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9|再读《经典中医启蒙》有感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DAY19|再读《经典中医启蒙》有感,第1张

根据本人九月份开课的“中医临证课培训班”关于“传统中医临证思维训练表”课后作业要求,今日我又重读了李辛的《经典中医启蒙》一书,再次阅读此书又让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经典中医启蒙》讲述了中医的整体思维和学习方法,引导大家对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等周围一切进行感受、体会式的观察和培养,培养最基础的感知能力。 现代人由于社会生活丰富,脱离了自然节奏,能量就比较差,这就是一切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健康就是“常”。“常”是自己与社会处在相对和谐的关系中,能量陪伴着人体保持自然常态的节奏。而养生和调理,是尽可能地去找自己安心和舒服的状态。健康人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与合适的人、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平时真正需要的养生。

关于治病的方法,书中列举了很多例子,有的需要医生和自己配合,并不需要吃药,其病就能自愈。而有的需要配合医生,通过特殊方法进行治疗,病情才能缓解。看完治疗部分充分让我感受到中国经典中医和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然书中有太多的亮点,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大家为什么要潜心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中医,是因为它能给我们打开一个更加辽阔深远的世界。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去判断一个人和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习惯于逻辑思维理性分析,但这不是唯一的。在我们传统文化里,还有一个更高阶的认知方式,是理性“过脑”之后,更为重要的感性的“走心”。比如我们的书画、诗词、中医、武术,升阶的方法很难靠高智商的大脑、靠纯粹的记忆分析和累积的学习获得的,更多靠的是“心”,靠心领神会,靠“顿悟”,更多的是身体本能层面的“慧”。我们的传统文化强调“抱朴”、“守拙”,就是强调回归本心的更高阶的认知方式。当你减少用脑,开始用“心”,你就进入更高阶的认知方式,就能慢慢开启内心的“慧”,回到本心最清澈的直觉。本心清澈,开启了“觉”,就像一只猫碰到另一只猫,不需要多想,互相看一眼,就能知道彼此能不能靠近,能不能合群。

今天再次看了本书之后使我感觉中医是否入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是否认识到排病反应,二是是否意识到中医治病主要在神气两个层面。认识到了排病反应,就不会治病只看症状。而认识到了中医治病主要在神气两个层面则能够理解,为什么神农本草经要把365种药分成上中下三品。因为神农本草经的上品主要是治神,中品主要是治气,下品才是治形。中医认为调神为上,其次调气,最下调形。本书将排病反应与神气形模型这两个概念讲得非常透彻,无疑是中医爱好者一本非常好的读物。等过几个月自己参学的培训班结束再来看此书,相信一定又有新的体会。

几则经典中医故事

  1、病入膏肓

 相传,晋国的君主晋景公生病,先请来装神弄鬼的巫医替他治疗,病情反而有增无减。于是,他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了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去给他治病。医缓的高明医术全国上下无人不知。

 当医缓还在去晋国的路上时,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从他的病中跳出两个小人。其中一个说:“医缓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可不比前次那个巫医,他恐怕要抓住我们,该往哪里躲避呢?”另一个回答说:“到心的下面、膈的上面,叫‘膏肓’的那个地方去吧,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医缓到了晋国,绐晋景公辨症后为难地说:“这病不可治啦!病在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治法,何况药物也不能到达那里去发挥药效。”

 后来,人们常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难以医救。这句话进一步引申时便用来形容一个人犯错误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2、起死回生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音国)国,看见全国上下都在举行祈祷,一打听,方知是虢太子死了。太子的侍从告诉他,虢太子清晨鸡鸣时突然死去。

 扁鹊问:“已经掩埋了吗?”

 侍从回答说:“还没有。他死了还不过半日哩!”

 扁鹊请求进去看看,并说虢太子也许还有生还的希望。

 侍从睁大了眼睛,怀疑地说:“先生,你该不是跟我开玩笑吧!我只听说上古时候的名医俞有起死回生的本领。若你能象他那样倒差不多。要不然,连小孩儿也不会相信的。”

 扁鹊见侍从不信任自己,很是着急,须知救人要紧哪。他灵机一动,说:“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话,那么,你去看看太子,他的鼻翼一定还在扇动,他的大腿内侧一定还是温暖的”。

 侍从半信半疑地将话告诉了国王。国王十分诧异,忙把扁鹊迎进宫中,痛哭流涕地说:“久闻你医术高明,今日有幸相助。不然,我儿子的命就算完了”。

 扁鹊一面安慰国王,一面让徒弟子阳磨制石针,针刺太子头顶的百会穴。一会儿,太子竟渐渐苏醒过来,扁鹊又让弟子子豹用药物灸病人的两胁,太子便能慢慢地坐起来!经过中药的进一步调理,二十来天就康复如初。

 这事很快传遍各地,扁鹊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人说:“他就是使死人复活的医生!”

 扁鹊听了,谦逊地笑着说:“我哪里能使死人生还呢,太子患的是‘尸厥’证,本来就没有死,我只不过是使他苏醒过来罢了。”

 以后,人们常用“起死回生”这个词来形容医生的高超技艺。有些病家有时为了感谢医生,送上一块“扁鹊再世”的横匾,也是颂扬医生医技高超的意思。

  3、对症下药

 华佗是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都患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

 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个不同的处方,交给病人取药回家煎服。两位病人一看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而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他们想: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什么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

 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部,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部,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

 两人听了十分信服。便回家将药熬好服下,果然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强调辨证治疗,病证虽一,但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同,故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后来,人们常用“对症下药”这个成语比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处理问题。

  4、讳疾忌医

 一次,扁鹊到了齐国。齐国国君田午热情地招待他。扁鹊见到田午,认真地对他说:“目前,您的肌表部位有疾病,要是不治,会发展蔓延下去。”

 田午是个很自信的人,他听后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待扁鹊退下后,他便对旁人说:“医生就是喜欢靠治疗没有病的人来炫耀自己的本领。我才不信呢!”

 过了五天,扁鹊去见田午,说:“您的病现在到了血脉,不治恐怕要加重了!”田午说:“我没有病!”脸上显露出厌烦和不高兴的神色。

 又过了五天。扁鹊再一次向田午提出忠告:“您的病现已深入到肠胃,再不治疗就不可收拾了!”这次,田午竟拂袖而去。

 再过了五天,扁鹊碰见田午,转身便走。田午感到纳闷,派人追上去询问其中的缘故。扁鹊回答说:“当初,国君的病仅在肌表,汤药和灸法可以治;在血脉,针刺可以治;在肠胃,药酒尚可治,现在病人骨髓,即便是传说中掌管生死簿的神也没法治,我更不敢主动请求医治了。”

 五天后,田午果然感到浑身不舒服,病情很快加重,他想起扁鹊,连忙派人去找,哪知扁鹊已经借故离去——中医认为:“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没几日,田午便死了。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有了疾病,应该积极治疗,若讳疾忌医,到头来只会害自己。对待工作,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也一样,应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5、因势利导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孙髌的大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兵如神。当时,魏国进攻韩国,韩向齐国求援。齐国便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领兵攻魏。在战斗中,孙膑利用敌人骄傲狂妄、轻视齐军的心理,向田忌献策,他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建议用逐日减灶的计策,伪装溃败逃跑,诱敌深入。田忌采纳了他的计谋。骄傲的魏军果然中计,大摇大摆地尾随齐军进入一个叫马陵的险恶地带。这时,早已埋伏好的齐兵万弩齐发,一举歼灭魏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陵之战”。

 孙膑利用敌人的骄傲心理,诱敌上当,所以取得战役的胜利。中医也很强调因势利导,要求医生根据患者体质、病位等因素而施治。

 早在二千多午前的中医古籍《内经》里就有“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等治疗法则。这里的“轻”、“重”、“衰”、“高”、“下”等都是疾病的“势”,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便是“因势利导”的体现。病在上部较轻浅的,宜轻扬宣散,清代医家吴鞠通常选用质地较轻、气味较薄的药,即“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法。古人还根据“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法则,创立吐法,主张服盐汤或用鹅毛刺激喉管引起呕吐,使病邪从上而出。再如,夏秋时令,误食腐败不洁之物,腹泻腹痛,医生亦常因势利导,让病人继续泻下秽臭之物,腹痛、腹泻亦渐好转,若此时止泻,逆其病势,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

 孙膑讲的虽然是兵法,但与中医治病原理相通。难怪清代名医徐灵胎说:“用药如用兵”。他甚至还说:“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认为中医的治疗思想贯穿在《孙子兵法》中。这话颇有几分道理。

6、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制订与之相应的措施。这个成语出自《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春秋末年,伍子胥逃到吴国,吴王很器重他。一次,吴王征询伍子胥有什么办法能使吴国强盛起来,伍子胥说:“要想使国家富强,应当由近及远,按计划分步骤做。首先要修好城市的防御工事,把城墙筑得既高又坚实;其次应加强战备,充实武库,同时还要发展农业。充实粮仓,以备战时之需”。吴王听了高兴地说:“你说得很对!修筑城防,充实武库,发展农业,都应因地制宜,不利用自然条件是办不好的。”

 这种“因地制宜”的措施果然使吴国很快强盛起来。无独有偶,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也提出一项因地制宜、治理国家的政策,即“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土地膏腴,出产丰富,使人因生活富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这些地区的国家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贫瘠和崎岖难行的多山国家,人民勤奋耐劳,生活俭朴,勇敢善战,他们不易被征服,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他建议立法者考虑不同的地型环境、气候因素来制定恰当的法律。

 中医强调因地制宜治疗疾病。因为不同的地区所引起的疾病各不相同。在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当地人们依山陵而居,常处在寒风凛冽之中,多吃牛羊乳汁和动物骨肉,故体格健壮,不易感受外邪,其病多内伤;而东南地区。草原沼泽较多。地势低洼。温热多雨,人们的皮肤色黑,腠理疏松,多易致痈疡,或易致外感。因此,治疗时就应该根据地域不同,区别用药。如同为外感风寒,则西北严寒地区,用辛温发散药较重;而东南地区,用辛温发散药较轻,这就是因地制宜原则在中医学上的具体应用。

 《内经》专设《异法方宜论》一篇,讨论不同地域的人们易患的病种,以及病变和治法特点等。可见,古代中医学家十分重视因地制宜治疗疾病。

  7、防微杜渐

 《后汉书·丁鸿列传》记载了一则故事:东汉和帝即位时仅十四岁,由于他年幼无能,便由窦太后执政,部份大权实际上落入窦太后的兄弟窦宪等人手中。他们为所欲为,密谋纂权。司徒丁鸿见到这种情况,便上书和帝,建议趁窦氏兄弟权势尚不大时,早加制止,以防后患。他在奏章里说:“‘杜渐防萌’则凶妖可灭。任何事情,在开始萌芽时容易制止,等到其发展壮大后再去消除,则十分困难。”和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任命他为太尉兼卫尉,进驻南北二宫,同时罢掉窦宪的官。窦宪兄弟情知罪责难逃,便都自杀了,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宫廷政变。

 在医学上,防微杜渐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中医十分重视早期诊治疾病。《内经》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任何疾病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高明的医生应该趁疾病轻浅的时候治疗,若疾病已到深重,会变得比较棘手。《内经》还生动地比喻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因此,中医把一个医生是否能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当作判断这个医生医技是否高明的标准,提出“上工治末病”。上工,即高明的医生。

 这个成语故事启示我们:隐患要及时清除,以免酿生更大祸端;疾病应及早治疗,以免给机体带来更大的危害。

在这之前,我曾有段时间关注学黄元御流派的郭亚宁老中医,她的中医养生观念和一些中医理论的知识分享,颇受其益,让我对中医有了入门的概念,知道中医的脾虚不是解剖里的脾,它是泛指,它是整体的脾的功能虚,虚也分开阖,热症,寒症,等等…以及一些中医养生的小方和自检。

于是读起李辛老师的这本书时,我内心很感激。

第一感激传统中医的视角,它不是一种技术层面的东西,更不是像西医那样可以把病完全具像化的学科。它更像是在教我如何用更大的维度去理解生活,和过好生活。中医应该存在于生活之中,而不是有病才就医。这是一个很必要的基本观念的建立。

第二感激自己一直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和敬仰,这种情愫是伪装不出来的,喜欢就是喜欢,一见如故的感觉,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内在自己向往的东西,我觉得传统文化对我而言是极为向往的,李辛老师在书里说,书,香,茶,打桩,打坐,瑜伽,佛学,国学,…如果对这些能静下来的人,学中医是很容易的。读到此时,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我对生活的有知有觉,对生活的敏悟力是真真切切的,也是坚持着这种“静”,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质变。

本书对初识中医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向导,能让你从具像化到意识,这是一个特殊的转变,也是我们当下人欠缺的东西,如何与自然和谐,在每一个当下的感知力,所谓的“病”,先“神”散,神乱了,气机也会跟着乱,再就是“形”上的症状就慢慢显现了。所以有的病是物质层面的;有的病,是能量层面的;有的是信息精神层面的。故中医不是说形上的症状表现出来什么就治什么。这里提到“望、闻、问、切”的重要性,以至于调常。说起针灸,艾灸,祝由,《黄帝内经》的一段话“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并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我看到此段文字太为感叹,当下的人太多如此了,可是多半停留在哪痛治哪,不舒服了针灸,艾灸一下。关于祝由,我在郭亚宁老中医那也有听过相关的故事,我是信的。但如今很多人也会觉得祝由师更像是巫术,玄学,实则不然。说到这,我感叹一个了不起的中医要具备的品质,所谓“以我之神气,调彼之神气”这暗藏了一个中医要具备“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的超脱,才能真正的“至其当发,间不容缓”。只有在神静定的状态,才能观察到当下的变化,这些变化无法用语言来传递,因为是身心与神气的精微感受,只能用“冥冥”“乌乌”“稷稷”来意会,因其无形无象。

人不同于机器,在于人有着跟天地万物交感的本能,健康,病痛,更多在于交感除了问题。而中医的重点不是治疗这些症状,而是治疗它和所有其他物质之间的交流障碍。所以中医讲“顺其势、得其机、利其行、握其度、顾其本。”它只能是帮人调常的工具,若人从神上就是散的,要先调神。故而针药之用,明理为先,以药之神气助人身之气化有余不足尔。

用心去体会,不要局限于思考,因为过于思考时,感受就失去了,这就是失常,容易被志意束缚,陷入一个框架里,道家认为如果你当下并不太好,可以走出门散散心,讲的就是要跳出那个框架治疗,不设限的感受这个世界,体味人生。

讲到根处,“循心而至”,循心就是循道的开始。

从心理学上来说,表面强势的背后是内心的虚弱、精神的无主和所知的贫乏。故老子有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当对人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疑惑时,书是最好的答案,体会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与语言描述对同一个世界的认知,将其统合起来,看这世界内外的视角会相对完整些,不至于止步不前,也不致于囹圄当下。人生有涯,学海无涯。修行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敞开心扉,接纳所有。士不知死期,应真正的活在当下。

《经典中医启蒙》读书笔记7

顺其势,利其行,握其度,固其本

“医生通过交流、通过针、药来帮助病人,病人通过提高才自己和生活的认知,改变生活方式来帮助自己。这一切都是帮助病人从旧有格局出来,进入更高、更完善的气机格局。一段时间后,生命的运转自然会把这个病化掉。"

这里称病是化掉,是一个转化的过程,由较低的能量状态向高能量状态的过程中自然转与化的。我想到曼珠老是给我们说,唯有提高自身的能量状态,这是最有效的疗愈也是唯一的方法。

虚己,恭敬、诚挚状态,都在指向如何变成那个豹子,而不是以管(知识、经验)窥豹。“虚己"是忘我,而忘我就可以全然感知,这不论是中医治疗,还有心理治疗,疗愈里帮助者最需具备的状态。曼珠老师说的是全知,对对面的人的思维的模式、当下的能量状态;花精老师的表达是将面前你的手将触碰到的人视为佛陀或观音菩萨的身体。

中医常常说到“感应”两个字。

我们的心如果是躁躁急急的,那么在生活中的人事物的交流交接中,就会感应到躁急的象,容易卷入同频的气场、维度或者时空中。也就是大千世界,现种种相,有明有暗、有善有恶、顺逆缓急,我们进入哪一种相,和我们内心的状态,神气的静躁大有关系。这是第一层含义。

第二层,从心理学上来说,一旦因为“心相”进入某种水平的外在关系,接下来的是我们的大脑的作用了,就是“分别”和“执取”。就像电脑里有很多高版本和低版本的程序,当系统状态很好的时候,当有问题或者任务出现,会自动选择最佳版本来处理。

但如果内存不够了,或者程序冲突,就不能支持最好版本应用,只能用低一些的版本。所以这个时候,处理、运算能力都是在低水平,甚至不断地循环死机。所以在我们心身状态不太好的时候,不仅容易陷入更多困境,而且处理能力会下降,心智会弱化。

所以《大学》有一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里的修身是“正心诚意”。

做医生久了,常常会遇到一些病人有类似“系统冲突”或者“崩溃”的状况,看起来或是心理有问题,或是身体有问题,或者家人之间有严重问题。往往是全家都进入了一个混乱的状态,都卷入无序的“场”,惊慌失措,神无所主。

在这个“神乱”的状态没有恢复之前,家人之间也很容易意见混乱,特别容易病急乱投医,常常错过良善的机缘,选择往往被偏力左右,找不到好的医生,或者即使找到好的医生,却不能听从执行好的建议。

那这个时候,如果家族中有人神气安定,考虑分析问题全面,就能够让整个家庭的状态稳定下来,整个家庭的神气格局稳定,个体才会出现转机。

所以症状、疾病、不快、选择混乱,常常只是表面的象,要体会背后的“势与机”、“顺与逆”、“明与暗”、“定与散”。如何体会?就从当时当机的人与事中用心观察。

跳出具体的症状与问题,从更大的层面来看,是先有了某个神气格局,才有了这个现实的关系与格局,以及之后的发展趋势;不同的“神气”格局,决定了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解决方案。

是什么决定了神气的格局?当事的人,处事的心。

一旦形成大的困局,在新的格局变化形成之前,只能耐心,还有调整自己,这个古人叫什么?时势未到,因缘未熟,所以你没有答案,真的是无解。这个规律不光是对于生病,包括我们人生的很多问题,都可以慢慢去体会。

一件事情,如果当下就有答案,而且很安心,不会前想后想,这就是最佳答案。当面临抉择,没有答案,思之又思之,内心翻腾,睡不着觉,有几种可能:

第一,这件事情不适合你,根本不需要参与,只是你被其中的得失名利吸引了,但你更深一层的内在知道这不是对的,所以在那里犹豫。

第二,这件事情,还没有到你做决断的时候,虚空中的势还未到,此刻答案还没有形成。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高水平的诗词写作是这样,是“偶得之”,不是“绞脑汁”。灵感飘来,如果你的心足够静,能够感受到它,它会进入你的内心,随手写下,完成。所以诗很难硬写出来,也不是语文教材里说的反复“推敲”出来的,这是很大的误解。诗是在某个瞬间,因为当下的环境、人事物,与你的内心的一个“感应”的结果,心里有了,意识到了,就把它写出来了。

日常生活中的处务接洽也莫不如此。奇思妙想往往不是绞尽脑汁挤出来的,答案是某个格局发展的“势”自己带来的,需要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机缘来形成。

古代的书画、音乐,乃至古代的好中医,他开方子、针灸都是这么来的,不是现代人以为的,研究几个方案,然后专家评审,数据在电脑里统计一遍,药在老鼠身上过一遍,然后获奖最佳方案,不是这样的。全都是当下因缘和合的东西,但这因缘来自既往的积累。

《经典中医启蒙》读书笔记01

第一章的题目,中医眼中的人体:精、气、形、神。这个题目让我体会到了一个指向整体的视角。

人体,人,有着不同的层次。按我们理解习惯可能是形、气、精、神这个顺序,无论有形无形,可见不可见,它们是一个整体,或者是说这四个部分构成了一个人,缺一不可!而调整提升生命无形的能量和精神层面,才是健康的途径,也是开篇就提到的"精、气、神,这个事关我们真正的满足,或者说幸福"。

“中医,研究的是人的生命",我们最终要了解是生命,而中医是途径工具,所以不要争论中西医或这样那样工具的好坏,这又是被知识给迷障套牢了。

心灵的教育是一个慢慢澄清与发展的过程,特别喜欢这句话。唯有澄清,不只是迷障局限于有形,而发展应该是要扩展看待生命的维度。

"只有你变成了豹子,才能了解豹子",打开训练觉知与感受力的重要性出来了。中医调整的是无形的精神-信息层面与能量层面。而这两个部分,只能用我们的心和身直接感受,这也是我理解到的心灵在澄清的一个过程。这也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最后到达意的这个过程。

能量与神,这样的词汇也有意无意被标签为玄乎或缺乏科学与论证性。而我们去菜市场买菜,一定会选择新鲜而非蔫了的蔬果,而那个新鲜之气即是能量(指称是什么并不重要)。作为人,养生,养护自己这个生命,不正是让自己充满并保持这新鲜饱满的生命能量吗,而外在之形,自是青春健康之态。

我具体不记得在那个音频听李辛老师讲过,说你特别印象深刻尊敬的一个中学老师,你记住的不会是Ta的黑板板书或备案讲义多么的专业牛逼,而大多是Ta独特的个性,Ta讲授知识时带着自己的真切领悟,甚至是Ta们真切鼓励与关怀学生的心意情感。而气质,神韵、品质这些均是神,所以李辛老师说,教育也是传神。"语言、文字、艺术、礼物、态度……所有的东西都只是传"神"的载体。

对于人,养"神",也是生命维护非常重要的。

这是第二次看这本书,就感觉书中的语言其实非常简洁明了,对于"中医"二字,也无半点一分的"专业"与自己是彻底的小白的担忧。跟随书中的文字,就有一种"通"的感觉,就像轻轻剥开了一层什么东西,然后发现其实没有那么神秘,就是关乎于真真实实的生活和我自己这个人的。

喜欢这本书,非常的喜欢。

我喜欢看绘本,尤其是给孩子看的书,童书类型绘本故事,大多不需要费脑筋,画面精美,情节简单,页数还少,基本半个小时左右就能看完,而我就在这样一本书中惨遭人生的滑铁卢。

这样一本给孩子看的书,却让我一个成年人如痴如醉,被人知道又要笑话我幼稚了,不过真的很推荐阅读一下,去发现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去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它就是《医境探秘:给孩子看的中医哲理故事书》,全书包括《天地四时》、《阴阳五行》、《方外有境》和《万物有情》四册,它将儿童文学和中医经典巧妙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中医秘境,让我们身在其中,流连忘返。

相较于给孩子看这一套书,我更觉得这本书需要大人先阅读一下,在给孩子讲述这个故事,同时看完之后可以先去用搜索引擎搜集一下相关的植物照片,在这里我想说,书籍里的文字描写和插画配图真的特别精美,让人手不释卷,但是为了能让孩子的印象更深刻,并能在现实生活中辨认出来这些草药植物的名字,还是看实际照片更有代入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秘境中的神奇草药们。

在讲故事的时候穿插药典,还能做到两者完美融合,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在故事里学到新的知识,知道什么是“象思维”、“易经”,虽然只是点到为止,但是启蒙读物最重要的就是让人产生兴趣,才会更进一步阅读深层次的书籍了。

除了边讲故事,边代入医典、药理,我想说这本书在爱国教育和宣传传统文化中,表现得也极为出色。

举个例子,爱国教育要渗透到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里,尤其是在我们看到的动画、漫画、各种宣传文章中,在这个绘本故事里,既讲述了我们过去的历史,也把三个小主人公的抉择描写了出来,他们爱中医,爱知识,也爱国,不被外界的诱惑蛊惑,坚定信念,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困难和挑战。

同时,在本书中,还记录了中医如何治疗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不同方法,以及各种药材的属性等等,了解其中的奥秘,作为启蒙书籍,让孩子从小就对中医感兴趣,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

在本书的最后,还有马博士的《中医文化驿站》,专门介绍关于“四气”和“五味”的概念,了解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进一步得升华,让人感兴趣,也要让人在阅读中真正有学习到有用的东西。

END。

一 黄帝内经(古书)  黄帝内经成编於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在国学经典中地位独特,是唯一一本以圣王之名命名的书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黄帝内经》是什么意思呢 内经,不少人认为是讲内在人体规律的,有的人认为是讲内科的,但相关专家认为《黄帝内经》 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里求、往内求,所以叫“内经”。也就是说你要使生命健康, 比如有了病怎么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么药。 实际上《黄帝内经》整本书里面只有13个药方,药方很少。它关键是要往里求、往内求,首先是内观、内视,就是往内观看我们的五脏六腑,观看我们的气血怎么流动,然后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所以内求实际上是为我们指出了正确认识生命的一种方法、一种道路。这种方法跟现代医学的方法是不同的,现代医学是靠仪器、靠化验、 靠解剖来内求。中医则是靠内观、靠体悟、靠直觉来内求。 2 我国"三大奇书"之一  相关专家认为,《黄帝内经》可以用三个“第一”给它作一概括。 第一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人类出现以后,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寻求各种医治的方法,所以医疗技术的形成的确远远早于《黄帝内经》。但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形成以后,就庇佑着我们中华民族,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中华儿女能够战胜疾患、灾难,绵延至今。没有中医、没有《黄帝内经》的中华民族,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一百岁。 《黄帝内经》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的肝脏出了问题,不要指盲目的治疗肝脏,还要从其他未生病的脏器着手。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心属火,木生火。 所以也要从肾脏和心脏上着手治疗。 而“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意思是说,假设一个公司的管理模式上出了问题,造成了混乱。不要指盲目的解决当前的混乱,而要从造成混乱的原因,和混乱将会导致的后果着手。简单的说,就是把前头和后面两端解决,中间的那段麻烦也就不存在了。 第三,《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我们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 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最大的国学经典。中国古代有三大以“经”命名的奇书,第一部是《易经》,第二部是《道德经》,第三部就是《黄帝内经》。现在,这三部奇书不仅引起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关注,而且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因为它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 3 详细内容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各9卷。它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迄今在诊治学上仍具有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 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令人颇感惊讶的是,中华先祖们在《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 深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 4 黄帝内经素问序  启玄子王冰撰 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则周有秦公,魏有张公、华公,皆得斯妙道者也。咸田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而世雄比缨,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是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岁月既淹,袭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本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阀。重“合经”而冠“针服”,并“方宜”而为“效篇”,隔“虚实’而为“逆从”,合“经络”而为“论要”,节“皮部”为“经络”,退“至教”以“先针”,诸如此流,不可胜数。且将升岱岳,非运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群疑冰释。恐散于求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冀平究尾明首,寻注会经,开发童蒙,宣扬至理而已。其中简脱文断,义不相接者,搜求经论所有,迁移以补其处。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义。篇论吞并,义不相涉,阎漏名目者,区分事类,别目以冠篇首。君臣请问,礼仪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错简碎文,前后重叠者,详其指趣,削去繁杂,以存其要。辞理秘密,难粗论述者,别撰(玄珠),以陈其道。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读。庞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送,鳞介咸分,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仰工徒勿误,学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属,千载之后,方知大圣之慈惠无穷。时大唐宝应元年岁农壬寅序 。 5 价值贡献  《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试想,大略700年前,欧洲鼠疫暴发, 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瘟疫流行, 但从未有过象欧洲一样惨痛的记录,中医药及《内经》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近代以来,欧洲随着文艺复兴而来的启蒙时代,欧洲思想先哲注重人类认识本源,一改重古薄今、信仰神性的思维方式,发展理性,注重实践,解放人们思想,科学因而在西方大兴。而同时代的中国再没出现过先秦百家式的思想解放,《黄帝内经》越来越成为绊羁中医再行发展的思想枷锁,因为没有其他学科的大力发展,中医也就失去了没有进一认识人体的可能性。今天我们重读《黄帝内经》感慨先人们在当时的创新探索精神,这就是它的最大价值。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