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典籍——天工开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古文典籍——天工开物,第1张

冶铸

原文

宋子曰:首山之采,肇自轩辕①,源流远矣哉。九牧贡金,用襄禹鼎②,从此火金功用日异而月新矣。夫金之生也,以土为母,及其成形而效用于世也,母模子肖③,亦犹是焉。精粗巨细之间,但见钝者司舂,利者司垦,薄其身以媒合水火④而百姓繁,虚其腹以振荡空灵⑤而八音起。愿者肖仙梵之身⑥,而尘凡有至象。巧者夺上清之魄,而海宇遍流泉⑦,即屈指唱筹,岂能悉数!要之,人力不至于此。

注释

①首山之采,肇自轩辕:轩辕:黄帝。《史记·孝武本纪》:“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②九牧贡金,用襄禹鼎:《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万物而为之备。”九牧:九州之方伯。用九州所贡之铜铸九鼎以像九州之物。

③母模子肖:按五行说,金生于土,故前云金“以土为母”,而浇铸金器则先以土为模范,故又云“母模子肖”。

④薄其身以媒合水火:以金锻为刃器,铸为炊具,可为人获取食物,烹制于水火之中。

⑤虚其腹以振荡空灵:以金铸为钟镩之属,可以发声传远。

⑥愿者肖仙梵之身:有信仰者可以金铸仙佛之像。

⑦夺上清之魄,而海宇遍流泉:上清:铜钱之代称。故事有钱精为上清童子之说。泉:即钱。

译文

宋先生说:相传上古黄帝时代已经开始在首山采铜铸鼎,可见冶铸的历史真是渊源已久了。自从全国各地(九州)都进贡金属铜给夏禹铸成象征天下大权的九个大鼎以来,冶铸技术也就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了。金属本是从泥土中产生出来的,当它被铸造成器物来供人使用时,它的形状又跟泥土造的母模一个样。这正是所谓“以土为母”,“母模子肖”。铸件之中有精有粗,有大有小,作用各不相同。君且看:钝拙的可以用来舂东西,锋利的可以用来耕地,薄壁的可以用来烧水煮食而使民间百姓人丁兴旺,空腔的可以用来振荡空气而使声波振荡,美妙的乐章得以悠然响起。善良虔诚的信徒们模拟仙界神佛之形态为人间造出了精致逼真的偶像,心灵手巧的工匠抓住天上月亮的隐约轮廓而造出了天下到处流通的钱币。诸如此类,任凭人们屈指头、唱筹码,又哪里能够说得完呢?简而言之,这些东西纯靠人力是办不到的。

麸子心语:

有方向的忙碌亦或是休闲,生活都会是饱满、充实的。时光的质感你感受到了吗?如流沙?如绸缎亦或是巧克力般丝滑?更可以如陈年的老茶。

感叹时光流逝的古诗词精选80条(一)

1、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

2、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李忱《吊白居易》

3、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4、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5、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6、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萨都剌《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7、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8、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9、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刘彤《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10、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11、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李白《长歌行》

12、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13、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14、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15、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16、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江外思乡》

17、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1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19、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20、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感叹时光流逝的古诗词精选80条(二)

21、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陈洵《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22、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23、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24、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纳兰性德《送荪友》

25、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26、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颀《送魏万之京》

27、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28、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29、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30、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31、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元结《贼退示官吏》

3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3、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王建《辽东行》

34、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温庭筠《送人东游》

35、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鲍溶《襄阳怀古》

36、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37、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岑参《登古邺城》

38、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39、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40、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张华《壮士篇》

感叹时光流逝的古诗词精选80条(三)

41、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涂《春夕》

42、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43、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王维《春中田园作》

44、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张籍《蓟北旅思/送远人》

45、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46、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杜甫《岁晏行》

47、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藩《端午日》

48、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李贺《七夕》

49、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50、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江淹《古离别》

51、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刘长卿《新年作》

52、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虞集《挽文丞相》

53、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54、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55、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白居易《垂钓》

56、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萧衍《东飞伯劳歌》

57、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58、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59、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60、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感叹时光流逝的古诗词精选80条(四)

6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62、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63、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64、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张籍《没蕃故人》

6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66、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李白《独不见》

67、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68、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69、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70、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张纮《闺怨/怨诗》

71、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72、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73、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74、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7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6、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77、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78、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李白《战城南》

79、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薛道衡《昔昔盐》

80、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描述时光流逝的诗句

1、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3、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4、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罗隐《七夕》

5、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6、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7、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8、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晏行》

9、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10、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1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12、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于谦《立春日感怀》

13、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史达祖《鹧鸪天搭柳栏干倚伫频》

14、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薛道衡《昔昔盐》

15、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16、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17、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卢祖皋《江城子画楼帘暮卷新晴》

18、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韩疁《高阳台除夜》

19、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20、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21、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王维《春中田园作》

2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3、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24、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25、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柳枝词》

2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28、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29、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30、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31、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李白《战城南》

32、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陈洵《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33、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34、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35、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刘禹锡《汉寿城春望》

36、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37、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岑参《登古邺城》

38、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39、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40、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41、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42、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刘彤《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43、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元结《贼退示官吏》

44、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45、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晏殊《玉楼春春恨》

46、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4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48、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9、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0、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51、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52、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虞集《挽文丞相》

53、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李隆基《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54、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55、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56、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韩翃《章台柳寄柳氏》

57、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58、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59、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韦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60、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61、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李白《短歌行》

62、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萧衍《东飞伯劳歌》

63、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64、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纳兰性德《送荪友》

65、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66、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67、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6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69、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李白《久别离》

70、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王守仁《元夕二首》

71、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李白《长歌行》

72、长恨去年今夜雨,洒离亭。晏几道《愁倚阑令花阴月》

73、寒泉贮、绀壶渐暖,年事对、青灯惊换了。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74、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75、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吴文英《花心动柳》

76、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77、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78、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

79、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80、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81、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高适《别董大二首》

82、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83、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84、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85、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86、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87、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88、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89、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90、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91、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王建《辽东行》

92、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吴渊《念奴娇我来牛渚》

93、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袁去华《瑞鹤仙郊原初过雨》

94、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

95、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96、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薛逢《长安夜雨》

97、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曾几《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98、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赵元镇《寒食书事》

99、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100、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谢枋得《武夷山中》

时光流逝的诗句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4、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欧阳修《采桑子》

5、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6、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8、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窦娥冤《窦娥冤》

9、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王九龄《题旅店》

10、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诗汉乐府《长歌行》

12、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13、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14、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金缕衣》

15、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杜牧《送隐者一绝》

感慨时光流逝的诗句

1、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2、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孙道绚《滴滴金梅》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4、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5、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偶成》

6、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辛弃疾《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7、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虞集《挽文丞相》

8、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鲍溶《襄阳怀古》

9、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晏殊《玉楼春春恨》

10、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2、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韦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13、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韩翃《章台柳寄柳氏》

14、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15、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16、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17、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李隆基《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18、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19、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0、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王维《少年行四首》

2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2、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23、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24、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三》

25、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6、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27、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李白《久别离》

28、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29、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30、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1、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3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33、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藩《端午日》

34、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35、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李商隐《无题二首》

36、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37、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38、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9、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40、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

41、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元好问《玉漏迟咏杯》

42、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43、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4、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45、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46、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

47、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谢枋得《武夷山中》

48、数年前也放狂,这几日全无况。康海《雁儿落带得胜令饮中闲咏》

49、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50、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51、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52、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53、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54、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55、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5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57、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卢祖皋《江城子画楼帘暮卷新晴》

58、自从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汪遵《西河》

59、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60、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61、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62、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63、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陆机《梁甫吟》

64、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65、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于谦《立春日感怀》

66、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晏行》

67、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

68、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李益《隋宫燕》

69、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7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71、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72、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73、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74、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75、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76、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77、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杜甫《曲江二首》

78、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曾几《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79、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8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81、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82、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83、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84、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序》

85、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86、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87、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1、《杂诗》

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人生在世就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人生历尽了艰难,人们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样子了。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一起畅饮。

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2、《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3、《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4、《长歌行》

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5、《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宋代: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译文:

十年前,酒席宴上我是客人。春风得意前途亮。如今好友相继离去,忧愁疾患催人朽。想起了往事,倍觉光阴流转如此迅速。

鬓发虽已经变成了白色,但是我的心没改变,如今在酒席前仍把酒杯端起。旧曲重听心里觉着耳熟,就好似当年醉里听。

童年鲁迅对山海经这本书是什么样的

鲁迅童年时的保姆阿长常常会给他讲山海经的故事,山海经是古代很经典的书籍迄今也是,从个人来说,可能也包含着鲁迅先生对于保姆阿长的怀念,和对于孩时时光的眷恋,更启蒙了他对于文学的雏形的认识形象。

山海经童年鲁迅对这本书是持有怎样的态度因为什么

童年的鲁迅对《山海经》持有喜爱的感情。

《山海经》是鲁迅渴慕已久、心心念念的《山海经》之于鲁迅,不是猎奇(有画的《二十四孝图》被他厌恶),不只是知识(他没有成为地理学家或医药学家,或专门研究古典文化的学问家),而是促其精神成长的“宝书”《山海经》中的英雄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反映了古代英雄们与自然、社会的强大力量抗争的故事这些故事所体现出的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大无畏精神,是我们全民族的精神财富鲁迅的《故事新编》中,就有取材于神话故事的《理水》、《补天》和《奔月》无疑,鲁迅,我们的民族之魂,他从《山海经》中汲取了足够的养分所以,他一生视之为“宝书”一辈子跟书打交道的大文学家,他的第一部宝书是长妈妈给买的长妈妈当的起鲁迅的敬意和怀念

因为山海经中有插图,而且讲的都是一些志神志怪的神话故事,还有那么老保姆给讲解,相对来说那些诗书礼仪就比较的乏味了,而且读不好还要挨打,当然会有抵触心理。

所以,山海经就像今天孩子的网络游戏,新奇有趣,可以让人浮想联翩啊!

鲁迅对山海经的是什么样的态度

《山海经》是鲁迅渴慕已久、心心念念的《山海经》之于鲁迅,不是猎奇(有画的《二十四孝图》被他厌恶),不只是知识(他没有成为地理学家或医药学家,或专门研究古典文化的学问家),而是促其精神成长的“宝书”《山海经》中的英雄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反映了古代英雄们与自然、社会的强大力量抗争的故事这些故事所体现出的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大无畏精神,是我们全民族的精神财富鲁迅的《故事新编》中,就有取材于神话故事的《理水》、《补天》和《奔月》无疑,鲁迅,我们的民族之魂,他从《山海经》中汲取了足够的养分所以,他一生视之为“宝书”一辈子跟书打交道的大文学家,他的第一部宝书是长妈妈给买的长妈妈当的起鲁迅的敬意和怀念

童年鲁迅对山海经的态度

应该是喜爱的,因为鲁迅对山海经是渴慕以久,心心念念的,而且山海经内容上较丰富

阿长与山海经中 鲁迅为什么对山海这本书经感兴趣

有很多奇异的,闻所未闻的人物动物,对小孩子很有吸引,何况鲁迅总是被阿长管制,不如一般小孩那么自由欢快

山海经这本书好吗?

山海经 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华腹地的山川宝藏,特别是一些异鸟怪兽、奇花异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其中《海外经》介绍了传说中的海外异国,如双头国、三首国、女子国、丈夫国、大人国、小人国等国的风俗习惯,更是奇中有奇,不但使人赏心悦目,而且能使人增长很多知识。……

《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为禹、伯益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巴蜀,东及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

《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等。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

古代中国神话的基本来源就是《山海经》,其中最着名的包括: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羿射九日、黄帝大战蚩尤、共工怒触不周山从而引发大洪水、鲧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取回息壤杀死鲧以及最后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馀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等方面的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是什么样的书?

山海经》简介《山海经》的内容

《山海经》全书18篇,约31000字。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奇书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山海经》[1]为述图之书。

刘锡城在《全像山海经图比较》(1)序言中指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13首》)、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而且据说《海经》部分是图在先、文后出,因而“以图叙事”的叙事方式,至少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一种文化传统”。马倡议(2)也认为:“《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 刘宗迪(3)写道:“《海经》的荒诞色彩和神话色彩,与这本书的特殊来历息息相关,这本书的来历在古代典籍中是独一无二的,简单地讲,这本书是述图之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海经》,先有图,后有书,书中的内容是对一幅图画中内容的写照。《山海经》中的文字多静态的刻画,而少动态的叙述,多记空间方位,而少间时间进程,其述图特点可谓一目了然,其实,前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宋代学者朱熹,但前人在这一点上都有同一个误解,即认为整部《山海经》包括《山经》都是有述图的。实际上,像《山经》那样包罗万象的博物学知识是不可能在图中画出来的,更何况其中还记载了很多动物的声音、习性等等,这些内容又如何能用图画表现出来呢?除非古时候已经有了现在这样的多媒体技术。不过,《海经》所凭借的图画早就佚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中都有插图,怪怪奇奇,琳琅满目,那只是后人根据书中的内容想象增补的,与我说的古图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山海经》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

《山海经》历来被大多数人认为“荒诞不经”。连敢于打破《尚书》束缚,将中国上古史推至炎黄二帝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似乎与《山海经》由图到文字的成书过程有关。例如《海外东经》记载“工虫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根据《山海经》先有图后有书的成书过程推测,《山海经图》上在君子国的北方画有一个彩虹的“虹”字,表示该地经常见到彩虹。当时的图像文字应该类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见熊国英著《图示古汉字》)。而后来古人根据《山海经图》著《山海经》时,时间已经过了几百年,而著者并不见得一定是文字学家,这时彩虹的虹字已经成为“工虫”的样子,因此将彩虹描述为工虫,并望文生义将其描述为“各有两首”,使后人无法知道到底叙述的是天边的彩虹呢,还是描写一只有两个头的怪物。所以就连司马迁也说“余不敢言之也”。

也正因为《山海经》的所谓荒诞不经,几千年来该书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因而也很少被后人改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书的风貌和许多珍贵的远古资料和信息。

第三,《山海经》与东方夷族有关。

金荣权(4)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帝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谜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内”两经之中。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略,显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关于帝俊在中国古代诸神中的地位,今天众说纷纭,然一般认为帝俊当是上古时代东方民族的祖先神,这种看法是一致的,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帝俊活动地及其子孙之国大多在东方”。

徐旭生(5)说:“帝俊这个人物,在《山海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显赫的了。里面载他的事,多至十六(在《经》里面只有帝颛顼多至十七事,可是他与九嫔葬处一事三见,那只剩下十五事。此外黄帝十事,炎帝四事,帝喾三事,帝尧二事,帝舜九见八事,帝丹朱二事,帝江一事,帝鸿一事。其余的人没有帝称)”。通过这十六项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第一,他东西南北,无所不至;第二,古代重要的大发明,差不多全出于他的子孙;第三,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内许多氏族都是由他分出;第四,太阳是他的儿子,月亮是他的女儿,在他之下有“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she)比尸”的神人和“五采之鸟”的“下友”。

西汉刘向(歆)《上〈山海经〉表》(6)说:“《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后人大多从其说。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序》称《山海经》相传“作于禹益,述于周秦”。但后人研究认为,《山海经》非一人所作,有出自周人、齐人、楚人之说。而刘宗迪(7)认为,尽管“古人关于禹益作《山海经》的说法虽不可信,但可能也不是空穴来风”。自古以来,“神不禋非类,民不祀非族”,《山海经》中的某些史料特别是反应帝俊神系事迹的人文历史地理资料来自东夷伯益或者伯益的族团应该无大误。

第四,《山海经》有两部分组成。

顾颉刚(8)认为:“《山海经》则至今流传,其中《山经》和《海经》各成一体;《海经》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一组为《大荒四经》与《海内经》。这两组的记载是大略相同的,它们共就一种图画作为说明书。所以可以说是一件东西的两种记载”。现代研究同意这一观点,王宁在“《山海经》的分篇问题”中说“《大荒四经》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海外四经》”。因此,在考证《山海经》地望时,《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可以相互印证。

第五,《山海经》地理描写的顺序与现实的顺序不同。

《山海经》的顺序是南、西、北、东,这可能与古人“天南地北”的习俗有关。也就是说,古《山海经图》与现在的地理图在方位上不同。以《海外东经》的汤谷地望为例:“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郝懿行云:「黑下当脱齿字。王逸注楚词招魂云:『黑齿,齿牙尽黑。』高诱注淮南坠形训云:『其人黑齿,食稻啖蛇,在汤谷上。』是古本有齿字之证。“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上述记录明确说明《山海经图》中,黑齿国在图的上方(南方),而汤谷在黑齿国的下方(北方)。这为《山海经》地望考证提供了方向上的坐标。

根据以上背景和原则,我们通过研究鲁东南地区龙山时期(伯益为龙山文化后期东夷部落首领)考古资料和历史地理文献,考察鲁东南地区沿海一带人文风物山川地理形势,发现《海外东经》描述的地域与《尚书》中嵎夷的地望以及海岱地区龙山文化尧王城类型的分布极为一致,现报告如下:

海岱地区龙山文化尧王城类型及其地域分布

王守功(10)在《山东龙山文化》一书中指出:“尧王城类型主要分布于沂山之南、蒙山以东的鲁东南地区。这一区域的地貌以丘陵为主,间有较大的河谷平原。该类型西、北两侧分别于尹家城类型、姚官庄类型相邻,东至黄海,南界约在陇海铁路以北。行政区划包括临沂、日照两市和江苏东北角之一部分”。“根据遗址分布特点可以推测,日照、临沂一带是尧王城类型的中心地带。这里地理环境特点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众多,古代环境同现在差别较小。考古发现表明,这里龙山文化遗址十分密集,且不乏大型遗址”。

尧王城类型也称两城类型。张学海(11)在《试论莒地古文化古城古国》一文中指出:“莒地龙山文化属两城类型。该类型的范围大体在沂蒙山东南,尼山以东,以鲁东南地区沂沭河流域为中心,北包鲁东胶州、崂山、青岛市区等地,南含江苏淮北东部地区,是龙山文化的主要地方类型之一。除莒地的四个龙山聚落群以外,尚有临沂东部沂沭河中游群,临沂西部、费县东北部、平邑北半部沂河中游、祊河流域群,沂南东部、临沂北境、莒县西南端沂河上游群,苍山南半部、枣庄东南部群,此外北面的诸城中北境、高密南境、胶州西南境似有一小群,其东的胶州东北部、青岛市区尚有少数遗址,不足10处,未作群体对待;南面的临沭、郯城及同其接境的江苏赣榆、东海、新沂也应有两三个小群,总计达11个聚落群,仅山东境内就有遗址450处以上,占山东境内龙山遗址总数的三分之一强”。

因此,龙山文化尧王城(两城)类型的分布区域为南起江苏灌云县,北到山东青岛市的东部沿海一带。而这一带的大型龙山文化遗址基本都集中在日照地区,比如尧王城遗址、两城遗址、段家河遗址、东海峪遗址、另外还有大型大汶口文化遗址如凌阳河遗址和丹土遗址。因此日照地区是尧王城类型中的重点区域。

《时光》是作者由一次突如其来的停电,在黑夜中点亮蜡烛,望着幽幽烛光引发了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是作者对时光的感触和人生旅程的回顾,亦是一场关于时光的内心拷问,表达了时光对于人生永恒的意义。

全文结构形散神聚,构思独特,从不同角度探索了时光的意义,具有深厚的哲理性。文中“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和“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短暂与永恒的交锋中迸发了璀璨的人生意蕴。

文中的象征意义也是独居风格,将虚无的时光具体化,让时光融入“宋代天王像”,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其实说“宋代天王像”是时光的化身不如说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借“宋代天王像”的眼睛审视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出了全新的阐述。

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全文,使文章更加贴近读者,更能引发读者共鸣。这是一场思考人生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光盛宴,作者说,“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亦是“生命的奇迹”和“永在的灵魂”。

对很多爱书的人来说,家中都有不少曾爱不释手的书,扔掉不舍得,但如何保存也让他们颇为困扰。下面来听听几位业内人士,他们对家庭如何藏书给读者的支招。

线装书比现代书更好保存

一直以为,线装的古籍善本是文物,颇为珍贵,也是比较难以保存的。但西安古旧书店的张鸣经理告诉记者,其实线装古籍善本相比现代书籍,还属于相对容易保存的一类:“线装书的寿命在千年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保存得宜,线装书至少能保存千年,相较之下,现代书籍的寿命只有三百年。因为古代线装书所用的纸张都是纯天然的材料制成的,而现代的造纸技术中会加入很多化学原料,如荧光剂等,所以现代书籍反而不如线装书容易保存。稍微有点年头的现代书籍就会出现书页泛黄,纸张脆弱的情况,所以说,现代书籍的保存也不能忽视。”这也是北京同雅文化印刷定制图书产品的特点,采用宣纸水墨为印刷材质,保存持久,更利于文化传承。

张鸣经理还说,除了放樟脑球等方法,也可在旧书中夹带晒干的灵香草。灵香草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和天然香料,其干品是防虫防蛀的佳品。也可以用特制香樟木、楠木书柜保存旧书,此外还可用烟叶,将烟叶晒干后用纱布包好放在书柜、书箱的角落里。而一位名叫“小八娃娃”的网友在网上分享了她的存书之道,就是将晒干的薰衣草洒在书页中,“不但能防虫,还会给书页增添一种别样的香气。而在图书摆放时,精装书、平装书可直放,书脊朝外,便于查找。摆放时,如一层未装满,可放一个书档,以免书松散歪斜,造成书背弯曲、书页卷曲。线装书书体较轻,不宜直放。”

古老的晒书日是一个好传统

读者郑先生打来电话,说他从小就爱看小人书,并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大量小人书。但由于工作繁忙,他没时间仔细打理这些书籍,只能放在床底下。他告诉记者,他收藏了五百本小人书,有很多现在看来都非常珍贵,以前空闲时他会把小人书取出来翻看,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但近日由于工作繁忙,他花在小人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部分小人书受潮或损坏。郑先生希望自己能将小人书作为一项文化收藏继续下去,于是向记者咨询收藏和保存小人书的相关知识。

其实不光是郑先生,记者周围很多人都反映过类似情况,因为收藏于图书馆、档案馆中的图书,都有专人管理,存放条件也相对较好,而个人收藏的家庭图书如何保存呢?西安古旧书店的张鸣经理介绍说,藏书其实最重要的几点就是要防水、防火、防尘、防虫蛀、防鼠咬。而西大图书馆工作的商女士告诉记者,家庭里收藏图书的时候,在书柜里放些樟脑球可以防虫,樟脑球最好用纸包起来,以免挥发过快。书柜要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如果书籍受潮,可以把图书装在塑料袋里,放到冰箱冷冻室中冻上几个小时,然后把书拿出来,再搁到室内通风处吹干,这样就可使受潮的图书基本恢复原貌。

据悉,古代的农历六月初六,是传统的晒书日。每到这天,若天气好,读书人就要拿出自家的藏书放到太阳下晒晒。商女士告诉记者,现代人虽然忘记了晒书日,但对家庭图书而言,藏于箱底秘不示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家庭图书慢慢进行的潜在变化人们不能及时得知,等发现问题已为时太晚。所以,尽管没有晒书日,对家庭图书都要间隔地挂晾一段时间。挂晾的时候注意除尘,用鸡毛掸轻轻扫一下书面。或用开到低风档的吸尘器一边用软毛刷扫书面,一边用吸尘器吸尘。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