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大青龙汤
刘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讲稿
古人竹简刻字不易,行文太简,以致于文字中处处有玄机。此条说“太阳中风”,紧接着讲的却都是伤寒的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古人竹简刻字不易,行文太简,以致于文字中处处有玄机。
此条说“太阳中风”,紧接着讲的却都是伤寒的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这是为什么呢?从后面所出的大青龙汤这个方子里是可以找到答案。大青龙汤这个方子很有意思,它事实上是以治伤寒的麻黄汤为底方,炙甘草加倍,然后又加上了生姜、大枣和生石膏。
倍甘草加姜枣这说明有津液虚。中风证的实质不在于有汗无汗,在于津液虚。但为什么条文中没有出津液虚的证呢?因为开头已经说是“太阳中风”了,也就等于说有津液虚的证,只是略去了。这就是《伤寒论》的行文方式。这种行文方式会让读不惯古书的现代人不知所云,望而生畏。没办法,我们要学医要攻古籍就得习惯这个。
有伤寒麻黄汤证的“不汗出”,又有中风桂枝汤证的津液虚,自然是麻黄汤加姜枣来解表并建中生津液。后面多出了一个证——“烦躁”。烦躁是轻微的里热,没有到真正的热证那种汗出而喘和大烦渴的地步。这是津液虚的烦躁,也是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用所谓上火的方式亢奋起来,加强津液的运行和化生。既然有烦躁,就加了一点生石膏去标热。石膏用得不多,鸡子大,古时候鸡蛋小,应该也就是个几十克而已。
综合来看,此方证其实就是三个方面:表不解,津液虚,有轻微里热。其实我们就算不学大青龙这个方子,熟悉了张仲景的组方规律,自己也可以组出此方来:表不解麻黄汤;津液虚是姜草枣芍,因为要发汗去掉白芍;有微热加生石膏。组出来就是大青龙汤。
这个方子还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麻黄的剂量是六两,也就是90克,而石膏的用量却很轻。因为此时的里热主要是毛孔不开郁在里面了,而不是真的有多热,所以石膏的用量是较轻的,而重用麻黄打开毛孔。
有人评价《伤寒论》的方子活泼灵变且丝丝入扣,从剂量的变化尤其能体现出来。后面说“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如果已经脉微汗出,就不能服用大青龙汤,毕竟大青龙汤是发汗剂,若再发汗的话,势必更亡津液。就会有“厥逆”,就是四肢冰冷,四逆证了;还会有“筋惕肉瞤”,筋脉和肉都会有瞤动不灵活的反应,这也是津液大虚的反应。这就是所谓的逆治了。
大青龙这个方子,除了外感病外,很多头部的疾患都有机会用到它,比如鼻五官疾患、颅内疾患、癫痫羊角风之类神经科疾患,包括治现代医学所谓的“中风”,也就是高血压中风也可以用到。治中风瘫痪的古方的续命汤也是这个方子的变化方,加了一些去瘀血的药而已。这是因为头部疾患常常是因为表不解,湿邪火邪不能出表,上冲于头而造成的。
大青龙的方义就是建中解表,再用生石膏清降头部之邪气。我们中医就是这样整体的看待人体的。所谓千古神方续命汤,懂得了人体的大循环,解释起来也很简单。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病人及带菌者都是传染源,病源随粪、尿、呕吐物等排出体外,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或食物,引起疾病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为多。
一伤寒的诊断:
1流行病学:当地伤寒流行,患者无伤寒病史与伤寒菌苗接触史,有与伤寒患者密切接触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大多为3-4×109/L左右,并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性粒细胞消失为特征。嗜酸性粒细胞随病情好转而逐渐上升。高热时可有轻度蛋白尿;10-20%有黑便或肉眼血便;大便潜血阳性者更多。
△血培养:是本病确诊的依据。第7-10病日血培养阳性率可达90%,第3周降为30-40%,第4周常为阴性。故应在体温上升阶段,抗生素应用前作血培养,要提高阳性率。采血量不应少于5毫升。
△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对已使用抗生素治疗,血培养阴性者尤为适宜。
△粪便培养:在本病任何阶段,均可从粪便中分离到病原菌。第1周时阳性率10-15%,第3-4周时可达80%左右。3%患者粪便排菌可超过1年。
△尿培养:第3-4周培养阳性率较高,约25%。
△免疫学检查:肥达氏反应用于本病诊断已近90年。病后1周出现O、H凝集素,第3-4周时可达90%,其效价随病程而递增,第4-6周达到高峰。约10%患者肥达氏反应始终阴性。应用标准抗原检测,未经免疫者O凝集素≥1:80,H凝集素≥1:160时有诊断价值。病程中应逐周复查,效价依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上升4倍以上才有意义。O凝集素增高提示为沙门氏菌属感染,而H凝集素则可鉴定沙门氏菌组别。预防接种后,H凝集效价明显上升,可持续数年之久,在其他疾病时可出现“回忆反应”。肥达反应的特异性不强,故评价时需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近年来有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抗体,较肥达氏反应特异、敏感和快速。
二伤寒与其他几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1粟粒性结核:长期发热,呈消耗病容,中毒症状显著,与本病表现相似。但该病盗汗及呼吸道症状较突出,脉搏增快,胸片可见大小一致对称均匀分布的结节性病变。抗痨治疗有效。
2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可有发热,全身中毒表现,白细胞总数不高,甚至相对缓脉等酷似伤寒的表现。但该病往往先有胆道、泌尿道或用腹腔内感染等原发病灶。病程中易出现休克、DIC等。白细胞总数虽不高,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培养可检出致病菌。
3病毒感染:热程可长达10-14天以上,白细胞总数不高;一般肝脾不大。肥达反应和细菌培养阴性。病程有自限性。
4何杰金病:热型多样,多汗,有肝脾肿大及淋巴结肿大。但无明显毒血症状,白细胞不高。确认需有淋巴结病理检查为依据。
5布氏杆菌病:长期发热,肝脾肿大,粒细胞正常或低下。有与牧畜(牛、羊、猪)接触或饮用未消毒的乳制品史,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发热(波浪型),常有转移性关节疼痛或肌痛,出汗较多。血或骨髓培养可分离出布氏杆菌,Wright凝集反应可呈阳性。
6恶性网状组织病:本病也可见持续发热、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但病情进展快而凶险,出血与贫血显著。同时骨髓中可见异常增大的网状细胞,胞浆丰富,核染色质细而成网状,多有核仁并有淋巴样、单核样及多核巨细胞等异常类型的恶网细胞。
7斑疹伤寒:也有发热、皮疹、脾肝肿大。但本病发病急骤,体温上升迅速。脉搏也增速,皮疹增多,脱落后有色素沉着。白细胞在正常范围或稍增,中性粒细胞常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外斐氏反应阳性。应用特效抗生素(氯霉素、四环素等)后24-48小时体温即可退至正常。
8流行性出血热:发热短程自退,热渗(肿)并存。皮疹多呈出血性,肾脏损害早而严重,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见异型淋巴细胞与血小板减少。临床呈五期经过。
三现代医学治疗:
1一般护理:
发热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退热后可根据具体情况,由轻度活动到逐步恢复正常生活。随时观察体温、脉搏和血压变化,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卫生,防止褥疮与肺部感染。饮食应给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发热期间,宜用流质或细软无渣饮食,少量多餐。恢复期病人饮食亢进忌吃质坚渣多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诱发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发生。
2药物治疗:
△氯霉素:每日2-3次,每次05克,口服。当体温降达正常后1-2日可减为半量,疗程14-21日。间歇疗法可减少复发率,初用量与上同,当体温降达正常后再用3日,停药5-7日,再用半量约1周,总疗程同上。用药期间应定期(1周)查白细胞计数。
△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每次2片,口服,疗程为2周左右。对磺胺过敏、肝肾功能减退与孕妇患者慎用,后者服本品期间停止哺乳。
△氨苄青霉素:限用于白细胞显著降低(3×109/L以下)或对以上两药治疗无效的伤寒患者。由于本品在淋巴液内浓度很高,且以活性形式自胆道排出,具有肝-肠循环作用,因此对胆囊感染、孕妇和带菌者尤为适宜。分3-4次肌注或静脉滴注,疗程为2-3周。
△呋喃唑酮:复发率较低,对造血系统无明显影响。每日600-800毫克,分4次口服,待体温降至正常后,减半量服用5-7日即可停药。但它退热慢、对胃有 并可能导致末稍神经炎。
△甲砜霉素:为本病次选药物,结构和氯霉素相似,在体外的抗菌效能较氯霉素略弱,对骨髓的毒性不着,常用15-2克/日,分3-4次口服。疗程与氯霉素相同。
四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湿阻卫气型:
症状:恶寒发热,头痛身重,午后热重,胸闷脘痞,面色黄滞,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
方药: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10克,半夏9克,赤茯苓12克,杏仁10克,生薏仁30克,蔻仁10克,猪苓12克,泽泻10克,淡豆豉12克,厚朴12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2湿重于热型:
症状:身热起伏,午后热增,头重身重,困乏纳呆,胸闷脘痞,腹胀便溏,渴不思饮,苔白腻或白腻兼黄,脉濡。
治法:宣气化湿、佐以淡渗。
方药:三仁汤加减。
杏仁12克,蔻仁12克,薏仁15克,半夏10克,厚朴12克,通草10克,滑石20克,竹叶10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3湿热并重型:
症状:发热渐高,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心烦脘痞,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溏而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化湿清热。
方药:连朴饮加减。黄连10克,厚朴、菖蒲各12克,半夏10克,山栀10克,淡豆豉10克,芦根20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4热重于湿型:
症状:身热壮盛,口渴引饮,面赤大汗,气粗,脘痞身重,苔黄微腻,脉象洪大。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白虎汤加减。知母12克,生石膏2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厚朴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5热入营血型:
症状:身热夜甚,心烦,时有谵语或神昏不语,斑疹隐隐,便血,舌绛少苔。
治法:清营泻热,凉血散血。
方药:清营汤加减。水牛角30克,生地黄20克,赤芍15克,黄连10克,山栀子10克,地榆15克,丹皮12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6气虚血脱型:
症状:腹部不适,大便出血,量多,身热骤降,颜面苍白,汗出肢冷,脉象细数。
治法:补气固脱止血。
方药:先服独参汤,后用黄土汤加减。灶心土30克,生地黄20克,白术12克,制附子10克,阿胶12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7气阴两伤,余热未清型:
症状:面色苍白,形体消瘦,神疲懒言,或低热不退,脉细弱,舌质嫩红,苔黄而干或光剥无苔。
治法:益气生津,清解余热。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10克,生石膏、太子参各15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淮山药20克,薏苡仁15克,白扁豆20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五对伤寒的预防:
△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及带菌者。患者停用抗生素后1周,每周作尿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者,方可解除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尤其要注意保护水源,注意饮食消毒,做好粪便、污水、垃圾的管理和处理。
△提高人群免疫力,在本病流行区可进行预防接种。国内常用伤寒、副伤寒甲、乙的三联混合菌苗。成人每周1次,连续3次,分别以05毫升、10毫升、10毫升菌苗作皮下注射。为维持足够的免疫水平,每年应加强注射1次,接种后2-3周,O凝集素效价即上升,维持数月,而H凝集素效价持续较久。预防接种可大大降低发病率。
提醒您:伤寒的诊断及治疗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治肝的时候,《难经》里说:泻南补北,在五行方位对应里面,北方为肾,东方为肝,南方为心,如下图,治疗肝脏的时候,要泻南补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泻心火,补肾水。心为肝之子,肾为肝之母,在针灸上,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依此类推。
现在我们是治肺,泻南补北,从图上可知,那就是泻肾水,补脾土,黄芪本身就是黄的,补气,**入土,土可生金,白术,茯苓能祛湿,脾主湿,白术和茯苓两味药加在一起,可以健胃整脾,白术和苓把湿利到小便排出来,炙甘草调和脾胃。
泻肾水,会用到泽泻12克,茯苓12克,猪苓12克,在泻肾水的同时,还可以加一点补骨脂8克,肾主骨。病人血癌,还要补血,可以加一点熟地8克,在泻肾水的时候,顺便要查一下病人的脚踝上太溪穴,在太溪穴附近找压痛点,如果有压痛,我们就知道病人有肾结石。泻肾的时候,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加滑石12克。
我们看猪苓汤, 猪苓汤 里泽泻,滑石,猪苓,茯苓,阿胶,滑石可以把肾结石打碎掉,结石打碎了,会有棱角,小便排石的时候会很痛,会把尿道划伤而出血,所以要加阿胶,阿胶放进去,不但可以止血,同时还可以把伤口愈合掉,滑石和阿胶放在一起,排出来的石头不但细碎,还不会见血。
泽泻,猪苓,茯苓配在一起的时候,大量的水会从胸腔排下来。肚脐以下排水用猪苓,肚脐到中膈的地方排水用茯苓,上焦一直到下焦的排水用泽泻,我们把上面这些加在一起就是最好治疗肺癌的药方,如果产生阴阳相隔的时候,上热下寒,当阴实出现的时候,病人出现寒热的现象,那个热并不是高烧,而是低烧,阳不入阴的时候,上面很热,下面很冷,这种现象中医就叫阴阳分隔,由于阳不入阴,盗汗的现象很严重。肺很痛的时候,要加紫参,肺很痛的时候,是阴实挡住了,紫参一下去,就可以把阴实打开来。
好了,我们说了一半天,现在 把肺癌的处方 整理一下:黄芪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8克,泽泻12克,猪苓12克,补骨脂8克,滑石12克,阿胶12克,紫参12克。这个药一下去,一个礼拜就能看到效果,西医说是吃肺癌标靶药物要吃一年才知道有不有效,大家想西药能吃吗?吃一年的标靶药物,人可能早就不在了。
那么我们给病人用了药以后,怎么知道病人的肺癌已经好了呢?第一、三到五点可以正常入睡了,第二、肺不痛了,第三、第三椎按压没有压痛了。
三九五、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厥阴证多手足厥逆,“ 呕而发热 ”代表回到少阳了,病在退。
三九六、“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以其人外气怫郁,发其汗,复极汗出者,复与之水,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伤寒应汗解,大吐大下后, 津液一定伤到了,“ 极虚 ”,肠胃已经寒了,又去发汗,肠胃的津液更少了,再去发汗,造成胃肠冷掉,这是产生胃寒的一种情形,还有是每天喝咖啡、每天喝可乐、每天吃黑森林也会造成胃寒。胃里寒时,一喝水就打嗝,用 茯苓四逆汤 。
张仲景没出方子,但是讲的就是茯苓四逆汤,因为胃里而有停水,“ 哕 “就是打嗝,打明就是胃气已绝,没有胃气了,胃没有蠕励了,这时候一喝水下去,水停在胃里面,就会造成打嗝,中医讲的胃气绝就是胃寒,西所以是茯苓四逆汤证,四逆汤加茯苓,把水排掉。
三九七、“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如果在打嗝,肚子又胀满,“ 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看看大小便哪一个不通,前部不利开五苓散,后部不利开承气汤,基本上这种状况都是能治的。如果人已经虚掉了,还是用茯芩四逆汤去救逆,便秘加大黄,小便不利加猪苓、泽泻。
脾肿大用分消汤,肝肿大用补气健中汤,补气健中汤去泽泻加当归、木通、升麻,为补中治湿汤,临床上用在肝癌末期病人,没办法了,给他最后一剂。
补中治湿汤方
人参、白术各4钱,苍术、茯苓、陈皮、麦冬、当归、木通各3钱,黄芩、厚朴各2钱,升麻1钱(嫌药苦去之)
肝癌病人到后期,大小便都没了,最重要的是小便。肝肿大在中焦,都是寒湿,腹满,我们已经知道肝病的人要先去强脾,用甘淡渗利的药: 白术、苍术、茯苓、陈皮 ;气虚掉了加 人参 ;大肠的津液被中焦的寒湿堵到,上不到肺,停水在肝下,肺干掉了,用 麦冬 增润肺的津液;内脏有问题时都会血虚,久病也会虚,用 当归 补血;大便不通又不能用大黄去攻下,用 木通 通利;病人有虚热返上,故“哕”,呕气打嗝,用 黄芩 解宿食毒、 厚朴 宽肠,让肠气往下走。
这个处方下去,如果小便出来就有救,为了增强药力,在原方上加热药: 生附子5钱,生硫磺7钱,均用棉布包 。
行气治湿时,水饮很盛,整个三焦都堵到,很严重,里寒很甚。加热药是希望热药能进入身体的中心,把寒湿化掉。光是行湿的话,可能外面的湿排掉,里面的寒湿还在,所以用生附子强心,从心脏到小肠,生硫磺点命门火,从命门到三焦,一下到全身,气在走时再配合行气治湿的药,便能一搏。
切记 :病人便秘绝不可用大黄芒硝,一用即死,用木通。临床上木通很好用,能把心臓的热遗热到小肠,故当归四逆汤里有木通,木通能通大、小便。
若病人恶心呕吐,重用吴茱萸5钱,用生姜已来不及了,用干姜3钱,忌放甘草。故在排腹水时,忌用甘草、大黄、芒硝,厥阴证忌下。
救回来后,只要中医六大健康指标正常,不要去做西医检查,就算肿瘤还在又如何?与之和平共处不会致命,否则一检查很可能又被吓死。
后记
至此,倪师版《伤寒论》课程学习告一段落,从庚子年一月底开读至今,已近半年的时间。这半年,人间巨变,翻天覆地,然祖先的智慧、倪师的引领,让我面对这场人间灾难时能不畏不怖不惧。
虽然读完了这一课,但也只是初识皮毛而已,然从《针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到《伤寒》,中医的理却是愈加坚信、更加明了,对中医人体生理学的认识也在倪师不厌其烦的重复和深化中了然于胸,正常人的身体运作正是中医辨证的基础,这便是我目前最大的收获了。
感谢中医爱好者们一路的关注和鼓励,待将《伤寒》消化梳理后,再续《金匮》缘!感恩倪师!感恩同行的每个人!
伤寒论第146条辨: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
原文解释外感病六七天,发热,微微怕冷,四肢关节疼痛,微微作呕,胸脘部满闷如物支撑结聚,表症还未解除的,主治用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是一个很有名的处方,我们从这个条辨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照理说,看起来绝对是麻黄汤证没有问题,因为是伤寒,麻黄汤,中风,桂枝汤。
“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有一点想呕吐,胸部有苦满的现象,外证没去,这个时候就是用柴胡桂枝汤,不要用柴胡麻黄汤。
即使是伤寒,七天以后,一进入到经,来不及治疗,失治,病邪跑到少阳里去,出现了少阳症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要使用麻黄了,麻黄已经不适证了。所以,在经方里看不到柴胡麻黄汤,只看到柴胡桂枝汤。
麻黄汤是在皮肤表面上,表邪下陷以后,就在肌肉里面去了,所以,就只能用桂枝汤了。这个时候开麻黄汤已经不对证了,由于是半表半里,所以加了柴胡。
柴胡桂枝汤方:柴胡一两半、 桂枝一两半去皮、 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劈、生姜一两半切。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这是小柴胡汤,桂枝,芍药,大枣,生姜,甘草,这是桂枝汤。把这两个汤合在一起,就是柴胡桂枝汤,全部都是等量。等量的意思就是刚好表邪下陷的时候,走在了中间,一半在太阳,一半在少阳。
用七碗水煮成三碗。
当我们要用麻黄汤时候,一定要确定病在表,表就是完全都在皮肤上面。只要确定病邪不在表上面,一定不要用麻黄。
临床上,不能等病人的病刚刚好一半在太阳一半在少阳。所以,我们会问病人是怕风比较多还是恶心比较多?病人说怕风比较多,你不能说让病人明天后天再来,也就是进入半表半里再来,不需要这样去做。
小柴胡汤是和解的方剂。
当半表半里证的时候,表证也有,一般会重用柴胡,原方是等量,我们会重用柴胡,用到一倍以上。因为柴胡也可以发汗。柴胡本来就是设计在半表半里中间,当一加重柴胡以后,会把桂枝推上去,桂枝柴胡合力去发表汗。
所以,临床上在这个汤剂里面加重柴胡的时候,会比柴胡桂枝各半汤发汗来得多。如果没有加柴胡,大多数是小便利掉。临床上柴胡非常好用,它能通利三焦,是少阳主要的药物。
最好的柴胡是一半长在土里,一半长在外面,这一段是最好的柴胡。
三焦,中医的定义是上焦,中焦,下焦,实际上,三焦通到我们的奇恒之府,包括女子胞,子宫卵巢,脑,骨髓,心包,胆,这些都在内,还有脏腑之间的油网通通是属于三焦。这些都是需要柴胡。
讲经方的时候,都是绝对处方,都是一剂知。柴胡桂枝汤用得很多,七碗水煮成三碗水,第一碗吃进去就好掉一大半了。当然,剂量上我们可以加重,柴胡,桂枝加重一倍也没有关系,柴胡和桂枝都是无毒的中药。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细菌进入消化道,使肠道和肠黏膜淋巴结发生炎症,导致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液。临床上有发冷寒战,头及腰背疼痛,鼻出血,食欲减退,四肢无力,发热等症状。于发病后第二周时病人多出现稽留性高热,中毒症状极为显著。到发病的第三、四周时,容易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如无并发症发生,体温则渐呈弛张热,约一周左右,体温渐趋正常。
在整个治疗期间都应给予隔离,用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或痢特灵等治疗,但在饮食与护理方面亦十分重要,若能注意这一点,就可加快病情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原则]总的原则是,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1.高热量:一般每日供给热量每公斤体重40~60千卡,也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
2.碳水化物:为热量的主要来源,应占总热量的50%以上,每人每日约400~500克。因为糖类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同时,充足的糖类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避免产生代谢性酸中毒。
3.高蛋白质:每公斤体重按1.5~2.0克计算,全日需蛋白质100克左右。因患者持续高热,蛋白质分解加强,引起机体消瘦,在伤寒极期,有的病人每天可减少体重0.5公斤。可选用乳类、蛋类、鲜鱼、新鲜豆制品等。
4.脂肪:在无腹泻的情况下,每日可供给60~70克。宜选用易消化的脂肪,以提高热量及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水分:每日经口摄入液体量应为2500~3000毫升(包括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中的水分),以有利于各种代谢废物和细菌毒素的排出。
6.维生素:供应要充足,以维生素B及C为主,摄入量应远远高于正常人。
7.无机盐:钾、钠等无机盐也应供给充足。
[食疗验方]1茶叶:治伤寒。以100%茶叶煎剂10毫升口服,每日3次,试治伤寒及副伤寒各1例。1例伤寒患者于服药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另1例副伤寒则于服药9天后体温完全正常,其它症状亦随之好转。
2乌梅:治伤寒(肥达氏反应阳性者):酸梅流浸膏曾治愈伤寒患者数十例,有的一星期自觉症状消失,有的两星期退热,也有3~4星期退热的,而且无一例肠出血的或致死的结果。在治疗期间,应多饮流质的营养食物,如鲜菜汤、米汤。
3乌梅膏:治肠伤寒。乌梅洗净,加水炖至熟烂,纱布过滤取汁,用文火熬成膏(每克膏约用梅实30克),成人每次服1克,每日服4次,或用30克梅实加清水1碗煎至半碗,加糖少许1次服,每日服4次。以上法曾治愈肠伤寒3人。
中医·伤寒外感热病·伤寒伤寒(typhoidfever、exogenousfebriledisease)为病名。泛指外感热病。《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故张仲景《伤寒论》以伤寒命名,即为多种外感病的总称。《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感受寒邪的太阳表证·伤寒伤寒指感受寒邪的太阳表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备急千金要方·伤寒》:“王叔和曰:……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分争,荣卫否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发汗则愈。”冬季感寒所致的病证·伤寒伤寒(exogenouscolddiseasecolddamage、typhoidfever)为病证名。《中医药学名词》(2004):伤寒是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统称。《中医药学名词》(2010):伤寒是指感受风寒之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伤寒亦名正伤寒。《伤寒例》:“冬时严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又:“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露雾,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正伤寒指冬令感受寒邪而即发的疾患。《伤寒全生集》卷一:“夫伤寒者,自霜降后至春分前,天令严寒,水冰地冻而成杀厉之气,人触犯之,即时病者,为正伤寒。”《医学心悟》卷二:“霜降以后,天令严寒,感之而即病者,正伤寒也。其症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身体痛。但脉浮紧、无汗为伤寒;脉浮缓、有汗为伤风。寒用麻黄汤,风用桂枝汤。予以加味香苏散代之,随手而愈。”《伤寒大白》称南方无正伤寒,麻黄桂枝仅可用于北方冬月。感受寒邪的浅深程度·伤寒伤寒指感受寒邪的浅深程度。《伤寒全生集》卷一:“四时天令,惟冬寒为重,暴寒为轻;伤寒为重,感寒为轻,中寒尤甚重也。”
详见百科词条:伤寒 [ 最后修订于2016/11/28 13:32:57 共1196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前一甲子内,我们经历的太多,中医江湖变成了大家眼中的江湖中医,文化的缺失,市场的效应,学院派的束缚,让中医江湖变得纷纷扰扰。如果民国时候还有奋发图强变革和探索中医者。那么近代几十年变成了伤寒派的呻吟,你看看学院派郝万山退休之后不得不迎合电视的养生节目,就知道伤寒派有多势微。面对这样的局面民间派和市场派起来了,可是同时里面掺杂了多少魑魅魍魉,可惜懂伤寒的人知道却没有去发声。
以实战而言,学院派中胡希恕和李克绍是难得经方实践者,胡希恕转变是从《皇汉医学》来的,但是用药却宗伤寒,相比日本的古方派,中医伤寒是日本剂量的三到五倍,而如果以陈伯坛和谭述渠来看,可能再加量五倍到十倍。《胡希恕医案》和《李克绍医案》都是值得研习的。李克绍在很多疑难杂症重症上有突破。看到李克绍,总是为伤寒论为传承可惜,几乎近代的伤寒家都是自学成才,并且民国伤寒派的资料却没有大量的到他们手上可以传承,他们都是在时方派和伤寒论两者之间摸索,也就造成了我我们百年以来伤寒派总是在原地踏步。
民间派,四川的火神派卢家,怪才李阳波,王正龙,李可,台湾市场派的倪海厦,徐杰中,时方派黄成义,半个经方家张步桃。隐于寺院的皮沙士,还有朱木通和马广亚,一些讲坛或者市场的推广让中医走入了大众视野。关于他们的书籍都需要自己去找来看看,还有闫云科的《经方躬行录》。江尔逊的《经方大师传习录》。
注:关于时下各个人物,我想还手留在最后完结篇里做个阐述吧,到时候论述一些心悟,还有各种歧义性话题。同时做做差缺补漏。
另外储备的一些偏向时方的书,汪汝麟《证因方集要》,林佩琴《类证治裁》,魏玉璜《名医类案》,,陆以湉的《冷庐医话》,江涵暾著《笔花医镜》,清·鲍相璈《验方新编》,清代医家汪昂《医方集解》,收集这些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知道当下市场派的资源传承来自哪儿,做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本文2023-08-20 15:09: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0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