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的文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建国初期的文献,第1张

中国历史悠久,珍贵古籍灿若星河,但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由于战争、自然灾害以及外国的劫掠等原因,古籍遭受巨大损失。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进行保护,为以后古籍的保护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古籍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认识水平、管理漏洞以及有些不法分子的破坏行为等诸多原因,使许多珍贵的古籍被破坏、散佚甚至卖到国外,这是国家与民族的重大损失,针对当时的情况党和政府在1949-1957年间曾采取了多种积极保护措施。

1、党和国家对古籍保护的政策指导

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部、军政委员会、地方人民委员会等部门都曾发布政令、通告、指示,制定条例、办法等为古籍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导。

11、保护古籍图书,避免古籍散佚、毁坏的政策

111、规定古籍的范围,并要求对古籍进行认真保护、保管

1951年5月5日,川南人民行政公署下达保护文物的补充指示,其中第五点:“图书:古版及各种珍贵版本、孤本、绝本、抄本、金石拓本与不常见书籍、碑版、图书版片、简牍、档案、志书、年检、佛经、名人书法、墨迹等应负责征集,妥为保护与保管[1]。”1951年8月西南区制定《西南区土地改革期间保护民族文物暂行条例》,将报刊、杂志、图书档案均列入必须严密加以保护的范围[1]。1950年5月,政务院公布《关于古籍、珍贵文物、图书及稀有生物保护方法》[1]。1951年9月10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向各地发出《关于健全各级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加强保护历史文物图书手迹的通知》[1]。1951年11月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发布通告,指出:“历史文物包括古代金石、碑帖、书籍、字画……应很好地收集保管。”1951年,川西人民行政公署第17次行政会议通过《川西区保护历代古籍文物暂行办法》第四条指出:“各种珍贵版、孤本、绝本、抄本与不常见之书籍……近代具有价值之中外图书、仪器、报章、杂志、图表,均应妥为保管,不得毁损[1]。”1956年,四川省文化局指示各地“注意保护古旧图书资料”(以文社〈56〉第210号文件发出)。

112、禁止将古旧书籍作为造纸原料

1951年3月28日,中南军政委员会通令中指出“造纸纸浆工厂、作坊今后不得再行收购古书故纸为造纸原料,否则以破坏民族文物论处”[1]。1951年12月,为了加强古旧图书的搜集与保护工作,中央文化部和轻工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用旧版书做纸浆材料的指示》[1]。

113、避免珍贵古籍散佚

1950年12月2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通知西南各省人民政府在减租退押时期应注意部分地主借口完成这一任务,将其所藏古书、字画贱价出售,分散破坏的行为[1]。1951年1月2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通令各级人民政府密切注意查禁将有历史价值之文物、图书、碑板任意破坏,零散出售,以及各寺庙僧道退押,售卖庙中各种宝贵经典[1]。1955年湖北人民委员会为保护图书文物,防治散佚损坏,向各市县发出通知,指出“土改中没收地主之书籍文物,均为国家财产……为各机关团体收藏者需进行一次清理登记,防止散佚损坏”[1]。

114、禁止珍贵古籍流向国外

1950年5月,政务院公布《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1]。1951年6月,文化部颁布关于“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对一些图书要经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核准才能运往国外展览、交换、赠予,发给准许执照者准许出口

由于纸张大都是以木材为原料制成的。木头去皮碾碎之后,经过洗涤漂白,纸张里繁荣木材纤维素变成白色,接著会用亚硫酸盐来烹煮处理,以去掉木材的其他部份,只留下纤维素,最后再经过各种处理,就得到我们所用的纸了。因此,在纸张上含有少量的酸。可是在空气中放置久了,这些酸会慢慢分解掉纸张中的纤维素,再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变成**。(氧化反应)纸里的纤维素变黄,自然纸看起来就是**的了。光也可以使纸里的纤维素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使纸变黄、变脆。(光合反应)

因此收藏的书籍报纸最好是放在干燥并且避光处保存。

博物馆存珍贵书籍文物是密闭氮气环境。

因为书是用木材做原料的,它含有白色木材纤维素。由于长时间的接触空气,使得木材纤维素与空气中的氧结合而产生了化学反应,加上阳光的光合作用。因此书籍越用得时间长也就越黄了,所以书籍最好放在书柜里。

去翻翻那些积存的旧书报,就会发现旧书报的纸张颜色变黄了、质地变脆了,甚至翻几下就碎了,这是为什么呢?这还得从纸张的原材料说起。纸的前身即原材料是木材或芦苇,它们经过粉碎、蒸煮、打浆、漂白变成纸浆,然后经过造纸机连拉带压,同时烘干,最后就变成了 一张张白纸。木材或芦苇变成了纸张,它们里面的纤维素也随之迁入到纸张里。 纸张放久了,纸里面的纤维素会和空气中的氧结合,变为**,纸张也就慢慢变黄了。

中国古籍的纸张,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纸,而现今通用的化学胶水、化学浆糊及玻璃胶纸对中国式纸张具有极强的腐蚀力,一般不隔多时,便会使纸张变质黄脆,触手即碎,故而绝不可用。

正确方法应为采用天然面粉浆糊,调以麝香、花椒,可达到修复与避虫双重功能。如果藏家一时无法具备以上条件,也应宁可暂时不修,待请到行家里手,再行修复,绝不可仓促滥修,加厄典籍。

扩展资料

许多民国版本的拓片、字帖、纸墨拓工皆属精良,可版面之上却是黄斑累累,令人扼腕。这是因为民国时期的一些书贾作坊,贪求省惜工料费用,采用了一种叫做“油光纸”的纸张(当时流行的一种廉价的西式工业法制纸),作为字帖的衬纸。

由于西式纸酸碱性不合量,具有一定腐蚀力,以致许多民国旧帖惨遭“黄斑之厄”。这一遗憾也使得当今的古籍藏家得出了一条教训,即:中国古籍必须远离一切西式纸张,二者隔离,方为上策。

-古籍

书籍酸化

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院长李致忠告诉记者,书页酸化是影响古籍保存寿命的重要因素。酸化是指古籍纸张中的酸性逐渐增强,PH值越低酸性越强。如果PH值低于4,书籍将彻底损坏,不能翻阅。环境污染是古籍酸化的主要原因。纯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少量的二氧化碳等组成的,并不含有酸性气体,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酸性气体排放大量增加,导致了古籍的酸化破损。

李致忠说,上世纪60年代,空气中PH值是75左右,那时有关部门对我国古籍纸张进行检测,PH值平均为76,在中性或微碱性范围内。但是,目前空气中的PH值已下降到65,近期对我国古籍文献的检测后发现,PH值已普遍低于70,平均为59。由于空气污染,古籍已经开始老化。李致忠说,如果空气中的PH值下降到5,那我们的古籍保护就困难了,最多保存不到200年。因此,在努力探索用科技手段保护修复文化古籍的同时,我们应该改善和治理环境。

造纸的原料是木、草、麻、苇、竹、蔗渣和碎布等。造纸工人把原料弄碎,蒸煮后,就制成了**的纸浆,工业上常用SO2来漂白纸浆,SO2的漂白性质不是永久性的,再者用来印报纸的纸张,制作比较粗糙,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加上阳光和空气中的多种气体的因素,破坏了当初漂白的成果,于是报纸又变回**。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