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浊”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中医“浊”是什么意思?,第1张

肾是管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中医五行中肾是属水的。如果水液相对平衡,人体亦处于平衡的状态。肾就有分别清浊的功能,肾会将水液的清和浊分隔开,清的会保留,而浊会经膀胱排出体外。如果肾功能如果发生障碍,使肾的分清浊能力下降,使一部分浊的水液停留于肾中没有经膀胱排出体外,久而久之,湿浊之邪就会和其它邪气相搏结,形成病变。

问题一:痰浊的痰浊本质 痰浊,若从现代科学、特别是包括现代医学在内的生命科学的角度分析,痰浊的本质是什么?亦即产生痰浊、发生痰病的现代机制如何?除精神病外,痰浊对身体免疫、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癌症、哮喘等有何关系?1、免疫与痰浊的关系人体的兔疫机能反应异常,都可在体内形成为害人体的痰浊,故免疫和“痰”密切相关,“痰”在免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一,在人体免疫活性细胞及其活动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故障,都可从免疫细胞的结构、机能、相互关系的协调,以及杀灭靶细胞等具体活动中,形成痰浊,而进一步引发其他相关性疾病。故必须在免疫系统的生理活动中,看到痰浊形成的因素,从而协调发挥其正常的机能活动,防止酿成痰浊的条件形成。其二,在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活动异常中可能形成痰浊。前者,最典型的表现在细胞吞噬方面,后者,在特异性细胞兔疫中,最能说明痰浊生成的是肿瘤兔疫;在特异性的体液免疫中,最能说明与痰浊有关的是 1gE 球蛋白。还有学者指出,免疫复合物,因其大小、性质、浓度的改变;或因机体的清除功能不佳,沉着于某些器官组织,则引起新的病变,如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2、细胞与痰浊的关系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形成的。细胞的生命活动,也同样是通过固定的生化反应实现的。活细胞中含有水、蛋白、脂质、糖和盐,还有能催化反应的酶。细胞任何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则其本身就会成为痰浊。任何生命活动中不正常主化反应的代谢产物、合成的物质都可能与中医的痰浊有关。细胞表面的结构和功能,几乎在所有的细胞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细胞表面的各种受体、酶的活性及通透性正常与否,是区别该细胞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甚至是否完全变成痰浊的重要标志。细胞表面结构,特别是质膜,在痰浊形成中起主要作用,质膜的重要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运输、代谢调控、细胞识别及细胞膜受体方面。此外,细胞液的状态与功能如何,以及线粒体的作用、内膜系统及溶酶体的功能、细胞核的功能等,均关系到痰浊的发生。另外,细胞的自然衰老,也可使细胞功能减退,而逐步形成痰浊。总之,痰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又可视为一种致病因素,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机体的各个脏腑,经络。细胞是构成机体的基本单位,它既与外界保持着协调一致的联系,又在内部“自成一统”,以其独特的结构、形态机能等,来完成生命所必须的物体代谢、发育、繁殖分裂、运动、联络、遗传和进化等基本生命活动。这些生命活动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内外因素的影响,违背了这个规律都可能在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中形成痰浊。3、血液流变学异常与痰浊的关系血液在流动过程中,其特性的不稳定、成分的变化,影响其速度、流向、方式、程度和性质的改变,可能与“津液不循常道便成痰浊”有关。血小板的聚集性、粘附性和释放功能呈病理性改变时,就必然影响血液的正常流态;红细胞压积过高,聚集性增强,变形能力低下,造成血粘度增加,使血液运行失常。由于血粘度增加,微循环亦发生障碍,甚至出现微血栓,这是痰浊在血液流变中形成的结果。另外,当代的医疗实践,使许多医家注意到痰浊与脂代谢异常的关系。实际上无论是高脂血症中的哪一型,一则直接增加血浆粘度,使脂质沉于血管壁上而生成痰浊;二则可直接作用于血管中的轴流成分,导致微小血栓的形成,而致痰瘀互结。4、微量元素与痰浊的关系微量元素是人体酶的活性中心,并形成载体,将体内的常量元素运送至全身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参与维生素、激素的合成,以及核酸的代谢。微量元素不足和过多,均容易使机体产生痰浊。因许多微量元素是酶的激活剂或直接参与其代谢,这些元素的不足,常常促使酶的>>

问题二:痰浊阻窍是什么意思 是中医病症。指痰浊中阻。上蒙清窍,经络阻塞,筋脉失养出现的症状。表现为头疼昏蒙,神识呆滞,项背强急,四肢抽搐,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胸脘满闷。

问题三:痰浊蕴肺是什么意思 搞不懂中医的这些理论,但喉咙的痰都是鼻炎引起的,也可以彻底治好。你观察下平常有没有鼻涕或者鼻屎、吹冷风流鼻涕,或者鼻腔后面到咽喉处的位置是否有黏黏的东西粘着。有其中一种情况就有鼻炎了。喉咙的痰就是鼻炎的脓性分泌物被鼻纤毛运到咽xprz

问题四:中医里的宿降是什么意思 “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宜清宜降。

由于肺居胸部 以及肺在体内所起的作用(如司呼吸、主气、主治节、通调水道等) ,决定了肺气必须在清肃下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机能活动 。

如肺气失降,就会出现喘逆咳嗽或小便不利等症。

肃原指肃杀,后世医家将它引申为清肃。肺在五行属金,清肃是金的属性之一,故有“金气清肃”之说。清肃指肺具有清除废浊之物的作用。

因肃常与降并言,有人常把肃降仅理解为降,或认为肃肺即降气,以致无法理解如何通过肺的肃降保持肺的洁净。须知肺虚如蜂巢,下无透窍,肺中痰浊异物何能降而清除呢?

肺通过一定渠道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浊之物排除于外的功能与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等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肺合皮毛,皮肤上遍布的“气门”有散气、调节呼吸的呼浊吸清的作用;通过汗孔的出汗也可排除代谢产物,逐邪于外;如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谷中的糟粕经大肠传导下行经魄门排出体外。大肠中的废浊之气也可通过矢气排出。这些也都与肺的清肃功能分不开的。当然皮肤、大肠等功能正常与否也会影响肺的清肃功能。

肺的清肃功能又表现在自身洁净方面,肺轻清肃净,不容异物,如呼吸时空气中尘埃、细菌等异物经鼻毛、湿润的粘膜等阻挡,部分进入气管者则被气管分泌的粘液吸附,通过气管壁的纤毛运动及咳嗽一系列过程排出体外。打喷嚏也是排除肺系中邪气、异物的方法。肺中的痰液等物也可经咳嗽排出。肺通过呼吸运动,吐故纳新,呼气也即肃除了肺中的废浊之气。

肺喜清肃,一旦肺的洁净状态受到破坏,则会直接影响肺的生理功能,出现各种症状。《医贯》曰:“肺为清虚之脏,一切不容,毫毛必咳。”故各种内外之邪气及异物犯肺均可影响肺的清肃。如肺失清肃影响了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等功能,则可见呼吸不利、咳嗽、气逆、水肿、痰饮内阻、小便不利等症状;若影响大肠则可见便秘或矢气频繁等症。影响及气机则有咳嗽、痞满等症。

肺失清肃,治当肃肺,肃肺是指清除肺中一切客邪、痰浊、异物以保持肺的洁净,使肺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在历代的本草、药物典籍中,均未列有肃肺药。各医家对具有“肃肺”作用的药物认识也各不相同。盖肃肺是一种笼统的、不甚确切的说法。凡能使肺气清肃,使肺系保持结净的药物都可认为是肃肺药。在药物的功效中之所以不提“肃肺”,是为了避免概念及药物应用上的紊乱。但从临床来看,狭义地讲肃肺药物即祛痰、化痰之药。肺中痰浊得以排出则气道通畅,肺恢复清肃功能,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如桔梗、半夏之属。

降即下降,它也是肺的特性之一。肺位居于上焦,脏象学说认为: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位置至高,故其气以下降为顺。肺主下降是指肺气具有向下通降的特点。

通过肺气的下降,与下焦肝的上升,及中焦脾升、胃降相顺应,使人体气机升降有序,通畅调达,保持生命活动的蓬勃生机。肺气通降顺利,则肺能顺利地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完成吐故纳新;通过肺气的下降,肺所敷布的津液、水谷精微也运行有序,最终精微归肾,余浊归膀胱、大肠,完成清浊之运。此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中所述:“……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任何内外之邪影响肺均可导致肺气不降。如肺气壅塞或肺失清肃或腑气不通,大便秘结也可直接影响肺气的顺利下降,而出现肺气上逆的症状,如:咳嗽、气急、胸闷、喘息等;若影响到通调水道的功能则可出现如小便不利、痰涎壅盛等症;若久病及肾则可出现面色黧黑、皮毛枯槁之象,出现呼吸浅急,动则喘甚等肾不纳气的症状。

肺气失于下降治以降气之法,使上逆之气得平,肺气能顺利通降,临床常用药物有:枇杷叶、杏仁、旋复花等,其皆具降肺气、止咳、平喘的功用;若>>

体的津液代谢,直接关系到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而津液代谢则是由多个脏腑相互协作来完成的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津液代谢必须保持平衡,即进入体内的水液和排出体外的水液在数量上应保持相对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中,离不开气的气化功能和升降出入运动。应当指出,在人体津液代谢的调节过程中,肺、脾、肾、膀胱、三焦及肝等脏腑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尤以肺的宣发肃降,脾的运化转输,以及肾的蒸腾气化,对于津液的清浊升降运动起着主导作用。所谓津液代谢失常,是指全身或某一环节津液代谢发生异常,从而导致津液的生成、输布或排泄发生紊乱或障碍,主要表现为津液的亏损不足或津液的输泄障碍及停滞贮留等方面。

津液亏损不足

概念:津液亏损不足,是指人体的津液在数量上的耗伤亏少,进而导致内则脏腑,外而皮毛、孔窍失其濡润滋养,从而产生一系列干燥失润的病理状态。

形成:津液亏损不足病变,多由燥热之邪灼伤津液;或大汗、失血、吐泻、多尿,或过用燥热之剂,耗伤阴液所致。

表现:津和液,在性状、分布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津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内可充盈血脉,润泽脏腑,外可达于皮毛和孔窍,故易于耗伤,也易于补充;液较稠厚,流动性较小,以濡养脏腑,充养骨髓、脑髓、脊髓、滑利关节为主,一般不易损耗,一旦亏损则不易迅速补充。

津亏液少病变,临床可见多种见症,如口唇、肌肤、血脉失于津液的充盈濡养,则见咽干唇焦而口渴,皮肤干燥,毛发枯槁,甚则目陷、螺瘪而脉细。津液不足,则汗液、尿液失其化源,故汗少或无汗,小便短少。大肠失其津液的濡润,传导滞涩,故可见大便秘结。津液大量耗伤,以致津血不能荣养筋脉,则可见转筋挛急之症。故《医宗必读·泄泻》说:“水液去多,甚而转筋,血伤,故筋挛急也。”

 概念:津液亏损不足,是指人体的津液在数量上的耗伤亏少,进而导致内则脏腑,外而皮毛、孔窍失其濡润滋养,从而产生一系列干燥失润的病理状态。

形成:津液亏损不足病变,多由燥热之邪灼伤津液;或大汗、失血、吐泻、多尿,或过用燥热之剂,耗伤阴液所致。

表现:津和液,在性状、分布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津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内可充盈血脉,润泽脏腑,外可达于皮毛和孔窍,故易于耗伤,也易于补充;液较稠厚,流动性较小,以濡养脏腑,充养骨髓、脑髓、脊髓、滑利关节为主,一般不易损耗,一旦亏损则不易迅速补充。

津亏液少病变,临床可见多种见症,如口唇、肌肤、血脉失于津液的充盈濡养,则见咽干唇焦而口渴,皮肤干燥,毛发枯槁,甚则目陷、螺瘪而脉细。津液不足,则汗液、尿液失其化源,故汗少或无汗,小便短少。大肠失其津液的濡润,传导滞涩,故可见大便秘结。津液大量耗伤,以致津血不能荣养筋脉,则可见转筋挛急之症。故《医宗必读·泄泻》说:“水液去多,甚而转筋,血伤,故筋挛急也。”

导读: 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二节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万密斋《 养生 四要》曰:“阴土坤也,万物之所归也,阳土艮也,万物之所以成始成终也。”故土生万物,土亦藏万物,万物由土所生,亦由土所归,从来处来,向来处去。土生万物,则万物生长壮化,土藏万物,则万物收藏老已,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盖土之中,菁芜并蓄,既有天地精华,亦有糟粕毒素。人之生长,乃土中之精,化生五谷,五谷入胃,化生气血,长养五脏,呵护肌肤,解毒防病;人之老死,乃土之糟粕,毒自外来(如饮食不节),或毒自内生(如脾胃纳运失司),以致气血痰火湿食诸邪停聚,阴阳失衡,水火失调,五脏失养,九窍不通,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正所谓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故长寿之道,大便常调; 养生 之要,常得七分饱。 大黄一味,长生之宝,山楂二芽,轻身不老,人知土生万物,不知土害万物,但知补土之方,不知攻土之法,岂堪重任!攻土之法,未列专篇,读者倘能于书中 细为 搜寻,自有所获。 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化之根,脾胃内伤,一则后天生化乏源,固摄无权;二则升降失司,一身气机皆滞。

一、脾胃虚弱生化乏源

(一)生化乏源,精、神、气、血、津、液不足

《灵枢·决气》篇曰:“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故胃气乃诸气之本。《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伤寒论·平脉法第二》曰:“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脾胃虚则津血不足。《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故胃虚则神衰,胃亡则神散。《脾胃论》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也,非胃气不能滋之。”故后天不足,先天亦衰而肾精暗竭。

1神不足:神疲、懒言、嗜睡、目光呆滞。

2精不足:头倾、目眩、目盲、耳鸣、耳聋、腰酸、阳痿。

3气不足:短气乏力、四肢不举。

4血不足:面白、目胞色白、唇舌淡、爪甲不荣。

5津液不足:皮毛焦枯、口干、咽干、鼻干、目干、便秘、少尿、少涎、舌上少津。

(二)固摄无权,精、神、气、血、津、液外走

脾主统摄,故精、神、气、血、津、液皆赖脾气摄之。若脾胃虚弱,固摄无权,则精、神、气、血、津、液外走。症见:

1多涎、多涕、多泪、多痰(清稀如水)。

2多汗,如自汗、盗汗、阴囊汗出等。

3大便泄泻、小便频多,或二便量可、便次增多,劳则遗精。

4血自下溢为便血、尿血、血精、崩漏或上走外脱为肌衄、鼻衄、咳血等。

5四肢肌肉虚浮无力,目胞浮肿,昏睡露睛,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口频繁开合,齿龈不红不痛微肿,四肢不收,手足蠕动,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囟门突起,皆为脾胃虚弱,形体不固之故。

6舌胖大,边齿印,多津液。

(三)清阳不升,脏腑经脉肌肤失养

脾主升清,清指水谷精微,升清指脾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故《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脾的升清功能包括以下七个方面:①使水谷精微得以上奉心肺,化生气血;②使水谷精微上接头面,营养关窍,故曰:“清阳出上窍”;③使四肢肌肉得以所养,故曰:“清阳实四肢”;④使皮毛腠理固密,故曰:“清阳发腠理”;⑤升举脏器,人直立行走,由于地心引力,加之负重、饱食等故,气机易降难升,全身之脏器,全赖脾气升举;⑥固摄血液,使血不下溢,升举血液,使血不下流;⑦升腾津液,润泽周身,故曰:“气升水布”。

《脾胃论》曰:“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若脾胃气虚,清阳不升,则四肢九窍、肌肤腠理不得禀水谷之气而诸病生矣。故《脾胃论》又曰:“若胃气一虚无所禀受,则四脏经络皆病,况脾全借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脾胃论》曰:“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又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故后天衰败则先天失养,先天已衰更需后天求之。

1清阳不升,四肢九窍肌肤筋脉皆病

(1)九窍不利,都是胃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瞑。”(《灵枢·口问》)《脾胃论》曰:“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又云:“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也。” 故九窍不通皆因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升清降浊乃九窍之病的基本治法。

(2)清阳不升,四肢肌肉不用,血脉筋骨皆弱

《素问·气交变论》曰:“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故《脾胃论》云:“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故筋、骨、皮、肉、血、脉皆弱,是气血俱羸弱矣。”脾胃气虚(或兼痰湿停留)则四肢肌肉虚浮不用;脾胃阴虚,则四肢肌肉痿软不用(阴精亏虚,精微不足,脾不散精之故)。

2清阳不升,脏失升举,血不上行,津不上承

人类由于直立行走,因为地心引力,加之负重、饱食等故,气机易降难升,全身脏器之升,全赖脾气举之。若脾气不升,则脏器下垂不举。肺叶不举者,发为肺痿(肺不张),短气咳嗽吐涎沫;心阳不举者,胸中空洞,心悬欲坠;肝阳不升者,四肢极度乏力、目眩、阳事不兴;或胃、肾、直肠、肛门、子宫下垂,痔核脱出。

脾气摄血之功,亦即脾阳升举之力。若血失升举,或血自下溢而便血血崩,或血自下瘀而少腹不仁或疼痛、月经不调、大便色黑反坚、下肢青筋暴露。

清阳不升,则津液不行,上则无以濡养九窍心肺而面焦发枯,眼、鼻、口、咽干燥,下则大便溏泻、小便频多、下肢浮肿。

3清阳不升,卫外不固

《难经·四十三难》曰:“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灵枢·邪客》篇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懔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故胃为卫之源,脾为营之本,胃主气属卫,脾主血属营,脾胃健而营卫通。故治中焦,生育营卫(《卫生宝鉴》)。《脾胃论》曰:“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发腠理。”若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以滋养心肺,分布薰蒸皮毛腠理,则表虚无阳,卫外不固,可见下述二证:

(1)内伤证: 脾胃内伤,每见恶寒、发热、汗出、头身疼痛、口渴、鼻流清涕等,形似外感,而误用辛散,为害不浅。《内外伤辨惑论》云:“故内伤饮食,则亦恶风寒,是荣卫失守,皮肤间无阳以滋养,不能任风寒也。皮毛之绝,则心肺之本亦绝矣,盖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滋养心肺,乃不足之证也。计受病之人,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因而饮食内伤者多,外伤者间而有之。世俗不知,往往将元气不足之证,便作外伤风寒表实之证而反泻肺,是重损其表也,安得不死乎?”故脾胃之病,首当辨明外感内伤。

(2)气虚外感证: 外感之证,伴见脉浮大无力或反沉弱、短气乏力、病久不愈者,乃正气虚弱,托邪无力所致。《沈绍九医话》云:“又有阳虚恶寒,脉浮大,似外感者,切不可轻用发散,当用甘温益阳之剂。 浮为表脉,有表证无表脉,法当解表,有表脉而无表证,有系阳虚者。 体虚感受外邪,有脉不浮者,乃正虚祛邪外出乏力,不足之故。治疗此类病用表药宜轻,或与扶正之药同用,免致邪气未尽而正气受伤。”

现代研究表明:脾虚证患者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不足。分泌型IgA有提高粘膜局部免疫力作用,并具有免疫排除作用,若分泌型IgA不足则易招致局部急慢性感染或过敏性疾病,补脾药可通过提髙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水平,从而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是中医培土生金治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综上所述,列清阳不升脉证如下:

①水谷精微不得上奉心肺,化生气血而心悸失眠、咳嗽气短、神疲乏力。

②水谷精微不得上接头面,营养关窍而面白发焦,鼻端色白,唇淡唇干,牙齿干燥、齿龈淡白,口干、咽干、鼻干、眼干,舌体瘦薄、裂纹、痿软、短缩,目眦淡白、眼窝凹陷、胞睑下垂,小儿囟门凹陷,眩晕、耳鸣、健忘,头部低垂、无力抬起,但卧不得坐、坐则眩晕。

③四肢肌肉失养而肌肉瘦削,软弱无力,大骨枯槁,大肉下陷,腹壁平坦或下陷,或皮毛不荣。

④不使皮毛腠理固密而恶寒、汗出、易感冒。

⑤脏失升举而肺痿短气、咳吐涎沫,或胸中空洞、心悬欲坠,或阳事不兴,或胃、肾、直肠、肛门、子宫下垂,胃粘膜脱垂、痔核脱出。

⑥血失升举,或血自下溢而便血、血崩、血尿、下肢紫癜,或血自下瘀而少腹不仁或疼痛,月经不调,大便色黑反坚,下肢青筋暴露。津失升举,上则无以濡养九窍心肺,下则清浊不别而大便溏泻、小便频多、下肢浮肿。精失升举,上则头倾髓空、目眩耳聋,下则遗泄不秘。

⑦两寸脉弱,浮取无力。

卫之所出,或云卫出上焦心肺,或云卫出中焦脾胃,或云卫出下焦肝肾。 主气者,肺也;生气者,胃(脾)也;化气者(精气有互化之功),肾也。《脾胃论》曰:“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心肺),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故卫之标在天上(上焦心肺),以象天之用;卫之根在地下(下焦肝肾),以象地之体;卫之本在中焦脾胃,实营卫之源泉涌流不息也。中焦脾胃引下焦肝肾之气上奉于天(上焦心肺),是为卫气,故云:卫出三焦。

太湖中医学堂:专注中医传承,发扬国粹,守护生命,传承文明,太湖宏愿,医道永传

中医的基础核心理论是经络学说和脏象学说。

不少抵制中医人士认为,中医脏象学说是臆想的。因为人体中没有“脾”“三焦”的具象器官。由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古文深奥,难以直观形象化。使现代人更难去理解中医学说。

现代人都学习过现代科学理论学说,对其熟悉和理解。我们来对“学说”概念进行梳理。

学说是学术上自成系统的主张、理论。任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都建立在学说的基础上,学说的形成是建立在基本概念基础上。例如,物理学上的牛顿力学与“力”的概念密切相关,数学的解析几何与“坐标”的概念密切相关,等等。这些基本概念内涵来自实际,但并不是具体形象,是从具体形象抽象而来的。如“力”无所不存,有谁看见过?“坐标”能表示数据的关系,坐标只是在我们的头脑思维中。同一种数据关系,你可以用不同坐标形式表示,直角坐标或矢量坐标。

中医学中基本概念,脏腑、气血、阴阳等都是抽象的概念,由此构成其理论学说,让精通中医学之士感觉“简略大美”。

中医理论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从时间上,其智慧超越了世界其它民族。中医理论学说是实践观察,医疗实验和哲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中医学说中的概念是抽象的,反映人体生理病理规律。

脏象学说

又称“藏象学说”、“脏腑学说”。中国传统医学中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即人体的内部脏腑;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在体外的各种表象。

“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脏”,即指藏之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二者组合,脏象即为机体内脏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脏象学说是研究机体各个脏腑形象的学说,这里的形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由之可见,这一学说主要是通过研究机体外部的征象,来了解内脏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

脏腑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脏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

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

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似,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同,与五脏和六腑都有明显区别,故称之。

一、心系统

心系统由心、小肠、脉、舌构成

心的生理功能

(1)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心主血脉包含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心主血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另一内涵是心有生血的作用。

心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的舒张与收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2)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

心的生理特性

①心为阳脏而主通明:生理上心脏必须保持强大的阳气,才能温运血脉,振奋精神,温煦周身。

②心气下降

心火在心阴的牵制下合化为心气下行以温肾,维持人体上下协调。

二、肺系统

肺系统由肺、大肠、皮、鼻构成。

肺的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宗气的生成。

②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

(2)主行水:指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肺主行水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通过肺气的宣发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润之;输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卫气的推动作用下化为汗液,并在卫气的调节作用下有节制地排出体外。

②通过肺气的肃降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下输至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输布水液,故说“肺主行水”。又因为肺为华盖,故称“肺为水之上源”。

(3)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肺主治节即治理调节,它概括了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即肺有辅助心脏对全身进行治理和调节的作用。

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治理和调节血液的运行;治理和调节津液代谢。

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2)肺为娇脏,不耐寒热

(3)肺主宣降

三、脾系统

脾系统由脾、胃、肉、口构成。

脾的生理功能

(1)主运化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①运化食物:食物经胃的受纳腐熟,被初步消化后,变为食糜,下送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经脾气的作用,则分为清浊两部分。其精微部分,经脾气的激发作用由小肠吸收,再由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其他四脏,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

②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功能,是脾主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上输于肺,通过肺气宣降输布全身;

2向四周布散,“以灌四傍”,发挥其滋养濡润脏腑的作用;

3将胃、小肠、大肠中的部分水液经过三焦(六腑之一的三焦)下输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4居中枢转津液,使全身津液随脾胃之气的升降而上腾下达,肺之上源之水下降,膀胱水府之津液上升。脾气健运,津液化生充足,输布正常,脏腑形体官窍得养。

(2)脾主统血

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的功能。

生理意义——是血液正常循行的重要条件之一。表现——血行脉内而不外溢。

脾的生理特性

(1)脾气上升脾气具有向上运动以维持水谷精微的上输和内脏位置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

①升清,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

②升举内脏,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

(2)脾喜燥而恶湿

脾的喜燥恶湿的特性,与其运化水饮的生理机能相关。脾气健旺,运化水饮正常,水精四布,自然无痰饮水湿的停聚。脾气升动,才能将水液布散全身,而脾气升运的条件之一就是脾体干燥而不被痰饮水湿所困。

(3)脾为孤脏

脾为孤脏。脾属土,居中央,与四方、四时无配;脾主运化,为精血津液生化之源,“灌四傍”而长养四脏,称为后天之本。属人体中最大最重要的脏,故称孤脏。

四、肝系统

肝系统由肝、胆、筋、目构成

肝的生理功能

(1)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

③调畅情志;

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肝气的疏泄作用失常,称为肝失疏泄。

(2)肝主藏血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①涵养肝气

②调节血量

③濡养肝及筋目

④化生和濡养魂,维持正常神志及睡眠。

⑤为经血之源:肝藏血而称为血海,冲脉起于胞中而通于肝,与女子月经来潮密切相关,也称为“血海”。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充足,冲脉血液充盛,是其月经按时来潮的重要保证。

⑥防止出血

肝的生理特性

①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而言。

②肝主升发指肝气的向上升动和向外发散以调畅气机的生理特性。

五、肾系统

肾系统由肾、膀胱、骨、耳和二阴构成。

肾的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①肾藏精,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生理机能。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本原,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②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指肾精、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成熟的作用。

(2)肾主水

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水液代谢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分为清浊,其清者重新输布周身,其浊者下注膀胱,化成尿液,排出体外。

(3)肾主纳气

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肾的生理特性

①主蛰守位,主蛰喻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功能的高度概括。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殖、主二便等功能,都是肾主蛰藏生理特性的具体体现。

守位,是指肾中相火(肾阳)涵于肾中,潜藏不露,以发挥其温煦、推动等作用。

②肾气上升,肾阳鼓动肾阴,合化为肾气上升以济心,维持人体上下协调。

人体的气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到,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形式虽是多种多样,但在理论上可将它们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是气的升降出入场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仅推动和激发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而且只有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例如,肺的呼吸功能,呼气是出,吸气为入;宣发是升,肃降是降。脾胃主消化,脾主升清,以升为健,胃主降浊,以降为和。

人体是活的生命体,诸脏腑之间相互为用,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有机体。脏腑功能的过与不及,致使气机失去平衡导致病患。

中医学的形成时期,人类的科学水平有限,不能微观人体结构,更没有各种机器的影像诊断技术等现代医学技术。中医能做到“司外揣内”,调人体气机而医治疾病,是了不起的伟大成就。我们不能脱离事实效果有否,认为医学只有一种方式是正确的。因为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不同,从而就得出中医学错误或不科学的结论。对于人类生理及健康问题,现有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仅仅是沧海一粟,甚至仍在岐路之中。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三)

 1、 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3、 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4、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5、 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6、 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7、 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8、 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9、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10、 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11、 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12、 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13、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14、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15、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故有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16、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7、 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18、 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19、 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20、 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21、 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22、“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23、 五脏化五液。具体联系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四)

 1、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2、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 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润恶燥。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 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5、 “小肠主液”、 “大肠主津”。

 6、 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7、 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8、 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9、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10、 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11、 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12、 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13、 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4、 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5、 人体之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16、 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17、 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18、 宗气,又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19、 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20、 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21、 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22、 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23、 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

 24、 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25、 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包括: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26、 气与津液之间关系,包括: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27、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页更多有关“《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的内容

词目

清浊同流

发音

qīng zhuó tóng liú

释义

清水和浊水一渠同流。形容美丑、善恶混杂,好坏不分。

引用

《两晋演义》第七回 指御座讽谏无功 侍帝榻权豪擅政 之九品,所下不彰其恶,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 清浊同流 ,惩劝不明,天下人焉得不隳行而骛名,所损八也。由此论之 《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五 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 清浊同流 ,以植其私。故反违前品,大其形势,以驱动众人,使必归己 《晋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二十五 恒星之系日月也,其不逮明矣。颂曰:元元遂初,芒芒太始。 清浊同流 ,玄黄错趶。上下弗形,尊卑靡纪。赫胥悠哉,大庭尚矣。皇 《魏书》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刘昶等 言唯能是寄,不必拘门,朕以为不尔。何者?当今之世,仰祖质朴, 清浊同流 ,混齐一等,君子小人,名品无别,此殊为不可。我今八族以 《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七 ,非通世之长法。或言,唯能是寄,不必拘门。朕以为不然,何者? 清浊同流 ,混齐一等,君子小人,名品无别,此殊为不可。我今八族以 《全晋文》卷三十五 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 清浊同流 ,以植其私。故反违前品,大其行势,以驱动众人,使必归己 《全晋文》卷九十五 ,其不逮明矣。颂曰:  元元遂初,芒芒太始。 清浊同流 ,玄黄错寺。上下弗形,尊卑靡纪。赫胥悠哉,大庭尚矣。 《资治通鉴》齐纪六 入朝,帝谓昶曰:“或言唯能是寄,不必拘门;朕以为不尔。何者? 清浊同流 ,混齐一等,君子小人,名品无别,此殊为不可。我今八族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