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书写格式
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过程中,逐渐书衣形成的特定的名称。
1书衣:俗称书皮,也称封皮。是为保护书而在书的前后加的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2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
3书叶:按文稿顺序排列的书写、印制的单张纸叶。
4封面:位于护叶之后、所有书叶之前。常镌刻书名、作者、刊刻时间及地点等项内容。
5护叶:也称副叶,用以保护书芯或连接书古籍书封面一般是一张空白纸。在书名叶或前或后。
6书芯:指书衣以内或未上书皮以前已订在一起的书册。
7书脑:书芯订捻、缝线以右的部分。即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
8书背:又称书脊,与书口相对,上下封皮相隔或连接的部分,相当于书籍的厚薄度。即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所以称书脊。
9书头:书籍上端切口处。又称为书首。
10书根:用的术语叫“书脚”,解释为:书籍下端切口处,亦称书根。)有些古籍在书根上有书名、卷数、册数,但书根上这些题名不古籍书册各部位名称一定准确,有些是刻板时印上,有些是藏书者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护而写上去的,多半是简名。
古文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几道选择题加翻译题吧。其实考察的内容不外乎实词虚词、句式、文章理解、文章细节判断。下面我就从这些方面给你一些建议。
高考实词应该是180个左右,要记住它们其实不是很难。只要你能熟悉课文,该背的都背了,不需要背的也要有印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需要刻意去背实词你就能掌握了。注意,熟悉课文有个前提: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只有这样才能有帮助。如果仅仅是记住文字排列顺序的话根本达不到记忆的效果。也就是说,你必须能把课文的每一句话翻译或理解。其实从句读就能看出你是否理解了文章。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般人断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而正确的断法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因为古代的“也”字是完全不具备“同样”的意思的。这样的细节就能体现你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你应该达到一种境界,随便拿出一句话,你要知道它出自哪篇课文,甚至是哪段,并说出上下文。我当年就是这样的。同时,把注释的意思标在词语的正下方。因为注释毕竟在文章的下方,你阅读的时候一般会懒得把眼睛移到注释。如果词语下方就有解释的话就可以在阅读中记住词意了。多看多背多理解是记住实词的好方法。
很多人都认为虚词很难记忆,其实虚词也不难的。高考虚词在我当年是18个,现在就算改了估计也不会太多。虚词的难点就在于意思不具体,用法多变。但你可以自己归纳它们的用法,并把每个用法都记住一个例句。记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比如,直到现在我都记得“之”字的五种用法:结构助词‘的’;到;凑足音节,无实意;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虚词的用法和句子结构,词性判断联系比较紧密。如果你的语法功底不够的话,掌握虚词有些困难。所以学习语法是必须的。
文言句式不外乎判断句、陈述句、疑问句、倒装句、省略句五种。其中难点在于倒装和省略两种。其实你只要把这两种句式里的几种变化给记住了,要突破也不难了。要学习句式,就必须有扎实的句子结构功底。主谓宾定状补你要能区分并知道它们一般的排列顺序。比如倒装句里的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如果你连什么是定语,什么是介词结构,定语和介词结构一般的位置都不知道的话,当然就很难了。所以,扎实的语法功底是必须的。然后再把每个句式的经典例句给记住了,突破句式也就不难了。
文章理解就是对文章整体的理解。题目一般从主角的评价、事迹,作者的写作技巧、背景等角度来出题。所以通读文章并有大意理解是必须的。其次你要重视注释,出题者不会给无用的信息给你的。既然有注释,那它就是你理解文章的关键,不得忽视。
文章细节判断就要你精读文章。但也没必要全文精读,太耗费时间。你可以找到和题目内容相近的几句话来精读,仔细揣摩题目是否变换了主体、时间、地点,是否无中生有等等。如果题目是根据文章来进行的推断的话就要注意了,这是这类题型的难点。表面上看似乎推断很合理,其实未必。进行推断一定会有个前提,你要研究这个预设的前提是否符合文章内容。千万不可轻易的接受题目预设的前提。
翻译题目应该是最考量综合素质的。有三个标准:信,达,雅。符合这三个标准就能拿满分。所谓“信”,就是忠实,忠实地按照原文翻译。这就要求你进行直译而非意译。必须把每个字用现代的语言来表示。以题为本曰信。所谓“达”,就是要翻译准确,正确地表达句子的意思。这就要求你能掌握句子的词语,句式等方面的内容,并正确的表达出来。用词精准曰达。所谓“雅”是更高的要求,就是翻译简洁精当。比如原文是定语后置的,你翻译是没把句式换回来,意思看来是对了,但句式不符合现代习惯,就不能说是雅了。还有,翻译不是越长越好的。长而罗嗦远不如短而精当。
以上就是我对解古文题目的一些方法。其实解题还是有些技巧的,但那是针对具体题型来用,要都说的话就太多了。你可以问你的老师。
有名的古文实在太多了,怎么可能没有!建议你去买《古文观止》,要带有现代翻译的那种。里面都是些经典著名的文章。能把这本书弄明白了,你直接看古籍都没问题,别说解中学题了。
1 王复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也先侵犯京师,邀约大臣出去迎接上皇。众人不敢前去,王复请求出行。于是升迁为右通政,代理礼部侍郎,与中书舍人赵荣偕同前往。敌人露出刀刃夹道威胁他们,王复等人不为此而恐惧。返回后仍担任通政事务,再升迁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晋升为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于是停止。
毛里孩侵扰边境,皇帝命令王复出京巡视陕西的边疆守备。从延绥到甘肃,观察地势,进言说:“延绥东起黄河岸边,西至定边营,萦绕二千多里。险要关口全在内地,而境外并无屏障,只凭墩堡来防守。军队反而驻扎在里面,老百姓却居住在外面。敌人一旦入境,官军还没有行动,老百姓已经被掠夺完了。再加上西南抵达庆阳,相隔五百多里,烽火不能连接,寇贼到了,老百姓还不知道。请迁移府谷、响水等十九个堡垒,置于接近边疆的重要之地。而从安边营至庆阳,从定边营至环州,每二十里筑墩台一个,共计三十四个。随着地势修建壕沟和城墙,以求声息相闻,易于防守抵御。”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改派王复到工部。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许可。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割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王复说:“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没有建造寺庙。现在不应该创立这个制度。”于是只是命令建塔,还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复喜欢古籍爱好学习,遵守廉洁约束的准则,跟人相交没有城府,当官识大体,在工部任职十二年,碰上灾害变异,谏官说他衰老,王复请求退休。皇帝不许。过了两个月,谏官又弹劾王复。皇帝于是传旨,命令他辞官归乡。死后,被赠予太子太保,谧号庄简。
2 文言文阅读 段匹磾,鲜卑人也,父务勿尘,谴军助于东海王越征讨有功段匹磾,鲜卑人也,父务勿尘,谴军助东海王越征讨有功……
释义:段匹磾,鲜卑族人,父亲段务勿尘,派兵协助东海孝献王司马越征讨有功……
据《晋书·段匹磾传》记载:段匹磾,东部鲜卑人也。种类劲健,世为大人。父务勿尘,遣军助东海王越征讨有功,王浚表为亲晋王,封辽西公,嫁女与务勿尘,以结邻援。怀帝即位,以务勿尘为大单于,匹磾为左贤王,率众助国征讨,假抚军大将军。(释义:段匹磾,东部鲜卑人。祖上世代为鲜卑段部部落首领。父亲段务勿尘,由于派兵助东海王越征讨有功,晋朝将领王浚向中央建议,封务勿尘为辽西公,并将女儿嫁给务勿尘,以结援手。怀帝即位后,封务勿尘为大单于,段匹磾为左贤王,率众助国征讨,授予抚军大将军。)zhidao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1C 12B 13B 14 (1)刚到豫州时,王凌表彰当地先贤的后代,求访没有显达的俊才,各方面都有法令教化,声誉极好。
(“旌”翻译为“表彰”1分,“显”译为“显达”1分,“条教”译为“法规教令”1分,“意义”译为“美名,声誉”1分,大意1分。) (2)王凌和令狐愚的罪行应该像过去典籍上记载的那样受罚。
于是挖开王凌、令狐愚的坟墓,劈开棺材,在邻近的市肆暴尸示众三日。又将他们的印绶、朝服一起烧掉。
(“宜”译为“应该”1分,“发”翻译为“打开、挖开”1分, “暴尸于所近市”状语后置句1分, “所近市”译为“邻近的市肆”1分,大意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可根据句意内容,从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及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例如,本题中可根据几个动作先后“先”“又”断句,还可以根据名词作主语或宾语断句,例如“大军”“凌”;文言虚词断句,例如“乃”等。C项,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先下赦赦凌罪,又将尚书广东,使为书喻凌,大军掩至百尺逼凌。
凌自知势穷,乃乘船单出迎宣王,遣掾王彧谢罪,送印绶节钺。故选C。
考点定位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技巧点拨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 12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B项,“这部书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所谓“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表述错误,这是《资治通鉴》的内容及作用。所以选B。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常考点,命题人往往将此考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放在文言文阅读命题中进行考查,解答此类题,考生往往会有一个方向上的误区,即考生误认为从文本中即可找到答案,而实际上,考查的内容主要依靠考生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与不断的复习巩固。
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往往会在朝代、管理部门、人物等方面偷偷的改换其它的内容,迷惑考生,思考时,一定要细心辨别。例如选项B就把《史记》和《资治通鉴》弄混了,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13此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B项,王广不同意,他认为废立皇帝是大事,不要成为灾祸的开始。所以选B。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
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例如选项B就犯了颠倒是非的错误。
14此题考查翻译问句的能力。译文时,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
例如,“旌”翻译为“表彰”;“显”译为“显达”;“条教”译为“法规教令”;“意义”译为“美名,声誉”“宜”译为“应该”;“发”翻译为“打开、挖开”;“所近市”译为“邻近的市肆”。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易错警示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例如本题中状语后置句“暴尸于所近市”,翻译时,应按照正常的语序翻译。 参考译文 王凌,字彦云,太原祁县人。
王凌被举荐为孝廉,任发干县长,逐渐升至中山太守,他所任官职的地方都治理得很好,曹操征召他为丞相府属官。 曹丕即位,任命王凌为散骑常侍,调出京都任兖州刺史,和张辽一起到广陵讨伐孙权。
到江边,夜里刮起大风,孙权大将吕范等部的船只漂到了长江北岸。王凌和众将领出迎痛击,斩杀和俘虏许多敌人,缴获许多敌人船只,立下战功,被封为宜城亭侯,转任青州刺史。
后随从曹休征伐东吴,在夹石与敌军遭遇,曹休军队失利,王凌奋力拼死突围,使曹休幸免于难。又转任扬州、豫州刺史,都能得到军民的欢心。
刚到豫州时,王凌表彰当地先贤的后代,求访没有显达的俊才,各有法令教化,声誉极好。王凌晋封南乡侯,食邑一千三百五十户,又迁升车骑将军、仪仗与三公相同。
当时,王凌的外甥令狐愚凭借自己的才能,任兖州刺史,屯兵平阿县。舅甥俩一同掌握兵权,专权掌握淮南的重大权力。
王凌不久调回京都升官当了司空。宣王司马懿杀死曹爽后,晋升王凌为太尉,并。
4 王蓝田性急阅读答案1、请写出下列两个通假字(2分)
内——通 纳
豪——通 毫
2、请说出“鸡子”的古今异义。(4分)
古:鸡蛋、鸡卵
今:鸡的孩子、小鸡
3、本文对五蓝田动辄暴怒的描写十分精彩,请说出是通过哪些动词来刻画的?(2分)
答案: 掷、碾、啮、嗔、刺、吐、取
4、动辄暴怒其实是一种病态,生活中我们也会因误会而产生冲突,请你从青少年如何修养性情方面来说说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制怒(4分)。
答案示例:了解自己的情绪,才能够很快察觉到自己在生气。找出令自己生气的真正原因,然后思考不必生气就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练习有逻辑、有组织、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话要轻声慢语,遇事要不骄不躁,不要感到不耐烦。还需要学会包容与妥协。
(5、对王蓝田这类性格特点的人,让你想起哪些相关谚语、歇后语或成语,试着写出两个。(2分)
答案:心急吃不上热豆腐
欲速则不达
译文:
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木屐踩,又没有踩到。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王右军听说后大笑说::“即使安期(王蓝田父亲王承)有这个脾气,也没什么值得可取的,何况是王蓝田呢!”
原文: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真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释义:
箸(zhù):筷子。
刺:探取,夹取
仍:通“乃”,于是
屐:古人穿的一种木制鞋,鞋底由木齿支撑。
蹍(niǎn):踏,踩。
真:同"嗔"发怒
内:通"纳",放入。
啮破:嚼破
豪:通毫,丝毫的意思
尝:曾经
食:吃
得:得到
甚:非常
于:在
以:举以掷地,把;以箸刺之,用
犹:以
及:追上去
5 文言文阅读周赧王八年,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可供参考:赵武灵王胡服骑射① 周赧王八年,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②,至房子③,遂至代④,北至无穷⑤,西至河⑥,登黄华⑦之上。
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⑧,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⑨,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⑩。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
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⑪,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⑫,利民为本;从政有经⑬,令行为上⑭。
明德先论于贱⑮,而从政先信于贵⑯,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⑰。”公子成再拜稽首曰⑱:“臣闻中国者⑲,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⑳。
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②①!”使者以报。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②②。
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②③,侵暴吾地,系累吾民②④,引水围鄗②⑤;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
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词语注释1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卷三。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上起战国(前403),下讫五代(959),根据大量的史料,经精心剪裁融铸而成,内容详于政治军事,文字简练,记事周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也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赵武灵王(?—前295):名雍,赵肃侯之子,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即位。
为加强边防,于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下令“胡服骑射”。胡服:战国时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窄袖短装,皮靴皮带,头戴羽冠。
2北略:向北攻占。中山之地:中山国的土地,今河北定县一带。
中山,古代国名。 3房子:古地名,今河北临城。
4代:古地名,代郡,今山西大同一带。 5无穷:自代郡上出塞外,大漠数千里,故称无穷。
6河:黄河。 7黄华:山名,在黄河边上。
8肥义:赵国的国相。 9驱世:意为世上所有的人。
10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 11不服: 胡服。
12制国:治理国家。 13有经:有一定的原则。
14令行:政令得以施行。 15明德句:意思是修明德行必须先让百姓论议明白。
贱,指底层的百姓。 16而从政句:意思是贯彻政令首先要使贵族信服奉行。
17慕公叔之义:仰仗叔父的声望。 18稽首:叩头至地,是古时最恭敬的一种跪拜礼。
19中国:中原地区。 20 则效:取法仿效。
21孰图:深思熟虑。孰,同“熟”。
22楼烦:古代国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23负:依仗。
24系累:用绳索捆绑,指被俘。 25鄗(hào):赵国城名,今河北柏乡县北。
白话译文 周赧王八年,赵武灵王向北进攻中山国,大兵经房子,抵达代地,再向北直至数千里的大漠,向西攻到黄河,登上黄华山顶,与国相肥义商议让百姓穿短衣胡服,学骑马与射箭。他说:“愚蠢的人会嘲笑我,但聪明的人会明白的。
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这么做,一定能把北方胡人的领地和中山国都夺过来!”于是改穿胡服。国人都不愿穿胡服,其中,公子成称有病,不来上朝。
赵王派人前去说服他:“家事听从父母,国政服从国君,现在我要人民改穿胡服,而叔父您 ,我担心天下人会议论我徇私情。治理国家有一定章法,要以有利人民为根本;处理政事要有一定原则,要以施行政令为重。
宣传道德要先让百姓议论明白,而推行法令必须从贵族近臣做起。所以我希望能借助叔父您的榜样来完成改穿胡服的功业。”
公子两拜谢罪道:“我听说,中原地区在圣贤之人教化下,采用礼乐仪制,是远方国家前来游观,让周边地区学习效法的地方。现在君王您舍此不顾,去仿效外族的服装,是擅改古代习惯、违背人心的举动,我希望您慎重考虑。”
使者回报赵王。赵王便亲自登门解释说:“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东胡;西面是楼烦,与秦、韩两国接壤。
如今没有骑马射箭的训练,凭什么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国依仗齐国的强兵,侵犯我们领土,掠夺人民,又引水围灌鄗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几乎就失守了。此事先王深以为耻。
所以我决心改穿胡服,学习骑射,想以此抵御四面的灾难,一报中山国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原旧俗。
厌恶改变服装,忘记了鄗城的奇耻大辱,我对您深感失望啊!”公子成幡然醒悟,欣然从命,赵武灵王亲自赐给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于是,赵武灵王正式下达改穿胡服的法令,提倡学习骑马射箭。
作品意义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意义。它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
赵武灵王勇于变革、坚持变革的精神,善于变革的智慧,现代社会看来,尤其值得肯定,值得学习。
6 魏书全部 篇目武帝纪
文帝纪
明帝纪
三三少帝纪
后妃传
董二袁刘传
吕布张邈臧洪传
二公孙陶四张传
诸夏侯曹传
荀彧攸贾诩传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钟繇华歆王朗传
程郭董刘蒋刘传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任苏杜郑仓传
张乐于张徐传
任城陈萧王传
武文世王公传
王卫二刘傅传
桓二陈徐卫卢传
和常杨杜赵裴传
韩崔高孙王传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满田牵郭传
徐胡二王传
王毋丘诸葛邓钟传
方技传
乌丸鲜卑东夷传
7 阅读明朝刘基写的文言短文《芮伯献马贾祸》,完成题目小题1:①满足;②这,这样;③最终,终于;④各。
小题1:C小题1:周 厉 王使 芮 伯帅 师 伐 戎小题1:(1)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2)况且大丈夫(好汉)不死就罢了,要死就要成就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小题1:我认为芮伯被逐是咎由自取。
因为芮季已经告诉他周厉王是个贪得无厌、听信谗言、良莠不分的昏君,而芮伯却依然献马取宠、行贿送礼,诱导厉王之贪欲,可见他也是一个卑劣的小人。 点评:“而”作为连词,有“表顺承、表并列、表修饰、表转折”等作用,具体作用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周 厉 王 使 芮 伯 帅 师 伐 戎”这句话的意思为“周厉王派芮伯带领军队去讨伐戎”,根据句子的结构原则、意思原则,句子的节奏为“周 厉 王使 芮 伯帅 师 伐 戎”。点评: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句时,注意“尔是你的意思,渎是贪婪的意思,启是引诱的意思,而表转折,之是的意思”,还要注意此句是一个判断句。翻译(2)时,注意“且是况且的意思,即是就的意思,已是罢了的意思,宁是难道的意思”,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流畅性。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
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试题分析:芮伯战胜之后,把获得的一匹好马送给贪得无厌、听信谗言、好坏不分的周厉王,在送马之前,芮季就劝告过他,但他没听劝说,结果招来放逐之罪,针对这一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观点,答案已从批评芮伯的角度谈了看法,我们还可以从同情芮伯的角度来谈看法,那就要围绕“周厉王是个昏君以及身边的大臣都是一些 小人”来谈看法了。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谈感受,对于文言文,关键在于读懂文章的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去分析人物的做法,然后根据人物的做法,谈自己的看法即可。
8 语文阅读"孟子见梁惠王"1、写母亲见“我”挨打而矛盾重重。
2、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矛盾痛苦的,话语既是违心的,又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
3、摘录: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赏析:参考:形象生动的描绘了挨打后手掌肿大的样子,衬托了父亲对子女的严厉。
4、示例1 细节: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表现了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的矛盾痛苦的心理。
示例2 细节: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1、廊:原是指房檐下的过道,后演变成多种形式,如:长廊、短廊、回廊、飞廊、半壁廊等。
2、榭:台上的木结构建筑叫榭,特点是只有楹柱花窗,没有墙壁。临水者叫水榭。
3、庑:原是指高堂下四周的走廊,即廊屋;后来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都称庑(wǔ)
4、厢:厢,古汉语中又写作“箱”。《说文解字》中说:“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这里所说的东房、西房,指的便是厢房。据汉代的资料显示,古人在堂室外还筑有一道墙。其中,北半部分,即房与墙之间的间隔叫做东夹西夹,南半部分叫做东堂西堂,也叫东厢西厢。
有一种观点认为,厢指的是君王办公的正室东西方向的屋子。《周昌传》有: “吕后侧耳于东厢听。”后来,人们将南北向分布的正房两侧的房子通称为“厢房”。
5、舍:“舍”泛指房屋。《说文解字》中说, “舍”指的是市居之所,包括客栈、旅馆、庐室之类。在古语中,天子所赐的舍称为侯馆;客栈之类称为旅舍。人们也以“舍”作代词使用,借指破旧或简陋之家。如“庐舍” “茅舍”、 “寒舍”等。
6、轩:轩是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原是指车上边较高的部位(低的部位叫轾),古时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也叫轩。陶潜《饮酒》诗:“啸做东轩下。”杜甫《夏夜叹》诗:“开轩纳微凉。”又殿堂前檐下的平台亦称轩。古时皇帝不坐正殿而在殿前平台上接见臣属,称“临轩”。
7、斋:古代的斋室一般指的是书房和学校。斋,常含清心雅静、读书思过之意。
8、寝:说到寝,人们经常想到的就是卧室。《尔雅·释宫》中说: “无东西厢有室日寝。”也就是说,在古代,没有东西厢的堂室总称为寝。到了周代大寝为堂,小寝为室。寝还有指代帝王宫室的意思。后来,人们将很多人睡觉的大房间称为寝。
9、楼:所谓的“楼”指的是很多层的屋子,在古代称为重屋。《古诗十九首》中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可见,当时的“楼”和现在所指的“楼”相差无几。只是,据古籍记载,古时候,人们住的楼大多是木制或南方竹制二层楼。楼上并不住人,而是放些杂物。
10、阁:作为古代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阁”最初指的是阁板。后来,阁成了与楼相对应的架空小楼房。多为四边形或多边形,周围雕栏回廊,作藏书、游园远眺之用。在南方,楼房上的小房间也被称为阁。古代有些女子居住的场所亦有“阁”之称,因而,女子出嫁有“出阁”的说法。
扩展资料:
中国古民居的民族特征:
民居分布在全国各地,由于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人文条件、审美观念的不同,也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因而,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和细部特征也就不同,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特别是在民居中,各族人民常把自己的心愿、信仰和审美观念,把自己所最希望、最喜爱的东西,用现实的或象征的手法,反映到民居的装饰、花纹、色彩和样式等结构中去。
如汉族的鹤、鹿、蝙蝠、喜鹊、梅、竹、百合、灵芝、万字纹、回纹等,云南白族的莲花、傣族的大象、孔雀、槟榔树图案等。这样,就导致各地区各民族的民居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百花争艳的民族特色。
中国各个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
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
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民居建筑没有像官方建筑都有一套程序化的规章制度和做法,它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自己的经济水平和建筑材料特点,因地因材来建造房子。它可以自由发挥劳动人民的最大智慧,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建筑的内在规律来进行建造。
因此,在民居中可以充分反映出,功能是实际的、合理的,设计是灵活的,材料构造是经济的,外观形式是朴实的等建筑中最具有本质的东西。特别是广大的民居建造者和使用者是同一的,自己设计、自己建造、自己使用,因而民居的实践更富有人民性、经济性和现实性,也最能反映本民族的特征和本地的地方特色。
参考资料:
本文2023-08-20 14:10: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