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方艺术史 之四 巴洛克 洛可可 新古典
文艺复兴之后,就是巴洛克、洛可可,之后是新古典,先扫盲一下这都是啥意思。
巴洛克 ,往大里说,堪称是一个时代;往小里说,也覆盖了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等各类艺术形式。
因为和宗教、权力、财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因为视觉和装饰效果通常富丽堂皇,巴洛克一开始给人的印象是浮夸、奢华、土豪审美;凡尔赛宫就是鼎盛时期的巴洛克风格宫殿。
插播一条建筑扫盲贴,一比就知道啥叫土豪巴洛克。
拜占庭,穹窿顶;哥特,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花玻璃;巴洛克,外形自由动态,富丽堂皇的装饰、雕刻和强烈的色彩。
但除了华丽,巴洛克还意味着动感。不论是绘画还是雕塑,作品中的人都好像站在舞台上,演着一场大戏。只有这样的张力才能让人屏气凝神,肃然起敬。
我用金钱、奢华腐化你,你就不会造反不听话了。纸醉金迷到了颓靡,洛可可风格应运而生。 洛可可 ,是巴洛克风格的晚期,颓废和瓦解的阶段。
盛极必衰,一场由底层人民掀起的革命席卷而来,法国大革命开始后,革命派艺术家又重拾古典审美,歌颂宗教英雄的戏剧感画风现在被拿来渲染革命英雄,这便是 新古典主义 了。
“巴洛克艺术”始终围绕着宗教与权力展开,在罗马尤其明显。那些已经在罗马矗立了几百年的恢宏建筑、雕塑,大部分都出自贝尼尼之手。
这个希腊神话题材的雕像,让24岁的贝尼尼一举成名。冥王普鲁托强掳大地之母的女儿普洛塞尔皮娜为妻,普鲁托的手指深深地掐进了普洛塞尔皮娜的大腿,好像真的有了弹性一样。
还有一件堪称奇迹的作品必须得提:西班牙修女特雷莎常常听到上帝跟她说话,并说天使用剑刺进了她的心脏。但,贝尼尼觉得特雷莎“刺透了心”的感觉实质上与少女对爱情的渴求无异。
于是他雕刻了一个拿着金矛的天使,并让他将金矛对准特雷莎的下半身。修女双眼轻闭,嘴唇微张,陶醉地接受着天使带给她的快感,极度享受的样子。贝尼尼精准地刻画了一个虔诚的修女在与神交会时,一心渴望天堂的状态。
卡拉瓦乔既是文艺复兴的最后一位艺术家,也是巴洛克时期第一个为人熟知的艺术家,是他打破了文艺复兴后期的僵局。
他生活在罗马的底层社会,也画这样的罗马生活。
即便是画神,也要用最底层人民做模特,甚至用他自己。
马太本是个税吏,因此遭到人唾弃。耶稣要在遭人鄙弃的人中挑个人做自己的门徒,这幅画就是耶稣去召唤马太的情景。
光线昏暗的房间里,耶稣从画面右侧的门外走进来,一道亮光打在一只手上,在四周黑暗的背景衬托下,我们顺着手指的方向,视线自然而然就转向了马太。
在画面上打了一道光来强化明暗的对比,将人藏在黑暗中,再用光线引导视线,这道光就是卡拉瓦乔最著名的撒手锏,被称为酒窖式光线,或者叫 卡拉瓦乔光 。
卡拉瓦乔用更加真实的方式去反映他所处的社会,有现实的逼真感和故事的戏剧性,这也是巴洛克时期的绘画特征。
伦勃朗时期的荷兰,艺术消费不再专属于贵族和教会,普通人也开始接近艺术,买画或请画家来记录自己的生活。还有政府、企业和各种小团体,因此集体肖像画成为一种潮流,很像我们现在的大合照。
但伦勃朗的画却一人一个神态,因此一炮而红。
更突出的是伦勃朗的《夜巡》,它改变了集体肖像画的现状,引领了新的风潮。他用了最擅长的光线布局:一束斜射下来的光把主角的右侧照亮,左侧则陷入黑暗。这种强烈的明暗对比让人物棱角分明,立体感十足;同时又通过弱化民兵身上的光,使画面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时至今日,“伦勃朗光”仍是摄影师必学的布光法则。
伦勃朗至死都不愿为了迎合客户而丧失自己独立的人格,真正伟大的是他的灵魂,是这种不屈的艺术精神。
从15世纪到17世纪,当权者意识到了思想上的同化也相当重要,艺术可以作为宣传手段。所以,当时的艺术家很受重视。
委拉斯开兹是一名宫廷画家,他的画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逼真,他只画自己眼睛看到的事物。
画神,他都是找自己家人当模特。《三博士来拜》讲得是东方的三位博士夜观星象,预见到犹太人的新君即将诞生,于是来到耶路撒冷,为圣母圣子献上礼物以表达敬意。
没人见过博士、圣母和耶稣长成什么样,委拉斯开兹的画里,圣母和耶稣分别是他的妻子和女儿,而那三个博士里不仅有他自己,还有岳父大人。
正是这种务实,让他笔下的人物看起来亲切、真实。
而他画的《宫娥》与《蒙娜丽莎》《夜巡》一同被纳入“世界三大名画”,被解读出了浓重的哲学意味。
画家用一面镜子把一个二维画面扩展成了一个立体的空间,除了正得意扬扬的小公主外,还把本来不在画面中的国王和王后也装了进去。
这面镜子让国王和王后显像,成了最吸引西方研究者的元素。而这个显像又让画面里公主、宫女、大臣和画家本人全部定格。被隐匿起来的东西,恰恰决定了画面里所有人的姿态。
福柯总结道:是一个不可见的本体决定了一个可见的场景。这幅画给我们带来一个关于“人类认知”的启示,即可见的东西背后,往往存在着决定它的不可见因素。
“可见和不可见”“现象和本质”这种二元对立统一关系是《宫娥》里的哲学道理。这是哲学的功力,也是艺术的力量。
洛可可艺术,就只说蓬皮杜夫人。她的自我装扮,建筑和室内装饰,都是浓浓的“蓬皮杜风格”。
她创办自己的瓷器工场,那别具一格的粉色代表着贵族的时尚和优雅。
新古典主义提两个人,大卫和安格尔:
大卫对革命充满热情,是个“革命画家”。《马拉之死》就是一幅描绘革命者被暗杀的作品。
画中的青年男子叫马拉,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核心***之一。他患有严重的湿疹,不得不泡在有药水的浴缸里工作,被一个女子刺杀。暗杀发生的前几天,大卫还曾拜访过马拉。
后来他怎么又成为了宫廷御画师,后人不能理解,但他毕竟是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
大卫的学生安格尔以女性题材作品闻名,他只想单纯地画女性,极致地去表现女性的古典美。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幅《大宫女》
裸体绝不等同于情色,安格尔的这幅作品含蓄得多,没有波澜壮阔的剧情,也没有裸露的人体器官。这幅画是在精神层面上对人体美的欣赏,这不是画,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很多人质疑安格尔画的人比例不对,腰被明显加长,但,那又怎么样呢,他热爱“人”这件天生伟大的艺术品,是纯粹地欣赏。
如果非要硬套中国建筑的话,我会首推宋朝。
巴洛克风格讲究突破常规,重视奢华的装饰。
我国建筑基本定于汉唐,唐代建筑堪称代表,屋顶硕大,建筑构件讲求功能实用。宋朝时,一改这一风格,开始注重屋顶、屋脊、斗拱,正所谓雕梁画栋。使得唐时建筑中许多必要的结构构件,成为装饰性的摆设。明清建筑也是在宋朝建筑上的继续发展。而且宋朝对中国建筑最大的贡献,就是徽宗时,朝廷的将作大监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时至今日,这本书依然是研究中国建筑的必须。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欧洲是欧罗巴洲(Europe)的简称,“欧罗巴”一词据说最初来自闪语的“伊利布”一字,意思是“日落的地方”或“西方的土地”。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2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筑文化。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 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巴洛克(Baroque)一词本义巴洛克原指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一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影响很大。意大利B克罗齐等人认为源出于Baroco,原本是逻辑学中三段论式的一个专门术语;另一说认为源出于葡萄牙语ba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为各种外形不规则的珍珠,引申为“不合常规”。17世纪末叶以前最初将巴洛克运用于艺术批评,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也就是离经叛道的事物,当时有许多人抱持文艺复兴时期持续不坠的乐观精神,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人过着退隐山林、禁欲苦修的宗教生活,他也是随着一股退隐避世的潮流逐渐兴起的。18世纪用作贬义,一般指称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情况。一直到19世纪中叶都是用于贬义而非艺术风格的名称。1888年H韦尔夫林发表《文艺复兴运动与巴洛克》一书,对巴洛克风格作了系统论述,从此确定了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概念。20世纪西方学者对巴洛克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赋予它不同的意义,但当做一种艺术风格理解仍是主流。
本文2023-08-20 14:39:5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9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