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辣味始祖又能治病防瘟的植物是什么?重阳节也常用到?
在当今的时代,有很多人都喜欢吃辣甚至是无辣不欢。在古代有一种植物是不仅是辣味的祖先能够治病,防止瘟疫,人们在重阳节的时候都会用到它。那就是:茱萸。茱萸是一颗红色的果实,味道偏辣。一般在做菜的时候放入一点能够烹调入味,味道很特别。所以古人就给起名为:“茱萸”,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越椒。根据古书上的资料记载:“茱萸是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山茱萸目植物。”而且茱萸分为三类分别是:“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在这三种茱萸中,在饭桌上最受人们欢迎的是吴茱萸。吴茱萸因为经常在饭桌上和花椒、生姜放在一起作为香料,称之为“三香”。其他的两种茱萸:山茱萸、食茱萸。是作为中药材来供人们使用。那茱萸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作用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茱萸里面含有辣味的辣椒素。其实茱萸里面所含有的辣椒素,其实就是由血清素、吗啡、可卡因、长春碱、马钱子碱,这些元素所组成人体可食用的辣椒素。这种可食用的辣椒素,吃了以后能够让人脸红线条、肠胃加速运动。在短时间内能够刺激人的大脑,产生兴奋的感觉。就跟体内的多巴胺浓度突然升高是一个道理,这也就是为啥人家说吃辣能够开胃,能够心情好。
二、与民俗有关。和重阳节有关的诗句很多,但是最耳熟能详的应该就是这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说的就是重阳节和茱萸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自此之后就有了重阳节。古代的文学家在《西京杂记》里记载,在汉朝宫廷里,不管是宫女还是君王在九月九日那天,都要把茱萸插在头上,还吃着特有的糕点甜糕、喝着菊花酒。所以重阳节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是“茱萸节”。
唐朝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说明至少在唐朝时,人们在农历的九月九日有佩带茱萸的习俗。人们认为农历九月初九是凶日,有多灾多难的含有在里面,茱萸被人们称为“辟邪翁”,有很吉祥的意思在里面,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重阳节时,人们采摘茱萸的枝条,连带着果实用布缝成香囊,随身携带,用来避除邪恶之气。
古人喜欢在重阳节和朋友一起出去登高、赏茱萸,重阳节有思亲的含义在里面,因此重阳节插茱萸还有思念亲人的意思。尤其在唐代,白居易、杜甫、寒山等几十位诗人均有吟唱重阳登高及插茱萸表达思念的诗。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又称“茱萸节”,在传统的数字中,九是阳数中最大的一个,农历九月九,有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也被称为“老阳”。重阳节因被古人视为厄日,这一节日从开始起便以避祸延年为主题,所以重阳节俗中人们要“登高”努力接近阳气,再头插或佩戴茱萸(辟邪翁)来辟邪。
其实,重阳佩茱萸的习俗早在汉代就开始了,南朝《续齐谐记》中就记载了汉代佩茱萸登高避祸的故事。唐朝时,茱萸节最盛期。唐朝的民间盛行重阳节,朝廷在重阳节时,也会赐茱萸给群臣。
茱萸既然是古代重阳节的风物,那么到底什么是茱萸?
“茱萸”主要有三种:吴茱萸、食茱萸和山茱萸。前两者属于同科植物,三种在外观和性质也有相似之处。
吴茱萸亦称为茱萸、吴萸。王维诗中的茱萸指的就是吴茱萸。食茱萸又称榄子、艾子。在辣椒没有传入中国之前,古人用食茱萸替代辣椒做调味品,或药用。山茱萸属山茱萸科,与重阳茱萸完全不相干,只因果实色红类似芋类,由“朱芋”转讹而来的,至今仍有“山芋肉”的叫法。除了这三种常见的茱萸外,名字含有“茱萸”的还有多种,但与重阳节所用的茱萸不属于一类的科种。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淋渫吴茱萸汤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淋渫吴茱萸汤 1 拼音
lín xiè wú zhū yú tāng
2 处方吴茱萸1两,川乌头1两(生用,不去皮),蛇床子1两,桂1两,荆芥穗半两,附子(生,不去皮)半两。
3 制法上为粗末。
4 功能主治风毒疮久不愈。
5 淋渫吴茱萸汤的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吴茱萸汤”。
6 摘录
《御药院方》卷八
古籍中的淋渫吴茱萸汤 《医方集解》:[利湿之剂第十二]琥珀散
治气淋,血淋,膏淋,砂淋(心肾气郁,清浊相干,热蓄膀胱,溺涩而痛曰淋。气淋,便涩余沥;血淋,尿血而
《玉机微义》:[卷二十八淋门(小便不禁附胞痹附)]论淋分三因陈无择云淋古谓之癃名称不同也癃者罢也淋者滴也古方皆云心肾气郁致小肠膀胱不利复有冷淋湿淋热淋等属外所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三]淋癃(淋沥余见小便不通)关元、主胞闭塞。小便不通。劳热石淋。又主石淋。脐下三十六疾。不得小便。并灸足太
《普济方·针灸》:[卷十五针灸门]淋癃治石淋。脐下三十六疾。不得小便。灸足太阳。又灸涌泉三十壮。治五淋(资生经)。穴悬钟治五淋不得尿。穴
《明医指掌》:[卷七]淋证十二本文2023-08-20 17:10: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0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