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白族住宅壁照上书写的名人题字的问题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关于云南白族住宅壁照上书写的名人题字的问题,第1张

“青莲世家” 是李姓 (李白于四川江由青莲乡长大)

“清白传家” 是杨姓 (汉代名臣杨震“清白传家”,通俗一点的说法是因为杨树剥皮后就露有清白的树心,杨姓人家借此表达他们洁身自好的美德)

“百忍家风” 是张姓 (来源于唐代张公)我也见过只用一个忍字表现张姓的

上面这些是我可以确定的,不同地方可能有些出入,但我也听长辈说过紫气东来属于李姓(出处是西汉刘向<<列仙传>>中记载老子李耳西出函谷关是,关尹喜望见紫气东来由此有了"紫气东来"的说法),这点和网页上的有冲突。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你可以参考。想要具体的只能查找大理有关建筑方面的书。

照壁题字 讲究内容,一般为一句四字,诗情画意浓厚。题字内容并随户 主的声望和姓氏而有区别,如仕宦人家多题书“科甲联芳”。 “世人书香”等,赵姓一般题书“琴鹤家风”,杨姓题书‘情由 传家”,张姓题书“张公百忍”,李姓题书“青莲遗风”,王姓 题书“三槐及第”,何姓题书“水部家声”,董姓题书“南诏宰 辅”等等。有的人家根据照壁方位题字,如院落之东的照壁题 书“紫气东来”,南边的照壁题书“彩云南现”,背山靠海者题 书“苍洱毓秀”等。照壁前面还有花台陪衬,花台多用彩花大 理石或雕砖砌成,内栽花木,旁边台栏上还放置各种盆花、盆景,各种花卉因季节交相开放,香气袭人,环境优美

大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距昆明338公里,北接丽江市,南靠普洱、临沧市,西连保山市、怒江州,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驻下关。大理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洱海、苍山、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喜洲古镇等。在游览洱海的同时,16年5月26日还去了大理古城、喜洲古镇和崇圣寺三塔。

大理古城,位于滇西,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修筑羊苴咩城,为其新都。之后郑氏的“太长和国”,赵氏的“大天兴国”,杨氏的“大义宁国”以及段氏的“大理国”,都以羊苴咩城为都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将沐英攻下大理后,在羊苴咩城基础上修建今大理古城。

同一家店铺,男女店员临街献艺。

古城驻军某部门前的解放军战士塑像,基座上的四个字是“和平卫士”,对面是总统兵马大元帅府(现大理博物馆)。

总统兵马大元帅府,位于大理城内复兴路南段,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为云南提督府。清咸丰六年(1856年),滇西各族人民反清起义军攻下大理并建立政权,推举起义军首领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遂改提督府为元帅府,并仿皇城建筑格式进行了扩建,使其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杜文秀还撰写了楹联悬挂于大殿“天生英雄扭转中原世界;地出豪杰戳破胡儿乾坤”。帅府四周筑有高墙,设城垛,皆砖石砌就,故有“小紫金城”之称。16年后,起义失败,建筑大部被折迁,1987年,按史料恢复了部分建筑并改为大理市博物馆。

五华楼,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唐大中十年(856年),是南诏王以及后来的大理王会客宴朋的地方。高五层,可容万人站立。历史上,五华楼曾几毁几建。明洪武年间,在易址重修大理古城时,将城中的钟鼓楼改称五华楼,但其规模格局已远远不如南诏时期的五华楼。清代修葺过,现在的五华楼是1998年重建的,高20多米、四层,楼内供奉观音、孔子、关公、南诏王和大理王五尊磁塑像。

街心莲花池畔的十二柱重檐方亭

登上五华楼古城景色尽收眼底。

前方远处的城门是古城北门三塔门,又称安远门。

远处的崇圣寺三塔清晰可辨。

苍山方向

洱海方向

大理古城的城池布局为棋盘式,南北城门相互对称,而东西城门相错,城市的中心偏西,南北轴线不居中,形成了西重东轻的城市布局。南北有三条街,东西有六条街,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古城有四道城门,即:东门洱海门(又称通海门),南门双鹤门(又称承恩门),西门苍山门,北门三塔门(又称安远门)。

古戏台,楹联:百首民歌赞美风花雪月;一台好戏连接南北东西。

走出古城回头看到南门城楼上的匾额“文献名邦”,这四个大字是清康熙四十一年云南提督所题并书,意寓大理自古文化内涵积淀深厚,是人文荟萃之地。

喜洲古镇

喜洲,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名镇,位于大理古城北面16公里处,西倚苍山,东临洱海,是大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唐时,南诏王筑宫殿于此,时称大厘城。喜洲,自古以来就是洱海西岸白族政治、经济、文化集中的重镇,有悠久的经商历史,是白族工商业发展的摇篮,重点侨乡之一,**《五朵金花》的故乡。全镇共有明、清、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上百院白族民居建筑。

古镇的方亭长廊,花坛上标有“白族第一镇”。

喜洲白族民居,代表了大理白族民居的风格,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青瓦飞檐,粉墙画壁,独具一格。

魁阁,喜洲古镇的西大门,称正义门。门楼上应是供奉着魁星的。喜洲为白族聚集地,人们多以经商为主业,但也是“儒商并重”,对子弟的教育毫不放松,喜洲商业、文化艺术的繁荣应是源于此。

镇中的戏台,现在为喜洲镇文化站所在地。

古镇入口处有两棵枝繁叶茂的大青树(高山榕树),白族人认为大青树是一个村庄兴的象征,因此称其为“风水树”。这两棵大树上栖息着成群的白鹭,不时飞起,成镇上一景。

在古镇上随处可见的粉墙画壁

正值镇上学生放学

小巷门洞上方的“百忍家风”匾额,右边镶“书香四溢”,左边嵌“文房世宝”砖雕。巷子深处的粉墙上写着忍、让、福等大字,字的下方均有解释。忍: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一忍最高。让:退一步天空海阔,让三分心平气和。福字,康熙皇帝体,为天下第一福。

走进古镇四方街,首先见到的便是这座建于明代的石牌坊,坊上匾额“题名坊”。坊上刻有出自喜洲的进士、举人名单及喜洲著名商号和近现代名人名单。坊联为:题开汉代叶榆县;名拓南诏史睑城。史睑,又称大厘城,即今喜洲。睑,南诏白蛮语,意为州。

“题名坊”背面匾额“后励前光”,坊联:苍山含笑迎宾客,洱海飞帆庄画图。

四方街上还立有一座翰林坊,是为旌表喜洲人杨士云而立。杨士云,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后转给事中。后来他辞官回故里隐居,除每日侍候母亲外,便在他的“七尺书楼”著书立说。

古镇上的旅游驴车

在老房子窗前拍婚纱照的情侣

九坛神庙,因集中供奉了九位本主而得名。本主,为白族地区供奉的村社之神,被认为是保护本境之主、本境最高贵的保护神。本主神很多是神话、传说、历史中的著名人物。有大理白族“三百六十村,村村有本主”之说。

在古镇外稻田里劳作的村民们

虽然破旧待修,但挑檐飞角,青瓦粉墙的特色依旧引人注目。

售卖的都是带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

德馨坊,立于学校门前的石坊。正中匾额:德馨坊;左右匾额:凤鸣龙湖、五台岚津。

崇圣寺

崇圣寺,东对洱海,西靠苍山,位于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素以寺中三塔闻名于世。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经历代扩建,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鼎盛,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享“佛都”的美誉,为南诏、大理国时期著名的皇家寺院。清咸丰年间烧毁,仅余三塔。1978年对三塔全面维修。2002年起,按主次三轴线,八台九进十一个层次进行规划建设,各大殿陆续得以重建。2005年全部落成,2006年7月举行了开光大典。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崇圣寺三塔景区的蛮王礼佛图石雕照壁

景区前的“不二法门”牌楼

立于崇圣寺大门前方广场上的69米双面大鹏金翅鸟雕塑,是以三塔出土文物金翅鸟为蓝本创作而成。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景区入口

沿石阶梯道拍摄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唐,当时先建了16层的方形密檐式砖塔“千寻塔”,高6913米。北宋大理国时期又建了南、北八角形的10级砖塔,均高43米。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崇圣寺是三塔建设在先,规模弘大的崇圣寺建于其后。

崇圣寺三塔中最高的千寻塔,当地人称“文笔塔”,建于唐文宗开成元年,南诏丰佑年间(836年)。

三塔中的两座小塔位于中间主塔之西,与主塔等距70米,南北对峙,相距97米,两塔形制一样,均10层,高424米,为八角密檐式空心砖塔。

崇圣寺三塔,又称“大理三塔”,是大理的象征。从水潭处拍摄三塔,更能拍出三塔的雄姿和清晰的倒影。清代杨炳锃有《三塔倒影》诗:佛都胜概肇中堂,三塔嶙嶙自放光。苍麓湖蟠显倒影,此中幻相说空王。”

南诏建极大钟钟楼。大钟,初铸于南诏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故名南诏建极大钟,为崇圣寺五大重器之一,与三塔同为镇寺之宝。徐霞客《滇游日记》中记载:“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惜毁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的战乱。1997年重铸,钟高386米,口径2138米,重16295吨。

大雄宝殿,仿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建造,重檐九开间,总高26米,殿阔517米,中供奉有华严三圣,即如来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观音殿,属于仿明代建筑,重檐五开间,正中供奉有十一面观音像,十一面观音是观音的一个化身。

转经筒和金刚杵,均五组,位于观音殿前方。转经筒居左,金刚杵在右,最大的金刚杵长6米、直径1米。

崇圣寺山门。崇圣寺作为南诏国、大理国的皇家寺院,曾是大理历史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声誉最高的一所古寺,是大理佛教密宗大阿吒力教的中心,大理国二十二代国王中,曾有九位大理国王逊位后在此出家修行。

站在景区平台上远眺来时经过的不二法门、大理城区、洱海和苍山。

重建的崇圣寺,主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护法殿、弥勒殿、十一面观音殿、大雄宝殿、阿嵯耶观音阁、山海大观石牌坊、望海楼。中轴线两旁和次轴线上建有法物流通处、方丈堂、客堂、斋堂、罗汉堂、千佛廓、祖师殿、佛教研究院。由于行程计划的限定,仅游览了三塔和部分殿堂…

研究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历史要看什么书关于南诏大理的古书有哪些 关于云南的南诏和大理国,历史上有很多记载。 在《新唐书·两爨蛮传》中,就记载着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地区,多民族共同杂居的情景:“群蛮种类,多不可记”。在里面就有关于南诏的详细记载。 南诏是乌蛮为国王,]白蛮大姓为辅佐,集合境内各族(包括汉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要统一政权,自然要削弱豪酋的分散割据势力;集合各族共同立国,自然要废除羁縻状态;抵御唐与吐蕃两个强邻,自然要提高本国的经济与文化。经南诏以及大理前后五百余年的统治,国境内原来的落后面貌,有很大改变,经济和文化,一般地提高到汉族的水平。有些族虽然还保持所谓“故俗”,与南诏立国以前相比,数量却不是那么多,水平也多少有些提高了。研究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历史要看什么书关于南诏大理的古书有哪些(商都文化频道配图)

云南画报新媒体中心发布

宾川盘古村

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刻汇集于此

文图/大狗熊

盘古村隶属于云南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位于宾川县东北部,距县城50多公里。是一个物华天宝、古迹众多、山清水秀、物产丰富、风情浓郁、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千年古镇,素有“翰墨之地”、“文墨之乡”的美誉。

盘古村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保存下来的古迹很多,最著名的就是杨氏宗祠和观音寺等。而这些都与盘古村走出去的一位大人物杨如轩有关。

杨如轩,云南宾川县平川镇盘古村人,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毕业,国民党中将。

杨氏宗祠独特的照壁

百岁亭

1929年,一位母亲百岁寿诞,使得民国时期的军政要员、学界泰斗、书坛名家、社会名流的目光一齐聚焦平川,她改写了平川的历史。那年,杨如轩的母亲百岁寿跻期颐,国民政府特准建坊褒扬人瑞而建盖了纪念建筑――杨氏宗祠。宗祠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380余平方米,由大照壁、八角攒顶的阁式百岁亭、单檐歇山过厅、东西厢房、庭院、祠堂等几部分组,整座建筑布局宏伟,工艺精湛。祠前大照壁长22米,高12米,瓦盖双层出角,正中开品字形三大孔,按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说法,照壁是不能开洞的,除非出过“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这三个洞,彰显了杨家出过“捍蔽如盾、防守如城”的大将军,所以不惧一切邪祟。

这些名人题刻主要集中在祠堂前院的百岁亭。按传统的祠堂建筑形制,祠内多有碑亭,杨氏宗祠的碑亭为八角攒尖顶亭阁石构建筑。亭盖用8根长335米、宽2727厘米的石柱支撑,总高约4米,石柱下置抱鼓石,雕有精美的狮形图案。阁门镌刻“百岁亭”三字。亭心为方形柱体,刻有袁嘉谷撰写的《百岁亭记》及陈曾寿、伊立勋、李宣龚、王有兰撰写的碑文。亭盖下的石梁、石柱刻袁嘉谷、任可澄、吴良桐、李根源、陈荣昌、吴绍等人题写的匾联。亭的基座为须弥座,三面均有蒙文、藏文、梵文题刻,附有陈荣昌的识跋。整座百岁亭方正端严,用材巨大,榫卯相扣,垒砌坚固,工艺精湛;碑文刻石系题写者亲笔书写,书法艺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是杨氏宗祠的文化精华所在。其众多的名人题刻,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云南近现代历史的风云变幻,见证了云南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蒋中正题字“懿德遐龄”

蒋中正题联“绕膝毓英才国式母仪八龙并美高阳里,期颐臻上寿坊题人瑞万年长配点苍山。”

蔡元培题字“神州人瑞”

西藏诺那呼图克图题字

云南名士陈荣昌题字

于右任题字

于右任题字“寿泉”

马福祥题字

杨氏宗祠集民国要人蒋中正、国民政府各部院长以及海内名流题书的匾、联、序、记、跋、诗歌、碑文计120余通,汇汉、满、蒙、藏、回五族文字于一堂,目前还有50余件保存完整。祠堂前东西两侧镶嵌着的章炳麟、郑孝胥题书的匾,过厅及走道内有于右任撰写的“夫人百岁纪念碑”以及陈荣昌、吴佩孚、马福祥、周达题书的碑刻;过厅大门上端,蔡元培、章炳麟题书匾额石刻和内外蒙古陀罗尼、洗里上师题书的蒙古文石刻,以及百岁亭的亭心、柱、梁并亭基上胡汉民、林森、任可澄、周钟岳、李根源、袁嘉谷、谭泽、朱培德、马聪、金汉鼎、布青阳、吴良桐、易大厂、伊立勋、李宣龚、王有兰、陈昌寿、丁怀谨、吴绍嶙、陈钦湖、西藏大法高僧诺那呼图克图等题书的诗歌、匾额、对联、碑文,并有藏文石刻,袁嘉谷、张鑫、杨如轩、黄葆戊撰书的“百岁亭记”和“杨氏先庙碑记”等一大批政界、军界要人和海内外文化名流题写的碑刻、匾额、楹联、词章等。杨氏宗祠成为“云南省迄今民国时期名人题刻保存最多、最集中、最为完好的一处近现代史迹”,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平川观音寺也是这里的著名景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杨如轩与平川本地乡绅维修扩建。

关注云南小村子

看神秘古老村落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大理曾有着显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汉之际,大理是“蜀·身毒国道”(从四川成都,经云南大理、保山进入缅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经之地,这条通道,对促进大理地区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中国和东南亚诸国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泛分布在以洱海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围。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种植水稻,驯养家畜,从事采集、渔猎,创造了大理地区的远古文明。汉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5年),汉王朝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4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了汉王朝版图。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属永昌郡,蜀汉时期分属永昌、云南2郡;晋朝时分属宁州的永昌、云南2郡,刘宋王朝时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南齐时期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永昌郡;隋代属昆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洱海地区置有“八州十七县”,麟德元年(664年),改属姚州都督府。8世纪30年代,洱海地区“六诏”中的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了大长和国,南诏亡。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又先后建立了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通海节度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南宋宝元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军灭大理国,建立云南行省。南诏、大理国历唐、宋两朝,达500余年,使云南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统一体,奠定了祖国的西南边疆,推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元代,云南政治中心东移昆明,元朝在大理地区设立了上下二万户府。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设路、府、州、县,大理地区分属大理路、鹤庆路、威楚路和云龙甸军民府。明代,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代,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隶厅。1913年,大理地区属滇西道。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省、县两级制,大理地区设祥云、弥渡、宾川、凤仪、蒙化、大理、永平、云龙、漾濞、邓川、洱源、剑川、鹤庆13县。40年代后期,云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鹤庆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2月1日,大理专员公署建立,辖下关、大理、凤仪、邓川、宾川、祥云、弥渡、蒙化、云县、缅宁、顺宁(凤庆)、永平、漾濞、云龙、洱源15县市。1956年,云县、缅宁、顺宁3县划归临沧专区,丽江专区的鹤庆、剑川2县划归大理专区。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定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辖1市11县,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区设叶榆县,直至南北朝叶榆县的建制一直未变。唐初,洱海地区“六诏”中的蒙舍诏势力渐强,在唐朝支持下,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国都城由巍山迁至太和城(今大理苍山太和村附近),此后又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带)。南诏与以后建立的三个王朝及大理国都城均定都于羊苴咩城。从公元8至13世纪的唐宋五百多年间(即从公元738年南诏国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国覆灭),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国灭亡后,仍然将云南政治中心设于大理。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云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迁至昆明,但大理仍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袭至今。

1 关于大理诗句

关于大理诗句 1 关于大理的诗词

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在诸多风景名胜之中,以风、花、雪、月四景最为著名和引人入胜。

关于风、花、雪、月四景,千百年来,在当地白族人民中世世代代传诵着一首谜语诗,使大理老少都熟识风、花、雪、月四景。

诗曰:

虫入凤窝不见鸟(风),

七人头上长青草(花);

细雨下在横山上(雪),

半个朋友不见了(月)。

1962年1月,著名作家曹靖华游过大理之后,对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感慨万千,赋留风花雪月诗一首:

“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诗立意新,对仗工整,点出了风花雪月四景及其联系,让人玩味无穷。

2 描写大理的古诗词

描写大理的诗句:

《忆游云南》

作者:碧野孤鸿

古木成阴芳草鲜,相携同看水中天。

浮香玉露应犹在,北望苍茫又一年。

《云南风光》

作者:黄山峰

大理风光好,白族巧筑鲜。

三坊一照壁,五井四合天。

洱海苍山秀,蝴蝶圣地缘。

人间有胜景,最美在云南。

《云南曲》

作者:刘湾(唐代)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四明山诗·云南》

作者:陆龟蒙(唐代)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差手自携。

《送云南上人》

作者:释行海(宋代)

雁云蛩雨异乡秋,闻道君家水石幽。

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

注:唐诗三百首

《云南即事》

作者:楼琏(明代)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

摩岁中山标积雪,纳夷流水带金沙。

翠蛙鸣入云中树,白雉飞穿洞口花。

独有江南征戍客,寻常清梦苦思家。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南》

作者:皮日休(唐代)

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墟里生红药,人家发白泉。

儿童皆似古,婚嫁尽如仙。共作真官户,无由税石田。

3 有关大理的诗句有哪些

1 虫入凤窝不见鸟(风),

七人头上长青草(花);

细雨下在横山上(雪),

半个朋友不见了(月)。------大理四景-风花雪月

2 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3 古木成阴芳草鲜,相携同看水中天。

浮香玉露应犹在,北望苍茫又一年。------1962年1月,著名作家曹靖华

4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云南曲》刘湾

5 大理风光好,白族巧筑鲜。

三坊一照壁,五井四合天。

洱海苍山秀,蝴蝶圣地缘。

人间有胜景,最美在云南。-------《云南风光》黄山峰

诗句,读作:shī jù 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

4 描写大理的好句

一关于苍山1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2千秋岁月,苍山下,演出几多荡气回肠历史剧;一代风流,洱海边,谱就无数惊天动地英雄诗3飞来碧落千年雪;点破苍山六月寒4把一泓清水倒映十余点苍雪,生出万千景象;将三月柳丝拂开几片望夫云,流传几许情殇二关于崇圣大叩大鸣,小叩小鸣,普觉梦中之梦;一声一佛,千声千佛,遥闻天外有天三关于蝴蝶泉1蝴蝶舞翩跹,为万紫千红飞去飞来,前生疑是庄周化;青山留胜迹,有层峦迭嶂宜晴宜雨,此地重吟道韫诗2云弄古幽泉,凭玉镜涵晶,坐凉亭飞阁,品醇酒香茗,蝶树银花疑晓梦;龙关开视野,枕花屏叠翠,面碧洱海舟,听民歌白调,诗囊画箧快平生暂时这么多吧。

5 关于大理的诗句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韦小宝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建宁公主、曾柔、苏荃、双儿、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6 关于大理的句子

1、天下风花雪月,人间魅力大理!

2、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

3、养生宜居地,名流隐世桃花源!美景如画。

4、青山绿水见纵马高歌 云淡风轻,天高海蓝 苍山如屏叠翠,洱海如镜如琴 依旧弹奏着那一曲{高山流水,寺古松森。 渔船 古松 古街 古城 纵马高歌在千年不变的如画风景里 身置仙境 心止于此 夫复何求

5、柔软时光里的风花雪月,天龙八部中的逍遥江湖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关于风花雪月的梦,在大理的柔嫩时光里,每个人都能像段王爷一 样的风流洒脱,也许你是段誉,也许你身边也有王语嫣,你有你的江湖,让一生中所有闲 暇的时间都逍遥在那些风花雪月的传说里。

6、悠闲慢生活,岁月轻逝人不老。 阳光很暖 空气很鲜 水很甜

7、有人说大理的阳光很营养,也有人说大理的阳光像很轻很柔的蚕丝被,我说大理的阳光是一种奢侈品。这里的空气很鲜,清新得沁人肺腑,略带一种绝世的淡淡的怡香,有人说大理水清冽爽口,适合品茗,我想尝到了一种让人全身弥漫幸福的甜美,难怪很多人喝一口水就能开心的笑上半天。

8、这是一片充满传说和神奇的土地,人们总是活在那些千百年来耳熟能详的故事里,他们应该不会老去,也不会死去,因为生命在这里就是一卷传奇,和那些深爱大理的神仙一样,会活在后人们的谈笑里,延续关于大理的传说!

9、大理三月街: 千年一街 千年一梦 从观音大士降妖除魔开始,每年农历三月十四,三月街如期迎来热闹的集市,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从不间断,仿佛观音从未离开,仿佛一切就在昨天。三月街的存在是一个梦,是一份感怀。生活在大理的每一天,我心都经历千年的穿越,每过一天,仿佛多活一千年。

10、大理火把节: 火把节是这里特有的节日,彝族过节是为了 他们的先祖,而民间广泛流传的白族火把节起源是“火烧松明楼”的故事。相传在唐代,大理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企图吞并 其他五诏。六月二十四这天,皮逻阁诱召各诏首领到松明楼喝酒,纵火将他们烧死。之后皮逻阁见柏节诏王的夫人貌美聪慧,便逼她为妾。柏节夫人假意答应,但回去将丈夫掩埋后,率众与围城的南诏兵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与六月二十五日投海而死。白族节为了缅怀柏节夫人的刚烈与贞洁,此风俗从南诏时期沿袭至今!

11、奇风异俗 从远古传来的沁灵睐晚 不同的村落有不同的本土崇拜,大多数白族白族本主庙里塑有大黑天神金身。相传三月初三,玉皇大帝得知几位大仙私逃人间,不禁大怒。他来到南天门向下看,人间一派春光胜过天宫。他命令一名侍者带着瘟药下凡,去毁掉人间。侍者驾云来到云南上空,正值三更半夜。他打开瘟药瓶,心里左右为难:撒下去吧,他不忍心毁掉这美好的人间,不撒下去吧,违背玉帝圣旨要上断头台。他正举棋不定,忽听得雄鸡高叫,白家人笑声明朗。这生命的声音牵动他的心。他决心牺牲自己拯救下方生灵,便把瘟药全喝道自己的肚里,立刻全脸发黑,浑身发肿,从天上掉到地下。白族人民把他尊为“大黑天神”!

12、尝不尽的民间美食,数不清的风味小吃。 从喜洲粑粑到巍山扒肉饵丝,从诺邓火腿到永平黄焖鸡,从风味土八碗到密祉豆腐宴,古城的烤乳扇,烤饵块,凉鸡米线,炝螺丝,豆鼓,油鸡枞,南涧的油粉,凤仪的生皮和涮菜,洱源的雕梅,话梅等果脯,鹤庆的猪肝炸,弥渡卷蹄,酸腌菜,子母辣等上千种大理国宫廷美食,足以让人花一辈子的时间,去慢慢品尝。多数人穷一生的时间,都没能将这里的所有美味尝个遍。

13、大理—梦开始的地方,心安歇的家园! 这里没有沙尘暴,这里只有艳阳天! 这里是人间最适合居住的地方,聚天地之灵气,兴万物之蓬发! 所以,来大理置业吧,坐拥苍洱,悠品人生。 我有一所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每天清晨和苍山洱海一起醒来,健康活过一百岁!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

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境内以蝴蝶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

潘正伟,笔名大理潘正伟,籍贯云南祥云,当代中国著名现实主义伟大诗人,70后,199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大理市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网络作家分会理事,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理事,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会员,云南省教育后勤协会会员,2008年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得稿费95元人民币,现居大理古城。

《大理文艺》首席主稿人,《西南文学选刊》特约撰稿人,作品众多,创作了当代中国最悠闲、最释怀的作品《南诏重游》,创作了当代中国藏头诗巅峰之作《王者之音》,创作了当代中国最悲愁的诗作《千秋余愁》;代表作品《永平霁虹桥怀古》与北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并称为“古今惊涛骇浪四大名作”。“人生终极非名利,千年流芳唯正气”是诗人毕生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前些年主要作品:

《那年梨花开满枝头时 》、《践行无涯》、《博南古道踏寻》、《幽径寻香》、《古街叹息》、《遇友唯欢》、《水映残月》、《四十之惑》、《踏寻状元足迹》、《故地新貌》、《无为将军千秋吟》、《情驻东庄》、《岁月无声》、《故土离愁》、《翠湖之恋》、《逼上梁山》、《洱海游记》、《匆匆那年》、《致离别》、《风中杨柳》、《西湖泛舟》、《异乡问寻》、《执着人生》、《杯酒解愁》、《千秋余愁》、《知音万岁》、《故土当年》、《江湖永在》、《乡关回眸》、《伤心的人民路》、《取舍人生》、《王勃之歾》、《赠东庄兄弟》、《人生世界》、《夜行》、《无聊火车》、《另类丰碑》、《中秋思绪》、《巅峰人生》、《伊人难忘》、《初上井冈山》、《大理无为寺吟颂》、《风华岁月》、《找寻那些逝去的幸福》等。

近年来主要作品:《初心寻觅》、《人生的转变》、《滴水归途》、《龙龛古渡游记》、《古城印象》、《苍洱礼赞》、《庚子六一忆童年》、《生如夏花》、《庚子年再进永平东庄》、《沉默是金》,《净土找寻》、《洱海往事》、《真爱永恒》、《滴血盆景》、《蚍蜉撼树》、《人做事》、《人说话》、《悠悠筇竹林》、《寻梦樱花谷》、《流金岁月》、《屠夫状元》、《南诏重游》、《又是稻花飘香季》、《霸王别姬》、《故乡情浓》、《悠悠乡愁》、《重回丁字坡》、《初心无悔》、《乡关恋恋》、《毕业季畅怀》、《问心有愧》、《奈何人生》、《九鼎山回眸》、《不忘初心》、《花样年华》、《情迷花开时》、《似水流年》、《李煜之恨》、《陋石命运》、《一路前行》、《永平霁虹桥怀古》、《故土情牵》、《大理潘正伟祭屈原》、《游巍山古城》、《雁儿北归时》、《博达天下》、《滇皂荚之爱》、《诗人的先知》、《苍山动容》、《古栈醉影》、《山河灿烂》、《文学青春》、《乡关旧梦》、《和平记忆》、《高考江湖》、《一切随风》、《底线守候》、《忆东庄村脱贫攻坚》、《己亥春节感怀》、《故地缘聚》、《梦里依稀》、《沧海横流》、《双廊赏荷》、《悠悠同窗》、《春节记忆》、《桃花岛游记》、《那年那月那西湖》、《花月之幸》、《痴狂诗人》、《残阳断桥》等。

大理潘正伟十大名句赏析

大理诗人潘正伟创作了众多的作品,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善于把情融入事、融入境,以其丰富的感情、曲折的人生经历、百折不挠的心态、细腻的笔端,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文学世界。

潘正伟的作品,为中华文学的绚丽多姿增添了一朵灵动的浪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朵浪花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必将大放光彩,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古以来,在文学领域里,一个诗人作家终其一生,能够为人们留下一两句独具匠心的话语,那便是一生荣幸了,便可成为千秋奇谈,便可流芳百世,而大理潘正伟别具一格创作了那么多清新怡人、横贯古今的宏伟诗篇,不能不说是当今的一个奇迹。

我们说了,大理潘正伟作品丰富,题材广泛,立意高远,名句众多,几乎潘正伟的每一部作品里都能找出几句名言警句,都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因此,要从潘正伟作品里选出十大名句来说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但既然要选,编者也就勉为其难,以编者的水平及能力理解进行选择,欢迎读者朋友们也能加入选择队伍,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NO10

“平凡世界多辛酸,幸福路遥隔重山。”

——《路遥记忆》

注解:

一个人,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迈向幸福的道路可能会更加漫长,但只要有坚守,总有一天会找到人生的真谛。

NO9

“重回佳人寻觅处,物是人非泪朦胧。”

——《匆匆那年》

注解:

回到当年追梦的地方,已经是时过境迁,心已不是当年的心,人也不是当年的人,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NO8

“有心留香香远去, 无意争春春自来。”

——《落花成泥》

注解:

古人云:“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一些事,不必一味强求,上帝为你关了一道门,必定为你另开一扇窗,今天的困难与挫折,也许会成为明天前进的基础与动力。

NO7

“今有几多洒脱者,能为正义把命舍?”

——《大理潘正伟祭屈原》

注解:

古代有屈原为了追求正义而纵身一跳,滔滔汨罗江水至今涛声依旧,屈原的理想、决绝、事迹成为千古奇谈;而今天的人,又有几人能够为了理想信念,挺身而出与坏事坏人作斗争呢?

NO6

“卑劣行径千夫指,浩然正气垂青史。”

——《不忘初心》

注解:

用小人行径的卑鄙手段获得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总有一天要遭到万人指责,会遭到天打雷劈;用光明正大手段获得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这样的成功,会得到人们的祝福与敬意,这样的人,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们铭记于心。

NO5

“俗媚俯首事贵权,愧对祖辈羞为人。”

——《仰望星空》

注解:

一个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初心,哪些要坚守,哪些要放弃,要知道取舍,要学会选择,如果低三下四地活着、卑躬屈膝地活着、违背道义地活着、没有灵魂地活着,那无异于行尸走肉,上对不起天,下对不起地,中间对不起祖宗。

NO4

“生死眨眼一瞬间,碧血丹心献青天。”

——《蚍蜉撼树》

注解:

生有生的价值,死亦有死的意义,圣贤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为正义而生,为正义而死,虽死犹生,千古不朽,与世长存,与天地共荣。

NO3

“回眸一笑泪流归,奈何岁月无情催。”

——《翠湖之恋》

注解:

大理潘正伟读大学时,翠湖是诗人课后饭余常到的一个地方,多年以后,谈及那一段苦涩的求学时光,诗人往往意犹未尽、沉思不已、感叹嘘嘘。每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时候,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停留在昨天是痛苦无助的,只有把不幸与痛苦全部忘记,我们才能轻松快乐地走向明天、拥抱未来。

NO2

“人生起落寻常事, 花开花谢皆是春。”

——《生如夏花》

注解:

人生前行如航行,大海有深有浅,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人生前行如爬坡,坡度有大有小,方向有东有西,有时海阔天空、阳光明媚,有时又前途渺茫、血泪交织,只有看破一切,傲视一切,我们的心灵才能找到安放之处。

NO1

“人生终极非名利,千年流芳唯正气。”

——《永平霁虹桥怀古》

注解:

一个人,奋斗一生,不是为了虚名浮利,虚名浮利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真正为人们记住的、千古流芳的是感天动地的浩然正气。古有文天祥《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有大理潘正伟的“人生终极非名利,千年流芳唯正气。”一古一今,交辉相映,成为中华民族千年来正气正能量世代相传的千古绝唱,是中华儿女人生价值取向的引航明灯。

大理潘正伟代表作品(按要求提供3篇)

第一篇:《千秋余愁》

原创作者 大理潘正伟

凄寒夜不眠,举目望冷月。

四周皆寂静,残月弯如钩。

秋风凉瑟瑟,寒意侵袭人。

感悟千万般,群山遍无语。

岁月逝如梭,愁绪塞满怀。

豪情与壮志,日消复月磨。

道路远曲折,何日能释怀。

一杯浑浊酒,寄解千古愁。

附注:

在人生命运、家国情怀的跌宕起伏中,中国诗人往往以其对局势的独特视角,凝炼出别致的见解,用自身的内心感悟生活的内涵,或以奔放的风格;或以婉约的形式;或以豪迈的姿态;或以悲壮的流露,给世人带来了一个别具魅力的诗的世界。

人们在欣赏诗人的佳作时,往往会以一种仰慕的态度,去赏读作品,常常会被诗人的作品感动,获得启发,达成共识,引起共鸣。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看到诗人在作品创作后面的艰辛与汗水、痛苦与无奈。

在中国,诗人又被称为骚人,骚人最早指的是屈原,但从屈原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称呼的悲壮性,屈原虽忠心耿耿、小心翼翼服侍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其作品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理诗人潘正伟说,屈原是最伟大的诗人,也是最悲壮的诗人。自屈原以后,人们往往把诗人称为骚人,潘正伟认为,其实这是在人们的印象中,诗人往往是穷困落泊、怀才不遇的一个群体,骚人就是爱发牢骚的人,人们大都认为诗人是爱发牢骚的人,所以诗人都是骚人,骚人成了诗人的代名词。

潘正伟认为,人们说诗人是发牢骚的人,这是对诗人的一种狭隘的理解,其实诗人往往是以成就全天下人幸福为己任的先驱者,也正因为诗人们的先知先觉,用喜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独特方式,指引启迪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成为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潘正伟说,不论过去,还是未来,诗人的贡献永远是彪炳史册的,永远是人类历史文明前进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第二篇:《永平霁虹桥怀古》

原创作者 大理潘正伟

兰津古渡大桥头,咆哮江水滚滚流。

万流奔涌相激荡,无风自起惊涛浪。

花开花谢日永恒,秋尽冬去春还来。

人生终极非名利,千年流芳唯正气。

附 注:

永平霁虹桥,位于云南省保山市与大理州永平县交界处的澜沧江上的铁索桥,飞架在悬崖绝壁之上,1986年前霁虹桥是我国最古老的铁索桥。霁虹桥的建造地点是西汉时的兰津古渡口,东汉曾流传“渡博南,越兰津”的歌谣。丝绸之路出现之前的200年,从四川省西昌起,经云南省姚安、下关、保山,进入缅甸、印度等国的“西南丝道”就已形成,永平霁虹桥就是这条古驿道上的咽喉。

霁虹桥西岸绝壁上刻有历代文人墨客经过大桥时被震撼而书写的“西南第一桥”、“悬崖奇渡”、“金齿咽喉”等石刻艺术作品,这些石刻伴随着永平历史的发展而更显沧桑宝贵,是博南古道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到过此桥,明代杨升庵状元途经永平县时,在此写就了名传千古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永平霁虹桥是历代政权开发西南、管理经营西南、确保中央政权在西南政令畅通必经的关隘要道,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桥上曾设有税所和办案机构。在抗日战争期间,大量的抗战物资经过马帮托运,及时地满足了前线的需求,有力地阻止了日军侵略的步伐。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30余架飞机轰炸霁虹桥,因地势险要,古桥毫发无损,日军飞机无功而返。

1986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雨突然而至,苍老的古桥被巨大洪水冲毁。2007年,新桥建成。

2008年,小湾电站建成蓄水,水位高涨,霁虹桥汇聚了历代名家聪明才智的摩崖石刻从此消失在一望无际的江水之下。

第三篇:《翠湖之恋》

原创作者 大理潘正伟

那年春暖花开时,翠湖岸边遇君日。

碧波荡漾意涌动,唱尽青春人生梦。

今朝又逢花开时,游人如织似当日。

回眸一笑泪流归,奈何岁月无情催。

注释:

大理诗人潘正伟读大学时,翠湖是诗人课后饭余常到的一个地方,多年以后,谈及那一段苦涩的求学时光,诗人往往意犹未尽、沉思不已、感叹嘘嘘。

1、张海迪

张海迪自幼失去了自胸部起下半身的知觉,但在这种情况之下,她仍然 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取得了健全人都很难取得的博士学位。她的精神支柱就是保尔·柯察金珍惜生命的伟大精神。另外,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一位仅比我们大一岁的小哥哥。

在自幼得了严重的糖尿病的情况之下,仍然以坚强的意志坚持学习,并且每天自己注射药物。就是在病情加重住进医院时,也坚持学习文化知识,最后,他竟获得了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由此可见,在我们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中,珍惜和爱惜生命的崇高精神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2、法拉第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体质较差,加上工作紧张,用脑过度,身体十分虚弱,多方求治也不见效。后来,一位名医给他进行了检查。医生并没有给他开药,只送了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

法拉第细细品味这句谚语,悟出了其中的奥妙。从此,他经常抽空去看马戏和喜剧。精彩的表演,总是令他开怀大笑。他还到野外和海边渡假,调剂生活,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久而久之,法拉第的身体逐渐地康复了。

3、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一个聋盲人要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

海伦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句子,要反复的练习,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

4、 斯蒂芬·威廉·霍金,剑桥大学物理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在21岁时,霍金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1973年,他考虑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黑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它以最后一刻的爆炸而告终。

5、拜伦

出生于伦敦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拜伦生下来就是跛脚,走路时一瘸一拐的。尽管他母亲费尽心血,带着他四处求医,可他的脚却一直没能治好。

因为残疾,拜伦经常受到同龄小伙伴的欺侮,这给童年的拜伦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有一次,拜伦放学路过一个游泳池,几个同学正在里面游泳,拜伦在旁边看得出神。有个同学喊着:“拜伦,你也下来试试吧,很有意思的。”

另一个同伴讥笑着说:“真是天大的笑话!他能在陆地上行走就不错了。”拜伦气愤地转身跑了,他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学会游泳给他们看看,他们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而且一定会做得更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拜伦天天泡在水中,不停地游。最后,在学校运动会上,拜伦凭着坚强的毅力赢得了游泳冠军。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