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编 著: 卷 数:一卷 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 服字号 涵芬楼本第181册 新文丰本第10册 三家本第6册 道藏提要:编号369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洞玄灵宝经‧洞神三皇经 第4册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南北朝。唐释玄嶷《甄正论》称此经为「道士刘无待造,以拟盂兰盆」。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另有敦煌唐写本一件(S3061),题作「太上洞玄灵宝中元玉京玄都大献经」。《道藏》本有注解,敦煌本无注。经文乃元始天尊与太上道君相互问答,讲述地狱饿鬼死魂遭受种种苦痛,皆因前世不见明教,不闻法音,作恶犯罪所致。欲解脱苦行,「当依玄都大献法」。于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辰,日夜烧香燃灯,治备珍奇异物,供献诸方大圣及道士,日夜讲诵此经。如此可得解脱,免于众苦。天尊又告诫世间男女三元斋日(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皆须讲说此经,勤修礼拜,沐浴斋洁,奉受十戒,信敬修持。犯戒者坠入地狱,受风刀之劫。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编 著: 卷 数:一卷 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 字字号 涵芬楼本第176册 新文丰本第10册 三家本第6册 道藏提要:编号337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洞玄灵宝经‧洞神三皇经 第4册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南北朝或隋唐。蒋叔舆《斋坛安镇经目》着录。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此经乃太上道君与尹生(尹喜)问答,宣讲宿命因缘,善恶报应。经文分七小节:六德、六善、七丑、五善、五恶、五德、六不祥。其中六德即不杀、不盗、不*、不欺、不酒、畏敬。行此六事者得生天人之上,优游飞仙。六善即布施、持戒、忍辱、劝化、奉法、好生。行此六事者得生人中,富贵常遂,所向如愿。七丑即不忠不孝、骂詈善人、不敬三尊、谓无鬼神、诬谤鬼神、反逆不顺、强梁乖逆。犯此七丑者身遭灾殃,死入地狱。经文又列举行五善者克成地仙,犯五恶者沦于畜道,行五德者为人所敬贵,犯六不祥者生为 ,常抱饥寒等等。
书名:太乙月孛雷君秘法
年代:明代
页数:43个筒子页,86面。
刻印方式:手抄本
简介:明代内府刻本就是明代皇家的刻书。作为皇家的刻书,明代内府刻书上承五代、两宋国子监刻书和元代兴文署刻书,下启清代内府(武英殿)刻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府刻书这一链条上重要的一环,也是古籍版本领域极为重要的版本类型之一。由于明代内府刻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由司礼监下属之经厂负责,所以内府所刻之书往往又被称为“司礼监本”或者“经厂本”。
《灵宝毕法》,五代后汉 钟离权著作。全名《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又名《钟离授吕公灵宝毕法》。《灵宝毕法》与《钟吕传道集》《太极修真指玄图》等为钟吕丹法嫡传西山派丹法主要经典。本书为明代内府刻本,现收藏于国家图书馆。
温馨提示:
1古籍书坊所发古籍是本人花费大量时间搜集而来,资源来自古籍收藏家、世界各大图书馆及论坛。内容真伪本人亦无从考证,仅供参考、鉴赏,请大家不要轻易尝试书中内容,否则后果自负!
2古籍书坊不会人为删减古籍内容,部分古籍因流传导致破损或缺页,均属正常现象!
3喜欢此文,烦请点赞并帮忙转发,在此感谢!更多珍贵古籍,请关注公号古籍书坊。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太上洞玄灵宝三一五气真经 编 著: 卷 数:三经合卷 正统道藏:太玄部 取字号 涵芬楼本第618册 新文丰本第33册 三家本第19册 道藏提要:编号979 中华道藏:四辅真经太清摄养经 第23册
太上洞玄灵宝三一五气真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道士所作。唐王悬河《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皇人守三一经》,疑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经文称轩辕黄帝往峨嵋山求见天真皇人,皇人授之存思服食要道。皇人称人身之神、血、炁为三一;泥丸、绛宫、丹田(即人体上中下三丹田)为三一之宫;又称五方之精炁为五牙,五牙即五气。修道者若能依法存守三一,服食五牙,割欲绝粒,则能身壮年寿,却邪成仙。故本书名曰「三一五气真经」。经文中又言存守真一之道。其内容已见于《抱朴子•地真篇》。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敦煌本) 编 著: 卷 数: 正统道藏: 字号 涵芬楼本第册 新文丰本第册 三家本第册 道藏提要:编号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三洞经教 第5册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简称《升玄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三洞奉道科戒》着录此经十卷。现《正统道藏》本仅残存此经第七卷《中和品》之注疏本。另据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编》着录,敦煌遗书中有唐代《升玄经》残抄本十八件。此外《无上秘要》、《大道通玄要》等二十余种佛道典籍中,亦保存此经佚文颇多。日本山田俊据之整理编集《稿本升玄经》,恢复原书部分篇卷旧貌。
此经为南北朝道教重要著作。经文乃太上道君与善胜大士、天师张陵及仙人窦子明等相互问答,演说道教理法及升玄内教旨义。每说一段之后,附录偈文一首。其内容颇广泛,涉及入道奉戒,传经授契,讲习经法,积福行善,禳灾解过,求仙长生等各方面,而终归于体道升玄为第一要义。经文称:「此经有多种义,得兼涉众经。而为第一。」作者认为服药炼形、存神诵咒等仙术皆为外教小乘之行,终不能升入无形,与道合德。唯有在内心中思念道法,除情去欲,方为登真之妙诀,入道之要方。故云:「所谓内教者,真一妙术发自内心,行善得道非从外来。」又曰:「然修生养性,制在内固,则邪不得入。邪不得入则真气不动,真气不动则为真人。」所谓体道升玄,其要在辨析真道,认识道体真性超乎有无,不一不异,世间万法皆为伪幻,无一真实。从而守道念真,定心安神,不为世间邪伪所动。经文称:「夫真道者,无不无,有不有,生不生,灭不灭;去不去,来不来;贤不贤,圣不圣;一不一,异不异。能觉两半者,岂不体之乎?」此所谓觉悟两半,即后世道教所说重玄之道。此经对隋唐道教影响甚大。《隋书•经籍志》称隋唐之际道士所讲经书,「由以《老子》为本,次讲《庄子》及《灵宝升玄》之属」。又隋唐道士刘进喜、李仲卿所造《本际经》,亦以《升玄经》为本。
本文2023-08-20 15:33:1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0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