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味第六 柴胡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药味第六 柴胡,第1张

学过中医的朋友都知道小柴胡汤主治少阳病,还有很多中医说小柴胡汤一方,百病可治。那么,是不是真的如此呢?它究竟蕴含着什么道理呢?今天就让我们从小柴胡汤中最重要的一味药——柴胡开始。

一、柴胡的特性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生长于沙质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十一月根生白蒻,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坚硬,微有细线,叶似竹叶而稍紧小,七月开黄花,根淡赤色。性味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手足少阳、厥阴四经引经药。

二、根据柴胡的特性分析如下:

柴胡十一月根生白蒻(蒻音弱,根上初生者),其他草木一般都在春天木气中生发,而柴胡在冬天水气中生发,说明柴胡在其他草木还在休眠时就已经开始行动了。春天生发的只能有后天的疏泄作用,而柴胡从冬季开始萌发,它的作用点提到了肝前肾后或者说水木之间的位置,这就说明它是接近先天的状态生发。

柴胡性味辛、苦、微寒。柴胡禀水寒之气以生,得春气生而升,禀春天木火之气而味苦,兼得地之辛味。则柴胡得水木之气味,从中土以达木火之气。其气味轻清,又木能疏土,故能于顽土中疏理滞气,而后邪能透土而出。且味清苦,能清三焦之火。

归肝、胆、肺经。 手足少阳、厥阴四经引经药。要理解柴胡的这一特性,首先要理解半表半里、少阳的病理概念。半表半里侧重于空间的位置,而少阳则侧重于时间的初始状态。少阳者水中之阳,少阳是出乎阴还未离乎阴,是阳气的萌芽阶段,后天的种种状态都是从这里开始的。阳气初生,将来去向不定,可能向表,也可能向里,所以叫做少阳病,所以真正的少阳病是口苦、咽干、目眩等初生之火被郁的表现。若病邪固定在了表里的夹层,即半表半里,如胸胁苦满一症表明邪气处在表里之间。

在人体生理上,胆属六腑之阳,肝者阴中之少阳,胆为甲阳,肝为乙阴,阴随阳转,肝取决于胆,始于泉下,胆能引阴气鼓舞而升举之。“凡十一经取决于胆”,少阳发于三焦以行腠理,三焦为元气之父,少阳寄居胆中以化水谷,心包络为阴血之母。少阳与厥阴相表里,引阴气而上,则使水得交于火,引阳气而下,则使火得交于水。肝胆举阳而升阴,肝脾肾三阴之经脉上行至于肺,而阳中之阴自降,阳亦随阴以降,而三阳之经脉下行。所以少阳能转阴阳之枢机,使升降各得其所,而去病邪。

三焦之膜网通畅,肝胆之木火清和,而水中之阳乃能由内达外。心肺上焦不得肝胆之阳上畅,则无以使阴下归,复其升降之常。柴胡茎中虚松直上,有白瓤通气,像人身三焦之膜网,膜网有纹理,与肌肤筋骨相凑,故名腠理。少阳木火郁于腠理而不达者,则作寒热,柴胡能达之,以其中松虚象腠理,能举阴达阳。

柴胡的作用点在肝肾之间,说明它能在源头上调整阴阳,可以使少阳摇摆不定、半表半里的状态还原到初始状态,但是柴胡的作用点从肾开始,那么它就会损耗肾阴,所以阴虚病人不宜大量使用。在用量上,治少阳病要用大量,因为肝的萌芽在下焦,用量大才可以沉到下焦,从稚阳举阴而达阳;而疏肝用量中等;少火不足,则胃气陷,柴胡升举阳气,因为不需要从下焦出发,则用小量。

三、柴胡的功效

《本经》 :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别录》 :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药性论》 :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

《日华子本草》 :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

《珍珠囊》 :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

《滇南本草》 :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

《纲目》 :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关注“中药之旅”微信公众号

中医“和解剂”和小柴胡汤(附原文)

和解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畔、调和寒热等作用,治疗和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寒热蜡杂以及表里同病等证的方剂,称为和解剂。属八法中的和法。和解剂分为三类:和解少阳剂,适用于和在少阳,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方:调和肝脾剂,适用于肝气郁结,肝牌失调,以通遥败为代表方;调和弹胃剂。

适用于肠胃气机失调,以半夏润心汤为代表方。

凡邪在肌表,未人少阳,或邪已入里,常不宜使用和解剂。

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9g黄芩6g半夏6g人参6g炙甘草3g生姜6g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①伤寒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②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③黄疸、疟疾及内伤杂病见少阳证者。

[方解]本方所治少阳病为伤寒邪传少阳,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所致。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主方。方中柴胡苦辛微寒,轻清升散,清解透达少阳半表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为君药。黄芩苦寒,清少阳半里之热,为胆经要药,与柴胡配伍,具有较好的和解清热作用,是为臣药。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健脾,扶正祛邪,皆为佐药。炙甘草助参、枣扶正,并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半表半里之邪得解,少阳枢机得利,上焦通而胃气和,则诸症自除。

[现代研究]本方有解热、抗炎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包括能促进B细胞成熟,促进机体产生抗体,可显著提高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红细胞免疫的能力;对肝胆系统的作用,包括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肝细胞再生能力的影响;对胃肠道的影响,包括对肠管蠕动有增强作用,对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纤维化作用;调节内分泌,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肿瘤作用。临床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胸膜炎、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胆汁反流性胃炎、急慢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乳腺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产褥热、睾丸炎我真为能代身带本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家基本药物 4 概述 5 拉丁名 6 英文名 7 柴胡的别名 8 来源 9 产地 10 性味归经 11 功效与主治 12 柴胡的用法用量 13 柴胡的化学成分 14 柴胡的药理作用 15 柴胡中毒 151 不良反应机制 152 临床表现 153 治疗 16 柴胡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162 来源 163 性状 1631 北柴胡 1632 南柴胡 164 鉴别 165 检查 166 浸出物 167 含量测定 1671 北柴胡 167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6712 测定法 168 柴胡饮片 1681 炮制 16811 北柴胡 168111 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16812 醋北柴胡 168121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16813 南柴胡 16814 醋南柴胡 1682 性味与归经 1683 功能与主治 1684 用法与用量 1685 注意 1686 贮藏 17 柴胡药品说明书 171 性状 172 作用 173 适应症 174 柴胡的用法用量 175 规格 18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柴胡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柴胡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柴胡 柴胡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chái hú

2 英文参考

Bupleurum falcatum L [朗道汉英字典]

radix bupleuri [朗道汉英字典]

bupleuri radi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Bupleurum chinen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bupleurum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hinese thorowax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bupleur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hinese thorowa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Bupleur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hinese thorowax r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柴胡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17 3 柴胡注射液 注射剂 2ml 支 039 中成药部分 △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柴胡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柴胡属辛凉解表药。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is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5 拉丁名

Radix Bupleur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英文名

Chinese thorowax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7 柴胡的别名

地重、山菜、柴草、地熏、茹草[2]。

8 来源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等的根[3]。

9 产地

柴胡主产辽宁、甘肃、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四川[3]。

10 性味归经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胆经[3]。

11 功效与主治

柴胡具有解表退热,疏肝,升阳的功效,治上呼吸道感染,疟疾,寒热往来,胸满胁痛,肝炎,胆道感染,胆囊炎,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3]。

柴胡为眼科常用祛风清热药,具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

(1)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如小柴胡汤。

(2)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眼目胀痛。常与白芍、薄荷等配伍,如逍遥散。

(3)用于肝胆实火所致目赤肿痛、黑睛生翳,瞳神紧小等。常与黄芩、胆草等同用,如龙胆泻肝汤。

(4)用于气虚下陷所致上睑下垂。本品能升清阳之气而举陷,常与升麻、黄芪等配伍,如补中益气汤。

12 柴胡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3]。

13 柴胡的化学成分

北柴胡根含柴胡皂苷a、b、c、d (Saikosaponin a、b、c、d),芸香苷,侧金盏花醇(Adonitol),a.菠菜甾醇及挥发油等。挥发油内有戊酸、己酸、γ庚内酯、2甲基环酮、柠檬烯、香荆芥酮、葎草烯等。还含多糖[3]。

狭叶柴胡根含柴胡皂苷、侧金盏花醇、α菠菜甾醇及挥发油等。挥发油内有β松油烯、柠檬烯、异龙脑、香柏酮、喇叭茶醇等[3]。

14 柴胡的药理作用

柴胡煎剂对人工发热兔有解热作用[3]。

柴胡皂苷对实验动物具解热、镇静、镇痛、止咳及抗炎作用,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3]。

北柴胡对动物某些实验性肝功能障碍有保护作用[3]。

北柴胡注射液对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

此外,柴胡皂苷对狗有短暂的降压及减慢心率作用[3]。

柴胡皂苷d对小鼠移植性肿瘤有明显抑制,并可延长动物生命[3]。

皂苷可降低高脂血症动物血清胆固醇[3]。

皂苷可溶血,能兴奋离体肠平滑肌。柴胡多糖可提高免疫力,并抗辐射[3]。

皂苷可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等[3]。

皂苷口服吸收差[3]。

皂苷和挥发油中毒均为中枢抑制[3]。

15 柴胡中毒

柴胡属辛凉解表药,含有柴胡皂甙α一菠菜固醇、柴胡多糖、白芷素等,药理作用有抗炎,解热,镇静,抗惊厥,镇咳,镇痛,降压,降血脂,抗溃疡和兴奋胃肠道平滑肌,抗肿瘤,抗过敏,抗菌、抗病毒,升高血糖和抑制胰蛋白酶的作用[2]。

柴胡有抗溃疡和兴奋胃肠道平滑肌,抗肿瘤,抗过敏,抗菌、抗病毒,升高血糖和抑制胰蛋白酶的作用。

151 不良反应机制

柴胡中含有的粗皂甙有较强的溶血作用。柴胡挥发油能引起心率减慢,脉搏细弱。[2]

152 临床表现

主要为过敏性休克及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大汗、心悸、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严重者血压下降,意识丧失。[2]

153 治疗

柴胡中毒的治疗要点为[2]:

1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如果为应用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出现过敏反应后应立即停药,给予吸氧,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10%葡萄糖液500ml中加入地塞米松5mg、葡萄糖酸钙10ml、维生素C 10g,口服扑尔敏等抗过敏的药物。

2当出现过敏性休克时,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给予吸氧,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液500ml,加多巴胺20mg、氢化可的松100mg、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C 10g,必要时可肌注山莨菪堿10mg或阿托品注射液2mg。

16 柴胡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柴胡

Chaihu

BUPLEURI RADIX

162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和泥沙,干燥。

163 性状 1631 北柴胡

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1632 南柴胡

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164 鉴别

北柴胡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北柴胡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柴胡皂苷a对照品、柴胡皂苷d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一乙醇水(8: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在6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165 检查

水分不得过10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总灰分不得过8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6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10%。

167 含量测定 1671 北柴胡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理论板数按柴胡皂苷a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0。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o/)

0~50

25→90

75→10

50~55

90

1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柴胡皂苷a对照品、柴胡皂苷d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柴胡皂苷a04mg、柴胡皂苷d 05mg的溶液,摇匀,即得。

167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含5%浓氨试液的甲醇溶液25ml,密塞,30℃水温超声处理(功率200W,频率40kHz)30分钟,滤过,用甲醇20ml分2次洗涤容器及药渣,洗液与滤液合并,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6712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0μl与供试品溶液10~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柴胡皂苷a(C42H68O13)和柴胡皂苷d (C42H68O13)的总量不得少于030%。

168 柴胡饮片 1681 炮制 16811 北柴胡

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厚片。外表皮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和支根痕。切面淡黄白色,纤维性。质硬。气微香,味微苦。

168111 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北柴胡。

16812 醋北柴胡

取北柴胡片,照醋炙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D)炒干。

本品形如北柴胡片,表面淡棕**,微有醋香气,昧微苦。

168121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同北柴胡。

16813 南柴胡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片。外表皮红棕色或黑褐色。有时可见根头处具细密环纹或有细毛状枯叶纤维。切面黄白色,平坦。具败油气。

16814 醋南柴胡

取南柴胡片,照醋炙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D)炒干。本品形如南柴胡片,微有醋香气。

1682 性味与归经

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1683 功能与主治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1684 用法与用量

3~10g。

1685 注意

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1686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7 柴胡药品说明书 171 性状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及北柴胡的根或全草,性微寒,微苦。

172 作用

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同时具有镇痛、镇静作用。

173 适应症

主要用于普通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和止痛,适用于小儿、孕妇。

174 柴胡的用法用量

口服或注射给药,成人每次2ml,一日12次肌注,小儿每次115ml注射或口服。

175 规格

注射剂,每支2ml;口服液,每支10ml

18

我平素在临床上喜用经方,用得最多的当推小柴胡汤及其加减方和接轨方。所谓加减方包括《伤寒杂病论》中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五条柴胡汤。

此外,小柴胡汤与时方平胃散、温胆汤、经方五苓散等的合方,当代经方大家刘渡舟先生起了一个雅名叫接轨方。这两类方,不但在外感病,也在内、妇、儿诸科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确实不愧为经方中的一支“精锐部队”。

许多古今医贤对小柴胡汤研究甚精细,首先让我们看看刘卫红先生对该方七味药功能的分析:

①疏肝(柴胡);②清胆(黄芩);③和胃(半夏,生姜);④健脾(人参,大枣,炙甘草)。

其相关的对应主治症状也分为四类:

①肝气郁滞: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神情默默,脉弦。②胆腑郁热:口苦,咽干,目眩,心烦。③胃气不和:喜呕。④脾气虚弱:不欲饮食。

这样理顺小柴胡汤的提纲证及“四大主证”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心中了了。

小柴胡汤不但适用于“肝郁、胆热、胃滞、脾虚”诸证,其加减方(包括经方与经方的合方、经方与时方的接轨方)更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刘渡舟先生说:“推陈升降小柴胡,古今接轨第一方。”经方善治危难大症,善治疑难杂症,举世闻名。下面举本人应用柴胡汤辈的两个典型医案:

1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疑似症

黄某某,男性,32岁,农民企业家。1993年2月20日中午因暴饮暴食后出现胸闷气憋、脘腹胀满伴阵发性腹部疼痛。初不介意,在当地医疗站输液治疗。不料两天后病情急转直下,恶寒,高热(T393℃),呼吸急迫,胸胁胀痛程度加重,口唇发绀,爪甲青黑,急送我院内科救治。

经会诊后诊断为:①慢性胆囊炎急性感染;②急性胃炎;③急性腹膜炎?④急性胰腺炎?

当时的病势已呈危重征象,但生化检查却有很大出入,X光腹透未见异常,血常规除白细胞14万单位外,余尚正常;血及尿的淀粉酶检查又在正常范围内。

病者当时除吸氧、插鼻饲管(以降腹压)外,予头孢拉定、氨苄青霉素等静滴抗炎等。但病情越来越不容乐观,除告病危通知外,欲转诊广州,家属及主管医生又恐路远道不平,病人经不起8个小时的颠簸,左右为难。遂急邀本人会诊。

刻见:危重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全腹胀大如鼓,上腹部压痛明显,下腹部有反跳痛,发热持久不退,午后尤甚,T392℃,大便三天未解,导尿管导出的尿液色黄赤,量少,脉滑数(96次/分),舌红苔薄白。

综观此证显为少阳与阳明合病,即拟大柴胡汤加减:柴胡20g,黄芩12g,枳壳15g,白芍18g,厚朴15g,法夏10g,大黄15g(后下),败酱草30g,蒲公英30g,甘草3g。一剂,水煎服。

上方服后一个半小时先解浓黄小便,后泻秽臭黏液便,可谓臭气熏天,胸闷、腹满、胁痛随之明显消退,体温渐退至37℃,精神转佳,脉滑略数(82次/分),舌红苔薄白,病已转危为安,遂拔去鼻饲管和氧气管。我再以厚朴三物汤合大黄牡丹皮汤加减善后,一周后告愈出院。

此证堪称危重,西医会诊最大可能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但实验室生化检查又不支持,况又治疗乏效,方改由中医诊治,采用六经辨证,拟用经方施治,终获全功。

2柴胡桂枝汤治疗太阳、少阳经合病

黎某某之妻,40岁,农妇,城区捷胜沙角尾村人。2000年9月初诊。患者两个月前外感,当时时有发热,恶寒,周身骨节烦痛,经当地医生及彭湃医院拟为“风湿病”治疗,诸症反反复复。因家贫已卖掉耕牛,但仍未康复。当时我的一名跟班学生是该村人,见其可怜,乃介绍她来我处就诊。

刻见面容倦怠,诉每日午后仍有发热恶寒感,口苦,眩晕,两胁苦满,困顿,四肢关节烦痛,饮食、睡眠、二便尚可。舌苔黄,脉细弦。此证与《伤寒论》中所述的柴胡桂枝汤证(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相符,拟为太阳、少阳二阳经合病,乃书柴胡桂枝汤加减:

柴胡15g,黄芩12g,法夏10g,桂枝6g,白芍12g,太子参15g,大枣20g,甘草3g,防己10g,生姜3片。

5剂。

上方仅服1剂,诸证若失;5剂服完,人已康复。举家欣喜,托我学生前来致谢。

有人认为一些医案称药到病除、效若桴鼓乃言过其实,但类如此案确无夸张成分。对于经方与时方的合方,刘渡舟先生称其为古今接轨方。这类接轨方意为用“古方”以补“时方”之纤弱,用“时方”以补“古方”之不全。本人就谈谈在临床上用得最多的小柴胡汤与平胃散、二妙散、三拗汤、二陈汤等接轨方的体会。

3小柴胡汤合三妙散治疗外感头晕口苦

约1992年夏,一外感病人来诊,从其显示出来的症状来看,头晕,口干苦,时有恶寒,小便黄赤,舌红,脉有弦象。自诉已经易医三人,历时四周,都拟为外感治疗无效而来诊。

我即拟小柴胡汤加白蒺藜、僵蚕二味,心中窃喜,肯定3剂功成。但世事难料,患者竟来复诊,述上诊之头晕、恶寒已减,余症依旧。细诊之下见其舌头后段有黄腻略厚苔,此为伴有下焦湿热,难怪小便黄赤,遂于上方加三妙散:黄柏12g、苍术6g、薏苡仁20g,3剂而愈。

4小柴胡与平胃散等合方

有一些病例,患者原有脾胃湿热,症伴口臭,舌苔黄厚腻或尿黄,大便溏黏不爽,一旦外感,单纯发散风寒或疏解风热是无济于事的,我常用小柴胡汤合黄连平胃散加减,常常三五剂完事。

感冒发热夹有咳嗽痰多者,疏解外邪为主,止咳化痰为辅,此时我的杀手锏仍是小柴胡汤合三拗汤,然后根据偏寒偏热,或加二陈汤或加清泄肺热的黄芩、桑皮、枇杷叶等,随证适当加减,也常常事半功倍。

我曾写过一篇论文《柴胡黄芩治疗感染性发热临床应用心得》,肯定了柴、芩不但在外感热病,也对感染性疾病的发热相当有效,验证了《苏沈良方》对小柴胡汤的退热作用,其归纳为五点:

“《伤寒论》虽主数十证,大要其间有五证最得当,服之必愈。

一者身热,心中逆或呕吐者可服,伤寒此证最多,正当服小柴胡汤。若因渴饮水而呕者不可服,身体不温热者不可服。仍当识此。

二者寒者、寒热往来者可服。

三者发潮热可服。

四者心烦胁下满,或渴或不渴,皆可服。

五者伤寒已瘥后,更发热者可服。

此五证:但有一证,更勿疑便可服,服之必瘥。”诚非虚言!

现在我也对《伤寒杂病论》以柴胡为名的六个方剂的临床加减应用,对小柴胡汤与时方的接轨方谈点粗浅的临床体会。我认为柴胡汤辈在临床上的应用机会多, 几乎无日不用。难怪有人说,学懂应用柴胡汤辈,临床已可应付半数疾病以上。

你认识中药柴胡吗那么你想知道是什么吗下面我给你详细的介绍,一起来了解吧!

 是什么

1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嗽: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小柴胡汤

2治伤寒初觉发热,头疼脚痛:柴胡去苗半两,黄芩去黑心、荆芥穗各一分。上三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汁一合,白蜜半匙,更煎三五沸,热服。《圣济总录》解毒汤

3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痎疟初起:柴胡5-15克,防风5克,陈皮75克,芍药10克,甘草5克,生姜3-5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4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50克,麻黄去节、柴胡去苗各25克。上捣罗为散。三岁小儿每服5克,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汗出为效。量儿大小加减。《局方》柴胡散

5治伤寒日数过多,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定,烦躁不得睡,大小便不通:柴胡去苗50克,大黄50克,朴硝50克,甘草25克,枳壳50克去穰。上五味为末。每服15克,水三盏,煎至六分。温服,一日只二服,不可多服。候大小便通,即自然汗出。《博济方》柴胡散

6、治妊妇寒热头痛,不欲食,胁下痛,呕逆痰气;及产后伤风,热入胞宫,寒热如疟,并经水适来适断;病后劳复,余热不解:柴胡50克,黄芩、人参、甘草 炙各075克。上锉如麻豆大。每服25克,水一盏半,煎一盏,去滓,温服。《类证活人书》黄龙汤

7治肺疟,烦热呕逆:知母50克,柴胡100克去苗,人参50克去芦头,甘草25克炙微赤,锉,麦门冬50克去心,杏仁5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20克,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8治疟疾,寒多热少,腹胀:柴胡、半夏、厚朴、陈皮各10克。水二碗,煎八分。不拘时候服。《本草汇言》

9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柴胡10克,川芎、枳壳 麸炒、芍药各75克,甘草炙25克,香附75克。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服。《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

10治黄疸:柴胡50克去苗,甘草05克。上都细锉作一剂,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绞去滓。任意时时服,一日尽。《孙尚药方》

11治肝黄,面色青,四肢拘急,口舌干燥,言语蹇涩,爪甲青色:柴胡50克去苗,甘草25克炙微赤,锉,决明子25克,车前子25克,羚羊角屑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15克,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柴胡散。

12治劳黄,四肢无力,骨节烦疼,或时吐逆,不能下食,鼻中干燥,身热疼闷,渐觉羸瘦,寒热不定:柴胡50克去苗,茵陈25克,犀角25克,麦门冬50克去心,鳖甲100克涂醋炙微黄,去裙襴,甘草25克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柴胡散

13治积热下痢不止:柴胡、黄芩各四钱。水煎服。《圣惠方》

14治肝郁气滞、脾胃溼热、便结府实型胰腺炎:柴胡15g,黄芩、胡连、木香、延胡索各10g,杭芍15g,生大黄15g后下,芒硝10g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2剂。《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外科急腹症》清胰汤I号

15、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生箭芪六钱,知母15克,柴胡75克,桔梗75克,升麻5克。煎服。《衷中参西录》升陷汤

16治眼暴赤肿痛:柴胡、苍术、甘草等分。上为末。白水煎;如头痛壮热,则用生姜、葱煎服。《朱氏集验方》柴胡散

17治眼赤痛微肿,眦赤烂多:柴胡去苗、蕤仁 去皮,研、黄连去须、升麻各50克。上四味,粗捣筛。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半,滤去滓,微热淋洗,如冷再暖,洗三两遍。《圣济总录》柴胡洗眼汤

18治耳聋不闻雷声:柴胡50克,香附50克,川芎50克。为末。早晚开水冲服15克。《医林改错》通气散

目录 1 拼音 2 《外科正宗》卷二:柴胡清肝汤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摘录 3 《外科真铨》卷上:柴胡清肝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摘录 4 《马培之医案》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柴胡清肝汤 1 拼音

chái hú qīng gān tāng

2 《外科正宗》卷二:柴胡清肝汤

21 处方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黄 柴胡 黄芩 山栀 天花粉 防风 牛蒡子 连翘 甘草节各3克

22 制法

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23 功能主治

养血清火,疏肝散结。主血虚火动,肝气郁结,致患鬓疽,初起尚未成脓者,毋论阴阳表里,俱可服之。

24 摘录

《外科正宗》卷二

3 《外科真铨》卷上:柴胡清肝汤

31 处方

北柴胡7分,小生地1钱5分,炒白芍1钱5分,西当归1钱5分,川贝母1钱,牡蛎粉3钱,北连翘1钱,玄参1钱,炒山甲1片,金银花1钱5分,甘草7分。

32 功能主治

谋虑不决,郁火凝结少阳胆经而成夭疽、锐毒,生于耳后1寸3分高骨之后,左名夭疽,右为锐毒。

33 摘录

《外科真铨》卷上

4 《马培之医案》 41 方名

柴胡清肝汤

42 组成

柴胡、黄芩、甘草、南沙参、川草、黑栀。

43 主治

怒火上升,憎寒恶热,肝胆风热疮疡。

古籍中的柴胡清肝汤 《医学入门》:[外集·卷五外科]痈疽总论

肝胆之怒火,或因风热药同裹;怒火、风热,俱宜柴胡清肝汤。肿痛甚者,活命饮。肾虚血燥日晡潮,肾水不能

《外科大成》:[卷三分治部下(小疵)]耳部

。耳出鲜血也。由上焦血热所致。若肝脉弦洪者。柴胡清肝汤。虚火妄动。肾脉数而弱者。六味地黄丸。生地麦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大毒]内痈总论

惊。不得小便。由愤郁气逆所致。初宜栝蒌散。或柴胡清肝汤调之。溃后用六味丸、八珍汤。滋阴托里。此肝心

《外科心法要诀》:[卷三头部]鬓疽

溃后不宜多见脓,脓多者过耗血液难敛。初起宜服柴胡清肝汤解之,脓成者宜托里消毒散托之,外敷二味拔毒散

《外科正宗》:[卷之四杂疮毒门]耳病第八十五

柴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许多中医师都擅长运用柴胡,特别是学习经方的一些医家,柴胡则更是常用的一味药物。柴胡名称的由来有个民间传说。从前,一地主家有两个长工,一姓柴,一姓胡。有一天姓胡的病了,一会发热,一会发冷。地主看到姓胡的不能干活,还要自己管饭,于是把姓胡的赶走。姓柴的有一种唇亡齿寒的感觉,自己也和姓胡的一道离去。

他们无依无靠,既没有吃的,又没有住的地方,他们无奈走到了一山中,由于生病的原因,姓胡的躺在地上走不动了。姓柴的去找吃的。姓胡的肚子饿了,无意中拔了身边的一种叶似竹叶子的草的根入口咀嚼,不久感到身体轻松些了。待姓柴的回来,便以实告。姓柴的认为此草肯定有治病效能。于是再拔一些让胡食之,胡居然好了。他们为了表示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于是将这种草药称为“柴胡”。

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了柴胡的功效,早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就记载柴胡:主胸腹,去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这些功效后世大都认同,可见古人对于中医药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后世认为柴胡入肝、胆经,以醋制柴胡则更佳。肝脏主人体气机的疏泄,即保持气的通畅,不至于郁滞于局部,从而形成气滞证。人体气一旦不畅,则血液的运行亦会不利,水液代谢也会失去正常,由此可见气机通畅的重要性。柴胡可以助肝脏通畅气机,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神农本草经》谓之“去肠胃结气”,结气便是气结于某处,正是气滞证,气结在胃肠则腹胀、痞满,肠鸣时作,矢气较多,矢气后症状稍缓解。

以柴胡治疗气机郁滞的中药方剂数不胜数,经方中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四逆散等等,无不是以柴胡行少阳之气,散肝胆之气滞。后世亦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名方,以柴胡配合其他中药疏肝理气。小柴胡汤八大主症,后世总结为“柴胡八症”,胸胁苦满就是柴胡汤症的重要指征。

此外柴胡汤证有一个比较有特征性的症状,《伤寒论》称之为”往来寒热“,即病人发热与怕冷交替发作,疟疾的发作便有这种热型,因此后世论述疟疾”不离少阳“,柴胡剂被作为治疗疟疾的常用方剂。以上是《伤寒论》中运用柴胡的一些经验,与《神农本草经》所载功效基本相同。

后世运用柴胡多了一个功效,升阳举陷,即中气不足导致人体脾气下陷,表现为短气乏力,内脏下垂。如李东垣创立的补中益气汤,张锡纯创立的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均是以柴胡提升下陷之清气。但是不论是仲景,亦或是《神农本草经》都未曾有此运用。何况柴胡主“饮食积聚”,“推陈致新”,很明显是将食物向下推送,方向应当是向下,怎么会有提升阳气的作用?这是因为柴胡可以打通三焦,三焦通畅,气机升降恢复正常,因此脾气得以上升,浊气得以下降。

柴胡入肝经,散郁滞之气,肝上系与目,肝气郁滞,眼睛受影响而不明,因此《神农本草经》谓柴胡可以明目。“益精“是因为肝气郁滞,疏泄太过,容易导致遗精,柴胡疏肝理气,打通三焦气机,气血得以全身通畅,遗精消失,因此被称之为”益精“。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