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如何辩证施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2收藏

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如何辩证施治?,第1张

 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据肖长虹介绍,根据症状,中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行痹:以肢体关节痛无定处,走窜为特点;痛痹:以痛有定处而剧烈为特点,得热痛减,遇寒加重;着痹:关节疼痛重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屈伸不利;热痹:关节痛处灼热红红肿,得凉则舒。

  而临床病人多几种症状同时具备,而基于此,中医也有一套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主要如下:

  1、风湿热痹型: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关节肿痛、局部灼热、皮色发红,或触之有热,或兼发热,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通络。

  方药:宣痹汤。

  2、毒热瘀痹型: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或成人Still's 病。关节红肿,欣热剧痛,拒触拒按,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发热,甚至高热寒战,皮下红斑,口渴,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或燥,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方药:三水白虎丸(汤)。

  3、寒热错杂型(寒痹、痛痹):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期,或急性期向稳定期过渡。关节肿痛,局部皮色正常,但触之有热感,或自觉局部有热灼感,但全身畏寒畏风,受风寒则关节疼痛加重。舌暗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或弦缓。

  治法:祛风散寒,清热通痹

  方药:桂枝芍知母汤。

  4、风寒湿痹型(着痹):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或慢性活动期。

  症见关节肿痛,屈伸拘急,局部皮色正常或苍白,遇寒加重,得热减轻。舌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紧或濡缓。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痹。

  方药:薏苡仁汤。

  5、久痹型(肝肾亏损、痰瘀阻络):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期,稳定期,以及后期。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屈伸严重受限,时有自发痛或活动时疼痛。皮下结节,按之坚硬。面色无华或晦暗,腰膝酸软,肌肉瘦削,心悸气短,疲倦乏力。或面色潮红,时有低热。舌暗红,或舌淡体胖有齿印,瘀斑,苔白或腻,脉沉弦或沉细涩。

  治法:补益肝肾,化瘀散结,搜风剔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 益蠲痹丸缓图

  雷公藤疗效好有生育需求者慎服

  除了辨证论治外,中医对类风湿的治疗还讲究辨病论治,即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并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据介绍,在类风湿的中医治疗上,最为突出的药物要数雷公藤。雷公藤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运用到类风湿上的,它在抑制免疫、消炎镇痛方面效果明显,且雷公藤多甙片(昆仙胶囊)也经济实惠,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喜爱。但是,雷公藤在古代也称为“断肠草”,其毒性大,会对生殖系统造成损害,女性长期服用会出现月经紊乱、闭经,最终可导致不孕,而男性则可能导致不育。医生建议,该药需要在医生的处方指导下服用,一般用于没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且因其对肝功能会有一定损害,服药期间应严格监视肝功能。

  包括雷公藤在内,当前中医辨病论治类风湿的常见方法主要是以下几种:

  1、雷公藤多甙片(昆仙胶囊):20mg,口服,每日3次。适应于肝功正常,未应用过雷公藤制剂,免疫功能明显亢进(IgG>20g/L,IgA>5g/L)的患者。每半月复查一次肝功,血常规。3个月后开始减量,最后用10~20mg/天维持。

  2、关节灵丸:8g,口服,一日3次。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活动期,慢性活动期。若服雷公藤多甙片后转氨酶明显升高而停药的患者也改用关节灵。根据病情变化,3-5月的开始减药,最后用8g,一日1次维持。

  3、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每日1次。

  4、中医药浴治疗:以红花10g、桑枝20g,防风10g,细辛10g,威灵仙10g,川芎15g,乳香8g,加入适用特制蒸气浴床中作中药蒸汽浴,每次30min,每天1次。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风湿相搏的方剂 2 治疗风湿相搏的中成药 3 治疗风湿相搏的穴位 4 古籍中的风湿相搏 1 拼音

fēng shī xiāng bó

2 英文参考

evils of wind and weness blended to attack the body

wind and damp plica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风湿相搏为病机[1]。风邪与湿邪侵犯人体后,互相结合为患[1]。风为阳邪而善走窜,湿为阴邪,易于滞著而阻碍气血运行,故两邪相合可致周身关节肌肉疼痛[1]。《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4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风湿病一)

一、湿病治则

1、里湿利小便

十四、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亦名湿痹。湿痹 之候 ,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讲解:大便溏薄,小便不利,可见里湿比较盛,采用利小便之法,使湿邪有去路利小便可选用五苓散治疗。

金匮要略心典:湿为六*之一,故其感人,亦如风寒之先在太阳。但风寒伤于肌腠,而湿则流入关节, 风脉浮,寒脉紧,而湿脉则沉而细。湿性濡滞,而气重着,故亦名痹。痹者闭也,然中风者,必先有内风而后召外风。中湿者,亦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故其人平日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由是气化不速,而湿侵于外,外内合邪,为关节疼烦,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治之者必先逐内湿,而后可以除外湿,故曰当利其小便。

东垣亦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然此为脉沉而小便不利者设耳。若风寒在表,与湿相搏,脉浮恶风,身重疼痛者,则必以麻黄、白术、薏苡、杏仁、桂枝、附子等,发其汗为宜矣。

2、表湿发汗

十八、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其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讲解:风湿可以发汗,但发汗之后却不愈, 是因发汗太过,汗出太急太多,以致风邪虽外解,但湿邪却依然存在。

风湿病的发汗方法应是全身微微似有汗出的样子,才能使风与湿邪俱除。

应注意,汗出太急太多也有亡阳的危险。

金匮要略心典:风湿虽并为六*之一,然风无形而湿有形,风气迅而湿气滞,值此雨*湿胜之时,自有风易却而湿难除之势。而又发之速而驱之过,宜其风去而湿不与俱去也,故欲湿之去者,但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而湿邪自无地可容矣。此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之旨欤。

3、寒湿在上

十九、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讲解:头部伤于寒湿的证治

身疼发热为湿邪为病的常见症状。阳气郁于上则面黄烦喘,脉大。

胃气平和则自能饮食,无腹泻,无小便不利。

头痛鼻塞,可见寒湿在头而不在腹。故治宜宣泄在上之寒湿,肺气通利则诸症自愈。

治宜瓜蒂散,黄水出则寒湿去而病愈。不必服药以伤其中。

二、误下

1、湿病误下变证

十六、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讲解:寒湿居表,阳气不得外通而但上越,为头汗出。

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是宜驱寒湿以通其阳。

乃反下之,则阳更被抑,而哕乃作矣。寒湿滞于上焦,肺气不利则胸满;下焦阳气受伤,气不化津,则小便不利。下焦郁热熏蒸上焦之寒湿,所以舌上苔似苔非苔的垢腻之物,容易刮去。

下焦有热,上焦有寒,津液不布,非津液不足,所以渴而不多饮,口干明显。

2、湿病误下坏证

十七、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讲解:湿邪在表当微发汗,湿邪在里当利小便。里实未成不可攻下,若误用攻下,则会重伤阳气,虚阳上越,则额上汗出,息微气喘,肾阳虚衰则小便清长频数或小便不利。脾阳虚衰则下利不止。症当还有肢厥,脉微,但欲寐等。

阳从上越,阴从下脱,阴阳离决,故死。

三、湿郁发黄证

十五、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讲解:湿邪日久,阳气内郁而发热,湿热交蒸,则发黄如烟熏,色黄而晦。与阳黄的黄如橘子色不同。

治疗当选茵陈五苓散。

……

风湿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般很多人平时腰腿酸痛都会说是风湿什么的,但是其实风湿是没有这么简单就可以判断的,我们判断是否有风湿还需要去医院做一些相关的检查。那么,诊断是风湿之后应该怎么治疗呢?风湿一般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1、西药治疗

风湿病可以采取口服药物的方法治疗,能够有解热、消炎、镇痛的作用,起到改善关节肿痛僵硬,减轻系统性症状的效果。但是长期服用会产生依赖性与副作用,对肾脏有很大的影响。

2、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风湿病是邪气入体所导致的疾病,要根据病症具体的辨别分型,然后根据类别进行治疗。据临床结果表示,中医对于风湿病有一定疗效。具体可采用中药、外敷、针灸、推拿等方法。

3、物理治疗

可以采用物理疗法治疗风湿病,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方法,能起到麻痹神经、缓解疼痛的作用。

4、封闭疗法

封闭疗法又称打封闭针,就是直接把药物注射到椎管内或神经根周围,局部麻醉以达到止痛效果。一般用于疼痛难以忍受的时候。

5、偏方治疗

1每天服用5~10m蜂王浆,连服2~3个月。

2常饮鲜牛奶,补充钙,帮助治疗。

3生姜加葱,混合捣烂如泥,热敷于患处。

4鲜生姜切片后加热,外敷。

5取苡米仁末,用粳米煮粥常食。

6将泥土块在火中烧成黑**,研成粉末与水调和,涂抹全身或患处,亦可将粉末倒入浴盆浴洗。

7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将患肢或全身埋置于烫热的砂中,起热敷作用,亦可通过发汗而祛邪外出。

8水疗,即在35℃~39℃之间的矿泉水中进行浸泡。

9将龙舌兰叶子煎熬,沾红糖敷于患处。

6、风湿注意

1、忌任意滥用。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物,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疾病治疗。

2、忌品种过多。尽管老年人患病时可并发多种病症,但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用药。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症的药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适当兼顾其他方面的药物。谨防出现服药一大把,样样病都治的现象。

3、忌时间过长。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故老人用药时间过长,会导致不良反应和引起自己觉察不到的副作用。

4、不遵医嘱。有些老人凭借自己“久病成医”的所谓“经验”,不经确诊就随便用药或加大用药剂量。这种做法对体质较差或患多种慢性病的老人尤为危险。

5、忌生搬硬套。有的老年人看别人用某种药治好某种病便仿效之,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及病症差异。

6、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老年人病多为长期、慢性病。极易出现“乱投医”现象。那些未经验证的秘、单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中毒,添病加害。

7、忌滥用滋补药。体弱老年人可适当辨证地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可变利为害。有的老年人把从商业广告上看到的滋补药当作“平安药”,稍有不适,不问情由,取来就用,有的甚至长期服用,结果造成脏器损害。民间就有“药不对症,参茸亦毒”的说法。

8、忌朝秦暮楚。有的老年人治病用药“跟着感觉走”,今天见广告中说这好,便用这药;明天见夸那,又改用那药。用药品种不定,多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出毒副作用。

9、忌嗜药成瘾。有的老年人因食欲不佳,便经常服用助消化药;因睡不好觉便老依赖安眠药,这样长期用药,既会成瘾,又会给机体造成某些毒性损害。

10、可用可不用以不用为好。如便秘者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即可解决。失眠者可头南脚北,和地磁力线平行,能使人睡得香甜。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规格 210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风湿膏药 1 拼音

fēng shī gāo yào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Fengshi Gaoyao

22 标准编号

WS3B248697

23 处方

大枫子 25g 地黄 25g 木鳖子 25g 地肤子 5g 丹参 5g 蒲公英 5g 土茯苓 5g 川牛膝 5g 骨碎补 5g 威灵仙 5g 蛇床子 5g 粉萆{解} 5g 补骨脂 5g 川芎 5g 生天南星 25g 薄荷 5g 枳壳 5g 牛蒡子 5g 白芷 5g 黄芩 5g 防风 5g 地骨皮 5g 桔梗 5g 锁阳 5g 木瓜 5g 高良姜 5g 荆芥 5g 生草乌 5g 当归 5g 生半夏 5g 杜仲 5g 羌活 5g 生川乌 5g 独活 5g 蝉蜕 5g 泽泻 5g 陈皮 5g 何首乌 5g 石菖蒲 5g 苍术 5g 紫苏叶 5g 金银花 5g 南沙参 5g 干姜 12 5g 肉桂 50g 冰片 31 5g 樟脑 37 5g 没药(制) 25g 乳香(制) 25g 细辛 12 5g 生附子 13 5g 全蝎 5g 白胡椒 10g 猪牙皂 25g 山柰 5g 丁香 10g

24 制法

以上五十六味,除川芎至干姜、肉桂至丁香等共四十三味药分别粉碎成 细粉外,大枫子至补骨脂等十三味加麻油 3250g浸泡3~7天后,用文武火煎2~3小时,待 油温在200℃以上时, 陆续加入桃、李、杨、槐、柳五枝与上述十三味药炸至金黄焦枯 时,去渣,加入粗制松脂 50g,继续炼至滴油成珠,滤过,滤油置锅内煎熬至锅边沸腾; 另取红丹975~ 100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 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精制松脂 50g,搅匀,待温度不低于80℃时,加入川芎至干 姜等三十一味药细粉,搅匀,待温度约60℃时,加入肉桂至丁香等十二味药细粉,搅匀, 分摊于狗皮(或其他兽皮)上,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摊于兽皮上的黑膏药。

26 检查

应符合膏药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P)。

27 功能与主治

除湿散寒,祛风止痛。用于筋骨酸疼,四肢麻木,风寒湿痹,以 及诸疼。

28 用法与用量

用生姜,酒精先擦皮肤,再加温软化膏药,贴于患处。

29 规格

每张净重 13g

210 贮藏

密闭,置阴凉处。

湖南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风湿膏药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腓部]疮门主方

阴干一两日,其皮剥下粘贴,干则再换,数次愈。疮风湿膏药(张念亭)。粮船上北葱三十六根,先将麻油一斤半

《回春录》:[二、妇产科]产后痹痛

!延已逾月。丐孟英视之,膏药遍贴, 不息,脉数而洪,舌绛大渴。曰∶此非风湿为病,膏药亟为揭去。近日

《华佗神方》:[卷五]五○六八·华佗治血风疮神方

治法先须戎酒,然后用内药补其气血,兼消风湿。外用膏药敷之,不久即愈。内服方用∶白术当归柞木枝薏仁各五

《外科全生集》:[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番木鳖

搜筋骨入骱之风湿,祛皮里膜外凝结之痰毒。取煎之油,俟煎膏药入用。《外科全生集》清王洪绪公元1740年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腿膝部]肉蜈蜂门主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