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神阙穴——返老还童的灵药,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艾灸神阙穴——返老还童的灵药,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第1张

艾灸神阙穴——返老还童的灵药,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

百年养生

2018-01-11 05:37

关注

阙,是君主所居住的宫城的门,“神阙”就是元神的门户。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处。人体先天的禀赋与这个穴位关系密切,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

神阙居于躯干之中,为任、冲、带三脉交会之穴,也是中、下焦之枢纽,临近胃及大小肠。此穴为先天之蒂,元神之阙庭,后天之气舍,为人体之要处。脐通百脉,调阴阳,补气血,温脾肾,行强壮,培补元气。人之盛衰安危,皆系于此,以其为生气之源,而气强则体强,气衰则体弱多病。

温养肚脐,可鼓舞一身之阳气。

民国时期的针灸奇书《会元针灸学》上写道:上则天部,下则地部,中为人部,两旁有气穴、肓俞,上有水分、下脘,下有胞门、横户,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天一生水而生肾,状如未敷莲花,顺五行以相生,赖母气以相转,十月满胎,则神注入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我们都知道,脐带是婴儿从母体吸取营养的唯一通道,是胎儿身上最先长出来的东西。有了脐带,然后再生肾,肾是水脏,所以是“天一生水”,是人体生长的开端。婴儿生下来后,这条吸收营养的通道就关闭了,而压脐等于重新启用这条通道。只不过,这时孩子不再是从母体吸取营养,而是从生命的源头上激发自身的潜能,它的作用在于激发人体的元神、元气。

所谓元神和元气,就是指人在生命开端那一刻就有的神和气,它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不然不能发育成胎儿的生命。元神和元气一直伴着人走完生命的全程,而很多疾病都源于元气的衰弱,比如,精神萎靡不振,男女性功能不调,肠胃功能衰退,以及由气虚、气陷引起的内脏下垂、脱肛、子宫垂脱等,这些病都是慢性的,甚至可能伴随人一辈子,但只要重新激活元气和元神,任何病都能很快治愈。

神阙是一个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的穴位。

神阙穴是全身360多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

神阙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

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以健脑、补肾、帮助消化、安神降气、利大小便,加强肝脏肾脏的新陈代谢,使人体气血旺盛,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歌曰: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

灸法操作很简单,只要您在穴位上拿艾绒堆一个柱,在柱头点火,艾绒就会燃烧,等燃烧到肚脐眼儿稍有疼痛的时候,马上用手把艾绒按灭。这就算一壮。灸100壮则要重复上述动作100次有时候,还可以在艾绒底下垫一片薄薄的鲜生姜,这即可以保护穴位的皮肤,又因为生姜的辛温之气可入人体,效果更佳。所以,大家如果要灸神阙,我建议最好垫一片生姜。更简单一点的,还可以直接用从药店买回的清艾条,点燃后在肚脐附近熏烤。坚持艾灸,不久,您会发现身体变得非常健康。

神阙穴邻近胃、肝、胆、胰、肠等器官,通过对神阙的温养,还可以治疗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顽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脱肛等病症。

艾灸神阙不仅可以治病,更可以健身,作为保健灸,主要体现在艾灸神阙穴对人体的整体性调节作用上。由于脐通百脉,以艾的温通作用与火的阳热属性及所灸药物的属性,通过腧穴经络,内达脏腑,调节脏腑经络,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艾灸神阙穴的方法

采取仰卧的姿势,弯曲双膝,把艾条的一端点燃,放在距离肚济厘米处悬灸,持续灸2030分钟即可。同时也可以手持艾条沿着肚挤转圈。艾灸时要集中注意力,保持艾火和皮肤的距离,以免灼伤皮肤。

在医典古籍《类经图翼》里,还提到了一种隔盐艾灸的方法。用纯白干燥的食用细盐把肚哜填平,将姜片用针刺几个孔,放在肚挤上,然后施灸。气虚质的人适宜在秋、冬、春三个季节施灸,夏季施灸容易引起虚火。

除了直接灸和隔盐灸以外,也可采用“隔药饼”灸的方法。准备人参、黄度、川芎各6份,党参、白术、陈皮各3份,干姜2份,甘草1份;将所有药物一同碾成碎末,然后在药末中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水,制作成约3毫米厚,直径为2厘米的圆形药饼。准备艾灸时,取一个药饼,用针在药饼上刺几个孔,放在肚脐上,再在药饼上加一层艾绒制成的圆锥状艾炷,将艾炷固定后,就可以施灸了。

艾灸神阙穴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

5、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

6、孕妇禁用;脐部有损伤或发炎者禁灸。

冬至前四天加冬至加冬至后四天共九天灸神阙保你来年不得病。冬至阴极一阳生,艾灸神阙正当时,莫负一年好光景,确保来年一身轻。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漏谷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漏谷穴的定位 9 取法 10 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漏谷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主治病症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配伍 15 特效 16 文献摘要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漏谷 1 拼音

lòu gǔ

2 英文参考

Lòugǔ SP7 [中国针灸学词典]

lòugǔ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P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漏谷 汉语拼音 Lougu 罗马拼音 Louku 美国英译名 Leaking Valley 各

号 中国 SP7 日本 7 法

国 莫兰特氏 RP7 富耶氏 德国 MP7 英国 Sp7 美国 Sp7

漏谷为经穴名(Lòugǔ SP7)[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太阴络[2]。属足太阴脾经[2][1]。漏即漏下,谷指五谷,本穴善治泄泻痢疾,故名漏谷[1]。主治腹胀,脘腹胀满,肠鸣切痛,腹胀腹鸣,急性肠胃炎,慢性肠胃炎,肠鸣音亢进,饮食不化,消化不良,疝气,腹痛,少腹疼痛,泄泻,赤白痢,腰膝厥冷,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下肢湿痹,足胫肿痛,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癔病,脚气,丹毒,偏坠,腿膝厥冷,膝踝肿痛,肩胛部疼痛,下肢麻痹,精神病等。

4 漏谷的别名

太阴络(《备急千金要方》)。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漏谷,在内踝上六寸,骨下陷者中。

6 穴名解

漏即漏下,谷指五谷,本穴善治泄泻痢疾,故名漏谷[1]。

漏,是渗泄和穴洞的意思。谷即山洼无水之地,又指肌肉之结合处,《黄帝内经素问》谓:“肉之大会为谷。”穴在三阴交上3寸处,胫腓二骨夹隙中。《医宗金鉴》谓:“在夹骨隙中”,故喻之为谷。又以胫骨有漏血孔,与本穴遥相关通,故名之为“漏谷”。[3]

本穴外表部位与足阳明络穴“丰隆”部位相对,或与足阳明经有所沟通,故名“太阴络”也[3]。

7 所属部位

小腿[4]

8 漏谷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漏谷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5][6]。

漏谷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正坐或仰卧取穴[1]。

漏谷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后缘处[2]。

漏谷穴在足太阴脾经中的位置

漏谷穴的位置

漏谷穴的位置(足太阴脾经)

漏谷穴的位置(肌肉)

漏谷穴的位置(骨骼)

9 取法

漏谷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正坐或仰卧取穴[1]。

正坐或仰卧位,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连线的中点稍下(05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7]。

正坐或仰卧位,在内踝高点上6寸,胫骨后缘,当阴陵泉和三阴交的连线上取穴。

快速取穴:胫骨内侧缘,内踝尖直上量两个4横指处即是漏谷穴[8]。

10 穴位解剖

漏谷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头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血管、神经分布同三阴交。(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分布著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皮肤由隐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的脂肪组织增多,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伴行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小腿深筋膜,在小腿三头肌(腱)前方进入趾长屈肌和胫骨后肌。在趾长屈肌的后方有径后动、静脉和胫神经并行经过,营养并支配以上诸肌。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1]。

皮肤→皮下组织→胫骺肌[6]。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分布;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的分支分布[6]。

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为胫神经;并有大隐静脉及胫后动、静脉通过[2]。

11 漏谷穴的功效与作用

漏谷有健脾化湿、理气宣痹的作用[1]。

漏谷有健脾和胃,利尿除湿的作用。

《备急千金要方》:“漏谷主久湿、痹不能行,主小便不利。”《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湿痹不能久立”,以该穴有通阳助热、渗湿利尿作用,治肠鸣、逆气、痃癖、冷气在腹、膝痹等症。[3]

12 主治病症

漏谷穴主治腹胀,脘腹胀满,肠鸣切痛,腹胀腹鸣,急性肠胃炎,慢性肠胃炎,肠鸣音亢进,饮食不化,消化不良,疝气,腹痛,少腹疼痛,泄泻,赤白痢,腰膝厥冷,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下肢湿痹,足胫肿痛,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癔病,脚气,丹毒,偏坠,腿膝厥冷,膝踝肿痛,肩胛部疼痛,下肢麻痹,精神病等。

漏谷穴主治腹胀、肠鸣、腰膝厥冷、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6]。

漏谷主治脾胃、肝肾、少腹等疾患:如脘腹胀满、肠鸣切痛、泄泻、赤白痢、饮食不化、小便不利、遗精、疝气、少腹疼痛、下肢湿痹、足胫肿痛等[1]。

现代又多用漏谷治疗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癔病、脚气等[1]。

漏谷主治腹胀腹鸣,消化不良,小便不利,丹毒,脚气,偏坠,腿膝厥冷等[2]。

漏谷穴主治腹痛,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膝踝肿痛,脚气[7]。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肠胃炎,肠鸣音亢进,消化不良;

运动系统疾病:肩胛部疼痛,下肢麻痹;

其它:尿路感染,精神病。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1]。

直刺1~15寸[2][6][7],局部有酸胀感[7],可扩散至小腿外侧[7]。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小腿外侧。 深刺时须防刺伤胫后动、静脉。

132 灸法

可灸[1][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禁灸。

14 配伍

漏谷配曲泉,有活血祛瘀的作用,主治血瘕。

漏谷配阴陵泉、三阴交,有温经通络除湿的作用,治下肢重病[7]。

漏谷配中极、太溪、三阴交,治遗尿[7]。

15 特效

以拇指指尖垂直按压漏谷穴,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左右足各揉按1~3分钟,可缓解男性小便不利及前列腺问题[8]。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腹中热,若寒腹善鸣,强欠时内痛,心悲,气逆,腹满,漏谷主之。少腹胀急,小便不利,厥气上头颠,漏谷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痃癖冷气,心腹胀满,食饮不为肌肤,湿痹不能久立。

《类经图翼》:主治膝痹脚冷不仁,肠鸣腹胀,痃癖冷气,小腹痛,饮食不为肌肤,小便不利失精。

目录 1 拼音 2 豆蔻香连丸的别名 3 处方 4 制法 5 功能主治 6 豆蔻香连丸的用法用量 7 各家论述 8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豆蔻香连丸 1 拼音

dòu kòu xiāng lián wán

2 豆蔻香连丸的别名

豆蔻木香丸

3 处方

黄连(炒)3分,肉豆蔻1分,南木香1分。

4 制法

上为细末,粟米饭为丸,如米粒大。

5 功能主治

泄泻,不拘寒热赤白,阴阳不调,腹痛,肠鸣切痛。

6 豆蔻香连丸的用法用量

豆蔻木香丸(《普济方》卷三九六)。

7 各家论述

《小儿药证直决类证释义》:此方用黄连苦降以清热,木香芳烈以行滞,肉豆蔻温涩以止泻。寒热并投,通涩兼施,故能统治一切泄利,尤适宜于里热气滞而兼久利滑脱之证。若湿热瘀积而见里急后重之滞下,应通而不应涩,此方肉果温涩,不宜早投。

8 摘录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古籍中的豆蔻香连丸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八·小儿部脾主湿]赤白痢

服十丸至二三十丸,米饮下,食前日夜各四五服。豆蔻香连丸治泄泻不拘寒热赤白,阴阳不调,腹痛,肠鸣切痛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七·脾脏部(上)赤白痢]热痢用凉药

、木香,为小香连丸(治痢)。加豆蔻、木香,为豆蔻香连丸(治泻)。加木香、白附子,为白附子香连丸(治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吐泻方治]治泻方

一两)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米饮调下。亦治痢。豆蔻香连丸治寒热失宜。阴阳不调。泄泻无度。腹痛肠鸣。黄

《幼科类萃》:[卷之九·吐泻门]钱仲阳吐泻治法

此二证多病多于春秋也○又云凡泻黄赤黑皆热毒也豆蔻香连丸主之泻青白谷不化者胃冷也理中丸主之吐泻乳不化

《脉症治方》:[卷之四]医案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上林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上巨虚的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上巨虚的功效与作用 13 主治病症 14 配伍 15 刺灸法 151 刺法 152 灸法 16 文献摘要 17 研究进展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上林 1 拼音

shàng lín

2 英文参考

Shangjuxu

Upper Huge Passag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上林为上巨虚穴的别名[1]。出《圣济总录》。《圣济总录》:“上林,穴在三里下一夫。”

穴位 上巨虚 汉语拼音 Shangjuxu 罗马拼音 Shangchuhsu 美国英译名 Super Great Void 各

号 中国 ST37 日本 37 法

国 莫兰特氏 E37 富耶氏 德国 M37 英国 S37 美国 St37

上巨虚为经穴名(Shàngjùxū ST37),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2]。见《千金翼方》,《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名巨虚上廉;别名上林、足上廉、巨灵上廉[3]。属足阳明胃经[2]。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2]。上即上方,巨即巨大,虚即中空、空隙,胫、腓骨之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上方,故名上巨虚[2]。主治腹痛,腹胀,肠中切痛,肠鸣,泄泻,脐腹疼痛,胃肠炎,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饮食不化,胃脘痛,食欲不振,便秘,肠痈,胸胁支满,中风偏瘫,脚气,下肢痿痹,膝胫酸痛,咳逆气喘,小便黄赤,偏枯不遂,脚胫酸痛,下肢水肿,痿痹等。

4 上林的别名

巨虚上廉(《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上廉(《针灸甲乙经》),巨虚(《太平圣惠方》),足上廉(《圣济总录》)。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

6 特异性

大肠的下合穴。

7 穴名解

上即上方,巨即巨大,虚即中空、空隙,胫、腓骨之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上方,故名上巨虚[2]。

巨,大意;虚,隙意。按“巨虚”二字之义,即大空隙也。穴在下巨虚的上方,胫、腓骨之间大的空隙处,故名之。跷足抬腿,上巨虚穴在胫骨外缘之巨大空软处,并象腿之善走。《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取之巨虚者举足。”杨上善曰:“足胻外独陷大虚之中,名曰巨虚。”《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膝下三寸、胫外三里也;复下三寸为巨虚上廉也;复下三寸为巨虚下廉也。”杨上善曰:“三里以下、三寸之上下处,上际为上廉,下际为下廉。”以在胫骨外侧,故名为廉,与手之上下廉可以互参。[4]

8 所属部位

小腿[5]

9 上巨虚的定位

标准定位: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6][7]。

上巨虚在小腿外侧,犊鼻( ST35)下6寸,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2]。

上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直下6寸;或于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取穴;一说在“膝下四寸”(《针灸大全》)[3]。

上巨虚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上巨虚穴的位置

上巨虚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上巨虚穴的位置(肌肉)

上巨虚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

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6寸,当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处取穴[3]。

在小腿外侧,犊鼻( ST35)下6寸,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正坐或仰卧屈膝取之。[2]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犊鼻到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向上2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在胫骨前肌上取穴[8]。

11 穴位解剖

上巨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血管、神经的分布同足三里(有胫前动、静脉。分布著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深层为腓深神经)。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和隐神经双重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到达胫骨前肌及其深面的长伸肌。两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及伴行的腓深神经经过。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胫骨后肌[2]。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7]。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经过并分布[7]。

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深层正当腓深神经;并有胫前动、静脉通过[3]。

12 上巨虚的功效与作用

上巨虚有调和肠胃,通经活络的作用。

上巨虚有通肠化滞,理脾和胃,疏经调气的作用[2]。

上巨虚为足阳明胃经穴,又为大肠腑之下合穴,《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合治内腑”,故上巨虚主要用于胃肠病的治疗,是治疗肠道疾病的主穴。局部也可用于偏瘫及下肢病证。[8]

上巨虚为大肠之合穴,四肢关节气血濡养所经之处,邪气不得留止。如淤滞不通生病时,刺之可治。有调理肠道、疏络利湿之功。[4]

13 主治病症

上巨虚主治腹痛,腹胀,肠中切痛,肠鸣,泄泻,脐腹疼痛,胃肠炎,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饮食不化,胃脘痛,食欲不振,便秘,肠痈,胸胁支满,中风偏瘫,脚气,下肢痿痹,膝胫酸痛,咳逆气喘,小便黄赤,偏枯不遂,脚胫酸痛,下肢水肿,痿痹等。

上巨虚主治腹痛、腹胀、痢疾、便秘、肠痈、中风瘫痪、脚气,下肢痿痹[7]。

上巨虚主治肠、胃及下肢等疾患:如肠鸣泄泻、脐腹疼痛、饮食不化、胸胁支满、咳逆气喘、小便黄赤、偏枯不遂、脚胫酸痛等[2]。

现代又多用上巨虚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等[2]。

上巨虚主治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脚气,膝胫酸痛,下肢痿痹;以及阑尾炎,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3]。

上巨虚主治肠痈,肠中切痛,肠鸣,腹胀,泄泻,便秘,痢疾,挟脐腹痛;胃脘痛,食欲不振;中风偏瘫,下肢水肿,痿痹,脚气[8]。

消化系统疾病:阑尾炎,胃肠炎,泄泻,痢疾,疝气,便秘,消化不良;

运动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后遗症,下肢麻痹或痉挛,膝关节肿痛。

14 配伍

上巨虚配天枢、曲池,治菌痢[8]。

上巨虚配支沟、大肠俞,治便秘[8]。

上巨虚配天枢、中脘,治急性腹痛[8]。

上巨虚配天枢、内关、曲池、公孙,治痢疾、腹胀、腹痛[8]。

15 刺灸法 151 刺法

一般直刺08~12寸[2]。

直刺1~15寸[3][7]。

直刺1~2寸,局部有酸胀感,针尖略向下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行至足;针尖略向上斜刺,其针感沿本经循膝股至腹部[8]。

取上巨虚穴须足跟稍扬,足翘则本穴弛张,乃可进针。凡取腧穴,均须先使孔窍开,乃刺之。[4]

1直刺05~12寸,局部酸胀;

2针尖略向上斜刺,针感沿胃经循膝股走至腹部。少数可上行至上腹部及胸部;

3略向下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走至足跗、足趾部;

4理气止痛可用龙虎交战;

5消肿利水可用子午捣臼法。

注意:上巨虚穴不能针刺过深,以免造成内出血、皮下血肿[8]。

152 灸法

可灸[2][8][7]。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亦可采用药物天灸。

16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针灸甲乙经》:风水膝肿,巨虚上廉主之。胸胁支满,恶闻人声与木音,巨虚上廉主之。大肠有热,肠鸣,腹满,挟脐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巨虚上廉主之。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小便黄,肠鸣相逐,上廉主之。狂妄走善欠,巨虚上廉主之。飧泄,大肠痛,巨虚上廉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脚气初得脚弱,骨髓冷疼痛,小便难黄。

《备急千金要方》:骨髓冷疼,灸上廉七十壮。风水,灸上廉随年壮。

《针灸大成》:主脏气不足,偏风脚气,腰腿手足不仁,脚胫酸痛屈伸难,不能久立,风水膝肿,骨髓冷疼,大肠冷,食不化,飧泄,劳瘵,挟脐腹两胁痛,肠中切痛雷鸣,气上冲胸,喘息不能行,不能久立,伤寒胃中热。

17 研究进展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临床上应用针刺上巨虚、天枢等穴,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随着症状的好转,淋巴细胞转化率和E玫瑰花结形成较针前有显著提高,IgG、IgA、IgM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针刺上巨虚可影响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如电针家兔“上巨虚”、“天枢”3次,针后用墨汁定量比色法测定,发现肝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于针后逐步增强,1周左右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2周左右下降至对照水平以下,出现抑制相。对非特异性免疫,如电针家兔“上巨虚”、“天枢”,其血浆杀菌活力增强。针刺上巨虚、天枢,观察对急性菌痢患者的血清总补体含量,结果,针刺第3日较针前有明显增高(P<001),直到针刺第12日,仍有继续增高的趋势。

针刺上巨虚,可使嗜酸性白细胞明显下降,嗜中性白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增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玫瑰花结试验均趋明显提高,另可使血浆杀灭痢疾杆菌的能力明显提高。[2]

针刺上巨虚有抗切口痛和提高腹皮痛阈的作用,可作胃大部切除术的针麻选穴。[2]

增强胃肠蠕动:针刺上巨虚、足三里,均可促进肠蠕动,有报道显示,电针上巨虚、足三里、内关有助于大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的恢复,术后 排气时间明显短于非针刺组。

针刺上巨虚可增强胃与阑尾蠕动,促进阑尾排空[2]。

急性腹泻 穴位注射用水1~2ml(左右穴交替),每日1次,连续3次为1疗程,治疗35例,效果较好。

婴幼儿腹泻 东莨菪堿(每次按0006mg/kg计算,加生理盐水至2ml)双侧穴位注射244例,效果良好。

便秘 配大肠俞,埋线治疗顽固性便秘29例,有较好的效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