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鼻鼽简介
鼻鼽(allergic rhinitis)为病证名。又称称鼽嚏、鼻流清涕。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表现的鼻病。临床较为常见、多发。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
《素问·脉解》:“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素问·气交变大论》也说:“岁金不及……民病肩背瞀重,鼽嚏……”
《刘河间医学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说“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
鼻鼽与西医的过敏性鼻炎相似。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
详见百科词条:鼻鼽 [ 最后修订于2019/12/23 14:13:24 共346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人体部位名·枕骨 5 经穴别名·枕骨 51 头窍阴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特异性 55 所属部位 56 头窍阴穴的定位 57 头窍阴穴的取法 58 头窍阴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82 穴区神经、血管 59 头窍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 头窍阴穴主治病证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头窍阴穴的配伍 513 文献摘要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枕骨 1 拼音
zhěn gǔ
2 英文参考occipital [朗道汉英字典]
Tóuqiàoyīn GB11(经穴别名) [中国针灸学词典]
occipital bone(人体部位名)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枕骨:1人体部位名;2经穴别名。[1]
4 人体部位名·枕骨
枕骨为人体部位名[1]。又名后山骨、玉枕骨、后枕骨[1]。即枕外隆突,位于头顶部的后方,头颅骨的后下方[2]。《医宗金鉴》:“后山即头后枕骨也。其骨形状不同,或如品字,或如山字,或如川字,或圆尖,或月牙形,或偃月形,或鸡子形,皆属枕骨。”
5 经穴别名·枕骨枕骨为经穴别名,即头窍阴[1]。出《经穴汇解》。
穴位 头窍阴 汉语拼音 Touqiaoyin 罗马拼音 Touchiaoyin 美国英译名 Empty Yin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B11 日本 11 法
国 莫兰特氏 VB18 富耶氏 德国 G11 英国 G11 美国 GB11
头窍阴为经穴名(Tóuqiàoyīn GB11)[3]。出《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名窍阴;《圣济总录》名首窍阴;《针灸资生经》名头窍阴。别名枕骨[4]。属足少阳胆经[3]。头窍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4]。头即头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头部耳后,善治耳目诸病,故名头窍阴[3]。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喉炎,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等。
51 头窍阴穴的别名枕骨(《针灸聚英》)。
52 出处《针灸甲乙经》:窍阴,在完骨上,枕骨下,摇动应手。
53 穴名解头即头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头部耳后,善治耳目诸病,故名头窍阴[3]。
窍,《说文》:“空也。”孔窍。阴,指五脏之阴。五脏属阴,皆开窍于头,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以穴能治五脏阴窍之病,如目疾,耳聋,舌强,鼻塞,咳逆,口中恶苦等。[5]
54 特异性头窍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4]。
55 所属部位后头[6]
56 头窍阴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头窍阴穴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2]。
头窍阴穴位于耳后颞骨乳突后上方,天冲穴与完骨穴间平行耳后发际弧形连线的下1/3与中1/3交点处[4]。
头窍阴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廓弧度相应)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正坐或侧伏取之[3]。
头窍阴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肌肉)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57 头窍阴穴的取法头窍阴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廓弧度相应)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正坐或侧伏取之[3]。
正坐或侧伏,在乳突后上方,当浮白穴与完骨穴的连线上取穴。
正坐俯伏或侧卧位,在乳突的后上方,当浮白与完骨穴连线的中点取穴[7]。
58 头窍阴穴穴位解剖头窍阴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枕额肌(枕腹)。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耳后肌属皮肌,起于乳突的外面,止于耳廓软骨的后面。该肌和枕额肌的枕腹由面神经的分支支配。(参看浮白穴)
5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3]。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8]。
5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耳后神经和耳后动脉分布[8]。
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吻合支及耳后动、静脉分支[4]。
59 头窍阴穴的功效与作用头窍阴穴具有平肝镇痛,开窍聪耳的功效。
头窍阴穴有清胆热、通耳窍、利咽喉的作用[3]。
头窍阴穴系胆、膀胱、三焦经之会穴,有通络清热之功,对头部耳目口舌鼻诸窍之病,本穴均有调摄之功[5]。
510 头窍阴穴主治病证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喉炎,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等。
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等[3]。
头窍阴穴主治头项痛、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等[4]。
头窍阴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9]。
头窍阴穴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颈项强痛[7]。
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等[3]。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
2五官科系统疾病:喉炎,神经性耳鸣,耳聋,甲状腺肿;
3其它: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一般沿皮刺03~05寸[3][4]。
平刺05~08寸[7][9],局部有胀重感[7]。
5112 灸法可灸[3][7][9]。
艾条灸5~10分钟[4]。
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512 头窍阴穴的配伍头窍阴配听宫、听会、翳风,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头窍阴配听宫、听会、翳风,治耳鸣、耳聋[7]。
头窍阴配内关、阳陵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胸胁痛。
头窍阴配内关、支沟、阳陵泉,治胸胁痛[7]。
头窍阴配风池、侠溪、太冲,有平肝潜阳,清火熄风的作用,主治眩晕。
头窍阴配风池、太冲、足临泣、侠溪,治眩晕[7]。
513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头痛引颈,窍阴主之。痈疽,窍阴主之。脉风成为厉,管疽发厉,窍阴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窍阴、强间,主头痛如锥刺,不可以动。
《针灸大成》:主四肢转筋,目痛,头项颔痛引耳嘈嘈,耳鸣无所闻,舌本出血,骨劳,痈、疽、发、厉,手足烦热,汗不出,舌强胁痛,咳逆喉痹,口中恶苦。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出处 4 四神聪穴的别名 5 神聪四穴的定位 6 神聪四穴的取法 7 神聪四穴穴位解剖 71 层次解剖 72 穴区神经、血管 8 神聪四穴的功效与作用 9 神聪四穴主治病证 10 刺灸法 101 刺法 102 灸法 11 神聪四穴的配伍 12 文献摘要 13 神聪四穴研究进展 131 治疗眩晕证 132 对大鼠脑组织内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133 对睡眠紊乱模型小鼠的影响 1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聪四穴 1 拼音
shén cōng sì xué
2 概述神聪四穴为经外奇穴别名,即神聪[1]。见《针灸资生经》。
四神聪为经外奇穴神聪穴(sìshéncōng EXHN1)的别名[2][3][4]。出《太平圣惠方》。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有镇静安神,清头明目,醒脑开窍的功效。四神聪穴常和百会配伍治疗头部疾病;如每日揉按本穴5~10 min,有预防头痛、失眠、眩晕的作用[5]。
3 出处《太平圣惠方》:在百会四面,各相去同身寸一寸是穴。
4 四神聪穴的别名神聪(《太平圣惠方》)
神聪四穴(《针灸资生经》)
四穴(《奇 谱》)
四神聪穴由前、后、左、右四个腧穴组成,又将在前者称为前神聪,在后者称为后神聪[5]。
5 神聪四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四神聪穴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4][6]。
原说四神聪穴位在百会四边各开25寸[7]。今多据《太平圣惠方》定位于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7]。
位于头顶部,当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共4穴[8]。正坐取穴[8]。
四神聪(在前者称为前神聪、在后者为后神聪)
6 神聪四穴的取法
取穴时患者下坐位或仰卧位,先取头部前后正中线与耳尖连线的中点(百会穴),在其前后左右各1寸处取穴。
正坐或仰卧位,先取百会,于其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取穴[5]。
7 神聪四穴穴位解剖四神聪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帽状腱膜。皮肤由额神经、耳廓神经、耳小神经和枕大神经交织分布。该处血管有枕动、静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和顶支,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分布。
7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6]。
72 穴区神经、血管有枕大神经、滑车上神经、耳颞神经分布,并有枕动脉、颞浅动脉、额动脉的吻合网分布[6]。
8 神聪四穴的功效与作用四神聪穴镇静安神,清头明目,醒脑开窍。
四神聪穴常和百会配伍治疗头部疾病;如每日揉按本穴5~10 min,有预防头痛、失眠、眩晕的作用[5]。
9 神聪四穴主治病证四神聪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多梦,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脑瘫,中风,癫痫,狂乱,精神病,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四神聪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6]。
四神聪穴主治头痛,目眩,癫痫,狂乱等[7]。
四神聪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狂、痫证、偏瘫、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等[8]。
神志病:失眠,健忘,多梦,眩晕[5]。
脑病: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脑瘫,中风,癫痫[5]。
其他病:头痛[5]。
保健:每日揉按本穴5~10 min,有预防头痛、失眠、眩晕的作用[5]。
10 刺灸法 101 刺法沿皮刺03~05寸[7]。
一般沿皮刺05~08寸,针尖朝向百会[8]。
平刺05~08寸[6]。
平刺,针尖向百会方向或向四周,进针05~08寸,局部酸胀[5]。
注意:四神聪穴退针后应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5]。
102 灸法可灸[8][6][5]。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7]。
11 神聪四穴的配伍四神聪配神门、三阴交,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失眠。
四神聪配太冲、风池,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头痛,头昏。
四神聪配百会、合谷、太阳,治头痛[5]。
四神聪配水沟、四关(双侧合谷配双侧太冲)、十宣,治癫痫[5]。
四神聪配百会、四神聪、内关、通里、三阴交,治精神分裂症[5]。
12 文献摘要《太平圣惠方》:理头风目眩,狂乱风痫。
《类经图翼》:主治中风,风痫。
《针灸集成》:主头风目眩,风痛狂乱。
《银海精微》:患眼疾,偏正头痛。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四神聪,奇穴。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处,计共四穴。针二至三分。灸一至三壮。主治头痛、目眩、癫痫、狂乱。
13 神聪四穴研究进展 131 治疗眩晕证以四神聪为主穴,治疗眩晕128例,属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合谷;痰浊内阻者加丰隆、内关;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者加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头痛加太阳点刺放血。针刺手法以强 为主,出针时开大针孔,使之出血更好,经临床观察,本法对实证眩晕效果较好,对虚证眩晕次之。
132 对大鼠脑组织内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电针“四神聪”、“百会”、“内关”等,大鼠脑组织内SOD活性上升,MDA含量明显降低,提示电针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学习能力,并能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5]。
133 对睡眠紊乱模型小鼠的影响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头痛·气虚证的病因病机 5 头痛·气虚证的症状 6 头痛·气虚证的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头痛·气虚证的穴位 2 治疗头痛·气虚证的方剂 3 治疗头痛·气虚证的中成药 4 头痛·气虚证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头痛·气虚证 1 拼音
tóu tòng ·qì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headache with qi deficiency syndr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头痛·气虚证(headache with qi deficiency syndrome[1])又称气虚头痛[2]。是指气虚不足,以头痛隐隐,时发时止,遇劳加重,头晕,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面色晄白,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或脉大无力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头痛证候[2]。见《脉诀·头痛》。
4 头痛·气虚证的病因病机气虚清阳不升所致的头痛[3]。
5 头痛·气虚证的症状《兰室秘藏·头痛门》:“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者,肠胃之所生,乃气虚头痛也。”常兼有神疲乏力,饮食无味,脉弱,或大而无力,遇劳则头痛更甚等[3]。
6 头痛·气虚证的治疗
治宜健脾益气,可用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加黄芪、蔓荆子等[3]。本证可见于贫血、紧张性头痛等病[3]。
7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大陵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大陵穴的定位 10 大陵穴的取法 11 大陵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大陵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大陵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大陵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大陵穴研究进展 181 对心功能的影响 182 提高痛阈 183 治疗癫痫大发作 184 治疗手痉挛 185 治疗跟骨骨刺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大陵 1 拼音
dà líng
2 英文参考Dàlíng PC7 [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lí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C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大陵 汉语拼音 Daling 罗马拼音 Taling 美国英译名 Great Mound 各
国
代
号 中国 PC7 日本 7 法
国 莫兰特氏 MC7 富耶氏 MC7 德国 MH7 英国 Cx7 美国 EH7
大陵为经穴名(Dàlíng PC7)[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太陵[2]。别名鬼心[2]。属手厥阴心包经。大陵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输穴,五行属土[1][3]。大为小之对,陵即丘陵,掌根高突如同大陵,此穴在其腕侧陷中,故名大陵[1]。大陵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头目疾患:如心痛,心悸,心烦,心肌炎,失眠,精神病,癫狂,胃炎,骨痛,呕吐,呕血,胸中热痛,身热头痛,目黄,目赤痛,喉痹,咽干及腕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胃痛,疮疡,胸胁痛,桡腕关节疼痛,惊悸,呕逆,吐血,痫症,腕关节痛,胸闷,气短,喜笑无常,悲恐善怒,肠痈,霍乱,口臭,头痛身热汗不出,心烦暑病,肘臂挛急,腕关节疼痛,掌中热,目赤,舌本痛,乳痈,跗肿,皮肤湿疹,疥癣,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癫痫,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胃出血,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足跟痛,咽炎,腋淋巴腺炎等。
4 大陵穴的别名心主(《脉经》),鬼心(《备急千金要方》)。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
6 穴名解大为小之对,陵即丘陵,掌根高突如同大陵,此穴在其腕侧陷中,故名大陵[1]。
大,高大、崇高之意。陵,指大阜、隆高之义。又大陵为星名,主死丧陵墓之事,在积尸星下。考大陵、积尸两星名义,与其应征事物之理,则大陵之星与本穴应症,颇为合洽。其或古人参合星象,而命此穴之名也。本穴在掌根阜起处,有陵丘之象,故名之。刺此穴可使人寐。[4]
7 特异性大陵为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土;
大陵是手厥阴心包经之原穴。
8 所属部位腕[5]
9 大陵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大陵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3]。
大陵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仰掌取穴[1]。
大陵穴位于掌后腕横纹上,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处[2]。
大陵穴在手厥阴心包经中的位置
大陵穴在腕部的位置
大陵穴在腕部的位置
大陵穴在腕部的位置(肌肉)
大陵穴在腕部的位置(骨骼)
10 大陵穴的取法大陵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处,仰掌取穴。[1]
握拳,手外展,微屈肘时,显现两肌肌腱[6]。伸臂仰掌,于掌后第一横纹正中,当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处取穴[6]。若两手的一侧或双侧摸不到掌长肌肌腱,则以桡侧腕屈肌肌腱尺侧定位[6]。
快速取穴:微屈腕握拳,从腕横纹上,两条索状筋之间即是大陵穴[7]。
11 大陵穴穴位解剖大陵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正中神经干、腕骨间关节囊。有腕掌侧动、静脉网。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皮肤由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双重分布。腕前区的皮肤及皮下筋膜均较薄弱,筋膜内有前臂正中静脉的属支,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掌皮支经过。前臂深筋膜在腕骨的前方增厚,形成腕横韧带。该韧带与腕骨共同构成腕管,管的后壁为腕关节前面的筋膜。在腕管内,有正中神经、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等,腱周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形成腱旁系膜(或腱旁组织),以保证肌腱的血液供应和滑动功能。通过腕横韧带前成是掌长肌腱,其深面正对腕管内的正中神经。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拇长屈肌腱与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之间→桡腕关节前方[1]。
皮肤→皮下组织→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8]。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腕掌侧浅静脉网和正中神经掌皮支分布;深层有正中神经和腕掌侧动脉网分布[8]。
布有正中神经掌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并有腕掌侧动、静脉网通过[2]。
12 大陵穴的功效与作用大陵穴具有宁心安神,和营通络,宽胸和胃的功效。
大陵穴有清心宁神,和胃宽胸、清营凉血作用。[1]
大陵穴系心包经之输穴,也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功同内关。主治功能为催眠,又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痫证,胸闷,胁痛,惊悸,失眠,烦躁,口臭。[4]
13 大陵穴主治病证大陵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头目疾患:如心痛,心悸,心烦,心肌炎,失眠,精神病,癫狂,胃炎,骨痛,呕吐,呕血,胸中热痛,身热头痛,目黄,目赤痛,喉痹,咽干及腕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胃痛,疮疡,胸胁痛,桡腕关节疼痛,惊悸,呕逆,吐血,痫症,腕关节痛,胸闷,气短,喜笑无常,悲恐善怒,肠痈,霍乱,口臭,头痛身热汗不出,心烦暑病,肘臂挛急,腕关节疼痛,掌中热,目赤,舌本痛,乳痈,跗肿,皮肤湿疹,疥癣,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癫痫,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胃出血,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足跟痛,咽炎,腋淋巴腺炎等。
大陵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头目疾患:如心痛、心悸、心烦、心肌炎、失眠、精神病、癫狂、胃炎、骨痛、呕吐、呕血、胸中热痛、身热头痛、目黄、目赤痛、喉痹、咽干及腕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等[1]。
大陵穴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疮疡、胸胁痛、桡腕关节疼痛[8]。
大陵穴主治心痛,惊悸,胃痛,呕逆,吐血,胸胁痛,癫狂,痫症,腕关节痛等[2]。
大陵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短,胸胁痛;癫狂,惊悸,喜笑无常,悲恐善怒;胃痛,呕吐,肠痈,霍乱,吐血,口臭;头痛身热汗不出,心烦暑病,肘臂挛急,腕关节疼痛,掌中热,目赤;舌本痛,乳痈,喉痹,跗肿,皮肤湿疹,疥癣,疮疡[6]。
1.循环系统疾病:心肌炎,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
3.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出血;
4.运动系统疾病: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足跟痛;
5.其它:咽炎,腋淋巴腺炎,疥癣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直刺03~05寸[6][8][2][1],局部有酸胀感[6],或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6]。
向腕管内斜刺08~15寸,用于治疗腕管综合征。
三棱针点刺放血。
注意:针刺大陵穴时,不可反复提插,以免损伤正中神经干。
142 灸法可灸[1][6][8]。
艾条灸5~10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15 大陵穴的配伍大陵穴配内关、曲泽治心胸疼痛[1]。
大陵穴配神门、人中、百会治精神病[1]。
大陵穴配上脘、足三里治呕吐胃痛[1]。
大陵穴配偏历治喉痹、咽干[1]。
大陵配郄门、间使,治咳血[6]。
大陵配水沟、地仓,治口臭[6]。
大陵配心俞、巨阙、间使、神门,治心悸[6]。
大陵配曲泽、内关,治心胸痛[6]。
大陵配神门、列缺,有舒畅经筋,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腕下垂。
大陵配心俞、膈俞,有通心络,祛瘀血的作用,主治心血瘀阻之心悸。
大陵配丰隆、太冲,有疏肝理气,化痰醒脑的作用,主治气郁痰结型之癫狂。
16 特效用拇指指尖垂直掐按大陵穴,每天早晚两侧各掐按1~3分钟,可治疗心胸痛、胃炎、扁桃体炎等疾病[7]。
17 文献摘要《脉经》:心病,其色赤,心痛,短气,手掌烦热,或啼笑骂詈,悲思愁虑,面赤身热,其脉实大而数,此为可治……季夏刺大陵,皆补之。
《针灸甲乙经》:热病烦心而汗不止,肘挛腋肿,善笑不休,心中痛,目赤黄,小便如血,欲呕,胸中热,苦不乐,太息,喉痹嗌干,喘逆,身热如火,头痛如破,短气胸痛,大陵主之。心痛,善悲,厥逆,悬心如饥之状,心憺憺而惊,大陵及间使主之。两手挛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瘛偏小筋急,大陵主之。咳血,大陵及郄门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目赤,小便如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善饥,喜悲泣惊恐。
《针灸大成》:短气,大陵、尺泽。
《针灸大成》:主热病汗不出,手心热,肘臂挛痛,腋肿,善笑不休,烦心,心悬若饥,心痛,掌热,喜悲泣,惊恐,目赤,目黄,小便如血,呕啘无度,狂言不乐,喉痹,口干,身热,头痛,短气,胸胁痛,瘑疮疥癣。
《玉龙歌》:腹中疼痛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大陵穴内人中泻,心得清凉气自平。心胸之病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
《玉龙赋》:劳宫、大陵,可疗心闷疮痍。大陵、人中频泻,口气全除。肚痛秘结,大陵合外关于支沟。
18 大陵穴研究进展 181 对心功能的影响用心冲击图、心电向量示波器和X线示波摄影术观察,患者脉峰减低变形,收缩性弯曲变斜和舒张期隆起减弱。针刺后,左心峰增大,收缩性偏斜减弱,舒张期隆起也加大,说明针后引起心肌收缩加强,心脏功能改善。[9]
针刺大陵、神门等,对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心冲击图的收缩波增强,经X线示波摄影,针刺前表现为左心室与主动脉峰减低变形,收缩性弯曲变斜和舒张期隆起减弱等。针刺后,左心峰增大,收缩性偏斜减弱,舒张期隆起也加大,说明针后心肌收缩加强,心脏功能改善。另有针刺大陵穴,对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有使之规则化的倾向。
182 提高痛阈针刺正常人大陵穴可提高颈项、胸腹及上肢部皮肤的痛阈[1]。
183 治疗癫痫大发作针刺大陵穴可使部分癫痫大发作病人的脑电图趋向规则化[4]。
184 治疗手痉挛针刺大陵穴,有针感后,不移动针尖,在原处提插,以加强针感。
185 治疗跟骨骨刺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伤寒头的别名 4 来源 5 性味 6 功能主治 7 伤寒头的用法用量 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伤寒头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伤寒头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伤寒头 1 拼音
shāng hán tóu
2 拼音名Shānɡ Hán Tóu
3 伤寒头的别名细叶香茶菜、虫牙药、月风草、牛尾巴蒿、三叉金、三姐妹、三托艾、大箭根、老人风、牛尾草、三叶扫把、马鹿尾
4 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轮叶香茶菜Rahdosia ternifolia (D Don)Hara[Plectranthus ternifolius D Don;Isodon ternifolius (D Don)Kudo],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鲜用或阴干。
5 性味苦、微辛,凉。
6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牙痛,肠炎,痢疾,黄疸型肝炎,急性肾炎,膀胱炎;外用治蛇咬伤。
7 伤寒头的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8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伤寒头的方剂 和解散
病。主四时伤寒,瘴病初起,伤食,胃寒腹痛,湿疟。头痛,憎寒壮热,烦躁自汗,咳嗽吐痢。冷瘴初发。胸腹
麻黄解肌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初患12日,体热头痛。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5片
太一流金大道散足搐搦,戴目闷绝,及元气、血气上冲,痛闷欲绝者,头风夹脑风,伤寒不解者,吹鼻内,大人1字,儿半字,
葱豉茶要原料,具有辛温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体热头痛等。原料:茶叶末10克,石膏60克,栀子5枚,
藿薷汤g处方:藿香正气散加香薷、扁豆、黄连。功能主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或感湿气霍乱吐泻。常服除山岚瘴气
更多用到中药伤寒头的方剂用到中药伤寒头的中成药 千金散
1两。主治:《普济方》卷四十五方之千金散主治偏正头疼诸证。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加葱白1根
都梁丸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常服,多用荆芥
麝香丸,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栀子仁半两。主治:坏伤寒。心下结硬,腹满气急,大便不利,体变如桃枝色,热
败毒散主治:《明医指掌》卷六方之败毒散治脏毒协寒便血,伤寒头痛,憎寒壮热,项强睛暗,鼻塞,风痰及时疫,岚瘴
天水散uiSan处方:软滑石(飞)600g甘草100g寒水石100g制法: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中粉,过筛
更多用到中药伤寒头的中成药古籍中的伤寒头 《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九妊娠诸疾门]伤寒
为寒所伤。即成病。若伤寒轻者。淅淅恶寒。翕翕发热。微咳鼻塞。数日乃止。重者。头疼体痛。先寒后热。久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六伤寒门]伤寒头痛(附论)夫伤寒头痛者。邪气循阳脉上攻于头也。是以伤寒、伤风、温病、热病、风温病、皆有头痛证者。盖头痛皆阳证
《太平圣惠方》:[卷第七十四]治妊娠伤寒诸方而为寒所伤。即成病为伤寒也。轻者淅淅恶寒。翕翕发热。微咳鼻塞。治妊娠伤寒。烦热头痛。胎气不安。或时吐
《伤寒论条辨》:伤寒论条辨本草钞别录以下有桂。上文钞者是。皆无桂枝。别说云。仲景伤寒论发汗用桂枝。桂枝者。枝条非身干也。取其轻薄而能
《幼幼新书》:[卷第十五]伤寒呕第六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脉名·督脉 41 督脉循行分布 411 《黄帝内经灵枢·营气》 412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413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 414 《难经·二十八难》 415 《中医大辞典》 416 《中国针灸学词典》 417 《中医药学名词(2004)》 418 《奇经八脉考》 42 督脉腧穴 421 本经腧穴 422 特定穴 4221 络穴 4222 交会穴 43 督脉经脉病 44 督脉腧穴主治病证 5 经穴别名·督脉 51 神庭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特异性 55 所属部位 56 神庭穴的定位 57 神庭穴的取法 58 神庭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82 穴区神经、血管 59 神庭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 神庭穴主治病证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神庭穴的配伍 513 文献摘要 514 神庭穴研究进展 5141 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痛阈的影响 6 经外奇穴名·督脉 61 督脉穴的定位 62 督脉穴主治病证 63 刺灸法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督脉 1 拼音
dū mài
2 英文参考Governor Chann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overnor Vess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overnor chann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governor vess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Du channel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DU meridia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overnor vesse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V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督脉:1经脉名;2经穴别名;3经外奇穴名。
4 经脉名·督脉
督脉(governor channel[1][2]、governor vessel[1][2])为经脉名[3]。奇经八脉之一[3]。代号DU[4]。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沦》。
督脉分布在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5]。督脉前后与任脉、冲脉相通,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相合,联系心、肾、脑。督脉在背后中脊,总制诸阳,故谓之曰督,督者都纲也。其循背脊上行,犹如裘之背缝也。
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并主一身之阳经,下出会阴,沿脊柱里边直向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上行颠顶,沿前额正中,鼻柱正中,至上唇系带处[1][2]。(本经起于小腹内,出于会 ,沿脊柱内上行,到项后风府穴处进入脑内,络于脑,再回出上行至头顶正中的百会,循前额正中线到鼻柱下方的水沟穴,止于上牙龈部的龈交。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穴与本脉脉气相通[3]。)
督脉共有28穴。分布于人体后正中线,起于长强,止于龈交。据《针灸甲乙经》等载,计有:长强、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等[6]。本经腧穴主治骶、背、头项、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病、神志病。有少数腧穴有泻热作用。
41 督脉循行分布
督脉循行路径
411 《黄帝内经灵枢·营气》
足厥阴……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
语译:
足厥阴肝经……上行沿着喉咙进入喉头鼻咽部,到达鼻后孔;另一支上向额部(神庭),沿头顶正中(百会),下向后顶中(风府),沿着脊柱(大椎)进入骶部(长强),这就是督脉。
412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语译:
颈中央的脉是督脉。其穴名风府。
413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纂间,绕纂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纂,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语译:
督脉起源于小腹部,下向骨盆的中央,在女子,入内联系 的“廷孔"——当尿道口外端。由此分出络脉,分布于 ,会合于 之间(会阴),绕向 之后,分支别行绕臀部到足少阴(长强),与足太阳经的分支相合(会阳)。足少阴经从股内后缘上行,贯通脊柱(长强),而连属肾脏。督脉又与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睛明),上行至额,交会于巅顶(百会),入络于脑;又退出下项,循行肩胛内侧,挟脊柱(风门),抵达腰中,入循脊里,络于肾脏(肾俞)。在男子,则沿 下至 ,与女子相仿。督脉另一支从小腹直上(同任脉),穿过肚脐中央,向上通过心脏,入于喉咙,上至下颌部环绕唇口,向上联络两目之下的中央(承泣)。
414 《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语译:
督脉,起始于躯干最下部的长强穴,并行脊柱里面,上行到风府穴,进入脑部(上至巅顶,沿额下行到鼻柱)。
415 《中医大辞典》(按:《难经·二十八难》原文无后三句)督脉自小腹内起始,下出于会 ,向后沿脊柱里边直上,至风府穴处进入脑部,上行巅顶,沿着前额正中,到鼻柱下方。[4]
416 《中国针灸学词典》督脉起于小腹内,出于会 ,沿脊柱内上行,到项后风府穴处进入脑内,络于脑,再回出上行至头顶正中的百会,循前额正中线到鼻柱下方的水沟穴,止于上牙龈部的龈交。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穴与本脉脉气相通。[3]
417 《中医药学名词(2004)》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边直向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上行颠顶,沿前额正中,鼻柱正中,至上唇系带处。[7]
418 《奇经八脉考》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具绕篡后屏翳,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贯脊,会于长强穴。在骶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与手足三阳会合;上哑门,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强间、后顶、上巅,历百会、前顶、囟会、上星、至神庭,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髎、水沟,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入龈交,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凡三十一穴。
据以上有关记载,督脉的路线,以行于脑脊正中者为主干,旁行者为分支。脉气起于小腹内(肾下、胞中),与冲脉、任脉同源,出于会 。督脉从尾骶沿脊内上行,到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联络脑,其外从头顶正中经前额到鼻柱下端,至龈交穴止。这一主干,在营气运行时从上而下,即由足厥阴肝经分支上头顶接通督脉,沿脑脊下行,后接任脉。
督脉旁支,上部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行,从目内眦上行,交巅顶,络脑,下项,挟脊,于腰中络肾;下部与足少阴肾经同行,以 后尾骶部贯脊属肾。
督脉在 散络阴器或 ,下合于 ,在 后尾骶部与足太阳、足少阴会合。
前行者与任脉相同,从少腹直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
其络脉,从长强挟脊上项,散布头上,背部分支走向足太阳。--可知督脉与足太阳关系最为密切,即一在正中,一在两旁,同联系肾与脑。其次为与足少阴和任脉相联系,一主后,一主前,同在 、胞宫、肾、心相关联。
从督脉的循行分布部位认识其功能,首先是“总督诸阳”,或称为“阳脉之海”和“阳脉之都纲”。诸阳经通过阳维会合于督脉,在督脉上有受各阳经所会的穴,又入会于足太阳经的穴,均说明这种关系。其次是沟通阴阳、总摄诸经,或称“督领经脉之海”。督脉旁通足太阳、足少阴,与冲、任同起于胞中,并前通任脉,即说明这种关系。对此,滑伯仁曾说:“夫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督脉作为“阳脉之海”和“督领经脉之海”以见其功能之大,从“四海”的划分又归属于“脑为髓海”。
督脉 循行路线:起于肾中
下至胞中
下行络阴器行二阴之间
至尻
贯脊上脑后
交颠
至囟会
入鼻柱
终于人中与任脉交
奇经督脉经别循行路径图42 督脉腧穴 421 本经腧穴
督脉腧穴总图
督脉共有28穴(有将印堂归入者计29穴)。分布于人体后正中线,起于长强,止于龈交。据《针灸甲乙经》等载,计有:长强、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印堂[8][9](《中国针灸学辞典》、《中国针灸全书》列入督脉)、素髎、水沟、兑端、龈交等[6]。
督脉二十八穴始于尾闾骨端之长强穴,腰俞(功穴)、阳关入命门(功穴),上行悬枢、脊中、至中枢,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功穴)、陶道开,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功穴)、强间、后顶排,百会、前顶通囟会(功穴),上星、神庭、素髎(功穴)对,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 间。
奇经督脉经筋图
长强(络,足少阴会),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阳会),大椎(手足三阳会),哑门(阳维会),风府(阳维会),脑户(足太阳会),强间,后顶,百会(足太阳会或说足三阳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足太阳,阳明会),素髎,水沟(手、足阳明会),兑端,龈交(一说任脉会)。
422 特定穴 4221 络穴长强
4222 交会穴会阴(会任脉、冲脉),会阳(会足太阳),风门(会足太阳)。此外, 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后溪通于督脉。
督脉交会穴表(●本经穴 √交会穴)
经名
穴名
督脉
任脉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冲脉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阳维脉
足少阳胆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承浆
√
●
√
√
阴交
√
●
会阴
√
●
√
横骨
√
●
大赫
√
●
气穴
√
●
四满
√
●
中注
√
●
肓俞
√
●
商曲
√
●
石关
√
●
阴都
√
●
神庭
●
√
√
水沟
●
√
√
百会
●
√
脑户
●
√
风府
●
√
哑门
●
√
大椎
●
√
√
√
陶道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长强
●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风门
√
●
会阳
√(《中国针灸学辞典》)
●
后溪
√
●
43 督脉经脉病督脉主要病候为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10]。
督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头重痛、项强、眩晕、癫痫、癃闭、遗溺、痔疾、妇女不孕等。
患督脉疾病者,有下列病候:腰痛、遗精、白带、气喘、癫痫、聋哑、头痛、脊柱强直、角弓反张。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络脉病)。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头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难经·二十九难》: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脉经》:腰脊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疾,小人风痫疾。
《中医大辞典》: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头重痛,项强,眩晕,癫痫,癃闭,遗溺,痔疾,妇女不育等。
据以上记载,督脉的病候,主要是关于头脑、五官、脊髓及四肢的见症,如头风、头痛、项强、头重、脑转、耳鸣、眩晕、眼花、嗜睡、癫狂、痫疾、腰脊强痛、俯仰不利、肢体酸软,后人所载还有手足拘挛、震颤、抽搐、麻木及中风不语等。
44 督脉腧穴主治病证督脉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以及相应的内脏疾病[10]。
督脉腧穴主治骶、背、头项、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病、神志病。有少数腧穴有泻热作用。
督脉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位
主治
长强
尾端
便血、痔疾、癫狂痫
腰俞
骶骨
月经不调、腰脊强痛
腰阳关
腰椎
月经不调、遗精、腰骶痛、下肢痿痹
命门
腰椎
阳痿、遗精、带下、腰痛、泄泻、月经不调
尾端~14椎:神志病、妇科病、前阴病、肠癌
悬枢
腰椎
泄泻、腰脊强痛
脊中
胸椎
泄泻、黄疸、癫痫
中枢
胸椎
黄疸、呕吐、腰脊强痛
筋缩
胸椎
胃痛、脊强、癫痫
13~9椎:神志病、肠胃病
至阳
胸椎
黄疸、咳喘、脊强、背痛
灵台
胸椎
咳嗽、气喘、疔疮
神道
胸椎
眩嗽、心悸、健忘
身柱
胸椎
咳嗽、气喘、癫痫、脊强、背痛
陶道
胸椎
头痛,疟疾,热病
大椎
颈胸椎
咳嗽、气喘、头痛、项强、热病、疟疾、癫痫
7~1椎:神志病、心肺疾患、热病
哑门
颈椎
暴喑、舌强不语、癫狂痫
风府
后头
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癫狂
项部:神志病、头项病
脑户
后头
头晕、项强、癫痫
强间
后头
头痛、目眩、癫病
后顶
后头
头痛、眩晕、癫狂痫
百会
头顶
头痛、眩晕、中风、癫狂、脱肛、阴挺
前顶
前头
头痛、鼻渊、癫痫
囟会
前头
头痛、眩晕、鼻渊、癫痫
穴名
部位
主治
上星
前头
头痛、鼻渊、鼻衄、癫狂
神庭
前头
头痛、眩晕、癫痫
头部:神志病,头面五官病
素髎
鼻尖
鼻疾患、惊厥、昏迷
水沟
人中
口眼㖞斜、癫狂痫、小儿惊风、昏迷、腰脊强痛
兑端
上唇
日㖞、齿龈肿痛、癫狂
龈交
齿龈
齿龈肿痛、癫狂
口鼻部:神志病、鼻、口、齿病
5 经穴别名·督脉督脉为经穴别名[3]。见《备急千金要方》。即神庭[3]。
穴位 神庭 汉语拼音 Shenting 罗马拼音 Shenting 美国英译名 God's Courtyard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24 日本 24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3 富耶氏 德国 LG23 英国 Gv24 美国 Go24
神庭为经穴名(Shéntíng GV24,DU24)[1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属督脉[11]。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1][12]。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1]。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51 神庭穴的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
52 出处《针灸甲乙经》:神庭,在发际,直鼻,督脉、足太阳、足阳明之会。
53 穴名解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1]。
神,指脑之元神。庭,宫庭,庭堂。本穴居头颅之上,脑在其中,而脑为元神之府,为人的精神智能生发之处,故名之。意为此乃脑神所居之高贵处也。道经中有三丹田之说。《中黄经》以脑宫为上丹田,心宫为中丹田,腹胃为下丹田,也称上中下三庭。《黄庭中景经》注:“面有神庭。”《黄庭内景经》注:“神处其中则灵,灵则应,应则保身。”故神庭者脑神之宅,保身之堂也。此穴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分处,正当脑海前庭,为神居之所,神识所在,且居面之上部。《续博物志》云:“面者,神之庭也。”《淮南子》云:“神者,智之渊也。”主治烦闷恍惚,癫疾风痫诸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治癫疾风痫……悸惊不安寐。”因名神庭。[13]
54 特异性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1][12]。
55 所属部位前头[14]
56 神庭穴的定位标准定位: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7]。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1]。
神庭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外台秘要》)[12]。一说:“在发际,直鼻”(《针灸甲乙经》)。
神庭穴在督脉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57 神庭穴的取法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处取穴。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1]。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发际中点直上05寸处取穴;若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5寸取穴[15]。
58 神庭穴穴位解剖神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5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11]。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16]。
5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16]。
布有额神经分支和额动、静脉分支[12]。
59 神庭穴的功效与作用神庭穴具有宁神醒脑、降逆平喘的功效。
神庭穴有清头明目、宁心安神作用[11]。
神庭穴系督脉、胃经和膀胱经之会穴,有清头宁神之功,主治癫狂风痫,惊悸不安[13]。
510 神庭穴主治病证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及高血压、疟疾等[11]。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失眠,鼻渊,癫痫等[12]。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耳聋,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失眠;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15]。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渊、癫痫[17]。
头晕目眩,鼻渊,鼻鼽,流泪,目赤肿痛,目翳,雀目,吐舌,角弓反张,癫狂,痫症,惊悸,失眠,泪囊炎,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一般沿皮刺03~05寸[11]。
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15]。
沿皮刺05~08寸[12]。
平刺05~08寸[18]
5112 灸法可灸[11][15][18]。
艾条灸5~10分钟[12]。
512 神庭穴的配伍神庭穴配列缺治头痛[11]。
神庭穴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目赤肿痛[11]。
神庭穴配三阴交、神门治失眠[11]。
神庭配上星、肝俞、肾俞、百会,有补益肝肾,滋阴明目的作用,主治雀目,目翳。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通谷,有宣肺利窍,疏风清热的作用,主治鼻鼽清涕出。
神庭配兑端、承浆、有醒脑开窍,调阴和阳的作用,主治癫疾呕沫。
神庭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头痛目疾[15]。
神庭配印堂、神门、内关、三阴交,治失眠[15]。
神庭配本神、百会、后顶、玉枕、天冲、大杼、曲骨、尺泽,治癫疾[15]。
神庭配风池、合谷、太冲,治小儿惊风[15]。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足通谷,治鼻鼽、清涕出[15]。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13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脑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痎疟,神庭、百会主之。寒热头痛,喘喝,目不能视,神庭主之。风眩,善呕,烦满,神庭主之。癫疾呕沫,神庭及兑端、承浆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癫疾风痫,戴目上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
《针灸大成》:主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吐舌,癫疾,风痫,目上视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呕吐烦满,寒热头痛,喘渴。
《普济》:歧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则伤,宜灸七壮至二十壮;禁针,针即发狂。
《类经图翼》:灸三壮,禁刺,刺之令人癫狂目失明。
514 神庭穴研究进展 5141 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痛阈的影响针刺、艾灸神庭观察,发现针灸后患者的微循环障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痛阈也有不同程度提高。针、灸两组相比,血流速度、痛阈均无显著差异,证明针、灸均能使中风患者的微循环改善,并在病理条件下调节患侧肢体的感觉系统。
6 经外奇穴名·督脉督脉为经外奇穴名[3]。出《备急千金要方》。
61 督脉穴的定位经外奇穴督脉位于前发际中点入发际02寸处[3]。
62 督脉穴主治病证经外奇穴督脉主治卒癫、小儿暴痫、小儿身强、角弓反张等[3]。
63 刺灸法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葛花 21 拼音名 22 来源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葛花的用法用量 26 摘录 3 《中华本草》:葛花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葛花的别名 35 来源 36 原形态 37 生境分布 38 性状 39 化学成份 310 炮制 311 性味 312 归经 313 功能主治 314 葛花的用法用量 315 附方 316 各家论述 317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葛花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葛花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葛花 1 拼音
gě huā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葛花21 拼音名
Gě Huā
22 来源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花。秋季采集,晒干,生用。
23 性味甘,平。
24 功能主治
解酒止渴。用于酒醉烦渴。
25 葛花的用法用量1~3钱。
26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葛花31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32 拼音名Gě Huā
33 英文名Flower of Lobed Kudzuvine
34 葛花的别名葛条花。
35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苦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Pthunbergiana(Siebet Zucc)Benth;Phirsuta(Thunb)Scheneid;Ppseudohirsuta Tang et Wang]2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采收和储藏:立秋后当花未全放时采收,去枝叶,晒干。
36 原形态1野葛 多年生落叶藤本,长达10m。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块根圆柱状,肥厚,外皮灰**,内部粉质,纤维性很强。茎基部粗壮,上部多分枝。三出复叶;顶生小叶柄较长;叶片菱状圆形,长5519cm,宽4518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有时浅裂,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两边不等,背面苍白色,有粉霜,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托叶盾状着生,卵状长椭圆形,小托叶针状。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冠蓝紫色或紫色;苞片狭线形,早落,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萼钟状,长081cm,萼齿5,披针形,上面2齿合生,下面1齿较长;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两短耳,翼辩狭椭圆形,较旗瓣短,常一边的基部有耳,龙骨瓣较翼瓣稍长;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线形,长69cm,宽710mm,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卵圆形,赤褐色,有光泽。花期48月,果期810月。
2甘葛藤 藤本。根肥大。茎枝被黄褐色短毛或杂有长硬毛。三出复叶,具长柄;托叶披针状长椭圆形,有毛;小叶片菱状卵形至宽卵形,有时3裂,长921cm,宽818cm,先端短渐尖,基部图形。总状花序腋生;小苞片卵形;花萼钟状,长1215cm,萼齿5,披针形,较萼筒长,被**长硬毛;花冠紫色,长1318cm。荚果长椭圆形,扁平;长1012cm,宽11。2cm,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肾形或圆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3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路边草丛中及较阴湿的地方。
2栽培或野生于山野灌丛和疏林中。
资源分布:1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38 性状性状鉴别 (l)野葛花花蕾呈扁长圆形。开放的花皱缩,花萼灰绿色至灰**,萼齿5,披针形,约与萼筒等长或稍长,上面2齿合生,长811 mm,下面裂片最长1片可长达15mm,其他2片长57mm,内外均有灰白色毛。花冠蓝色至蓝紫色,久置则呈灰**;旗瓣近圆形或长圆形,高615mm,宽612mm,先端中央缺刻,深0510mm;翼瓣窄三角形,长612mm,宽25mm,基部附属体一例甚小或缺,弦侧附属体明显长大于宽,龙骨瓣长513mm,宽35mm,弦侧基部有三角形附属体。花药长0609mm,宽0305mm。无臭,味淡。
(2)粉葛花花蕾呈不规则的扁长圆形或三角形,花萼黄绿色至灰绿色,萼齿显著长于萼筒,内外均有灰白色毛,上面裂片先端2分裂(2齿合生),长1216mm,下方3裂片最长的可达20mm。花冠紫色或灰紫色,久置后呈黄白色至深**,5片,旗瓣近圆形或长圆形,高620mm,宽616mm,先端楔形切入,深1019mm,基部有2短圆耳状突起;翼瓣长椭圆状,长520mm,宽35mm,基部两侧附属体呈不对称的耳状突起;龙骨瓣长620mm,宽38mm,弦侧基部附属体不明显,稍呈突起。花药长l15mm,宽021mm。雌蕊具毛。体轻,无臭,味淡。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1)野葛花粉末灰棕蓝色。①萼片上下表皮都着生非腺毛及腺毛,非腺毛单列,基部2个细胞小型,先端细胞细长,末端锐尖;腺毛多细胞头,内含浅**内含物;上表皮细胞内侧有含1个单棱晶的厚壁细胞。②旗瓣上表皮细胞壁方形,呈乳突状,外覆有厚(1923μm)瘤状角质层;中央部的上表皮细胞高1926μm,下表皮细胞高1824μm,宽814μm,表面有厚911μm的角质层。③花粉粒,显微镜下P×E=(204238)×(221238)μm,扫描电镜下长球形,P×E=(2023)×(2325)μm,表面网眼较小,点状,孔状,网眼内颗粒状纹饰少。
(2)粉葛花粉末发棕蓝色。①旗瓣上面表皮细胞长方形,高3449μm,宽1018μm,细胞呈扁平突起,覆有46μm厚的角质层;中央部的下表皮细胞类方形,高1926μm,宽914μm,表面有厚79μm的角质层,呈 状突起。②花粉粒淡**,单粒,3
本文2023-08-20 17:46: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