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家族的来历
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齐太公后裔孙高傒而来,以邑为姓。据《元和姓纂》所载:“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之孙高傒(人称傒公),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
西周时炎帝后裔姜尚,字子牙,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春秋时代,齐太公的后裔高傒食采于卢,“因邑为姓”,故其后裔姓卢也。此居卢姓主要来源之首位。
2、出自复姓改单姓为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代,齐桓公之后,有一支取卢蒲氏,后来改成姓卢;又据《魏书·氏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卢氏为卢姓。是为河南洛阳卢姓。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
3、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芦”的,后来改为姓“芦”,再后来则去掉草字头,归于卢姓。又有少数民族姓“吐伏卢”、“豆卢”或“奚什卢”的,也改为姓卢。
扩展资料
卢姓的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范阳郡:秦朝时期置郡,辖地在今河北省定兴县一带。西晋时期改为范阳国,北魏时期复改回范阳郡。
河南郡:西汉时期改置,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民国时期置河南省。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西汉时期置郡,辖地在今河北河间一带。
淮阳郡:西汉时期置淮阳国,汉成帝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淮阳市、鹿邑县、太康县、柘城县、扶沟县一带。
弋阳郡:汉朝初期为弋阳国,三国曹魏改为郡,治所在弋阳县(今河南潢川西部)。
三原郡:即今山西省朔州市。战国时期,朔州归入赵国版图。秦朝时期置雁门郡,治所在善无(今右玉县)。
顿兵郡:亦称彭城、北徐州(今江苏省的徐州市)。
堂号
范阳堂:以望立堂。
参考资料来源 -卢姓
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长安县沣水中游西岸营建丰京,将臣民从岐山周原迁于此。又一年,命子姬发(周武王)在沣水东岸营建镐京。后者为政治中心,前者为宗教、文化中心,合称"宗周"。是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后,以丰镐为都,是为西安作为都城之始。西周历12代约300年,公元前771年亡于犬戎。�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西周厉王十分残暴,将原来国人(平民)可以自由利用的山林川泽收归国有,禁止国人利用。国人对此强烈不满,怒骂谴责,沸沸扬扬。周厉王遂命卫国神巫监视国人。公元前841年,终于爆发了国人暴动。国人冲进王宫,厉王仓皇逃走,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厉王奔彘后,朝政由周公、召公共管,史称"共和行政"。共和行政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确切的不间断纪年的开始。�
秦迁都栎阳
秦迁都栎阳秦献公二年(前383),将都城自雍城(今宝鸡市凤翔)迁至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公元前356年,商鞅在此主持变法。公元前349年,秦孝公将都城由此迁咸阳。�
秦建阿房宫
秦建阿房宫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规模地修建离宫别馆。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渭河以南上林苑中的朝宫开始营建。由于工程过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前殿等。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可以容纳万人,四周修有"阁道",向南直抵终南山,向北跨过渭水,与咸阳相接。秦始皇又收天下兵器,熔铸成十二金人(铜人)立于殿前。前殿的东、西、北三面筑有城墙,称为"阿城"。始皇死后,二世胡亥又继续了这项劳民伤财的巨大工程,直至秦亡,尚未全部竣工。项羽进关中后,将其付之一炬。�
鸿门宴
鸿门宴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攻破秦军,进驻鸿门(今临潼区东北)。此前,刘邦已由武关(在今蓝田县)入关中,接受秦王子婴投降,驻军霸上(在今西安城东灞桥区)。按当初楚怀王心与二人的约定,刘邦当以先入者为关中王,但考虑到项羽的骄横和强大势力,刘邦只好应邀前往拜会项羽。席间,项羽谋士范增曾数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不听。范增又命部将项庄在席前舞剑,以助兴之名,借机刺杀刘邦,未遂。刘邦在张良和樊哙的帮助下脱险,逃回霸上。这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此后刘邦厉兵秣马,最终击败项羽;而项羽也因"放虎归山"而自食恶果。�
汉高帝定都长安
汉高帝定都长安汉高帝六年(前201)五月,刘邦在击败项羽之后,都洛阳。娄敬、张良等人认为关中是形胜之地,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建议建都关中。刘邦即采纳此建议,迁都于栎阳(今阎良区武屯乡)。翌年又将都城由栎阳迁至长安。西汉历12代208年,公元8年亡于新莽。�
西汉建长安城
西汉建长安城汉高帝五年(前202),西汉开始营造长安城。汉高帝命丞相萧何主持营建工程,在秦兴乐宫基础上兴建了长乐宫(皇宫),以秦章台为基础修建了未央宫。惠帝时期,曾两次征发京兆、冯翊、扶风三郡30余万人建筑城墙,历时4年完工。汉城为不规则的方形。南像南斗星,北像北斗星,故称"斗城"。城内宫廷官署与民居杂处,有九条主街干线互为经纬。汉武帝时期,又修筑了桂宫、北宫、明光宫和建章宫,并在城西开辟了上林苑,开凿了昆明池。当时长安面积36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一大都市。汉长安城在汉以后屡遭破坏,又不断修葺,曾作为新莽、东汉(献帝)、前赵、前秦、西晋(愍帝)、后秦、西魏、北周和隋的都城,隋建大兴城后圈在宫苑之内,宋以后废弃。�
张骞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张骞应募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寻找被匈奴驱逐西迁的大月氏以牵制匈奴。元朔三年(前126)张骞由大月氏(今阿富汗北部)返回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5年陪同乌孙(今新疆伊犁河和中亚伊塞克湖一带的古部族)使者数十人返回长安,拜为大行。从长安通往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公里的"丝绸之路"从此开通,成为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对中西文化交流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长安太学建立
长安太学建立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丞相公孙弘等奏准建太学,为五经博士(即老师)设弟子50人,在长安城南安门外(今莲湖区大土门北)修筑太学校舍,这是中国最早的国立最高学府。�
新莽定都长安
新莽定都长安西汉居摄三年(8)十一月,王莽即天子位,定都长安,改国号为新。翌年正月,改长安为常安。�
刘玄称帝
刘玄称帝新地皇四年(23),绿林军诸将拥立西汉宗室后裔、河南南阳大地主刘玄为皇帝,国号"汉",年号"更始"。公元24年,更始政权机构由洛阳迁至长安。更始三年(25),刘玄被赤眉军绞杀。�
东汉献帝迁都长安
东汉献帝迁都长安东汉初平元年(190)正月,袁绍、袁术自渤海起兵,发动关东各州郡,组织联军,进讨董卓。董卓在陷于关东各州联军和黄巾军两面夹攻的威胁之下,杀弘农王(少帝刘辩),挟献帝迁都长安。临行前,烧毁洛阳宫室、官署、民居,以步骑驱使人民西徙长安。�
西晋愍帝即位长安
西晋愍帝即位长安晋建兴元年(313)四月,皇太子司马邺在长安即皇帝位,是为晋愍帝。建兴四年(316),愍帝被刘曜杀害,西晋灭亡。�
刘曜迁都长安
刘曜迁都长安前赵光初二年(319)四月,匈奴族人刘曜由蒲子(今山西隰县)迁都长安。六月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后赵太和二年(329)为羯人石勒所灭。�
前秦建都长安
前秦建都长安前秦皇始元年(351),氐族人苻健在长安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史称前秦。后秦建初元年(386)为姚苌所灭,历时35年。�
后秦建都长安
后秦建都长安后秦建初元年(386)二月,羌人姚苌在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秦,史称后秦。旋改长安为常安。永和二年(417)灭亡,历时31年。�
赫连勃勃在常安称帝
赫连勃勃在常安称帝东晋义熙十四年(418)十一月,匈奴族人赫连勃勃进入常安,十二月在霸上即皇帝位。翌年返统万城,以常安为南台,由其子赫连王贵镇守。�
西魏定都长安
西魏定都长安北魏永熙三年(534)闰十二月,大丞相宇文泰毒杀孝武帝。翌年立南阳王鲜卑族人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文帝,定都长安。公元557年灭亡,历时23年。�
北周建都长安
北周建都长安北周闵帝元年(557)正月,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在长安代西魏称天王,改国号为周,是为北周孝闵帝。至大象二年(580)杨坚受禅称隋,历时23年。�
隋建都长安
隋建都长安北周大象二年(580),掌握朝政大权的相国外戚杨坚胁迫北周静帝宇文阐禅位,改国号隋,以长安为都。�
隋建大兴城
隋建大兴城隋开国之初,都城仍在长安旧城,因久经战乱,残破不堪。而且宫室形制狭小,不能适应新建的统一国家都城的需要。加之几百年来城市污水沉淀,壅底难泄,饮水供应也成问题。因此,隋文帝放弃龙首原以北的故长安城,于龙首原以南汉长安城东南选择新址。开皇二年(582)正月,命宇文恺负责设计建造新城--大兴城,翌年三月竣工。宇文恺参照北魏洛阳城和东魏、北齐邺都南城,把龙首原以南的6条高坡视为乾之六爻,并以此为核心,作为长安城总体规划的地理基础。"六坡"是大兴城的骨架,皇宫、政权机关和寺庙都高高在上,与一般居民区形成鲜明对照。冈原之间的低地,除居民区外,则开渠引水,挖掘湖泊,增大了城市的水域。大兴城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增大了立体空间,显得更加雄伟壮观。大兴城的平面布局整齐划一,形制为长方形。全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完全采用东西对称布局。外郭城面积约占全城总面积的88�8%,居民住宅区的大幅度扩大是大兴城建筑总体设计的一大特点。�
创立科举制
创立科举制隋开皇十八年(598),文帝命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大业三年(607),炀帝诏以十科举士,标志着科举制度的确定。唐代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考试,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童子八科;制举则是根据需要由皇帝自定名目选考,有文辞清丽、博学通艺、武足安边、军谋越众、才高未达等科。�
李渊反隋称帝定都长安
李渊反隋称帝定都长安隋大业十三年(617)二月,太原留守、唐公李渊起兵反隋。其子李世民占领关中渭北,弟李神通、女平阳公主在今户县起兵,占领今周至等县。婿段纶在蓝田起兵响应。十一月克大兴城,立隋文帝孙杨侑为隋恭帝,自为大丞相,进爵唐王。翌年在大兴城太极殿称帝,建立唐朝。�
唐建长安城
唐建长安城唐定都长安后,改隋大兴城为长安城,并进行了增修和扩建。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在原外郭城东北龙首原上营建大明宫。唐高宗永徽五年(654),曾两次整修外郭墙,在东、西、南三面9个城门上修建起高大城楼。龙朔二年(662),高宗又命人对大明宫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年(714),又在外郭城东面春明门内的隆庆坊营建兴庆宫。此外,唐玄宗和宪宗分别于开元十四年(726)、开元二十四年(736)和元和十二年(817)在外郭城东、北两墙外面修筑了3段与之平行的城墙,名为"夹城"。�
王孝通撰《缉古算经》
王孝通撰《缉古算经》唐武德八年(625)五月,王孝通撰《缉古算经》在长安成书,这是中国现存最早解三次方程的著作。�
第一批日本国遣唐使到达长安
第一批日本国遣唐使到达长安唐贞观五年(631)十一月,日本国舒明天皇派遣以犬上御田锹为大使、药师惠日为副使的第一批遣唐使团到达长安城。此后,到唐昭宗乾宁元年(894)的264年中, 日本国共派出13次遣唐使团。�
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入藏唐贞观十四年(640),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相国禄东赞来长安,以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作聘礼,请求和亲。太宗以宗室女为文成公主,许配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入藏使汉族高度发展的文化与生产技术得以输入吐蕃。�
玄奘天竺取经著《大唐西域记》
玄奘天竺取经著《大唐西域记》玄奘俗名陈?,13岁时被隋朝廷破格录取为僧,15岁随兄西抵长安。以后又遍访名师。25岁时再到长安,已成为佛学后起之秀。他精通《经藏》、《律藏》和《论藏》,被誉为"三藏法师"。他发现诸师之说各有渊源,但隐显有异,莫知所从。于是决心赴印度取经,请求西行,但遭到朝廷拒绝。玄奘不屈,于贞观三年(629)毅然私自离开长安,时年28岁。玄奘从凉州出玉门关沿丝绸之路冒死出国。途中历尽艰险,九死一生,但他百折不挠,历时4年,穿越数十国,终于抵达天竺(今印度)那烂陀寺。玄奘在此苦读5年,成为第一流学者。贞观十九年(645)携带657部经书返抵长安,长安数十万众夹道欢迎。此后玄奘先后在长安最大的皇家寺院弘福、慈恩、西明诸寺译经传教,创立唯识宗。他在宰相房玄龄的帮助下,从全国选出20名高僧参与译经,历时19年,译经74部,1335卷,1300万字,在中国译经史上前无古人,成为古代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玄奘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笔录,写成《大唐西域记》12卷,记述亲身经历的110国和听闻28国的情况,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中亚及中国西北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现已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广泛流传的世界不朽名著。玄奘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明朝吴承恩据传说写成著名章回小说《西游记》,玄奘(唐僧)也因此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颁布《新修本草》
颁布《新修本草》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唐朝廷颁布苏敬等编撰的《新修本草》,载药850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刘知几撰《史通》
刘知几撰《史通》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史学家刘知几撰《史通》20卷在长安成书。这是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僧一行实测子午线,制定《大衍历》
僧一行实测子午线,制定《大衍历》 自唐开元十三年(725)开始,僧一行(张遂)率领一个科学考察队实测滑州白马(滑县)、汴州太岳台(开封市)、许州扶沟(扶沟县)、豫州上蔡武津馆(上蔡县)一线纬度,得出了子午线一度为351�27唐里。开元十五年(727),僧一行编成《大衍历》,纠正前代历法中的许多错误,是这一时期历法的集大成者。�
安史叛军攻陷长安
安史叛军攻陷长安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安禄山叛军攻入长安,大肆抢掠财物,杀戮百姓。长安城受到破坏。次年,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兵在回纥的帮助下,收复长安。�
杜佑撰《通典》
杜佑撰《通典》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宰相杜佑撰《通典》200卷在长安成书,是为中国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专史。�
贾眈绘《海内华夷图》
贾眈绘《海内华夷图》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宰相贾眈在长安绘成《海内华夷图》。用100里1寸开方,朱、墨两色分注古今地名,创中国沿革地图制法的先例。�
二王八司马事件
二王八司马事件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王叔文、王亻丕掌权,革新朝政,任用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凌准、程异、韩晔、韩泰、陈谏等。这次革新维持了146天,以失败而告终。王亻丕、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8人被贬为远地各州司马,时称"八司马"。�
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
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 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宰相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在长安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全国地理总志。�
黄巢攻占长安
黄巢攻占长安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十二月,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黄巢在大明宫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改元金统。中和三年(883),黄巢退出长安。�
唐长安城被毁与韩建建新城
唐长安城被毁与韩建建新城 自安史叛军攻占长安后,长安连续几次受到破坏。昭宗天�元年(904)正月,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四镇节度使朱温(全忠)劫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并毁长安宫室和民舍。至此,长安城遭到毁灭性破坏。留守西京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从防御考虑,放弃原有外郭城和宫城,只将子城(皇城)加以改建,是为"新城"。东西长2820米,南北宽1843米,周长9�2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
宋敏求撰《长安志》
宋敏求撰《长安志》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宋敏求撰《长安志》20卷成书。该书考订古迹,对唐代长安郭城、坊市记载颇详,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文献。�
吕大防绘制《长安图》
吕大防绘制《长安图》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五月,知永兴军事吕大防主持绘制的《长安图》刻成石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
西安碑林的创始
西安碑林的创始 唐开成年间,朝廷将12部儒家经典校订刻石,作为士子应试进士的标准版本,称《开成石经》。唐亡废弃。北宋哲宗元�二年(1087),漕运大使吕大忠把《开成石经》由故唐尚书省西南隅(今钟鼓楼广场)移置长安府学北面,以利保存。即今西安碑林所在。�
骆天骧纂成《类编长安志》
骆天骧纂成《类编长安志》 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骆天骧以宋敏求《长安志》为底本,补充金、元资料,分30类目编成《类编长安志》10卷。�
元建安西王府
元建安西王府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忽必烈封其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镇守关中,节制川、陕。十六年(1279)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安西王府建在今西安市区东北部斡尔垛,元末被毁,现存遗迹。�
李好文编撰《长安志图》
李好文编撰《长安志图》元代,李好文编撰《长安图记》3卷。上卷为汉唐城市宫坊等图,以宋吕大防所跋之《长安城图》为蓝本,订正其疏讹;中卷为古迹、陵墓图,以宋游师雄图为蓝本;下卷为《泾渠图说》及图志杂说18篇。后人将《长安图记》与宋敏求《长安志》合刊,改名《长安志图》。�
明建西安城
明建西安城 明王朝建立后,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朱元璋又封次子朱木爽为秦王,驻西安,在城东北部(今省政府一带)建秦王府。由于原来的城垣比较狭小,而且已经残破不全,为了保卫城内的秦王府,占据有利的地势以利防守,明朝廷于洪武三年(1370)开始增修西安城,将东城墙向东扩展了近千米,将北城墙向北扩展了五六百米。城墙高三丈,厚四丈七尺,全部用黄土分层夯筑,每层厚8~12厘米。城垣周长约14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城设四门: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处城门都有三重城楼,即正楼、箭楼和谯楼。四隅有角楼,环城墙上有堞楼98座。城内配有登城设施。明中期以后,西安城墙又经历了几次修葺。隆庆二年(1568),陕西巡抚张祉在城墙外壁和顶部砌了一层青砖。崇祯九年(1363),陕西巡抚孙传庭又在城门外四关增修了四郭城。�
嘉靖大地震
嘉靖大地震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夜半大地震,西安城房屋倒塌近半,死者约1/3。大雁塔塔顶坠落。碑林《开成石经》有40块断裂。�
关中书院创立
关中书院创立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陕西布政使汪可受令咸宁、长安两县(西安城由两县分治)将宝庆寺东小悉园改建为关中书院(在今西安城南门内东侧书院门街),由罢官归里的工部尚书、理学名儒冯从吾主持讲学。当时,川、甘、豫、晋等地青年纷纷前来拜师就学。�
李自成攻陷西安城
李自成攻陷西安城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攻陷西安城,改西安府为长安府,称西京。建国大顺,自称大顺王,年号永昌。翌年撤出西京。�
创办西安机器局
创办西安机器局1869年,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左宗棠在西安创办西安机器局,生产洋枪、子弹和火药。这是西安最早的近代工业。�
创办学堂
创办学堂1905年,护理陕西巡抚李绍芬将原有的在咸宁、长安书院和崇化书院基础上设立的陕西大学堂改为陕西高等学堂。1906年,将原有少墟书院(西关冯公祠,今西安42中校址)改为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
创立易俗社
创立易俗社1912年8月13日,陕西省修史局总纂李桐轩与修纂孙仁玉等在土地庙什字小学(后迁武庙街即今西一路)创立易俗伶学社(后称易俗社),招生排演新编秦腔剧目,进行戏剧改革,倡导社会新风尚。鲁迅于1924年暑期在西北大学讲学期间,曾5次观看易俗社的演出,给予好评,并亲笔题赠"古调独弹"匾额。讲学结束后,将自己的部分讲学酬金捐赠易俗社,以支持其秦腔改革。在民国时期的37年中,易俗社共招收了13期学生,毕业或肄业的近600名。刘箴俗、刘迪民、王天民、宋上华、马平民、苏牖民、刘毓中、耿善民、沈和中、王秉中等是其佼佼者。这期间,专业编剧和社外作者共创作大小剧本600多个,先后担任易俗社主要领导工作的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李约祉、高培支、吕南仲编写的剧本就占一半以上。1949年后,易俗社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至今仍是西北地区最有影响的戏曲团体,延续时间之长世界罕见。�
西北大学创立
西北大学创立1912年3月,陕西督军张凤岁羽商请甘肃(含今宁夏、青海)、新疆两省协作,合并陕西高等学堂、陕西农业学堂、陕西法政学堂,在西安创办西北大学,钱鸿钧任校长。西北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1924年改为国立,现为全国重点大学。�
鲁迅来西安讲学
鲁迅来西安讲学1924年暑假期间,鲁迅应陕西省教育厅和西北大学之邀来西安讲学。从7月21~29日,鲁迅为暑假学校学员讲《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所讲内容经西北大学记录整理、鲁迅本人审订后收录于《国立西北大学、陕西教育厅合办暑假学校讲演集》第二集中。1994年,西北大学在逸夫楼前立鲁迅石雕像以纪念这次讲学活动。�
陇海铁路通车至西安
陇海铁路通车至西安1934年12月27日,中国最大的东西主干铁路线--陇海铁路铺轨至西安,通车成功。西安由此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继续进行内战。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十七路军因受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及民众抗日运动的影响,与红军实现了停战。12月上旬,蒋介石到西安督战,迫张、杨进攻红军。张、杨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被蒋训斥。12日凌晨,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临潼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随即,张、杨发表了对时局的通电,提出了八项抗日救国主张。中共中央派周恩来为全权代表来西安调停,争取蒋抗日。经过谈判,蒋介石被迫答应抗日。25日,蒋介石被释放,由张学良陪同飞回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
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安。25日,成立西安人民政府,贾拓夫任市长。�
西安工业基地建设
西安工业基地建设1949年后,西安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西安重点发展工业,工业基建投资占总投资额的62�91%。在156项国家"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中,西安就有17项,如西安棉纺织三厂、四厂、五厂、六厂,灞桥热电厂,黄河机器厂,秦川机械厂,西安仪表厂,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庆安公司等,促进了西安经济的发展。工业基地建设在西安古城西形成电工城,在古城东形成韩森寨机械城、灞桥纺织城,在渭滨阎良形成飞机城。城区的迅速扩大客观上超出了西安的承载能力,为西安可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
交通大学迁校西安
交通大学迁校西安1955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由上海迁移西安。1956年开始在西安招生,1957年停止搬迁,迁到西安的大部分系科、教师、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为交通大学西安部分,留在上海的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的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独立建校,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
半坡博物馆建成开放
半坡博物馆建成开放1956年9月2日,位于东郊氵产河东岸半坡村北的中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动工兴建,1958年4月1日建成开放。郭沫若为"半坡遗址"题名。�
"蓝田猿人"发现
"蓝田猿人"发现1964年5月2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一基本完整的中年女性猿人头骨化石。属距今约100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初期,定名为"蓝田中国猿人"。�
秦始皇兵马俑发现
秦始皇兵马俑发现1974年3月29日,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生产队农民杨志发等人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发现陶兵马俑,引起文物考古界的注意,后经发掘和研究确认为秦代兵马俑。�
西安-临潼高速公路建成
西安-临潼高速公路建成1990年12月28日,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高速公路--西(安)临(潼)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长30多公里。�
第五届世界历史都市会议
第五届世界历史都市会议1996年9月10~12日,第五届世界历史都市会议在西安古都大酒店举行。钱其琛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词。会议以"历史都市的振兴"为主题,有京都、巴黎、莫斯科、巴格达等70多个城市的市长或市长代表出席。会议结束时成立了"世界历史都市联盟",西安市当选为联盟总会副会长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是这次会议的资助项目。
「 ”长毛”出身的海军提督? 丁汝昌,作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北洋海军的司令早已被国人所熟知(南洋和广东只是蒸汽化的水师,不能算是国家海军,只有北洋海军才有资格被称为「 ”大清帝国海军”),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海军史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关键人物。尤其在1895年的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悲壮的服毒自尽,让多少后人为之唏嘘和扼腕。 电视剧《铁甲舰上的男人们》中由施京明饰演的丁汝昌 但是,关于丁汝昌早年的一段时期的经历却成了一部分今人攻击丁汝昌的理由——太平军叛徒。关于这段经历,流传较广泛的是这样一种说法,丁汝昌家境贫寒,自幼给人帮工,后来参加太平军,之后又随所部投降清军,由此才进入了淮军系统。有关丁汝昌的记录大多采用这种记述,甚至包括比较权威的《丁汝昌年谱》中也认可了丁汝昌早年加入过太平军的说法。 出于国内主流舆论对太平天国趋于正面的评价,所以作为「 ”太平军叛徒”的丁汝昌自然而然的招来了不少口诛笔伐。 丁汝昌是甲午海战中的关键人物,以往不少中国近代史的论著和辞典都对其大加颂扬,然而,据历史考证,丁汝昌却是农民起义军的叛徒,并靠镇压农民起义而发家(「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是太平军叛徒”,湖南电视台《金鹰报》,记者夏菁)。 从个人履历来看,丁汝昌是农民起义军的叛徒,并是靠镇压农民起义而发家的……丁汝昌发迹的历史并不光彩,他有奶便是娘,始则参加农民起义军,终则弃之,见风驶舵,卖主求荣(凤凰资讯,「 ”历史新论:丁汝昌是爱国将领吗”)。 这个叛军出身的文盲靠走后门得到的舰队司令能力究竟有多强呢?可以说是毫无能力,只是因为是李鸿章的亲信而被委派为舰队司令。(马骏《晚清军事揭秘》P172页) 好一个「 ”叛军出身的文盲”、「 ”走后门”、「 ”毫无能力”,简直是把如今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一举囊获,浓缩到了丁汝昌一个人的头上了。 刚成为北洋水师统领的丁汝昌 丁汝昌出身「 ”长毛”的所谓依据 「 ”叛军出身的文盲”牵扯出一个又可以算是公案一桩的丁汝昌出身问题,许多描写丁汝昌生平的各种资料可谓是汗牛塞屋,但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其中最权威也是最著名的当属著名的甲午战争史研究者戚其章老先生的叙述。戚老在其笔撰的《甲午战争海军人物传·丁汝昌》中是这么描述的: 丁汝昌(18361118-1895212),原名先达,字禹廷,亦作雨亭,号次章。原籍安徽凤阳县,祖先在明初投军入了卫所,后人成了卫籍,落户在庐江县北乡石嘴头地方,子孙繁衍,人口增多,后来该地改名为丁家坎村。咸丰末年,丁汝昌家迁巢县高林乡郎中村(今安徽巢湖市高林镇郎中村),丁汝昌的父亲丁灿勋,以务农为生,生活贫苦。丁汝昌幼年曾入私塾读了三年书,因家境贫穷,自十岁起失学,出外帮人放牛、放鸭、摆渡船等,以补贴家用。十四、五岁时,被父亲送到同族伯父的豆腐店学徒。咸丰元年(1851年),庐江一带发生严重灾荒,丁汝昌父母先后病故。三年十二月(1854年1月),太平军占领庐江,丁汝昌参加太平军。后随太平军驻扎安庆,成为程学启的部下。 十一年(1861年),安庆被湘军围困危急,身为陈玉成部下的程学启,深夜率丁汝昌等300余人翻越城墙,向集贤关湘军训导曾贞干投降。湘军将领曾国荃对这批降军存有疑虑,每逢战斗,必令他们居于前列,七月十三日,程学启、丁汝昌作为前导,攻破安庆北大门外的太平军营垒3座,断绝了安庆北面的交通,使守城的太平军处境更加艰难,八月一日,曾国荃指挥程学启、丁汝昌等攻占安庆,太平军守将叶芸莱以下16万人全部战死。战后,程学启升任游击,赏戴花翎,充当开字营营官,丁汝昌升任千总,充当开字营哨官。 众多有关丁汝昌加入过太平军的叙述大多源自戚老的《甲午战争海军人物传·丁汝昌》。那么戚老是凭什么如此叙述的呢?他的理论出处又是哪里呢? 一番搜寻下来,戚老先生很显然是相信了清末诗人陈诗(字子言,号鹤柴,庐江县马厂乡石虎村人)在民国写的《丁禹廷军门传》的说法,戚其章老先生在五十年代安徽实地探访丁汝昌身世的时候接触到了陈诗的这篇丁汝昌的小传:「 ”咸丰荒旱,父母亦逝。太平军过庐邑,掠人入伍,汝昌被掠,从至皖城。与同馆者,则桐城程忠烈学启也,倾怀效能,意气相得。无何,湘乡曾忠襄国荃围皖城,学启偕汝昌率三百人逾城出降。忠襄犹疑虑,每战令居前,屡获捷,既克皖,学启授参将,领开字营。汝昌哨官,亦授千总”。这段文字才是丁汝昌曾为「 ”太平天国叛徒”的最初根源。 另外,还有两个叙述似乎能和陈诗的《丁禹廷军门传》形成所谓的「 ”证据链”,其一是丁汝昌度夫人魏氏的出身;其二就是一个言官的一句话。 戚其章先生在同一次的安徽实地采访中根据采访所得做出了如下的记录:他(指丁汝昌)遇到了从太平天国女营散出来的一个女孩,姓魏,时年15岁,湖北钟祥县人。他一见魏女,非常喜欢,娶之,成为继配夫人,人称魏夫人。调查时有老人说:「 ”魏夫人当过太平军女兵,有武艺,常见她舞剑”。当老婆的都是太平军的女兵了,那么丁汝昌当过太平军就更有可信度了。 另外一个叙述出自翰林院编修曾广均(字重伯,号环远,一号约思,又名伋庵,乃湘军最高统帅曾国藩的孙子、曾纪鸿之子)在甲午年上的一篇针对丁汝昌的弹劾奏折。在奏折里,这位曾国藩的孙子、湘系新贵痛斥淮军作战如何不力,称丁汝昌「 ”皖捻余孽,猥亵下材”,用词十分尖酸刻薄。但是戚其章先生基于陈诗的那篇《丁禹廷军门传》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曾广均曾有「 ”丁汝昌皖捻余孽”之语,恐怕也非空穴来风,无端诬陷。显然,这里的「 ”捻”似乎暗指的是太平军,联想到太平军赖文光部曾经和捻军合兵作战,那么似乎更能坐实丁汝昌是「 ”太平军叛徒”的定义。 陈诗的疏漏 粗听下来,以上证明丁汝昌是「 ”太平军叛徒”的依据和理由似乎都能说得过去,但是细细一推敲,很容易找到「 ”叛军出身的文盲”说的破绽。 首先的问题出在陈诗的《丁禹廷军门传》本身,陈诗的这篇传看上去洋洋洒洒,读起来很痛快,但是细细一读,问题很容易就能冒出来。 《丁禹廷军门传》中说的是有鼻子有眼的,可是首先,该篇成书的时间是民国时期,距离丁汝昌所处的那个年代已然有一段时间,显然不是第一手的资料。其次,该篇文字通篇没有指出所叙述内容的出处在哪里,更何况陈诗引用的这段叙述的叙述人是何人?什么身份?是不是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当事人?又或是否为淮系中人?诸如此类的问题陈诗都没有给出答案,所以只能算是一家之言,只是因为成文时期比较早,所以被不明真相的后人当成了「 ”史料”,其实就本质而言,陈诗的《丁禹廷军门传》和如今任何一个草民随便写一篇《丁汝昌传》没有什么区别,最多算是「 ”一家之言”,没有多少史料价值(同样是人物传,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因为掌握有李鸿章亲手交予的履历,并且能够引用当时的政治家对李鸿章的评价以相互照应,所以这篇《李鸿章传》的可信度颇高)。那丁汝昌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解决丁汝昌到底是不是「 ”文盲”。根据五十年代找到的丁氏族谱的记载中显示丁汝昌家境虽然不算富裕,但是也不至于穷到连书都读不起的地步,更何况族谱里白纸黑字的记载着丁汝昌有三年的私塾「 ”学历”。这三年的私塾,戚其章先生也予以承认。试想,以当时的经济条件,私塾的不菲学费不是一般家庭能上负担得起的,在那个一家一年收入仅仅够温饱(有时候还不够温饱)的情况下,拿出余钱供孩子上学是大多数中国家庭无法想像的事情。至少一般的贫下中农家庭一年所得扣去温饱后是供不起私塾的学费的。所以,从丁家能供丁汝昌上三年私塾的记载看来丁汝昌绝非「 ”出身贫寒”,至少是个「 ”中农”,上过私塾的人也绝不是某些人口中的「 ”文盲”。从丁汝昌留下的书法笔迹也能印证:这种堪称不俗的字迹绝不是「 ”文盲”能写出来的水平,书证物证俱在,丁汝昌的「 ”文盲说”基本可以寿终正寝了。 既然丁汝昌不是「 ”文盲”,那么丁汝昌到底是不是「 ”长毛”呢?陈诗与丁汝昌素昧平生,所写的传也没有什么根据,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必须从当事人的记述中寻找。 如果丁汝昌确实像陈诗所说的那样当过太平军,最起码要得到几个当事人的证明:首先是丁汝昌所谓的在太平军中的老上级程学启,如果程学启留下的文字中有只言片语能够证明他在太平军队伍中的时候有一个叫丁汝昌的下级,那就能证明丁汝昌曾经当过「 ”长毛”。可惜的是,程学启没有半个字有关这些内容的记录。其次,接受程学启部投降的曾国荃对此也有发言权,可是对此事曾国荃也偏偏保持了沉默。两个直接当事人都「 ”默不作声”,那么只能退而求其次,看看间接当事人有什么说道了。 符合「 ”间接当事人”这个标准的,是丁汝昌成为淮军军官后的上级和战友,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李鸿章在保举丁汝昌的奏折里白纸黑字的写明丁汝昌长江水师出身 李鸿章在保举丁汝昌为北洋水师提督的奏折里是如此描述的:「 ”丁汝昌,字禹廷,安徽庐江人。初隶长江水师。从刘铭传征捻”。铭军在江苏常州、苏州一带进攻太平军时,系统内隶属过水师营。太平军剿灭后,整体「 ”转行”为马队(骑兵),北上投入到剿灭捻军的战斗中。可见,丁汝昌从军后的第一个身份是水师军官。正是这段经历,成为李鸿章举荐丁汝昌为水师提督的重要理由;丁汝昌作为当事人也在给刘铭传的信中也提到其早年投刘铭传帐下效力云云,而作为另一个当事人也算丁汝昌直接上级的刘铭传对此也没有表示出任何的异议、予以认可;与丁汝昌当了几十年战友的袁世凯后为丁汝昌奏请抚恤的奏折中写道:「 ”同治元年,由行伍随原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攻克江苏常州府、安徽广得州,皆拔帜先登。嗣追贼宁国,阵毙贼目黄和锦,进剿徐州,援济宁,克长沟寨,解安徽雉河集河南扶沟之围,克复湖北黄县城。五年,毙任逆于赣榆,大捷于寿光。六年,平西捻于徒骇河。大小百数十战,无役不从,摧坚陷阵,常为军锋……”(《袁世凯奏议》下,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1页) 即便是到了丁汝昌被清流们气势汹汹的谤议的时候,除了翰林院编修曾广均的「 ”丁汝昌皖捻余孽”一语之外再也没见哪个言官或者御史在丁汝昌的出身上做什么文章,而所谓的「 ”皖捻”也不过是自认为正统清高的清流们对安徽一带的团练、土匪的统称,「 ”捻”这个字在安徽方言中是「 ”土匪”的意思。皖捻,绝不等于发匪;而皖捻和皖藉团练,却难以划清界限。因此本人以为「 ”皖捻余孽”的根本意思其实不是「 ”捻军”,而是「 ”安徽土匪残余”。和太平军、甚至捻军是完全两种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淮军将领如刘铭传、周盛波、周盛传、潘鼎新、张树珊、张树声等皆为土匪或者团练出身,在安徽修筑圩子以自立,太平军一来则各圩子合力抗敌,太平军一走就互相掐架火拼(贼来相助、贼去相攻),因此说刘铭传、周胜波这些人是「 ”皖捻余孽”,也是可以。那么清流们称他们为「 ”皖捻余孽”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试想,如果丁汝昌真的是太平军或者捻军余孽的话,对清流言官来说无疑是一个攻击丁汝昌甚至李鸿章的绝佳话题,岂有撂在一边不用的道理?话说到此,丁汝昌的「 ”叛军”身份就更加该打上一个问号了。 至于丁汝昌的妻子魏夫人是否当过太平军女兵,本人认为并不重要,就算魏夫人真的是太平军女兵出身,也不能以此证明丁汝昌当过太平军。就像李鸿章的洋顾问瑞乃尔娶的中国妻子是太平天国纳王郜云宽的侄女,难道能以此证明瑞乃尔也当过太平军吗?不是很荒谬么? 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因为在清朝,曾经的太平军身份不光彩;民国以后,「 ”太平军叛徒”的身份更加不光彩,所以族谱完全有可能刻意隐瞒了这段不光彩的历史。而李鸿章和袁世凯因为和丁汝昌交好、一个是上级一个是战友,也完全有为丁汝昌掩盖「 ”丑事”的动机。 但是有一点被忽略了,历史研究类似于司法定案,仅仅依靠怀疑是无法「 ”定罪”的。如果怀疑族谱或者李鸿章、袁世凯为丁汝昌掩盖当过太平军的经历,那就有谁主张谁举证的责任。除非有切实的证据证明了丁家族谱或者李鸿章、袁世凯确实为丁汝昌的经历和履历做了篡改。不然,按照史料学的划分,丁家的族谱、李鸿章和袁世凯有关丁汝昌记录的史料价值绝不是陈诗的那篇无引注、无出处、无当事人的「 ”三无小传”所能比拟的。 另外,同样在陈诗的《丁禹廷军门传》中还有一段记录也能从反面上证明这篇小传的史料价值有多么微不足道: 「 ”时议裁兵节饷,刘欲裁马队三营,置汝昌于闲散。汝昌时别屯,陈书 。刘怒其梗命,将召至而戮之。有相告者,汝昌亟率亲信十二人乘马驰归里。”「 ”家居数年,金尽,走天津,乞傅相直督李公畀一差。李相曰:‘省三与尓有隙,我若用尓,则与省三龌龊矣。尓宜与之分道扬镳。吾今欲立海军,令人统率,尓如能赴英国学习海军,毕业归来,当以此任相属。’汝昌避席曰:‘谨如命’。” 这段文字根据戚其章先生的引申,将「 ”时议裁兵节饷,刘欲裁马队三营,置汝昌于闲散”的时间确定在了同治十三年(1874年)。 可是根据本人好友、甲午战争史研究者孙建军先生的考证,在所谓的「 ”时议裁兵节饷,刘欲裁马队三营,置汝昌于闲散”的1874年(同治十三年),刘铭传正在家乡诗歌琴管、莳花赏盘,他的人生轨迹并未与丁汝昌相交,非但没有交集,连切点也没有。一位在乡的卸任直隶提督本来「 ”意气顿平”了,何以竟胆大包天地要杀一位在职的军队高级将领,这个玩笑可开大了!这个情节若写入小说、编入电视剧,会增加「 ”票房”,但作为史料就不能当真。对于1874年(同治十三年)刘铭传要杀丁汝昌的说法,我们最好还是加一注:「 ”该情节纯属无稽,如有引用,不可当真”(孙建军「 ”刘铭传何曾要杀丁汝昌——丁汝昌早年生涯的一段史料证谬”)。由此可见,陈诗在写《丁禹廷军门传》的时候有多么随意、多么漫不经心。 更加接近真实的丁汝昌 那么丁汝昌真的是「 ”毫无能力,只是因为是李鸿章的亲信而被委派为舰队司令”吗? 其实,对丁汝昌是陆军出身,缺乏统带近代海军的能力的诟病也是很多史学家一直挂在嘴巴边上。但是实际上,虽然并非科班出身,丁汝昌自出任北洋水师提督后,李鸿章对丁汝昌的历练可谓是不遗余力。1877年丁汝昌滞留天津养病期间就被李鸿章调入了北洋海军新购的伦道尔炮艇(蚊子船)「 ”飞霆”上历练,李鸿章在推荐丁汝昌任北洋海军提督的奏折中这样提到:「 ”……臣查该提督丁汝昌,干局英伟,忠勇朴实,晓畅戎机,平日于兵船纪律尚能虚心讲求。现在筹办北洋海防,添购炮船,到津督操照料,在在需人,且水师人才甚少,各船管驾由学堂出身者,于西国船学操法,固已略知门径,而战阵实际,概未阅历,必得久经大敌者相与探讨砥砺,以期日起有功,缓急可恃。臣不得已,派令丁汝昌赴‘飞霆’等炮船讲习……概提督颇有领会,平日藉与中西各员联络研究,熟练风涛,临事或收指臂之助。”(《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三十五) 接收超勇、扬威时在英国照相馆拍摄的丁汝昌留影 当1880年在英国订造的「 ”超勇”、「 ”扬威”两艘撞击巡洋舰建成之际,李鸿章即派出规模达到数百人的接舰团由丁汝昌带队到英国接收新舰。在英国,丁汝昌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接见,和英国各界名流频频交流,丁汝昌本人举止得体、平易近人的性格给英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第一次出现在英国的中国水兵也是军容严整、秩序井然,广受英国各界赞誉;经历过接舰之旅的北洋海军军官池仲祐回忆中提到:在两艘撞击巡洋舰扬帆回国途中,丁汝昌经常亲自研读海图,制定航线;而在1887年11月分别在英国、德国订造的「 ”致远”、「 ”靖远”、「 ”经远”、「 ”来远”四艘巡洋舰建成回国在厦门与南下过冬的北洋水师主力会合的时候,根据陪同舰队回国的驻英国使馆官员余思怡的《楼船琐记》记录,当四舰官兵听说很快就要见到丁军门时,个个面露喜色,奔走相告。以上种种皆能说明不论是在能力还是人缘上,丁汝昌都能很好的胜任北洋水师提督这一职务。 树立于刘公岛丁公府门前的丁汝昌像 正因为丁汝昌有行伍经历,也正是因为丁汝昌有在长江水师服役的经历,所以才会在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的时候被李鸿章选中。相比那些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理论有余、实践不足、喝过洋墨水、一脸书生气的毕业生们,为人忠厚朴实、战功卓著、又有水师服役经历的丁汝昌显然有着巨大的优势。 另外,关于丁汝昌的能力,一个来自敌对国度——日本的海军元老的评价更有说服力。 1891年,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访问日本,正是在这次访问中,丁汝昌与日本近代海军缔造者之一、江户幕府时期就已经是海军负责人的胜海舟互赠刀剑、成了刎颈之交。 和丁汝昌私交深厚并且评价甚高的日本海军元老胜海舟 「 ”丁氏躯干巨大,面色浅黑,所见之处丝毫没有威严之色,而且举止活泼,不拘小节,言辞率真,类似伧夫……胜海舟为了表示自己的心意,当即将一口宝剑和一首和歌相赠。 丁带他(胜海舟)参观了军舰,参观了军舰的各个角落,他发现其中一切都被妥善整顿,而且所用之物都是中国自产,没有一件外国货。他自从战争(甲午战争)期间,虽然已经和北洋舰队为敌,但是心中还是日夜挂牵着丁汝昌的消息,甚至还要高过当时的伊东(日本联合舰队司令),虽然伊东曾是他的学生,他对丁和李都非常的尊敬。”(《胜海舟》,民友社,1899年版,下篇第89-90页) 当丁汝昌在甲午年殉国后,胜海舟得知此号后悲痛万分,提笔为他的这位旧友作挽诗以示悼念: 二月十七日,闻旧知清国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之报,我深感君之心中果决无私亦嘉从容,不误其死期,嗟叹数时,做芜诗慰其幽魂。 忆昨访我屋,一剑表心里, 委命甚义烈,懦者为君起, 我将识量大,万卒皆遁死, 心血溅渤海,双美(武士道对武人的最高嘉许)照青史。 试想,如果丁汝昌真的「 ”毫无能力,只是因为是李鸿章的亲信而被委派为舰队司令”,又岂能在其生命过程中得到如此的赞誉,甚至是敌对阵营中的知己的牵挂? 威海甲午战争陈列馆中的丁汝昌塑像 作为后世的评论者,首先要做的就是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只有最大限度的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形,设身处地的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有可能得出和「 ”真实”较为接近的结论;如果仅仅根据已经知道的结果,对战败者进行道德上的空泛指责、甚至是无意义的恶毒人身攻击,并自以为得计的洋洋得意,显然不是对历史、对事实负责任的做法。 另外,对待同一则史料,如果解读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完全可能南辕北辙,具体到「 ”皖捻余孽”,如果脑子里已经先入为主的认为丁汝昌是「 ”太平军叛徒”,那么很容易将「 ”皖捻”也解释为太平军(太平天国曾经在安徽大量招募或者是挟持壮丁入伍,以补充两广老兵的损失)。以至于忽略了「 ”皖捻”的真实意思。因此,正确的解读每一个史料名词,靠的是使用者的眼力,还有内心的那杆不偏不倚的天平。
本文2023-08-04 03:28: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