖(绿豆沙加白砂糖,乌豆沙加土制红糖,亦叫板糖),出锅后放点糖桂花。将两片苇叶折成斗形,填进糯米,豆沙馅,上面再盖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装锅,码紧,放冷水,没过粽子为宜。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熟。

果仁桂花粽用料:糯米750克黑白芝麻仁各50克(破开2/3)生猪油100克白砂糖250克盐少许糖桂花50克精制淀粉1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把白糖、盐、黑白芝麻仁混合均匀,拌入生猪油中(捡出猪油中的丝状物),边拌边倒湿淀粉,最后放入糖桂花,拌匀后即成馅。

包制与煮制时间同澄沙粽子。

百果粽子用料: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

制法: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同以上各料包入糯米中。包法与煮制时间同果仁桂花粽。

四与粽子有关的文章:

1粽子食趣 笑说厨娘藕复松

又快到端午节了,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个很古老的传统了,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清代诗人吴曼云,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

“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

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由于饮食文化的传播,早在古代时,我国制作粽子的技术就传到国外,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有吃粽子的习俗。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的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欢庆圣诞节,一边吃粽子,甚至一些已经出嫁的女儿,在这天,也要赶回娘家,再来尝尝母亲制作粽子的风味。

缅甸人也爱吃粽子,他们在端午节时,用糯米作主料,将熟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诱人,软酥酥,甜滋滋,别具风味。

日本的端午节是阳历的五月五日,他们的粽子主料是米粉,其粽子形状酷似钟形。

马来西亚人包的粽子形状,很像我国广东的粽子,其特点是个头大、除鲜肉粽、火腿粽外,还有一种豆沙粽、椰蓉粽,食之非常可口。

菲律宾的粽子是长条形,风味与我国浙东的粽子相同,粽子还是菲律宾过圣诞节时必不可少的食品。(文/傅治宇)

2喝茶吃粽子 端午过得有滋味

粽子不是人人都爱吃,但端午吃粽子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气氛。今天告诉你就着粽子喝茶,配对了茶,粽子味道会更好呢。

超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等,相配的茶有薄荷茶、绿茶。超甜的粽子需要助消化的茶品,清淡的绿茶和薄荷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这两种茶属寒性,适合燥热的甜腻粽。超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相配的茶有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油腻的粽子适合重口味的茶水,去除口感上的油腻,普洱茶是上乘的选择,因为它属性甘冷,去脂效果好,菊花茶能降火气。山楂茶则能促进胃酸分泌,帮助肠胃消化。咸甜的粽子如椒盐,蛋黄等可配乌龙茶,和超甜、超油的粽子比起来,咸甜的口味比较清爽,喝乌龙茶是不错的考虑。因为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不如绿茶来得生涩,有温润的美感,能衬出咸甜口味的思古幽情。清淡的粽子:如赤豆、白粽子等可搭配稍有味道的茶品。在一壶玫瑰花茶里加一颗酸梅,就能衬出玫瑰的香气,还能带出淡淡的甜味,此时再咀嚼清淡不腻的粽子感觉特别好。玫瑰花茶还能调理血液循环,对女性尤佳,抹茶的儿茶素则具有抗癌抗老的效果,以上两者都适合重视健康的养生族。以上绿茶、红茶、花茶系列,在南京华联商厦一楼食品柜均有销售,端午节期间,购各种茶叶均有一定幅度的折扣。(文/晓燕)

3吃粽子与赛龙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各地都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人们都知道,这种世代相传的古俗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可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纪念屈原呢?原来在屈原故乡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屈原投汨罗江之后,有天夜里,屈原故乡的人忽然都梦见屈原回来了。他峨冠博带,一如生前,只见面容略带几分忧戚与憔悴。乡亲们高兴极了,纷纷拥上前去,向他行礼致敬。屈原一边还礼,一边微笑着说:"谢谢你们的一片盛情,楚国人民这样爱憎分明,不忘记我,我是死而无憾了。"话别谈旧间,众人发现屈原的身体已大不如过去,就关切地问道:"屈大夫,我们给你送去的米饭,你吃到了没有"谢谢",屈原先是感激,接着又叹气说:"遗憾哪。你们送给我的米饭,都给鱼虾龟蚌这般水族吃了。"乡亲们听后都很焦急:"要怎样才能不让鱼虾们吃掉呢?"屈原想了想说:"如果用箬叶包饭,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见了,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去吃了。"

第二年端午节,乡亲们便用箬叶包成许多角黍,投入江中。可是端午节过后,屈原又托梦说:"你们送来的角黍,我吃了不少,可是还有不少给水族抢去了。"大家又问他:"那还有什么好法子呢?"屈原说:"有办法,你们在投放角黍的舟上,加上龙的标记就行了。因为水族都归龙王管,到时候,鼓角齐鸣,桨桡翻动,它们以为是龙王送来的,就再也不敢去抢了。"角黍,就是现在的粽子。

从此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的习俗,就由屈原的故乡传向全国,由古代传到今天

椒盐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宋《东京梦华录》记载“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汩罗之遗风也”。据梁朝吴钧《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大众化的节日食品了,唐明皇的诗曾写道:“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人姚合的诗中也记载有当时的民俗民风:“渚闹涣歌响,风和角粽香”。说明在古代,宫廷和民间在端午之时都食用粽子。

时至今日,端午食粽的风俗遍及我国南北东西,甚至还流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泰国等。人们借古色古午的粽子发思古之幽情。粽子,实际上已溶入了中国文化的情趣。

我国各地的粽子异彩纷呈,历史上就形成了许多风味独特的品种,且各有名气,如象北京的小枣粽子、山东的黄米粽子、山东的黄米粽子、上海的猪油夹沙粽子、嘉兴的鲜肉粽、湖州猪油豆沙粽、陕西的蜂蜜凉粽子、广东的碱水粽、烧鸭粽、椰茸粽、四川的椒盐粽子都是很有名气的,历来为美食家所称道。

四川粽子的制作技术,在宋代已有相当水平。那时曾宦游四川的诗人陆游,在其诗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川味粽子。不仅有“白白粢筒美”的赞誉,在其《剑南诗稿》中也有“端午数日间,更约为解粽”之句。据清末的《成都通览成都之小儿咒语》里就有:“肚皮痛,打鼓送,捡颗米,包个粽,吃了二回再痛”的记载,可见成都人很早就喜欢吃粽子。

成都的粽子品种较多,但尤以“椒盐粽子”风味突出。成都市新津县张月英,其空世代制作粽子、叶儿粑等小吃。她制作的椒盐粽子工艺考察、滋润爽口、软糯清香、口感舒适、味道质朴而鲜美,为一方名食。1987年4月在成都市个体小食、名工艺、名产品评展会上,获“名小吃”奖;1990年6月在成都市第二届个体名小吃评展会上,获“传统奖”;同年9月,应邀到北京参加迎亚运美食节献艺,受到中外顾客欢迎;1990年12月,张月英制作的椒盐粽子、洗沙叶儿粑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世界各地的华人,无论是本地、中国、台湾、香港,还是海外的唐人街,都会按传统,在农历五月初五前准备各式粽子应节。

但你知道吗,粽子的由来已久,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已有“粽子”的记载,是一种用芦叶裹米的食品。

不过,在古代,粽子可是称为角黍。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因地区不同, 由材料以至粽叶, 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 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 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而粽子的口味,也依地方的不同,而有差异,唐代时,长安街有许多粽子铺,有多种果仁馅。

棕子的名称也经过很多变化,西晋周处《风土记》说,端午节用菰叶裹黍米栗枣,叫做筒粽,也叫角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

第4集 鬼上床

  青青是一个服装设计师,她经常去民间搜集一些民俗物品以获取设计灵感。但在一次从外地搜到一双绣花小鞋带回家后,家里却发生了种种灵异事件,而这一切似乎都与自己的丈夫有关。终于有一天她趁丈夫不备,拿到了他的钥匙,打开了自己一直进不去的那道门,却看到了丈夫在祭养那个一直困扰着自己的名叫艳艳的女鬼。她在绝望和恐惧中跑出了家门,因避雨进入了444号便利店,从而认识了冬青、小亚和赵吏,并带他们回家解救被女鬼迷惑的丈夫。在知道了丈夫是通过燃烧犀角而与鬼相通后,她愤怒地要扔了价值连城的犀角,却在最后得知了整件事的真相:家里的确有鬼,但并不是艳艳,而是她自己。

原来青青在得到那双绣花小鞋后归来的车上遭遇了车祸而死亡,而她的魂魄却借着那双鞋回到了家,丈夫苏粤为了能继续与妻子的鬼魂厮守从古籍中找到了燃犀角的方法。而青青自己却接受不了自己已经是个鬼魂的现实,从而幻想出了一个叫艳艳的女鬼来为自己解释家中的一切异象。最终在苏粤的执念下,赵吏没有带走青青的鬼魂,让他们继续相守。犀角终有燃尽之时,而这段人鬼之情却永无终结之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