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阴去邪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会约》卷九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益阴去邪汤的用法用量 25 加减 附: 1 古籍中的益阴去邪汤 1 拼音
yì yīn qù xié tāng
2 《会约》卷九 21 方名益阴去邪汤
22 组成陈皮1钱半,半夏2钱,茯苓1钱半,甘草1钱,当归2钱,沙参2钱,女贞子2钱,熟地3钱,山药1钱半,生姜1钱半
23 主治阴虚脉弱,外感咳嗽,或肾气不足,水泛为痰。
24 益阴去邪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25 加减
便不实者,去当归,加白术1钱半;寒甚而嗽不止者,加细辛4分;喘急者,加麻黄7分,白芍1钱,以防麻黄之重表也。
古籍中的益阴去邪汤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作二升。)〔成〕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柯〕先汗后下。于法为顺。而表仍不解。是妄下亡
《医学入门》:[外集·卷三(病机)外感]伤寒脉沉细,自利欲吐而渴多眠者,四逆汤加人参、茯苓以益阴回阳。或热病得汗后,脉沉细,身冷,初觉安静,渐次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寒见此,而加以心动悸,乃真气内虚,故用炙甘草汤,益阴宁血和荣卫以为主。又曰∶太阳变证,多属亡阳,少阳
《伤寒论辑义》:[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寒邪。悉郁而为里热矣。里热不实。故与黄芩汤以清热益阴。使里热清而阴气得复。斯在表之阳热自解。所以此条
《注解伤寒论》:[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补气法 5 补血法 6 气血双补法 7 补阴法 8 补阳法 9 注意事项 10 参考资料 附: 1 有补益法作用的穴位 2 有补益法作用的方剂 3 有补益法作用的中成药 4 补益法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补益法 1 拼音
bǔ yì fǎ
2 英文参考invigoration metho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补益法为治法。八法之一[1]。指用具有益气、补血、滋阴、温阳作用的方药,治疗各种虚证的治法[2]。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补法也分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方法[1]。宜结合五脏之虚补益五脏[3]。根据病情缓急和虚弱程度,又分为峻补与缓补[3]。阴阳俱虚的,应阴阳双补;气血双虚的,应气血同补。若虚损和病邪并存,则应补泻兼施,单纯用补法,反有留邪之嫌[1]。《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补益法是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虚证有气、血、阴、阳之别,补法也相应有异,故补益法又分为补气法、补血法、气血双补法、补阴法、补阳法5类。
4 补气法补气法用于治疗气虚证。常用方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生脉散、参苓白术散等。常用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炙甘草、大枣等。
5 补血法
补血法用于治疗血虚证。常用方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炙甘草汤等。常用药如当归、熟地、白芍、何首乌、阿胶、鸡血藤、桑椹等。
6 气血双补法气血双补法用于治疗气血两虚之证。常用方如八珍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等。常用药如以上两类。
7 补阴法补阴法用于治疗阴虚证。常用方如六味地黄九、大补阴丸、一贯煎等。常用药如龟板、鳖甲、女贞子、旱莲草、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等。
8 补阳法补阳法用于治疗阳虚证。常用方如肾气丸、右归丸等。常用药如肉桂、鹿茸、鹿角胶、巴戟天、仙灵脾、仙茅、补骨脂、锁阳、菟丝子、杜仲等。
9 注意事项1.正气虚而外邪未尽者,不能过早使用补益法。
2.使用补益剂多兼以理气、开胃,以使补而不滞。
3.补气药与补阳药,性多温热辛燥,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补血药与补阴药,性多寒凉滋腻,阳虚阴盛者,不宜使用。
10有人认为,「酵素」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经过发酵的营养素。借着发酵的方法将蔬菜水果等天然有机农产品,先行让其完成消化步骤,这样食用进入肠胃之食物不必再消化,可以直接被身体吸收,如此除了可以减少体内原有酵素的消耗外,更可以减轻身体各器官的负担。其实,酵素是酶(enzyme)的最初汉译名词,指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RNA或其复合体。是生物催化剂,能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生化反应速度。目前,民间自发的用酵素来指用发酵方法来获得特殊营养成分的产品。如果从化学和医学的角度通俗地理解,就是类似药酒的药醋制作工艺和相应产品。药物中的糖分和外加糖分在自然发酵的情况下,通过系列生化过程,使得培养基中的糖分氧化为酸类乃至醇类,后者作为良好的溶剂,能有效溶解浸润物的有机成分,提高单位药物药物的溶解性,从而增强药性。黄帝内经素问中,也有提到过类似酵素的醪醴。黄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只是后来中医比较重视汤液,醪醴疗法发展的不充分而已。《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中,记载了商代伊尹的《汤液经法》若干经方。在五藏虚实补泻类方剂中,中医药的先贤们敏锐地注意到了不同的溶剂对药物的药性发挥具有特殊的意义,从而在兼顾到五藏五味的配伍中,小泻肝汤用清浆水煎服,小泻心汤用酢,小补心汤用白酨浆,小泻心(包)汤用麻沸汤等不同的溶剂来煎服,其意义显然是对藏府不同性质,所需不同药物溶液有着严格区分。但是中医的这个传统没有充分继承下来,很多古方,比如治疗心律不齐的炙甘草汤,用清酒来煎煮药物的方法,都被忽略不用,说来甚是可惜。但是,这个问题,在当下流行的酵素疗法中,正好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个不足。酵素用中医的眼光看来,就是药醋。五藏分别对应五味,肝心脾肺肾就是酸、苦、甘、辛、咸,所以药物的溶剂应该也有醋、醇(酒)、糖浆、辣汤和咸味的矿物盐汤,目前,对于古籍所记载的“清浆水”、“白酨浆”所指是何物,尚未清楚。酵素的实践很有趣,但是还很不够,还要更加系统地认识古人制作(热)汤和(冷)液的一般规律,从而协调更多类型的阴阳不平衡。前人已经在食品和药物制作过程中,认识到了发酵的重要作用,所以,中医里有神曲、豆豉,食品中有毛豆腐、腐乳、酸奶、纳豆等等。更熟悉的,还有韩国辣白菜和华南地区的臭豆腐等等,挪威人还有吃腐烂的鲸鱼肉的传统,也可以归入此类之中。另外,我们注意到,在酵素的实践过程中,个别情况会在发酵物的表面产生类似奶酪状的“超级酵素“或者叫做“酵素妈妈”,其实,就是时不时见诸报端的“太岁”,是较为罕见的粘菌复合体,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古代中医本草称之为“肉芝”,滋补力大,堪为久服。
目录 1 拼音 2 《千家妙方》上册引关幼波方:加味解毒生脉散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加味解毒生脉散的用法用量 24 备注 25 摘录 3 《千家妙方》卷上引关幼波方 31 组成 32 功效 33 主治 34 加味解毒生脉散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加味解毒生脉散 1 拼音
jiā wèi jiě dú shēng mài sǎn
2 《千家妙方》上册引关幼波方:加味解毒生脉散21 处方
西洋参15克(另煎对服)五味子10克 玄参15克 生地15克 丹皮15克 天花粉15克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银花30克 麦冬30克 赤芍15克 远志15克 鲜茅根60克 川贝12克 犀角15克(对服)羚羊粉15克(对服)
22 功能主治强心护阴,清营解毒。治大肠杆菌败血症并中毒性休克。
23 加味解毒生脉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24 备注
本方所治大肠杆菌败血症而致中毒性休克,高热曾达403℃,继而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且有幻视,病情严重。此乃心气素亏,以致邪热逆传心包之故。证见高烧,口干咽痛,脉细数,舌绛少苔,实为邪已入营,气阴两伤;由于毒热炽盛,阻闭于内,不得透达,以致四肢逆冷,此乃热深厥深,阳极似阴之象。此时病邪嚣强而正气衰微,正不抗邪,若不积极扶正,则正气暴脱,故以强心护阴,清营解毒为法。方以生脉散、清营汤化裁,重用西洋参、麦冬合五味子以养心气,收敛耗散之精气;银花、犀角、羚羊粉、白茅根、丹皮、生地、知母、黄柏、赤芍清营解毒,凉血散瘀;玄参,天花粉以加强养阴生津之力;川贝、远志调补心气,化痰散结,以防痰热阻闭心包。盖热邪已逆传心包,在热甚阴伤的情况下,势必灼液为痰,因而痰热忸闭包络,神志被蒙,已为必然趋向,用以预防痰闭,实为势在必行。
25 摘录《千家妙方》上册引关幼波方
3 《千家妙方》卷上引关幼波方 31 组成
西洋参15g(另煎兑服),五味子10g,元参15g,生地15g,丹皮15g,天花粉15g,知母10g,黄柏10g,银花30g,麦冬30g,赤芍15g,远志12g,鲜茅根60g,川贝12g,犀角15g(兑服),羚羊粉15g(兑服)。
32 功效强心护阴,清营解毒。
33 主治毒热入营,热深厥深,气阴两伤者。
34 加味解毒生脉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古籍中的加味解毒生脉散 《外科选要》:补遗方。此药若嫌太多,则咀为饮,大黄生加煎服之尤妙。生脉散治疮疡胃气亏损,阴火上冲,口干喘促。或肢体倦怠
《一得集》:[卷上诸论]治喉症宜分三大纲论。脉虚数。实者色紫而脉沉紧。虚者宜人参养荣汤、生脉散之类。实者宜鲜菊叶、紫花地丁草之类。火毒盛者。
《笔花医镜》:[卷二脏腑证治]胃部冲也。安胃饮主之。头痛者。头筋扛起。胃火上冲也。加味升麻汤主之。《笔花医镜》清江涵暾公元16441
《医学入门》:[外集·卷三(病机)外感]伤寒用四逆汤温之;脉结者,炙甘草汤;热厥烦渴无脉者,解毒汤合小柴胡调之;寒厥郁闭,其脉两手俱无,亦是好汗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内伤类目录 1 拼音 2 《千金》卷二十一:麻子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麻子汤的用法用量 24 各家论述 25 摘录 3 《千金》卷八:麻子汤 31 麻子汤的别名 32 处方 33 功能主治 34 麻子汤的用法用量 35 注意 36 各家论述 37 摘录 4 《外台》卷十五引《肘后方》:麻子汤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麻子汤的用法用量 45 注意 46 摘录 5 《外台》卷十四引《广济方》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麻子汤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56 用药禁忌 6 《外台》卷四注文引《肘后方》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麻子汤的用法用量 7 《千金》卷十七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麻子汤的用法用量 75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麻子汤 1 拼音
má zǐ tāng
2 《千金》卷二十一:麻子汤21 处方
麻子5升,商陆1斤,防风3两,附子1两,赤小豆3升。
22 功能主治遍身浮肿。
23 麻子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先捣麻子令烂,以水3斗煮麻子,取1斗3升,去滓,纳药及豆,煮取4升,去滓,食豆饮汁。
24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五味药中,萃聚开鬼门、洁净府、宣布五阳之法,而实借附子、防风以振麻子、赤小豆、商陆之势。
25 摘录《千金》卷二十一
3 《千金》卷八:麻子汤31 麻子汤的别名
麻子仁汤
32 处方秋麻子3升(净择,水渍1宿),防风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用绵裹)2两,橘皮2两,麻黄3两,竹叶1握,葱白1握,香豉1合。
33 功能主治大风。
34 麻子汤的用法用量麻子仁汤(《圣济总录》卷八)。
患大风、贼风、刺风,加独活3两。
35 注意忌葱菜。
36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麻黄、桂枝、防风、香豉、葱白、生姜透表之药,故取以治周身四肢挛急之风;麻仁、石膏、橘皮、竹叶清里之药,故取以治精神蒙昧;此风火扰乱神明,所以神识不清,殊非本虚之谓。
37 摘录《千金》卷八
4 《外台》卷十五引《肘后方》:麻子汤41 处方
麻子5合(熬),橘皮3两,芍药3两,生姜3两,桂心3两,甘草(炙)3两,半夏5两(洗),人参1两,当归2两。
42 制法上切。
43 功能主治风邪感结众殃,恍惚不安,气欲绝,水浆不入口。
44 麻子汤的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次服。
45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等物。
46 摘录《外台》卷十五引《肘后方》
5 《外台》卷十四引《广济方》 51 方名
麻子汤
52 组成大麻子1升(净择,水渍1宿),麻黄(去节)3两,防风3两,生姜3两,橘皮3两,荆芥3两,芎3两,桂心2两,石膏5两(碎,绵裹),竹叶(洗)1握,葱白1握,豉心1合,蜀椒30枚(汗,去目),杜仲5两,独活4两。
53 主治偏风。
54 麻子汤的用法用量以水2斗,煮麻子令牙出,去滓,取1斗,先煮麻黄3沸,去沫,纳诸药,煎取3升,去滓,空腹顿服之令尽。覆取汗,以粉粉身,勿冲风。有患风水及大风者,不过34剂。
55 制备方法上切。
56 用药禁忌忌生葱、生菜、热面、荞麦、猪、鱼、笋,一切陈臭物。
6 《外台》卷四注文引《肘后方》 61 方名麻子汤
62 组成麻子1升,豉1升,牡鼠屎11枚。
63 主治热病复。
64 麻子汤的用法用量上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次温服。立愈。
7 《千金》卷十七 71 方名麻子汤
72 组成麻子1升,桂心2两,人参2两,阿胶1两,紫菀1两,生姜3两,干地黄4两,桑白皮1斤,饧1斤。
73 主治肺气不足,咳唾脓血,气短不得卧。
74 麻子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酒1斗5升,水1斗5升,煮取4升,分5次服。
75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炙甘草汤之变方。因咳唾血脓,肺中津伤,故用人参、阿胶、地黄、麻仁以滋津血之燥,生姜、桂枝以散肺气之结,紫菀即甘草之变味,桑皮即麦冬之变味,饧糖则大枣之变味耳。
古籍中的麻子汤 《外台秘要》:[卷第十四]偏风方九首换易二七。去上下偏风。阴气不和。(广济疗偏风。麻子汤方。大麻子(一升净择水渍一宿)麻黄(去节)防风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四卷谷之三]大豆又方∶用黑豆五斗淘净,蒸三遍,晒干,去皮为末。秋麻子三升,浸去皮,晒研。糯米三斗作粥,和捣为剂如拳大
《外台秘要》:[卷第十五]风邪方八首肉饧生葱桃李羊血芜荑酢物。(并出第十卷中)肘后麻子汤。疗风邪感结众殃。恍惚不安。气欲绝。水浆不入口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水通身肿方一十一首重,小便黄涩,肿处按之随手而起是也。(出第千金麻子汤,主遍身流肿方。麻子(五升)商陆(一斤切)防风
《太平圣惠方》:[卷第五十四]治水肿咳逆上气诸方阿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生活中我们吃阿胶主要就是补血,阿胶也有很好的补血效果,所以中医里面一般将阿胶用在补血的药物里面,另外,阿胶也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体虚之人可以多吃。那么,阿胶入药有什么功效?阿胶有哪些药用功效?
阿胶阿胶为马科动物驴EquusasinusL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古时以产于山东省东阿县而得名。以山东、浙江、江苏等地产量较多。以原胶块用,或将胶块打碎,用蛤粉炒或蒲黄炒成阿胶珠用。
药性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滋阴,润肺,止血。
应用
1血虚证。本品为血肉有情之品,甘平质润,为补血要药,多用治血虚诸证。而尤以治疗出血而致血虚为佳。可单用本品即效。亦常配熟地、当归、芍药等同用,如阿胶四物汤(《杂病源流犀烛》);若与桂枝、甘草、人参等同用,可治气虚血少之心动悸、脉结代,如炙甘草汤(《伤寒论》)。
2出血证。本品味甘质粘,为止血要药。可单味炒黄为末服,治疗妊娠尿血(《圣惠方》);治阴虚血热吐衄,常配伍蒲黄、生地黄等药,如(《千金翼方》);治肺破嗽血,配人参、天冬、白及等药,如阿胶散(《仁斋直指方》);也可与熟地、当归、芍药等同用,治血虚血寒妇人崩漏下血等,如胶艾汤(《金匮要略》);若配白术、灶心土、附子等同用,可治脾气虚寒便血或吐血等证,如黄土汤(《金匮要略》)。
3肺阴虚燥咳。本品滋阴润肺,常配马兜铃、牛蒡子、杏仁等同用治疗肺热阴虚,燥咳痰少,咽喉干燥,痰中带血,如补肺阿胶汤(《小儿药证直诀》);也可与桑叶、杏仁、麦冬等同用,治疗燥邪伤肺,干咳无痰,心烦口渴,鼻燥咽干等,如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4热病伤阴之心烦失眠及阴虚风动,手足__等。本品养阴以滋肾水,常与黄连、白芍等同用,治疗热病伤阴,肾水亏而心火亢,心烦不得眠,如黄连阿胶汤(《伤寒论》);也可与龟甲、鸡子黄等养液息风药同用,用治温热病后期,真阴欲竭,阴虚风动,手足__,如大、小定风珠(《温病条辨》)。
用法用量5~15g。入汤剂宜烊化冲服。
使用注意本品粘腻,有碍消化。脾胃虚弱者慎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
2《别录》:“主丈夫小腹痛,虚劳赢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阿胶多由骨胶原组成,经水解后得到多种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胱氨酸、色氨酸、羟脯氨酸、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
2药理作用:用放血法,使犬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结果证明阿胶有强大的补血作用,疗效优于铁剂。服阿胶者血钙浓度有轻度增高,但凝血时间没有明显变化。以Vassili改良法造成家兔慢性肾炎模型,服用阿胶后2周即获正氮平衡,而对照组仍为负平衡。
3临床研究:阿胶补浆对失血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效果,并能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保护干细胞免受毒害(中成药研究,1986,(1):24)。运用阿胶升白灵冲剂治疗肿瘤患者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有效(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8(3):182)。运用单味阿胶治疗因膀胱癌引起的恶性尿血疗效满意(新中医,1995,27(2):17)。
禁忌人群
1、有外伤的人
有外伤的人不能吃阿胶。阿胶能够帮助活血化瘀,如果是身上有外伤的话,吃阿胶不利于伤口愈合。如果要吃阿胶一定要等伤口结痂之后再吃。
2、爱上火的人
爱上火的人不能吃阿胶。阿胶能够有效帮助滋阴补血,对于气虚、血虚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但是身体内火旺盛,容易上火的人不宜吃阿胶,以免加重内火。
3、湿气重的人
湿气重的人不能吃阿胶。湿气重的人如果是吃阿胶很容易加重口干、口黏、舌苔、头晕、目眩等等不适。
4、消化功能低下的人
消化功能低下的人不能吃阿胶。阿胶质地较为粘稠,消化功能低下的话很容易因为吃阿胶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消化。
5、经期女性
经期女性不能吃阿胶。阿胶具有很好的养血、活血作用,经期女性吃阿胶很容易导致月经紊乱,如果是需要吃阿胶的话也应该等月经彻底干净后再吃。
杂话
吃了西药,两周内,伤寒论的方子很难有效。很多中西药的药性是相反的。
介绍书目
李时珍《本草纲目》——从中国古老时代一直认识到最后的本草论典。
李梓《医学入门》——介绍一味药一定附禁忌。
邹澍《本经疏证》——详细对比这个方有这种药,那个方没有这种药。
周岩——接着邹澍的讲。
清代本草:张志聪《本草起源》、徐大椿、黄元御、张山雷、张锡纯,岭南本草古籍。
傅青主医学:内科结构看《黄帝外经》,用药方式《本草新编》。
吴仪洛《本草从新》、凌奂《本草厉害》、唐容川《本草问答》
出个题 (练习做程式)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紫竹汤,同样让肠胃消化,为何这个汤用厚朴,那个用紫竹;为什么这个汤用怀竹,那个不用?(据jt说,这可是本草程式高阶题目哦~)
一个人纯粹受寒而非感冒,这个寒会在身体内同气相求,所以肾会受到影响。
寒邪遇到肾会骨头痛、下体功能失调(肚子胀、腰痛、大便难),整个人直线式不舒服,就要用桂枝加葛根汤(桂枝、芍药各三两,与伤寒的桂枝加葛根汤不同)。桂枝汤通太阳经时可以把一条脊骨的寒邪逼出,再加葛根就会把寒气抽出来。
“喘家”:气喘病病史,或者一感冒就会咳嗽的人。感冒一定会咳嗽的话,再桂枝汤加点厚朴杏仁就不易引发咳嗽。
经方世界里,杏仁和咳时没有直接关系的。
“ 咳逆上气 ”:杏仁是黄的,切开越中间越白——杏仁会把气拉下来。
其他各种仁:桃子中间白的,越接近桃仁越红——桃仁会把里面的血拉下来。
冬瓜仁——把小腹的脓拉下来。
花生仁——连皮每天吃,润肠,对便秘有好处。
“ 雷鸣,喉痹 ”:雷鸣jt还没有定论。喉痹指扁桃腺发炎肿大,经方中的麻杏石甘汤、时方中的银翘散都可以有降气消炎的效果。
“ 产乳 ”:肺气能肃降才能把血液从心脏这边转化成奶水,变成月经等,杏仁有降肺力量。奔豚也可用杏仁。
注意:
1 阴虚咳嗽不用杏仁。杏仁有小毒,因为里面的氰化物。阴虚之人吃了杏仁,血往外逼,更干。(eg 炙甘草汤没有杏仁)
2 肺里有虚热或热痰,不用杏仁。杏仁不够用来化痰。
如果病人有“喘”,那就可以用杏仁,喘的优先次序大于禁忌。(eg 小青龙汤遇到喘就可以加杏仁)
杏仁在仲景方里对应证就是喘,仲景方里只有四个方不治喘而用杏仁:(因为杏仁用来当麻黄的反佐药,麻黄把肺里气掀出来,杏仁可以让他不用掀得那么剧烈)
1)麻黄加术汤——治风湿;
2)麻黄杏仁苡仁甘草汤——治风湿
3)文蛤汤
4)厚朴麻黄汤
甜杏仁喝了会更咳嗽,肺为娇脏,所以治疗肺部的药的药性都很轻,药性的重叠性都非常高,加减功夫很细。
厚朴的树性是水平角度横开的,所以和气分关系比较大。吃下厚朴,肺部的气会横向撑开,肠道也会比较开,当大便不通或者治痔疮是就会用厚朴来宽肠。
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调大肠的药也可以调肺。桂枝加厚朴杏仁汤里,杏仁降气,厚朴把气排开,一个直降、一个横开,肺就增加空间,不容易喘咳。
栀子厚朴汤,把内外牵拖的不干净邪气用厚朴把它扫出去。
“ 惊悸 ”:人容易受惊、心悸,通常是心脏底下有一团冷的痰饮,厚朴可以开肺,把痰饮扫掉。
“ 气血痹、死肌 ”:用药物止血消炎就放厚朴,王不留行散。有了厚朴,邪气也不容易进去,可防破伤风。
“ 去三虫 ”:寄生虫喜欢湿粘阴冷的地方,厚朴能让肠道变得温暖通畅,虫子就不好活。
半夏厚朴汤(治梅核气)在时方称为“四物治七情”(四七汤),人有七情六欲,心情不好就会淤积,淤积在喉咙会形成有形的痰,这四味药(生姜、厚朴、半夏、紫苏叶)中,厚朴可以开喉咙。
厚朴是横开的,主要在气分,少用可以通阳气,多用会散元气。
枳实是很喜欢落地的果实,所以就是往下掉,用到血分。承气汤中,厚朴和枳实搭配起来像炮管,大黄就是子弹,三者加起来,大黄才能飞出去。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解烦益心汤的用法用量 5 各家论述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解烦益心汤 1 拼音
jiě fán yì xīn tāng
2 处方人参2钱,黄连1钱,生枣仁3钱,白术1钱,茯神3钱,当归2钱,玄参5钱,甘草3分,枳壳5分,天花粉2钱。
3 功能主治补心,清心。主阴阳偏胜,火有余而水不足,遇事或多言而烦心者,常若胸中扰攘纷纭而嘈杂。
4 解烦益心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5 各家论述此方纯是入心之药。清火而加入消痰之药者,有火必有痰也,痰火散而烦自释矣。况又有补心之剂,同群并济哉!
6 摘录
《辨证录》卷四
古籍中的解烦益心汤 《本草新编》:[卷之一(宫集)]远志
宁静而心气自通于肾矣,心之气既下通于肾,谓远志但益心而不益肾,所不信也。是远志乃通心肾之妙药。故能开
《丹溪手镜》:[卷之中发明五味阴阳寒热伤寒汤丸药性(二)]〔心烦不得眠〕无休。炙甘草汤润经益心血,猪苓汤滑窍利小便;故阿胶汤阴血不足以补之。鸡子黄甘温除烦热火疟。阿胶汤补阴
《奇效良方》:[卷之五十七眼目门(附论)]眼目通用方生神曲水调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磁石法水入肾,朱砂法火入心,济以沉香,是以升
《本草便读》:[谷部谷类]淮小麦r淮小麦甘凉养胃气。润泽益心神。(淮小麦麦为心谷。故能入心。南麦性温。北麦性
《奇效良方》:[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诸虚通治方本文2023-08-20 18:55: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