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行气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普济方》卷二四○ 21 组成 22 功效 23 主治 24 行气散的用法用量 3 《古今医鉴》卷九 31 行气散的别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行气散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3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行气散 1 拼音

xíng qì sǎn

2 《普济方》卷二四○ 21 组成

紫苏2两,香附2两,陈皮(制)1两,甘草(炙)半两,木瓜半两,乌药半两,槟榔半两,苏木半两,羌活半两,苍术半两。

22 功效

疏通。

23 主治

血气不和,脚气频发。

24 行气散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葱白,水煎,热服。

3 《古今医鉴》卷九 31 行气散的别名

行气香苏饮

32 组成

紫苏、陈皮、香附、乌药、枳壳、桔梗、厚朴、半夏、大黄(酒炒)、甘草。

33 主治

梅核气。咽喉气胀,上攻胸膈痛。

34 行气散的用法用量

加灯心10根,水煎服。

35 制备方法

上锉。

36 附注

行气香苏饮(《喉科紫珍集》卷上)。《喉科紫珍集》本方用香附、陈皮、厚朴各5分,紫苏、桔梗各7分,乌药3分,桔梗、半夏各1钱,大黄1钱5分,甘草6分。

古籍中的行气散 《普济方》:[卷二百四十一脚气门]一切风寒暑湿香港脚附论

木瓜(去皮瓤一斤)天麻(透明者切斤)虎酒糊木香行气散(出仁存方)治香港脚。风气走注。风寒湿气。及脚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卷下增补诸方]升降散

臣。姜黄味辛苦温无毒,蛮人生啖,喜其祛邪伐恶,行气散郁,能入心脾二经,建功癖疫,故为佐。大黄味苦,

《杂病广要》:[脏腑类]伤食

此内伤至重者)。如误作中风、中气证,而用驱风解表行气散气之药,则胃气重伤,死在旦夕。尝见人有卒暴病,

《疡科心得集》:[卷上]辨瘰瘿瘤论

而已也。若不详脉证虚实之异,而概用追蚀攻下,及行气散血之药,则必犯经禁病禁,以致血气愈损,必反为败

《疯门全书》:内治九法

目录 1 拼音 2 定痔散的别名 3 处方 4 制法 5 功能主治 6 定痔散的用法用量 7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定痔散 定痔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dìng zhì sǎn

2 定痔散的别名

定痛散

3 处方

防己不以多少。

4 制法

上为细末。

5 功能主治

五痔及内外痔疾,疼痛不可忍者。

6 定痔散的用法用量

定痛散(《普济方》卷二九六)。

7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古籍中的定痔散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六痔漏门]诸痔

矾(一两)红矾(一两)胆矾(一两)信(半用大碗盖定。去火毒。半日取出研细。用香油调敷一痔疮上。半日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三]痔

(漏余见疡)长强、治肠风下血。五种痔。疳蚀下部。此痔根本是冷。谨冷食房劳。(铜与明同。)云、疗久痔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七痔漏门]痔漏

大。空心米饮下三十丸。治风肠痔漏。不问有头无头。定三日安。(出本事方)藜芦(烧灰半两)皂角针(只用

《疡医大全》:[卷二十三后 ]痔疮门主论

樱桃痔、鼠尾痔、核桃痔、蚬肉痔、内痔、外痔,因形定名,总不外乎醉饱入房,膏粱醇酒,负重致远,以致湿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八痔漏门]肠痔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栀子丸处方栀子仁30克栝楼子(炒)苦参(锉)各30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醋渍鸡子黄、白2枚,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脏瘀热不散,心神烦乱,小便赤涩,或小便如柏汁。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下,一日四五次。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九五补。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千金》卷六:栀子丸处方栀子仁3升,芎4两,大黄6两,豉3升,木兰皮半两,甘草4两。制法上为末,以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酒渣鼻疱。用法用量每服10丸,稍加至15丸,1日3次。摘录《千金》卷六《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栀子丸处方栀子仁7个,黄连5分,黄柏3分(炙),矾石4分(烧),大枣4个(炙令黑)。制法上为末,以蜜为丸,如小豆许。功能主治小儿热痢不止。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腹时服;如未除,更服。摘录《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五方名栀子丸组成栀子仁1两,栝楼子1两(炒),苦参1两(锉)。主治黄汗,体热,大小便不利。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1日45次。制备方法上为末,以醋渍鸡子黄白2枚,用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普济方》卷九十三引《海上名方》方名栀子丸组成山栀子(去皮)半两,草乌头(炮)半两,干姜(炮)半两。主治瘫痪风。用法用量每服3丸,渐加至7丸,常服2丸,细嚼,茶、酒任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详见百科词条:栀子丸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5:14:14 共59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苏沈良方》卷四:健脾散处方乌头(炮)22克厚朴(姜炙)甘草(炙)干姜(炮)各75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温中燥湿。治寒湿泄泻,老人脏泄尤效。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2片,煎至200毫升,热服,一日二次。摘录《苏沈良方》卷四《准绳·幼科》卷七:健脾散处方白茯苓(去皮)1两,人参1两,厚朴3两(用姜汁炙),苍术(米泔浸1宿)4两,陈橘皮(去白)5两,甘草2两(半生半熟),草果子(去皮)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胃气。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生姜、大枣,同煎服。摘录《准绳·幼科》卷七《普济方》卷二十三:健脾散处方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黄耆(锉)1两,麦糱(炒黄)1两,甘草(炙,锉)半两,面曲(炒令黄)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脾胃虚冷,水谷迟化,不能饮食。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入盐沸汤点服,不拘时候。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三《普济方》卷二十五引《澹寮》:健脾散处方生姜1斤(切片,盐3两淹半日,焙干,取4两),神曲(炒)2两,麦糱(洗,炒)2两,陈皮(去白)2两,草果仁2两,甘草2两(或减甘草)。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消食化气。主饮食不快。用法用量点、煎任意。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五引《澹寮》《医方易简》卷六:健脾散处方建莲1两6钱(去心),淮山1两,南豆1两,白术5钱,芡实6钱,薏米2两,川贝母3钱(去心),饭党5钱。制法共享筲箕饭面蒸熟,晒干,为末。功能主治健脾。主痨症。用法用量每服5钱,早晨桂圆肉煎水开调服;或炖饭食,候饭起虾眼,入散5钱于上,饭熟透,连饭食,亦可。摘录《医方易简》卷六《医统》卷二十三方名健脾散组成人参、白术(炒)、藿香、丁香、砂仁(炒)、肉果(煨)、神曲(炒)、甘草各等分。功效通中健胃,消食快气。用法用量每服2钱,橘皮汤调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准绳·幼科》卷七方名健脾散组成白茯苓(去皮)1两,人参1两,厚朴3两

详见百科词条:健脾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35:22 共130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杨氏家藏方》卷八:五生丸处方天南星(生姜汁浸一宿,焙干)半夏(汤洗七次)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天麻白矾(枯)各30克朱砂6克(别研为衣)制法上药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风痰上扰,头目眩晕,呕吐痰涎。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五生丸处方南星半夏川乌白附子各30克大豆(去皮称)75克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痫证。用法用量每服3~5丸,不过7丸,姜汤下。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准绳·类方》卷五方名五生丸组成川乌头半两,附子半两(各生用,去皮脐),天南星半两(生),半夏半两(生),干生姜半两。主治风痫。用法用量每服5丸,冷酒送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煮大豆汁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普济方》卷二四二方名五生丸组成川乌、草乌、南星、五灵脂、没药各等分(生用)。主治风毒,干湿脚气,浑身一切风痛,及服诸药不得效者。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以醋调五灵脂末作膏子,研和为丸,如梧桐子大。《玉机微义》卷四十一引李仲南方方名五生丸组成南星1两,半夏1两,川乌1两,白附子1两,大豆(去皮)1两。主治风痫有痰,阴脉弦细缓者。用法用量每服3丸至5丸,不过7丸,生姜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普济方》卷二四一引《卫生家宝》方名五生丸组成金毛狗脊1两(去毛),川乌1两,防风1两(去芦),川萆薢1两,蓬莪术1两(日晒干)。主治脚气,及风气攻四肢。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盐汤、盐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圣济总录》卷十五方名五生丸组成干姜1两(不炮),乌头1两(生,去皮脐),半夏1两(生用),附子1两(生,去皮脐),大豆末(生用)。主治痫疾。用法用量每服3丸,冷酒送下。制备方法上药除大豆末外,细锉,捣

详见百科词条:五生丸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3:40:27 共81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