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闻一多的故事,第1张

一、躬心似水,笔耕世业

闻一多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闻廷政是清末秀才,长于诗词曲赋。闻氏家族几代同堂,家里办有私塾,家中子弟除学习《三字金》《四书》等传统教材外,还学习国文、历史、博物、修身等新课程。“清白乃躬心似水,笔耕世业是家风”,闻家家训要求闻家子弟清白做人,朴实做事,心地善良,利用科学文化知识报效国家。

闻一多从读私塾起就养成了刻苦学习的习惯,一捧起书本就如痴如醉,废寝忘食。他热爱祖国文化,尤其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便是在新婚蜜月中,他也整天不出门,不是看书就是读诗、研究诗。

在清华学校读书时,闻一多每逢暑假回家,他都把侄子们找到一起,教他们背诗作诗。谁作得好,还给谁发奖品,奖品是他自己用的笔、梳子之类的小物件。

据闻一多次子闻立雕回忆,闻一多提倡“诗化吾家庭也”,只要有时间,就教妻子和孩子们学诗,用诗歌感染和熏陶家庭成员。闻一多讲诗歌出神入化,生动传情,不仅把自己融化到诗情诗景中,而且把孩子们和夫人,有时甚至连做饭的赵妈,都吸引进去了。至今一提起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闻一多的子女们就会倍感温馨,沉醉在无比幸福的漩涡之中。

二、勤俭持家,立德修身

上世纪40年代,在昆明联大当教授的闻一多先生,薪水不足以养家,妻子多病,家里孩子多,生活难以维持。他不得不雕刻印章以补贴家用。久而久之,手指头起了大疙瘩,眼睛也花了。有一段时间,家里饭桌上只有一锅豆渣炖白菜,偶尔吃到一点豆腐,大家都兴高采烈地称它做“白肉”。

在昆明的那些年,闻一多先生一家不仅吃得苦,住得也很差。有一段时间,一家八口挤在普通农舍的楼上。晚上,小孩们打地铺,白天卷起铺盖,腾出地方吃饭和读书写字。

有一次,一位朋友来看望闻一多,看到他们家的居住条件这样艰苦,不禁为之动情。闻一多却念起了杜甫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冗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闻一多感慨地说:“教了好多年的杜甫诗,只有亲身体验之后,才能领会到杜甫的心境和胸怀。”

三、言传身教,德泽后人

在良好家风的熏染下,闻一多的后辈们都清白做人,朴实做事,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他们中既有学者、教授,也有研究员。无论身在何方,身处哪个岗位,他们都不忘祖辈的教导,家风、家训的传承已深入骨髓。

有一次,闻一多次子闻立雕和夫人回浠水参加闻一多纪念活动,夫人误将宾馆房间与自己所带茶盒一样的小盒带回了北京,发现后,闻立雕专程去邮局将茶盒寄回了宾馆,并附言表达了诚挚的歉意。

闻一多长孙闻黎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有一次,一名学者前来拜访他,不小心将一把雨伞忘放在他的办公室,时隔数月,闻黎明先生辗转多次,托人将小雨伞送还那位学者手中。

正如闻一多的三子,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闻立鹏所说:“我的父亲对我影响非常深远,他用他自己的言行教导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

四、身处异乡,心系祖国

1922年,闻一多远渡重洋留学美国,他的行囊里装的还是薄薄的一本杜甫诗集。美国的发达他看在眼里,中国的贫穷和战乱他刻在心里。在家书中,他说:“一个有思想的中国青年,留居美国的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在美国,有的中国同学去理发,却因为是有色人种,门都没进去,告到法院虽然胜诉,可是店老板还是要求中国学生只能偷偷地来理发。

毕业典礼上,惯例是男女生成对上前接受毕业文凭,但六个中国男生只能自己结成三对走向讲台,因为没有美国女生愿意和他们站在一起。每每耳闻目睹这些事,闻一多都会痛苦地折断手中的笔。

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知道,很多不堪卒读的话语,都可以用来形容祖国的苦难,但他写下的诗句却是“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有人说:“国家是腐败的,到处丑恶,不值得爱。”闻一多痛心地反驳道:“不对,只要是你的祖国,再丑、再恶,也要爱他。”

他常把自己的诗寄给国内的朋友们,也常常提醒道:“不要误会我想的是狭义的家,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

五、失望之余,潜心象牙塔

国土一再被践踏,自己的人民一再遭杀戮,远在美国的闻一多待不住了。他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1925年,他提前结束了本该五年的留学生涯,急切地踏上回家的路。然而,“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等相继发生,无情地破坏了闻一多救国救民的愿景,他赖以支持自己的信念支柱倾折了。

失望之余,他撂下了写诗的笔,搁置起那些热血的文字,寄身于象牙塔,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他甚至希望这古书中有济世救国的良方。

1930年秋,闻一多受聘于国立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当时的青岛是一个殖民统治影响相当严重的城市,日本人在此气焰嚣张,为非作歹。曾有青岛大学学生在海滩上无端被日本浪人打得遍体鳞伤,日本浪人反把学生送到警察局。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警察一面向日本人谄笑,一面打电话给校方指责放纵学生。

闻一多闻而大怒,一面找校长评理,一面大声疾呼:“中国!中国!你难道亡国了吗”在闻一多和学生们的强烈抗议下,警方不得不释放学生。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和山东地方势力的争权夺利斗争延伸到青岛大学内部,学校乌烟瘴气,闻一多遭受了不少攻击与诽谤,被迫辞职。

在青岛大学受到的伤害和刺激,一时难以抹平。闻一多再次回到了清华园,一方书桌,三尺讲台,小楼庭院,妻儿围绕。可是安逸的生活并没有使闻一多忘记对中国时局的关注,并没有磨灭他爱国的心。

-闻一多

1 求关于杜康酒的诗歌和名句

诗词内容里含有杜康的古诗词句

鹧鸪天五○首 元好问

浮云身世两相忘。孤峰顶上青天阔,独对春风舞一总道忘忧有杜康。酒逢欢处更难忘。桃红李白春千树,古是今非笑一场。歌浩荡,墨淋浪

短歌行 曹操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

蒙求 李瀚

胆斗,卢植音钟。桓温奇骨,邓艾大志。杨修捷对,罗友默记。杜康造酒,苍颉制字。樗里智囊,边韶经笥。滕公佳城,王果石崖。买妻耻醮

酬梦得比萱草见赠 白居易

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借问萱逢杜,何如白见刘。老衰胜少夭,闲乐笑忙愁。试问同年内,何人得白头。

水龙吟十七首 刘克庄

无迹。与谁同去,挑包徐甲,负辕班特。蹉过明师,且寻狎友,杜康仪狄。笑谢公旷达,暮年垂泪,听桓郎笛。鬳斋不是凡人,海山仙圣知来

酹江月七首 谭处端

傲雪欺霜,虚心直节,妙理皆非俗。天然孤淡,日增物外清福。杜康得妙,酿三光真秀,清澄醇酎。太白仙才乘兴饮,一斗佳篇百首。倒载山

饮酒四首此诗为秦观作Þ 苏轼

操戈逐儒生,举觞还酩酊。雷觞淡于水,经年不濡唇。爰有扰龙裔,为造英灵春。英灵韵甚高,蒲萄难与邻。他年血食汝,当配杜康神。

咏家酝十韵 白居易

灵均,长醉如今学伯伦。旧法依稀传自杜,新方要妙得于陈。[杜康。陈郎中岵传受此法。]井泉王相资重九,麴(上薛下米)精灵用上寅。

无调名四首 马钰

杜康造底。昔日文君,当垆沽底。蓦想古业毕卓,亲曾偷底。是刘伶,十分偏爱底。帝前李白曾吐底。栾巴马起慈,救火遥底。司马相公,

沁园春 辛弃疾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曲糵埋。君诗好,似提壶却

沁园春 王奕

醉面挟风,携杜康酒,酹刘伶台。问漂母矶头,韩侯安在,钵山池下,乔鹊曾回。孝说仲车,忠传祖逖,忠孝如今亦可哀。清河口,但潮生潮

和陶止酒 苏轼

茫茫海南北,粗亦足生理。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微屙坐杯酌,止酒则瘳矣。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

镜换杯 白居易

欲将珠匣青铜镜,换取金尊白玉卮。镜里老来无避处,樽前愁至有消时。茶能散闷为功浅,萱纵忘忧得力迟。不似杜康神用速,十分一盏便开

2 杜康的诗咏杜康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古者杜康初作箕帚、秫酒。智康,杜康也。” 三国 三国魏·曹操 《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三国魏·曹植《七启》:“春清漂酒,康狄所营,应化则变,感气而成。” 晋代 西晋·江统《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日杜康。”

东晋·陶渊明《止酒》:“仪狄造,杜康润色之”。

五胡十六国·前秦·赵整《酒德歌》: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 唐代 唐代,皎然《诗式·语似用事义非用事》:“如魏武呼‘杜康’为酒。”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吟“杜酒频劳劝,张梨不外求”。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酬梦得比萱草见赠》中曰:“杜康能解闷,萱草解忘忧”。

唐代,诗人皮日休《酒床》诗中有“滴滴连有声,空疑杜康语”之句。

唐代诗人王绩著有《 杜康新庙文》,其辞曰:“两仪判辟,万象森罗。都邑未建,鸟兽独多。茹毛饮血,巢居穴窠。天地不交,人灵未知。智哉先生,爱作甘醴。”。

唐诗人贾岛《送李登少府》中曰:“伊阳耽酒尉,郎咏醉醒新。应见嵩山里,明年踯躅春”。 宋代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和陶止酒并引》中云:“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

北宋哲学家邵雍在其《逍遥津》中写道:“总不如盖一座安乐窝,上有琴棋书画,下有渔读耕樵,闲来了河边钓,闷来了把琴敲。吃一辈子杜康酒,醉乐陶陶……”

宋文学家张表臣有诗曰:“中古之时,未知曲蘖 ,杜康肇造,爱作酒醴,可为酒后,秫酒名也”。

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在一首《沁园春》词中写道:“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南宋王十朋有诗云:“妙意能施杜康手”。 金代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鹧鸪天·孟津作》中写道:“总道忘忧有杜康,酒逢欢处更难忘。” 清代 清代方文《梅季升招饮天逸阁因吊亡友朗三孟璿景山》诗:“追念平生肠欲结,杜康何以解吾忧。”

3 谁有关于杜康酒的资料啊,还有相关的诗

杜康故乡杜康酒,古老名酒添新香。

在造字鼻祖黄帝史官仓颉和造酒始祖杜康的神圣故乡——陕西白水县,如今,又挖掘出具有3000多年酿造史、已失传近两个世纪、神奇而独特的“王室八珍”之一的杜康美酒。 在我国古老的文明史中,酒的文化无比辉煌。

被誉为酒林“元老”的杜康美酒,为我国久负盛名的历史名酒,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该酒因酒祖杜康始造而得名。千百年来,杜康酒广为流传,闻名遐迩,赞誉之辞遍及史籍。

三国时魏武帝曹操在《短歌行》中留下:“慨当以慷,优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绝唱。可见杜康酒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就名震朝野,誉满神州。

真乃为:冠我民族之酒魂,纵横天下独占春! 据史料和考古表明,杜康酒确实在陕西白水县酿造。杜康造酒作坊的旧址,在陕西白水县大杨乡康家卫村。

此村三山环抱,风景秀丽,松柏常青,附近有一条大沟,流水清澈见底,因杜康在此沟畔造酒,故名杜康沟。沟底有一清泉,泉水从地下往上汩汩涌出。

据清代《白水县志》记载:“泉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又记有:“杜康取此水造酒”,人称杜康泉。

经有关科研部门化验,水呈中性,硬度低,钙质少,杂质少,比重大,含碳酸盐类物质较高,清澈易沉淀。生水喝起来,香甜爽口,确系酿酒最佳泉水。

用这种水酿酒,特别润滑芳香。很早以前,人们在杜康泉旁建有杜康庙。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又作过修葺。“乡民每岁正月二十一日,男女老幼至庙祀赛烹。”

现在泉水上面建了一座古香古色的凉亭,潺潺流水穿亭底而过。当年杜康在此汲取味甜质纯的泉水,精心酿酒,人饮之,倍觉润喉生津,驱寒活血,健脾强胃,振奋精神,延年益寿,因此声名日盛。

传说杜康当年在这里以奇法制成香醪,献给周天子。天子饮后振神增食,高兴异常,遂封杜康为“酒仙”。

从此,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杜康作为酿酒的鼻祖尊崇着,在各地兴建杜康祠,祭奉“杜康神”。直到新中国建立前,贵州茅台、山西汾酒、陕西西凤等名酒作坊还在沿循此俗。

杜康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杜康,字仲宁,周代人,生于陕西白水县康家卫,葬于此地。

据清乾隆年间《白水县志》记载:“杜康,字仲宁,为县之康家卫人,善造酒。”又载:“杜康墓,县西十五里,墓侧尚有遗槽,颇大云。”

另在县志图中标有杜康墓的位置。明万历年间,在杜康沟修建杜康庙。

清康熙四十八年立的《创修杜公祠》碑文载:“杜公讳康,字仲宁,生于县之康家卫,立庙墓在焉,考之史,善造酒。”此外,近年该县又发现4块石碑,也都记载着杜康的身世和酿酒功绩。

至于杜康酿酒,古籍中,如《世本》、《吕氏春秋》、《酒史》、《酒浩》、《酒经》、《战国策》、《事物纪原》、《中国人名大辞典》等书中,都提到杜康造酒。史载杜康曾做“牧正”。

有一次把“余粥弃于桑(桑树洞)”。“又至,闻有奇味”,发现是桑树洞中的饭发酵后溢出的香气,“杜康尝而甘美,遂得酿酒之秘。”

从此杜康以酿酒为业。汉代《世本》记载:“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即杜康)作秫酒。”

东汉许慎的《说文》中说:“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晋人张华在《博物志》中云:“杜康善造酒。”

《酒史》中曰:“杜康始作秫酒。”陶渊明《集述酒诗序》中写道:“仪狄造酒,杜康润色之。”

唐皮日休《酒床诗》云:“滴滴连有声,空疑杜康语。”唐代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曾挈家到白水投奔其舅崔少府,写了《白水旧宅喜雨》等诗多首,有:“杜康频劳劝,张梨不外求”的佳句。

苏东坡《止酒诗》曰:“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援,到白水县实地考察后,为白水县杜康酒厂题词:“杜康圣地”。

千百年来,杜康一直被后人尊为“酿酒鼻祖”,流芳民间。 杜康酒名声大振,还有一段趣闻:“传说杜康在白水康家卫开了一个酒店。

东晋“竹林七贤”中的名士刘伶,以饮酒闻名天下。一天,刘伶从这里路过,看见酒店门上贴着一幅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

横批:“不醉三年不要钱”。刘伶看了,不禁哈哈大笑,心想,我这个赫赫有名的海量酒仙,哪里的酒没吃过,从未见过这样夸海口的。

且让我把你的酒统统喝干,看你还敢不敢狂?接着,刘伶进了酒店,杜康举杯相敬。谁知,三杯下肚,刘伶只觉天旋地转,果然醉倒了,跌跌撞撞地回家去,一醉三年。

三年后,杜康到刘伶家要酒钱。家人说,刘伶已死去三年了。

刘伶的妻子听到杜康来讨酒钱,又气又恨,上前一把揪往杜康,哭闹着要和杜康打人命官司。杜康笑道:“刘伶未死,是醉过去了。”

他们到了墓地,打开棺材一看,刘伶醉意已消,慢慢苏醒过来。他睁开睡眼,伸开双臂,打了一个大呵欠,吹出一股喷鼻的酒香,得意地说:“好酒,真香啊!”这就是民间至今还流传的“杜康造酒醉刘伶”的故事。

至今,在白水县大杨乡康家卫村杜康墓对岸,一小溪之隔,便是刘伶之墓,石砌而就。古代流传下来的《杜康造酒醉刘伶》一书中写道:“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

4 白居易写的描写春色的诗句

残春曲

唐白居易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负春

唐白居易

病来道士教调气,老去山僧劝坐禅

孤负春风杨柳曲,去年断酒到今年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唐白居易

金英翠萼带春寒,**花中有几般?

凭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晚春寄微之并崔湖州

唐白居易

洛阳陌上少交亲,履道城边欲暮春

崔在吴兴元在越,出门骑马觅何人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

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

早春独登天宫阁

唐白居易

天宫日暖阁门开,独上迎春饮一杯

无限游人遥怪我,缘何最老最先来?

春池上戏赠李郎中

唐白居易

满池春水何人爱,唯我回看指似君

直似(扌妥)蓝新汁色,与君南宅染罗裙

春词

唐白居易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臂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春风

唐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春老

唐白居易

欲随年少强游春,自觉风光不属身

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

春眠

唐白居易

枕低被暖身安稳,日照房门帐未开

还有少年春气味,时时暂到梦中来

5 白居易饮茶诗句

即使在今天,白居易也是一位品茶高手。

他老人家一生写了二千多首诗,提及茶事的有六十三首之多,应居唐朝诗人之冠。每每精读白居易茶诗,伴着一丝半缕茶香,不禁遥想大唐之茶韵,领悟香山居士之茶魂。

“喝茶喝到老,茶名记不了”,白居易识茶,首先在他识茶的品牌。他在《琴茶》中写道:“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将唐代天下第一的四川蒙山茶与古琴名曲《渌水》相提并论,《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中说“蛮榼来方泻,蒙茶到始煎”,视为珍品。

白居易还三次提到当时被评为天下第二名茶的顾渚紫笋茶,《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诗曰“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描写盛大的品茗斗茶诗曰“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和微之春日投箭明洞天五十韵》诗曰“绿科秧早稻,紫笋折新芦”,做为当时的贡茶,紫笋茶是白居易在茶诗中描写最多的。《春尽日》诗曰“渴尝一碗绿昌明”,绿昌明则是蜀茶的一种。

“一年茶,二年草,三年柴”,白居易讲究喝新茶。六十三首茶诗中,有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1323634七首强调“新”字,留下“深炉敲火炙新茶”,“茶新碾玉尘”等佳句。

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结识了一个姓萧的乡绅,萧某寄给他一些茶叶,白居易写了《萧员外寄新蜀茶》一诗,起首便道:“蜀茶寄到但惊新”。忠州刺史李景俭将当年第一批焙制好的春茶寄给白居易,白以《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酬谢“新茗分张及病身”之情,结句感叹:“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一个“但”字,一个“惊”字,一个“先”字,一个“别”字都用得十分传神,道尽知茶人的品性。一位姓韦的官员被贬虔州,临行前去看望白居易,白居易当时身处病贫交迫的窘境,家中只有加了糖的粥,但仍以新茶招待客人,“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使人在寂寞萧条中感到温馨。

“品茶先备水”,白居易深知其中三味。“泉憩茶数瓯,岚行酒一酌”,“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用的是山水;“渭水煎来始觉珍”,用的是河水;“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用的则是雪水。“品茶如品人”。

白居易到挚友元稹家吟诗,喝雪水煎的茶,感叹“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他的妻舅杨慕巢新授东川节度史,白居易以诗相贺,诗尾不忘索取好茶:“可能空寄蜀茶来?” 杨慕巢果然给他寄了茶叶和衣服,白居易以诗相谢:“年年衰老交游少,处处萧条书信稀。

唯有巢兄不相忘,春茶未断寄秋衣”。白居易还写过一首诗,说头天晚上饮酒过度,第二天很晚才起来,到池塘边走了一遭,见绿树青草,十分幽致,遂结绳床,支起红炭炉,洗净白茶瓯,煎出来的茶“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气”,茶喝到这份儿上,品茶的意境几乎齐了,可是白居易笔锋一转:“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对饮之人,是多么重要!“以茶养性”,这是爱茶人必须具备的品质,白居易超人之处,在他谪居江州时,于出产云雾茶的庐山开辟茶园以问茶:“架岩结茅宇,斸壑开茶园”,“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识茶能做到知行统一。

人所不及。“喝茶喝的是一种心情”,这是品茶的最高境界。

白居易有四首茶诗达到了这一境界:“内无忧患迫,外无职役羁。此日不自适,何时是适时?”(《首夏病间》)“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

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贫贱亦有乐,乐在自由身。”

(《咏意》)“乐人昔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食后》)“从心至百骸,无一不自由。拙退是其分,荣耀非所求。

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 (《何处堪避暑》)从白居易的茶诗可以看出,他一年四季香茗在手。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是春天喝春茶;“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写的是夏天喝茶;“夜茶一两勺,秋吟三数声”,写的是秋天喝茶。白居易将一日分为五时,“檐前新叶复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说的是日出饮早茶;《睡后茶兴,忆杨同舟》,说的是日高品茗;“鼻香茶热后,腰暖日阳中”,说的是日间喝茶;《偶作二首》,说的是日西饮茶;“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桃根知酒渴,晚送一杯茶”则说的是日入饮晚茶了。

“午茶能破睡”,“破睡见茶功”,白居易睡罢饮茗的诗不少,他极嗜酒,他写诗道“茶能散闷为功浅”,“不似杜康神用速”,但“爱酒不嫌茶”,常常“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无酒之时,“聊将茶代酒”。食罢也有诗如:“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瓯茶”。

一边品茶,一边读诗书,使白居易得到许多乐趣,“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闷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邻远到茶”,具为雅事。更有趣的是身边有茶童侍茶:“尝酒留闲客,行茶使小娃”,“茶教纤手侍儿煎”。

白居易老来多病,茶又和药一起入诗:“茶药赠多因病久”,“病闻和药气,渴听碾茶声”,“病来肺渴觉茶香”,“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药销日晏三匙饭,酒渴春深一碗茶”,茶真是伴随了白居易一生。白居易的茶诗留下不少佳话。

他的代表作《琵琶行》就提到茶,若不。

6 白居易写的那首关于 金屋藏娇 的诗叫什么

续古诗十首白居易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

伶俜独居妾,迢递长征客。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

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坼。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

妾身有存殁,妾心无改易。生作闺中妇,死作山头石。

掩泪别乡里,飘飖将远行。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

驱马上丘陇,高低路不平。风吹棠梨花,啼鸟时一声。

古墓何代人,不知姓与名。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

感彼忽自悟,今我何营营。

朝采山上薇,暮采山上薇。岁晏薇亦尽,饥来何所为。

坐饮白石水,手把青松枝。击节独长歌,其声清且悲。

枥马非不肥,所苦常絷维。豢豕非不饱,所忧竟为牺。

行行歌此曲,以慰常苦饥。

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

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

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

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昼居不逾阈,夜行常秉烛。

气如含露兰,心如贯霜竹。宜当备嫔御,胡为守幽独。

无媒不得选,年忽过三六。岁暮望汉宫,谁在黄金屋。

邯郸进倡女,能唱黄花曲。一曲称君心,恩荣连九族。

栖栖远方士,读书三十年。业成无知己,徒步来入关。

长安多王侯,英俊竞攀援。幸随众宾末,得厕门馆间。

东阁有旨酒,中堂有管弦。何为向隅客,对此不开颜。

富贵无是非,主人终日欢。贫贱多悔尤,客子中夜叹。

归去复归去,故乡贫亦安。

凉风飘嘉树,日夜减芳华。下有感秋妇,攀条苦悲嗟。

我本幽闲女,结发事豪家。豪家多婢仆,门内颇骄奢。

良人近封侯,出入鸣玉珂。自从富贵来,恩薄谗言多。

冢妇独守礼,群妾互奇邪。但信言有玷,不察心无瑕。

容光未销歇,欢爱忽蹉跎。何意掌上玉,化为眼中砂。

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勿言小大异,随分有风波。

闺房犹复尔,邦国当如何。

心亦无所迫,身亦无所拘。何为肠中气,郁郁不得舒。

不舒良有以,同心久离居。五年不见面,三年不得书。

念此令人老,抱膝坐长吁。岂无盈尊酒,非君谁与娱。

揽衣出门行,游观绕林渠。澹澹春水暖,东风生绿蒲。

上有和鸣雁,下有掉尾鱼。飞沉一何乐,鳞羽各有徒。

而我方独处,不与之子俱。顾彼自伤己,禽鱼之不如。

出游欲遣忧,孰知忧有馀。

春旦日初出,曈曈耀晨辉。草木照未远,浮云已蔽之。

天地黯以晦,当午如昏时。虽有东南风,力微不能吹。

中园何所有,满地青青葵。阳光委云上,倾心欲何依。

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昼居不逾阈,夜行常秉烛。 气如含露兰,心如贯霜竹。宜当备嫔御,胡为守幽独。 无媒不得选,年忽过三六。岁暮望汉宫,谁在黄金屋。 邯郸进倡女,能唱黄花曲。一曲称君心,恩荣连九族。

腊月廿三或廿四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在河北省沧州一带,年年夏历腊月,家家户户都从二十三这天一直忙到三十。三十晚上还要熬夜,叫做“守岁”。这个风俗,跟灶王奶奶有关系。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做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外屋内,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

腊月廿九或三十

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而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送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等一大堆讨吉利的话,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春晚

自从1983第一次开办了春节联欢晚会以来,流传至今。以致如今年三十晚上的《春节联欢晚会》己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如同社会上流传的那样:没春节便没有春晚;没春晚便没有春节!

拜年的形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春节期间拜年的形式也超越了传统的串门送祝福,而出现了新的拜年形式,如电话拜年,贺卡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这些拜年形式除丰富了春节的拜年传统之外,还因其简单方便、快捷、无时空无国界阻碍、生动活泼、费用低廉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据统计,每年春节,通过手机拜年的短信都达到几十亿条,而通过网上传送贺卡、拜年网页的参与人数更是不可胜数。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四),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 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

范蠡、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

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贴“赤口”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送年”

一般晚上举行送年仪式,是送诸神和祖先回天。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初五日是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这个对联记得后面还有的,加了横批以后不太好对:

看故人,看今人,看故看今

古鉴戒,古训戒,古鉴古训

鉴故训今

不用横批限制,可选择余地就大了。

观远景,观近景,观远观近

学毛选,学邓选,学毛学邓

赏圆月,赏缺月,赏圆赏缺

迎新友,迎旧友,迎新迎旧

说长事,说短事,说长说短

听风声,听雨声,听风听雨

赏美女,赏丑女,赏美赏丑

观旧物,观新物,观旧观新

有爹亲,有娘亲,有爹有娘

楼上看,楼下看,楼上楼下

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