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哪些朝代的都城
洛阳是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的都城。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
洛阳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
问题一:洛阳是哪个朝代哪个皇帝的都城 历史上先后有九个朝代在洛阳定都,所以洛阳有“九朝古都”之称。 早在公元前770年,洛阳就已是东周王朝的国都。当时由于旧都镐京残破不堪,加之犬戎内迁,危及镐京安全,周平王决定东迁洛邑,东周成为在洛阳正式建都的第一个王朝。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再次定都洛阳。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尘封之后,洛阳重新大放异彩。当时的洛阳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东汉末年,董卓在洛阳纵火焚烧皇宫,使一代繁华都城尽成废墟。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以后,西晋和北魏也相恭在洛阳建都。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弑父自立,迁都洛阳,在洛阳故城西18里大兴土木,又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洛阳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枢纽。 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把洛阳定为周都。其后共有6个皇帝移都洛阳,这段时期是洛阳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宫殿建筑宏伟壮丽,城内的大型官仓承担着为京都储存或转运粮食的重任,手工业技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著名的唐三彩陶器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五代时,后梁、后唐等朝代也在洛阳建都。
问题二:历史上有哪些朝代建都洛阳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殷,在此新建王都。25年,东汉建立,定都洛阳。220年,曹丕建魏,定都洛阳。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等
先后有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共11个王朝在此建都或陪都近900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较长的城市之一。
(复制粘贴)O(∩_∩)O
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它像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闪烁在世界的东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洛阳则是这个摇篮的中心。洛阳因它居天下之中,易守难攻。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的王朝先后在此建都。洛阳素以“九朝古都”闻名中外。
所谓“九朝”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众多的王朝。中国古代,“九”为最大、最多。二是指九个王朝。第一种说法不确切。第二种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究竟有多少个王朝建都洛阳呢本人依据史实和考古发现,认为有夏、商、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十五个王朝在洛阳建都,现分别说明。
一、夏都斟(寻卩)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朝。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之间,有470多年的历史,历经17帝王。
洛阳一带是夏民族建邦立国的腹地。夏朝的第一个国王禹,始都阳城,后迁阳翟。阳城在登封,阳翟在禹县,均离洛阳不远。夏王朝的第在个帝王太康(启之子)都斟(寻卩)。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寻卩)。”今本《竹书纪年》又载:“仲康即帝位,据斟(寻卩)。”《史记・夏本记》云:“太康居斟(寻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羿即后羿,为东方夷族的一个首领,他乘太康无道、夏民怨愤,入居斟(寻卩),执政,拒太康于外。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寻卩),后被其亲信寒浞杀死。 斟(寻卩)在何处目前说法不一。《国语・周语上》载:“昔伊、洛竭,而夏亡。”证明斟(寻卩)在伊洛区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洛阳正处在这个位置。 1959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在洛阳辖区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二里头一带是一座大型都城遗址,定名为“二里头文化”。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距今有4000 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遗址。总面积为375方平公里。内有大型宫殿遗址。考古学家认定,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都斟(寻卩)的所在地。夏代太康、仲康、夏桀三帝王曾建都于此。《帝王世纪》记载:太康在位29年。《通鉴外纪》记载:仲康在位52年,夏朝都基(寻卩)94年。
二、商都西亳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商本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的部落,为东夷族的一支。夏朝时属于夏王朝的一个诸侯国。商部族经常迁徙。从契至汤十四世,共迁徙八次。商部族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东的西南部,汤最后的定居地是河南东部的商丘、史称南毫。
约公元前16世纪夏亡商立。商汤攻开夏都斟(寻卩)之后,决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后,商汤从南毫迁此,史称西毫。
商都西毫在何处这是数千年来历史上的一个疑。“河南偃师为西毫,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这西毫在洛阳偃师尸乡。
1983年,中国社科院在洛阳偃师尸乡沟、大槐树、塔庄一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这座商城遗址。从此揭开了西毫的秘密,结束了数千年来关于西毫的历史疑案,这是国内外史学界的一件重大发现。商城总>>
问题三:洛阳曾做为哪几个朝代的国都? 商 西亳(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洛邑、成周 e河两岸( 前1046年―前771年)
东周 洛邑 王城(涧河两岸) ( 前771年―前256年 )
东汉 雒阳 汉魏故城 (25年―190年)
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221年―265年 )
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265年―313年)
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 493年―534年)
隋 东都、东京 隋唐都城(606年―618年)
唐 洛阳 (618-908年)
后梁 西都 隋唐故城( 909年―913年)
后唐 东都 隋唐故城 ( 923年―936年 )
后晋 西京 隋唐故城 936年―938年(约2年)。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一直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最确切的说法是在“十三朝古都”的基础上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这是目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问题四:洛阳曾经是那几个国家的都城 洛阳仅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以及五代的后梁、后唐九个朝代的都城但一般做为陪都多:曾为八个王朝或政权的陪都,分别是:西周、新莽、后赵、北周、后汉、后周、北宋和金。
问题五:洛阳究竟是多少朝代古都 详细 洛阳究竟是多少朝代古都
文章来源: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
精彩导读:也有十七朝 十五朝的说法 哪个更有依据一些呢“九朝古都“九朝”之说,因乾隆帝御封嵩阳书
院大门对联中的“九朝都会”而得名
一般而言说是十三朝古都的。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
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
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九朝古都“九朝”之说,因乾隆帝御封嵩阳书院大门对联中的“九朝都会”而得名,同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也有虚指“多”、“最多”之意。
洛阳共经历二十二个建都朝代,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影响力
最大的都城,累计建都史达1500 年以上。
十三朝古都: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
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十五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
代的都城,总共十五个正史(《二十五史》)朝代,这是目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十七朝古都
在“十五朝古都”基础之上加上战国韩、民国两个朝代。
二十二个朝代
依史书记载和建都时间,洛阳先后有夏、商、周、战国韩、汉、曹魏、晋、北魏、隋、
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十五个建都朝代,新、后赵、东魏、北周、后汉、
后周、北宋、金八个陪都朝代,因此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
问题六:洛阳在历史上曾经是哪些王朝的都城 夏 斟 偃师二里头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西亳 偃师尸乡沟 商汤、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洛邑、成周 e河两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东周 洛邑 王城(涧河两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东汉 雒阳 汉魏故城 光武帝至献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朝 东都 隋唐故城 炀帝、恭帝 606年―618年
武周 神都 隋唐故城 武则天 公元690年-905年
后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后唐 东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闵帝、末帝 923年―936年
后晋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约2年)。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本文2023-08-20 20:24:3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0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