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藏经在哪个博物馆。
归藏经在荆州博物馆~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的394枚约4000字的易占简,荆州博物馆王明钦认定是《归藏》,后有的学者称为秦简《归藏》。廖名春认为《归藏》中的《郑母经》。
值得注意,连劭名“江陵王家台秦简与《归藏》”,断其“是后人利用《归藏》筮法重新编制的筮书”,即认为不能称作《归藏》。
折叠传本归藏与伪归藏
经过对比,发现王家台秦简《易占》与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录文字有多条相同,而与《三坟书》之《归藏》易全不相涉,因此,马辑《归藏》被认为是残存形态的真的传本《归藏》,而《三坟书》之《归藏》不可信,为伪归藏。
折叠发自1995年荆州博物馆在《文物》上发表了《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的考古简报和该馆王明钦进而在2000年的北大学术会议上发表了《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后面简称《概述》)以来,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的394枚约4000字的易占简归属何种古籍的问题就一直成了专家们讨论的热点。有人推断它“属于归藏”或断其“是后人利用《归藏》筮法重新编制的筮书,有人直接断言它“就是‘三易’之一的《归藏》”,甚至有人认为“秦简《易占》不仅是《归藏》,更准确一点,应当是《归藏》易中的《郑母经》”。
学者们主要是根据《简报》、《概述》所公布的《易占》简筮辞与辑本所收《归藏》易的佚文相比较,因二者有不少一致或相近之处而作出上述判断的,并且又反过来用秦简卦占书的出土证明《归藏》古籍不伪。诸时贤论述,精彩处甚多,兹不赘述。而笔者深感美中不足的是,作为诸贤立论主要根据的传本《归藏》及其佚文之由来和可靠性及其与秦简卦占书有区别的原因等,似乎论述不够,大有深入探究的必要~
中国民间对嫦娥奔月的评价如下
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占卜用的巫书《归藏》。《归藏》已经失传,目前能见到的原文则是萧统在他的《文选》中引用的部分:
“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为月精。”
因为年代久远,这个时期的文献记载流传下来的较少,情节也比较简单,一直到汉代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览冥篇》中才出现了完整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但《淮南子》中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的记录还是比较简单的,只出现了嫦娥,后裔,西王母,不死药,一直到了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在他的著作《灵宪》中又对嫦娥奔月的故事有了新的记载:
“譬若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窃以奔月,倡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灵宪》
和《淮南子》的文献记录对比,《灵宪》中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又出现了新的角色——蟾蜍。
在汉代,男权思想开始确立,《白虎通·嫁娶篇》就明确说到:“夫有恶行,妻不得去者,地无去天之义也,夫虽有恶,不得去也。”
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也体现在了嫦娥奔月的故事里,嫦娥抛弃丈夫后羿奔向月宫后化身为终年捣药的蟾蜍似乎就说明了这一点。
作为中国历史叙事中的第一王朝,夏朝一直是国人魂牵梦绕的朝代,但夏朝又如梦如幻,神秘莫测,至今未能被人揭开面纱,只能透过一些疑似遗址勉强一窥芳容。
考古推测:甲骨文之前还有更古老的文字
一直以来,西方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在甲骨文之前无文字,只有一些“没有意义”的刻符。然而,按照一般文字演化规律,作为成熟文字的甲骨文,之前肯定需要一定演化时间,而这演化定型的过程,其实就代表了文字的出现。
古文字学家陈梦家指出:“武丁卜辞中的文字代表了定型了的汉字的初期,并不是中国最古的文字。在它以前,应该至少还有五百年发展的历史,也就是说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世纪已经开始有文字了。”公元前20世纪,正好是中国历史叙事中的夏朝建立前后,也就是说夏朝建立前后中国已经有了文字。
真理未必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学者判断未必正确,但诸多考古发现却显示,公元前20世纪中国已经有了文字:8000多年前的河南贾湖刻符,7000余年的安徽双墩刻符(出土630多个刻划符号),6000多年的西安半坡陶器刻符(共有二十多种),5000多年前的浙江庄桥坟刻符(已连字成句),4000多年前的骨刻文和陶寺遗址中的两个文字尽管无法知道这些遗址先民有没有形成系统文字,但可以肯定中国文字在夏朝之前已经出现。
史书记载:夏朝已有文字
在如今流传的史书中,对夏朝文字最早的描述来自《尚书·多士》,其中记载了周公对商朝遗民的一段话:“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意思是商朝的典籍是继承于夏朝,并经过改造而后为商朝所用。这一句话可信度相对较高,因为周公距离夏商比较近,后来的记载可信度要打折扣。
秦汉时期,《淮南子·氾论训》记载“夏之将亡,太史令终古,先奔于商,三年而桀乃亡”,《吕氏春秋·先识览》记载“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于商”等,指出夏朝有记录历史的“太史”这一官职,既然夏朝“有册有典”,还有“太史”官职,岂非说明夏朝有文字?
传说,中国最神秘的古书《易经》,其实一共有三部,夏朝的叫《连山》,商朝的叫《归藏》,周朝的叫《周易》。1993年,在湖北王家台遗址中,考古专家挖出了秦朝版《归藏》,轰动了学术界,由此也带来一个思考:既然商朝《归藏》确有其事,那么夏朝《连山》是否也确实存在过?再进一步,既然夏朝有《连山》,那么夏朝就必然已有文字。
二里头考古:发现夏朝文字踪迹
要证明夏朝有没有文字,最关键的不是考古推测和史书记载,而是拿出真真切切的物证。那么,作为最可能是夏墟的二里头遗址中,到底有没有发现文字呢?
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考古专家发现过许多“刻画符号”(见下图),一般见于大口尊和卷沿盆的口沿上。二里头先民在陶器烧成之后,用锐器刻画而成,部分刻符存在反复刻画痕迹。
在二里头遗址VI区,考古专家挖出一块刻有一条鱼形的骨片,有学者根据《说文》中的“鲧,鱼也,从鱼,系声”推断,这块骨刻文应该就是“鲧”字。众所周知,鲧是大禹父亲,因为治水不利,被舜帝处以极刑,然后始有大禹治水,而大禹是夏朝的开创者。
问题在于:这些刻符是不是文字?
参与和主持过二里头遗址发掘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指出:有些刻符是作为标记使用,但有些确实应该就是早期文字,分别表述数字、植物、器具、自然景象,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均可找到相同和相似的字,已经有了表达一定思想意识的语言符号,可以称之为“原始文字”。
可见,夏朝文字已经出现,只是没有甲骨文成熟罢了,并非夏朝没有文字。
另外,考古发现夏朝文字已经在较大的范围内通行了,比如:在陕西商县紫荆遗址中,考古专家发现有包括“交”字在内的4个二里头文化陶文,其风格与殷墟甲骨文一脉相承;在河南新密市黄寨遗址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卜骨,其中有二个文字,学者解读认为一个是“夏”字的雏形,但并未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等。
文字演化:二里头刻符是不是甲骨文的前身
看了上面二里头遗址的刻符之后,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印象,即简陋的一塌糊涂,与传说中的“禹王碑”、“夏禹书”的夏朝文字工整美观简直天上地下,一点都不像传说中的夏朝文字。那么,这样一种简陋的原始文字,会不会是甲骨文的前身呢?
上文杜金鹏就指出,二里头遗址中的部分文字刻符,在商朝甲骨文中可以找到相应或类似的文字,说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他举例指出,商朝晚期甲骨文中的“爵”字,与二里头遗址或二里岗遗址(商朝初期)的青铜爵造型非常相似,而这种造型的青铜爵在商朝晚期已经看不到了。艺术源于生活,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因此甲骨文中的“爵”字,可能在夏朝就创造出来了,一直延续到了商代晚期。
因此,可以肯定的说,二里头刻符是甲骨文的前身,但根据各地考古发现的不同时代文字刻符来看,整个北方广泛使用的骨刻文、安徽双墩刻符等等,时间比二里头还要早,甚至却比二里头文字更丰富更成熟,可见二里头遗址不会是甲骨文的唯一前身。换言之,甲骨文是整个中华地区文字的集大成者,容纳百川,最终形成了甲骨文。
总之,如果说二里头遗址就是夏墟,那么可以肯定夏朝就已经有了文字,只是夏朝文字演化到了什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考古发现。
王家台秦简,1993年3月出土于湖北江陵荆州镇邱北村王家台15号秦墓,共计813枚。简文内容有《归 藏》、《效律》、《政事之常》、《日书》、《灾异占》。《归藏》简394枚,约4000余字。
什么是“回西藏”?“回西藏”真的存在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相关内容,分享给大家。
可以说是一本传奇的书,创作于古代。据说是皇帝或轩辕家写的,但也有人认为《归藏》是商代的《重返西藏》,魏晋以后才失传。到底记录了什么?秦的书有一个《归藏》的浓缩版,主要是讲一些故事,但不能算是正史。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回藏”。有兴趣的话,来看看吧。
是一本解释天地万物变化的古书。主要包括三本书:《归藏》,《易经》,《回归西藏》。但是,全世界只有《易经》只。1993年3月,文物专家在清理湖北省灵江市荆州镇秋白村王家台15号秦墓时,偶然发现了这本失传千年的《连山》号书。这本奇怪的书到底写了什么?
。
1993年3月,灵江荆州镇丘北村村民准备挖鱼塘。鱼塘的地址选在村东的小土岗。在开始建设的过程中,村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随着鱼塘逐渐成形,他们发现了一些陶器碎片。村长闻讯后,怀疑这一带有古墓,便向当地文物研究所报告了这一消息。
文物专家接到消息后,立即带着专业工具赶到现场。经过专业勘探,专家确定该地区确实有一座古墓。为了保护古墓中的文物,他们请示上级,决定对古墓进行保护性发掘。
在清理过程中,专家们出土了大量陶器、木材、竹简、占卜等相关工具。由于馆内积水严重,竹简保存得并不好,上面的文字有些模糊。
专家将竹简带回研究所进行进一步研究。经过系统整理,共出土竹简813件。墓主人的身份无法确定,但墓建于秦朝。因此,这些竹简绝对有研究价值。
当专家们进一步研究竹简时,其内容包括“效力法则”、“政务常规”、“灾异职业”、“舒悦”等。然而,最让专家惊讶的是发现了398枚竹简,约4000字,与《归藏》年记载的4300字完全一致。西藏回归的消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又在光天化日之下重现,引起了整个学术圈的轰动。那么,这本书到底记录了什么?
首先,内容记录范围广。
记载了很多故事,三代传闻,历史故事,比如黄帝与炎帝的战争,被盗的长生不老药跑到月亮上,补阴。从内容上看,《周易》为我们修订其他古籍,整理一些故事提供了很多重要信息。
二。相比《周易》,整体差别更大。
《还西藏》王家钦墓出土的是一部占卜书。专家在翻译过程中发现,有的卦名与《新论正典》相同或相近,但从占卜结果来看,却大相径庭,同样的占卜结果完全相反。在占卜的过程中,他们的占卜动机和目的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第三,时间更早。
从两本书的内容来看,《重返西藏》的写作时间早于《还西藏》。两者对比后,《易经》会更高级,更实用,更深刻。而秦墓中发现的“回藏”,为后人研究秦代会计账簿提供了最直接的信息,恢复了原始的占卜方法。
目前王家台出土的秦简牍还在研究阶段,所有资料都没有公开。简单了解了一下“回西藏”,你对它好奇吗?我相信,在文物专家的不断努力下,我们最终能够解开“回藏”之谜,重新整理历史,填补中国文化的空白。
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荆州镇邱北村王家台,考古专家挖出了一座秦墓。开始只以为是一般的秦墓,但随着813枚秦简的先后出现,考古专家震惊了。原因很简单,这些秦简上的内容令人震撼,很多已经失传了2000余年。
通过对这一批秦简的整理,考古专家发现一共有五本古籍,分别为《归藏》、《效律》、《政事之常》、《日书》、《灾异占》。其中,《归藏》简有394枚,约4000余字,这一部古籍的出土轰动了学术界,最让人震惊。
《归藏》究竟是一本什么古籍?其实很简单,有学者直白的指出,这就是商朝的易经。
众所周知,《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总纲领,主要阐述天地世间的万物变化,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文学、科学等多个领域,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总而言之,《易经》是中国人的至高经典。
然而在谈及《易经》时,人们往往将《易经》和《周易》等同。从广义上说,周易也是易经;但从狭义上说,周易只是易经的三分之一。其实,《易经》是由《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构成。
《连山》以艮(gèn)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据传是三皇之一的天皇所创,但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夏朝的作品,夏朝的《易经》。《归藏》以坤为首卦,故称之为归藏,是商朝的《易经》。
让人遗憾的是,《连山》、《归藏》已经失传,具体失传时间,如今学术界还有争议,但不少学者认为是汉初就已失传。
西汉初期,皇帝下令清查整理藏书时,当时文人墨客只听说其名,却找不到《归藏》的线索,只能零星的说几句《归藏》中的内容。
正因如此,《汉书·艺文志》中没有就没有收录《归藏》,可能从汉朝时期就失传了。《隋书·经籍志》中记载:“《归藏》汉初已亡,晋《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显然,古人也认为汉初就失传了,晋朝虽然有《归藏》中的《中经》,但只记载“卜筮”,应该不是圣人写的易经。
可见,《归藏》已经失传了2000余年,王家台秦简的出土,让《归藏》得以重见天日,这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归藏》和《周易》都是《易经》一部分,两者都是用于占筮,均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不妨粗略的看一看这两点!
首先,归藏易卦图与周易六十四卦卦图,在卦的排列顺序上有所不同。归藏卦画是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即“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而且其中没有乾坤坎震等八卦的概念,只有天地金水火风山木,因此归藏卦画应该是“天—金—山—水—火—风—木—地”。
其次,归藏在万物的取象上要比周易更加具体,六十四卦都有具体的象,而周易演化到64卦时,每一卦对应的象就不是太清晰了。当然,归藏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取象和象位安排上不准,显得比较混乱,这可能也是其失传的原因之一,后来的周易对其做了改进。
关于八卦,有一点值得深思,八卦不是算命,而是预测万事万物规律的学问,而且其中还蕴含了高深的数学知识,最典型的是卦位是按照二进制顺序排列。后来,和牛顿同时代的莱布尼茨,就受到中国八卦的启发,演绎并推论出了数学矩阵,创造的二进制数学,进而成为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让人遗憾的是,在古代社会,中国尽管有很多伟大的著作,但或因战乱、或因政治(尤其是焚书坑儒,和四库全书的毁书)等原因,以至于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其实,这些失传的书籍,理论固然未必多么正确,但却能对后世有很多启发,也是探索研究中华文明的重要资料。
本文2023-08-20 14:06:2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9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