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书有哪些
1、《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
它的学术价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它大量地、有条序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内容,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国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细心钻研,深入探讨,就不愁没有新发现。
2、《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
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3、《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4、《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梦溪笔谈》具有世界性影响。日本早在19世纪中期排印这部名著,20世纪,法、德、英、美、意等国家都有学者、汉学家对《梦溪笔谈》进行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而在这之前,早有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等各种语言的翻译本。
5、《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它的著成标志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
《黄帝内经》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山海经
-论语
-道德经
-梦溪笔谈
-黄帝内经
山海经好听的植物名如下:
沙棠,嘉荣,忘忧,芑,櫰木,杜衡,谷,薰,蓇蓉,葶苎,丹粟,等等。
1沙棠读作shā、táng,是一种红色的无核的果实,吃起来的味道有点像李子,这就是沙棠,是一种十分长寿的植物,喜光。
2忘忧,在《山海经》中有一种草,是可以达到忘忧的效果,因为”食之使人不惑“,此草长得很像小孩的舌头,并且开着**的花。
3芑字读作qǐ,是指粱、黍一类的农作物,在山海经中也有描述到,生长在东始山上的树,一种拥有红色文理形状像杨树的树木,它的汁液颜色似血,不会结有果实,用它的汁液涂在马身上可以驯马。
4櫰木,櫰字读作huái,形状像棠梨,其叶子是圆的,并结红色的果实,如木瓜一般大。
5杜衡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靡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杜衡读作dù、héng,是一种长得像葵菜,味道像蘼芜的植物,就叫杜衡,当用在马身上是可以使得马跑得更快的。
6谷《南山经·招摇之山》记载:“有木焉,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谷”,翻译为:“有种植的农作物,它生长的状态跟稻谷一样,收割脱粒堆积收藏,精心处理,将谷堆破开摊在地面四处,让阳光暴晒,称为使人入迷的稻谷。”从翻译的内容来看,它并非是构树的名称,而是南方人种植的谷物。
7薰《西次一经·浮山》记载:“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 ,翻译过来就是:“有一种草,称为香草,林立时期并连茎干,裸露收割,收藏充满庭院,气味悠香无杂味,记住收割时期,可使用它薰烟驱虫。” 从翻译的内容看,薰草在先秦时代不是草的名称,而是草的“功能表述”。
8蓇蓉是一种香草。《山海经》中记载,蓇蓉生长在嶓冢山,叶子长得像蕙草,茎长得像桔梗,花是黑色的,但不结果实。出自《山海经·卷二·西山经》,原文是:“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
9“葶苎”是古代一种生长于熊耳山脚的草,形似苏草,花为红色。其出自“有草焉,其状如苏而赤华,名曰葶苎。”葶苎也作“葶苎”,苎指植物的芬芳,古代为皇家供制香料,而葶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亭亭玉立”一词。
10丹粟,山海经中记载“英水出焉,西南流注於赤水 ,其中多白玉、多丹粟。”其“丹粟”为一种植物,丹为红色,丹粟指红色颗粒,此文中为红色谷物的意思。
11萆荔,萆荔即薜荔。一种香草,可作药用。《西次一经·小华之山》记载:“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同时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大雅·生民》中“维秬维秠”中的“秬”和“秠”,《尔雅·释草》和《毛传》都解释为“秬,黑黍;秠,一稃二米”。《广志》(晋)说黍有多种,“又有驴皮黍,又曰牛黍,南尾,秀成赤黍;马华大黑黍,或云柜黍;有温屯黄黍。”《康熙字典》解释说,“秬,黑黍之大名。黑黍中有一米者,别名为秠。宗庙之祭,唯裸为重;二米嘉异之物,鬯酒宜用之。”看来“一稃二米”这种黑黍,在古代也很少见。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这种解释有不同看法,说凡是稃都叫秠,并非二米一稃才叫秠。《说文解字》中说“一稃二米”是对秬鬯的注解。一稃二米说的是“秬”,秠之本义与稃同。《尔雅》之所以说“秬,黑黍;秠,一稃二米”,是“重言以晓人,更无异称也。”现代的工具书和多数《诗经》译注本,都解释为秬一种黑黍,秠是一稃二米,即一个黍壳中含有两粒黍米。
除了“秬,黑黍;秠,一稃二米”这一解释以外,还有说秬是黑麦,秠是小麦;也有说秬是优质的粱,秠是一壳中有二个米粒的高粱。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诗经》植物的论文,说“秬”是高粱值得讨论。
说“维秬维秠”之“秬”是黑麦的是唐朝的孔颖达。其所注《毛诗正义》说“秬是黑麦之大名,秠是黑麦之中有二米者,别名之为秠。”但他没说“别名之为秠”的出处。
黑麦是禾本科,黑麦属一年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形同小麦和黑麦草。黑麦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黑麦面粉富有营养,含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维生素B和磷、钾含量较高,但因蛋白质弹性较硬而散,常与小麦粉掺合做成黑面包。现在在我国主要做黑啤酒等用。黑麦具有耐寒、抗旱、抗贫瘠的特性,因此中国仅栽培黑龙江、内蒙古和青海、西藏等高寒地区与高海拔山地,产量也比普通小麦低很多。黑麦是不是有一稃二米者,未见记载,尚或有之。可能是古代《诗经》的解释者们认为黑麦不可能在周代各国所处的黄河中下游大面积种植。
说“维秬维秠”之“秠”是小麦的是元代的黄公绍,他在其所编著的《古今韵会》中说“百谷之中,一稃二米,惟麦为然。《说文》解“秠”字,一稃二米。而解“来”字云:来牟,一来二缝。是秠正此来牟尔。”这种说法也没人响应。
第一个说秬是高粱的是唐代著名经学家陆德明。他说“秬,今蜀黍也。盖蜀黍今名高粱,一名芦穄,一名芦粟,广雅名荻粟,又名木稷,其茎数寸一节,一节一叶,与芦荻相似,故有芦荻名。”其后,又有明代的梅膺祚说黍是高粱。他编著的《字汇》释“黍”说:“粟属。苗似芦,高丈馀,穗黑色,实圆重,土宜高燥。《诗缉》:黍有二种,黏者为秫,可以酿酒。不黏者为黍,如稻之有秔糯也。”清代经济学家邵普涵,也旁引广取证说秬为高粱,并秠亦为高粱。清代的多隆阿在《毛诗多识》极力赞成陆德明和邵普涵的说法,对秬是高粱这一说法从种植的时间、种植地候条件、植物的特性和用途以及民间俗称等验之证之,证实陆德明“秬云今蜀黍也”的说法不谬。他们认为唯有一稃二米它种皆无,唯有高粱有之。“高粱之实惟有红白二色,其稃则具五色,其高大者至丈余,小者亦有五六尺,其秆皆大一围,非他谷比,所以曰秬,曰秠,实红者色如赭,实白者色如粉,所以曰穈,曰芑;茎叶根穗皆似黍,故名黍,以其大于黍故加蜀以别之。是穈为赤粒蜀黍,芑为白粒蜀黍,秬为黑稃蜀黍,秠为一稃二米之蜀黍,似稷而黏者为小黍,高粱为大黍。”“然则秬秠为黍,黍即高粱,无可疑矣。”
秦汉以前的古籍中没有高粱的名称,古籍中也没有有关高粱的记载,只有西晋张华的《博物志》里,有“三年种蜀黍,其后七年多蛇”的说法。但他说的“蜀黍”也不一定就是今天的蜀黍——高粱。直到宋人的诗里曾多次出现了“蜀黍”这一名词,如孔平仲的《遇雨》“客行日暮饥且渴,况值漫山雨未绝。蜀黍林中气惨淡,黄牛冈头路曲折……” 蜀黍既然成林,肯定蜀黍就是高粱了。所以,专家们推测高粱在中国大面积种植可能始于宋朝。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民乐东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比较完整的炭化高粱籽粒,专家们就又回过头来研究古代的高粱到底叫什么。这一下就热闹了起来,有说古书上的稷是高粱,有说是粱是高粱,有说是秫是高粱,有说是大黍是高粱,但都拿不出过硬的根据,以至至今无有定论。所以,猜测秬是高粱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到底有没有“秬黍”这种农作物?除了考古和古籍记载,有没有别的办法来论证“秬”这种农作物到底是高粱还是黍子呢?我想到了汉唐的累黍定度量衡。根据东汉、唐以秬黍数量与长度和重量的换算,即可知道古人所说的秬黍到底是什么。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度起于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即将固定音高的黄钟律管的长度定为9寸,选用中等大小的黍粒,横排90粒为黄钟律管之长,100粒黍子的长度定为一尺。在此基础上,又确定了衡:黄钟之龠恰好能容纳1200粒黍,重量是12铢,24铢=1两,16两=1斤,1钧=30斤,1石=4钧(即120斤)。
唐朝也是用秬黍来作度量衡的基础单位。唐《唐六典》载:“凡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广为分,10分为寸,10寸为尺,一尺二寸为大尺,十尺为丈。凡量,以秬黍中者,容1200黍为龠,二龠为合,10合为升,10升为斗,三斗为大斗,10斗为斛。凡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24铢为两,三两为大两,16两为斤。凡积秬黍为度量权衡,调钟律,测晷影,合汤及冠冕之制用之;内外官悉用大者。”
据《汉书·律历志》,已知10枚秬黍之广为一寸,汉制的一寸约合现在的23厘米。那么,将高粱、稷子、黍子、谷子之子实取十粒或更多些,量一下就清楚了。网上看到有篇《汉代度量衡与张仲景方药剂量》(作者不详)的文章说,他们“取用陕西省咸阳地区的秬黍(中大者)实测,结果十黍之长正好为23厘米,100黍之广为23厘米···”我手头没有黍子,粗略测量了一下高粱粒和谷粒(黍子粒小于高粱大于谷粒),结果是十粒之长在4厘米左右;而谷子10粒之长也达23厘米左右。由于优良品种的推广,现在的谷粒肯定较古代的大些。同时,根据高粱、黍子、谷子的比重进行了推算。已知汉黄钟之龠能容纳1200粒黍,重量是12铢,24铢等于一两,16两等于1斤;西汉的1斤等于现在25824克,东汉的1斤等于现在22273克。这样,只要能知道每公斤高粱、黍子或是谷子的数量或是每千粒的重量,就可以比较出“秬黍”是什么。虽然网上查到的资料不是很准确,但并没有影响计算的结果:
如按照西汉的1斤等于25824克计算,那么1斤(中大粒,下同)高粱约是8600—13000粒;谷子约是77500——86500;黍子约是32200——51600粒。如果按照东汉的1斤等于22273克计算,那么,高粱约是7100—11100粒,谷子约是71200——89100粒,黍子约是27800—44500粒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是采取尺量法,还是按照黄钟之龠衡制换算,都是黍子最接近“10枚秬黍之广为一寸”(23厘米)和黄钟之龠的1200粒,也最接近1(汉)斤秬黍38400粒(2400粒X16两)。这个秬黍,无疑就是“维秬维秠”中的“秬”,即黑黍。由此,我们还可以反推出,这个黄钟之龠衡制,应该是东汉的衡制。同时,还可以证明,所谓“秬”,就是一种黑黍。
黍子在《中国植物志》里的的正名叫稷。一年生栽培草本。秆粗壮,高40-120厘米,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似谷而稍短。圆锥花序通常开散,成熟时下垂。因品种不同,而有黄、乳白、褐、红和黑等色。
《中国植物志》说稷大体分为粘或不粘两类,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民间又将粘的称黍,不粘的称糜,沂蒙山谓不粘者为稷子。稷子产量低,口感粗糙,现已不再种植。黍米通常称为黄米,富含淀粉,供食用或酿酒,北方做年糕和包粽子常用此种。
本文2023-08-20 13:48: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9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